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Si8HWE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還不夠了解自己,卻要做出人生選擇?四種狀態幫你分析 https://ift.tt/2Si8HWE KnowYourself 也許,我們都還在了解自己的這條漫漫長路上走著;也許,了解自己根本就沒有終點。終其一生,我們都在邊做自己的過程裡,邊找自己。而現在有四種「找自己」的狀態,看你是哪一種! 不只一次有人留言給我們,說「我馬上就要畢業了,一直覺得很迷茫,身邊有些人開始準備考研,有些人準備出國,有些人找了很多實習。我不知道自己畢業了之後想幹嘛⋯⋯但看著大家已經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做出妥協,自己不甘心但又很焦慮。不知道自己應該追求怎樣的人生,或者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覺得日子過得很空虛。」 我們曾說過,18-25 歲,成年初顯期,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難的階段。而這種空虛、迷茫、焦慮,可以說是這個年齡段的人最普遍的感受了。 國慶假期前,KY 在「知道青年」第一期的演講現場,問了在場的清華大學的同學們一個問題:「有多少人覺得自己很迷茫,還沒有一個關於『我是誰』的答案?」 結果,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同學都舉起了手。 其實,這空虛、迷茫和焦慮的背後,可能與這些年輕人還沒有真正地「找到自己」有關——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未來在哪,不知道如何平衡「做自己」與「守規矩」。或者說,他們尚未完成一個重要的人生發展任務:自我認同。(推薦閱讀:周子瑜事件背後更深遠的「自我認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圖片|來源 自我認同,或者說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在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1968)的理論中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任務。當一個人形成了一種「自我認同」,也就意味著他對於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將要去向何方,以及自己與社會的關係,有了一種相對穩定且連續的認知(Shaffer & Kipp, 2013)。 比如,他會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底線與價值觀,喜歡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選擇什麼作為自己奮鬥的事業,如何平衡社會期待與自身意願等等。可以說,自我認同的形成,是人們做出很多重要人生選擇的基礎(Erikson, 1950)。 與此同時,人們也正是在不同的嘗試和選擇的過程中,才逐漸地認識自己,獲得一種自我認同。 在埃里克森看來,自我認同的形成,並不是一種簡單經驗「累加」,而是「整合」。在結識了不同的朋友,嘗試了各種類型的事情之後,我們的內心會更加清楚自己在交友、規劃未來、尋找人生意義的時候,背後那些一以貫之的信念和價值是什麼,那些在我們看來可以定義我們,或者那些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的,到底是什麼。(推薦閱讀:成長不是變成大人,而是認識你自己) 不過,這個嘗試、探索與整合的過程,有可能會給人們造成一種充滿危機的局面,有些人穿過了這些危機,而有些人卻停留在了混亂之中。 「找自己」可能有 4 種狀態,你處在其中的哪一種? Marcia(1966)把處在這個過程中的人們,根據探索與承諾兩個維度劃分成了四種不同的狀態。 早閉 處在這種狀態中的人,通常已經獲得了一種自我認同。不過,這種認同感並非基於自身的探索和嘗試,而是基於他人,尤其是父母。比如,他們認為「因為我父母是老師,所以我也應該當老師」。對於這類人而言,他們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幾乎未曾經歷過危機(低探索),就確立了對自己的認知以及未來的規劃(高承諾)。 他們最大的特點,便是對權威的服從和尊敬。雖然他們看似對於自己想追求的事情十分堅定,但他們的這份堅定又是十分脆弱的。一旦可能面臨失敗或者他人(尤其是權威)的負面評價,他們很容易就會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他們對自己的認知,或者努力的方向,幾乎從來就不是從自身出發的。 