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GiCMPE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放不下前任?懷舊機制,其實不見得全是壞事 https://ift.tt/2GiCMPE KnowYourself 你總是放不下過去,時常懷念過往的人事物嗎?心理學告訴你,其實擁有懷舊機制,不見得是壞事!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他還太年輕,尚不知道回憶總是會抹去壞的,誇大好的,也正是因為這種玄妙,我們才得以承擔過去的重負。 加西亞·馬爾克斯 最近,由於《前任 3》的熱映,朋友圈和微博被一片懷念前任和初戀的聲音刷屏了。新牛津詞典中對懷舊的定義是「懷舊是對過去飽含情感的一種渴望感」。作為一個稱得上是極其念舊的人,我也常常在深夜想起過去。我總是覺得,過去的自己更加快樂,甚至在回憶時,會由於認為「再也不會有那樣的時光了」而生出一種隱痛。 為什麼人會放不下過去?今天來和大家聊聊懷念過去。 圖|作者提供 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過去比現在美好? 「覺得過去比較快樂」並不是一種小眾的體驗—— 很多人懷舊,都是因為相信過去要比現在美好。英國輿觀調查網(YouGov)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70% 的受訪群眾都相信世界變得越來越糟糕了,只有 10% 的人認為世界在變得更好。同時,有 55% 的人都覺得他們的生活不如從前,而只有 11% 的人表示日子在越過越好。 1. 過去能給人帶來一種掌控感和安全感 McAdams(2001)指出,通常情況下,人們在敘述自己的人生故事,理解自己的種種經歷時,會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邏輯順序: 1. 拯救式順序,即描述一個人是如何從坎坷挫折中一步獲得最終成功的故事,是一種從消極到積極的敘事方法。 2. 毀滅式順序,即講述一個人生贏家如何跌落谷底,一蹶不振的故事,是一種從積極到消極的敘事方法。 但 Wildschut 等人(2006)的研究發現,人們懷念過去經歷的方式大都只有一種—— 近 80% 的人,回憶往事的方式都呈拯救式的敘事順序。換言之,我們在懷舊時,即便想起一些挫折、痛苦,也會懷有一種「我克服了它們」的積極深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掌控感。 2. 你記憶中的過去戴著玫瑰色的濾鏡 從事記憶研究多年的 Elizabeth Loftus 說,人類的記憶並不僅僅是對真實事件的總結,而更多是對他們「曾思考過的」、「被告知過」的及他們「所相信的」事件的總和。回憶是比我們想像中還要主觀的一樣東西,人的情緒、想像能力、信息出現的次數,以及身邊人的記憶,都會對我們的記憶產生影響。(推薦閱讀:記憶中曾被愛的味道:從過去尋求慰藉,也是一種自我照顧) Tory Higgins 和 Charles Stangor(1988)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當人們在回憶過去發生的事件時,他們只會記得自己對其的評價,卻不會記得自己為什麼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舉個例子,很多人都覺得童年有很多無法複製的美好,就連小時候最愛吃的零食長大後味道都變了。但其實,可能是因為年幼時零食少,所以現在看來平平無奇的東西,在當時給我們留下了「太棒了」、「好期待好開心」的評價和印象。 在回憶時,我們卻因為忘記導致做出評價的具體細節,而將這個評價作為了事實本身,由此堅信過去是更美好的。 我們的記憶不僅不客觀、不准確,甚至還可能是假的——我們可能會記得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Johnson 等人(1993)的研究發現,擅長想像的人們,即使沒有經歷過一些事,他們仍舊可以通過想像,虛構出生動的細節。而過了一段時間後,當人們提取這些虛構出的細節信息時,他們會忘了這些細節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因此,在人們回憶過去時,很容易「腦補」一些並不存在的細節,或過度美化某些片段。「初戀」在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一種存在,因為這個名字常常就像徵著美好和青春,並且我們往往留有遺憾。所以,我們可能會在一遍又一遍地回憶中,不知不覺地給這段時光增添更多的情節和情感。但,你自己卻不會意識到,它在一遍遍的記憶重建中,早已不再是當初真實發生過的那個故事了。 假如你很幸運,你們仍是朋友,且雙方都一樣美化了過去的記憶,你們當下的相處可能會因此更加愉快。 3. 過去本身就是一種喪失,而失去的總是好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過去的本質是一種喪失。