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j0T4k8f
2023年1月31日 星期二
《關於愛的一切》書評:太聰明無法戀愛?愛,不侷限於親密關係 https://ift.tt/j0T4k8f 小妮子 每當夜深人靜,你是否又為情所困?透過《關於愛的一切》這本書,剖析「愛」的多種樣貌,學著在關係中成長。 曾聽過一種說法:現代人太聰明了,根本很難好好談場戀愛,這幾年撰寫文章我仍可以明顯感受到,一直以來大家仍然在努力學習「愛這件事」。 為了愛情所苦惱時,你如何讓自己學習成長?也許是和密友暢所欲言,也許是夜深人靜獨自在房間讀點文字、影像試著參透。解決一個愛裡面所延伸出的單點問題,但如果以鳥瞰的方式,更廣一點來說你看到的愛是什麼呢? 圖片|Photo by Rhand McCoy on Unsplash 關係倦怠屢屢挫敗?從頭重新定義愛吧 許多談論愛的內容都避免給「愛」一個清楚定義,而在《關於愛的一切》一書,非裔女性主義作家貝爾.胡克斯,對「愛」最真摯全面的書寫,第一章作者便斬釘截鐵地以「愛的定義」出發。 《愛的藝術》 埃里希.佛洛姆曾說:「有意識地付出自我,以期滋長自身與他人的靈性成長。」貝爾.胡克斯認為,愛這個字大多數被定義成「名詞」,但對於愛頗有見解的理論家都承認一件事:要是把愛這個字當成「動詞」,就可以更充分地愛。 作為一位母親,我很喜歡胡克斯用嬰兒來比喻愛的直覺:「從嬰兒出生起,還不會說話,不知道照顧者的身份。就對愛與照顧有反應,會以愉快的表情或聲音回應。」在書中深刻探討愛的根源、愛與非愛的差異,也愛與我們的關係。 「儘管我們希望戀人出現,但大多數的人卻不太明白自己想跟對方擁有什麼樣的關係,想創造出什麼樣的愛,又該如何創造這種愛,我們尚未學會完全敞開心胸。」——《關於愛的一切》 剛進入愛情或是剛遭遇分開的人,對「愛」能有刻骨銘心的領悟,因此非常有可能對於那些存在於一段穩定關係的人來說,更是難以回答,畢竟實在太久沒思考了,也忘記是如何在一段關係中以愛付出行動。 可是正因為遺忘了愛,讓關係變得無趣,甚至淪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彼此包容度也會大幅降低,接著就是無謂的爭吵,用消極的自私來應對一切。所以愛到底是什麼呢?如果你願意去探究一番,或許能將那些經常卡住關係的節點給鬆開! (同場加映:大人式的戀愛|如何好好愛人?《愛的藝術》三個愛的祕密:愛是給予,而非接受) 圖片|Photo by Charlie Foster on Unsplash 你也有這樣的經驗嗎?買到一個非常棒的電器,讓你的生活品質瞬間有感提升,過了一陣子逐漸習慣它的存在,也不再有歡愉感,雖然帶來便利,每天使用著再平凡不過的物件,有一天遺失了、壞了,才發現它的重要性。後悔為什麼沒有好好保護、好好保養。 這是太多人對待愛情的方式,可是你面對的是人而非物件啊,充滿思想與靈魂,可能也會年久失修,但同樣也有成長機會。而決定這一切的將是雙方如何不仰賴最初的歡愉感來維繫關係,而是用有意識的行動,共創更多生命的可能性。 愛真的不是心動,透過有意識的行動來實踐 許多人對於長遠的關係缺乏火花感到失落,正是為了一直追求「墜入愛河」的感覺。 我相信有人會說:「在一起到老都還有戀愛的感覺。」但我們必須承認,本質上這種愛一定與最初墜入情網的那瞬間不同調,不可能絲毫無差異性。相反的,隨著更熟悉親暱,看清彼此存在某些隱藏的性格卻依然願意學習成走下去。 對待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你所有人事物之間的關係,不是光靠最初的熱情,之所以能夠長遠維繫,真正的核心是有意識的去選擇,所採取的行動。 埃里希.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提到:「去愛的慾望本身不是愛,愛要付諸行動,愛是展現意願的行為,亦即有意圖和行動,出於意願也表示有選擇,我們數必須要愛,而是選擇去愛。」 就拿你所熱愛的一來說,最初三分鐘熱度,相當積極,但事實上這把熱情之火不會一直燒下去,必須要不斷的行動,不然終究會冷卻,其他看似更有趣的事物浮現,就把你的注意力拉走。 以前我們常會說:「可以解釋的就不是愛情了」,這是很浪漫的想法,但也對未來我們去對待關係的方式,種下危險的種子。 (猜你喜歡:愛情之路總是不順遂?3 個迷思破除真愛的既定挑選準則) 圖片|Photo by Becca Tapert on Unsplash 作者引述《愛的需求》一文提到:「墜入愛河的說法反映出對愛和生命本身的奇特態度,混雜了恐懼、敬畏、著迷、和困惑,代表在我們遇到無可避免不太可靠的事物時,心中會有猜忌、懷疑和猶豫。」 愛並不會無法解釋,愛的神奇魔法,並不是愛到無法自拔,也不是永遠的浪漫,而是能讓我們有意識去選擇行動,對自身、對他人帶來滋養或成長。 《關於愛的一切》這是一封獻給「無愛世代」的情書,邀你用嶄新的方式思考愛的藝術。 本書不僅談愛的定義、談童年、談愛自己、談群體的愛、談愛情,在自私和自戀的文化氛圍下,能重新去實踐愛這件事情,許多中心思想都和佛洛姆於《愛的藝術》中談到的貼合,並有所延伸。 關係是一輩子必修,更多伴侶關係|自我關係|工作關係議題,歡迎至 IG 看更多: January 31,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2023年1月30日 星期一
歷久不衰的傳奇!《灌籃高手》影評心得:從井上雄彥、宮城良田的成長故事,憶起曾執著追夢的自己 https://ift.tt/jXfcJ2a 文青汪 你看了《灌籃高手》電影版嗎?破億的票房,讓人再次懾服於井上雄彥說故事的能力,喜愛《灌籃高手》的漫迷,也終於能實現心願,再度看見會動的湘北五人,電影不僅道出宮城打藍球背後的故事,與母親的相處也是讓人感動滿滿!(劇情解析微雷,慎入) 如果一個作品,不同的年紀看都會有不同的體悟,那它一定會成為經典。漫畫《灌籃高手》就是這樣一個歷久不衰的傳奇作品。 某些年齡層的人,或許你也看過《灌籃高手》,也聽過主題曲《直到世界的盡頭》,都曾在心中吶喊過那句:「教練,我好想打籃球!」 「籃球」可以替換成任何一場我們想追的夢,球場上、人生裡,每個人都想把一件事做好,卻也經歷過事與願違的挫敗煎熬。 圖片|《灌籃高手》劇照 這條看不到終點的隧道,我們因著這股莫名其妙的執著與相信,選擇一路狂奔。《灌籃高手》就是以這樣的精神指標,燃燒過許多人炙熱的青春。 「現在放棄的話,比賽就結束了。」 安西教練一席話,夜半時分被拿出來提醒自己,比賽何時結束由你喊停,終點在哪裡由你決定。追夢者練的就是「信」,信才能走出自己的「道」。 圖片|《灌籃高手》劇照 流川楓閉著眼睛,都能相信自己的手感,三井壽相信自己永不放棄的三分球,宮城相信自己手掌上的第一後衛,赤木相信他的隊友一定能挺進全國大賽,櫻木花道偏執的相信自己是籃球天才,這群人一起走出了湘北的「道」。 一直覺得井上雄彥有修行人的智慧,否則動畫結局不會僵持不下,一場全國大賽遲來 26 年。看過漫畫就知道,打敗高中籃球天王山王工業後,他們的全國大賽止步於愛和學院。井上雄彥不肯將結局修改成為冠軍,因為他認為贏,不是唯一終點,過程的經驗才是人生。 (經典回顧:那些日子,陪伴我的動漫|《天空之城》:成長的路上,別丟失了善良質樸的初心) 「請給我我需要的經驗。」 這句話出自敵隊山王的澤北所說,賽後邊流下淚水邊明白。 贏也好輸也罷,走過「信」的最大坎,連低谷一起信、連失敗一起信,連灰頭土臉一起信,我信,我所經驗的,都是我所需要的。 電影版《灌籃高手 THE FIRST SLAM DUNK》2009 年東映動畫的松井俊之。 拿了一支原創的櫻木花道動畫 DEMO 給井上雄彥看,表達了想要製作電影版的意願,因為當時動畫技術尚不夠純熟被回絕。 松井監製不死心,又拿了第二支第三支⋯⋯直到第五年才打動井上雄彥,又過了八年才問世。井上雄彥從一名 23 歲橫空出世的少年漫畫家,至今已年過半百。 年輕時,我的心態就像是急迫向上衝刺,我所聚焦的就只有在努力、勝敗等單純的價值觀上,但現在的我回頭審視自己的作品,發現還有很多「沒見到光」的部分。那時的我,還沒有真正「痛過」的經驗,而現在的我,有很強烈的心情想描繪那方面的故事。 如今他用同一個故事,換個角度說不一樣的想法:「弱者和受傷的人依舊向前走,跨越痛苦,破殼而出。」 圖片|《灌籃高手》劇照 為什麼是選擇以宮城為切角? 山王之戰好看在於,每人都有與自己的戰鬥。 流川對上王者澤北,學會團隊合作,赤木對抗心魔,學會信任夥伴,三井累到忘記自己的名字,還是永不放棄,櫻木終於打從心底真正喜歡上籃球。 前四人的醒覺,漫畫中都有完整的脈絡,唯獨宮城的成長是一塊遺漏的拼圖。 電影補足了宮城的背景,山王之戰對他的意義,替已故哥哥完成這份夢想約定。 看了幕後設定介紹發現,漫畫轉譯成動畫的工程,遠遠超過想像,井上雄彥不只是重現經典場景,回饋舊粉絲,更將自己的作品全面昇華。 從第一球開始,到最後的關鍵球——流川傳球給櫻木,動作表情有所微調,重新以細節看待,來雕琢這整場比賽。 (延伸閱讀:那些日子,陪伴我的動漫|《神隱少女》千尋與白龍:愛是溫柔羈絆,也是獨立成長的勇氣) 圖片|《灌籃高手》劇照 電影版成功做出現場看球賽的臨場感,以前看漫畫,不知道流川楓過人的速度快是有多快,櫻木搶籃板球有多神,宮城傳球妙是有多妙,動畫技術的進步,搭配新版主題曲〈第零感〉,讓觀眾能真實感受到那股速度感,以及追逐勝利的渴望。 井上雄彥說道:「回想這部電影的開端,真的只是為了回饋粉絲,但在完成了《灌籃高手 THE FIRST SLAM DUNK》這部電影之後,回過頭來審視這趟漫長的挑戰旅程,結果是,身為漫畫家井上雄彥,我成長了。」 最後電影的呈現,可以說是井上雄彥個人的修行之路大成,他又再度超越自己。 最後一分鐘,黑白畫面穿插,所有熱血背景音樂全部抽掉,全場屏息,只剩自己與湘北五人的心跳聲。 那一刻內心顫抖,讓人想起那本每個執著過的追夢人都擁有過的字典: 我的字典裡有輸有贏,就是沒有放棄。 更多影劇分享,歡迎到我的專頁交流 January 30,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jXfcJ2a
重新定義「財富自由」:3 個步驟擺脫金錢束縛,找到在社會裡的歸屬感 https://ift.tt/XKiV1sl 讀者創作 追求「財富自由」是許多人的夢想,然而,錢錢能帶來安全感,也可能束縛自己的隱形牢籠!「把精力投入在不喜歡的事物,才是不負責任」本文用 3 步驟,帶你找出專屬自己的金錢定義! 文|恬中 我從小就很愛錢,為了五塊、十塊,會做任何不想做的家事,或幫忙店裡的工作,縱使那在現在看來完全就是廉價勞工,但想著可以存下來放進書桌抽屜裡,就令我非常喜悅。 在上大學以前,我不曾想過要做什麼樣的工作,只是想著:「只要有錢就好了吧!現在沒有想做的事情沒關係,先把錢賺起來就可以了,有了錢想要做什麼不可以呢?」 在我們的社會裡,大多數父母不鼓勵發展個人興趣,或者是在潛移默化裡,催眠著孩子某些職業就是他們的興趣。 為了得到他們的認同,孩子將這些想法內化,隨著過時的觀念去追求學歷、薪水或是社會地位,東方社會不強調個人,卻推崇子承父業、百年老店、職人精神等等,在商人家庭出生的我,金錢至上的觀念也因此深植我心。 圖片|Photo by Craig Adderley on Pexels 我做目前的這份工作,就是希望能早日財富自由,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但我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我卻難以說明。 我想了很久,發現我都將我想做事物,當作是某種玩樂性質的事情,「哎呀,那不過是週末會做的事。」我總是這樣跟自己說。 那些不會賺錢的技能、興趣、傾向,我幾乎都將它們歸類為「玩樂」,全心全意去把他們當作工作,對我來說是一種「不務正業」、「不負責任」。 把自己的全部時間,投入在毫無興趣的工作上,才是對自己最不負責任的樣子。 讀者創作 恬中 安全感的來源,同時也束縛了自己 工作就是自我實現的場域,在我們人生最精華的年紀裡,有幾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工作裡,除此之外我們需要休閒與睡眠,除非想搞壞自己的身體,否則幾乎沒有辦法在騰出其他的時間了。 工作大半輩子之後,成就的來源,也就是束縛著自己的事物,很大的可能就是工作上的成就,要說另外轉行、去做自己以前想做卻從未付諸實行的事物,講起來非常勵志,卻在害怕失去與懶惰的人性上難以實現。 我雖明白現在就該改變,但偏生後來幾經探索後,我想做的事情卻沒辦法賺到太多的錢,在這個通膨不斷加劇的時代恐怕難以獨立,只好選擇繼續待在這個工作裡,但事實卻令我變得更加難過。 錢會使人倍感安全,卻也使人困鎖在害怕失去的牢籠裡。我們要慎選所擁有的東西。 圖片|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我原本想著目前的這份工作,做個幾年足以使自己維生之後,就拿存下來的錢再去攻讀碩士,做上自己想做的工作。然而拿到第一份薪水後,我想著終於可以去買那雙觀望很久的長靴了,冬天終於再也不用濕著襪子上班。 工作一年後,我想著存款也算是有一筆了,總算可以買下一間小房,給自己一個獨立空間。 考慮了很久,也養了一隻貓作伴,房貸、水電、稅金、貓咪的醫療與吃食,從前住在家中隱藏的花費都一一顯現,日常開銷突然變得很大——而這時的我已經離不開工作。 財富自由的定義,應該是能在沒有金錢顧慮的狀況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生活不只是有工作,同時能顧及其他面向。 工作確實能帶來財富自由的可能,但現如今所有人都想財富自由,卻是代表著每個人都不想做現有的工作。 (延伸閱讀:缺乏安全感、社交恐懼,卻成為超模,Bella Hadid:一年工作 350 天,從未取消任何工作) 圖片|Photo by mikoto.raw Photographer on Pexels 看著股票漲跌,同時握著遲遲未送出的辭呈,這些人就算獲得自由,卻也渾然不知,被不斷放大的慾望,與對錢的追求慣性綁住,像是被拿掉項圈的狗,卻不敢奔馳。 有人說興趣不能當飯吃,但對工作有興趣,並且感到認同,是很必要的,否則我們將淪為對金錢的追求者、對所有工作的抱怨者、看不見希望的精神貧困者。 工作是自我實現,同時亦是個人在社會裡擁有歸屬感,學習關愛他人的場域,而不僅僅是財富自由的途徑。 讀者創作 恬中 如何不再被錢情緒勒索,擁有真正的財富自由,我認為是放下對金錢的追求,或者說對慾望的不斷放大,如此才能脫離沒有目標的工作,逃離金錢的束縛。 第一步:把自己擺在第一位 把自己擺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家人期望擺在第一位。 父母總希望子女有成就,子女也希望能夠完成父母的期望,但事實上當你買了房子,他們還希望你成家。 當你花了一大筆錢結婚,他們還希望你生孩子,當你辛辛苦苦熬了十幾年終於將孩子拉拔長大,或許父母還希望你回家陪伴已經年老的他們。 他人的要求永遠無法完整達成,必須要有所取捨。 (猜你想看:如何面對身材焦慮?把自己的身體放在第一順位,優先照顧自己的需求) 圖片|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第二步:重視自己的所有需求 並非不要大家重視金錢,而是認同金錢只不過是「為了其他目標,所需要擁有的工具」。那個目標必須清楚明確,麵包與夢想同等重要,兩者缺一不可,卻也不可偏廢。 但在目前低薪的時代裡,大家都希望能選擇高薪工作,從而忘記目標的重要性,賺了錢之後才發現那並非自己所想,卻也困在一個不願失去的心態裡,讓自己掙扎不已。 第三步:定義自己的財富自由 對於我來說,財富自由就是「能夠不考量想做的事情能帶來多少報酬,就奮身去做的狀態」。那麼沒有負債,或是負擔可償還的負債,我認為就已經達成財富自由。 金錢只是工具,那麼當我們已經擁有了工具,就不應只是將它存下來,累積安全感,或者是束縛,而是應該將它用在原先設定的目標上,不要再另闢戰場,擴大自己的慾望,如此才能夠脫離金錢的詛咒,擁有真正的自由。 作者介紹|恬中。現年 22 歲,在不斷嘗試起飛並不斷受傷的年歲,希望能用文字,帶給同樣在人生旅途中打拼的人們,一些陪伴,挫折讓我們更好。 January 30, 2023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XKiV1sl
2023年1月27日 星期五
Netflix《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影評:女人為什麼出軌?誠實面對關係裂痕,擁有繼續愛的勇氣 https://ift.tt/LCzcr05 讀者創作 這是部來自英國 20 世紀的小說,當時的大膽用字,尚未出版就引起轟動、被視為禁忌。如今 Netflix 上架,讓我們重新以現代視角,看見女性主義覺醒! 文|亭安 Ann Lin 2022 年 Netflix 電影《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改編自同名小說,故事聚焦在查泰萊夫人康妮的婚外情。 原著《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以露骨的性愛場景,聞名全球,使得相關作品的重點,多被聚焦在性。 康妮出軌的主因,順理成章地被認為,來自於性生活不滿,但其實,在她外遇之前,她與丈夫的關係,早已狀況頻頻。 她與出軌對象奧利佛的關係,成為她鬱悶生活裡的出口。 性愛,只是親密情感裡的必然元素而已。 圖片|《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劇照 婚姻裡,有比愛更重要的東西嗎? 電影的開始,是多數女性憧憬的 Happy Ending,準查泰萊男爵克里夫與康妮,許下婚姻誓詞。 此時,康妮與一般女性沒有兩樣,期待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而曾經,或正在經歷婚姻的人都知道,婚姻是一場歷險故事,浪漫的結婚儀式,只是這個故事的起點。 婚宴時,克里夫父親的祝詞,似乎就已為這對夫妻的婚姻,埋下不好的伏筆, 父親:「敬克里夫和康妮,我們拉格比莊園繼承人的新希望。」 克里夫:「父親,我們結婚不只這個理由。」 父親:「不然,準男爵還有什麼理由結婚?」 克里夫:「我結婚是因為遇見了康妮。」 父親:「敬查泰萊姓氏的下一位繼承人。」 原著出版的 1928 年,英國滿 21 歲的女性,才剛獲得投票權。 此時婚姻、經濟的功能,遠遠凌駕愛情,女性被視為生兒育女的工具,不算特別。 到了現代,兩性的教育程度相當, 男女平權概念,已是成熟國家普遍價值,傳宗接代對婚姻裡的女性,依然存在影響力。 我曾經共事過的外商女主管,就曾在私聊時自責,只生了兩個女兒,沒能為夫家生下兒子。 圖片|《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劇照 明明用心去愛了,伴侶卻感受不到? 克里夫溫和的辯駁了父親,說他結婚的理由,「不只是」為了莊園的繼承人,而是因為愛情。 後續劇情推展,他在物質上照顧康妮,生活上倚賴康妮,電影尾聲,他與康妮大攤牌,他說他愛康妮,只是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康妮體會到他的愛。 其實克里夫的問題,也是一般男性常見的問題,一股腦地用自己的方式愛伴侶,卻不是用對方想要的方式愛她。加上沒有適切的溝通,日積月累,使得兩個人在關係裡,都逐漸耗竭。 克里夫對康妮,到底有沒有愛? 也許觀眾會有各自投射與解讀,肯定的是「繼承人」一直是這段婚姻裡,他最重視的元素。 婚後不久,克里夫便赴戰場,半年後回來的他,下半身癱瘓,生活起居需要人照顧。 他們搬回拉格比莊園,雇用很多員工,處理莊園事務。 擁有眾多雇員,克里夫卻只要康妮照顧他,還得兼任他的秘書,為他處理工作上的事務;她若想外出,會被限定時間,想赴倫敦幾天找姊姊談心,也被克里夫情緒勒索:「要留下我照顧自己?」、「我不需要僕役,我需要你。」。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尾聲,包括我在內,很多人都有居家隔離的經驗。 克里夫雖然給康妮優渥的生活,但康妮的日子,形同被居隔。 更慘的是,這個居隔還沒有期限,莊園內,她雖然貴為女主人,但實質上,不過只是個高級看護。 (延伸閱讀:一直在磨合的我們,適合嗎?還是該放手了?這幾個跡象留意) 圖片|《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劇照 同樣是外遇,男女大不同 除了近乎被隔離的生活,讓康妮感到窒息外,日常的相處,康妮也沒有得到尊重。 她的想法,常被克里夫評為婦人之見,更讓人咋舌的是,克里夫由於下半身癱瘓,無法人道,卻還要求康妮,在不動感情的前提下,找個口風緊的男人,為查泰萊家生繼承人。 然而,女性的身體跟感情,是分不開的,沒辦法像克里夫說的「行房就像看牙醫」。 情感關係裡,多數女性在交出身體前,心早已付予對方,男性與女性的外遇,後續的發展往往截然不同。 男性的外遇,可以只有身體出軌,與原本伴侶之間的感情,或者還有辦法挽回。 但女性若與第三者,有身體的親密接觸,她應該就已經認真投注感情了。 知名的心理學著作《愛的藝術》裡提到,愛有四項基本元素:「照顧、責任、尊重、了解」 克里夫或許做到了照顧與責任,但尊重與了解卻付之闕如。 後來,外遇事件,東窗事發,康妮在兩個男人之間,所做的抉擇,也就完全不難理解。 喜歡電影裡,康妮與父親吐露,她喜歡上婚姻外男性時。 她父親的回應:「感情來來去去,你可能某年愛這個男子,隔年又愛另一個,但世界會繼續運轉⋯⋯盡管尋歡作樂,但別離開拉格比,拉格比就不會離開你。」 沒有八股的道德規勸,只有務實的建議,要她想清楚,看似美好卻難以掌握的愛情,與實際的經濟生活間,什麼選擇,比較有利。 (延伸閱讀:「你心裡是不是有別人了」為何總在愛裡嫉妒?海苔熊:給自己 3 分鐘感受情緒,擺脫心魔控制) 圖片|《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劇照 出軌,是關係受傷的因還是果? 關於出軌,我們總是膝反射式的,去責怪出軌者與第三者。 當我們把關係破裂的責任,歸咎於刻板印象裡,人人喊打的對象,或許可以安慰傷心的正宮。 若我們把主流框架移除,不帶道德批判,單純審視關係本身,出軌——可能是關係出問題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這裡沒有指責受害者,或鼓勵出軌的意思。 多角關係裡的每個人,都在受苦,當關係出現重大挫折,在情緒平緩後,勇敢與誠實的檢視,自己在關係裡的需要與問題。 對於未來,關係要怎麼走,或許會是更有幫助的思考。 作者介紹|亭安 Ann Lin。文字工作者與兩個孩子的媽,曾在外商金融機構任職十餘年,也短暫待過專業財經媒體,最大夢想是,能熱情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天。作品平台:https://linktr.ee/liliansoulfood 合作請洽:liliansoulfood@gmail.com January 27,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LCzcr05
夢想都在長大後幻滅?《我會飛》:學會轉念,就能在適合的天地裡翱翔 https://ift.tt/1jxk5dX 晴暄 Ronna 繪本《我會飛》談「相信」與「自卑」,將希望轉化成力量。這本繪本轉譯成英文版《I Can Fly》後,立即入圍「2019英國佛魯格繪本獎」——相信自己的小企鵝,帶領我們飛上獨特的天空! 冰天雪地的南極洲,住著一隻名叫泡泡的小企鵝。 他時常仰望天空,很羨慕能自在翱翔的鳥兒。 他也好想飛喔,但是,大家都告訴他:「企鵝不會飛。」甚至連爸爸也這麼說。 圖片|和平國際 提供 泡泡心想,可是我也有翅膀啊,只要我很努力揮動翅膀,或許就能飛起來呢。 他不斷嘗試,努力學飛,揮動翅膀,奮力跳起,即使滑倒了也不氣餒,因為他相信,只要更努力、不輕易放棄,有一天一定可以飛! 有一次,他滑落了冰丘……這時,爸爸出現了! (猜你想看: 大人的療癒繪本《有些日子,我等待成為自己》:你不是真的糟糕,只是太愛這個世界) 圖片|和平國際 提供 在汪洋大海中,爸爸和他一起發現了與飛翔同樣快樂的事,原來,實現夢想的方式,從來不只一種! 這次,小企鵝泡泡終於可以大聲的說出:「我會飛!」 圖片|和平國際 提供 欣賞自我優點,實踐夢想的方式不只一種 當我們看見他人閃閃發光的一面,有時會不自覺心生羨慕。 阿德勒說:「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有自卑感。無論看起來多麼優秀的人,多少都會感到自卑。只要還有目標,當然就有自卑感。」 望著還沒達成的目標,自卑感油然而生,然而,自卑感並不全是負面的,它也可以是砥礪我們努力前進的動力。 如同故事中的小企鵝泡泡,因為想要飛翔,所以奮力揮動翅膀,雖然大家告訴他,企鵝不會飛,但為了夢想,他決心勇敢嘗試。 泡泡努力揮動翅膀,跌倒後仍奮力爬起的精神,深深觸動內心。小企鵝到底能不能飛呢?重要的不是別人怎麼說,而是我們有沒有嘗試的決心,以及怎麼定義所謂「飛翔」。 (突破自己:舞蹈家許芳宜專訪:舞者不只經歷兩次死亡,告別 19 歲自己設的局) 如果小企鵝只因為他人的言論而放棄,就失去了嘗試的機會,更無法體會在大海中,宛如「飛翔」般地自在優游。 好像我們的人生,在達成目標的路途上,可能會聽見各種不同的聲音,或遭遇各式各樣的阻礙,但我們仍可以選擇繼續前進,並以「不同形式」實踐夢想。 重要的是,我們找到自己擅長的優點了嗎?當我們羨慕他人的時候,卻忘了自身也擁有獨特的長處呢。 認出並欣賞自己的優點,才能在適合我們的領域裡,盡情綻放。 圖片|Photo by Vultar Bahr on Unsplash 勇於試錯與轉念,在擅長的領域裡自在翱翔 泡泡的故事,也引領我們省思逐夢的過程。 達成夢想需要許多因素成就,有時,即使我們很努力了,但在不適合自己的領域裡,仍然無法綻放,沒關係,在這種時候,放棄也是一種勇敢。 勇敢地選擇放棄,才能看見更寬廣的世界,轉念一想,還有好多夢想等著我們實踐。 換個方式、換個目標、換個心情,在勇敢嘗試的過程中,屬於我們自身的天賦也會逐漸顯現,展露光芒。 愛與快樂,就是我們的「翅膀」,當我們學會欣賞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自然就能找到適合我們飛翔的領域。 如同企鵝爸爸所說,當他們在海裡優游時,所體會的快樂也是無與倫比的。原來在海裡,也可以「飛翔」呀。 當我們感到自信時,就會知道,其實無需和他人比較,我們自身就擁有光芒萬丈的禮物,靜待發掘。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也能快樂地實踐自我人生。 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翅膀,願我們能在擅長的領域裡自在翱翔,大聲的說出:我會飛! 本文摘自郭飛飛的《我會飛》。由和平國際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我會飛》 January 27, 2023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1jxk5dX
2023年1月26日 星期四
女人迷原創心理測驗:我創我存在!9 個生活場景,測出你的「破框」超能力 https://ift.tt/k1mxaE4 女人迷編輯 Haoting 新的一年,想知道自己有什麼隱藏超能力?女人迷原創心理測驗,陪你發掘自己的更多可能,一路在人生中精采破框! 你知道嗎?一個人的隱性優勢,從生活中的小細節就看得出來! 這些獨一無二的特質,也許平常看不出其獨特之處,卻影響著生命中的大大小小的選擇,甚至在緊要關頭,成為協助自己突破框架、朝理想生活更進一步的神奇力量。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日常 9 個情境,挖掘出你意想不到的超能力吧! 搶先測測看>>點我找出你的超能力 早上一醒來、心情很不錯,可能是快要能出門玩耍了?還是做了一個久違的好夢? 面對突如其來的改變,你會觀察其中的古怪之處,還是選擇按照自己步調行事? 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你通常回以什麼樣的方式,成為他人的助力呢? 經過一連串的選擇後,最終結果會分析你的超能力特質,甚至找出你的超能力盟友,陪伴彼此乘風破浪、開創充滿驚喜的人生! 想知道你的超能力類型是什麼嗎? 馬上揪朋友用 3 分鐘一起來闖關,認識自己不為人知的那一面! 立刻來做心理測驗 >>點我開始 January 26,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k1mxaE4