混亂 他們可以說是「並不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他們既不瞭解自己,不確定未來的發展(低承諾),也並不太關心這類問題(低探索)。他們很容易就會拋棄自己曾經做過的決定,也總是處在一種走一步看一步的狀態之中,甚至會接受一些與過去的決定截然相反的機會。 儘管可能在外人看來,這類人處在一種混沌不清的狀態裡,但他們自身很有可能並不覺得有什麼異樣。雖然有一些處於混亂之中的人可能會在面臨升學或就業等人生轉折的時候無法適應,但也有一些處在混亂的人是能夠妥善地應對這些變化的。 延緩 處在延緩狀態中的人,便是那些正在努力探索自我,尋找自我(高探索),但還沒有得到答案的人(低承諾)。比如,他們可能正在思考「什麼樣的工作是我真正的熱情所在,我希望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或者「大家都想去離錢近的金融行業,我應該隨大流嗎?如果不,那麼我又想做些什麼呢?」。 他們因此往往也是最能在主觀上感受到自己處在危機之中的人,而迷茫與焦慮也是處在這個狀態中的人最常有的感受。Marcia 認為,延緩,可能是四種狀態中最令人掙扎與煎熬的,不過,相比起處前兩種狀態,他們卻也是最有可能在經歷過探索之後,到達第四種狀態的——自我認同達成。 達成 Marcia 認為,形成自我認同的人,都是經歷過探索給自己帶來的危機的(高探索)。他們在穿越危機之後,最終獲得了對自己更清晰的認知,對某些特定的人生目標、信仰、價值觀做出了承諾(高承諾)——認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並且是基於對自己的瞭解的。 於是,他們在接下來面對人生的機遇與挑戰時,也更能夠依據本心做出抉擇,在面對坎坷與阻礙時,他們也不至於瞬間心灰意冷,全盤否定自己的努力和方向。Marcia 指出,形成自我認同的人,是所有四種狀態的人中最少聽信權威的,他們也更少受到外界負面評價的威脅和動搖。 圖片|來源 在埃里克森的理論中,人們應該在 12-18 歲的青少年時期,去完成這樣一種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任務,獲得自我認同。 不過在現實中,這個重要人生任務,似乎被推遲了。 對於我們這些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成年初顯期(18-25歲)的人,或許都有這樣的體會:在上了大學之後,我們似乎才開始意識到要去認識自己、探索自我。而整個成年初顯期,我們似乎都處在這樣一種危機與探索之中,還未找到自己,倍感焦慮與迷茫。(推薦閱讀:20歲,迷惘得很剛好:別放棄為任何迷路找答案) 這也與現有的教育方式不無關係。12-18 歲的青少年本應該在這個更少現實壓力的階段,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各種與未來發展、宗教信仰、親密關係等探索活動中去尋找自我。但現實情況卻是,這樣的探索過程往往被現今的制度化教育所擠占(Marcia, 1966),孩子們都在一味地求學,即便參與了很多課外活動,卻也仍是以升學為目的的。 不過,心理學家們在後來多年的研究中發現,人們要找到自己、形成自我認同,可能實際就要比埃里克森所預計的要晚一些。在 Marcia 的研究中,她發現,僅有 20% 的人在 18 歲時就形成了自我認同,大多數人(70%)要在 24 歲以後,才能獲得一種比較穩定的自我認知,找到未來的方向(as cited in, Shaffer & Kipp, 2013)。 圖片|來源 也就是說,這一現象其實也並非是當代中國年輕人所獨有的。自我認同這一人生任務的達成,本就比預計所需要的時間更長。 另外,這也和每個個體所受到的家庭教養有關。我們會發現身邊的一些人的確會比其他人更早找到自己,對自己未來的發展較早地有了清晰的規劃。心理學家們發現,那些與父母相互尊重,有著穩固感情基礎,同時父母能給予他們更寬鬆個人空間的孩子,更有可能隨著自我的探索而獲得一種自我認同。 但那些總是被父母忽略或拒絕的孩子,既很難從父母身上模仿或學習著去認識自己,也很難做出尋找自我的嘗試(可能會被視為挑戰或叛逆)。而那些與父母關係過於親密,完全由父母掌控自己人生的孩子,則從不敢挑戰父母權威,也不願脫離父母形成自我認同,他們完全依附於父母的決定。 這兩類孩子都很可能在「找到自己」這條路上受挫,前者容易陷入一種混亂的狀態之中,而後者則更可能陷入早閉。(推薦閱讀:你是你,獨一無二!如何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另外,「找到自己、獲得自我認同」這個任務,很可能是持續終生的。在「知道青年」的演講結束後,有同學問: 「認識自己這件事,有沒有什麼『時間節點』,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呢?」 其實,就像 Marcia 所說,這可能是發展階段理論常常會給人帶來的錯覺。人們會覺得一個階段的危機解除,任務達成,便可以一勞永逸了。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尤其在自我認同這件事情上,即便人們在某個階段獲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對自我的認知,這也並不意味著從此不再改變。 