作為人,我們對失去有著本能的排斥和抗拒。在經典的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理論的基礎之上,有大量的研究結果都指向同一個結果:對於人類而言,「獲得」帶來的快樂遠遠抵不過「失去」帶來的痛苦。因此我們永遠都覺得,已經失去的比現在獲得的更好。 4. 有不少快樂,的確是「第一次」帶來的 不論是經濟學中的邊際遞減效應,還是社會心理學中的貝勃定律,都在強調一件事情:我們只有在初次體驗一件事時,它給予我們的刺激才是最強烈的。然而,這種積極體驗會隨著我們接觸它的次數的增加逐漸消退。也就是說,我們接觸該事物的次數越多,我們對其的情感也越為淡漠,最後則會漸漸趨向乏味。(推薦閱讀:人生所有的「第一次」,都影響了今日的你) 可惜的是,隨著年紀增長和閱歷的增加,這種能將快樂最大化的、新鮮的「第一次」體驗注定會越來越少,於是快樂似乎也隨之變少了。 圖片|來源 什麼樣人尤其會對過去念念不忘? 1. 悲觀主義者 維基百科中對悲觀(pessimism)的定義「一種總是期待不良後果的精神狀態,或者一種相信,在生命中,惡總是勝過善,困苦總是多過享受」的信念。這個人群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對未來抱有一種消極的預期,並且相信自己無力改變這種未來。 悲觀者更傾向於認為,好的日子都已經過去了,前方只會有更多艱難和挫折。因此,他們會更加願意沉溺在過去的回憶之中。 2. 被空虛感折磨的人 研究發現,懷念過去能夠幫助那些感到空虛的人賦予人生經歷以意義(Routledge et al., 2014)。不僅如此,重症病人對生活感到絕望的時候,懷舊也能夠把生命的意義感重新帶回他們眼前,為他們找到更多活下去的理由(Routledge et al., 2008)。 因此,有一群喜愛懷舊的人,是那些在當下的生活中找不到意義的人。這種「找不到意義」並不等同於世俗意義上的「過得不好」,比如他們可以是看起來生活順利、甚至是取得了很多成就的人。只是,他們會經常感覺到空虛,不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在生活,陷入一種「存在無意義」的狀態。 對於這群人而言,與自己的過去建立一種深厚的聯結,放任自己不時地回到那個時空,是他們能夠在當下重獲生命的意義感,並且願意繼續走下去的重要理由。 3. 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者念念不忘是因為總覺得過去有缺憾。他們心中往往存有很多的「本可以」和「早知道」,他們想念過去,但更執著於那些有遺憾的事,或是未竟的心願。 懷念過去是有用的 1. 懷念過去能幫助建立及維持社會聯結 Wildschut 等人(2006)的研究結果指出,人們可以通過懷舊提高自己在人際互動中的能力。他們發現,「被喚起了懷舊感」的被試者會在之後的人際交往方面有更好的表現——更積極主動地與人建立聯繫(包括聯繫故知),更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且更好地共情和照顧到他人的感受。 2. 懷念過能幫助建立積極的自我認知 「我是誰」這個問題,很多時候不是由「我們經歷過的客觀事實」來回答的,而是來自「我們對自己過去的主觀解讀」。在記憶裡重塑自己的生命故事,能讓我們更加明白自己「是誰」(Whitbourne,1985)。 懷念過去時,如果你能用「我克服了種種困難變成了更好的人」的邏輯,講述自己的過去,它就可以成為我們「認可自己的付出與成長」的一個自我肯定的過程。 若是過於留戀過去、甚至到了一種「活在過去」的程度,過去就必然會成為我們過好當下的阻礙。 活在過去是有害的。 被過去束縛怎麼辦? 你可以積極地懷念過去,但你不能活在過去。活在過去的人,會失去很多眼前的機會,而當下又會在明天變成「你本可以掌握卻失去了」的昨天。 以下有幾個判斷你是否「活在過去」的標準,如果你回答了多個「是」、甚至全中,那你需要考慮「放不下過去」這個問題了(Kennedy, 2014): 你是否發現你對某一段特定的時光或經歷緊抓不放,沉溺在其中,久久走不出來? 你是否堅信自己再也不可能達到過去那種程度的快樂和滿足了? 現在的人生是否讓你感到筋疲力盡? 你是否恐懼未來? 回憶、懷念過去到最後是否總讓你感到悲傷? 如果你意識到自己就是個活在過去的人,以下有兩點小建議想要送給你: 1. 轉換看待過去與現在的思維模式:從「失去了什麼」視角到「得到了什麼」視角 許多對過去念念不忘的人,都尤其喜歡感慨自己一路走來生活中那些不論主觀還是客觀的負面變化——「我和以前親密的朋友都走散了」、「再也沒有那種不用為生活發愁的無憂無慮的日子了」、「從前人與人之間更加真誠,一封短信都小心斟酌」⋯⋯ 與此相比,我們常常忽視自己在歲月旅行中的收穫。比如,雖然和青春期的伙伴走散了,卻在自己達到相對成熟的狀態時,結識了可以進行更多精神交流的朋友;雖然不得不面對生活的壓力,卻也能更自由地為自己做選擇和決定;雖然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少了幾分耐心,卻也使我們可以更快、更便利地找到那些重要的人。 