為什麼日本是過陽曆新年?政府大膽改行新曆,原因和「錢」有關? https://ift.tt/U4nX58a 女人迷總編輯 婉昀 台灣人總愛到日本旅遊,但你是否知道日本從農曆過年,改過陽曆新年的原因?從總編東京遠距日誌看這段歷史! 2023 年的開工第一天,我在東京遠距工作。 這次在日本遠距,剛好跨到日本過年,對日本過新年非常有感,除了一起看紅白、參加初詣以外,最有感受的,是生活上的變化。 台灣跨年開工的第一天晚上,我原要去車站前營業到午夜的超市買菜,卻撲了個空,超市在 1 月 3 號雖有營業,只開到晚上九點,隔天才恢復正常營業時間。 與東亞其他受漢文化影響的國家不同,現代日本人過的是陽曆新年,從 12 月 28 日左右開始,直到 1 月 3 日,日本大約 85-90% 店家會徹底的「不營業」,實踐休息,包括垃圾回收車也是。相較之下,台灣店家在農曆過年期間,給自己休息的天數較少。 不過,曾受漢文化影響深刻的日本,為什麼和其他東亞國家不同,過的是西洋陽曆年呢?我猜測與日本明治維新「脱亞入歐」的決定有關,但實際查資料,發現其實另有蹊蹺。 圖片|Photo by BREAKIFY on Unsplash 改過西洋年,沒想到是這個原因 確實,改曆是發生在明治維新期間,但卻非常倉促,不像經過審慎計畫的結果。 1872 年 11 月 9 日,日本政府突然發布「改曆昭書」,宣布即將到來的舊曆(農曆)12 月 3 日,改定為明治 6 年 1 月 1 日。也就是說,從此真正的新年,是陽曆 1 月 1 日為準。 改曆之時,已是年末,政令一宣布,舉國上下突然只剩 20 多天就要過新年,政令一下,全民措手不及,一團混亂。明治政府可說是非常有膽量。 不過,改變總是這樣的,沒有任何一次改變不會發生混亂,早晚的問題。日本人最後當然還是習慣了,且沿用至今。 (同場加映:節慶反映我們的抵抗文化:台灣人以前都怎麼過新年?) 圖片|Photo by Egor Myznik on Unsplash 改行新曆,不需要這麼突然,只因為政府想解決__問題? 官方說法是,以月亮為準的陰曆,在天數計算上容易出現閏年閏月。不過,也有一說提到,此時的明治政府開銷極大。 明治維新以後,官吏薪俸從「年俸」改為「月俸」,那年有閏六月,政府得要給出 13 個月的薪水。錢都花在維新上的明智政府,財政週轉困難,錢快要給不出來了,有人提議改行新曆,就可以避免偶爾要付 13 個月薪水的窘境。這麽能解決問題的建議,馬上獲得採納。 當時,主張「脫亞入歐」的福澤諭吉,據說也大力支持政府改曆的決定。於是日本的新年,就此與歐美同步。 在跨年期間來到日本,除了東京旅行之外,大多因外頭鮮少店鋪營業,得在旅宿飯店裡,享受飯店設施。 你呢?想要過新曆新年,還是農曆新年?二擇一的話,你會選擇哪一個? 我的話,兩個都要。 (猜你喜歡:你不一定要許新年願望,活在當下尊重你的生命節奏) 圖片|Photo by Kentaro Toma on Unsplash 哪間公司除了農曆過年,還有聖誕跨年的年末七天假,從不補班? 答案就是吾思傳媒女人迷。我們相信,好好休假,才能把人生的路走得迷人。 吾思正在擴編徵才中,如果你對於「將創意實現為市場成功的產品」有熱情;如果你對內容、社群、影音、podcast、原創產品、電商、企業 DEI 服務有熱情嚮往;如果你不怕挑戰自己,因為你知道挑戰能帶來成長。 這樣的夥伴,歡迎加入女人迷團隊,你將有機會參與新產品問世,見證新市場誕生! 當然,除了兩次的年假,鼓勵徹底且好好的休息,利用假日,設定新年渴望與目標,建立習慣,也非常重要。我們有彈性工作的遠距制度,仰賴高度自由與紀律的工作氛圍,我們知道,人的自由,終究來自紀律與自我領導能力。 如果你有成長的渴望,想知道自己這能站上哪些舞台挑戰,加入女人迷度過新的一年,你會逐漸看見閃閃發光的自己。 January 26, 2023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U4nX58a
2023年1月25日 星期三
小孩幾歲學理財?孩子的紅包錢怎麼處理?0 到 18 歲該懂的理財教育指南|女性理財 https://ift.tt/SVp52ir 股股 金錢觀越小培養越好,從小就為孩子們打下金錢基礎,本文包含各種教學小朋友任務:理財規劃、投資理財入門、如何理財、理財入門! 回想小時候,一談到錢,父母親可能就會說我幫你存起來。 因為怕孩子亂花、不懂得妥善利用,但幫小孩開戶就算是在幫孩子理財了嗎? 其實不然,若沒有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與金錢觀,那金錢對孩子來說,不過就是一堆的數字,將來還可能成為一個過度消費的月光族喔! (延伸閱讀:懂得找樂子的孩子,一生都不會孤獨!培養嬉笑能力的親子活動,與三個重要時期)那財商教育到底要從幾歲開始? 根據美國財經雜誌《富比士》公布的富豪榜指出,美國前 40 大富豪中有近半數是猶太人,包括股神巴菲特、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等,而猶太人之所以那麼有錢,是因為他們從 3 歲就開始學習理財了! 金錢觀越早開始培養越好!爸媽如何和孩子「談錢」? 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的研究指出,僅僅 3 歲大的孩子,就能掌握初步的經濟學概念,像是價值與交換等,他們也能夠「延遲享受」和做出選擇。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金錢是不可迴避的重要課題! 想要避免孩子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就需要從小養成正確的理財方法,父母親越早和孩子談金錢越好。 親子理財教育年齡對照表 圖片提供|股股 5-6 歲 教孩子了解「想要」跟「需要」的差別,這會是影響一生的重要觀念 帶孩子認識錢幣,學會數錢、看懂商品價格,讓孩子了解到「錢是如何辛苦賺來的」、「有些東西有錢也買不到」 7-10 歲 小學已有基礎的數學觀念,可以開始給孩子零用錢,教孩子花錢、存錢、賺錢跟做公益這四件事情。 別讓孩子養成給錢才做家事的習慣,若有家事以外的事交給孩子,可以給予適當的零用錢,讓他們了解工作的價值。 圖片|Photo by Picsea on Unsplash 11-15 歲 理債比理財重要太多,了解風險和信用的重要性 開始和孩子介紹「利息」是什麼、不同金融機構的差別 除了給零用錢外,可以教導孩子開始「記帳」,讓他們清楚知道錢花到哪裡了? 國中課本會開始介紹很多經濟學的知識,父母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共讀國際金融新聞 16-18 歲 開始認識投資商品,建立正確投資心法,簡單介紹定存、股票、基金、ETF 和房地產等相關知識 當孩子上高中後,能夠幫他們開一個銀行帳戶,帶著孩子一起到銀行存錢,試著讓他們自己管理這個銀行帳戶 18 歲之後 孩子滿 18 歲後,已經可以試著管理自己的錢,並且準備進入金融市場了 (猜你想看:7 本兒童理財書推薦!培養巴菲特,用繪本建立財商觀念,《小雞逛超市》《金錢樹》親子共讀) 很多父母害怕太早教孩子理財,其實越早開始越好! 若我們從小就在他們心裡,埋下一個致富的因子,也不用擔心孩子會變成月光族。 切記,「財商」是人生的必修課程,學會聰明用錢,也是孩子進入社會後不可缺少的核心能力。 只要把握生活中的理財教育機會,教孩子正確的金錢觀一點也不難,所以趁早開始吧! 未來也會多分享女子投資、女子理財以及美股 ETF 的相關知識!想找到筆者更多文章,可以搜尋股股知識庫!我們下次見! 原文鏈結:不怕養出月光族!建立金錢觀從 5 歲就開始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小孩最適合的銀行帳戶推薦 小孩難搞!試試這三方法,輕鬆培養小孩理財觀!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想繼續關注「錢錢與它的產地」,敬請免費訂閱專為女人迷用戶打造的「專屬理財內容」——用心學習理財規劃,一起活出富足人生! January 25, 2023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SVp52ir
2023年1月24日 星期二
《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心理師解析:別怕吵架!與其壓抑內心,不如表達真實的想法 https://ift.tt/FU7LmZa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 你沒辦法和伴侶大吵一架嗎?你經常壓抑自己內在的真實想法嗎?透過《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的台劇作為借鏡,學習如何吵架也能吵出好感情! 台劇《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裡的角色陳保霆是一位健身教練,由於為人過於憨直,經常聽不出學員的「話中話」,業績總是倒數第一。 對人際關係少根筋的他,婚姻關係裡也出現類似的情形,經常忽略妻子謝姿雅的感受與需求,導致婚姻陷入危機。 謝姿雅的夢想是出版自己的小說作品,有次她請陳保霆寄送小說徵選的稿件,但幾天過後,她卻發現竟然被退件了。 她走進房間把正在睡覺的陳保霆叫醒,詢問他:「你是如何寄出的?」 睡眼惺忪的陳保霆,回憶那天上課上了一整天,後來跑去便利商店寄送的。 謝姿雅抑制自己的不滿,失望地說:「我不是請你用郵局寄的嗎?他們是看郵戳,不收快遞的啦!」 圖片|《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劇照 接著,原以為謝姿雅就要發怒了,但她卻選擇起身離開,並默默說:「沒關係,算了啦!」而陳保霆也只是給了一句輕輕道歉。 最後,謝姿雅選擇用食物撫慰自己失落的心情,吃了最貴的生魚片海鮮丼飯,還另外加點了豪華生魚片套餐、天婦羅、唐揚雞、蛤蜊味噌湯和兩個烤布蕾。 而陳保霆只是納悶妻子為何點這麼貴、這麼多,但完全沒有覺察到她的失落心情。 陳保霆經常如此,總是忽略了細節,而謝姿雅也經常如此,總是放棄表達自己的渴望。 伴侶關係,你是那總是少根筋的陳保霆,還是總是感到失落但放棄溝通的謝姿雅呢? 圖片|《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劇照 關係裡從不吵架,很可能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溝通機會 我在諮商室裡,經常遇到來談者前來討論感情議題,他們很願意告訴我心裡的真實想法。 例如:自己在感情當中感到多麼的挫折與無助,多麼希望對方可以更加關注自己之類的感受。 接著,我會進一步詢問:「這些你有說出來讓你的伴侶知道嗎?」 通常,他們大概都會回我說:「這能說嗎?說出來,就吵架了!」 很害怕衝突場面的人,總想掩飾問題所在,擔心一吵架,就會失去這段關係,他們寧願選擇壓抑內心的真實想法。 也許,你可能會以為從來不吵架的伴侶,才不會分手,但這並非是良好的關係品質,每個人的狀態與需求必然不同,出現衝突或不一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試想,一對不吵架的伴侶,他們很有可能各自壓抑自己的需求與渴望,或是其中一方努力迎合與討好另一方,雙方無法滿足彼此需求的情況下,就難以建立親密的情感連結。 (猜你想看:情侶間的「磨合」是一種「情感霸凌」?別為愛勉強改變自己,調適心態更重要) 把內在的渴望音量調大,好好大吵一架 我們內在的渴望,其實有個音量控制旋鈕,有些人會轉得特別大聲,令人感到刺耳而煩躁,但有些人彷彿就像靜音一樣,完全聽不見他的聲音,就像《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裡的謝姿雅,壓抑內在渴望,獨自承受挫折,難以與他人有親密的連結。 萊特夫妻都是伴侶諮商的專家,他們在《好好吵架!深入內心,挖出渴望,讓親密關係再進化》書中形容: 「衝突」是一把能讓伴侶間更親密的秘密武器,並非是即將拆夥的徵兆。 我想「衝突」這把秘密武器的作用,在於把雙方內在渴望的音量控制旋鈕,轉得更大聲,好讓彼此都能聽見自己的感受與需求,才有機會互相理解與滿足。請你試著取消靜音模式,開始練習表達內在聲音,勇敢表達衝突的立場,好好大吵一架! (延伸閱讀:避免向下溝通、為他人貼標籤!改變三種溝通習慣,建立好關係) 圖片|Photo by Tron Le on Unsplash 表達挫折的情緒 當你選擇放棄表達不滿時,也許可以躲過一場吵架風暴,但伴侶會永遠以為你可以接受現在的狀態。 其實你不滿情緒的背後,都是對關係感到挫折的情緒。 你可以用自己說話的方式,告訴對方:「我覺得好無助,不知道怎麼做,才能幫助我們的感情變得更好。」 表達被肯定的需求 「如果他愛我,應該要知道⋯⋯」是一種危險的迷思。 伴侶並沒有讀心術,能探到你的內心深處,你必須透過「表達」,點亮通往內心深處的道路,他才有機會一探究竟。 你可以用自己說話的方式,邀請對方滿足你的需求。 例如:「我做的這些事情,是希望得到你的認同,讓我覺得有價值的,你可以試著肯定我嗎?」 表達被愛的渴望 每個人都會有「被愛」的渴望,通常在親密關係裡會出現問題,就是這個渴望沒有被滿足,或者滿足渴望的方法不對。 你可以用自己說話的方式,告訴對方:「我想要感受到被你愛的感覺,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讓這個渴望實現嗎?」 切記,伴侶之間表達自己的渴望時,別抓著對方的小辮子不放,也別趁機加開「情緒勒索」的戲。 我們共同的目標是重新建立起親密感連結,彼此一起重新投入感情。 January 24,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FU7LmZa
2023年1月23日 星期一
電影《想見你》6 大解析!扭轉影集版角色命運、數字「32」的秘密,鐵粉不能不懂的彩蛋 https://ift.tt/OXdnI1W Bella.tw儂儂 電影《想見你》為何拿下票房冠軍?扭轉影集版角色命運外,當中還藏了不少巧思和彩蛋,本篇總結精彩看點,陪你用 6 種角度再一次熱戀! 2023 年開春最強國片非《想見你》莫屬!跨年檔期上映以來已累積 6 千萬票房,非常有機會成為今年首部破億國片! 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原班人馬挾帶影集版的高人氣登上大銀幕,表現並沒有讓觀眾失望,許多鐵粉更是已經好幾刷,這部電影究竟有何魅力呢? 1. 用 15 分鐘陷入熱戀 圖片|車庫娛樂 提供 因為要用電影篇幅述說複雜的故事結構,《想見你》開頭用 15 分鐘快節奏見證黃雨萱與李子維,從素昧平生到熟識成為戀人,在跨年燦爛煙火綻放的同時兩人一吻定情,幸福同居等橋段,瘋狂撒糖。 但兩人緊接著面臨黃雨萱即將外派,相隔兩地、遠距離戀愛,黃雨萱用簡訊向李子維感性告白:「萬一,我想你了該怎麼辦?」用快速的戀愛節奏讓觀眾進入狀況。 (延伸閱讀:電影《想見你》劇情解析:同樣是「失去」,難逃宿命的我們,至少能好好道別) 2. 扭轉影集版角色命運 圖片|車庫娛樂 提供 影集版中觀眾最期待可以扭轉命運的兩個角色:陳韻如、王詮勝,在電影版中都各自得到了改變的機會。 陳韻如內向自卑的個性讓她不敢活出自我,在影集版中沒能和莫俊傑修成正果,也是令觀眾感到遺憾的結局之一,但這次在電影版可以看到小小的轉機。 王詮勝也是無法獲得周遭人們的理解,並遭受霸凌。這次在電影版中也出現關鍵反轉,讓老粉覺得相當欣慰。 3. 特別音效聽見了嗎? 圖片|車庫娛樂 提供 電影版由金馬最佳音效設計師郭禮杞所設計「穿越時空的逆時針環繞音效」,電影中時鐘、水滴的聲音都是逆時鐘旋轉,象徵時空倒流,就連影集經典插曲——伍佰〈LAST DANCE〉在穿越時也做了神奇的 Distortion(失真音效)。 聲音速度、節奏變慢,高頻、低頻也有特別設計,左右兩邊的聲道會聽到不同的聲音,這樣的巧思一定要在戲院影廳才能仔細聽出來。 (猜你想看:為你點歌|八三夭《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不顧一切的愛情,如何抵達理想關係的遠方?) 4. 柯佳嬿、金曲歌手孫盛希獻唱 圖片|車庫娛樂 提供 歌手孫盛希繼影集之後再次於電影版獻聲,包辦電影主題曲〈眼淚記得你〉的詞、曲創作、製作及演唱,而這首歌的數位收聽也隨著電影熱映衝到第一名。 此外,金鐘視后柯佳嬿更是與達西一同作詞,親身參與電影插曲〈執迷有悟〉,並一展歌喉,無論是視覺、聽覺都迴盪著女主角柯佳嬿的影子。 5. 讓結局更圓滿 圖片|車庫娛樂 提供 黃雨萱與李子維在《想見你》影集版中,為阻止悲劇重演,燒毀卡帶不再穿越,使得兩人在 1999 年相遇後的愛情記憶全部消失,讓劇迷們留下了許多遺憾。 然而在電影版的劇情中延續了這一故事情節,讓黃雨萱、李子維再次相遇相愛,並為了「愛」不惜一切代價,不斷重複穿越時空,只為拯救彼此,讓所有角色擁有一段較為完滿的結局。 (同場加映:盤點「五年內最強台劇」Top 5:《俗女》《與惡》《火神》《做工的人》《想見你》) 6. 鐵粉才懂的伏筆 圖片|車庫娛樂 提供 主創團隊也分享在電影中藏有一些超級鐵粉好幾刷才會發現的驚喜彩蛋,像是子維雨萱在租屋處刷牙時、在餐廳約會時,可以在洗手台鏡子或天花板玻璃的倒影中發現一些端倪。 而「32」這個數字從劇版開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數字,在電影中第一次發生穿越時,片長正好來到第 32 分鐘、穿越音效的「滴答聲」也剛好是 32 下; 此外,主創團隊設定墜樓日期是 7 月 10 日,也是因為 7+1+0=8,數字 8 代表了循環不止的無限符號。這些小巧思發現了嗎? 原文出處:2023 年開春最強國片《想見你》6 大解析!影集版角色命運大反轉,鐵粉才懂「32」彩蛋發現了嗎?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想見你》電影版上映日期確定!5大必看亮點解析,許光漢、柯佳嬿、施柏宇再續三角虐心戀! 影評|《想見你》電影版該看嗎?4亮點解析:給影集粉絲的一封情書,保證「不負相遇」的完美結局 January 23,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OXdnI1W
過年紅包怎麼處理?巧用 4 罐子理財法,成年後必懂的金錢心理學|女子理財 https://ift.tt/oBlwHev 家齊心理師|說故事 華人過年的紅包文化,反映獨特的價值流通方式。過年為什麼要包紅包?拿到紅包後,又該怎麼處理?王家齊心理師帶你重看金錢的意義,存錢之餘別忘了犒賞自己! 快過年了,你是包紅包給父母、給小孩的大人?還是等著說吉祥話、領紅包的小孩? 有些人雖然財務吃緊,咬牙也要包個大紅包給長輩。讓爸媽有面子,年夜飯才吃得安心。 有些人則是精打細算,親戚小孩能閃就閃,或是巧妙地把藍色小朋友,換成紅色棒球隊。 為什麼「紅包」會引起我們內心那麼大的衝突、矛盾,甚至像是宮鬥一般的羨慕嫉妒恨? 理由在於:紅包 = 收進來的錢 -(給出去的錢 + 被保管的錢) 也就是說,紅包是一個小型的市場,反映了金錢的流動。 只要扯到了錢,就容易傷感情,是因為:金錢同時兼具了「求生功能」與「心理意義」。 圖片|Photo by lingtsyr on Pixta 錢錢的求生功能:生命值、影響力 錢就是生命值。因為錢代表了我們「活下去」的能力。 不管是每天的三餐、遮風避雨的房子,或是新衣服、新鞋子。這些都需要花錢,才買得到。 活下去就需要錢。需要錢,就得拿其他資源來交換。像是用時間、用身體、或是用自由來換錢。 錢也是影響力。因為在多數的家庭中,沒錢的人,要聽有錢的人。所謂「有錢,說話就大聲」,錢也意味著隱形的權力。 舉例來說:有一位諮商的來訪者,雖然已經成年了,但因為工作不穩定、薪水有限,是用爸媽的錢來做諮商。 由於這位來訪者與爸媽的關係不太好。這筆諮商費,他們是付得心不甘情不願。 於是,這成了隱憂。每次當來訪者跟爸媽在家吵架,爸媽就拿「我下個月不幫你付諮商費了」作為威脅。 這種被牽制的狀況並不好受。因此,我跟來訪者討論:「如果你覺得自己成年了,想要有諮商的主導權,你需要去找一份工作,賺到自己的諮商費。剩下不夠的部分,才跟爸媽討論,請他們幫忙出錢。」 (延伸閱讀:春節紅包攻略:不失禮又保荷包,小資女紅包這樣包!) 圖片|Photo by SHVETS production on Pexels 相同的狀況也發生在:從家裡搬出去、結婚生小孩、或是出國念書等人生規劃。這些生涯的夢想與目標,都需要錢錢作為支撐。 於是,有錢的人怎麼想,就對這些生涯計畫產生了影響力(比如有些爸媽會對小孩說,你搬出去我就斷金援)。 看到這,你會發現:錢這薄薄的一張紙,之所以這麼有魔力,是因為這不只可以用來吃東西、買東西,還代表了一個人的「自主性」,也就是「我可以為我的人生決定多少?」 沒錢會煩,是因為手邊沒錢,但又需要錢的時候,就要犧牲掉自己的資源。 給錢會痛(比如新年給紅包),是因為資源有限,錢給了親戚小孩,就沒辦法換到自己想要的。(新衣服,PS5,或是吃鼎王麻辣鍋)。 講到錢傷感情,則是因為:金錢議題的難,在於錢不只是「物理」的資產,也是「心理」的價值。 (猜你想看:錢錢與它的產地|從負債2000萬到奇蹟罩我每一天:透過「事先付款法則」讓錢滾滾來) 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錢錢的心理意義:我夠好嗎?還是我不夠好? 奉俊昊的電影《寄生上流》中,有一句台詞「有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 問題是:多有錢,才叫有錢?老實說,這個問題,其實是有陷阱的。 所謂的「有錢」並不完全在於數字,而是在於心理的「滿足」感。 有些人的心中,有一個洞。會有這個洞,也許是從小看到爸媽為錢吵架的不快樂,或是因為家裡沒錢被親戚瞧不起,也有些人的家訓是「念好書、賺大錢、才能出人頭地」。 這些「金錢創傷」,會讓一個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對賺大錢成癮(其實賺的是面子),或是害怕談錢(也是怕面對現實)。於是,他們可能工作能力不錯,甚至賺到一定的財產,卻始終活在恐懼之中,甚至反覆跳入快速致富的陷阱。 即使賺了再多錢。這個填不滿的洞、賺不夠的匱乏感,仍會如影隨形。一旦有了匱乏感,就算賺到再多錢,也都會因為恐懼感,而難以善良。 錢背後的滿足感,也就是「我是好的」,才是一個人滿足與否的關鍵。 (同場加映:錢錢與它的產地|金錢是夢想的圓心,奔波工作善用手機就能管理財務累積豐盛) 圖片|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為自己存一份紅包,也就是為自己存一份好東西。 今年過年,你是給紅包的人?還是發紅包的人? 當你發紅包的時候,要看到自己「我有能力給出好東西」的價值感,練習帶來心理的滿足感。 此外,也不要忘了一件事:成熟的大人,是可以「自己給自己好東西」的人。因此,發紅包給親戚小孩的同時,也不要自己心中那個渴望紅包的孩子。 今年過年,讓我們練習給自己一份紅包,也為自己存下一份好東西。該怎麼做呢? 這裡,我借用了哈福.艾克的罐子理財法(Jar System)[1],讓大家透過存錢,也存下一份好東西。 原版的「罐子理財法」是將收入分為六份(六個罐子)。在此,由於是過年紅包的關係,我改為四個罐子,分別是:財務自由、長期儲蓄、遊戲玩樂、自我精進。 圖片|Photo by yaophotograph on Pixta 首先,為自己發一份年終獎金吧。今年也許賺得多,也許賺得少,但請在年終結算時,為自己留一份「合理」的獎金。這,就是你給你自己的好東西。 接下來,將年終獎金分為四份(四個罐子)。你可以把「年終獎金」平均分成四份,也可以依照自己喜歡的比例調配,但請不要略過任何一份。以下分別說明每個罐子的意義: 1. 財務自由 養的是資本。這筆錢請用於投資、儲蓄,如果你什麼都不會,至少放在定存。這筆錢不是拿來花的,是用來以錢滾錢的。 投資不是賭博,報酬率多少不是重點,重點是:這筆錢可以成為你賺到更多錢的資本 [2]。 2. 長期儲蓄 養的是未來。你有想要完成的夢想嗎? 也許是三年、五年或是十年後的計畫。無論它是出國念書、買車買房、或是結婚生子,這些未來都需要一筆錢。 為自己存下長期儲蓄的錢,就是為自己的未來投資,也看重自己的夢想。 (延伸閱讀:錢錢與它的產地|星座理財,找到你的速配工具,風象奇巧適合嘗鮮、土象踏實擅長期投資) 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3. 遊戲玩樂 養的是動機。如果你是特別努力的人(現在看著這篇文章、想要學習的你,很有可能就是!),請努力地練習「犒賞自己」。 永遠不要忘了犒賞自己,因為酬賞會帶來繼續努力的動機。許多人只工作不享受,最後反過來質疑工作的意義,其實是本末倒置的。 4. 自我精進 養的是成長。成長有很多種,如果你已經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可以為明年的學習存下第一筆學費。 如果你對於自我精進還沒有任何想法,我會建議優先專注在以下三件事的成長:身體、情緒、專業。 身體:是一切的基礎。疫情時代讓我們學到,一旦身體垮了,什麼都沒了。吃健康的食物、養成運動習慣,或是讓自己有良好的休息/休假。有些需要花一筆錢,有些要改的是習慣。 情緒:與工作的表現、生活的滿足感緊密相關。無論憂鬱或是焦慮,都有可能讓「我不好」的感覺淹沒所有的好東西。選擇適當的心理課程、甚至考慮身心科診所、心理諮商的協助,也是重要的自我精進。 專業:身體跟情緒顧好了,就可以投資在專業,因為專業是錢滾錢的王道。許多有良心的理財專家,都會提到:在積極面對投資市場前前,要先能「專注本業」。專注本業,才能提升本金。提升本金,才能有效理財。 圖片|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今年過年,無論你是給紅包的人,還是收紅包的人,記得給自己一份紅包,渡過一個好年。讓「新年快樂」不只是一句祝福,也是一種實踐。 [1] 有興趣進一步理解「罐子理財法」的讀者,可參考哈福.艾克的《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網路搜尋 "Jar System" 也可以找到相關的操作建議。 [2] 王家齊臨床心理師:理財是為了未來所預備,但不是每個人都感知得到未來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想繼續關注「錢錢與它的產地」,敬請免費訂閱專為女人迷用戶打造的「專屬理財內容」——用心學習理財規劃,一起活出富足人生! January 23, 2023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oBlwHev
2023年1月22日 星期日
算命能改變命運嗎?人們喜歡算命的三個原因 https://ift.tt/38VCM2r 讀者創作 為什麼我們會喜歡算命?作者從自身經驗分析算命心理,並從中發現了算命教會他的三件事。 文|娜塔莉說故事 「你可以尋求一個心靈的寄託,也可以追求一個情緒的緩衝,但命運終究掌握在你手裡,必要時也該奮力一博。」 就像人在無助時候可能會想要人陪,每當彷徨時候或許會想要聽聽別人的建議,無論那個人是你的朋友、伴侶、長輩,甚至是路人,只要有些客觀的聲音出現,或許就有機會釐清想法,找到下一步的人生方向。 每當和朋友聊起對人生的迷惘,話題都會不免了聊起算命。你覺得算命準嗎?那個算命師說了什麼?什麼時候會想要去算命?我相信,算命改變不了我們的命運,但卻意外改變了我的想法。 這篇想和大家分享算命帶給我的啟發,在為數不多的算命經驗裡,默默影響了我的人生觀。給躍躍欲試的朋友們一個參考,也讓過份執著的我們有一點改變的可能。 圖片|Photo by Jordan Bauer on Unsplash 算命好比天氣預報,看完你得自己決定要不要出門 已經有幾位朋友在閒聊過後,拜託我提供老師的聯繫方式,彷彿去解一下命盤,就能解開人生的難題。 我完全可以理解低潮時候,想要抓浮木的癡狂,而我也曾經在這樣的對話中,有過被救贖的感覺。但我還是會小心翼翼提醒著身邊友人,千萬不要百分之百相信,當作參考就好。 一位命理師比喻算命像天氣預報,只是告訴你明天會不會下雨,至於明天要不要出門、出門要不要帶傘,還是取決於你自己。況且天氣預報也有失誤的時候,這句是我加的。 記得曾經發生一連串很不好的事情,於是主動問閨蜜能不能帶我去算命,我也在當下明白表示,我只是需要一個情緒的緩衝。 現在已經能用長鏡頭回顧,也有力量鼓勵其他深陷泥沼的靈魂。不管用什麼方法陪伴自己,都要記得平常心的重要。越是無所求,得到更多,屢試不爽。 (同場加映:愛情塔羅占卜|你的靈魂伴侶擁有什麼特質?抽一張,讓塔羅為盤點你的潛意識!) 圖片|Photo by Amin Hasani on Unsplash 算命沒有改變命運,但卻改變我人生的 3 件事 1. 改變看事情的角度,和你以為的可能不一樣 那天閨蜜帶著我去找算命老師,開頭約莫十幾分鐘都是老師的個人獨白,自顧自地講了許多關於我的事情。我邊聽邊想起哈利波特裡面的鄧不利多,那雙能把人看透的澄澈藍眼睛。 其中最令我驚訝的幾件事是,在我尚未接到公司的外派任務時,老師卻早已篤定說出這海外發展的契機;在我還末提起從業務大跨度轉換跑道,箇中原因也能從命盤中能窺知一二;甚至我對抒情歌的喜好以及喜歡公園綠地的居住環境,也都在這段談話中不言而喻。 「天啊!我覺得我好像不認識你了!」直到閨蜜驚呼了這句,我才從啞口無言中緩過神來。不僅是身邊的人發現,對我的認識不過冰山一角而已;就連我自己也意識到,算命師說的篇幅遠超過我所已知的現在。 我開始覺得,算命帶給我最大的不同,就是改變我看事情的角度、思考我沒想過的事情、並作出以前不曾作出的決定。 圖片|Photo by Guillaume de Germain on Unsplash 2. 思考我沒想過的事情,找出解決問題的盲點 通常會選擇姑且一試去算命的人,大多是過得不太順遂且帶著問題來的,當時的我也不例外。提起我當時最難解的課題,就是幾年來都在感情路上走得坎坷,身邊友人看著真心換絕情的劇本一次次上演,我們都好奇問題所在。 當老師一針見血說出,你千萬不可以找年紀比你小的對象,小一天也不行。箇中原因先不多說,但我想分享的是那被點醒的感覺,確實一直以來接觸的對象都與我同齡或比我年輕,對於內在老靈魂的我來說,難有相近的價值觀。 原來我從沒考量過的年紀,居然是關鍵問題所在 (笑)。就像是幾年來都沒有找到方法解決的問題,就在一句客觀立場的提點中,一語驚醒夢中人,點出一直以來的思考盲點。 3. 做出以前不曾作的決定,不再用同樣方法奢望得到不同結果 聽到命盤最弱的方面,算命師勸了我一句「盡力而為」,也講到一些人與人的對應關係,與此同時,醫生也建議我離開照顧者的角色。反覆梳理和醞釀之後,我也終於作出搬家的決定。 才發現累積許久的問題,是我一直在逃避。以為只要耐心溝通與相互諒解,都能相互尊重與友善退讓,後來發現與人有關的問題,都不是努力就必能有所改善。 合則來,不合則去,不必以愛之名,行綑綁或傷害之實。 讀者創作 娜塔莉說故事 面對自己最弱的項目,不再執著於一定要扭轉命運,而是學著接受現況,接受每個人的生命有好有壞,每個人的人生或許都存在一些註定,改變那些並非無力改變的、把握那些真正屬於我們的。 (猜你喜歡:心理測驗|色彩占卜:你的內在能量哪裡卡住了?) 圖片|Photo by Kate Williams on Unsplash 我也有不信命的時候:這一次,我拒絕了命運的指引 我最違背算命的指引,就是第一次轉職抉擇的時候吧。 因為知道自己不想一條路走到底的職涯,所以做出成績後可以再嘗試其他領域;但初次轉職可就不一樣,考量到職涯規劃每一步都對後續有所影響,就會多想好幾步。 面對最終轉職抉擇的三個選項,我也帶著問題去求過籤。但即使是籤詩結果明白表示哪個是「吉籤」、哪個是「下下籤」,我還是選擇了難走的路走。更精確的說,也不是不信命,而是當下有著再辛苦也要衝一波的勇氣。 這大概就是我面對算命的態度吧,我接收你所說的,但最終我還是有我自己的想法,作出至今不後悔且慶幸的決定。 可以爭取一個情緒的緩衝,但人生的路還得自己走 一個心理界朋友分享,諮商不過是協助與引導,真正要有療效還是得靠病人,坦承面對問題以及求生意志抬頭。 朋友的存在也是一樣的,孤單可以陪伴,低落可以同樂,但聽你說的再多、給你的建議再好,終究無法替你作任何決定。 而許多信仰中的算命和禱告,尋求的不過是心靈上的寄託。命運透露的好處,就順著這番話給自己打氣;命運警示的難關,就提醒自己做了也別怕苦。 (延伸閱讀:你的渴望關注,源自匱乏的原生之愛:防衛機制的啟動,記得抽絲剝繭情緒來自何方) 圖片|Photo by Neal E. Johnson on Unsplash 我知道,有時只是需要一個情緒的緩衝,可是你還是自己人生的主人,脫不了責任,要勇敢地走。 命運終究掌握在自己手裡,必要時也該奮力一博。 作者介紹|娜塔莉說故事。跨領域數位行銷人,8 年行銷媒體銷售專業。曾任外派講師/業務主管/專欄作家,現為品牌媒體策略/個人職涯顧問。經歷外商至傳產、業務至行銷、媒體至品牌等無痛轉職,致力於分享跨領域轉職及跨出舒適圈的改變故事。 January 22,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8VCM2r
