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0日 星期一

比起認真分手,我更害怕你不告而別 https://ift.tt/2whPudy KnowYourself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無法好好說再見?透過心理學分析,一起了解喜歡用不告而別來分手的人在想什麼,同時也學著自我關懷,不要咎責自己。 KY作者|咯咯 前兩天收到這樣一條粉絲留言:「KY 小姐姐們好,我和男朋友談了半年,沒有什麼很大的矛盾。但是他最近突然變得很冷淡,說話也愛理不理的,就像是想要分手了一樣。我覺得很困惑、又委屈,想找他把話說清楚,但他就是不願意告訴我他的想法,總是迴避。到後來,他直接就不回我任何消息了,宛如人間蒸發。我覺得非常受傷,幾個月來一直走不出來。他到底為什麼要這樣?」 收到這條留言後,我在周圍的人中做了個小調查,發現還真有不少人都碰到過這種「不告而別」的情況,有來自戀人的,也有來自朋友的。所以我們今天打算來聊聊,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要選擇「不告而別」,而不願意好好把結束關係說清楚?這樣的不告而別,又會對雙方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在 2016 年,ghosting 這個單詞的一個新詞義,被正式添加到牛津字典中,意為:「突然地結束與某人的關係,並且沒有任何解釋地停止聯繫」,就像變成了「鬼魂」一樣。 這個詞自出現以來,就成為了人們談論親密關係時使用的高頻詞,因為很多人都有過這樣「被鬼魂了」的經歷。「鬼魂」別人的實質,就是「不告而別」。 為了調查人們對 ghosting 的看法,Gili Freedman 和他的同事們在今年進行了兩次大型的線上調研。第一次調查有共 554 個人參與,第二次有 747 個人參與。最後的數據指出,有約 25% 的參與者表示,自己曾在關係中遇到過對方「不告而別」,20% 的人承認自己也在關係中這樣做過。 圖片|來源 紐約大學的 Gwendolyn Seidman 教授認為,關係中「不告而別」變得愈發普遍,與科技發展,以及現代成年人關係的形式都密不可分。如今,各種各樣關係的維持都很大程度上依靠於網絡和各種社交軟件,即使在一個城市,也不一定能夠經常見面。這種趨勢使得驟然消失、切斷聯繫變得相當容易且便利。 那些喜歡不告而別的人在想什麼? 事實上,儘管 ghosting 背後的原因多種多樣,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除非是有非常特殊的理由(例如不可抗力的因素讓兩人無法再聯繫),否則,當一個人選擇用「不告而別」的方式離開另一個人時,他對對方沒有太多「真正的愛」。即便這種方式出現在「我覺得我很愛你,所以要這樣報復你/讓你記住我」的情形中,也是一種並不尊重對方感受和這段關係的方式。(推薦閱讀:【為你點歌】只能七分滿的愛:該等待,還是該離開?) 除了這一個共同點以外,選擇「不告而別」可能有以下這些情況: 1. 他用「不告而別」來逃避自己不想面對的情形 「不告而別」的第一重本質是一種逃避(Borgue他, 2016)。一些人是出於對麻煩的逃避——不想要處理直接分手、坦白事實後對方的反應,甚至懶得去想要如何和對方開口,於是選擇了對自己而言最為「輕鬆」的方式:一走了之。 也有一些人是逃避結束關係時,自己可能面臨的情感上的不適。他們覺得,以這種不用直面對方的方式來結束關係,自己也不用體會到提出分開時可能會有的悲傷、內疚或不捨。 還有人是在逃避面對真實的自己。他們可能一開始就只是在玩弄對方的感情,而現在想要結束也不過就是膩了而已。但他們卻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這樣,不願意在正面提出時接受對方的質問。所以他們寧可選擇這樣的方式,還可以用「我只是不想傷害他而已」來為自己開脫,欺騙自己。 2. 他的不告而別是對你的一種報復 記得在學生時代,有一個很流行的追求方法:每天給對方發早安晚安、噓寒問暖,堅持一段時間後就突然消失,據說這樣對方就會不習慣,會想念你,然後主動來找你。這個方法背後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那就是人們容易對那些沒有結果、戛然而止的未竟之事念念不忘。 因此,有一些人在關係中不告而別,是他們刻意地選擇了用這種戲劇化的方式退場,讓自己變成對方的未竟之事,從而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對方對自己無法忘懷。 這種有計劃的刻意為之多是出於報復的心理。因為感到在關係中曾經遭受過傷害。