有研究指出,當人們被要求去有意識地回想和總結「自己身上和生活中的積極改變」時,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也會得到提升。 因此,想要從自己深陷的過去這個泥沼中走出來,你需要提醒自己去關注、去思考那些你收穫的,並肯定它們的價值——它們和你失去的那些東西一樣珍貴與難得。此外,你還可以試著想像,甚至是模擬失去眼前的人和事的感受。 2. 多給製造「第一次」的體驗 前面有和大家提到,我們之所以覺得童年、青春期那麼快樂,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那時我們的閱歷十分有限,很多體驗對我們來說都是新鮮的、新奇的。而各種積極的初體驗具有將快樂最大化的魔力。 記得以前看過一本書中說,同樣是「逛公園」這件事,小時候的我們可能會這樣描述:「今天去逛公園玩,見到了很藍的天,從沒見過的花兒,摸到了一隻非常活潑的白色小狗,媽媽還給我買了個好看的小風車」。 但,長大之後,我們的日記本里可能只會寫下「今天去了公園」幾個字。這種差異並不是因為公園變了,也不是因為我們變了,而是這些事對我們來說太司空見慣,所以我們不會再注意到它們了。(推薦閱讀:【故事裡的歌】Seabear:快樂有時悲傷有時,才算人生) 因此,我們能做的最簡單的事,就是像小時候那樣,重新去挖掘、探索各種各樣的新鮮的體驗,做一直想做卻又遲遲不敢做的事。可以是去認識沒有接觸過的人,去沒去過的地方旅遊,去學習一樣新的技能,去換一個全新的髮型,去把自己房間裝扮成完全不同的另一種風格⋯⋯ 誠然,我們體驗過的東西會變得越來越多,但我們從未做過的事卻也數不勝數。只是你需要稍稍踏出舒適區一點,而不是永遠躺在自己最熟悉的地帶。像個孩子一樣永遠對自己不知道的事物保持著好奇心,勇敢地去探索和嘗試的人,也許也真的能一直像孩子一般快樂。 最後,願過去成為令你變得溫柔的理由,而不是會束縛你前行的牢籠。 以上。 References: Buckley,M. (2017). Why Does the Past Seem Better Than The Present?. Psychreg. Higgins,ET, & Stangor, C. (1988). A" change-of-standard" perspectiveon the relations among context, judgment, and mem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54(2), 181. Johnson,MK, Hashtroudi, S., & Lindsay, DS (1993). Source monitoring. PsycholBull,114(1),3-28. Kennedy,KA (2014). When you're living in the past. HuffPost. McAdams,DP (2001). The psychology of lifestories.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5,100–122. Routledge,C., Arndt, J., Sedikides, C., &Wildschut, T. (2008). A blast from the past:The terror management function ofnostalgi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Psychology, 44, 132-140. Routledge,C., Juhl, J., Abeyta, A., &Roylance, C. (2014). Nostalgia pronenessmitigates existential threat inducednationalistic self-sacrifice. SocialPsychology, 45(5), 339-346. Whitbourne,SK (1985). The life-span constructas a model of adaptation in adulthood. InJ. E. Birren & KWSchaie (Eds.),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aging (2nded., pp. 594-618). NewYork, NY: VanNostrand Reinhold.) Wildschut,T., Sedikides, C., Arndt, J. &Routledge, C. (2006). Nostalgia: Content,trigger, functions.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5),975-993. March 28, 2018 at 03: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