新年心理測驗|從「兔子的開場白」測出新年運勢與重點發展,解決拖延症! https://ift.tt/PqiEh8o 女人迷編輯 Angela 三分鐘測出你的今年運勢與重點發展,看看在這新的一年裡,你需要做哪些準備面對接下來的考驗。 春節已經到來,你會如何度過這個假期? 雖然免不了長輩追問人生進度,但春節仍是個問候親朋戚友、彼此增進感情的溫馨日子! 說起新一年的展望,你是否已經寫下今年要完成的目標或計畫,並且開始付諸於行動了呢? 如果還沒想好目標,現在就透過這個心理測驗,找出今年必須面對的課題,新的一年就別再逃避,讓女人迷陪你一起面對這些脆弱與困境。 測驗開始: 以下這隻兔子蹦蹦跳跳地出現在眼前,牠對你說了一句話,請憑第一直覺選出牠對你說了什麼話。 圖片|Photo by Arlee.p on PIXTA A.「嗨!今年的你過得好嗎?初次見面,我們交個朋友吧!」 B.「剛才撿到了這個寶物,覺得你會喜歡,送給你!」 C.「嘿,我在那邊發現了一個秘密基地,要不要一起去玩?」 D.「我餓了,我從遠方就聞到好香的味道,給我一些食物吧!」 選好答案就來看解說吧! 選擇 A 的你,今年課題是:整理人際,透過新朋友拓展生活 去年的的你或許告別了一些關係,今年你想要突破舒適圈,透過結識新朋友來打開自己的視野! 其實你身邊並不缺乏知心朋友,只是因為前段時間工作或學業忙碌,所以沒辦法好好地和他們交流,此刻你想要放慢步調,重新把注意力放在朋友身上,並且開始感受到朋友帶給你的能量。 這樣的改變,不只讓你有了更多放鬆的時間,同時也透過與朋友對話,發現了自己過去不曾見過的面向,進一步認識自己!勇敢地斷捨離後,今年請好好維繫這些帶來正面影響的人際關係,你將在這一年看到他們的重要性。 女人迷推薦:參加 2023 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GWIS)來認識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圖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選擇 B 的你,今年課題是:開始理財,活得更有底氣 過去一整年,你追求物質上的享受,花錢買快樂的結果,就是今年必須來進行理財規劃了。 雖然你也想過要養成儲蓄的習慣,但這項待辦清單不斷被延後,此刻你不得不放下玩樂心態,好好地面對現實的考驗。提醒自己,新的一年別再當個「月光族」,善用寫手帳、記帳 app 的習慣,回頭檢視自己每個星期,甚至是每個月的花費,再適時做出調整。 與此同時,你可以開始從女人迷「錢錢與它的產地」中認識投資觀念,從理財工具書推薦、投資新手懶人包、分析購物心理⋯⋯,各種內容都值得你花時間閱讀,新的一年請做好理財規劃,滿滿養成致富習慣吧! 女人迷推薦:每天都成為理想的自己一點點!用 女人迷 2023 play with time手帳 養成好習慣 圖片|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選擇 C 的你,今年課題是:發展職涯 你在考慮年後轉職嗎? 邁入新的一年,許多人會檢視職涯的未來發展性,並開始規劃下一步行動。無論是想轉換跑道、跳槽,或是創業,你已經初步想過各種選擇的利弊,此刻就欠缺做決定的勇氣。 選擇繼續留在現有公司,能讓你在擅長的領域裡,學習更深度的技能;選擇離開,能讓你轉換環境,在新領域中挑戰極限。 哪一個選擇更好呢?趁著春節假期,不妨和信任的長輩與朋友交流煩惱,從他們的建議中,歸納出對自己有用的資訊,並且思考「自己想成為怎麼樣的人」。此刻一個小小的決定,也許會影響到長遠的目標與計畫喔! 女人迷推薦:陷入迷惘的你,歡迎來聽 2023 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GWIS)各領域講者的職涯經驗分享 圖片|Photo by Anete Lūsiņa on Unsplash 選擇 D 的你,今年課題是:有意識的健康生活 新的一年,請學會照顧自己! 這裡指的健康,同時包含了身理與心理。此刻的你,也有所警覺了吧?身體無預警出現小毛病、看醫生的頻率增加、精神狀況不佳⋯⋯,接下來你必須正視這些問題,養成讓身心靈都健健康康的習慣。 你可以每天撥出 30 分鐘來進行簡單的居家運動,長時間下來,身體會出現顯著的改變! 除了運動,無論多忙,也別忘了要適時放鬆,做自己時間的主人。趁著春節假期,你可以留一天獨處時間,做任何過去想做卻沒時間、沒機會做的事,讓這一天完全屬於自己。 好好充電,接下來才能展翅高飛。 女人迷推薦:用 女人迷 2023 play with time手帳 建立日常儀式,學會管理時間 圖片|Photo by Carl Barcelo on Unsplash 看完解析後,你是否開始著手面對這些課題了呢?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裡練習戒掉壞習慣,讓每一天都更接近理想的自己! January 22, 2023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PqiEh8o
2023年1月21日 星期六
不想過年怎麼辦?用「心理洋蔥式穿法」給自己溫暖,學會欣賞自己 https://ift.tt/9lMtP2f 讀者創作 回家過年的你快樂嗎?面對親友的提問,你是否備感壓力?試試「心理洋蔥式穿法」,由內而外建立安全感,為自己爭取更多心理空間,安心過個好年! 文|阿捨 過完國曆新年,緊接著是農曆年,除了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外,亞洲的過年不外乎圍爐團聚,噓寒問暖一番,到處恭賀一聲:「新年快樂。」 但,過年,真的快樂嗎?擔心被問到不想回答的問題嗎?對親友的聚集感到不習慣,甚至害怕嗎? 會不會有哪一瞬間,你一邊坐在親朋好友面前,一邊想著,我為什麼在這裡? 從工作環境回到住家,再從住家進到大家族中,這樣人際模式快速的轉換,可能會對心理造成非常大的壓力。 拿氣候來比喻,就像今年冬天,時而溫暖乾燥,時而寒冷潮濕,加上早晚差距頗大的溫差,一不小心就感冒了。 最安全的穿衣方式,大概是登山健行山時常用的「洋蔥式穿法」,內層排汗、中層保暖、外層防風防雨。 保護生理有洋蔥式穿法,那心理呢?有沒有「心理的洋蔥式穿法」?讓我們保護好自己的心理?阿捨覺得是有的!這邊分享幾個阿捨的心法給大家參考。 圖片|Photo by Keira Burton on Pexels 從內層看自己,學習平衡生活 這是最貼近自己的一層,不用管好看與否,舒服就好。先把一些評價隔開,看看自己過去一年做了什麼,如果願意,也可以寫下來,欣賞一下自己。 這是「超我 [1]」最容易跑出來的時候,當心中開始出現質疑、挑惕、批評、建議的聲音時,去意識到:「哇,自己真的好努力地想要自己變得更好喔!自己也太認真了吧!」欣賞一下如此認真的自己,再繼續列下自己已經完成的事。 如果連回想都覺得累,那就好好感覺一下自己所剩的電力/身心靈能量,是不是真的太低,該休息了,那麼請好好心疼自己的消耗,然後允許自己好好休息。 很多人放大了休息所需要的時間,卻小看了休息所帶來的效益。逼著自己工作,但已經累到無法專心,只想休息,休息時又想著工作沒有完成,無法好好休息,最後兩邊不討好,事倍功半。 其中的心理,大多是期待的自己與實際的自己落差太大(例如:期待自己月入 10 萬的人,目前只有月入 2 萬 5),而造成的持續焦慮。 焦慮是個好東西,可以推著我們往自己期待的方向走去,但當焦慮大到我們無法停下來休息時,往往會造成反效果。請告訴自己,休息與努力一樣重要,好好休息才能好好發揮實力。 (延伸閱讀:從辦年貨、大掃除、拜年三個新年事項,解析另一半的人格特質?) 圖片|Photo by Andre Furtado on Pexels 經營中層空間,打造與他人的親密時光 「感到溫暖」是這個層次的重點!你知道羽絨衣為什麼保暖嗎? 因為蓬鬆的羽絨可以含容許多空氣在外套裡,這些空間會把身體的溫度的留下來,所以如果羽絨衣濕掉,羽毛都黏在一起,就會失去其保暖功能。 換句話說,「空間」是保有溫度的關鍵。當我們感覺到關係中的另一方,願意提供給自己愈多心理空間,就會感覺愈溫暖。 心理空間可以很簡單地說是種接納的態度,也可以外化成各種形式,例如「愛之語 [2]」中提到的五種愛的語言: 「精心時刻」:對方願意花時間聽我說話、了解我。 「服務行動」:倒垃圾、打掃、清貓砂,在我分身乏術時,對方願意跟我一起分擔家事,甚至替我做。 「接受禮物」:對方觀察我的需要或想要,給了一個我會想要的禮物。 「肯定言詞」:對方可以真的看到我,並具體說出我很棒的地方,稱讚我。 「肢體觸碰」:拍肩、牽手、擁抱… 對方願意以我希望的方式給我觸碰。 有多久沒有好好跟一個有心理空間的人接觸了?多久沒感受到溫暖、被陪伴與接納?趁年假時去跟對方聚聚吧!生命有限,我們該把時間花在我們在乎與在乎我們的人身上。 圖片|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但要注意: 對方,不一定要是人。寵物、植物也可以有肢體觸碰。藝術創作也可以是個與自己進行的精心時刻。山中的一朵花或是一陣清風,也可能是自然給我們的禮物。任何人事物都有可能是對方,只要我們可以感到「溫暖」。 請互相。單方面一直被索取,任誰都會耗竭,索取方也會感到愧疚、自卑。所以記得索取後也要給予,但要以對方想要的方式。世上最美的狀態之一,無非是關係裡的雙方願意給予彼此心理空間,相輔相成,共同成長。 (猜你想看:追求空間的自由!專訪冰蹦拉:不等別人給我快樂,我要創造理想生活) 把社會壓力擋在外層,使自己成為更喜歡的樣子 有了前面兩層的建設,我們就可以好好地來處理外層了,這邊所指的心理上的外層,是我們每個人的「社會角色 [3]」。 在家庭裡,小的時候我們是兒子、女兒、弟弟的哥哥姊姊,或是兄姊的弟妹,長大後我們會是妻子的丈夫,或丈夫的妻子,生孩子後,則變成爸媽。在學校,我們是同學的同學,老師的學生。在公司,我們是同事的同事,是上司的下屬,是公司的員工⋯⋯ 這些角色,很煩,對吧? 問題就往往出在我明明知道「應該這麼做」,但我卻「不想這麼做」,例如:學生不想上學,上班族不想上班,家族成員不想跟家族的人聚在一起過年⋯⋯這些不想做又非做不可的事,在諮商室中屢見不鮮,也都值得一一探索。 最後往往會發現,導致我們不想做某件事的原因,通常都跟那件事本身無關,是跟那件事會引發的狀態有關,跟我們不喜歡進到那個狀態的自己有關。 (同場加映:節慶反映我們的抵抗文化:台灣人以前都怎麼過新年?) 圖片|Photo by George Dolgikh on Pexels 但仔細地逐一探索是心理師的工作,這篇文章是希望可以給面對過年時不知該如何是好的人一些具體的建議。 社會角色是個難以動搖的限制,像一副從小培養成的面具,很多人面具戴久了,已經忘記如何拿下來,甚至忘記自己是面具的主人; 局限住人的不是規定而是執行規定的人,只要人能維持彈性,規定反而有可能可以協助參與的人更認識自己,甚至透過規定開發出更多創意。 外層的作用是防風防雨,它的存在是為了保護我們防範外力入侵,而不是成為轄制我們的枷鎖。也許我們無法改變這個面具,但我們可以決定什麼時候帶上它。 以上是阿捨能提供的方法,然而事實是,這些方法很可能沒有一個真正適合你。 四季每年都輪流到來,但每個人的感知都不同,對於冷熱的承受度也不一樣,更別說是喜好了。 沒有人真的知道他人經歷過怎樣的環境,也只有自己最有資格去評估要穿多少、怎麼穿。心理調適不只是用想的更是用練的,把每一次與人、與環境的交流當成溫度測試,久了,你就會知道怎麼穿是最適合自己的。 祝我們身體健康的同時,心理也不感冒,過一個蹦蹦跳跳的新年! 作者介紹|阿捨,藝術治療師/諮商心理師,美國南伊利諾州大學藝術治療諮商研究所碩士。粉絲專頁:Art, Sir. 阿捨的藝聊空間 [1] 超我。為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所發展的人格理論,認為人有:超我、自我、本我,三種層次的自我。 [2] 愛之語。全球暢銷書,作者為美國的一位牧師,對親密關係有其深入的觀察與見解。 [3] 社會角色:指個人在社會關係位置上的行為模式。 January 21, 2023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9lMtP2f
2023年1月20日 星期五
為什麼到春節就焦慮?春節不是女性的勞動節,家事不是「幫忙做」 https://ift.tt/SdPjgMl 讀者創作 「過年」看似是一家團圓的歡樂時節,為什麼卻讓無數女性感到焦慮難安?「幫」媽媽做家事,實際上卻沒有真的幫上忙?一起來看看當中有什麼問題,找出問題的根源與解方! 文|張黛筠 我想先從一個自身相關的故事說起。 一位女性親人在去年年前患了僵直症──一種從重度憂鬱症、焦慮引發的心理/生理症狀,全身僵硬、話說不清楚、意識模糊、無法進行任何簡單的行動。 兒女都嚇壞了,很難相信已經沒有育兒壓力的母親、已經沒有丈夫跟公公給的壓力(都已過世),應該可以放輕鬆過自己的生活,怎麼還會因為接近過年而焦慮,甚至引發如此嚴重的症狀? 對話過後,了解引發此症狀的一些來源: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媳婦(儘管夫家的壓力源已消失)、年節招待客人不周、家裡打掃不夠乾淨、過年對夫家禮節沒有顧好、擔心媳婦身分不夠格擁有夫家給予的房地產⋯⋯ 也了解到,過去她如何在過年期間,被辱罵飯做得不夠好、沒有生男孩、不是好媳婦,儘管後來她把夫家的要求全部做到了,成為人人心中的「完美」母親、妻子、媳婦,這些心理壓力卻仍深埋心底。 到了已經沒有人再對她要求的年節,還是因為一樣的壓力源而崩潰。 圖片|Photo by buritora on Pixta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痛苦跟震撼,一邊心疼、一邊難過、一邊憤恨傳統的大男人們這輩子給她帶來的影響,也一邊想著,到底現在還有多少女性在為類似的壓力焦慮著? 今天的女性可以做什麼?男性可以做什麼?大家才能脫離這隱性的父權魔網?不再被這類型的焦慮糾纏不清甚至影響終生? 首先,還是得先看清父權的存在,看見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也許重男輕女這類較顯而易見的性別刻板印象,在當代家庭已大幅減少,明顯具有性別歧視意味的說詞不再常見,隱性的歧視及父權壓力卻還藏在各式各樣的細節中,不分性別地影響著每一個人。 從我自身的經驗與觀察,父權在當代持續對人們的影響與牽制經常用兩種模式延續,一種是因為習慣或習俗,未經省思地重製家庭職務分工,另一種是表面上好意的「善意形歧視」。 我今年要「幫」她做除夕大掃除? 什麼是不假思索地重製家庭職務分工?例如,大家都習慣母親負責年前大掃除、負責打理菜色或一切細節,有些男性會開始「幫忙」母親或妻子處理這類家務。 的確,這是第一步,但是「幫忙」的概念意味著這類家務還是由女性負擔,還是同一鍋湯,只是加了個味,對女性來說焦慮還是存在,焦慮著其他人如果做得不夠好怎麼辦? 焦慮著年夜飯的菜色如果失敗、餐桌上的家庭氛圍不對,都還是自己的錯,最後可能在他人想伸出援手時,還是乾脆把任務全攬在自己身上,不要男性「幫倒忙」。 想像你負責公司一個案子,儘管不是一個人處理,如果出錯,主管還是會怪到自己頭上,如果同事太不可靠,乾脆一個人包下全部。 過勞就是這樣開始的,而在家庭的場域,家務、人情大小事,未經討論就已經先寫在女性的職務範圍中,加上雙薪已成常態,工作之外還要處理家庭大小事,能不過勞嗎?能不焦慮嗎? 圖片|Photo by nonpii on Pixta 如果想破除這類女性焦慮,不想讓自己或讓你的媽媽、姐姐、妻子有一天被焦慮症擊垮,非得從結構上下手不可。 一個較具體的做法可以是,在起手前就先和家庭成員討論,今年過年的一切任務怎麼分配?按照大家的客觀強項或時間來分配,誰負責招待親友? 誰負責準備年夜飯(不會做菜也可以外包)?誰負責打掃?誰負責在聚會中確定大家的狀態? 也許看似過於制式、瑣碎,但如果沒有經過這道討論,一切還是會「自然而然」地落在女性身上,甚至落到較年長女兒身上,大家極少會在有客人來卻沒有準備好茶點的時候去怪到兒子的頭上。 在自己的經驗裡,較為制式化的、看似刻意的規則,可以是打破既有架構的第一步,當然同樣的方法與討論也可以應用在平日的家務分擔上面。 (延伸閱讀:家事是男人的興趣,女人的責任?為何當爸爸「幫忙」洗碗,我會感到不安) 「心理照料工作」是女性的天職? 年節的焦慮不僅限於打掃跟菜色,在餐桌上、親友家中,是否常發生家中男性失言、態度惡劣或是大吵起來,需要由女性打圓場甚至道歉的狀況? 女性的「照料工作」範圍極廣,除了具體的家務與照顧,還有較抽象的「心理照料」,女性讀者可以思考,自己是否曾在各類飯局中,較常擔任傾聽的角色? 或是在男性高談闊論時,適時補充一點自己的相關想法或意見來讓他的話語顯得更有說服力?是否較難提出反對或不同意見,畢竟自己扮演的是「溫柔的潤滑劑」? 男人談論工作或政治,因為不怕意見相左或起衝突,自己儘管在職場上也有所長,對於政治更有見解,卻因為希望維持氣氛,而不敢發言? 有人心情不好,應該要過去問候一下、安慰一下,儘管不關自己的事,或甚至是自己不喜愛的對象? 圖片|Photo by Kindel Media on Pexels 這類心理照料的負擔,經常以「善意形歧視」話語包裝:「女生比較溫柔、比較貼心」、「女生去安慰他,他就不會生氣了,因為女生比較會同理」、「某某某的老婆/女兒,來勸他一下」。 女性經常被賦予這樣的「正面」特質刻板印象,儘管不是所有女性都願意扮這個溫柔的角色,還是會時不時被點名來扛這個責任。 尤其在家庭中,這樣關係細膩又複雜的場域,這類善意形歧視,造成女性生來就要扮演大家的黏著劑、潤滑劑,不願意扮演時還會被批評不是個好母親/媳婦/妻子/女兒/姐姐。 有人過年不想回家,如果一個男性家庭成員拒絕打電話勸這個人,也鮮少有人會怪他不體貼;吃飯吃到一半生氣離席的男性,也較少被批評過於情緒化或不識相,只是「個性直爽」而已。 (猜你想看:幽默喜劇媽媽桑|脫口秀教母黃小胖:社會用保護女子之名,女生連嘲笑自己的勇氣都沒了) 過年期間常見的「善意形歧視」話語 「我老婆/我媳婦最賢慧了,菜做得好人又體貼!」 (隱含評斷好女性的標準,甚至「稱讚」的行為本身,也隱含著自己的身分居高,可以去評斷他人「好不好」) 「我老婆說了算⋯⋯」 (表面上看起來大方,實際上在宣示主權在自己,很謙卑地把主權下放給老婆。一個平等的關係,沒有誰說了算,只有互相溝通來做決定) 「她要什麼,我都願意給她。」 (隱含著我有能力,她沒有;我給她,她拿) 「你女兒長這麼大了,越來越美,很危險喔!」(或是要顧好她之類的) (女性被物化,是大家都要爭奪、覬覦的;女性沒有能力保護自己,要靠家中男性或其他成年人來保護) 「妳現在條件這麼好,要把握時機找個好對象。」 (隱含女性必定得找個對象;也隱含著「年齡歧視」:年輕女性=條件好,年邁女性=沒有人要,然而男性可以是好酒,越陳越香?) 圖片|Photo by Angela Roma on Pexels 例子當然還有很多,麻煩的是,連負面的歧視話語有時都難以還擊了,更何況這類表面上的稱讚? 最後只好笑笑接受,問題是永遠笑笑接受,就得永遠承接背後的涵義,甚至在不知不覺中,被鼓勵成符合大家期待的樣子。 然而要反駁,還得面對可能鬧得不開心的後果,在過年期間大家都不樂見,在這樣的壓力下,大家該如何應對? 男性們若有心改變這樣的模式,是最理想的,做出改變可能要負擔的批評較少,例如:若想稱讚身邊的女性親人,也可以稱讚她的才能跟各類優點,不要再提外貌與家務。 不做表面的稱讚更好,不當那個高高在上的評審,想要在年節期間說些好話,不如真誠地感謝身邊的人,省思有哪些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家務負擔,今年可以怎麼調整? 問問身邊女性,這一年有哪些責任造成的焦慮,是可以一起分擔的? 當然男性也是父權的受害者,較細膩地表達感謝或情感,或是在家處理家務,可能會被視為「不夠陽剛」、「太娘娘腔」,但至少自己不要當那個說出這類批評的角色; 可以在改變習慣後被他人嘲笑時,勇敢地說出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了平權、為了不讓身邊女性有一天被焦慮症擊垮⋯⋯ 也可以看清自己年節期間可能被提到的壓力源:「買房、買車、結婚」,同樣也是父權社會為男性定義的價值,自己的價值,真的要一輩子由他人來定義嗎? (同場加映:過年回婆家壓力大?心理師蘇絢慧 3 招媳婦心法,紓解夫妻關係難題) 圖片|Photo by Angela Roma on Pexels 女性呢,先看清同樣是第一步,至少因為性別角色扮演不符合大家期待時,可以不必自責,可以不被父權定義的女性價值給侷限。 再進一步,我自己時常會選擇清楚不帶批判地說出來,「謝謝你的稱讚,但這樣說讓我覺得不舒服」、「我感覺沒有被尊重,希望你以後不要再這樣說」。 有時換來攻擊,有時換來對方的道歉,但至少沒有被動地允許歧視性話語或行為,也許也會讓對方思索自己的發言。 在比較複雜的情況或年節期間面對其他親戚,至少可以試試用開玩笑或調侃的方式去反轉或點破,「你說我賢慧,某某某男性也很賢慧啊」、「你怎麼知道我四十歲以後就沒有市場?你問過算命師嗎?」 最容易的也是可以從支持身邊女性開始:「你說你老婆會做菜,說說她其它優點吧」、「這不是她的責任,我們都是家庭成員,大家都有一份」、「你老婆如果不再年輕貌美,你就不愛她了嗎?」 當然不怕破壞氣氛,直接敘述事實的表達也是勇氣可嘉,不必因拒絕當溫柔體貼的女性而自責,「我不管你怪我沒有照顧到什麼,因為那是你們自己幫我決定的責任,我從沒說過我要負責」。 當然在過度的壓力之下,適時離開,拒絕參與,也是非常重要的,了解自己的狀態,有力氣時再來面對,是對自己與他人的尊重,也不需要自責。 圖片|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 跳脫既有模式,重新定義「我們的家」 在一個家庭場域,一切都已經照原本的模式進行了好多年,想要改變,肯定沒有那麼簡單。 過年一直都是這樣過的,每個人的角色已經固定了,然而,我認為若想將台灣所強調的「自由民主」不淪為一個空泛的口號,得從個人跟家庭就開始實踐,才能進入一個真正平權的社會。 最少,從觀察與看見開始,看見母親的命苦不是因為「命」,而是因為人們所建構的「父權體制」,檢視既有模式是否只為了符合家中特定成員的期待?可以怎麼調整來一起創造我們都感到舒適的「家」? 觀察年節期間親友的各種互動,不管有無回應,也可以當一個分析遊戲在心裡進行,客觀視角也助於免於焦慮與壓力,把父權價值產生的話語與行為看成針對一個「傳統男性」、「傳統女性」的評斷和期待,而不是在針對自己這個人。 以上提到的任何方法或建議,僅限於個人經驗與觀察,相信每個人可以找到更適合自己跟家庭的處理模式或話語,發揮創意,一點一滴畫出更快樂的全家幅。 作者介紹|張黛筠,關心性別、族群、心理議題的藝術家,希望用各種形式的媒介,與大眾對話。 IG: chang_taiyun January 20, 2023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SdPjgMl
2023年1月19日 星期四
心理學自救指南 : 看心理學相關書籍前,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https://ift.tt/FTXwZBx 讀者創作 在向心理醫生諮商前,不少人會期望從心理學書籍中得到解答,作者透過親身經歷傳授方法,讓讀者避開誤區。 文|呆比 我並沒有任何醫療的相關背景,只是一個嘗試自救的普通人,如果你跟我一樣有預算或其他考量,書是經濟實惠的選擇。 然而書作為一個工具,就像是劍可以選擇防禦或傷人,我誠心的建議最好找一個專業人士,例如心理師,引領你如何操作;但對於還是想先自己來的人,我提供一些經驗供參考,是我和周圍的人曾經不小心踏入的誤區。 圖片|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1. 覺得效果不彰 似乎是氾濫的工具書(ex : 快速致富、快速減肥)帶起的歪風,讓部分民眾期望心理問題也能按照 SOP 一路過關斬將,甚至指責作者沒有提供正確解答。 但是看完一本書,就能治癒十幾年的傷,談何容易?你必須親自走過,辨識出症狀、釐清成因、清創,過程或許痛苦到懷疑自己為何開始這段療程、真的能治好嗎、為什麼情緒反而惡化了? 一本書不構成解答,請多多閱讀不同觀點的書、擷取對你有幫助的字句,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然後實踐於生活中。 譬如曾經對我很有幫助的一句話是 : 「是很糟糕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很糟糕。」──周慕姿《羞辱創傷》 2. 無預警揭開別人傷疤 學到一個新知識時,可能會急欲分享或「應用」,比如 : 分析別人的狀態。拜託千千萬萬不要,連醫生都不能在診間外隨意看診了,況且也不能憑幾個元素符合,就粗糙地判定其中有什麼。 重點是,即使你說對了,對方的感覺卻糟透了,引起風暴後該怎麼收拾善後,我想很多人不知道更無法承擔,往往看情勢不對拔腿就跑,留下當事人在風暴裡苦苦掙扎。 比較恰當的處理是等對方做好心理建設、開口求助再幫忙,超出能力範圍也請尋求專業協助。 (同場加映:焦慮者自救指南!心理作家海苔熊:克服焦慮,從每一天練習心疼自己開始) 圖片|Photo by Etienne Boulanger on Unsplash 3. 要求加害者道歉 看幾本心理學的書籍後,大部分人都會抽絲剝繭回朔到根基——原生家庭。覺醒當下經常有股衝動,恨不得把整本書畫滿螢光筆,高舉在照顧者面前 : 「你看!這是我的血和淚!我正在用一生治癒不幸的童年!」接著對方會說他錯了對不起,你們相擁在一起痛哭⋯⋯嗎? 抱歉,我與他人的經驗是對方會惱羞成怒 :「你記錯了。」「愛記仇。」「不知感恩。」「總是習慣怨天尤人。」 後來我發覺讓我這麼痛苦的主因是,對方無法給予我想要的愛,他身上沒有這個機制、沒有人教過他,若無覺察力,一代代複製下去是非常容易的。 我認為上一代普遍給予的是恆河猴實驗中「機械猴子的愛」——提供基本需求。滿足需求後,下一代開始渴求「絨布猴子的愛」——同理與陪伴,機械猴子能夠變成絨布猴子嗎? 或許吧,但我目前做的是暫時放下期待,停止追尋不存在的東西,直接向外尋找絨布猴子的愛,最重要的是,獨處時懂得自己給自己同理與陪伴。 (猜你喜歡:五步驟人生自救指南:殺不死你的,使你堅強) 圖片|Photo by Nguyen Thu Hoai on Unsplash 最後,心理學的書有沒有幫助到我呢? 我相信是有的,某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中我被那些熟悉的面孔圍繞、責罵:「你們誤會我了、聽我說!」可是沒人聽我說,他們已經認定我是什麼樣的人。 儘管不是事實,我卻像被催眠般漸漸代入角色中 : 「大概我真的很爛才沒人喜歡。」 此時,某書作者奇蹟般地出現,握住我的手、鼓勵我,潛意識的我不再任由他人形塑我,現實中的我找回了勇氣與自信。 所以代表我完全康復了? 沒那麼簡單,但是從後退、停滯不前到能邁開步伐,對我來說足夠了。 附註:雖然我通篇都以書舉例,不過其實也能透過 Youtube、podcast、FB、IG⋯⋯等媒材達到自救的成效,許多心理師在以上平台提供資源,當然若思考陷入死胡同出不來,還是建議親自跟心理師聊聊。 作者介紹|呆比,以書為精神食糧的天蠍座,有一個樹洞帳號記錄我的所思所想。 January 19,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FTXwZBx