此時,這個人的目的已經不是建立一段好的親密關係,而是已經經歷了「仇化」,懷著強烈的情緒想要傷害對方,即便心裡仍有些許愛意。 3. 他從未把這當成一段正式的關係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兩個人對這段關係的性質並未達成共識。我們在《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是現代人交往常態?》一文中曾談到,現代人的關係狀態有的時候是很模糊不清的。 如今大家談戀愛不僅很少再有正式的表白環節,甚至有時連確認關係這一步都省了,不少情侶都在從未明說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在一起了。這種跳過了確認環節的關係最大的 bug 就在於,有可能你認為你們已經在戀愛了,對方卻覺得你們還只是在曖昧而已。 若是如此,對方可能會認為,曖昧(或者說是撩騷)階段就是可以一聲不響、隨時退出的。他覺得自己不用對撩騷對象負責任,你卻不解他作為你的男/女朋友怎麼能夠一聲不吭地就消失了。 圖|作者提供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不告而別? 1. 缺乏責任心的人 研究發現,那些在大五人格量表中「責任心(Conscientiousness)」得分較低的人在關係中更有可能出現類似於不告而別這樣的負面行為(Malouff, Schutte & Thorsteinsson, 2014)。 隨心所欲的他們很少受到道德感的約束,他們更難考慮到、且不願意承擔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責任、關係中雙方應有的知情同意權,在他們看來都不是那麼重要。(推薦閱讀:提分手的人,也會過得不好,這是真的) 2.自戀者 大多數不告而別者還有一個共同點:自戀。自戀水平很高的人通常只在意自己是否愉快,同時缺乏對他人的共情。因此,他們並沒有能力把對方的感受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在選擇不告而別的時候,他們會覺得只要自己舒服、自己輕鬆就好,而不去考慮自己的行為可能對他人造成怎樣的傷害(Sedikides et al., 2002)。 3. 感到自己「不會處理衝突場景」的人 不管是在何種類型的關係中,我們都或多或少會需要面對一些艱難的情境——爭吵,談判,交流難以啟齒的話題,告訴對方一個他可能無法接受的決定⋯⋯ 分手是一個典型的困難情境,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處理激動的情緒,傳遞對方難以接受的信息和決定,伴隨著可能的爭吵和情緒崩潰,但你依然要達到自己的目的。然而,應對和處理這種困難情境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經過學習和練習的。 很多選擇不告而別的人是因為確實無法應對這樣的場景。但事實上,這種無法應對往往也來源於逃避。越是逃避,就越是無法有機會練習這種能力,再下一次遇到時就會更加的焦慮和恐懼,然後再一次的選擇逃避,形成惡性循環。 4. 邊緣型人格障礙 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BPD)的人最典型的特徵之一,就是對人際的極端解讀。他們會因為一些極其細微的信號而判斷對方不愛自己、要拋棄自己、對自己不忠誠,等等,並緊接著產生激烈的情緒反應。 不僅如此,這群人對伴侶的感覺還容易在愛恨兩端切換和搖擺。他們會突然覺得對方很好,毫無保留地欣賞對方、崇拜對方,認為對方是完美的,請求他不要離開自己;不過一會兒,他們可能又無比的厭惡對方,希望對方立刻從自己生活中消失。 當 BPD 患者在這種「愛恨交織」中處於「恨」的狀態時,做出任何傷害對方的行為都是有可能,而一聲不吭地消失,則是他們用來「懲罰」對方常用的策略之一。 為什麼說「不告而別」是最慘忍的分手方式? 我們作為人的本能之一,就是竭盡所能地去理解周遭的世界(makesense of the world),用我們自己的方式讓這個世界看起來是合理的、能夠被解釋的。而不告而別留下的卻是一片無解的空白,意味著在這件事上,我們永遠得不到任何解釋。 被不告而別的人縱然腦中有千萬種猜測,也沒有辦法得到任何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因為拋出問題的人逃跑了。這些不告而別留下的猜測由於得不到解答,會演變成一種侵入式的想法和情緒。 