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9日 星期六

比馬龍效應:用好的眼光看孩子,他們自然願意變好 https://ift.tt/32zmxbf Yvonne蔡宜芳心理師 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理師建議:讓孩子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好,就自然就更容易做得好。用鼓勵取代責備吧! 心理學家在 1966 年做過一個實驗,研究人員測量小學生(受試者)的智商,之後隨機抽出 20% 為實驗組,對教師聲稱實驗組的小學生是資優兒童。大約一年後,研究人員再為實驗組的小學生測試制商,他們驚訝的發現,實驗組的智商增長率明顯高於其他小學生。 為什麼實驗組的小學生智商明顯提高了呢?可能是因為他們被老師、家長視為是資優兒童,因此有更多的鼓勵、肯定和讚美,或是讓他們有更多表現的機會,提升了他們的學習動機與自信。這個效應被稱為「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比馬龍效應和自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吸引力法則(the law of attracting)類似,自驗預言為美國社會學家 Robert K. Merton 提出,是指因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是否正確,都將或多或少影響到人們的行為,而使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簡單來說,自驗預言就是人們在不經意間使自己的預言成為現實。[1] 像是我最近開車停在機械車位,一開始都停得很好,有一天旁邊有一輛車在等我,眾目睽睽之下我停了三次才停好車,之後,我要停車前都很擔心自己停不好,也因此我總是要停三次以上才能停好。後來,我練習在停車前不要胡思亂想,保持平常心,當有人在等我的時候告訴自己厚臉皮沒關係,如果他真的等的不耐煩,就會自己過來幫我停車了!這樣想,讓我再次能比較順利的停好車。 因此,如果你覺得自己做得好,你自然就更容易做得好,反之亦然。 這個概念也類似我們常聽到的吸引力法則,當個人打從心底期望某件事情,宇宙自然會有力量吸引這些你期盼的東西靠近,最後,這些力量會引導你得到你想要的。[2] 圖片|來源 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樣,當老師相信一個資質平庸的可以達成任務,那麼他很有可能開始有突出的表現;當一個孩子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那麼他可能真的會越來越壞;如果你一直焦慮孩子的成績,孩子可能自信心降低,感到自己真的考不好,無法達成大人的期待。有一個孩子曾經跟我說,有一次他不小心考差了,被情緒失控的導師當眾打巴掌,從此以後他就決定再也不要念數學了! 我和一個轉學的孩子談了兩個月之後,收到原學校寄來的B表(由導師填寫的學生輔導資料紀錄表),內容洋洋灑灑寫道孩子在學校抽菸、喝酒、賭博、打架、嗆老師等行為,導師和我都非常驚訝,這個孩子除了比較愛說大話,常常和我抱怨有個機車的老師很想嗆他以外,基本上看到老師都會打招呼,在新班級也適應的不錯。 在諮商室中,我跟孩子討論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改變,他說原學校管太嚴,犯錯幾次以後覺得老師都故意針對他,處處找他麻煩,覺得他是壞孩子,但這裡的老師都對他很好,他自然而然也願意表現好。從這個孩子身上,我看見了「相信孩子會變好」對孩子而言,是多麼強大的力量。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是我很喜歡的學派之一,他看問題的角度不太一樣,SFBT 試著把焦點從「問題」轉移到「解答」,因此,他提出了例外問句(exception questions),當你有個困擾時,不要一直想怎麼才能解決困擾,而是換個角度,試著找找看「有沒有曾經什麼時候,問題沒有發生,或是沒有那麼嚴重?」,這樣的探索讓你能開始發現問題並非無所不在,並能喚起你所擁有的資源和力量,接著可以問自己,「我要怎麼讓這個例外事件更常出現呢?」[3] 在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時,可以回想看看,有沒有什麼時候孩子的問題行為沒有發生,如果真的想不到,那就想想看有沒有什麼時候表現比較好,或是問題行為比較輕微。然後去探討這個例外事件是怎麼發生的。 我的個案小琪跟我抱怨孩子都不會幫忙做家事,覺得孩子怎麼長這麼大,還要父母三催四請才來幫忙,一點都不貼心。討論後發現之前有一次小琪得了流感住院,孩子和爸爸獨自在家,平時不愛做家事的孩子,居然主動煮水餃、燙青菜給爸爸吃,還有記得要洗衣服和倒垃圾(例外事件)。 後來,我們討論出一個方法,小琪不再做全部的家事,把家事分配給兩個孩子和爸爸,而且肯定孩子幫忙的重要性及表達感謝(創造更多例外事件),而不是自己一邊做,一邊抱怨孩子不來幫忙。當我們開始談論「改變」而非「問題」,我們就能創造出更多的改變,因此,小琪的孩子們變得比以前還要主動做家事,小琪和孩子們的關係也開始變好了! 參考文獻: [1] Merton, R. K. (1948).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The Antioch Review, 8(2), 193-210. [2] 謝明憲(譯)(2007)。秘密(原作者:Rhonda Byrne)。台北:方智。(原著出版年:2006) [3] Walter J. L., & Peller J.E. (1992). Becoming solution-Focused in brief therapy. New York:Brunner/Mazel Publishers. November 10, 2019 at 03: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2zmxb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