坦承被性侵,家人卻無法接受?心理師看《她和她的她》,3 步驟化解被否定的痛 https://ift.tt/Sz1a7P2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 你也曾因父母不信任感到痛苦嗎?會不會,我們痛苦的,是執著於否認事實存在。透過臺劇《她和她的她》的故事,心理師帶你看見不同的觀點,承認否認的存在,才有機會接納事實!(內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台劇《她和她的她》中的林晨曦,考上理想的高中後仍舊悶悶不樂,在母親的關心下,她終於提起勇氣向父母坦言,自己曾被國中理化老師性侵的悲慘遭遇。 當時,林父難以置信,他向晨曦確認:「你說的是真的嗎?」晨曦一邊流著淚,一邊點頭。林父還是不願相信女兒,便再追問:「怎麼可能啊?老師不是對你很好嗎?」 晨曦無言以對,林父激動逼問:「是不是老師對你太嚴格,你不高興,所以你說謊了?」 此刻,原本低頭哭泣的晨曦,抬起頭來,她用堅定的語氣說:「我真的沒有說謊!」 林父仍舊無法相信,並用警告的語氣對她說:「這件事情很嚴重,你不可以亂講。」接著,他還向晨曦確認過程是否有反抗,並質疑是女兒的問題。 最後,晨曦崩潰大喊:「你為什麼就是不相信我?」 其實,林父並非不相信女兒本人,他不相信的是「事實」本身,因為這真相太痛心,他寧願相信這件事情不是真的,寧願自欺欺人,也要「否認」女兒遭遇性侵的事實。 (延伸閱讀:從《她和她的她》看「權勢性侵」與「創傷治癒」) 圖片|《她和她的她》劇照 圖片|《她和她的她》劇照 我們的心理防衛機轉之一「否認」,是透過拒絕事實,來保護自己。 例如:生重病的人否認自己生病,以幻想自己身體還是健康的,或者是即使眼見伴侶出軌但仍選擇忽視,以幻想兩人的感情仍在。 否認,能夠讓我們逃避事實,只活在幻想的世界裡,但為了維持自我感覺良好,我們得一而再、再而三的欺瞞自己,當我們得長期依賴謊言生存時,心理會變得越來越不健康,生活也會變得一團亂。 父母不是不願意相信,只是無法承受事實帶來的痛苦 成長的過程中,你是否曾經感受無法獲取父母信賴?為此你感到無比的痛苦與難受。 成長的過程中,你是否曾經感受到父母對你的質疑? 為此你開始懷疑自己價值,以及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呢? 我們感受到的不信任與質疑,很有可能是來自於父母親無法承受事實,而選擇「否認」,並非是否認我們的價值與可信度。 我在小學時,罹患了不知名的疾病,頭皮反覆長出隆起的紅色脫屑斑塊,父親常帶我去家中附近的皮膚科診所就醫。 (延伸閱讀:心理師看劉若英《家家》:離家不一定無情,而是藉「出走」找回對原生家庭的愛) 我們都以為這只是小小的皮膚病,過沒多久就會好了。 然而,十年過去,我的皮膚問題不但沒有改善,還蔓延到全身。 後來,我在大城市念大學,有次自行到醫院就診時,才得知我罹患的疾病稱為「乾癬」,這是種全身性皮膚發炎的慢性病,十分難以根治。 當醫師說出「無法根治」四字,我無法想像自己得跟這病共處一輩子,我花了好幾個月蒐集疾病相關資訊,並且自行消化了許久,才有勇氣告訴父母親疾病的真相。 豈料,父親卻說:「你被醫生騙了!這病怎麼可能治不好?」父親的否認與質疑帶給我很大的打擊。 圖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後來,我在研究所時期書寫自己與病共處的自我敘說碩士論文,再次回憶這段經驗時,我才意識到自己也是花了好久的時間,才接受「無法根治」的事實,我又豈能要求父親第一時間,就接受女兒真的得了不治之症呢? 原來,我也「否認」了父親對事實的否認。 不只父母否認了事實,我們也會「否認」父母真實的樣貌 你可能也有跟我一樣的期待,認為「父母應該要相信我們」、「父母應該要試著理解我們的心情」和「父母應該要給我們支持」。 我們對父母有很多期待與想像,希望父母能夠善待我們,想像著身為孩子的我們應該如何被愛、被尊重、被疼惜。當父母沒有這麼做時,我們也會選擇「否認」父母的原貌,繼續想像父母應該如何、不應該如何。 產生的痛苦,其實不是來自於我們的想像,而是我們巴著想像不放,不肯接受事實的真相。 喬森・傅德瑞克森,是華盛頓精神病學學院的教員,指導過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與社會工作者。 他在《揭開自己的謊言:那些我們自欺欺人的方式,以及如何從痛苦困境中解脫》一書中提及,現實雖然是痛苦的,但否認是危險的。 若我們一直等待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得承擔的危險就是失去現在所擁有的真實生活。 所以,為了避免生活變得越來越危險、越來越不真實,我們得試著留意「否認」是否存在,並且承認「否認」的存在,以及接納客觀現實的存在,才能迎來真實的新可能。 圖片|Photo by Jeremy Perkins on Unsplash 離開否認的想像,走進現實「三」個步驟 第一步驟:發現「否認」的存在 當我們感受到痛苦或恐懼時,我們的否認很有可能藏在「期待」裡,認為事情應該如何發生的,認為他人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這些「應該」象徵著我們正在否認事實的存在。 第二步驟:承認「否認」的存在 人生當中許多遭遇都是多麼令人難以接受、面對,若想要接受並發展新的可能,那就得先承認「否認」的存在與其影響。 請你先對自己說:「對,我正在否認⋯⋯」並且試著思考「否認」如何影響你的生活與問題?這樣的影響你能接受嗎? 否認,讓我們能得到暫時的自我感覺良好;否認,能夠讓我們活在幻想的美好裡。但否認也會讓我們失去真實,不僅對事實與問題沒有任何助益,反而還有可能會帶來傷害,失去真實的心理健康、失去真實的關係。 第三步驟:為「否認」辦一場告別式 你心中那些理想的父母、理想的伴侶、理想的孩子、理想的朋友,是該試著替他們辦一場「告別式」了。 你如何告別一段關係?告別之前來個深深的擁抱,還是來深情的告白? 可以試著把自己的理想與期待,仔細地寫下來,透過你偏好的「儀式行為」,好好的哀悼那些理想與期待,例如:你可以把紙撕碎或燒掉,或者埋在某個具有意義的地方。 為「否認」辦一場喪禮,好好送走它,才有機會迎來真實。 January 19, 2023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Sz1a7P2
2023年1月18日 星期三
流產後,寫給未曾謀面孩子的一封信:就算沒能見到你,我們依舊是一家人 https://ift.tt/vmSsbgh 有鹿文化 寶寶的降臨,寶寶的離去,即將成為人母的心境,像是重重摔了一地。作家賴鈺婷透過文字寫出疼痛,卻也將這些感受,用另一種形式來安慰自己,你能從他的文字裡,得到同理與感動。 文|賴鈺婷 親愛的寶寶,我忍不住這樣輕輕呼喚著。像對著浩瀚宇宙,冥邈不可知的星辰,對著虛空,無有邊界的荒涼廣闊,我輕輕呼喚著你。 無人察覺,無人知曉。我想像你存在於微塵,在我深呼吸,昂首,微微俯身,擦拭自己的影子時;在我匆匆行過擁擠嘈鬧的街口,感覺人群洶湧滾沸,綠燈就要轉紅了的心慌裡。那些光影斑斕刺眼的瞬間、夜半玻璃窗面凝止的濕氣。 彷彿你是無處不在的象徵,總教我在恍惚中想起你。 不是錯覺,你確實曾存在我的體內,透過臍帶,以我的呼吸為呼吸,況且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心跳。毫無道理可言,沒有公道可討。 你來到這世界,住進我的身體裡,成為我小心懷藏的祕密。 你還那麼小,當我還恍神於你的存在,一有空檔便漫無目的搜尋瀏覽各式各樣的經驗談。 沒有出血、沒有任何你會離開的徵兆,我甚至不知道你是何時離開我的,不知道該不該相信,這一來一去的南柯之夢,竟是真的。 親愛的寶寶,在你到來之前,我曾面對失去至親之痛,成為自此沒有父母的孤女。黯然或者喜悅之際,我的心總是空空洞洞,有一種無可依託的荒涼。 我記得籌辦婚宴前後,大小瑣事,應當父母如何如何的禮俗,婚禮時雙方父母和新人要並肩站在台上⋯⋯然而他們不在了,我單單只剩下自己一個。無處投遞的思念,蓄積在心底,每當軟弱無助襲來,想痛哭的時候,我只能把自己武裝起來。 不知不覺中,你住進我的身體裡,在身體極度不適的時候,我一個人默默流淚。 圖片|Photo by Toa Heftiba on Unsplash 想著去世多年的父母親,想著此後我將有個親愛的孩子,來自血緣,來自父母冥冥的眷顧。儘管內心軟弱,儘管孕症讓我頭暈心悸、直冒冷汗,儘管胃酸逆流讓我喉疼聲啞、反胃作嘔,我試著孤獨而不動聲色地忍耐著。在日常中撐起微笑,喬裝健康無事的模樣。 不都說懷胎未滿三個月不能讓人知曉嗎? 你是我懷藏的心事,是我感覺五臟六腑正在裂解,卻無可醫治的病源。 我甚至敢讓人察覺,那彷彿隨時會暈眩倒下的病態。當他們問起我「還好吧?怎麼臉色那麼蒼白」時,要適時給予「謝謝,我很好」的微笑。 因為我知道,你在。為了愛你,我必須堅強起來,變得勇敢。 但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錯?我以為將開始孕育的生命,突然竟成為死胎。 醫師說,心跳停了。我還處在聽不真切、意會不來的遲疑裡,問:「什麼?」 我感覺到超音波探頭在我跨開的雙腿間,在下體陰道內,或偏斜擠壓,或貼倚側扭,再三轉換角度。 「沒看到心跳了。」黑暗中,傳來的結論。超音波探頭被快速抽離,醫師轉身離開。 跟診護理師照例說,好了喔,腿放下來,旁邊有面紙可以擦,內褲穿上。衣服穿好,外面等叫號。 (延伸閱讀:「身體為何放掉這顆受精卵?我不知道」專訪許菁芳《疫之生》:懷孕流產,帶我見識我是天地運行的一部分) 緩緩從內診椅上仰起身體。高舉跨抬在兩側腳架上的雙腿僵硬痠麻,暴露在冷氣房中的赤裸下身,讓人止不住發冷顫抖。踉蹌步下診察台,找出包覆在長褲中的內褲,套上,帷簾後的護理師催促,穿好就出來囉。 匆匆套上長褲,穿了鞋。下意識握緊雙拳,手心濡濕而冰涼,我的心中滿是震驚與疑惑。 丈夫還在門外,他什麼都不知道,而甫聽見宣判,毫無頭緒的我,又何嘗對這一切知悉多少? 親愛的寶寶,我太害怕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希望還來得及做些什麼,希望這不是真的,一直想著一定是哪裡出了錯,說不定是角度、是機器、是你調皮讓醫師誤判了⋯⋯好多紛雜念頭閃現,黑白屏幕上,你的輪廓明明仍在。 沒幾分鐘之前,我在漫漫等候中,還以手機上網不斷搜尋、查閱:孕婦不能吃什麼、孕症怎樣正常怎樣異常。 縱使我的肚腹還很平坦,因為想像你逐日成長後我自己的模樣,我已經開始瀏覽購物網站的孕婦裝。 進檢查室前,我是個滿心雀躍的新手孕婦,以為能聽到你已然幾週幾日,又長大了幾公分;以為你在子宮內的影像,將如常顯映於螢幕上,我縱然看不懂,但仍然欣喜跟著指認:那如滑鼠游標一閃一閃的地方,就是你的心跳! 但這次,這幾分鐘的診察,你是沒有光焰的星子,你沒有心跳了。 親愛的寶寶,我明明看見畫面中,你仍安穩駐紮在子宮裡,殘忍的是,醫師說,你已經死亡,永遠、不會再長大了。 圖片|Photo by insung yoon on Unsplash 從超音波室出來,我將手上緊握的超音波照片交給丈夫。 滿滿的候診人群,有幾雙眼睛看著我,我輕聲對丈夫說,心跳停了、心跳停了。或許是說得太輕,還是內容超乎預期,我記得丈夫怔了一下,又問:「什麼?怎麼會這樣?」 我們相偕走到人少的角落,等候診間護士唱名看診。 親愛的寶寶,我的丈夫,你爸爸,他沒看過螢幕上你一閃一閃如有光芒的心跳,他僅透過我從超音波室攜出的照片,透過我的轉述,得知他將成為父親。如今,我拿著這恐怕是證明你曾存在的最終影像,卻無法再像過去一樣,拿著照片興味盎然地對著他解說比劃。 我甚至不忍心攤開那些照片,多看一眼,再看一眼,無以名狀的淚水可能就要落下了。 我不想在人群裡哭,候診區那麼多撫著大腹,懷中揣著盼望的孕婦,怎麼偏偏我會是落淚哭喊不幸的那一個! 幾分鐘前,我明明和她們一樣,不自覺以手以掌熨貼肚腹,漫無邊際想像你的模樣。 (延伸閱讀:不是我生下孩子,而是他準備好離開我:「順勢生產」改變我與孩子、身體的關係) 我低著頭,任由沉默吶喊,在胸膛狠狠重擊每一分秒空白的思緒。眼看孕期就要滿三個月了,不是嗎? 我以手機上網搜尋「胎兒心跳」幾字,看見的血淚字句,幾乎都是驗孕後始終等不到胎兒的心跳,而你,我親愛的孩子,我是你心臟曾噗通噗通快速跳動著的見證者,你的存在,不是一秒鐘、一刻鐘,這是第三個月,怎麼你就此悄無聲息,無端離開了? 我想起豐子愷〈阿難〉中的片段。 往年我妻曾經遭逢小產的苦難。 在半夜裡,六寸長的小孩辭了母體而默默地出世了。 醫生把他裹在紗布裡,托出來給我看,說著:「很端正的一個男孩!指爪都已完全了,可惜來得早了一點!」 我正在驚奇地從醫生手裡窺看的時候,這塊肉忽然動起來,胸部一跳,四肢同時一撐,宛如垂死的青蛙的掙脫。我與醫生大感吃驚,屏息守視了良久,這塊肉不再跳動,後來漸漸發冷了。 「唉!這不是一塊肉,這是一個生靈,一個人。」 親愛的,我未謀面的孩子,當我和你的父親進入診間,聽醫師正式宣告,說你沒了心跳。 我不死心地問:「怎麼會這樣?」醫師看了我一眼,說,這不罕見。 胚胎發育不完全,物競天擇、自然淘汰。差在時間早晚而已。接著他說:「後天一早手術。」 沒料到那麼突然,我怔住了,低聲追問:「會不會突然心跳又恢復了呢?」 醫師又看了我一眼,他說,好吧。下週回診,再看看。 狼狽步出診間,那一週內的每個時刻,我不斷暗自祈禱奇蹟出現。可是奇蹟終究沒有降臨,我心底縱然不捨、我想挽留你、保護你、但卻什麼也做不了、幫不上。 醫師說,手術要盡快,死胎會釋放出毒素,愈慢取出,對母體的傷害愈大。 圖片|Photo by Liv Bruce on Unsplash 回到日常軌道,向任教的學校請假,說,我已經懷孕,就快滿三個月了,可是胎兒卻又沒了心跳,要拿掉。 親愛的寶寶,說這些話時,我感覺到自己的聲音在抖動。 但我很努力自制,終能以不可思議的平靜口吻,一句一句淡淡說出。 我看見聽者表情的細微變化,我敏感地意識到憐憫與同情。 明明你還在我腹中。我鐵著心、厚著臉,堅強而不帶感情地,一遍一遍描述因由,請託老師代課,告知相關處室人員。 就要請假進行手術了,我得盡最大努力,為我的學生,理性安頓好一切課程事務。 我沒有掉淚,沒有哽咽痛哭,我從聆聽者的反應,知道我冷靜地不符合多數人想像中的劇情。 當你成為一塊由我子宮內取出的血肉。 流產的手術極快,當天就可以出院了,我用雙手輕撫著腹肚,試圖想分辨你存在時,和你不在了之後的差別。 親愛的寶寶,我在心裡為你的消亡而悲傷。 世上沒有任一人如我,深刻意識到你的存在。 你是我過去一段日子的病因,以各種不適孕症,告訴我,你是我身體裡餵養的一部分了。 我想起那些音聲沙啞,邊咳嗽邊抹淚的日子。即使感冒了,在百症齊發,呼吸困難的狀態下講課,因為餵養著你,始終不敢輕易吃藥。那些因為盼望而忍受的痛苦,我還記得清清楚楚,怎麼一時間,我們血肉相依的日子就結束了? 世界如常運轉,一切像是沒發生過。 親愛的寶寶,你是我未成人形的胎兒,當我寫下這些字句,給你,也給逐漸老去的自己。 我記得那些失去你的日子,不管你在何處,能否聽見我心裡的呼喚,你要知道:「從來你就是我身體裡餵養的一部分了。洪荒宇宙中,你並不孤獨,你是有母親的孩子。永恆活在我的思念裡。」 本文節錄自賴鈺婷的《親愛與星散》。由有鹿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親愛與星散》 January 18, 2023 at 1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vmSsbgh
2023年1月17日 星期二
《她和她們的電影課》影評與電影彩蛋:真正的同理心,是跨越差異,與對方感同身受 https://ift.tt/lvSfa5s Vivier Citygirl 這是一部讓人深省的女性電影《她和她們的電影課》,談不同種族的文化、身份以及信仰。她們因緣際會一起學習電影,拍攝生活的過程,慢慢道出了每個人背後的故事,原來,都能成為支持彼此的力量! 代表以色列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也是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片。 以色列導演奧里特福克斯羅登的首部劇情長片《她和她們的電影課》(Cinema Sabaya),藉由一門電影課,帶出以色列、阿拉伯(以下用『以、阿』代稱)族群婦女的生活百態,呈現她們之間衝突卻又緊密的女性情誼,並少見的以正面溫暖的角度呈現以、阿跨族群關係。 八位不同身分、年齡、文化、種族及信仰的女性。 唯一的共通點,是她們都在或曾在公務機關服務,因此獲得免費參加一門地方政府開設的女性電影工作坊的機會。 圖片|《她和她們的電影課》劇照 課程導師 Rona(Dana Ivgy 飾)是一位初次教課的新銳導演,面對這群差異化極大的學員,以及課堂討論隨時可能擦槍走火的場面,顯得難以招架。 但同時,Rona 也成功透過拍片作業及課堂討論,讓她們學習為自己的生命掌鏡,掌握話語權,進而正視人生挫折,並擁有力量面對與爬起。這堂課也為這群背景迥異的女性群體(sabaya),創造了互相對話與理解的空間。 類紀錄片拍攝手法:強調種族衝突,以及女性困境的真實性 《她和她們的電影課》全片使用類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大量手持鏡頭、自然光的運用。 搭配毫不造作的表演與的台詞,使片中呈現的人生議題更貼近真實。但做為一部劇情電影,片中高潮迭起的轉折也沒少。 電影一開始便帶出當地最根深蒂固的以、阿衝突,以色列當地除了猶太人為大宗外,亦有阿拉伯裔的少數民族居住,以、阿族群之間除了過去複雜的歷史紛爭外,也夾帶了現代的社會融合問題。 因此片中刻畫雙方從最初課堂語言該使用希伯來語還是阿拉伯語,就已經引發不滿,到後來學員們各自表述對恐怖份子和自由戰士的看法,和不同文化裡看待離婚女性等敏感議題,讓課堂差點就成了全武行。 (延伸議題:阿翰家樂福廣告爭議:接受不同族群聲音,品牌廣告如何創造多元共融?) 圖片|《她和她們的電影課》劇照 導演十分擅長利用強烈的衝突感,將原本歡快平和的氣氛一秒帶入冰點或升上燃點,讓觀眾彷彿坐上雲霄飛車般,隨著片中群體的對話或對峙而心情起伏。 片中有一段描述這群學員的其中一項回家作業是錄下生活中的背景音。 大家原本開心討論著最年長的學員 Awatef (Marlene Bajali 飾)所帶來的打呼實錄,但當接續播放離婚的稅務員 Yelena(Yulia Tagil)所錄下的一段鄰居對著老婆大聲咆嘯、恐嚇威脅的錄音。 空氣便瞬間凝結,原本輕鬆的話題,一下轉為嚴肅的討論,學員間彼此爭論著對於家庭暴力的看法、恐懼,以及面對一段施暴關係,仍難以抽身的原因。 圖片|《她和她們的電影課》劇照 從影像中看見差異,卻也看見我們共通的生命難題 這群橫跨背景、種族、世代和宗教的學員,彼此之間的差異於各種面向顯現。 論及對於婚姻的看法,年長的學員將養兒育女、家庭和樂視為最大心願,中世代同樣重視婚姻關係,但開始關注夫妻之間的有效溝通以及情感維繫等問題,年輕世代則不再把婚姻視為唯一選項,反而希望有機會追求自我實現。 電影同時也探討敏感的同志議題,用輕鬆詼諧的處理方式,帶入這個當地的禁忌話題。 某日課堂上,學員們意外看見 Rona 電腦裡的照片,認為她可能是女同志,討論時大部分學員紛紛表示不介意,但最年長的 Awatef 則毫不修飾的說出:「我們的宗教不允許,你對我來說就算是死了!」 另一位過著單身自由生活的 Carmela(Liora Levi 飾)則幽默的反駁:「我是雙性戀,那對你來說我是死透了,還是我是死一半啊?」 從這段有趣的爭執橋段中,更可看出學員們的世代落差。 (延伸閱讀:你可以是同性戀,但別被說娘炮?《月光下的藍色男孩》談有毒男子氣概:柔軟才是真正剛強) 圖片|《她和她們的電影課》劇照 儘管經常發生爭執,看法也總是不一,但這群學員們,卻在彼此的拍片作業裡,看見每個人面臨的生活困境與難處。 事業得意的律師,其實渴望獲得丈夫的關愛。 自信滿滿的人事主管,其實正為了先生的憂鬱症以及青春期女兒的教養所苦。 而大家也都在 Souad(Joanna Said 飾)的家庭作業與課堂練習中,看見她們或多或少都曾經歷過的父權壓迫,以及當地女性(尤其來自信仰虔誠的背景)無論多麼不願意,都仍需進入傳統婚姻關係,生兒育女的壓力。 (猜你想看:「三十歲後,學習相信自己」專訪 9m88:不可能每個人都是用「你的理想狀態」來看你) 故事最終的高潮,結束在一場火爆的衝突中,卻也因為這場衝突,她們找到了女性的共同語言,以及同理真心的可能。 電影《她和她們的電影課》看似專注於處理價值觀的碰撞與衝突,實則探討如何在異中求同。 保留一些空間給彼此歧異,將先入為主的觀念先擱置一旁,也許我們終能成為不一樣,卻也都一樣,給予彼此勇氣的 sabaya。 我不覺得有什麼是我無法完成的。 電影《她和她們的電影課》 她必須找到力量,要起身離開並不容易。 電影《她和他們的電影課》 如果你可以選擇一個地方,任何地方,未必是你所謂的家。 電影《她和他們的電影課》 January 17, 2023 at 1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lvSfa5s
不只是情慾!專訪女人迷床遊牌卡插畫家「陳景容 Phoebe」:性愛是親密關係的組成 https://ift.tt/pVAOX31 女人迷編輯 黃繭 Chien Haung 二度攜手女人迷重磅推出「臉紅體位床遊牌卡」插畫家 Phoebe,她的創作集結了「慾望、激情、情緒」,不只讓你臉紅紅,還能以體位牌卡帶你深度探索性愛意境,用全新視野看待「Sex」! 第一次見到 Phoebe,身穿黑色連身短裙,再搭配短踝靴。 及肩外翹的中長髮,成熟,又添加了幾分可愛。我想像她的聲音很稚嫩的,一開口,讓我好意外,是十分磁性的嗓音。 她的舉手投足,隨著狀態切換有不同對比,專訪拍攝,互動放鬆,帶了點純真靦腆的感覺,一旦聊起創作時,又會立即切換出專業神情。 研究過往 Phoebe 的創作,發現她喜歡結合時代畫風,無論慕夏,或是普普風,都駕馭出了她的個人特色,小巧的她,身體藏著對性自在的態度。她以畫筆,化作對世界傳達「自我」的一種武器。 天雷勾動地火:看待性,原來我有一點叛逆 我好奇問 Phoebe ,為什麼會想將「性」延伸到創作? 她自嘲說,一切都是誤打誤撞。學生時期,有一次課題作業,老師要他們用天氣聯想設計,內心存有反骨的她,借題發揮。 當時她做了個「翻雲覆雨」和「天雷勾動地火」的主題,把課堂氣氛炒得好熱,老師現場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反應,看著老師又好笑又生氣,她覺得一切好有趣,也充滿了成就感。 一直以來,Phoebe 繪製的角色多以女性為主,一方面,自己就是女性,更容易勾勒出性別特質。另一方面,則是不想迎合人們對於「美」的想像,比起苗條、美麗,更想以豐腴、幽默嘲諷的方式,將畫中女性注入更多自信美。 她時常會收到朋友回饋,談畫作裡的角色,好像就是在畫自己。 Phoebe 點頭眨眼,笑著說:「當我去梳理我的創作脈絡,我才發現,這些都是我內心渴望成為的角色,是理想化中的自己。 現實裡,我可能會在意別人的看法,其實我也有框架,沒有辦法跳脫,但是透過畫畫,我可以藉由創作去跳脫。」 許多時候,我們不一定要透過言語行為,才能對外展現理想的自己,其實我們也能跟 Phoebe 一樣,透過其他媒介,創作出內在的自己,相信那也是一種打破框架、展現「我」的一種方式。 (猜你想讀: 專訪《P.Seven》香味設計師 潘雨晴:氣味設計師女力興起,鼻尖上的台灣氣味,創造獨特的香氛體驗) 我把情慾當成生活裡的組成,不是全部 Phoebe 長時間在創作裡融入許多「性」的元素,漸漸也被大眾貼上了「情慾插畫家」的標籤。 但其實她的創作並不只是談性而已,或許是華人世界羞於談性,對這個話題有些敏感和距離。她認為,性其實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是生理需求,是親密溝通,是一種生活的組成。 她提到大眾之所以對情色反感,可能是我們接觸的第一時間,情色產業以粗糙、拙劣的方式呈現,當我們迫切解決完需求以後,就會嫌惡地丟棄,並對那樣的自己抱有厭惡。 但 Phoebe 相信,情色是你如何吸收,就會如何看待。當我們能以具有品味的方式觀看,那表示你真正面對了自己的需求,也不自我厭惡。 大家對情色反感,是因為它與現實有些距離,脫離了所知的品德、美感,離良善的東西太遠了。 插畫家 陳景容(Phoebe) Phoebe 起初以「性」作為題材繪製時,下意識會強調生殖器官、性愛的畫面,好像要以一種用力的方式去呈現,隨著經驗慢慢累加,透過不同媒材、創作心態的進化,開始有了成長,她慢慢理解到性的本質,應該是要很舒服、很自然。 她發現「性」原來不需要很用力,就像現代社會,對於性的討論也變得越來越開放,她相信隨著社會慢慢進步,未來能以更普遍的方式去討論,讓性存在於我們的日常裡,我們也能以更加成熟的心態、美學的視角,去看待這些作品。 性慾跟美感、藝術,是能夠交集的,而色慾跟愛,也能夠並存! 插畫家 陳景容(Phoebe) 親密關係不避談「性」溝通,讓身心也能合而為一 我們能從 Phoebe 的插畫看見,她不僅用色大膽,線條頗具張力也迷人,感受到她長期觀察人體曲線以及用心。 我試探性問她,若要與人親密接觸,是喜歡的嗎?會不會抗拒? 她頓了頓,思考了一下,接著開始與我討論,華人社會可能不擅表達愛,比較不用肢體跟言語去傳達,尤其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很大,說起家人,她說自己也很少直接對他們表達愛。 我聽她這麼說,心裡特別有感,立刻點頭附和,彷彿我們都經歷了對家人不擅說愛的部分。Phoebe 說,也許是跟父母之間,比較疏於談愛,所以對於好友或是伴侶,比較能主動透過肢體互動,填補了原生家庭不足的部分,無論擁抱、牽手、Kiss Goodbye, 其實都是愛的一種體現。 接著,Phoebe 靈機一動,拋出了一個有趣的說法,鼓勵大家嘗試用不同語言,轉換原本想傳達的愛意,也許可以把「我愛你」變成「 I Love You」,感覺就更自然一些了!透過語言轉換,可以讓原本難以啟齒的愛,變成一種直率溝通。我覺得這個想法實在太有趣了,值得放入我今年 To do List! 接著我更深入問,她與伴侶進行親密互動的時候,也會勇於表達自己感受嗎?會不會怕傷害對方? Phoebe 搖搖頭,自己並不害怕傷到對方,接著說:「親密關係裡,我可能是個比較主導、比較開放的人,但是當溝通能建立在信任上,彼此都感覺安全,我們的接受就會比較多一些。坦誠相見的溝通,是一個很好的作法,我很鼓勵大家這麼做!」 面對性愛,難免會有害怕去誠實探索的時候,從 Phoebe 的話語,能感受到她相當重視與伴侶的溝通,許多人總是被動接受,也有人忘記同理對方感受。 Phoebe 認真的說,性愛不是一次婚前實驗,契合與否,必須透過溝通磨合,讓對方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感覺舒服,什麼時候感覺不舒服,這是一個需要共同探索的事。 我覺得在非常赤裸的狀態下,能夠被對方全然接受,我覺得那就是一種愛,不管愛的形式是什麼。 插畫家 陳景容(Phoebe) 性愛也能美得像藝術品,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 這回 Phoebe 再次接下了挑戰,與女人迷二度攜手牌卡設計,這次一起推出了「臉紅紅床遊牌卡」,以 48 手體位為概念,讓愛侶們能穿梭性愛其中,透過牌卡找到新鮮感,擺脫的性愛 SOP。 Pheobe 表示自己手邊,雖有許多市面販售的體位牌卡,少數是從性的邊緣淺淺擦邊,有些卻是真人拍攝、過度真實。 她想要繪製一個能以「美感」詮釋何謂「性」的牌卡,將性愛變成藝術,流淌於自然日常裡。 (深度探索:女生想要的性愛長怎樣?專訪 《臉紅體位床遊》PM Audreyx張瑋軒:高潮是擴張與脹滿) 為了實踐內心的最美牌卡,Phoebe 以不重複的人物、角色、場景,去詮釋每一個體位代表的情境。她真心希望這些牌卡,就算放大印製成畫,掛在家中任何一角也不覺得突兀,就是想要那麼美、那麼精緻! 我想,作為一名插畫家,繪製「性」已經不再是她的主要目標,如何改變大眾對於「性」貼上的標籤,才是她在創作中最想傳達的事。 無論創作或設計,她希望每一個觀看者,都能在她的作品裡找到自己喜歡的樣子,期許未來人們能夠不再避談性,大膽擁抱! 2023 年女人迷《臉紅體位床遊》,一套精品級的情慾藝術牌卡,讓你體會綿延的滿足、享受高潮的喜悅! 女人迷原創節目「迷人配方」第二季,引用李安電影《喜宴》的一句話:「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材料備好再開始。」 主持人婉昀跟黃繭,將捲起袖子,談出發上路,如何一邊備料,一邊下鍋,摸索獨特生活與自由的可能。10 個議題,10 位來賓,從他們的行動歷程,激發你的解方想像,改變你看待生命的觀點!這集邀請插畫家 Phoebe(本集 podcast 連結點此),透過聲音,聽更多 Phoebe 的親密分享。 迷人配方|菜單元素 🎧 你或許能在這集訪談中,吸收更多不一樣的見解! 本集迷人配方菜單元素 —— 你或許能在這集訪談中,吸收更多不一樣的見解! O 創作:融入情慾的契機 O 畫筆也有魔力,跳脫性別框架 O 為何我們羞於談性? O 腐女們為何熱愛 BL 性愛? O 不要性愛 SOP,想要來點變化! O 如何邀請伴侶一起 PLAY O Enjoy 性愛,請勇敢説出來 O BDSM:安全詞好羞羞 O 臉紅體位床遊牌卡,二度合作默契 100% O 今天開始展開練習:Phoebe 的迷人配方 攝影|蔡佳蓁 專訪|黃繭 January 17,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pVAOX31