換句話說,關於這件事的種種疑惑和不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為什麼他突然就消失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我到底做錯了什麼?」⋯⋯這些經歷了被「不告而別的人」,他們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不去想、不去疑惑、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不受這件事干擾。 不告而別令人失控的原因還在於,它製造了一個過於模棱兩可的情境,讓人不知應該作何反應——該擔心嗎?他是不是真的出了什麼事?該沮喪嗎?他是不是只是太忙了?該生氣嗎?⋯⋯ 這種失控、不確定和無解的感覺給人帶來的痛苦和折磨,遠超過一個直截了當的答案,即使那個答案在一開始令人難以接受。 更糟糕的是,在不解、迷茫、焦急、憤怒等種種情緒過去之後,被不告而別的人會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因為當發現,無論如何也無法從對方那裡獲得解釋,他們只能嘗試從自己身上找解釋。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開始質疑自己,企圖從自己身上找問題,讓這件事的發生看起來合理一些。同時,由於被拋棄、被背叛和不被重視的感覺會一直縈繞在他們心中,讓他們更覺自己不再有價值和魅力(Neuharth, 2018)。 研究發現,這種逃避式的分手會對對方的自尊水平造成較長期的負面影響,也會影響到他們對下一段關係的態度和表現(Leary, Haupt, Strausser & Chokel; Hsu et al., 2013 )。 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不告而別該怎麼辦? 婚姻諮詢師 Dan Neuharth 總結出了一些可能在關係中 ghosting 他人的人的共同特點,你可以當作參考,用來判斷你是否很大概率上遇到了一個會「不告而別」的人。以下是他們的一些常見表現: 他很排斥對峙和衝突 你覺得他一直對你有所隱瞞,不夠坦誠 他少有長期、穩定的關係,不論是愛情還是友情 你經常突然感覺到他的疏遠和冷漠,卻想不到具體的原因 經常發現他對你撒謊 他拒絕直接的表達 你們在一起/熟絡起來用的時間很短 在人際交往方面他表現得很不成熟 他不把你介紹給朋友或家人 他不太喜歡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他在關係中習慣於被動型攻擊和冷暴力 如果你覺得身邊的人符合很多上述表現,你可以嘗試和對方進行溝通。如果你們連一個認真深刻的溝通都無法開展,可能你需要思考一下這段關係中,對方是否和你有接近的投入。 那麼,對於那些已經經歷過被「不告而別」的人,想要盡可能減低這件事對自己的負面影響,又該怎麼辦呢? 1. 和身邊的人聊聊這件事 研究表明,比起一個人獨自承受、消化和反思,在值得信賴的人面前用言語將自己痛苦的想法和感受表達出來,可以減輕痛苦,並一定程度上加快走出痛苦的時間。這也是談話療法(他lk therapy)作用的原理(Barth, 2017)。 和他人聊這件事,不僅能讓你獲得情感上的支持,還能讓你在敘述的過程中獲得對整件事情,以及對這段關係的新的認識,而不是一味地聚焦在「他不告而別」這個結果上。這種新的認知可能來自於第三方的補充,可能來自於你在重新梳理時發現的被自己忽略的信息。 2. 放棄「讓他開口」的嘗試 大多數遭遇過 ghosting 的人都會有一個滿世界找對方、聯繫對方,試圖和對方正面溝通的階段。但若你已經試過了幾乎所有的方法,對方卻依然不願意面對你、把話說清楚,那麼你此時應該做的是放棄再去追問。 一天幾十條的短信,一個接一個的電話,去他常去的地方蹲點攔截⋯⋯不要做這樣的事,因為你不會因此獲得你想要的答案,只會讓自己的生活一直陷在這片陰影之中。 在大多數不告而別的案例中,即使在最後兩人不得不、或是因為巧合見上了面,對方也依然不會真誠地溝通——若是他們有真誠溝通、處理情緒的能力,在一開始就不會用這種不成熟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所以說,你要先放過自己,這件事才能夠放過你。 圖片|來源 3. 不要自我懷疑,學會自我關懷 最重要的一點,他在關係中不告而別無法說明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否值得被愛,是否有吸引力,是否是一個好的伴侶/朋友,都與這件事沒有關係。不告而別反應的是他的問題,而不是你的問題。 因此,你需要用關懷自己來替代對自己的懷疑。想像一下,如果是你的朋友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你會對他說些什麼,做些什麼。