很多成年人也仍然會在多年以後被這個問題所困擾,重新提出「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樣的問題,即便他在此之前已經有過答案(Kroger, 2005)。這通常會發生在當原有認知和新環境發生衝突,或者是環境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的時候,可能是一些重要的人生轉折,比如就業、結婚、生子,也可能是在面臨一些機遇的時候。 比如,一個人在工作中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一些理想,但同時也會有需要為金錢妥協的時刻,此時,他有可能會重新陷入「我是誰」的拷問,意識到自己曾經對於金錢和理想或許看得過分二元對立了,認識到自己也並不是一個視錢財如糞土的人。 圖片|來源 正如前文所說,自我認同,是人們在不斷地探索與選擇的過程中逐漸獲得的(Marcia, 1966),我們會在這個過程中,更加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作為男性或者女性,什麼樣的關係是我想要的。我認為男女應該如何分工?什麼樣的職業是我想要的?我信奉怎樣的價值觀與世界觀? 有些時候我們會以為,找工作或者找對象等等的嘗試,是一個「展現」自我認同的過程——我找的工作/對象反映了我是一個怎樣的人、我的喜好、我的價值。 但其實,在我們還在尋找自己的階段,尤其對於成年初顯期的人而言,去做出嘗試或選擇,更會是一個「獲得」自我認同的過程——無論喜歡或不喜歡,在每一次做出嘗試/選擇的時候,我們都會離瞭解自己更進一步。 所以,不要因為害怕暴露自己而停止嘗試,不敢選擇;而是要把這些嘗試和選擇都當做是瞭解自己的途徑,這樣你也會更有勇氣去探索。 另外,我們也要學會去與一些重要的他人「分化」(differentiation)。正如前文所說,有時候,我們看不清自己,或許和我們與身邊的人過分親密,過度依賴與乾涉有關。 因此,想要真正看清真正屬於自己情緒、認知、行為舉止,我們需要努力去辨別在一些情境中,哪些是他人的要求,哪些才是我的感受;哪些是他人的期許,哪些是我真正的選擇。在這些時刻,不妨試著在內心向自己提出這些問題,做出一些思考。(推薦閱讀:逃出人群面向自己:做一個能讓自己幸福的人) 最後,你可以跟著我們做這樣一個基於想像的敘事練習: 想像二十年後你理想中的一天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你的生活是已經充滿了規律嗎?還是你的生活中仍有很多不規律、新鮮又有挑戰的事情?你結婚了嗎?你定居在哪裡?你有孩子嗎?你的經濟條件是什麼樣子,你日常生活中使用哪些物品和服務?你有很多新認識的朋友、還是只和一小圈子人一直保持著深厚的友誼? 你對於這一天生活的想像越深入、越細節,越能幫你瞭解,你究竟渴望什麼樣的生活,你在生活各個方面的價值取向和偏好是什麼樣的。而這種瞭解,反過來又能幫你重新做出今天眼下的種種選擇。 在我們尋找自己的路上,或許是沒有終點的。所以,你不必因為自己錯過了青春期,又或者錯過了成年初顯期而感到惶恐,也不必為了快一點抵達而焦慮不安。因為, 人生很長,你不用急,也不用慌。 「Take your time and be patient. Life itself will eventually answer all those questions it once raised for you.」 圖片|來源 References: Erickson. E.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Erickson. E.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Kroger, J. (2007). Identity Development: Adolescence through adulthood (2nd ed.). SAGE Publications, Inc. Marcia, H.E. (1964). Determination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ego identity status. Dissertation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Marcia, H.E. (196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 551-558. Shaffer, D.R. & Kipp, K. (2013).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9th ed.). Cengage Learning October 25, 2018 at 05:00PM 女人迷 womany.net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