如何走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心理師教你 OMG 原則,找回安定自我的力量 https://ift.tt/LTo9v0W 旭立心理諮商中心 想起不堪回首的傷心記憶,經常讓你焦慮難眠、寢食難安?試試 OMG 原則,讓資深心理師陪你走出創傷陰影! 文|張雅婷心理師/旭立心理諮商中心 W 訴說著: 最近我接到陌生私訊,對方說他在網路看到像是我的影片,問是不是我本人,第一時間我想「不會吧怎麼可能⋯⋯」。 在發現確實是我的性私密影像之後,我整個人驚慌與崩潰不已,擔心已經被很多人看過,擔心認識的人看過會怎麼想。 走在路上只要有人稍微多看我一眼,我就想對方是不是看過我的影片,陸續也還收到其他陌生訊息的騷擾,上班時經常分心,半夜常做惡夢驚醒,家人罵我傻腦袋不清楚,我好痛苦又不敢跟別人說我的心情⋯⋯ 圖片|Photo by Liza Summer on Pexels Y 一如既往、平靜地說: 我想要能力被看見認可就盡量幫忙,不管是我份內的事還是其他的,但真的好累喔,於是我試著回絕(語調顯露委屈無助); 但好像那些多幫忙的就被當成是理所當然,我覺得不該是這樣啊,但我能怎麼辦(哭泣),我是不是只能像以前那樣默默承受⋯⋯ 還有,最近一次值班時,我手忙腳亂的怕搞錯,就跟較資深的 M 同事確認一下,她口氣不耐地回應「這我也不清楚」(突然潸然淚下陷入極度的難過) 我很怕是被同事討厭了,像一兩個月前我的好朋友誤解我然後關係就斷了那樣(哭泣),或是好多年前被霸凌那樣,我該怎麼辦⋯⋯(恐懼顫抖) (延伸閱讀:為你選書|陳雪《少女的祈禱》:穿過漫長童年創傷,創作成為終結痛苦的方法) 我怎麼了!認識創傷與壓力反應 當發生上述這些重大威脅打擊事件經驗,常見的身心反應包括: 焦慮、低落憂鬱、睡眠品質差、難以專心、易受刺激、警覺狀態、逃避引發壓力或創傷回憶的情景、受回憶情境或惡夢引發情緒重現、麻木抽離等心理症狀與頭痛、頭暈、噁心等生理反應; 這些狀況通常會隨時間逐漸趨緩,但若持續超過一個月則發展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另一種相似的創傷反應,經常伴隨過往遭受長時間一連串受創人際經驗,被稱為「複雜性壓力症候群」。 2022 年情緒疾患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的研究指出,性私密影像散佈是青少年自傷風險最高相關的網路問題行為,值得您我關注。 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你始終都知道如何理性應變,只是下層腦在為你衝鋒陷陣 將我們的腦概略分為兩個區塊,上層腦主導思考、學習、調節情緒等,下層腦負責呼吸、心跳、體溫、消化、排泄、感受表達情緒等。 當週遭有人多看自己一眼時,W 便會猜想對方看過她的性私密影像且無極限地擔心想像持續散佈的恐怖發展; 對於嘗試設限的結果,Y 害怕又要回到過往壓抑妥協才能被接受認可的痛苦深淵,而對同事不友善的態度,Y 想起過往遭受霸凌與近期痛苦的關係經歷而陷入恐懼。 此時為了應變眼前的處境,下層腦會掌管身體一切反應,此時上層腦被迫暫時關機。 當外在危機解除,抑或我們的身心狀態從極度恐懼趨緩為恐懼、慌張、警覺到恢復平靜,此時上層腦的功能再度運作,能恢復靈活的思考與應變的彈性。 當事人常問我:「為何上次與妳談完回去我覺得穩定許多,但這幾天我又掉下去了?」 「狀態的起伏,不是絕對的變好或變壞,而是一種動態的調和歷程。」 (猜你想看:求救不可恥而且非常有用:心理諮商之旅,創傷不會消失,但你會為自己勇敢一次) 圖片|Photo by Feyza Yıldırım on Pexels 創傷經驗形塑易感與脆弱體質,也就是下層腦變得過於活躍、容易被啟動 過往大大小小的生命經驗,持續地擴充或重塑你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與判讀。 具威脅性的經驗,使得原本賴以判斷這個世界安全與否的架構頓時被震盪了,原本覺得安全的,已不再能信賴,對周遭充滿疑慮與不安,內在警覺系統輕易地就被喚起,使我們變得較為脆弱敏感。 在遇到適度壓力時,便會陷入極度恐懼,即使只是一般日常挑戰,也很容易出現恐懼反應。 內在主人總是能為你我的不安狀態,帶來穩定力量讓上層腦重新啟動 不知道你有否過這樣的經驗?當你陷入恐懼無助痛苦深淵時,身旁有個人懂得你的感受心境、願意陪伴,能讓你漸漸脫離恐懼感到安心。 你知道你我內在有個主人嗎?可能你過往不曾注意過,但他真實存在! 想像一下,當你處在平靜沒有被其他事情佔據的狀態時,看到路旁有個獨自哭泣的小孩。 首先也許會先查看四週有否看似跟他有關係的大人在旁,若沒有,接著你可能會進前關切,安撫著害怕無助的他,同時嘗試了解發生什麼事,思考判斷著如何提供協助。 此時的你能冷靜地判斷,並且良好地發揮本來就擁有的能力應變所面對的挑戰與難題,這就是你我內在「主人」的風貌。 過往被恐懼佔據的經驗,使我們沒機會經驗主人展露穩定力量引導你我妥善應對。 圖片|Photo by Anna Shvets on Pexels 首先,透過 OMG 帶來穩定 內在主人有能力讓自己穩定下來,可以透過感受環境(orient)、移動(move)與接地(move),感受身體靠在椅子上、腳踩在地上的感覺,運用視、聽、嗅、觸、味覺等感官感受當下所處的環境; 例如:找找周遭五個看見的東西、四個看見的顏色、三個聽見的聲音、兩個聞到的氣味、一個可以吃到的東西等。 在啟用感官的過程適度的移動與所處空間產生連結,有助於逐漸恢復平靜,這是真的值得試試! 接著,內在主人安撫恐懼害怕內在小孩 逐漸恢復平靜的內在主人,可以像對待前述路旁無助哭泣的小孩那樣,溫柔關懷地安撫你我恐懼害怕的內在小孩,對他說: 「你不孤單,我會陪著你一起度過。」 「你會感到擔心害怕,是因為下層腦偵測到危險,它在提醒保護妳。」 (同場加映:為你挑劇|從《華燈初上》學習創傷修復:那些傷人的話,深藏著心理創傷) 圖片|Photo by Andre Furtado on Pexels W 的主人,可以對她的內在小孩說: 這件事不是妳的錯,錯的是那些沒有經過當事人同意散佈影像的人。 妳已經報警且相關單位展開調查並盡力讓影片下架,我們有方法讓自己安全許多。 Y 的主人,可以對他的內在小孩說: 當你嘗試設限時,你沒有做錯,你的感受與需要是重要的,值得練習不壓抑表達出來。 此外也可以陪伴 Y 進行以下探索,逐漸找回安定自我的力量: 當周遭的人沒發現、回饋你的表現或能力時,不代表你是沒有能力的,即使它沒有被注意到,你的能力一定有著它特有的樣貌。 它是什麼樣子的呢? 還記不記得曾經沒那麼害怕表達自己想法時,你心裡是怎麼想的?那時的不害怕、一點點勇氣與相信是從哪裡來的呢? 我們來看看,這次被同事兇跟以往是一模一樣的狀況嗎?有哪裡不太一樣嗎? January 17, 2023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LTo9v0W
2023年1月16日 星期一
《初戀》結局解析:晴道為何離開?也英找回自己?兩大謎團一次看! https://ift.tt/oKI8rQs 讀者創作 你看過 Netflix 《初戀》了嗎?看完以後,面對結局,是不是還有一些謎團未解?讓我們經由心理師的角度解析,為你揭開那些你沒發現的謎團! 也許,我們也可能跟晴道一樣,心裡住著一個難忘的人,而那個難忘的人,再次與對方重逢,身旁已經有了伴侶,內心卻還是起伏不已⋯⋯這個時候,你會怎麼選擇? 文|穗波心理師 影集《初戀》中,很多觀眾不能理解,為什麼晴道與恒美分手後,不立即答應也英的邀約,而是選擇離開? 如果晴道答應了也英,戀情不是開花結果了嗎? 另一個費解的疑問是,也英為了什麼下定決心去找晴道? 圖片|劇照 晴道的離開:當過去與現在的自己,陷入兩難 其實,對晴道來說,現況是他有著一個論及婚嫁的女友恒美,同時還有一個是初戀夢中情人的延續——野口也英。 他愛過恒美,311 大地震時,自己對恒美的反應,讓他明白自己仍有愛人的能力(未完成的初戀,讓他覺得自己已喪失愛人的能力),他內心著實掛念著恒美,但到最後,他無法選擇哪一位,只能選擇離開,才能對得起內心。 這個劇情有點像「夢幻」與「現實」之間的掙扎。 「過去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在競爭,到底會是哪一端獲勝呢? 無論哪一端獲勝,晴道都是否定部份的自己,難以做出選擇的兩難下,放棄不選。若是晴道選擇現在的恒美,他就否定初戀的自己,若是晴道馬上接受野英,他就否定和恒美一起的自己,就恒美的角度來說,晴道就是某種渣男。 (猜你想看: 緣那麼淺,愛那麼深!Netflix 日劇《初戀》滿島光、佐藤健重現青春的遺憾與心動) 恒美總是能說服自己,像恒星一樣會自己發光,不用靠別人。 筆者的臨床經驗中,恒美的這種說法是某一種「超越」的境界,普遍見於失去伴侶的女子(伴侶死亡或別離)的自我覺察。 恒美因為深愛晴道,所以成全晴道,其實她沒有超越,她是假裝出來的,就像劇中剛開始時對鸚鵡皮皮的描述:「不舒服也要裝作沒事!」 看到這裏,若做為觀眾的我們,去同理恒美的心思及做法,又要被感動一波、被催淚了。 原來愛一個人可以深到這種程度,寧願犠牲自己,成就伴侣。 圖片|劇照 也英的出發:不是尋找初戀,而是拾回自己 另一個謎團是,也英為了什麼下定決心去找晴道? 片中最後,也英聽了晴道高中時期就沒還她的 CD 後,歌聲的線索喚起了她的記憶,因而成為完整生命的人,把失落的一塊記憶拼圖拼上,終於知道自己所愛的男子,就是她的初戀。 各種記憶紛至沓來,她終於與晴道接上了時間線,繼續完成當初未完成初戀的故事。 她也知道晴道在這段期間,以各種心意和種種舉動,在她身邊守護她,他是那麼靠近,自己卻渾然不覺,她內心激盪不已。 這個橋段中,把回憶找回,讓她成為完整的人,這瞬間讓觀眾最為催淚,也英一切都在瞬間明瞭了,看見故事的全貌。 只是我們不知道,野口也英是如何思索她開始失憶,並且找到記憶之間這二十年的自我樣貌? 圖片|劇照 劇中暗喻,她像沒有達成任務的失敗衛星,形體還在,四處漂流在太空中。 若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中,這段時間的野口也英的歷史,被後來的野口也英整合進來、接納進來。 可進一步理解為,療癒曾經遭受車禍失憶創傷的作法,過去失憶二十年,仍有非凡意義,我們給予正面的看法。 也許野口也英就在這種重新認識、界定自己的狀況下,找到意義,並匯聚至尋找晴道的動力。 這種慢慢消化而逐漸整合自己的過程,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她鼓起勇氣忠於自己內心,呼應第一集開始去雷克亞未克找晴道;只是這次不是實現她年輕當空姐的夢想,而是想了很久以後,決定要追隨自己心中的夢想而去——這個行動,某個視角來看,也是療癒失憶創傷的做法。 (延伸閱讀:每一句我喜歡你,都是宇宙最美奇蹟!Netflix《初戀》的恆美與旺太郎為何是隱藏主角?) 她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出發,為了自己內心的意義目標而去,她其實不是去尋找初戀,而是去尋找她所愛的人,而那個人剛好是她的初戀。 皇天不負苦心人,也英找到了晴道。 影集《初戀》或許對眾多情侶有點啟發,不是說我們要失憶才能成就「愛的美感」,而是在每隔一段時間後,和伴侶一起舊地重遊,回憶兩人曾有的美好時光,那樣說不定能再度擦亮彼此之間的愛情。 作者介紹|穗波心理師,資深執業臨床心理師(衛福部八里療養院)、曾為爽報「談戀愛」專欄約詢專家、曾榮獲「年度心理師優秀論文獎」之最佳論文。 January 16, 2023 at 1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oKI8rQs
2023年1月15日 星期日
每件衣服都是親密戰友,妳從來不孤單!所有精心裝扮,都是妳對自己的寵愛 https://ift.tt/A5sNPbz Charming Brand Talks 衣服是最貼近人的物質產品,陪著每個人共同經歷情感、記憶與勇氣,衣櫥裡總有幾件衣服,雖然已經不合身卻捨不得丟棄,因為他曾經陪你走過一段特別的人生、留下難忘的記憶,與我們的靈魂共享生命記憶。 衣服不只是衣服,更是親密戰友,那些曾經的不自信的時刻,都可能因為一件衣服、一個儀式而產生勇氣。 陪數十萬名女性走過點點滴滴、共生記憶的創造者——奇威名品,推出一系列關於女性故事的微電影,向勇敢女性致敬:每個關鍵時刻,妳那自信閃亮的模樣,我們都深深記得,請繼續閃耀下去! 我們都知道,這是個不一樣的時代了。 女力崛起,越來越多的我們,被鼓勵發光發熱,突破舊時的性別框架,成為渴望的自己。 每一條成為自己的路上,我們都需要好戰友,可能是一篇動人文章、一場溫暖聚會——也有可能是一件你最喜歡的衣服。 一路陪伴女性四十五年的奇威名品,推出微電影向每位勇敢女性致敬:在職場闖蕩的妳、為所愛付出的妳、實踐夢想的妳、超越恐懼的妳。 想讓妳知道,每個關鍵時刻,妳那自信閃亮的模樣,我們一起走過,也都深深記得。 內在外表都兼具:陪妳,吸引每一次的目光 回想那時候,妳剛出社會的生嫩表情,總是在工作上汲汲營營,努力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價值。卻常常聽到有人對妳說:「在職場上,女生不要穿得太『女性化』,會讓別人覺得妳不夠專業!」 彷彿只有陽剛西裝、低調暗色,才是夠格的盔甲;那些漂亮裙子、粉色上衣、精緻首飾,都成了叛徒。 但是親愛的,穿上什麼,本來就與我們的能力不相違背呀! 回想我們在人生路途上,總會有一些衣服,穿上去就感到自信滿滿,看著鏡中的自己,好像可以戰勝一切。 妳看美國眾議院院長裴洛西,那一套多彩繽紛的俐落套裝、閃耀奪目的珍珠項鍊,腳踩著高跟鞋,女王的氣勢,誰敢說她不夠格! 穿上精心挑選的亮眼服飾,就是妳的專屬戰袍,用一樣認真的心情,對待工作,以及我的每一次亮相。 「我就是可以又美又專業!」對著鏡中的自己說,不辜負每一回落在身上的目光,我會讓你看到,內在外在都美麗的女人,是多麼強大! (延伸閱讀:Handsome Lady|裴洛西:全職主婦 24 年,如今美國政壇最有權力女性) 永遠記得寵愛自己:陪妳,溫柔地愛自己 後來,遇到對的人,妳選擇走入家庭。即使先生與孩子帶給妳很多幸福,還是會有一些時刻,會想要為自己好好漂亮一回。 還記得從前的妳,最喜歡去服飾店挑衣服,沒有嘗試過的款式,妳都大膽試穿,「反正試穿不會有損失啊!」妳在鏡子前發現了好多不同的自己,原來,我還可以是這個樣子。 僅僅是穿上一件衣服,就像換了一個全新心境,找回屬於自己的勇氣與自信,妳會發現:「原來愛著他人的時候,我也可以同時愛好自己。」 妳知道嗎,其實那一個妳,從未離去,一直都在心底,等待妳的喚起。 打開衣櫥找出那些衣服,讓他成為你最真摯的戰友,我們陪自己再去逛一個下午吧! (延伸閱讀:賈靜雯如何走過人生低潮?是母親的話給她力量:「事情發生,就要面對」) 自信堅持做自己:陪妳,實現最愛的夢想 在職場上打拼一陣子,累積了一些經驗,妳選擇奮不顧身地追求創業夢想。那一個下定決心的眼神,至今我都深深記得。 「老闆娘」是妳從未想過的身份,但命運的推動帶妳來到這裡,妳知道自己能成為一個王國的國王。 說來都有些害羞,但是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店,這個夢想早就在妳心裡孵化已久了。雖然起初老公跟家人都不支持,「但我好險沒聽他的話,我堅持走自己的路。」妳偶爾會這樣笑著跟客人說。 「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店,我覺得很有成就感。」現在的每一天,妳都期待來到店裡,挑選一件最符合今天心情的裝扮,然後以這個樣子,好好迎接每位來到妳面前的客人。 店裡的每一件衣服,都由妳親自挑選進貨,帶著妳對客人的祝福與想像。 因為妳最清楚,衣服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妳想要看見她們和妳一樣,穿上舒適自信的衣服,成為閃閃發亮的自己,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就是妳想帶來的陪伴。 妳想告訴他們,一件有力量的衣服,能夠支撐我們走得多遠,陪她們飛得多高。 (延伸閱讀:林心如《華燈初上》:從演員到製作人,最難的是跳脫演員身份) 超越恐懼勇敢跨越:陪妳,讓心動變成行動 現在的妳,因為一個故事深受啟發,決心把每一天都活得精彩,讓人生沒有遺憾。 「有位老太太曾感悟,她 60 歲時想要學小提琴,但覺得自己太老了。如今已經 90 歲了,如果當時有開始學,現在已經學 30 年了。」當妳在 Line 上面讀到這則故事時,心情震盪了一下。 很多時候,當我們感受到生命中那件最渴望的事,可能是一個想要的工作、一位想愛的人、一件令人心動的挑戰。我們反而害怕、退卻,用無數的藉口,告訴自己:「等一下,再等一下。」但等著等著,機會就過了。 親愛的,妳不是沒有能力,只是缺乏一份勇氣,一個向前奮力一躍的瞬間。 其實妳從來不是自己一個人呀,有沒有想過,每一天妳穿上身的衣服,都是一位為妳加油打氣的朋友,我就在最貼身的距離,緊緊守護妳? 穿上黑色洋裝,想像自己就是音樂家,從零開始學大提琴;穿上牛仔短裙,重返校園學習,今日心情也青春俏麗;穿上俐落風衣,爭取夢想工作,女王氣勢毫不隱藏。 又來到一年之初,今年的妳渴望完成什麼呢? 列下那份清單,同時在腦海裡想像穿著漂亮衣服,專注做著那件事的樣子吧! (延伸閱讀:Handsome Lady|時尚超模,斜槓營養師《女人的計畫》梅伊.馬斯克:人生由我,無關年齡!) 我們一直都相信,衣服不只是衣服,更是親密戰友。某一些不自信的時刻,都可能因為一件對的衣服,讓妳瞬間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自己就是閃耀的。 過去四十五年,奇威陪伴很多女性經歷重要時刻,每一款設計,都如同一個女人,獨一無二。而每一個階段的妳,在我們眼中,都有著無限風情的可能,優雅、知性、端莊、自信。 以「為女人一身美麗」的精神,親手打造最適合東方女性的服飾,45 年來與眾多加盟主走過風風雨雨、一同創造經濟與美麗奇蹟。 2023年,奇威更預計打造「K-LADYS CLUB」,提供給女性舒適的學習空間,繼續溫暖陪伴、一起向前,讓更多女力閃閃發光。 那件專屬於妳的衣服,妳可以成為的樣子,也一直都在等著妳,穿上、實踐、閃耀,致「共生記憶」。 文|Amazing January 16, 2023 at 10: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A5sNPbz
2023年1月13日 星期五
電影《想見你》劇情解析:同樣是「失去」,難逃宿命的我們,至少能好好道別 https://ift.tt/xiLpwCE 陌熙 台灣神劇《想見你》2019年播出後佳評如潮,如今電影版上映,許光漢與柯佳嬿的這場虐戀再度逼哭觀眾。 台灣神劇《想見你》2019 年播出後佳評如潮,李子維和黃雨萱橫跨時空的刻骨虐戀惹哭不少劇迷,接著也翻譯成日文與韓文打進東北亞市場。 2021 年韓國 NPIO 娛樂與 Lian Contents 宣布將拍攝《想見你》韓國版電視劇並獲得翻拍版權,由此可知,《想見你》不僅贏得台灣觀眾的青睞,在東北亞國家也同樣備受矚目。 挾帶著超高人氣的《想見你》於 2022 年底推出電影版。過去根據熱門電視劇所延伸的電影往往易淪為狗尾續貂之作,受限於原著本身的知名度和粉絲的忠誠度,觀眾總是帶著更高的取悅門檻步入影廳。 不過,電影版的《想見你》不僅情節上承續影集版的《想見你》,在開頭的十分鐘便完整交代了另一個時空裡的李子維和黃雨萱如何再續前緣,同時亦完整挪用和複寫了《想見你》的重要象徵和符號。 舉凡復古唱片行、隨身聽、課後淋雨日常、女孩素描背影、手搖飲、同居情趣、麵條與包子的笑話以及醒來後戀人不在身旁的虛無和空洞,甚至能在電影版《想見你》將這些符碼玩出新意,讓劇迷們在情感連貫上一氣呵成。 (以下有雷,斟酌閱讀) 圖片|電影《想見你》劇照 電影和影集有何不同?貫穿靈魂、橫越時空的愛 V.S. 願意為你/妳無限重蹈遺憾循環的愛 夢,是電影版《想見你》中對於影集版本的濃縮,是十三集情節內容的移轉與承接,亦是李子維和黃雨萱超越時空和軀殼的情感再現。 電影一開始,李子維提早了兩年在飲料店和黃雨萱相遇,延續影集版結局中深深鐫刻於劇迷心中的經典橋段——高中時期的李子維載著六歲的黃雨萱,披上暮色斜陽,沿著安平的海岸線向未知的緣分駛去。 影集於是成了電影的前提,童年邂逅替兩人十幾年後的相遇、相認與相戀埋下純粹而稚嫩的伏筆,在新的時空脈絡裡,他們一樣無可救藥地愛上彼此。 如果說影集的核心是:「無論在哪一個年歲、哪一座時空、哪一具軀殼,我都會認出你/妳,並愛上你/妳內裡的靈魂」 那麼電影所呈現的則是:「無論重複多少次,我們都會因為深愛彼此,而無可避免地墜入悲劇的深淵,重蹈思念與遺憾的循環」 影集和電影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動能集中於李子維身上,因為他先遇見了從未來穿越的黃雨萱,知曉未來世界裡自己和雨萱的戀愛軌跡,於是按圖索驥地循著時空的閉鎖循環中,甚至為了避免破壞迴圈,失去所有和雨萱相愛的記憶,不惜踏上死亡班機。 也就是說,受制於既有時空邏輯的安排,儘管黃雨萱同樣也需面對伴侶墜亡之痛,影集裡有意識的主動犧牲與付出多交由李子維承擔。 然而,在電影中新的平行時空邏輯中,兩人變成對等的雙向奔赴。 黃雨萱和李子維在資訊相等的情況下皆穿越回意外發生的前兩天,試圖阻止當年的憾事發生,不過正如同無數穿越時空的影視作品所反映的宿命論觀點,他們終究是徒勞,終究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看著所愛之人在眼前墜樓。 (同場加映:《想見你》家庭心理學:為什麼當你希望有人愛你,你會感到自責?) 圖片|電影《想見你》劇照 延續影集對「失去」的命題,難逃宿命至少我們能好好道別 雨萱和子維在雙向奔赴的閉鎖時空裡一再失去對方,悲劇的弔詭性建立在渴望拯救對方的堅定意志,難逃愛人墜樓身亡的宿命循環,讓兩人各自在沒有彼此的時空裡,靠著單薄的想像苟且渡日。 電影版《想見你》精明之處在於多重視角的反覆辯證,我們先是看見兩人蜜糖般的同居日常,接著才發覺其實在李子維和黃雨萱各自的時空中,彼此皆是失去對方的。 他們共同承受著喪失愛人之劇痛,於是各自投射出對方的形象,對著虛無拋擲想念、回憶與遺憾。綿延的思念彷彿嫁接起兩座獨立的平行時空,兩人時空裡原先對著空氣的各說各話,於是在觀眾眼中成了你來我往的繾綣情話。 電影版《想見你》同時呈現了男女主角主觀視角與第三人稱浪漫化視角,構築出屬於電影昇華凝鍊後的專屬宇宙。 在電影後半段交織的全新時空中,黃雨萱(陳韻如靈魂)和李子維一同墜樓,留下來的陳韻如(實為從未來穿越的黃雨萱靈魂)和王詮勝(實為從未來穿越的李子維靈魂)擁有短暫眼神交會的時刻。 他們知道自己的肉身正在消亡,亦明白正是彼此炙烈的愛與救贖彼此的渴望,開啟了無以挽回的悲劇循環,而眼下他們早已認清了努力的徒勞,只好輕輕覆上彼此的唇。為了不辜負兩人在各自時空循環裡付諸的努力和苦等穿越的煎熬,好好道別。 (猜你喜歡:《想見你》關係課題:該如何走出失去愛人的傷痛?) 圖片|電影《想見你》劇照 無論是誰犧牲,善的本質終將迎來愛的成全與新生 筆者認為,《想見你》之所以誠懇動人並不單倚恃著男女主角在奇幻時空中糾葛交疊的虐心之戀,更在於打破閉鎖時空循環的本質,有賴受困角色有意識的犧牲與成全。 影集版本的結局建立在黃雨萱的犧牲上,她和李子維的愛情固然銘心刻骨,但是在無數的時空往返、寄魂於陳韻如之身的過程當中,她深切感受到陳韻如的陰鬱、自卑和絕望,以致於她願意焚毀和子維橫越時空的愛戀記憶,去拯救瀕臨崩潰邊緣的內向少女——陳韻如。 電影版本同樣展現了這份無私情懷的精髓,只是這次輪到了王詮勝。 在某個平行時空當中,陳韻如終於鼓起勇氣找到王詮勝和遺落在他房中的那卷錄音帶,或許也是在無數次的閉鎖循環中,兩人意識到不論重來幾回,黃雨萱和李子維都會因為深愛著彼此而不斷重啟悲劇的循環。 於是,電影裡能動性落在王詮勝身上,而這一次,是王詮勝犧牲了自己和愛人的悱惻過往,燃燼那卷承載無數記憶的錄音帶,挽救了黃雨萱和李子維的愛情。 (延伸閱讀:【關係日記】《想見你》:我最愛的,恰好是妳的不夠好) 圖片|電影《想見你》劇照 由此,橫亙於電影與影集間的核心骨架,除了雙向穿越的亙古愛戀以外,更在於角色基於人之同理的無私精神: 不是只有戀人間雙向奔赴的情感才是愛,奠基於無私的犧牲本身也是一種普世愛的展現。 於是乎,無論哪種版本的結局,終究是「善」的本質成全了結局的圓滿。 January 13,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xiLpwCE
女力專訪|保誠人壽首位亞洲女性總經理王慰慈:做好該做的事,堅定邁進 https://ift.tt/nVt1Hx0 CFA Society Taiwan 保誠人壽首位亞洲女性總經理王慰慈,打破性別框架,談女性作為領導有什麼樣特質?帶領團隊以什麼樣的方式抓住人心?如果你正處於想要轉換身份,也需要學習管理術,可以從王慰慈的生命經歷裡,帶回一些解方! 女力深度專訪——保誠人壽首位亞洲女性總經理王慰慈,如何於競爭激烈的保險市場,找到品牌定位?品牌活用數位工具,為顧客量身定做,作為領導者,鼓勵大家不忘時時刻刻檢視要前往的目標,打造出「以人為本」的團隊精神,當默契建立,就有機會創造出好的團隊文化,提供更好顧客服務和體驗。 她從事保險多年,職涯路上也交出了許多亮麗成績單!我們透過一對一快問快答,來聽總經理王慰慈的職涯分享。 圖片|WIF 財經女力網 提供 企業獲得了英僑商會的 Business Leader of the Year(最佳企業領袖獎優選殊榮),經營團隊有什麼「秘密武器」嗎? 保險是「以人為本」的事業。 我非常認同保誠集團的宗旨「We help people get the most out of life 幫助人們實現人生最大的價值」。 我們在台灣的願景是以行動力,持續創新及成長,成為與客戶、員工、企業及社會共贏的保險領導品牌,成為三明治族首選、員工首選、合作夥伴首選以及消費者首選! 傾聽利害關係人「key stakeholders」的需求,包含我們的員工、客戶以及合作夥伴等,提供他們合適的解決方案,努力回應客戶需求並和通路夥伴合作,鼓勵同仁踏出舒適圈並維持與時俱進的動能,是我在 2017 年接任總經理後的主要任務之一。 我認為,親自走訪公司各個單位了解實際的運作情況,比坐鎮在 C-Suite 辦公室發號施令,更有助於作出好的決策。 好的績效導向獎勵機制,不但要讓同仁們的努力有實質回報,也要能讓他們具體感受到正向回饋的自我成就。 鼓勵員工,具體來說,規劃了什麼樣的獎勵機制呢? 保誠今年度推動新的績效獎金制度,讓同仁們自主選擇,要採用固定或是浮動的績效獎金機制。 當時,有高達 93% 的同仁選擇新的浮動獎金制度,這顯示保誠的同仁們對於達成業績目標有充分自信,且渴望拿到符合表現的獎金,這份勇於承擔並且不畏挑戰的自信,也反映在公司整體的績效成果。 我們的核心競爭優勢之一就是數位創新。期望以數位創新,帶給合作夥伴與客戶快速便捷的感受與服務。 這幾年來,善用 AI、大數據等資訊科技,結合保險專業,陸續推出符合客戶需求的數位化服務。 圖片|WIF 財經女力網 提供 今年六月,獲得金管會核准試辦「遠距投保」業務,提供專屬業務通路遠距投保服務。 保戶可以透過 ibon 進行理賠申請服務,目前的外商壽險公司裡,率先展開與便利商店合作的保險公司。 讓客戶從投保到理賠,更彈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服務方式,優化客戶體驗流程。 除了數位創新的超前部屬,我認為所謂「轉型」(transformation)不單是由上而下(Top-down)的推動,更重要的是由下而上(Bottom-up)的創意思維。 公司內部推動 BWOW(Better Ways of Working)工作模式,由同仁們自己提案,成立跨領域、跨單位的小組。 小組在會議,可以直接向高階主管報告嶄新的想法,得到正面迴響,對激勵公司帶來正向循環。 圖片|WIF 財經女力網 提供 企業如何更深度地耕耘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呢? 我們希望能推動企業永續,不斷提醒同仁們秉持「以客為本」的精神,積極落實公平待客、持續優化客戶體驗。 保誠人壽持續推廣 CHA-CHING 兒童理財教育,長期與台灣在地的 NGO 如家扶基金會,以及華山基金會合作,幫助社會需要幫助的兒童、長者以及家庭。 同時,為了鼓勵同仁積極投入社區公益,提供每人每年 12 天的志工假,讓大家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作為台灣第一個關注兒童保護的保險公司,2020 年啟動計畫,以思維領導倡議兒童保護,關注面向從兒童健康、心理,延伸到教育,並受到許多獎項的關注與認可,未來也將持續發揮企業的影響力,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回饋。 除了兒童保護,我們也重視年輕人的創新思維,以及培育未來世代,於 2021 年推動「保誠創新智造所 Innovation for Wellbeing」計畫,匯聚年輕世代的創新動能,為整體社會提升健康與福祉盡一份心力! 圖片|WIF 財經女力網 提供 身為保誠人壽在亞洲市場的首位女性總經理,女性作為主管優勢為何? 對於管理,我提倡「帶人要帶心」,女性主管可以善用剛柔並濟的特質,展現多元包容與人性化的一面,更具彈性及創意的方式解決問題。 我的經驗是,做好該做的事情就對了,性別不應該成為太大的差異。 過往主要的工作經歷,以及重要人生轉折點呢? 其實我的工作經歷相對單純,有幸可以在各大保險公司歷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條道路,並且堅定往前邁進。 2007 年我前往 AXA 於香港的亞太總部任職,負責整合及協調各市場工作。 讓我更加確信,自己更適合也更喜歡在市場拓展業務並且接觸客戶,也因此奠定了我之後的職涯發展。 香港工作期間,也是工作和家庭取得平衡,相對有壓力的時間點。當時兒子還很年幼,正值需要媽媽陪伴時期,而我又有香港的工作機會,所幸有其他家人和褓姆的支持作為後盾,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衝刺工作,把握和孩子的相處。 談到和孩子的相處之道,我一直秉持著「重質不重量」。 把握與孩子相處的時光,全心投入在彼此互動,孩子們絕對可以感受到溫暖和用心。 除了身為總經理的重任,是否有其他非工作職位上想達成的里程碑? 投身保險業多年,我一直對幫助他人抱有熱情。 對於 ESG 企業永續相關議題也很感興趣,尤其最近觀察到,受全球氣候暖化影響,造成台灣周遭的洋流變化,甚至連帶影響颱風及其他的氣象變化,讓我開始思考,我與公司能為地球多做些甚麼,我也鼓勵我的同仁們,多多關注針氣候變遷,以及永續發展議題。 圖片|WIF 財經女力網 提供 至今獲得最棒的建議是什麼? 影響我最深的一句話,是來自於《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 DeWitt Jones 所說的 “Don’t prove yourself, Improve yourself”,做自己無需懷疑,專心把自己該作的工作做好,每天進步一點點,持續努力不懈。 希望以你為榜樣的女性專業人才,有什麼建議? 我在 30 歲時,設立了「當上經理職,年薪百萬」的目標。 我認為清楚了解自己要什麼很重要,願意承擔為達成目標伴隨而來的責任和壓力,不輕言放棄。 另外一個經驗談,是要有向上司或是公司開口的勇氣。 當然很重要的前提,是要先做出一番成績,甚至遠高於標準,才能更有底氣提出要求或是想法,也才有機會成功。 January 13, 2023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nVt1Hx0