你可能會告訴他:你很好,這完全不是你的問題,你值得更好的人;你可能會陪他去旅行,去散心,去做他一直想做的事。 然後,你需要的就是用同樣的方法來對待自己、關心自己。 小時候,我每遇到一個,讓我覺得彼此有深入鏈接的人,無論是戀人還是朋友,都會在關係的一開始就跟對方說,假如有一天你不喜歡我了,請你一定要告訴我。我不需要你做出任何「不會離開」的承諾,我只是請求你,走之前,請一定告訴我。 那時候,青春期的我,已經懵懂地感受到被「不告而別」的痛苦,以及對這種情形的恐懼。有時因為害怕,我會先離開對方。 長大後我好像更明白了一些,如果是那些會不告而別的人,即便當初答應你,也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們正是一些還沒有學會如何對自己、對他人、對關係負責的人。他們並沒有能力承諾自己的任何行為。 不過,我也同時明白了,要一個這樣的保證是沒有意義的,更好的自我保護的方式,是在有一些微小的「對方不夠尊重自己」的信號出現時,就提醒自己警覺,有意識地去觀察和嘗試對方有沒有能力誠懇地、與你開展帶有真誠的反思性的溝通。 只有有能力平等、尊重地開展關係的人,才有能力真誠地好好告別。你可以考慮遠離那些,看起來不太具有這樣能力的人,或者,做好受傷的準備,接納痛苦的可能。 我還是更希望你不要選擇後者。 以上。 References: Barth, D. (2017). 6 Ways to Deal with the Pain of Being Ghosted. Psychology Today. Borgue他, M. (2015). ThePsychology of Ghosting: Why People Do It and a Better Way to Break Up.Huffpost. Freedman, G., Powell, DN, Le, B., & Williams, KD (2018). Ghosting and destiny: Implicit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predict beliefs about ghosting. Journal of Social andPersonal Relationships Hsu, D. et al. 2013.Response of the μ-opioid system to social rejection and accep他nce. MolecularPsychiatry, 18, p. 1211–1217.  Leary, MR,Haupt, AL,Strausser, KS, & Chokel, JT 1998. Calibrating the sociometer: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appraisals and s他te self-esteem.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p.1290-1299. Malouff, JM, Schutte, NS, & Thorsteinsson, EB (2014).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romantic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 me他-analy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Family Therapy, 42(1), 53-66. Neuharth, D. (2018). 20Signs a Lover or Friend May Eventually 'Ghost' You. Psych Central. Seidman, G. (2018). What dowe know about ghosting. Psychology Today. 八月主題:來組個失戀陣線聯盟吧 1990 年,草蜢唱失戀陣線聯盟,找一個承認失戀的方法,讓心情好好地放個假。承認失戀,承認受傷,甚至承認自己已經支離破碎,雖然好糗,卻是成長必經的盛大學習。敬失戀,敬眼淚,也敬你一杯。#失戀是我與自己的熱戀 August 20, 2018 at 12:30PM 女人迷 womany.net


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whPud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