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0bnZPQ
2019年9月11日 星期三
當你心煩意亂時,研究:寫日記,更適合大腦好好思考 https://ift.tt/30bnZPQ 時報文化 最近也心情莫名低落,覺得自己人生悲慘嗎?來試試寫日記吧,研究指出,「寫下」這個動作,會讓自己有___的反應。 四、五年級生在小學階段,大概都有過寫日記或週記的經驗。 由於多數人都是被強迫要求,所以在離開學校之後,大概很少人會自己主動開始不間斷地寫日記。事實上,寫日記不只是個單純記錄的動作,它還對人的身、心理健康,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 首先第一個好處就是,多動動腦、預防大腦功能衰退。 例如日本失智照護專科醫師今井幸充就表示:「想要預防大腦功能衰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多動腦。 最好每天都能有意識地使用,和事件記憶相關的大腦領域,例如書寫一、天之前的日記,也就是刻意隔一段時間再回想、記錄當天所做的事情。內容包含在什麼時候、在哪裡、和誰、做了什麼事情,再具體寫下當下的心情和感覺。而且最好用手寫,因為寫字的時候,必須思考每一個字怎麼寫,對大腦也是很好的刺激」。(推薦你看:寫日記的魔法:你不掌控這一天,這一天就會掌控你) 至於寫日記的另一大好處,則是有助「紓壓」。 筆者之前因為經常採訪而成為好朋友的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就不忘強調,寫日記是讓身心健康的方法之一,也同時具有「整理思緒」的功能。當人如果處於負面情緒之中,同時有好幾件不開心的事,可以透過心情日記來整理思序,寫下這些令人不開心的事及其原因。寫下來也許無法讓心情變好,但至少比單純不開心好一些。 他認為,所謂的「日記」,也可以有不同層次之分。例如有負面情緒時,可先寫屬於最低層次的「心情日記」,內容只是記錄不開心的事及原因就好;之後,可以更進一步進階寫較為積極且正面的「感恩日記」,藉由「感謝他人」以「肯定自己還有人緣」,讓自己覺得不是那麼孤單,自然也有助於心情的改善。最後,則可以寫最高層次的「快樂日記」,讓自己更加正向。 用日記紀錄心情,讓思慮更理性 楊聰財醫師表示,他都會建議來診所諮詢的人,訓練自己每天在睡前「寫日記」。在這每天的功課裡,主要是記錄 1~3 項今天讓自己快樂的事。記錄的內容包括「快樂的事」,以及「分析這件事讓自己快樂的原因」。他再三解釋,在睡前寫快樂日記的好處在於:分析快樂的事,會讓大腦多分泌更多血清素,而血清素既有助於睡眠,又能改善負面的情緒,而轉為快樂及正面。 而在寫日記一段時間(例如 3~6 個月)之後,楊聰財建議最好能撥點時間「定期回顧」之前寫的日記內容。這個時候,多數人才會發覺「之前的自己,居然如此地負面思想」!(同場加映:情緒練習:面對沒來由的罪惡感,我可以怎麼做?) 為什麼單純一個「每天寫日記」的行慣,會對一個人起著如此重大的改變? 楊聰財解釋,一般人在思考時,是用到大腦的前額葉。 而前額葉大腦,又稱為「理性大腦(相對此,大腦的邊緣系統,則是主導情緒,所以又稱為『情緒大腦』)」,所以在邊寫日記、邊思考時,就能把理性思考的前額葉大腦主導權給「拉回來」,而不讓大腦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 像楊聰財的太太,同時也是一位護理師的魏兆玟就記得,在父親過世之前,也是強迫自己每天寫日記好多年,才讓她避免落入負面且罪惡感極深的憂鬱情緒中。(延伸閱讀:專訪蔡明亮:「母親過世那次,我才第一次仔細看了她的臉」) 深究箇中緣由即在於,寫日記首先會讓自己有「活在當下」的感覺,而將心情寫下來,可以讓自己的思想更加「理性」。 其次,藉由紙與筆的記錄,就算一、兩句話也好,因為,藉由筆在紙上寫字的觸覺,不僅具有一定的「溫度」,也更適合大腦的思考。「因為有份研究顯示:人們閱讀紙本書時,可能會在腦中建立如地形般的心智地圖,比起使用螢幕閱讀,更容易記住內容、提升理解力」,她說。 本文摘自李雪雯《空巢的勇氣:人生下半場的 35 個必修學分》。由時報文化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空巢的勇氣:人生下半場的 35 個必修學分》 September 11, 2019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