2023年1月12日 星期四
瑞芳的光之所在!專訪新村芳書院「山長」施岑宜博士:閱讀是為了看見生命本質 https://ift.tt/T6cX9CK 女人迷編輯 Angela 小鎮辦學點亮瑞芳!施岑宜博士二十年前果斷離開都市生活,聆聽內心的聲音,透過閱讀找到生命的意義。 我們常常聽到「舒適圈」( comfort zone ) 這個字詞,其實這是一種心理狀態,低水平壓力的生活讓人感到舒適,卻也帶來視野受限的可能,因此「突破舒適圈」成為現代人的課題之一。 「山長」施岑宜博士就是一位非常好的例子。她在台北出生長大,曾經是博物館館長,二十年前任性移居陰陽海邊,意外踏上奇幻旅程,創辦了「新村芳書院」。這個結合旅宿與書院的場域,同時也為瑞芳注入更多藝文新知,透過閱讀來點亮生命中的光,讓大家回到自己的心。 圖片|施岑宜 提供 離開舒適圈,就是破框的起點 「我無法確定我是否是喜歡冒險的人,但我知道我是個任性的人。」 回想起當初出走都市的決定,施岑宜博士二十年前,決定和先生移居到陰陽海邊,那一刻開始,他們走向了不同的生命旅程。 「離開框架後,因為離群索居,所以有機會可以好好與自己在一起,好好的檢視自己的一切。」 但這個決定帶來的不全然是浪漫和舒適,施岑宜博士坦承過程中湧現了無數次恐懼與不安,但透過大量的閱讀,讓她重新找到看待生命的全新視角。 從博物館館長,到成為媽媽、鼓者、社區工作者、山長、作家,施岑宜博士透露,朋友說她這一路上的歷程,就像在實踐一個藝術行動,活著活著那些平凡日常與生活實踐就成了美好的作品。 閱讀,是為了看見生命的本質 施岑宜博士回憶說,當年原本是想在瑞芳火車站旁的老貨運行學習打鼓的,創辦新村芳書院完全是個意外。 因為經歷了公共事務參與的起落與挫折,施岑宜博士曾陷入一段人生幽谷與低潮,當時她想要從文字中找到可以救贖自己浮木,才真正意識到閱讀的不同層次與意義。 「過去的讀書是為了通過考試、贏過他人或是積累知識來炫耀自己,而後來的閱讀是透過文本去感知關於人這一生到底為何而來,每個人都渴望幸福,但幸福到底是什麼?」 施岑宜博士心中埋下了想突破體制的種子,因此當她拿到博士學位,指導教授問及下一步目標時,她突然冒出在小鎮辦學的念頭,於是,新村芳書院誕生了。 透過一本本選書,她和大家一起在書院叩問自己是誰,生命最終要去向何方。 (同場加映: 「文字表達體現你的邏輯思考」閱讀與寫作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 圖片|施岑宜 提供 就像金剛經的起因來自於須菩提對佛陀提出的兩個疑惑: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兩個問句,是關於人一輩子要用什麼樣的態度活著,同時如何安撫時時刻刻不安的心,即使相隔兩千多年後的我們,也需要一個安心的答案,而新村芳書院也在過程中,漸漸地找到一個作為光之所在的陪伴角色。 「這個過程看似是給予,其實最終收穫最多的是自己。」 回首看自己的導讀路徑,施岑宜博士感慨地說,透過閱讀,她也漸漸看到自己如何從受限的框架中走出,帶著期待與感恩繼續迎向未知。 主動創造多元收入,化解危機 新村芳書院是民宿、書房、講堂,也是多元的藝文場所,但同時作為公益感性的辦學者與理性務實的民宿業者,對施岑宜博士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新村芳書院首要解決的課題,就是找出商業模式來支撐辦學,尤其這兩年受疫情影響,更讓她感受到強烈的金錢窘迫感與恐懼。 「但這份恐懼同時也是一份特別的禮物,帶著我去看見自己的受限框架,以及如何有效地去突破。」 面對現實的考驗,施岑宜博士積極創造多元收入來化解單一收入的危機,除了進行課程合作、與酒廠合作推出故事酒,也同時提升自我價值,透過經營粉專、寫專欄、出書等來開展授課、演講、顧問、評審等。 「老實說,我真的還在路上一邊實踐一邊摸索,沒有創造巨富,但也沒餓著了肚子,卻享受了一切美好。」 對她來說,這些新挑戰都是實踐生活、實踐藝術的一部分,生命就是一場體驗之旅,用積極的態度看待一切。 (猜你喜歡:女性主義者的閱讀指南|透過閱讀,長出屬於自己的堅定力量) 圖片|施岑宜 提供 認真當一個平凡的自己 從二十年前決定從都市出走、十四年前決定離開博物館的工作,到六年前創辦新村芳書院,施岑宜博士歷經起起伏伏高潮與低谷,被人看重也被人無視的滋味,最終理解只有自己知道要去哪裡。 「過去花太多時間只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或者是他人的認同,因此將自己推入無底的深淵中無法自拔。」 她感慨透露,自己會選擇在小鎮辦學,是因為人一輩子花了這麼多的時間在學校,但學校反而是把我們框架起來的地方,而新村芳書院就是個帶著大家解脫朝向自由自在本真自己的所在。 施岑宜博士鼓勵大家做平凡的自己,享受而認真的去迎向生命中的每一個邀請,不論是挑戰、關卡、難處、喜樂,都能帶領著自己在當下,好好說話、好好吃飯、好好喝茶、好好跟他人在一起。 「我先生是我一路上很重要的陪伴者與支持者,同時也是新村芳書院關鍵的共同創辦人,他看著我的行動與選擇,常常都是採取不干涉甚至是全力的支持。」 談及先生,施岑宜博士語帶自豪的說,新村芳書院是先生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規劃、設計與打理的。 除了夫婦倆,新村芳書院還有一位貴人就是翁繼業老師。 最初有辦學念頭時,施岑宜博士去向他請益,當時老師送給她一個字「息」,讓她帶回去參透。接著五年持續每週從林口來到瑞芳陪著她導讀東方經典。 剛開始她對老師所引導的文本解釋很抗拒,內心不由自主的發怒,後來才漸漸地接受與意會。 「我理解了人一輩子的學習與實踐,就是回到自己的心,感謝他與 Arial 陪伴新村芳書院走過無數的歷程。」 (延伸閱讀:閱讀的力量:想解決職場感情煩惱,試試獨處看書) 圖片|施岑宜 提供 這一輩子是來學習好好相愛 「讀書的目的,不是要證明自己多麼的出色或與眾不同,而是學會同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歷程、苦與難、渴望與需求、恐懼與不安,我們如此的不同卻又如此的相同,這一輩子是來學習的,學會好好的相愛。」 當被問及推薦的書籍時,施岑宜博士首推《道德經》。 她認為這本書能重新檢視關於自己的人生,該要用何種的態度來迎向才可以自由自在的豐盛。 在這個時代,我們的痛苦、困擾與煎熬,都來自於我們的心,我們期待他人與世界要依照我們想要的方式呈現,所以更需要能讓人安心的文本。 離開舒適圈是個艱難的決定,我們常常因為對未知的恐懼而不敢邁開步伐,但從施岑宜博士的故事中可以發現,離開舒適圈的當下也許必須面對一連串考驗,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廣闊的世界。 與其因焦慮的心情而躊躇不前,不如仔細梳理內心想法,也許比起失去的,我們反而收穫的更多。 女人迷年度最大盛事 2023 GWIS 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 #限時購票倒數中,邀你一起 #破框而創 讓改變發生,你就是關鍵,購票請點我 January 12,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T6cX9CK
2023年1月11日 星期三
承認對伴侶的性慾,是一種愛的行動!理解慾望本質,拉近彼此距離 https://ift.tt/zvDCM17 李品毅 Lee Ping-Yi 慾望與愛,能混為一談嗎?試著釐清自己的渴望,與伴侶坦承目前的掙扎,溝通出一套最適合這段親密關係的機制。 當代社會追求自己渴望的關係已經不再困難,反而因為選擇、機會繁多而令人迷惘。 過去愛情從一而終的童話故事也因此而備受挑戰。不論在單身還是有伴時,被慾望魅惑時,往往使人迷失。多少人沈溺在慾望的深淵中載浮載沈,沒有意識到背後逼近的代價。 在離婚率居高不下的時代裡,在關係中出軌屢見不鮮,這往往受慾望驅使,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異性戀還是同性戀,都難以脫離慾望的羈絆。而慾望衍伸的迷戀與佔有,帶來的代價不可謂不大。 每個人都渴望被愛,也用著自己的方式去愛。 然而,同樣觸碰心扉,同樣令人掙扎,你的渴望究竟是什麼?是慾望的耽溺還是真愛的追求?你是正在為愛遠航還是因慾望而迷航? 圖片|Photo by Alejandra Quiroz on Unsplash 慾望還是真愛?迷戀還是清醒? 許多人誤以為強烈投入就是一種愛,當他們充滿能量或極度投入某個人或活動時,就以為自己是充滿愛的。 沈迷慾望的狀態是強烈的投入,卻不是清醒的;沈迷的戀人特別執著於自己對愛情的看法,而不是與自以為深愛的對方產生真實的連結,他們陷在自以為的浪漫之中,反而妨礙與對方真實連結的能力。 當我們陷入了慾望的迷霧中,無法清晰看到彼此,而只是看到魅惑的表面樣子就感到深深無法自拔時,我們是不願意去戳破其中的謊言的。 有些人認為,強烈的吸引力或某種特殊的連結感就是愛,即便他一點都不瞭解眼前這個人,卻在瞬間一見鍾情、陷入熱戀。 你如何愛上一個你根本不認識的人而進一步給予承諾? 就心理學層面而言,你真正愛的,是你投射到他身上的想象與需要。你愛的是自己的想象與需要,你把這個幻想加諸在眼前這個人身上,如此而已。 但也是因為如此朦朧曖昧,其中的慾望才能具備足夠強大的吸引力,是一種過度迷戀。 當我們對另外一個人過度迷戀時,往往並非真的受眼前的人所吸引,我們其實是受到自己的想像所驅使,可能我們的想像與眼前的人是毫無關聯的。 我們所迷戀上的可能是我們腦補出來的形象,我們或許拼命想藉由與另外一個人的結合,以填補內在的空虛、擺脫孤單、逃避面對自身的問題。 過度迷戀也就是:你愛上的是你需要、你想象的人,而非真正的他。 澳洲精神病學家喬治・克里斯蒂(George L. Christie)在1969年提出,「陷入愛情」的狀態是一個連續的譜系,一端是「真正的愛情」,另一端則是「病理性的迷戀」。 他認為,真正的愛情是真實、溫柔、親切與坦誠;迷戀則是艱辛、佔有與貧乏,且時常被恐懼和嫉妒所主宰。 (同場加映: 該如何維持長久的親密關係?研究顯示:保持浪漫,關係的品質更加穩定) 圖片|Photo by Cassie Lopez on Unsplash 慾望的高漲,使人暫時忘卻恐懼,但也使人迷失 知名親密關係書籍《新關係花園》提到: 性衝力的物化、幻想、著迷和強迫,會產生觸電般的興奮感,伴隨各種層次的自我懷疑和自恨,因為背棄了人性的部分。 除非說出自己的物化傾向,否則永遠無法真正瞭解自己和他人,因此,大部分人並沒有全然活出自己。 相反的,當人發現自己是充滿生命潛力的人,就可能發現原來的性興奮被生命的熱情取代,以更直接的方式和生命力連接,跳脫彼此的角色、理想化和物化。生活可能變得較不刺激,但更加滿足;完整的人應該能兩者兼具。 慾望高漲的關係初期,其實包括許多控制,發展的主題是為了減少生命的不安全感。在僅有慾望的關係中,是兩個潛意識的機器人在運作,並沒有真實的人。 在慾望的高漲能量之下,如此強烈的慾望,如此不真實,以至於兩人在彼此的著迷中磕磕絆絆,最終充滿失落和絕望。 我們以為出軌可以帶給在原本關係中奄奄一息的我們救贖,但實際上我們可能只是找另一個人重複相同的破壞模式罷了。 (猜你喜歡:薩提爾練習:具體表達需求,修復親密關係) 圖片|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理解慾望,用真實親密取代慾望 純粹的慾望常常妨礙親密,甚至破壞關係,使關係面臨危機。 一般說來,在過度迷戀對方時會有最強烈的慾望,而破除迷戀時會發現,當彼此越來越親近時,慾望反而會降低。 為什麼不一味滿足慾望,有更多迷戀,卻要進入越來越真實親密的關係呢?因為感官的慾望、迷戀的能量都有時間性,自然而然會逐漸消減。 別人提供的慾望滿足會快速消退,經過一段時間的放縱就會想另尋目標,迷戀也是如此。想要維持原有的興奮程度,就需要耗費更多時間和資源,甚至需要反覆付出代價。 而不斷滋長的真實連結不會以這種方式消退,它可以自給自足。彼此越來越瞭解彼此時,會體驗到內在力量、安全感以及不斷擴展的滿足感。 親密的滿足感不同於權力欲的滿足感,也不會付出高昂的代價。 彼此糾纏,不論是迷戀的努力或慾望的征服,都只能提供一閃即逝的快感,不確定感幾乎立刻潛入,陷入惡性征服的循環。 在慾望的追求中,人必須一再證明自己。 在這種追逐中,充滿了謊言與輸贏攀比,結果必然是逐漸對彼此失去興趣,麻煩也層出不窮。 在慾望的追逐中想要虜獲別人的意識,正如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所說: 「打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 (延伸閱讀:西蒙波娃與沙特:親密關係是,願意彼此陪伴、共享人生重要時刻) 圖片|Photo by Khamkéo Vilaysing on Unsplash 認識且分享慾望,破除慾望帶來的破壞 一方想滿足和關係外的人的慾望,是非常容易引起激烈反應的議題。不過如果清晰了解自己的渴望,就能選擇與親密伴侶分享,但不一定要追求這些渴望。 我十分反對因為慾望而隱瞞偷吃這種不尊重伴侶的方式,這樣隱瞞慾望的行動,往往造成巨大破壞。但可以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慾望,以此為討論的基礎,探討如何讓雙方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伴侶可以試著討論這種充滿爭議的話題,共同決定要如何處理。大部人無法接受伴侶發生外遇,但是有可能願意接受伴侶說出自己受到別人的吸引,並保證不會付諸行動。 伴侶可能對關係外的人產生慾望,由於慾望是人天生具備的一部分,所以是非常正常的情形,是可以加以尊重的。 許多伴侶相信只能對彼此有性慾,如果對別人感到興奮就是出了差錯。 這種性慾不必然會造成問題,向伴侶承認自己對別人有性慾,可以是一種親密且看重對方的行動。 由於有極大的壓力要壓抑這種感受,分享可以為關係注入新的活力,使隱藏信息所耗費的能量轉而用在伴侶身上。雙方對這種程度的誠實可能都會覺得脆弱,但與其防衛或指責,不如彼此坦誠分享真誠帶來的威脅感。 如前所述,並不需要把這種渴望付諸行動,說出來可以保持親密關係中的開放溝通管道,同時可以削減去滿足慾望的衝動。 與其否認或隱藏對別人的性慾,最終偷偷出軌,不如向伴侶分享,把隱瞞的精力投注在處理關係本身的議題上,進而可能增強親密感。 (你會喜歡:是誰「殺死」愛情?關係心理學:真實的情緒流動,才是維持長時間親密關係的要素) 圖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慾望可以帶來巨大破壞,但也是每個人生而為人必然會擁有的 我們如何與慾望成為朋友,與它保持足夠的距離,不需要耽溺在慾望的滿足中呢? 壓抑慾望,只會使我們成為慾望的囚徒。慾望確實很危險,我們必然會因耽溺其中付出慘痛的代價,但也是親密關係的轉化契機。 藉由向伴侶真誠的慾望分享,我們可以避免踏上歧路,付出慘痛的代價,轉化慾望反哺親密關係。 當我們認為兩人間的慾望分享是不可能的,其實只是互相限制的信念,這會奪走一方或雙方全然的發展機會。 一旦逐漸接納了最親近的兩個人之間仍有許多不同,就可以在寬廣內在空間的襯托下看見完整的對方,進而使親密關係成熟綻放! 對他人的慾望可以不是關係末日,反而可以成為關係深化的契機。 作者介紹|李品毅,我是個熱愛常青哲學、整合心理學、靈性學的自由撰稿人,目前為四處流浪、探索世界與自我的遊牧民族。若你對我的文字感到共鳴,也對深入與我互動感興趣(我會舉辦電影討論會、讀書會、內在工作坊),歡迎一同探討人生意義、內在議題、自我成長!我的臉書;我的Meetup活動主頁 January 11,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zvDCM17
錢錢與它的產地|SPY ETF 是什麼?合理價格、操作策略報你知,投資小白也能快速上手 https://ift.tt/3DcXny5 股股 身為懶人,又想投資美股?「S&P500 指數」追蹤美國前 500 大企業,投資 ETF 前必看的成分股、價格走勢分析、不同 ETF 比較,詳細資訊一次報你知! 如果想年年領股息,不想花太多時間看盤,那 ETF 投資可能是你的好選擇! ETF 實戰帶你一窺世界最古老的 ETF:SPY,不只告訴你 SPY 的配息、比較,還告訴你誰適合投資,最適合身為投資小白的你! SPY ETF 是什麼? SPY 是 1993 年成立的 ETF,是世界上第一支 ETF,也是現今規模最大,成交量最大的幾家之一,主要是追蹤大型的科技股指數:S&P 500 Index: 成立年份 1993/1/22 代號 SPY 代號全名 SPDR S&P 500 ETF Trust ETF手續費 0.0945% 基金規模AUM 3763億美金 追蹤誤差 0.16%,甚小 追蹤指數 S&P標普500指數 (S&P 500 Index) ETF類型 股票類型 投資標的 大型成長股票 投資區域 美國 持股數量 503 成交量 132萬 官方網站 年度報表 ETF 最大成本為管理費,SPY 管理費極低,不到 0.01%! SPY ETF優缺點 優點: 跟隨美股市場一起成長! 定期配息!每年配息 2 +元 流動性佳!成交量龐大 缺點: 集中在科技股 容易受到 S&P500的漲跌,影響SPY起伏! 管理費與IVV、QQQ相比較貴(同是S&P 500 ETF) 圖片|Photo by prof4039 on Pixta S&P 500 ETF:SPY ETF 的成分股 SPY ETF 主要仿造 S&P500 的持股,以下是 SPY ETF 成分股的前 10 大股票佔比 名稱 公司 權重 AAPL 蘋果 6.75% MSFT 微軟 5.37% BRK.B 波克夏 1.67% TSLA 特斯拉 1.54% XOM 艾克森美孚公司 1.42% 表格| 整理自 SPDR 官網(2022/11/15) SPY ETF 持股受限 S&P500 以市值加權,因此 SPY 主要以市值大的公司為主! SPY ETF 成分股: 主要以「科技股」為大宗,佔據 26.56% 含微軟、蘋果、AMAZON、FB、Google、嬌生、波克夏、VISA SPY ETF 成分股的產業分佈如下: 資訊科技:26.56% 健康照護:14.9% 財務金融:11.59% 圖片| SPDR 官網 美股 SPY ETF 配息 美股 SPY ETF 是季度配發股息 長期趨勢:美股 SPY ETF 配息會持續配發,雖然不會成長但穩定 2008 年金融海嘯也能配發出2.8美元 2015 年後美股SPY ETF配息幾乎季度配息超過1元 十年平均季配息:0.71 元,平均一年配 2.8 美元 殖利率:SEC Yield 1.22%,同產業平均 ETF:0.98% 配息基準日 配息總額 2022/9/19 1.596398 2022/6/21 1.576871 2022/3/21 1.366009 2021/12/20 1.636431 2021/9/20 1.428117 2021/6/21 1.375875 2021/3/22 1.277788 (延伸閱讀:錢錢與它的產地|不想用「複委託」買美股?5 大美股券商比較,零手續費買進世界百大績優股!) SPY ETF 股價走勢 了解 SPY ETF 股價走勢的目的有兩個 第一:了解投資 SPY ETF 時,可能面對股票下跌的風險 第二:從歷史價格走勢,判斷何時買進 SPY ETF 2022 年以來,SPY ETF 股價走勢下跌 16.8% 長期來看 SPY ETF 股價走勢的累積報酬是 723% 價格回檔風險:2008 年價格下跌五成,2020 價格下跌三成! 股股 APP 合理價:516,而 SPY 現價 395(2022/11/17;折價狀態) SPY ETF怎麼買? S&P500 ETF:SPY,透過海外券商平台購買,或透過銀行執行複委託。 海外券商多已經不用手續費,但是要負擔電匯的費用 國內複委託費用率比海外券商高! 1. 複委託 美股投資複委託教學|玉山證券5分鐘完整流程! 2. 國外券商 透過國外券商投資海外的指數ETF,能享有較好的交易環境以低交易成本的優惠。 國外券商該如何選擇,可參考: 美股開戶|美國三大券商比較!IB盈透證券開戶流程教學,五分鐘搞定! 優缺點比較: 新手如何購買美股?複委託&海外券商完整比較,美股投資優缺點一次分析! 圖片|Photo by Graphs on Pixta SPY ETF的操作策略 以下列出幾個策略比較表,讓你能輕鬆開始投資 S&P 500 ETF 一 般而言,ETF 最好的操作策略法就是:SPY 定期定額 定期定額的好處是:買到平均成本,不用擇時投資 定期定額的壞處是:必須是標的物價格長期向上 SPY 近 10 年報酬率 13.36% 戰略 區分 賺價差 小於一年內的買進賣出,能夠買低賣高賺取價差,但是遇到盤整時,可能難以操作 賺股息 Buy and Hold 買進並持有,持續領取股息,但是這個方法前提是你的本金要持續投入且夠大 時間 區分 長期投資 SPY 定期定額如果要長期投資,則要注意走勢是否長期向上,雖然我們不能預測未來,但是能從過去預估 短期投機 可能因為事件,或是指數的暫時受挫,使得有機可趁,不過這種機會少又珍貴 股股 觀察 長期走勢 你能忍受 5 成的回檔走勢嗎? 遇到 2008 年金融海嘯 SPY 重挫五成左右!這相當考驗投資人的心理強韌度! 科技股,波動很大 因為 ETF 追蹤科技股使得波動相對較大,因此看投資人是否能夠承受。 (猜你想看:錢錢與它的產地|男生比女生懂錢?解密會投資的女生,擁有的 5 大特質) S&P 500 ETF 比較:SPY、VOO、IVV 想投資 S&P 500 的話,可以參考以下 S&P 500ETF 表格: 名稱 SPY VOO VV 費用率 0.095% 0.03% 0.03% 現金殖利率 1.22% 1.24% 無 長期平均配息 1.18(勝) 1.033 1.137 追蹤指數 S&P 500 十年報酬 12.58% 12.65%(勝) 12.65%(勝) 價格 374.13 343.87 375.77 規模AUM 3495億美金(勝) 2582億美金 2858億美金 成分股 大型科技股 發行年份 1993 2010 2000 發行商 SPDR S&P500 S&P500 總結:SPY 和 VOO 和 IVV 其實相差不多!但是以費用角度來看 VOO 和 IVV 比較有利! 圖片|Photo by Karolina Grabowska on Pexels ETF 實戰總整理:SPY ETF 一次看 ETF 實戰主要分享 ETF 的各種實用知識,讓你上投資戰場不會沒武器! 1. S&P 的指數比重非常分散,前十大個股佔指數的比重不到 20% S&P500 的個股基本上都是大企業;如果相信世界最有競爭力的企業,長期業績會持續成長, SPY 就不失為一個可以長期納入核心投資組合的標的。 2. 所有的持股都是美國企業 如果美國股市發生系統性風險時,其績效仍會受影響。 3. SPY ETF 適合對象:想追蹤美股大型股指數的人 SPY 雖然費用率沒有比其他追蹤 S&P500 指數的 ETF 低,但它是成立最久的 ETF,市值也比其他 ETF 大,因此流動性、買賣價差會較小,實際上和其他類似標的差異也在小數點 2 位數以下,要投資個十多年最後結果才會差到 1%。 追蹤指數 S&P 標普 500 指數 (S&P 500 Index) 費用率 0.095% 主要成分 股票大型股 優點 跟隨美股市場一起成長! 定期配息!每年配息 2 多元 流動性佳!成交量龐大 缺點 集中在科技股 容易受到 S&P500 的漲跌,影響 SPY 起伏! 費用率與 IVV、QQQ 相比較貴(同是S&P 500 ETF) 「最好的投資就是自己,沒有任何事物可以與之相比。」 股神 巴菲特 未來也會多分享女子投資、女子理財以及美股 ETF 的相關知識!想找到筆者更多文章,可以搜尋股股知識庫!我們下次見! 原文鏈結:ETF實戰|世界最大的ETF:SPY可以買嗎?SPY成分股、SPY 走勢分析! 馬上看更多,股股最熱門的ETF:QQQ、VOO。 January 11, 2023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DcXny5
2023年1月10日 星期二
專訪《P.Seven》香味設計師 潘雨晴:氣味設計師女力興起,鼻尖上的台灣氣味,創造獨特的香氛體驗 https://ift.tt/G2MUdaq 女人迷編輯 黃繭 Chien Haung 起初為了賺錢還債,潘雨晴嘗試各式各樣的,創業前,換過 24 個老闆,沿路跌撞,眼前迷茫。憑著一股堅持,熬著熬著,沒想到心中那罐「台灣式」香水就這樣誕生了!讓我們來聽創辦人雨晴談《P.Seven》的誕生之路。 被日媒喻為「天才氣味設計師」的潘雨晴,過去專訪提到,自己其實並不是一個擅長表達的人。 作爲品牌創辦人,除了肩負設計香水的重任,團隊裡的任何大小事,絕對親力親為,從一人作業到團隊共創,這是一個突破自己的過程,她必須勇敢跨出舒適圈,不再將自己包裹起來。 花蓮出生的孩子,大自然裡聞出「台灣」氣味 雨晴出生鄉下,物產豐饒的魚米之鄉「富里鄉」,位於花蓮最南端,相鄰台東,兩側被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緊緊包圍,放眼望去皆是自然美景。富里,是一個文化滋養之地,無論閩南、客家、原住民文化,都在這處綻放。 她從小對萬物充滿好奇,鐵、橡膠、苔蘚、落葉⋯⋯只要湊近鼻子,就想聞一聞味道,上帝有如賜給她了靈敏的鼻,記憶彷彿香味銀行,把一切聞過的味道都存起來了。 圖片|品牌 P.Seven 提供 雨晴說過,自己對味道十分傾心,煩亂時,她會走進大自然探索萬物給他的暗示。 無論輕觸地上的濕潤泥濘,爬滿樹根的苔蘚,這都是大自然給他的啟示,或許這不僅是誤打誤撞,花蓮的自然之美,早已在她內心種下種子,等待開啟「改變」的契機。 (延伸閱讀:專訪莊淑芬:Follow your heart!完美選擇不存在,只問能否一心一意) 貴人轉介,為她開啟了「改變」之門 雨晴的創業心路歷程,一波三折,起初家裡欠債百萬,一次兼職四份工,為了還債,工作經歷五花八門,便利超商店員、旅行社業務、電影販售員,一共換過 24 個老闆,當時她對未來好迷惘,只能不斷以工作填補金錢的不安。 對命運毫無期待的她,本想回到花蓮不再繼續北部深耕,輾轉到池上幫姑姑管理民宿。 突然間,她被一位阿伯叫住,對她說:「年輕人怎麼可以在這裡呢!」 這位貴人的出現,為她生命帶來巨大轉折,經由轉介來到圓山大飯店學習茶道,當時進出茶室的人,身份不凡,達官顯貴,也跌破了她的金錢價值觀。 當時的她住在頂樓加蓋,每月只想花 6000 元,人在千江月茶行學習茶道,金錢價值觀卻落差很大,起初她驚訝,怎麼有人願意兩百萬買一個壺? 舉辦拍賣會,眾人花上百萬,只為了爭一根琴弦,她深感衝擊,同時也生起了一股「想用這些錢,去做更多回報社會」的動力。 圖片|品牌 P.Seven 提供 而立創業,攢好勇氣,走過的每一步不會白費 學習茶道,是為她展開創業契機的大門。 當時她一邊學習,一邊讀了好多理財的書,同時也發現人們習慣出國買些奢侈精品回來,那麼台灣呢?有什麼東西,是能夠讓觀光客帶回去的? 因緣際會之下,她發現沖泡後的茶葉杯底,香味十分迷人,這份香氣若能與台灣連結,或許就能創造出不一樣的紀念品,於是製作香水的念頭由然而生。 只是,想製作「茶」香水,沒那麼簡單,面對無前例可以參考,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這過程讓雨晴奔波無數,為了創造台灣獨特的茶香水,她不願仰賴歐美進口,遍尋在台能與她建立共識的調香師,再加上香水原料本就昂貴,光要開發一瓶香水,就得耗資百萬。 她邊燒掉資金,邊從自我懷疑裡反覆跌撞 —— 她不能回頭,她只能向前看! 無受過正統調香師的訓練,只能試了再試,好不容易香味調出來了,瓶身容器又是個大困難,這一條路走下去,越闢越艱難。她談到自己而立創業,沒有任何基礎的狀態下,會不會是一件太過勇敢的事? 所幸,她的堅持沒有心血白費,突破困難,不僅找到合適的廠商與調香師,也終於達成讓香水誕生的艱鉅任務。 圖片|品牌 P.Seven 提供 破框:你能成為自己生命的貴人 創業初期,她很幸運,用盡心力打造的香水,受到海外香港、日本客人的眷顧與喜愛。 跳脫傳統製作香水的框架,將東方文化注入與其中,起初雖被周遭批評反對,但她的嗅覺已打破了傳統天花板,走出去、盡全力成為自己生命裡「改變」的關鍵。她成為自己的貴人! 2019 年,品牌《P.Seven》受到日本有鄰堂邀約,進軍到日本。 日本管制嚴格,要能通過原料審核登陸日本,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她成為了第一個進軍日本的台灣香水,而後陸續日本展店,受到坎城影展「臺灣之夜」、紐約官方時裝周的合作邀約,這也讓《P.Seven》打出知名度,被更多人看見! 香味於現代儼然成了一種象徵,不再只以香水形式去呈現。香氣,如同指紋般存在,可以確實辨識一個人,具有靈魂。雨晴在打造的正是獨一無二的靈魂,為所有遠在他鄉,思念台灣的人,創造專屬台灣的氣味。 (延伸閱讀:專訪創作歌手——王彙筑:不要活在別人眼光,試著接受讚美,因為你很棒,也值得被愛!) 心無旁騖,才能把事情做得更有深度 我們問雨晴,走了那麼長一段路,從零起家的過程,真的好不容易。她有沒有什麼「破框」的心得,可以與我們分享? 雨晴不私藏,面對隨時會被科技淹沒的現代,我們拼命追求金錢、成就,汲汲營營,自然也忘了身心療癒的重要性。她推薦讀者們在日常抽空安排閱讀時光,平時的她,藉由抄心經來安定自己的心靈狀態。 她分享了一本影響自己很深的書《帝國的香水》,裏頭闡述了香水產業的文化和歷史。 創造香水,就如走過歷史一樣,需要時間慢慢推移累積,雨晴引述裡頭,唐太宗說的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專注現在看見的事,練習在追逐跟競爭裡,檢視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P.Seven 創辦人 潘雨晴 許多事情都要慢慢的、心無旁鶩地做,才能把事情的深度做深,而不是廣泛追求所有。 P.Seven 創辦人 潘雨晴 January 10,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G2MUdaq
