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專訪聯合國 NGO/DPI 主委 Bruce Knotts:孩子是同志,不是交了壞朋友,而是天生如此 http://bit.ly/2x2vxZg 女人迷主編 Audrey Ko 專訪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公共資訊委員會主委 Bruce Knotts,他是同志,也是一神普救派教徒。台灣通過同婚法案,他看得實際,說這有吸引人才靠攏之用。「許多在亞洲被壓迫的同志族群,會渴望來到台灣,因為他們知道自由在這裡,尊重在這裡。」 晚上九點,圓山大飯店,Bruce knotts 剛結束花蓮的拜訪行程,返回臺北。他一身正裝,身上別了幾個友善勳章,一個寫 Free&Equal,一個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的 logo,他說接受專訪,還是得帥的。 Bruce Knotts 是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公共資訊委員會主委,也是一神普救派(Unitarian Universalist)駐聯合國辦公室主席,他是虔誠教徒,是長達半世紀的出櫃同志,他關注臺灣同運進程,曾和臺灣前現任總統深談過——台灣必須堅持走在婚姻平權這條路。 他一路見證臺灣走過畢安生的風雨,走過公投的社會撕裂,走到通過同婚專法的歡慶。他笑臉滿盈說恭喜,知道一路走來不易,「不過這只是第一步,還不是故事的結束。」(延伸閱讀:如何看待同性婚姻?家庭的核心是愛,而不是生育) 同婚專法不是終點,而是走在路上 「目前的法律是有缺陷的,」Knotts 說,「比如說跨國伴侶權益未獲保障,若同性伴侶來自同婚不合法的日韓等亞洲他國,就不能結婚;收養亦只開放繼親收養,無法共同收養。」 他對台灣法律熟,談起來如數家珍,我問他為什麼這麼關心台灣?他反問,「台灣作為亞洲最可能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不能不關心啊。」 聊到去年公投結果,我說那樣的結果,讓同志族群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存在焦慮,自己是被這個社會多數決否定的,「我知道,在公投結果出爐後,有九位同志選擇自殺。其實我非常反對公投,因為人權不能投票,你生而為人,即該有權。」他比喻,就像主流族群替少數族群決定,白人替黑人決定,想起來很荒謬吧。 台灣作為亞洲首個通過同婚合法之地,他認為有代表意義與示範作用,若能堅持,在經濟與科技發展上,都能有所建樹,這很實際,也有吸引人才靠攏之用,「許多在亞洲被壓迫的同志族群,會渴望來到台灣,因為他們知道自由在這裡,尊重在這裡。」 同婚專法是種下一棵種子,讓更多人能想像,以後這裡將有一片沃土。 給恐懼的家長:性傾向就在那,跟教養沒有關係 同婚通過,生活正要開始。很多人想結婚,卻發現還沒跟家裡人出櫃,怎麼談,好艱難。 我們聊到許多家長第一時間無法接受孩子出櫃這件事,孩子受傷,父母恐慌,家內也有拉扯冷戰,很多母親往心裡去地咎責自己,「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你才會變成這個樣子?」 他說如果可以,他想跟恐懼的家長們說,「性傾向就在那,跟教養沒有關係,跟環境沒有關係,不過天生。」孩子是同志,不是因為交了「壞朋友」,不是因為學校教了「性平教育」,更不是因為作為家長有任何「教養失責」,那是孩子身而為人的一部分,如果父母能看到這件事,會給孩子安全感。 他也想跟徬徨的孩子說,「你的性傾向就在那,對自己真誠,不要嘗試成為你不是的人。」他說他那個年代,真的,很多人嘗試去過別人口中「正常」的生活,最後常是悲劇收場,傷害了自己,也可能傷害了別人。 尊重你自己是誰,不只是個人的課題,也是社會的。 我們談下一個戰場,會是教育體制,透過教育,搭建尊重平等的網絡,告訴大家——任何性傾向,沒有好壞之分,不過是我們被創造的樣子 how we are created。 「理解性傾向,就像理解左撇子與右撇子,不必矯正,不過不同而已。」 半世紀前我出櫃了,因為我戀愛了 他也說自己出櫃的故事,在半世紀前,當年他 19 歲,之所以出櫃,是因為戀愛。半世紀以前,很早啊,Harvey milk 出櫃在 1970 年,他也是。 「我記得他的名字是 Tyron,」當時他們在海邊散步,倚坐岩石,遠望海浪,他的吻突然飛過來,「剛開始想把他推走,後來我想了想,不對,我其實很喜歡。」後來他們做了比親吻更多的事。 Tyron 捲動少男心思一如海浪,他飛奔回家告訴媽媽,拜託媽媽不要告訴爸爸,結果沒隔多久,他被送到德國的學校,這是一個來自家族的警告。「我的爸媽沒有接受我,我感覺我是被 cut off 的。」他臉上出現難得一見的複雜表情,「而我先生的家族是這樣的,他們說,Bruce we welcome you to the family,但他們跟我保持一段安全距離。」 口頭上說尊重但疏離,其實是很多同志族群常感覺到的互動方式。 他提到先生 Issac 是非洲裔美國人,家族裡最支持的,是高齡 93 歲的祖母,祖母的主張如是,「我看到我的孫子比過去快樂,這是我唯一在乎的。」反倒是 40 到 50 歲的長輩很是尷尬,覺得他是家中恥辱,鄰居會不會說閒話,「其實這樣想,是在乎自己被譴責,多過於在乎孩子。」孩子是知道的。 他說不分國家,幾乎都有相似情景。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碰到一票中國同志,問他們,你朋友知道你是同志嗎?當然知道啊。你的同事知道嗎?當然知道啊。你的爸媽知道嗎?一陣沈默。 很多同志在家不敢說真心話,或成了家裡的異鄉人。其實未來,同志能否在家裡感受到愛,很是關鍵,如果家能作為支持的力量,他便能從源頭,生長出面對社會歧視的力量,是很珍貴的。 June 18, 2019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bit.ly/2x2vxZ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