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日 星期一

當孩子吵鬧、尖叫、怒吼,請多「等他一分鐘」 https://ift.tt/2NetWF5 謝淑靖 延續「劇場媽媽」專欄的育兒心得分享,謝淑靖這次想說,一味地強行制止爆炸性反應,可能只會使孩子們開始壓抑、扭曲自己的情緒。 圖|來源 小兒最近剛滿四歲半,語言發展一直有點遲的他,也慢慢補足了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詞彙,雖然常常會倒裝句,能使用的情緒的形容詞也不是太多,一般狀況爸媽還都能理解,但是在最近兩個星期,他卻開始用「尖叫」跟「摔東西」來表達他的憤怒,讓我跟他爸爸都自我懷疑了起來,他的舉動是否正應證了「被寵壞的孩子」的四大症狀之一? 有一回,我們一家從台東旅遊返家,將近五個小時的車程,下了火車在到捷運的這後一程,他站著抓住竿子,無預警地大叫,我想過去安撫他,反而被他推開。旁邊兩位好心的小姐,在下一站下車前有意無意的叨念出來:「這小孩好兇,竟然還打媽媽!」捷運車廂中其他的旅客,雖然沒有說話,大概心中也是默默同意,因為他們都帶著有點責備卻又同情的眼光看著我。 下了車,換我怒氣未消,不想跟兒子說話,老公倒是把兒子帶到一旁,輕聲慢慢地問他「為什麼大叫?」「為什麼要打媽媽呢?」「你這樣在捷運大叫會影響其他人,媽媽被你打他也很不開心啊!」「你現在很緊張嗎?看著我,為什麼打媽媽呢?」兒子一直不敢抬起頭來,剛剛霸道的怒火,現在轉為懊惱、羞澀、自責的神情,也是令人感到憐惜。 後來爸爸終於問出來兒子生氣的原因「原來,因為你累了呀!!」我們這才鬆了一口氣,一般大人坐這麼久的車都難免不舒服,何況是一個小孩,而且非親子車廂,根本沒有什麼孩子活動玩耍跳跳叫叫的空間,悶了這麼長一段時間,他終於是無計可施的用尖叫跟揮舞拳頭來釋放心中的鬱悶,但我當下在那樣的環境中,卻只想阻止他,因為怕他這樣的行為,會招來路人片面的評斷,那就是「被寵壞」、「沒家教」。 圖|來源 後續,我又自我反省了一下,想著「他爆炸式的憤怒是不是跟我大人的情緒有關?」。前一陣子劇場工作繁重,許多事情進行的又不是很順利,演出好不容易結束,卻又有很多負評讓心情相當不快。我回頭想,是不是自己也沒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無意當中,用了不好的方式在溝通。於是進入到孩子眼中,他一邊希望我能多關注他,一方面卻又無法動搖我的負面狀態,於是轉換成這樣的方式來宣洩──尖叫、摔東西,像是一面鏡子一樣,呈現了我內在的黑暗。於此同時,也因為我的作品上了劇場有名的腹黑版面,被匿名的觀眾/劇場人喝倒采,甚至用許多奇怪的形容詞來嘲諷這齣戲,所有期間的掙扎或努力好像也因著這些匿名的負評而化為烏有,心中自然不是滋味。但老公卻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他說「你想,什麼樣的人需要匿名去寫不負責的評論?他為什麼不能直接告訴你?私訊你或是寫觀眾意見調查表也可以啊。」其實想想也是,需要匿名怒吼,因為他心中不滿,但是又不想破壞關係或當面得罪人,於是便將情緒的垃圾大量傾到在這「去個人化」的匿名網站。原本作品有好有壞,對戲批評指教,也是無可厚非,但以網路匿名方式進行,掩蓋了人原本的「社群關係」,就有很多「非社會化」的行為產生。留言從原本的憤憤不平、酸言酸語,後來也衍生出無端謾罵、惡意造謠跟互相攻訐等惡現象。原本想把業界環境中見不得光的部分,讓人看見,但演變到後來,不只環境沒改善,還變得人人自危,不確定身邊的人是敵是友。 於是我發現,自小到大,不管是還不會言語的孩子到了已經成為大人的我們,真的學會了善意而有效的溝通了嗎?是否我們選擇的表達方式跟孩子的尖叫一樣,其實並不會改善現狀,還只會遭來另一種武斷的對待與判斷。於是我們不想真正地溝通與討論,我們看待對方的層次停留在「主觀印象」,我透過匿名的怒吼或是孩童的尖叫,來「單方面」的表達我們的不滿。 是什麼讓我們對「雙向溝通」產生陰影,讓「正向溝通」產生阻隔?是因為父母親權威的形象與不平等的階級,造成溝通的斷裂嗎?還是工作中/生活中也存在著這樣隱形的牆與鴻溝,權力被少部分人掌握,資源的分配不公也讓人變得要在這樣的環境下,陽奉陰違的生活。在尖叫與匿名的怒吼以先,一定存在著某種壓抑造成的沉默,而沉默的起因,是因為自己正常音量的聲音無法被聽見,於是尖叫成了一種手段,匿名的黑特成了一種擴音,為了讓那平日無法被傳遞的,累積已久的情緒,最後用最暴力最具破壞性的方式被聽見。(延伸閱讀:新聞主播的霸凌課題:管不了別人的嘴,但能為自己活下來!) 但,紓解了心頭鬱悶之後呢?日子要不要繼續?關係要不要繼續? 身為媽媽之後,我常讓自己「多等一分鐘」。我若現在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孩子的問題,以權威的方式出發,或許可收立即效果,當孩子尖叫換來大人責罵,一瞬間孩子閉嘴換來世界安詳,那隱藏在背後的原因誰來探問?孩子受了什麼委屈,因為什麼原因要這樣引起大人注意?如果當下我只在意外人的目光,怕身為媽媽的自己被評價,覺得立即讓孩子閉嘴就是展現大人權威跟家教的方法,未來,他會不會就成為一個不敢當面表達意見,只敢背後匿名放話或八卦之人?因為他知道,當面衝突的下場不會造成任何溝通的後續,只會招來冷落與責罵。 圖|來源 於是孩子或是未來的孩子,變成一個陽奉陰違的兩面人,因為他的某些情緒在兒時便被截斷,被定義為「不被接納之物」。於是情緒產生了障礙與變形,所以無法自由自在的表達,甚或需要隱遁到黑暗之中,形成平常絕不曝光的「另外一面」。這絕對是身為大人/國家的權威,在孩子成長過程過度使用所造成的,究竟我們可不可能營造一個環境,讓孩子可以表達他的「負面情緒」或是「相左的意見」,並依舊賦予尊重與接納呢?畢竟好與壞,正面與負面,優點與缺點,都是生而為人的一部分,家庭社會都只讚揚好行為,那不被接納的那部份自己,又該何去何從? 於是,當孩子在你的面前憤怒、哭泣、調皮,請不要第一時間將他們禁止,因為這份心情無法現在傳遞到你的手中,他會在心裡放上十幾二十年,然後變形扭曲後轉嫁在其他的人身上。然而那時他已經根本找不回,情緒跟心都還完整的那個自己,因為他已長大,懂得隱藏、懂得自保,懂得拿出最好的一面接受評比,而藏起不好的那一面,只在愛人或陌生人的面前潑灑,而看見黑暗面的人,不免驚訝光與影的對比,竟是如此之深。 October 01, 2018 at 01:20PM 女人迷 womany.net


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NetWF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