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QumGIk
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專訪黃渤:要成為自己,得先學會慾望管理 https://ift.tt/2QumGIk KnowYourself 專訪黃渤,從歌手轉戰影劇圈,要如何保有自己的特質,活出自己?黃渤說,從學會慾望管理開始。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和黃渤面對面的時候,看得出來他很疲憊。 公司的導演小哥哥跟我說過,網上的報導都說,黃渤是一個特別敬業的選手,即便自己很累,也會盡力配合所有人的要求。我和他也談到了這一點。他說,我只是想要解決問題、處理情境,而衝突可能不是一個最適合我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從那一刻我就已經感受到,他是一個對於自己是誰、對於自己要追求什麼,有著很多的思考的一個人。可能也正是因此,他才會斬釘截鐵的回答說,現在不能說自己是開心的。 圖|作者提供 我們一開始聊的是《一出好戲》這個電影。這部電影比我想像的還要遠為宏大許多,看得出來,黃渤想要在其中討論很多東西。 馬進是個小人物。他還是那個同樣的人,可是換到一個孤島的環境裡,他的能力突然變成了一種特別有力量的東西,從而讓他掌握了很大的權力。後來他一度不願意失去這種權利感,為此不惜傷害一些人。但最終,他還是因為對他人的愛,救贖了其他人,也或許救贖了他自身? 這個人物其實會讓我想到黃渤自己,曾經是一位歌手,但並沒有取得太多的成績,可換到影視這個環境裡,他身上的特質沒有改變,通過刻畫小人物,卻忽然讓他走紅,成為了許多人心裡的男神。 我問他,你覺不覺得「幸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人實力的一部分。 其實我想和他討論的是人的發展,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究竟應該堅持興趣、所謂的夢想;還是順應環境、然後極力發覺自己的優勢,像使用一個道具去完成任務一樣使用自己。現實是,走前一條路可能並實現不了什麼成就;而通過後一種方式獲得的成就,也可能伴隨著一種對自我的異化感。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嘛,可以就理解為是對異化感的一種描述。 黃渤在 2015 年的時候,選擇息影了兩年。在此前閱讀的關於他的個人資料中,他表示,隨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慢慢覺得自己失去了對生活的享受感、失去了激情和趣味感。就像他說過:「你要得到大家的認可。然後大家認可了。可然後呢?」 (推薦閱讀:逃出人群面向自己:做一個能讓自己幸福的人) 人生的兩道難題,可能是「慾望得不到滿足」,以及「慾望得到滿足了」。人在這兩者之間的掙扎和往返,就組成了我們生命中大部分的痛苦。 在和他短短面對的時間裡,我很直觀的感受到,就如同很多偉大的喜劇演員一樣,黃渤的內心有非常嚴肅的一面,他思考很多關於存在本身的、嚴肅的問題。通過保持這種嚴肅,他也保持著一種「真實性」,真實地去思考對自己來說,什麼樣的存在體驗才是自己想要的。 然後他把自己的思考、暫時性的結論、以及更多的困惑本身,一起放進了這個電影裡。 表達,尤其是通過創作來表達自己真正的思考,可能就是黃渤找到的,重新「連接」上自己的一種路徑——當我們能夠感受到自身是自己的所思、所感的時候,異化感就開始消失了。 圖片|來源 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對話是關於時間和改變的。 人們在時間中改變。曾經我們因為一些自身的特質,獲得褒獎,但後來那些褒獎卻反過來讓我們遠離了自身的特質。 就比如,曾經黃渤身上青澀的、真實的「小人物」的質感,令他受到廣大關注的喜愛,但這種喜愛,慢慢地就讓他脫離了曾經的那種生活狀態。 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一些美好的流失,比如初戀的那種青澀甜蜜感。如何面對這些失去?黃渤的視角是很積極的,他認為,在時間中我們也會獲得一些新的東西,這些新的改變本身也會成為我們的信靠、倚仗和可以用來工作的素材。 當曾經的單純不再存在,新的對於復雜的理解力和包容力,能夠給我們一些新的力量。那些失去了的東西,很好。但是新的東西也不壞,有它不一樣的「好」的地方。這看似簡單,卻很好地解決了人不得不面對改變這一命題。 這讓我覺得,黃渤他雖然是個嚴肅的人,卻不是個悲觀的人。他一定在渴望不斷面對真實的路上,做出過自己很多的求索。所以才能與時間達成這樣一種友好的關係。 採訪最後我問他,有什麼建議給到在「慾望的實現與不實現」中掙扎的年輕人。黃渤的回答令我小有一點吃驚——他說,要去管理自己的慾望。 在影片中,黃渤還是出於對一種美好世界的信心,讓最終管理了自己慾望的男主人公,收穫了一份愛情作為對其選擇的褒獎。 我問,那如果在現實中,管理慾望也得不到褒獎呢?我相信這才是常態,大部分人都沒有因為選擇做更對和更善良的事得到實際的「褒獎」。 他說,如果真的管理了慾望,褒獎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它是一種平衡。 我不確定我是否理解了他的意思,但我對於慾望管理有著類似的看法: 人和慾望之間,有兩種關係,一種是人擁有慾望,另一種則是慾望擁有人。有時候慾望無限膨脹,人只是慾望的工具,為了不斷滿足慾望付出代價,又在實現這慾望後不斷感到悵然若失。人應該有智慧辨別什麼樣的慾望是自己該擁有的,不是別人說你該渴望什麼,而是自己知道自己究竟渴望什麼。然後不斷練習,不被那些其實不屬於自己的慾望所誘惑、操縱。(推薦閱讀:馬修·麥康納的畢業演說:想要成功,不必選擇會犧牲你靈魂的辦法) 不斷賦予一個人更大的慾望,同時不斷滿足它,實際上不是上天的寵愛,甚至可能正是懲罰。當一個人真的能夠管理自己的慾望的時候,則這個狀態本身就是一種褒獎。因為人會更自在,更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也擁有更多、更頻繁、更持久的滿足感。 黃渤說他仍處在迷茫中,儘管在我看來,他已經在了解自己的路上走出了很遠。 這個世界上的確有一些人,會比另外一些人,對於和「存在」有關的問題更為敏感。他們覺察地更多,反而有更多的迷茫,因為無法沉溺在慾望織好的大網中醉生夢死。上天究竟為什麼要讓一部分人成為這樣的人,其實我也還並不明白。 圖|作者提供 September 14, 2018 at 12:40PM 女人迷 womany.net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