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bit.ly/2MvnhLR
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育兒是根據需求,而非要求:規律餵食母乳,其實是一種迷思 http://bit.ly/2MvnhLR 生動盟 各派醫師的育嬰觀點,讓妳打破大宗育嬰書們給的指示:其實,母親從寶寶身上學到的育兒心得,就像寶寶也從她身上了解了母親,不是只有哭與吐奶的表現,或是喝奶間隔時間長短、喝奶量可以測量。 「玉芬剛入住,剖腹產後第 7 天,第二胎,目前覺得脹奶不適。」護理長跟我報告簡單的哺乳史,上一胎母奶餵到 7 個月,這胎目前脹奶中,寶寶全瓶餵母奶,媽媽產後不需回到職場。「玉芬,脹奶不舒服?」「嗯,上一胎不會這樣。為什麼這胎脹成這樣,硬塊好多,很不舒服,會不會乳腺炎啊?」 我好奇玉芬決定全瓶餵的原因,猜測應該跟上一胎哺乳經驗有關,原來她第一胎因為剖腹產,得在床上躺一段時間,她很快就學會躺著餵奶,寶寶也含得很好,從醫院到月子中心都一直跟寶寶在一起,寶寶餓了就餵,奶從沒脹過,寶寶喝得好也長得好。 但玉芬離開月子中心回家後,母親為了讓她繼續休息,接手照顧小孩,母親把玉芬擠出來的奶,按時間每四小時餵 150 c.c.,小孩沒喝完,也會想辦法把奶「灌」完,結果小孩滿兩個月時,就因過度餵食造成腸胃問題住院,玉芬雖然跟寶寶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卻因為一直與寶寶分離,而後寶寶又住院,嚴重的產後憂鬱爆發。想到這一切要再來一次,她就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延伸閱讀:資深護理師省力育兒妙招:寶寶厭奶怎麼辦?) 並不是教會媽媽哺乳,從此就「幸福快樂」了。離開月子中心,媽媽與寶寶要回到她們的「日常生活」,與在機構中可能完全是兩回事,因為當媽媽回到家,並非只要面對寶寶,玉芬的母親沒餵過母奶,生養小孩是「科學母職」與配方奶盛行的年代,雖然認同母奶是孩子理想的食物來源,卻執意採規律餵食的模式。 圖片|來源 目前許多照顧者仍然有規律餵食(如:四小時餵一次,一次要餵幾 c.c.)的迷思。媽媽常處在孩子已經餓了,可是還不到四小時,該不該餵寶寶的掙扎中。英國約莫一世紀前,一位很有影響力的醫師 Truby King,寫了一本《大不列顛母親的育兒術》,教導媽媽們如何照顧小孩,書中建議母嬰分房睡且要照嚴格的時間表餵食與睡覺。美國的 John Watson 醫師也全力支持與推廣此一論調,還加入心理學,認為這樣對小孩的身心健康來說是最正確的。之後陸續有許多醫學專家,師承此學派並加以發揚光大,甚至在媒體大力宣傳。一些學者提出相反的看法,然而這些聲音被淹沒了,父母被教導著如何順應時勢「訓練小孩」。 在台灣很多新手媽媽們看的育兒書《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中的丹瑪醫師,就是遵循這樣的典範,在網路的育兒討論區,也分為「百歲醫師派」與「親密育兒派」,分別遵照《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書中提倡的規則餵食,訓練孩子的教養方式,與《親密育兒百科》主張依孩子需求滿足孩子,兩種截然不同育兒方式主張的育兒書。 在 Truby King 的那個時代,西方醫學生理學的發展,企圖用物理與化學公式,來解釋所有的生理現象。因此,寶寶成為被動接受乳汁的客體,而這種對哺乳母親與寶寶身體的規訓,也顯示了男醫師在缺乏哺乳與育兒身體經驗的情況下,所建構起來的醫學知識、認為「客觀」、「科學」的實作方式,跟真實世界的媽媽寶寶有偌大落差。(延伸閱讀:寫給新手媽媽的哺乳指南:如何餵母乳?) 圖片|來源 其實定時定量的觀念,早在宋代中國,幼醫也有這樣的建議。熊秉真的《幼幼》書,討論中國傳統的育兒方式,書中就引宋代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的《產乳集》,〈將護嬰兒方論〉一篇:「飼乳之後,須依時、量多寡與之。勿令太飽,恐成嬭,久則吐嬭,不可節也。」對於定時一事,元朝幼醫名著曾世榮《活幼口議》中且有專論。由此可見無論東方或西方,無論哪一個年代,掌握書寫權力的男性醫者,常將嬰幼兒餵食視為照顧者主動、嬰幼兒被動的必然。 但也並非所有男性醫者,都有這樣的落差。英國的溫尼考特醫師,醫療生涯從小兒科開始,在接觸精神分析後,越來越深入地研究兒童心理學,關於母親與嬰兒的關係,他認為,假如母親跟嬰兒之間的親情已經展開,而且自然發展,就不需要哺乳技巧,也不必量體溫和作各種檢查,因為,他們倆比外人更明白什麼才是對的。在這種情況下,小嬰兒會用對的速度正確的量,也知道何時該停止。寶寶的消化和排泄不必外人監控,因為情感關係自然發展,整個生理作用就奏效了。 其實,母親從寶寶身上學到的育兒心得,就像寶寶也從她身上了解了母親。嬰幼兒與照顧者的互動,是細膩而繁複的,不是只有哭與吐奶的表現,或是喝奶間隔時間長短、喝奶量可以測量。 June 06, 2019 at 02:0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