2023年1月9日 星期一
《愛的二八定律》解析:楊冪、許凱演繹出的不同婚姻選擇討論 https://ift.tt/kTiw23d 文薇 工作女強人,適合談戀愛嗎?由楊冪、許凱主演的陸劇《愛的二八定律》,探討都會女性的婚戀觀、翻轉「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價值,判斷適不適合婚戀,你可以這樣看! 主打都會女子婚姻關係的陸劇《愛的二八定律》,從探討都會女性的婚戀觀出發,拍出了舊題材迸發新理解的效果。 特別是劇中刻意翻轉了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點,更是讓人眼睛一亮。 女主角秦施(楊冪飾演)是個事業大於家庭的職業女強人,光是工作就能帶給自己極高的滿足感與幸福感,所以根本不需要戀愛。 然而,要不要戀愛從來都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雖然現在已經不像是過去那樣需要遵從媒妁之言,但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中,總會有隱形的規範牢牢框住所謂的「適婚」女性,讓她們必須得在工作和家庭間做出抉擇。 圖片|《愛的二八定律》官方微博 適合婚姻的去結婚,適合工作去工作,這才是真的公平 相比起像秦施這種總是將工作放在第一的工作狂,男主角陽華(許凱飾演)顯得「佛系」許多,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平凡人,平凡的可以將物質慾望降到最低,平凡的過好每個小日子。 乍看之下,這兩人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簡直有著極端差異,但卻在因緣巧合下硬是湊在一起。 誰知道這樣的組合竟然意外地契合,誰說男生只能出外打拼賺錢,又是誰說女生只能相夫教子好好顧家庭? 他們心裡很明白,誰適合在外打拼,誰適合操持家務,從來都只有喜不喜歡,沒有應不應該。 適合持家的去持家,適合工作的去工作,拋除掉性別,我們都是獨特的個體,大家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事物,何必非要迎合大眾的眼光,扮演自己最不擅長的角色呢? 所以比起盲目尊崇隱形的性別規範,不如學會相互尊重,明確自己與對方的喜好後,再來決定最適合彼此的分工方式,這樣才叫真正的公平。 (延伸閱讀:活出自己的樣貌,當個女強人也沒什麼不好) 圖片|《愛的二八定律》官方微博 想驗證什麼才叫對你好,只要和對方交換就知道 劇中曾出現一幕讓我印象很深刻,那時是秦施受邀參加一個高級主管的宴會,出席的人通通都是叱吒風雲的企業家。 大家都是兩兩相伴前去赴約,一般來說像這種攜伴參加的宴會最後都會變成男生聚在一起聊事業,女生圍坐一起談家庭。但秦施偏偏就是要做到男生堆裡,和大家談論關於事業與理想抱負。 當時在場的高管們覺得很訝異,刻意在言談之間提及關於女性進入婚姻之後就應該專心顧家,而非硬是要與男性競爭同等職業地位。 其中一位主管甚至說到,他很尊重女性,也絕對尊重性別平等的條例,但他認為,男人負責在外吃苦打拼,女人就負責好好在家顧孩子,這樣做全然都是為了對方著想的選擇。 秦施立刻就提及了自己的想法,說她小時候家裡的人買西瓜要平分時,哥哥們都是先將西瓜裡最中間的一小塊吃掉,然後把剩下的一大部分都留給她吃,當時她覺得很感動,但同時又很愧疚。 於是某天她就偷偷的先把西瓜的中間先吃掉,結果哥哥們看到之後非但沒有感謝她,反倒很生氣。從那天開始她就知道,原來西瓜最好吃的地方就是在中間的部分。 所以如果往後你想要驗證對方是不是真心對你好,只要和對方交換後,就能知道答案了。 (同場加映:劉軒專文|為什麼走得長久的伴侶,不該只是「對你好」?) 圖片|《愛的二八定律》官方微博 很多時候的「我都是為你好」只不過是披著偽善的大衣,暗藏著自己的私心。特別是在進入婚姻關係時,新的身份並不代表需要拋棄自我。 所謂的男女平等從來都沒有特定標準,有的男性就喜歡打掃顧家,有的女性就喜歡工作養家,讓願意做的人去做願意做的事,這樣才叫真的為對方好。 而只有真正為對方好的婚姻,才能體會到情感的細水長流。 January 09,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kTiw23d
【蘇珊米勒】2023 金牛、處女、摩羯:土象星座一月運勢 https://ift.tt/wKLMPAS womany 女人迷精選 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占星學家「蘇珊米勒」的 2023 年 1 月土象星座運勢:金牛座、處女座、摩羯座會遇到什麼好事呢? 金牛座(4 月 20 日~5 月 20 日) 假期之後,很多人覺得自己更要休息了,你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年末的假期對你而言甚至過於激烈了。 1 月 6 日週五有一輪有愛的滿月,你可能決定出城轉轉。你可能會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出行,享受高質量的時光。 如果去的地方稍微遠一些,你可能會在這裡度過整個週末。你的旅行宮由土星守護,現在,土星在事業宮運行,你可能也會獲得事業上的好消息。 此外,本月早些時候,對於事業、對於相關的新市場而言,海外關係特別重要。或者,可以考慮一下高等院校群體。如果你在媒體、出版或廣播相關行業,現在機會很多,所以,你可能想要尋找一些方法來充分利用這樣的好運。 1 月 6 日的滿月很好,最好的部分是她帶來了雙重好運,重量級的星星全都在支持你。 圖片|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 第一重好運來自代表驚喜的天王星,1 月 6 日,他會和太陽、滿月形成完美的三分相(非常和諧的相位)。 因此,你可能會因為旅行、家庭和事業成功獲得幸福感。你的思維頭腦會非常開闊,能夠以新的視角看待過去帶著狹隘觀念看待的事情。 第二重好運是吉星木星和代表財務力量的冥王星成相,這個相位表明,很多事在為你而來,非常罕見,無比繁榮。 如果你在上文中的相關領域找到一個方向深挖,那麼你可能會獲得數量龐大的收入。 火星仍然在你的第二宮搞破壞。第二宮代表收入和儲蓄,你可能已經發現自己開銷太大,而且幾乎無法阻擋了。 這種高開支的狀況從 8 月 20 日開始,可能會一直持續到 3 月 25 日。 不過,感覺到支出增加的同時,火星也在激勵你尋找新的、不同的收入來源。與此同時,你也希望工作能夠滋養靈魂、幫助你為世界做出實質性的貢獻。 圖片|Photo by Tirachard Kumtanom on Pexels 1 月 21 日,你擁有一輪華麗的新月。機會可能會在新月之後的幾天、幾週之內來敲門。這次新月可以說是全年最好的新月,非常適合面試重要崗位。 如果你是自由職業,那麼非常適合展示自己、贏下重量級的新客戶——這位客戶相當特別。你會成為行業內的焦點。最關鍵的就是做好準備,所以,從現在開始努力完善簡歷和個人介紹吧。 1 月 21 日的新月也會引導你去幫助處境艱難的人,幫助那些當前在情感、經濟和身體上受苦的人。 這次新月出現在水瓶座,這是一個關心社群、具有人道主義情懷的星座。這次新月可能會鼓勵你做慈善、加入人文或環保組織,或者其他致力於改善弱勢群體生活程度的群體。 1 月 24 日,太陽和木星合力支持你,幫助你獲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好的狀態,這是本月最為開心的日子之一,你會看到顯著的事業進步。 翻譯:星譯社/譯者:安德烈 (延伸閱讀:大人的療癒繪本《有些日子,我等待成為自己》:你不是真的糟糕,只是太愛這個世界) 處女座(8 月 23 日~9 月 22 日) 事業燦爛,像煙花點亮夜空,所以也佔用了你的大量時間和精力以保持勢頭。調整好你的節奏,因為一切很快還將上檔升級。 火星在雙子座,你星盤第十宮榮譽、獎項、成就宮,帶給你許多讚美。 而 2022 年 10 月 30 日以來,火星一直逆行,意味著火星開始令進展減速,無論你多麼用力地保持進度,仍然不得不修改並延長交工日期,也許是因為別人無法做出及時的決定,或無法完成他們那端的工作。 或可能有供應鏈上的問題拖住你的進度。 2023 年 1 月 12 日火星順行之後,這種進展上的不順就消失了。 如果你在找工作,可能已經在 2022 年 12 月 7 日的滿月中得到了一個機會。沒有的話,這個月你會發現,你的工作選擇變多了,談判也更順利。 圖片|Photo by Ivan Samkov on Pexels 火星將在你星盤重要又顯赫的事業宮停留到 2023 年 3 月 25 日。如果你的工作收入基於佣金、版稅、授權費、其他業績提成,獲取財務收穫的前景也是多年以來最好的。 1 月 21 日的新月給你另一個賺錢機會,可能通過你專注投入的全職、兼職、一次性項目賺錢。這個新月質量很高,應該會帶著禮物到來。 看起來你也會使用性能優越的電子設備工作。火星在你星盤第十宮成就和讚美宮,與你星盤工作任務宮的太陽和新月呈吉相。 確實,這個新月說明你正在一個新任務的起點,會將全部注意力投入其中。晚些時候,大概到 8 月 1 日的滿月時,你可能得到之前想都想不到的歡呼與掌聲。 所有星星都進入支持你、幫助你揚名立萬的位置。全力投入前方出現的項目吧。如果你自主經營,這些可能表現為你得到一個新的大客戶。 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1 月並非都是刻苦做事、攀登成功階梯。1月 6 日或那個週末,你可以期待一個炫目的社交活動,那天是巨蟹座滿月,落在你星盤玩樂宮。 所有滿月都有之後五天內的影響期,滿月的能量逐漸降低。滿月落在非常溫柔多情的巨蟹座,一個水象星座,與你們處女座的土像元素完美交融。 滿月綻放在你星盤友情、集體、歡樂宮,同時太陽、冥王星、你的主星水星都在你星盤真愛宮。 天王星也是滿月的重要參與者,將與太陽和滿月直接聯繫,你可能踏上一次精彩出行,可能是去個碧水銀沙、繁花似錦的異域風情海島。 走出節日季,你夢想去個短途的清淨之地恢復一下,溫暖和陽光是理想之地。或者,你可能興奮地迎接一個重要的人,這個人居住在遙遠的城市,這次來看你,還可能留在你家陪你一陣子。 翻譯:星譯社/譯者:幻覺 (同場加映:你不是社交恐懼,只是更愛獨處!三個方法讓你放下焦慮,做最舒服的自己!) 摩羯座(12 月 22 日~1 月 19 日) 你的 2023 年開篇會非常神奇。三顆快樂的星體——太陽、水星和冥王星——都聚集在你的個人命宮摩羯座裡,希望你能好好的。 它們齊聚一堂祝你生日快樂。 1 月 6 日的滿月出現在你對宮星座巨蟹座內,因此有些美妙之事即將發生在你的情感生活裡。 當那些事發生時,天王星的位置在數學上與太陽和水星雙雙「相拱」(象徵優雅的和諧),並對滿月笑臉相迎,因此會帶來個令人驚喜的消息。 你也許會訂婚或結婚,或者如果你希望有個孩子的話,你會發現你懷孕了。如果你正在懷孕並臨近分娩,那麼本次滿月會很容易令你的孩子降生。 與此同時,你也許完成了一個重要的創作項目,並出乎意料地贏得了熱烈的掌聲,令你成為市場的寵兒,並為你的未來帶來更多的複雜藝術項目。 如果你需要一個新地方安居,或希望投資一套房子或公寓,你最近可能遇到一些阻力,缺乏靠譜的選擇以及不斷提升的抵押貸款利率。 許多行星都處於逆行狀態中,因此你可能得等待觀望。木星最近於 12 月 20 日進入你的家宅宮,它在 2022 年早些時候曾來到過此地,並將聚光燈投向你的家宅和家庭事務上。 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好運的木星投射的光芒將幫助你至 5 月 16 日。如果你正認真想找個新地方居住,那立刻開始尋找把——一分鐘也別浪費。 在 4 月 19~20 日白羊座那鼓舞人心的日食之際,你會感受到木星最強烈的光芒。 在工作方面,你一直在刻苦努力,且很少甚至沒有休息。自從 8 月 20 日火星首次進入雙子座以來你一直就以這個節奏工作著。 現在這個(火星雙子)的趨勢你已走到半途。一旦 3 月 25 日火星離開雙子座就能解脫,到時候你終於能關閉這個艱苦的篇章了,在未來幾十年裡都不會發生類似的狀況。 火星自從 10 月 30 日以來一直在逆行,並將於本月 1 月 12 日恢復順行。即便有時你覺得工作艱鉅且充滿壓力,但你依然對工作十分投入且富有激情。 把1月9日那天做個五角星記號,彼時火星將以美妙的方式去接觸它的愛人金星。這有助於你的工作和收入,因此你可能會收到一個新任務,或因為之前極具專業性的創意項目得到大額報酬。 圖片|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在天王星結束它從 8 月 24 日至 1 月 22 日的逆行期之後,你的現金流將大大改善。掌管交流、儀器、電腦、旅行的水星從 12 月 29 日起逆行,並將於 1 月 18 日恢復順行。 到了那時之後,你可以期待一個更輕快的節奏,一個明顯比 11、12 月、以及 1 月上半更具成效的節奏。 1 月 18 日那天太陽和冥王星也將在摩羯座內相會,你的行動力和言辭會格外有分量且具權威性。 你會看到從 1 月 18 日起,生活節奏變得更快且更令人滿意。 1 月 21 日的新月是充滿愛意的宇宙給你的禮物,幫助你通過未來幾天乃至幾週的收入提升來增加你的資產。 留意在新月之後幾天發生的事,尤其是 1 月 24 日當太陽與木星以奇妙的方式協力來幫助你找到增加收入的辦法——出於很多原因,這可能是本月你最有利的的時刻之一,特別是經濟方面的好消息。 最後,1 月 29 日週日太陽將收到來自火星的強大波動(這股有助益的波動你會在 1 月 27 日就感受到,並持續至 1 月 30 日週一),所以將你的注意力放在開拓新客戶或新的收入來源上吧。 翻譯:星譯社/譯者:王小亞 January 09, 2023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wKLMPAS
2023年1月6日 星期五
【蘇珊米勒】2023 雙子、天秤、水瓶:風象星座一月運勢 https://ift.tt/XTb1g2l womany 女人迷精選 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占星學家「蘇珊米勒」的 2023 年 1 月星座運勢:雙子座、天秤座、水瓶座,會遇到什麼好事或壞事呢? 雙子座(5 月 21 日~6 月 20 日) 火星自 8 月 20 日以來一直位於雙子座,考慮到火星通常對一個星座的訪問時間只有 6 或 7 週,讓火星在你的星座里呆這麼久可能會很令人疲憊的。 你還有更多時間,火星要到 3 月 25 日才會離開你的星座。然而,在 1 月 12 日和 3 月 25 日之間的幾週,對你來說是接待這顆精力充沛的行星最甜蜜的幾週。 火星確保你是遊行隊伍中的領導者,許多人會向你尋求建議和指導。火星在你的星座也能讓你更有吸引力,所以你可能發現更容易參與社交和找到新的關係。 然而,與此同時,以行動為導向的火星也可能給你帶來太多的事情,而沒有太多時間去完成所有這些事情。火星在這個位置有時會讓你覺得你所有的手指都在電插座上 —— 太刺激了。 另一方面,火星在你的星座會讓你對事件的進程有比平時更多的控制。如果受到挑戰,你會參加激戰捍衛自己的地位,並堅持到最後。火星畢竟是給予你勇氣、決心和動力的戰士。 自 10 月 30 日以來,火星一直在雙子座逆行,阻礙了你的進展,如果你是單身,建立感情關係這事兒上可能已經感覺「不對勁」。 好消息是,火星將在本月 1 月 12 日轉為行。就像一些人在長期睡眠後醒來一樣,火星在順行後需要些時間來提升能量。雖然你不會立即感受到火星的全部能量 —— 一直要到 2 月下旬 —— 但你會逐漸看到事情在變得更有活力,在你的努力中取得積極的進展。 事實上,每一天都會帶來更好的消息。本月 1 月 29 日,火星將與太陽接觸,為你帶來一個特別有利的一天,可以應對任何的權威人士。 在本月更早的日期,在 1 月 6 日的滿月,你的收入方面可能會有好消息傳來。如果有人欠你錢,很可能在這個時候還你錢。 如果你有一個新產品要推出,那就多等幾天,直到 1 月 12 日之後,到時候再把它投放到市場中。你也可能得到家庭給予的錢 —— 父母的現金饋贈或在遺囑中記得你的親戚的遺產。或者你可能在電視遊戲節目中贏得現金大獎。 無論如何,一筆意外之財似乎正在向你走來,而且你收到的錢會有驚喜的成分,因為天王星會如此地友好。天王星將與太陽和你的守護行星水星相接觸,兩者都位於摩羯座,也就是你掌管他人金錢的宮位。 這意味著你收到的錢可能是你之前所做工作的費用。太陽掌管你的寫作、演講和交流宮,所以這筆錢可能是你成功完成一個項目的報酬。 還有其他證據表明,這應該是一個帶來美妙財務消息的月份 —— 白羊座的木星將與冥王星形成跨星座的六分相(代表機會的相),與你代表他人錢財的第八宮相關聯。你可能會得到一大筆獎金、費用、遺產、獎品,或者從銀行得到不錯利率的抵押貸款,還有更多的可能。 圖片|Photo by Roberto Nickson on Unsplash 這個月滿地寶石,1 月 21 日的水瓶座新月將會特別甜蜜。 如果你想和別人競標一項工作,請在 1 月 21 日這個非常幸運的新月到來後送上你的標書。 如果你能等到 1 月 21 日在水瓶座這個非常具有兼容性的星座的新月,你會發現一切都會更容易、更順利。這輪新月可能為一項重要的新的出版或廣播任務打開大門,或者關於某個法律案件。兩者都可能帶來積極的結果。 另一個收穫的領域將包括為獲得高等學位而進行的學習(或成為教授或此類機構的其他專業人士)。 另外,你可能決定進行一次令人興奮的長途旅行,如果你有時間的話,這將會帶來卓越的結果。這些領域中的任何一個,都是智力方面的,都會打開你的視野,讓你看到比過去更多的可能性,來拓展你的個人成長。 這個新月是如此積極,你可能會從所經歷的一切中感受到一種自由解放的光芒。 1 月 21 日,雙子座的火星將與水瓶座的太陽和新月完美對話,也會與摩羯座末度的冥王星對話,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尤其是在旅行、學習、法律事務、廣播和出版領域(所有你很擅長的領域),會有巨大的宇宙支持。 同時,火星將支持冥王星,並且是具有很強力量的相位。這表明你可以從過去的痛苦經歷中汲取營養,並在未來幾週內轉變為一個被治癒的、更好的「你」。 金星將進入水瓶座,這是一個適合你享受愛情和樂趣的地方。金星將於 1 月 2 日進入水瓶座,停留到 1 月 26 日。這是幾個月來你擁有的金星的最佳位置之一。 你最喜歡的一天可能是 1 月 9 日,屆時火星在雙子座將與他的甜心金星在水瓶座接觸 —— 一個為愛情而準備的浪漫之夜。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誘惑力有多大,殺傷力有多廣 —— 1 月 9 日會相當強烈,當別人對你有所表示時,你很快就會發現。 水星將在 12 月 29 日到 1 月 18 日逆行,所以在 1 月 18 日之前,一個曾經的愛人可能想和你重新開始一段關係。 看看你的感覺,牢記你放棄那段關係是有原因的,但如果你喜歡的話,一起吃個飯吧。新的關係在本月的最後三分之一段開始會更加順利。 在你的日曆上圈出 1 月 24 日這一天,屆時水瓶座的太陽將與白羊座的木星相合作 —— 這一天,事情應該以一種神奇的方式讓你開心。 夢想可以成真 —— 邁出一大步,把握住你心中的夢想吧。 翻譯:星譯社/譯者:劉小貓 (延伸閱讀:別再使用「欲擒故縱」追求術:曖昧關係裡,已讀不回真的好嗎?) 天秤座(9 月 23 日~10 月 22 日) 既然假期結束了,你會發現1月將從大量的活動中開始。首先,你會在你的第10宮,掌管事業榮譽、獎勵和成就的宮位迎來滿月。 你會聽到你落實了一個有更好的地位和影響的新職位,或者你可能會在1月6日滿月前後完成一個非常有新聞價值的大項目,媒體可能會想要採訪你。 天王星將與這次滿月形成甜蜜的角度,這對你而言可以翻譯成豐厚的金錢。如果你失業了,貌似你的公司會對解僱感到很抱歉,會願意給你一筆豐厚的賠償金——但你一定要去詢問。 (我不是說失業一定會發生,只是有一線可能,因為我沒辦法看到你星盤中的全部。) 要往積極的方面想——這次滿月是站在你這一邊的。如果你要找一個新工作,那麼這就是合適的時機問清楚公司的福利,應該是很慷慨的那種。 與此同時,1 月 6 日這個令人愉悅的滿月,會讓你有大量活動聚焦於家宅或其他你擁有或租賃的資產。如果你必須要搬家,你可能會找到可以考慮的合適地方,或者如果你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打算搬家,你可能會自願伸出援手。 太陽在你星盤中的這個宮位也會給在你第八宮的意外之星天王星發出信號,意味著你會找到銀行願意給你抵押貸款或房屋裝修貸款。 這也有可能表現為其他形式 —— 如果你欠了一大筆錢,很可能是稅收或者學生貸款,又或是你需要付房子首付但沒有全款,又或是你一直在為這件事苦惱,那麼將會迎來希望。 事實上,天王星照射到在你第四宮的太陽,暗示著你家庭中的一員可能會同情你的困境,而且很可能會給你一筆錢幫助你還債。 現在來換一個不同的話題。幾個月來火星在你的第九宮遠途旅行宮打轉,所以你可能比平時有了更多的旅行。 另外,你可能會涉及一項拖了幾週或幾個月的法律事務。或者,如果你在媒體工作,你可能一直在寫一個故事(或是一個故事的主題),或者專注於獲得高等學位。 事情將會遠遠得到改善,因為引起你關注這些領域的火星將在 1 月 12 日從逆行軌道中恢復順行。 圖片|Photo by refargotohp on Unsplash 雖然火星不能一下子把它的移動恢復常態,至少 1 月 12 日之後他會往正確的方向移動,而且很可能你會看到某種突破。 這是對你來說進程看似緩慢的另一個原因 —— 水星從 12 月 29 日就一直在逆行(你在兩週之前就感受到了節奏放緩)。 幸虧水星將在 1 月 18 日全力恢復順行。那天之後你就可以簽署重要文件,或者用你上個月收到的禮品卡去購買任何你渴望擁有的電子產品。 這個月裡你的最佳時刻之一,將會發生在 1 月 21 日的水瓶座新月當天或前後。它將點亮你的第五宮真愛宮,並給予你機會認識新的人,如果你是單身並渴望擁有命運邂逅的話。 如果你已有所屬或已婚,你會有更多時間和意願去創造和你愛的人在一起的高質量時光。木星將加強你們的紐帶,你們也會有特殊機會走得更近。 有太陽、新月、你的守護星金星和土星一起擠在水瓶座這個你星盤中的浪漫宮位,你會收到和朋友一起放鬆的邀請。 天王星是你愛情宮的守護星,它從 8 月 24 日開始也一直在逆行,但會在 1 月 22 日恢復順行,將在 2 月的幾周里開啟大量像寶石一樣的浪漫約會。 用金色把 1 月 24 日圈出來,這是一個四星級的日子,木星和太陽互相發送支撐的光束,這將有助於你建立有意思的穩固關係(或幫助你開始一段新的關係)。 另一個顯眼的日子是 1 月 29 日,屆時太陽與火星將形成合相。 翻譯:星譯社/譯者:海浪泡沫 Aph (猜你想看:談戀愛時只想膩在一起錯了嗎?關係裡的人,其實未必都想談戀愛) 水瓶座(1 月 20 日~2 月 18 日) 當你結束休假,重新投入工作之後,在最終結束某個項目之前,可能要對它進行微調。目標交付日期可能是 1 月 6 日,那天正好有巨蟹座滿月發生。 雖然截止時間是在 1 月 6 日,但你應該可以把它延遲到 1 月 9 日。雖然你有能力這麼做,但你可能會更想在 1 月 6 日交差。這個滿月發生的時候,你的主星天王星也會發揮正向影響。 經過假期的休整,你會帶著全新視角去看現在的項目,可能會改變一些之前的做法,進一步提升項目質量,增加一些獨特且令人難忘的細節。 與此同時,隨著 1 月的到來,一定要保持好體力,因為你的免疫力可能無法抵抗風寒感冒或流感。如果你感覺有點鼻塞,一定要盡可能地保持健康狀態,本月的第一個週末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由於太陽目前還在你的第十二宮,充足的睡眠和獨處似乎更利於你獲得能量。 2022 年 12 月 29 日至 2023 年 1 月 18 日期間,水星將一直處於逆行狀態。 這意味著,除了要在 1 月 6 號交付項目之外,你會感覺周圍一切都「慢悠悠的」。到了下半月,整體節奏就會開始變快,因為不僅水星要恢復順行,你的主星天王星也將在 1 月 22 日恢復順行,這同樣非常重要。 我們也不能忘了火星。它從去年 10 月 30 日就進入了逆行狀態,等到本月 12 號就會恢復順行。雖然所有逆行的行星們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恢復正常狀態,但重點是這三顆行星都要重回正軌了,你也是! 火星正停留在水瓶座的真愛宮,正是你想要的位置。自火星開始逆行之後,你對戀人的感覺就變得有些猶豫不決,不知該不該繼續這段關係。 如果還沒有做好決定,可以等到月底,那時可能會出現更加清晰的答案。 現在我們把注意力轉到你的工作上。如果你正好是失業大軍中的一員,而且沒能在去年 11 月或 12 月找到工作,可能反而是一種幸運。 因為在三顆行星一起逆行期間並不適合開始重要項目或新工作。如你所知,你的生活會變得越來越好。 1 月 21 日的水瓶座新月是今年的最佳時刻。這個新月之於你就像是一年一次的生日禮物,你可以通過任何喜歡的方式來運用這股能量。 一年只會有一次新月發生在你的星座,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然後一步步接近目標。 火星會跟新月及太陽成有利相位,為你打開新戀情的大門。或者,如果你已經找到了摯愛,那你們的關係會變得更加親密,愛意也會加深。 如果非常想要小孩,這個新月也會幫你實現夢想。如果備孕遇到問題,可以在本月去看醫生。這個新月會給你生活的各個方面帶來幫助,尤其是愛情和孩子。 圖片|Photo by Paige Cody on Unsplash 如果你是位藝術家,則有機會表現自己的創造力。 金星將在水瓶座停留近乎一整個一月,從 1 月 2 日到 26 日。在此期間,1 月 4 日是最棒的一天,因為那時的金星六合木星,如果你還在休假,非常適合安排一次浪漫的旅行。 下一個山閃耀的日子是 1 月 9 日,一個週一。但從 1 月 7 日 - 8 日的那個週末開始,你就能感受到這股能量。屆時,正在水瓶座的金星會與它的愛人火星六合,非常適合體驗電影般浪漫的小插曲。 如果想擁有浪漫的邂逅,一定要避開 1 月 14 日的那個週六,因為在天王星的影響下,那天的一切都不會順利。 而 1 月 28 日至 29 日的那個週末卻值得注意,因為那時的太陽三分火星,非常浪漫又有趣。 可以計劃一次浪漫的周末之旅,絕不會讓你後悔。你們會共同編織金子般的美好回憶,可能會留下永恆的記憶。 翻譯:星譯社/譯者:王哇哇_ATS January 06,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XTb1g2l
「小甜甜」張可昀家暴事件,該如何自保?十張圖帶你治癒台灣家暴傷痕 https://ift.tt/ml72Z93 女人迷原創製作所 台灣的家暴現況如何?被家暴後,該怎麼自保?10 張圖帶你了解其中的大小事,和你一起成為自己最有力的守護者! 2023 年 1 月,台灣女藝人「小甜甜」張可昀在社群上發文,講述老公宋晉賢徒手家暴始末,引發社會一陣譁然,有些人替小甜甜打抱不平,有些人則反過來指責她不懂得以和為貴。 隨著事件延燒,家暴議題再度被社會所關注,不免讓人反思,如果類似的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可以如何應對?身為受害者,又該用什麼方法陪自己走出陰霾? 以下透過十張圖,讓我們一起了解台灣家暴的現況,也從中學習家暴事件的預防與自保方法。從現在開始,自己來當自己的守護天使! January 06, 2023 at 06:36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ml72Z93
