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3日 星期一

過年紅包怎麼處理?巧用 4 罐子理財法,成年後必懂的金錢心理學|女子理財 https://ift.tt/oBlwHev 家齊心理師|說故事 華人過年的紅包文化,反映獨特的價值流通方式。過年為什麼要包紅包?拿到紅包後,又該怎麼處理?王家齊心理師帶你重看金錢的意義,存錢之餘別忘了犒賞自己! 快過年了,你是包紅包給父母、給小孩的大人?還是等著說吉祥話、領紅包的小孩? 有些人雖然財務吃緊,咬牙也要包個大紅包給長輩。讓爸媽有面子,年夜飯才吃得安心。 有些人則是精打細算,親戚小孩能閃就閃,或是巧妙地把藍色小朋友,換成紅色棒球隊。 為什麼「紅包」會引起我們內心那麼大的衝突、矛盾,甚至像是宮鬥一般的羨慕嫉妒恨? 理由在於:紅包 = 收進來的錢  -(給出去的錢 + 被保管的錢) 也就是說,紅包是一個小型的市場,反映了金錢的流動。 只要扯到了錢,就容易傷感情,是因為:金錢同時兼具了「求生功能」與「心理意義」。 圖片|Photo by lingtsyr on Pixta 錢錢的求生功能:生命值、影響力 錢就是生命值。因為錢代表了我們「活下去」的能力。 不管是每天的三餐、遮風避雨的房子,或是新衣服、新鞋子。這些都需要花錢,才買得到。 活下去就需要錢。需要錢,就得拿其他資源來交換。像是用時間、用身體、或是用自由來換錢。 錢也是影響力。因為在多數的家庭中,沒錢的人,要聽有錢的人。所謂「有錢,說話就大聲」,錢也意味著隱形的權力。 舉例來說:有一位諮商的來訪者,雖然已經成年了,但因為工作不穩定、薪水有限,是用爸媽的錢來做諮商。 由於這位來訪者與爸媽的關係不太好。這筆諮商費,他們是付得心不甘情不願。 於是,這成了隱憂。每次當來訪者跟爸媽在家吵架,爸媽就拿「我下個月不幫你付諮商費了」作為威脅。 這種被牽制的狀況並不好受。因此,我跟來訪者討論:「如果你覺得自己成年了,想要有諮商的主導權,你需要去找一份工作,賺到自己的諮商費。剩下不夠的部分,才跟爸媽討論,請他們幫忙出錢。」 (延伸閱讀:春節紅包攻略:不失禮又保荷包,小資女紅包這樣包!) 圖片|Photo by SHVETS production on Pexels 相同的狀況也發生在:從家裡搬出去、結婚生小孩、或是出國念書等人生規劃。這些生涯的夢想與目標,都需要錢錢作為支撐。 於是,有錢的人怎麼想,就對這些生涯計畫產生了影響力(比如有些爸媽會對小孩說,你搬出去我就斷金援)。 看到這,你會發現:錢這薄薄的一張紙,之所以這麼有魔力,是因為這不只可以用來吃東西、買東西,還代表了一個人的「自主性」,也就是「我可以為我的人生決定多少?」 沒錢會煩,是因為手邊沒錢,但又需要錢的時候,就要犧牲掉自己的資源。 給錢會痛(比如新年給紅包),是因為資源有限,錢給了親戚小孩,就沒辦法換到自己想要的。(新衣服,PS5,或是吃鼎王麻辣鍋)。 講到錢傷感情,則是因為:金錢議題的難,在於錢不只是「物理」的資產,也是「心理」的價值。 (猜你想看:錢錢與它的產地|從負債2000萬到奇蹟罩我每一天:透過「事先付款法則」讓錢滾滾來) 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錢錢的心理意義:我夠好嗎?還是我不夠好? 奉俊昊的電影《寄生上流》中,有一句台詞「有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 問題是:多有錢,才叫有錢?老實說,這個問題,其實是有陷阱的。 所謂的「有錢」並不完全在於數字,而是在於心理的「滿足」感。 有些人的心中,有一個洞。會有這個洞,也許是從小看到爸媽為錢吵架的不快樂,或是因為家裡沒錢被親戚瞧不起,也有些人的家訓是「念好書、賺大錢、才能出人頭地」。 這些「金錢創傷」,會讓一個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對賺大錢成癮(其實賺的是面子),或是害怕談錢(也是怕面對現實)。於是,他們可能工作能力不錯,甚至賺到一定的財產,卻始終活在恐懼之中,甚至反覆跳入快速致富的陷阱。 即使賺了再多錢。這個填不滿的洞、賺不夠的匱乏感,仍會如影隨形。一旦有了匱乏感,就算賺到再多錢,也都會因為恐懼感,而難以善良。 錢背後的滿足感,也就是「我是好的」,才是一個人滿足與否的關鍵。 (同場加映:錢錢與它的產地|金錢是夢想的圓心,奔波工作善用手機就能管理財務累積豐盛) 圖片|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為自己存一份紅包,也就是為自己存一份好東西。 今年過年,你是給紅包的人?還是發紅包的人? 當你發紅包的時候,要看到自己「我有能力給出好東西」的價值感,練習帶來心理的滿足感。 此外,也不要忘了一件事:成熟的大人,是可以「自己給自己好東西」的人。因此,發紅包給親戚小孩的同時,也不要自己心中那個渴望紅包的孩子。 今年過年,讓我們練習給自己一份紅包,也為自己存下一份好東西。該怎麼做呢? 這裡,我借用了哈福.艾克的罐子理財法(Jar System)[1],讓大家透過存錢,也存下一份好東西。 原版的「罐子理財法」是將收入分為六份(六個罐子)。在此,由於是過年紅包的關係,我改為四個罐子,分別是:財務自由、長期儲蓄、遊戲玩樂、自我精進。 圖片|Photo by yaophotograph on Pixta 首先,為自己發一份年終獎金吧。今年也許賺得多,也許賺得少,但請在年終結算時,為自己留一份「合理」的獎金。這,就是你給你自己的好東西。 接下來,將年終獎金分為四份(四個罐子)。你可以把「年終獎金」平均分成四份,也可以依照自己喜歡的比例調配,但請不要略過任何一份。以下分別說明每個罐子的意義: 1. 財務自由 養的是資本。這筆錢請用於投資、儲蓄,如果你什麼都不會,至少放在定存。這筆錢不是拿來花的,是用來以錢滾錢的。 投資不是賭博,報酬率多少不是重點,重點是:這筆錢可以成為你賺到更多錢的資本 [2]。 2. 長期儲蓄 養的是未來。你有想要完成的夢想嗎? 也許是三年、五年或是十年後的計畫。無論它是出國念書、買車買房、或是結婚生子,這些未來都需要一筆錢。 為自己存下長期儲蓄的錢,就是為自己的未來投資,也看重自己的夢想。 (延伸閱讀:錢錢與它的產地|星座理財,找到你的速配工具,風象奇巧適合嘗鮮、土象踏實擅長期投資) 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3. 遊戲玩樂 養的是動機。如果你是特別努力的人(現在看著這篇文章、想要學習的你,很有可能就是!),請努力地練習「犒賞自己」。 永遠不要忘了犒賞自己,因為酬賞會帶來繼續努力的動機。許多人只工作不享受,最後反過來質疑工作的意義,其實是本末倒置的。 4. 自我精進 養的是成長。成長有很多種,如果你已經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可以為明年的學習存下第一筆學費。 如果你對於自我精進還沒有任何想法,我會建議優先專注在以下三件事的成長:身體、情緒、專業。 身體:是一切的基礎。疫情時代讓我們學到,一旦身體垮了,什麼都沒了。吃健康的食物、養成運動習慣,或是讓自己有良好的休息/休假。有些需要花一筆錢,有些要改的是習慣。 情緒:與工作的表現、生活的滿足感緊密相關。無論憂鬱或是焦慮,都有可能讓「我不好」的感覺淹沒所有的好東西。選擇適當的心理課程、甚至考慮身心科診所、心理諮商的協助,也是重要的自我精進。 專業:身體跟情緒顧好了,就可以投資在專業,因為專業是錢滾錢的王道。許多有良心的理財專家,都會提到:在積極面對投資市場前前,要先能「專注本業」。專注本業,才能提升本金。提升本金,才能有效理財。 圖片|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今年過年,無論你是給紅包的人,還是收紅包的人,記得給自己一份紅包,渡過一個好年。讓「新年快樂」不只是一句祝福,也是一種實踐。 [1] 有興趣進一步理解「罐子理財法」的讀者,可參考哈福.艾克的《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網路搜尋 "Jar System" 也可以找到相關的操作建議。 [2] 王家齊臨床心理師:理財是為了未來所預備,但不是每個人都感知得到未來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想繼續關注「錢錢與它的產地」,敬請免費訂閱專為女人迷用戶打造的「專屬理財內容」——用心學習理財規劃,一起活出富足人生! January 23, 2023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oBlwHev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