2023年1月5日 星期四
為你點歌|陳芳語〈愛你〉分手後,如何處理共同朋友圈?4 個方法,找出值得留下的人 https://ift.tt/A7FhZzD 海苔熊 一段關係走向結束,除了必須重新照顧自己的情緒,也必須花時間處理身邊的共同朋友圈,留下真正懂你的人。 曾經唱著屬於兩人的歌,在一起快四年了,終究還是敗在工作階段這關,只剩「習慣」一句話,就結束我們感情,失去了他和一起從小養到大的狗,那種感覺多痛!快半年過去了,我還是依然無法忘懷那些年的種種,但隨著時間,我已經進步很多,人家過得好,我何必沒自信過得比他不好呢? 我知道他對我超不好,但每次的吵架我都用愛包容,沒想到他卻狠心拋下我了。希望我能夠化悲憤為力量,找到自信的自己,直到遇見珍惜我的人。 以後不再相信承諾,不再規劃未來,把握當下,因為感情是殘酷的,只要有一方不要就會斷開。 只是,還是難過怎麼辦呢? 我們的朋友圈有許多重疊,我失去朋友跟他從小愛的狗,他真的好狠。 目前我正努力拼碩士畢業、努力勇敢面對感情的失敗,不想輸給挫敗的自己,但每個角落都有跟他的回憶。 不知道,畢業後、離開台北會不會好一點呢? ––Jessie(點播時間:2016/3/31 上午 12:27:45) 圖片|Photo by Phạm Trần Hoàn Thịnh on Unsplash 親愛的Jessie: 這些日子以來你辛苦了,你那麼愛他,最後他卻把你給留下,他不只帶走他的愛,還帶走了那隻很可愛的狗,甚至連你周遭的朋友都被剝奪。你內心有許多的難受和怨恨,覺得他怎麼可以這麼狠心,就像是從你腳下抽走地毯一樣,霎時間把身邊所有的一切通通都帶走了。 分手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它牽涉到的不只是兩個人關係的結束,更是雙方的「人際關係大洗牌」,例如你們在社群上面可能會有許多共同的朋友 [1],就算你封鎖了他,還是有可能會冷不防得到有關他的資訊。 如果你跟他的家人、寵物很好,就等於失去了一部分的「歸屬感」;如果你跟自己原生家庭的關係不好,而對方的家庭讓你有一種家的感覺,那這個分開並不是只是失去他而已,更是失去一個「家」 — —不管是失去這些家人本身,或者是失去腦袋裡你對於「家」的完美想像。 曾經是你生活中心的他不見了,曾經你花最多的心力去關懷包容的對象不見了,曾經珍惜、呵護你的人不見了,你會有一種頓時失去生活「重心」的感覺。 尤其是如果你本來就比較沒有安全感、本來就對自己沒有自信、本來就經常覺得自己被丟掉(例如不安全依戀者),那麼你會比其他的人更容易在分手之後,走得踉蹌, 步履徬徨 [2]。 但這些都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失去對人的信任。你心裡面會想著: 我還能夠再愛嗎?我還有力氣再去愛嗎? 我還能夠再相信有人會愛我嗎? 我還能夠對未來懷抱希望嗎? 如果以後有人承諾我未來,我還要傻傻的相信嗎? 這些一個又一個的困惑,會形成你心裡面巨大的空洞,時不時擾動你的心情, 有時會讓你自我懷疑、沒有自信,也有時會成為一種動力,你會想要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好到讓對方後悔丟下你。 (同場加映:面對分手的心理學方法:承認結束,才能擁抱開始) 圖片|Photo by Rizky Rahmat Hidayat on Unsplash 但你所不知道的是,想努力把自己過得很好或不好,來讓對方心生後悔和愧疚,其實就代表在你心中有一塊,仍然和對方羈絆在一起,你希望透過自己的行為去影響他的心情。姑且不論他到底會不會被你影響,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此時此刻,就已經被他的「在意或不在意」影響了。 很多人都說分開以後要找到自己新的生活重心,有的人是寄情於工作,有的人是立刻換下一個對象來逃避自己的傷心 ,但不論是哪一個方法,都沒有面對自己真實的恐懼:「我好怕孤單、好怕寂寞、好怕回憶湧上心頭、好怕最後沒有人會跟我一起走。」 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而要讓這個恐懼「不要那麼可怕」的其中一個方法是:「重新建立連結」 — — 從朋友中找到可以支持你的人,度過這段風暴期 。 心理學 OK 繃:如何處理共同朋友圈 ? 只不過這個建議在你的身上操作起來有一點困難。 你說,兩個人的朋友圈重疊很多,這意味著如果你找你們的共同朋友訴苦,可能就要擔心這個朋友會不會洩露有關於你的事情給他知道;如果你們的共同朋友是站在他那裡,找他們可能不但無法讓你的心情平靜,還可能因此而感覺到孤立無援。 所以如果你想要找支持的對象,請盡量避開彼此的共同朋友— — 儘管他可能比較了解你們的關係。 那麼,這些共同朋友在你們分手之後,還要繼續聯絡嗎?下面幾個路線,提供你做參考檢核: 1. 先搞清楚他到底是不是「你朋友」 如果你是因為和對方交往才認識這一群朋友,那麼有可能你跟這群「朋友」根本不算是朋友。如何確定這件事情呢?有幾個指標可以供你參考: 你會單獨(在沒有前任的陪伴下)和 這群朋友一起出去嗎? 你和這群朋友「各自」的交情如何? 跟這群朋友出去的時候,你會感到緊張焦慮嗎? 透過上面這3個問題,你大概就可以感覺到這群人是不是你的朋友了。 有些時候我們只是為了在分手後有一種「獲勝」 的感覺,不論是讓外表更有吸引力,或者是讓更多的共同朋友「留在」自己這邊,而使盡全力去抓住一些東西。 但朋友並不是你們的籌碼,這種贏只能夠帶來暫時的快感。你也可以思考一件事情是:如果你的朋友在分手之後也把你當成籌碼,那你的感覺是什麼 ? (猜你喜歡:分手之後的 Final Push:我們的感情在分開之後仍然很美好) 圖片|Photo by Bewakoof.com Official on Unsplash 2. 給自己足夠的時間篩選朋友 分手,是兩個人關係有了狀況,而不是你和那些朋友之間有了狀況,這也意味著,你們兩個人分開並不代表你要和這些共同朋友分開、絕交。 如果思考過前面第一點的問題之後,你確定這些人是你的朋友,那麼還是要給自己一段「好好悲傷」的時間,此時如果有共同朋友要約要安慰你,你可以想想「去赴約」會讓你比較好過, 還是「待在家裡」會讓你比較好過? 如果你寧可一個人 ,那麼不如給自己多一點時間,等到心情才會平復一些,再來決定哪些朋友是你想要留下來的。 3. 思考「共同出席」的議題 分手之後你會希望和對方一起出席活動嗎? 如果不想要的話,記得和前任以及朋友溝通好,有你的地方就沒有他;如果仍然想要共同出席活動,那麼就要承擔尷尬;甚至在彼此在活動上,你或他有可能會和其他參與者有比較親近的互動,這裡就會有「吃醋」和「被吃醋」的議題。 如果這並不是你要的混亂,那麼盡可能避開共同出席的場合。 (延伸閱讀:分手以後,不用強迫自己不再想念) 圖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4. 不要把朋友當成傳聲筒 以前曾玩過「超級比一比」的遊戲嗎?遊戲中一開始被指定的題目,經過好多輪的傳遞、比手畫腳之後,最後的答案往往和正確答案相差甚遠。 如果從溝通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一次的資訊傳遞,都至少涉及「發訊者」、「傳播途徑」與「收訊者」[3] 三個要素,其中傳播者選擇要怎麼講話,還有接受者選擇用什麼方式來理解這句話,甚至在傳播途徑當中遇到的「雜訊」,都有可能會影響這個資訊的傳遞。 所以如果你把朋友當成傳聲筒,除了朋友本人會覺得不爽之外,你更是透過了一個高誤差的方法來溝通。如果因為這樣產生誤會,可能還會拖那個「傳聲筒朋友」下水! 所以, 如果你真的有一些話不敢獨自和對方說,可以請朋友和你一同前往,給你勇氣也給你支持,重點是盡量「用自己的嘴巴說出來」,比較不容易被誤解。 最後,我想引用許藍方在 2022 年年曆上的一句話: 「真正愛你的人只會關心你『快不快樂』、『過得好不好』,而不是用探聽八卦的方式來評論你的行為與認知。」 區分這個朋友是否值得留下來、甚至是區分一個人是否值得你信賴,最核心的方法其實是思考「他通常都在什麼時候找你」[4]? 圖片|海苔熊 提供 如果他每次找你都是有求於你,甚至是因為你有某些利用價值,他才會和你相遇見面,那麼比起伴侶或朋友,他可能更把你當成「工具人」。 你的好很好,只是你經常忘掉。那些最終沒能在你「生命」當中留下來的人,只是用另外一種方式在你的「記憶」裡留下來。 而那些歷經各種風雨還陪在你身邊,把你的開心和難過放在他自己的心頭的朋友,會成為你重新找回對世界信任的第一桶金,和你一起,等待下一個天明。 【我要投稿海苔熊為你點歌,連結請點我。「海苔熊為你點歌」到這裡聽。】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1] Spottswood, E. L., & Carpenter, C. J. (2020, July). Breaking up is hard to do, especially when Facebook won't let you.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Media and Society (pp. 30-38). [2] Barbara, A. M., & Dion, K. L. (2000). Breaking up is hard to do, especially for strongly “preoccupied” lovers. Journal of personal & interpersonal loss, 5(4), 315-342. [3] Riederer-Trainor, C., Wilkinson, T., Snook, W. D., Hoff, G. L., Griffin, R., & Archer, R. (2005). When bioterrorism strikes: Communication issues for the local health department. 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 6(4), 424-429. [4] Falconer, E. (2022). 如何與朋友分手?清爽到不可思議的友情整理術(How to Break Up with Your Friends: Finding Meaning, Connection, and Boundaries in Modern Friendships) (黃庭敏,翻譯)。大好書屋。 January 05,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A7FhZzD
2023年1月4日 星期三
情傷讓你對愛情卻步?打破 4 種迷思、放下偏執,才有機會遇上對的關係 https://ift.tt/RXAfx94 Miss K. 你也因為受傷所以不敢去愛嗎?總是想隨意找一個人來短暫陪伴,卻在夜深人靜感覺到無比孤獨,也許你應該拿出勇氣,讓自己不再受困於過往的愛情陰影,尋回獲得幸福的勇氣! 今晚,我看到了愛情。 主角不是我,是今晚與我一起聽音樂會,坐在我旁邊的好友 D,與他那在台上演奏的 dating 男友。 儘管台下燈光昏暗,他男友看似正經八百,進行著音樂會前導聆。 我還是能感受到他們離不開對方的炙熱眼神,看似不經意,卻又很貪婪的注視彼此,然後出現無法遮掩的害羞笑意,接著勉強自己別過頭去看著其它人,以免被發現。 但,還是燙到我了。燙得我都不好意思直視他台上的男友,搞得我似乎也隨他們的暖昧臉紅起來。 這一刻,我看到火熱的愛情,正在昏暗的音樂大廳中漫延。 但,D 卻不承認他愛上了。問他原因,說是之前幾次戀愛太快投入,結果都令他痛苦不堪。所以儘管這次有了感覺,還是踩著煞車,不願說愛。 搞得他這位男友在曖昧裏受盡委屈,顧不得今天表演,前一晚還因 D 在社群上跟別人過於熱情互動而傷心得無法入眠,直要他說個明白。 愛情果真容易讓人盲目啊!這盲目不單指因愛失去方向,也因愛而止步了自己的框架。 (延伸閱讀:害怕受傷,如何敞開心胸去愛?當關係裡只有「我以為」,就無法親密流動) 最後一次,讓 D 傷透心的愛情終止在三年前。 這三年來他全力投入工作,對愛情止步,就算身邊追求者不斷,他也維持不費心思的曖昧。感覺來了,就來上一場激烈的性約會,有沒有下回,他不在意。 老實說,他的事業的確在這三年有了大躍進,也因如此,他更醉心於工作,不想花心思照顧別人情緒,以免打擾了工作進程。 儘管這次,我都能明顯感受到他的激情,他也耐心地一次次地安撫對方沒有安全感的情緒,但還是不願鬆口承認愛了。 每當午夜夢迴,你說他不寂寞嗎? 不,他是寂寞的,否則不會讓那麼多人來攻佔他的床。 圖片|Photo by Ryan Holloway on Unsplash 愛情是什麼? 曾經,我們也在愛裏哭泣,像個無助的孩子。 直到我們好不容易能站起向前踏出一步時,通常會有兩種狀況: 一是急忙尋找下個愛。 一是發誓不再輕易愛。 無論哪一種,都無法讓我們真正快樂,我們誤以為只有這樣才能救贖受傷的靈魂。 聖經是這麼說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愛是永不停止。」 我只認同最後一句,「愛是永不停止」。 因為我們是血肉之軀的人,有七情六慾,會嫉妒,會算計,會有各種的情緒,成千上萬個念頭浮現在腦中,這也是人類有別其他物種的高明處,愛情教會我們,發現自己原來也有以上的情緒與念頭。 愛情讓我們過得像個人,也立體豐富了這一生的愛恨情仇。 愛情離開後,不論是急忙愛還是拒絶愛,都把自己逼進一種偏執狀態,把自己給壓平,不允許留個空間,感受情緒與疼惜自己,那麼我們就會永遠在愛裏扮演受害者,認為自己處於弱勢,無法獨立跟自我保護。 這樣一來,也無法真正感受愛情的美妙,導致一直惡性循環! 圖片|Photo by Toa Heftiba on Unsplash 如果你也正處於其中,不妨檢視並試著停止以下幾種模式: 停止扮演,愛情的受害者 停止把自己不斷地推向過去的痛苦深淵中吧! 你說愛上了一個渣男,很可憐,被傷害了。 但請明白,愛情是種相互連結產生的情感。如果他沒有給你想要的愛跟快樂,你會愛上他嗎?如果你沒有回應他的渴望需求,他會來到你的身邊嗎? 他一定有某種特質是你所想要的,或是有讓你產生共鳴的情感,所以你愛上他了。 所以,請看見,他也在當時接住了那個渴望被愛、被呵護、被理解的自己。讓你走路輕飄飄,讓你覺得是世上最幸運的人。 請理解,愛情,除了是相互連結的情感,也是相互連帶的責任關係。 當時,你有給他想要的愛與關注嗎? 請放下,不要理所當然拿自己走不出的傷,去對待現在愛你的人。不要轉身變成一位加害者,讓愛你的人為你難過,如同你曾經的難過。 親愛的,停止你的受害者情結,好好理解,看見跟疼惜自己,才有機會遇上一段對的關係,享受愛情的快樂。 停止愛情的損失規避心態 人們往往會因無法承受損失的痛苦,寧可捨棄得到的快樂。 這是很微妙的利弊權衡天性,也可說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但用在愛情上大可不必。 今天他離開你,看來失去,但把時間軸拉遠,卻是得到了愛,而讓生命更豐厚。同時,在愛裡得到了什麼,也難免會捨棄些什麼,例如:自由與友情等等。 情感終究無法計較得失,頂多只能計較財務與時間的付出。 愛情裡也沒有一定輸贏。有些朋友深覺先說愛的人就屈於下風,遲遲不肯表達愛。 就像延禧攻略中的嫻妃,最後被打入冷宮後,質問魏瓔珞:「我花了數十年,也沒得到皇上的心,你到底用了什麼手段,才會讓皇上如此愛你!」,魏瓔珞回說:「你很愛皇上,可為什麼要告訴他呢?先說出口的人,就已經輸了!」 是嗎?先說出口的人就輸了嗎? 我倒認為先說出口的人,搶先體會了愛的等候與包容,心中溫暖而坦盪,不用算計付出與壓抑,多舒坦啊! 所以,請在愛裡學會活在當下,也就不會有後來那麼多的遺憾。 (延伸閱讀:不委屈求全,你的誠實,為愛情鋪下更真誠的相處) 停止催眠自己,一個人也能過很好 身邊擁有幾位,因情傷而多年選擇一個人生活的朋友們。 隨著單身時間越來越久,常講的一句話就是:「一個人很好,不需要愛情了。」或是「到這個年紀了,還需要愛情嗎?」 生活過得清醒,雖然好,但過於清醒,也會失去人味,當你開始催眠自己不再需要愛情,一個人也可以很好時,身體裡,愛的荷爾蒙就開始萎縮,身上的男人味女人味也會消失。 從此,看山是山,看海是海,夜裡,聽雨也不會成繞指柔。 一切看得清清淡淡,明明白白,說好聽是成熟看淡了,實則是了無生趣。 愛情是產生熱情的原動力,少了它,生活沒有特別的驚喜起伏。 我相信一個人一定可以過得好,但有一個可以付出愛情的對象,會讓你更顯柔軟,與人相處也會更有溫度與魅力。 圖片|Photo by Alex Radelich on Unsplash 停止一定要找到「完全命定之人」的非理性信念 在歐普拉的《關於人生,我確實知道⋯⋯》這本書裏提到:「我們都對愛有先入為主的認知,當愛並非以我們想像的模樣出現,我們便認不出,以為唯有找到某人,才能使我們生命完整。」 你有屬於自己的愛情理想模型嗎? 你會每遇到一個人,就把那個人拿進去套一套,量一量,以放大鏡審視這個人,是否符合這個模型組合嗎? 如果你發現他無法如你所要的方式給你愛,你是否會認為他不愛你,進而否定對方付出,自己也感到痛苦受傷呢? (猜你想讀:你測過自己的愛情語言嗎?透過「肯定語言」拉近彼此關係) 如果是,那麼請小心,這種過度以自我為中心的戀愛模式,很容易演變成為關係中的索取者,也容易發展成為控制欲強者,造成關係的緊張與不安。 這也是一種缺乏安全感所形成。 希臘哲學家 Epictetus 曾說:「其實令我們不快樂的,並非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 是的,這種「我執」來自於自我內在,會把自己的內心變得狹隘。 無法尊重他人也有自己的情感,進而無法信任依賴他人,享受與他人真正的親密。 如果你察覺到了心中存在了這樣的「我執」,請一步步的替自己解鎖。 除了直視心中不安全感背後的陰影外,當你覺得對方不如己願時,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做?會有什麼感受? 世上沒有完全為你量身打造的情人,如果有,肯定是機器人。每個人都有選擇愛與不愛的權利,也有追愛與被愛的需求,不管你是 20 歲還是 60 歲,同性還是異性,都勇敢愛吧! 有情人終成眷屬,是天底下最美好的結果。 January 04,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RXAfx94
2023年1月3日 星期二
邊緣人逃生指南:感到孤單的你不奇怪,因為《你的煩惱其實別人也有》 https://ift.tt/ViHtWqs 迷誠品 社群時代,每個人都獲得了展現自我的機會,卻也因自己的不同感到孤單。療癒繪本《你的煩惱其實別人也有》告訴我們,即便夾在異同之間、有錯綜複雜的內在情緒也沒關係,因為每個人都一樣,也都不一樣⋯⋯ 「為什麼我只有我不喜歡?」 「為什麼我要和別人一樣?」 「為什麼大家都⋯⋯我卻⋯⋯?」 你的內心常常出現上面這些聲音嗎?總是覺得自己是個和他人不一樣的存在。 當大家紛紛讚賞某部電影時,你卻感到不以為意;當大家一致通過某項決議時,你卻想舉手反對;當大家都朗朗上口某些歌曲時,你卻只聽得進你喜歡的旋律。 我們一方面為格格不如感到擔憂,一方面又不想遷就群體的相同,在追逐自己的定位感到迷惘不安。 我們真的想和別人不一樣嗎?是什麼讓我們感到孤單呢? 同化帶來歸屬,相異感到獨特 社群媒體發達的現代,處處充斥著他人的生活展示,每個人都能輕鬆地展現自己、發表個人想法,同時,也伴隨著從眾與獨立思考的課題。 與他人相同之處使我們獲得群體的歸屬感,卻也害怕在人群裡迷失自我;與他人相異使我們感到個人的獨特,卻又擔心自己被排除在外。 插畫家 Fran Pintadera(法嵐.皮塔德菈)打造了一位與你我擁有相同困擾的主角,讓我們在故事中一起找尋心中的答案。 (延伸閱讀:一個人並不孤單,與不合適的人同行才叫折騰|獨立系女子) 圖片|迷誠品 提供 無數特質指向我,卻不完全代表我 你會怎麼介紹自己呢?那些形容詞彼此相關聯卻不互相干擾,但偶爾也有矛盾的存在。 「我是個活潑外向的人,但偶爾有點孤僻。」常常覺得無法完整詮釋自己,那是因為你的獨特本來就無法被三言兩語。 你可以是擁有各個面向的你,這就是每個人獨特的所在。 標籤框架了視野,不知不覺產生誤解 有時當我們鼓起勇氣說話,卻要承受異樣的眼光,或是被他人誤解;而我們,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誤解了別人。 我們會不小心帶著標籤看待他人,認為「⋯⋯的人說⋯⋯的話、做⋯⋯的事。」 我們因為從小不同的生長背景、成長經歷而塑造了每個獨特的個體,彼此不同的思想才形塑了世界的繽紛。 要小心不讓標籤框架了視野,也不要害怕自己發出與他人相異的聲音。 (猜你想看:「認清自己想要的,生命更自由」田定豐:聆聽內心的聲音,感受真正的自己) 圖片|迷誠品 提供 當多數人朝著同一方向,我該何去何從 儘管與多數人朝著同一方向,我們仍有可能感到不安。 正因為與大部分人相同,才使我們感到自己的渺小平凡,迫使我們停下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 馬克.吐溫說:「當你和大多數人站在一起的時候,你就應該反思了。」 不輕易從眾,也不刻意製造對立,用自己心中真實的聲音,走自己的路。 順著心中的旋律,一個人也可以很嘹亮 滑開手機,總有他人看也看不完的生活展示。有些時候是家人的期望、社會的期望,甚至自己在不知不覺中也被潛移默化:「過⋯⋯的生活就是順遂無恙。」 唯有實際去經歷,才能明白是不是自己所愛,若非你所愛,也無需照著他人的期望。順著自己心中的旋律,成為自己喜歡的模樣,一個人也可以很嘹亮。 (同場加映:給大人的繪本|《男孩?女孩?》破除慣性思維,成為自己喜歡的模樣) 圖片|迷誠品 提供 我們都是,既勇敢又脆弱地找容身之處 勇敢展現,卻要擔心遭受異樣眼光、不被接受;放下身段遷就,又害怕變得平庸。每個人都是不斷徘徊在這兩者之間,像是將自己分割又重組,努力找到平衡。 你的煩惱,不只是你的煩惱 發現了嗎?原來有一件事是大家都一樣的:「你的煩惱其實別人也有。」 每個人,都是不斷與他人碰撞,再拾起自己的碎片;身為人,正是因為各自與生俱來的獨特,才面臨了這些煩惱。 然而欣慰的是,這並不只是你的煩惱,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一樣,也都不一樣。 轉載迷誠品網站:當大家都急忙展示生活,為何我感到如此邊緣?繪本《你的煩惱其實別人也有》道盡真實心聲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我們買的不是雜誌,而是贈品!日清貓咪拉麵杯、嚕嚕米小夜燈都在附錄雜誌 重播幾遍都想看!童年經典漫畫TOP8,但願故事裡的他們也好好長大了 22場「不舒服藝術導覽」深度思辨:《誰的博物館》揭開頂尖博物館避而不談的暗黑歷史 January 03,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ViHtWqs
你活出自己了嗎?從「兩塊磚頭」看破人生道路上的盲點,找出自我價值 https://ift.tt/oemK1Uk 采實文化 你也是一個追求完美主義的人嗎?總是害怕犯錯,感覺自己格格不入,讓我們一起從生活裡,練習「尊重」內心聲音,並對優點給予大大肯定!親愛的,你其實比想像中還要可愛,讓我們從傾聽內在開始練習吧! 文|全承煥 你的人生目的是什麼呢?假如有人問我,我應該會回答:「做自己。」 想必有人會對這個答案感到有些意外,並且問道:「大家不是都在做自己嗎?」 我想對抱持這種疑問的人提問:「現在的你,真的『活出自己』了嗎?」 能爽快地說「對」的人,應該並不多吧,因為超越單純「做自己」的層次,「活出自己」需要苦惱更實際的問題。 聽到我的問題,說不定會有更多的人回答「沒有」呢! 雖然現實令人哀傷,但相較於做著自己想做的事、自由自在地生活的人,世界上有更多人是被社會既定的框架所束縛,在不情願的事情與關係中焦頭爛額地生活著,就連照顧世界上最珍貴的存在「自己」的空暇都沒有。 圖片|Photo by Jacek Dylag on Unsplash 活出自己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今日的超連結社會中尤其如此。 為了活出自己,具備堅定的自尊感固然重要,但像現在成天窺探他人的生活,並與自己做比較的環境中,要守護自尊感並不容易。 我們必須銘記這點:即便是看似幸福美好的人生,也必然會有明暗面與優缺點,要是對此視而不見,一心留意自己的缺點,很容易會連優點都失去了。 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在《這一卡車的牛糞是誰訂的?》(Who Ordered This Truckload of Dung?)中,向逐漸失去自我的人說了以下的故事: 一位師父建造了一座廟宇,工程結束後,他發現有面牆上有兩塊凸出的磚頭,看起來十分礙眼。 於是他每天憂心忡忡地想著:「該拆除這面牆再重建嗎?」 每次經過這面牆,他就不由自主地盯著看,要是有誰站在那面牆前頭,他就會感到無比羞愧。 直到有一天,有位訪客繞了廟宇一圈,然後靜靜地看著那面牆,忍不住向師父稱讚道:「這真是一面美麗的牆。」 師父很訝異地告訴他,牆面上有兩塊磚頭凸出來了。 這時訪客卻笑咪咪地看著師父答道:「雖然我也看到那兩塊沒有疊好的磚塊,但其他砌得很出色的九百九十八塊磚塊,卻更吸引我的目光。」 (延伸閱讀:林依晨專文|我想,完美主義確實曾經是我的致命傷) 每個人都很自然會有「兩塊磚頭」的不足,任何偉大之人也不例外,因為我們及人生都不可能完美無缺。 然而,人們卻總是過度放大自己的缺點並自我貶低,我們該做的應該是更懂得以自己的優點為傲。 我也經常碰到缺乏自信,又很擔心他人視線的時候。 剛開始進行《人生箴言》的 AudioClip 時,我時常擔心聲音不夠乾淨,或者參雜方言的口音會不會讓人聽起來很彆扭。 我在學生時代常因不熟練的發音被取笑,以致產生了自卑的心理。 儘管我很努力想要改掉口音,但果然還是招來了許多負評。 內心雖然受傷,但我靠著反覆咀嚼以下這段話獲得了勇氣: 正如同無法付出愛的人,可能無法得到愛,不信任自己的人,也可能無法獲得他人的認同,因此我們要給予自己無限的寬容。我們是充分具有價值的存在,至少對我來說,「我」這個存在具有此等價值。 還有,與其為了他人無情的眼神而耿耿於懷,我們應該記住,即便是擦身而過的淺淺微笑也是正面的表示。 在親自確認他人的批判視線與排斥是針對自己之前,希望你絕對不要先對號入座,無條件接受。 圖片|Photo by engin akyurt on Unsplash 這是德國心理學家芭貝.瓦德茲基(Bärbel Wardetzki)的著作《你無法傷害我》(Ohrfeige fur die Seele)中的一段話。 作者說「要給予自己無限的寬容」,這句話給了我莫大的慰藉,尤其是當對方指責我的缺點時,「不要無條件地接受」,這句話讓我獲益良多。 此外,「肯定自己是具有價值的存在,並給予無限的寬容」,則給了我很大的力量。 我們經常聽到「要寬恕他人的過錯」,但事實上,不只是對待他人,對待自己也迫切地需要這種寬宏大量。 著有《我要做自己》的作家金秀顯也說過下面的話: 我做出的最後結論是,就算世界認定我的存在毫無價值,我也會尊重自己,抬頭挺胸地活下去。 到頭來,活出自己的人生,始於用正面的眼光看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沒必要在小小的缺點上頭鑽牛角尖,卻貶低自己擁有的無數個優點。 在這世上,「我」是獨一無二的,光是活出任何人都不曾有過的人生,我們的人生就已是特別、具有價值與魅力的。 即便有缺點,但你卻擁有更多的優點,因此應當以自己為傲,正大光明、自由自在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為了活出自己的人生,我們最該先苦惱的,不是他人的視線或批判,而是進行自我評價、自我回顧,同時問自己: 對你來說,什麼是每一天的歷史?去檢視你如何去建構它的習慣吧! 那是無數繁瑣與怠惰的產物嗎?抑或是是勇氣和創造性理性的產物? (猜你想看:賴佩霞專文|《轉念的力量》:覺得自己不完美,是真的嗎?) 這是尼采在《歡悅的智慧》中拋出的提問。 為了活出自我,關鍵在於持續不斷地對自己提出這樣的問題,不為他人的話語標準動搖,而是自行檢視是否帶著勇氣活出自己的人生。 活出自我,有別於遊覽平靜祥和的湖泊,更像是在浩瀚的大海上乘風航行,時有狂風巨浪襲來,也經常出現苦難時光。 但經歷這一切後,一定會找到相較於在小型湖泊遊覽時,絕對無法獲得的崇高人生意義和價值,同時保有面對任何困境都不會動搖的堅定人生態度。 最後,為了活出自我,欣然鼓起勇氣朝著浩瀚大海前進的人,我想把這段激勵話語,來自《希臘左巴》(Zorba the Greek)作者卡山扎契斯(NikosKazantzakis)的墓誌銘,送給你們: 我一無所求,我毫無所懼。 我是自由的。 本文摘錄自全承煥《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由采實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January 03, 2023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oemK1Uk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