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4日 星期三

從台大學生歧視言論,看台灣教育出了什麼問題?3 個讓思維成長的方法:鼓勵學生面對錯誤! https://ift.tt/pHnm31f 讀者創作 台大學生的歧視言論延燒至今,筆者帶大家回頭思考,在責難學生之前,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文|妮可媽媽 近期台灣大學經濟系學生參選系學會的政見發表內容,引發社會一陣撻伐和圍剿的聲浪。 細看引起風波的政見內容,確實有諸多爭議之處,並且也讓多數人感到不可思議,為何一場看似嚴肅的競選政見內容,會出現如此輕浮不當的言論,究竟我們的教育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會讓一個已經十八歲成年的孩子,失去對他人應有的尊重和基本素養,或許在責難孩子或學校教育的同時,也可換個角度思考,不論是學校或家庭教育在培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是否除了重視課業成績和升學掛帥之外,忽略了哪些重要且須被重新重視的成長要素? 圖片|Photo by Cole Keiste on Unsplash 多元共融精神該融入校園教育內 不只性別平等,以及尊重他人的基本素養該從小建立。多元共融的精神,亦該加入課綱內,讓孩子們從小就能有多元的世界觀,並且學習尊重不同的聲音和種族文化,建立完整的文化素養及內涵。 1. 培養教師多元文化涵養 從師培教育開始,讓老師們對於年齡、身心障礙、種族或文化認同、性向、宗教信仰等面向,具備多元共融意識與精神,才能透過教學傳遞給學子們。 2. 推動多元文化與共融政策 在文化政策上,更加強多元共融精神的推廣,讓相關知能在生活中落實。 3. 將多元共融知識融入課綱內 讓廣大學生們不僅在國、英、數等重要科目上只著重成績的比拚,更必須將多元文化與共融精神的知識,融入在課綱內,例如:國文課文內加入具有多元共融意識的選讀文章、社會課添加多元文化涵養的知識、大學必修通識課程增加多元共融知能。讓學生們能在平日教育環境中,自然而然培養尊重多元文化與包容不同聲音的基本涵養。 4. 學校教育配合家庭教育協助 學校教育的主動推廣,讓課程在孩子們的學習過程中被有效建立,並且與家長們攜手,讓多元共融精神能落實在日常生活內,例如:舉辦校外講座邀請家長與孩子一同參加、推廣社區教育活動協助學校課程發展、鼓勵學生們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並給予獎勵。 學校教育若能與家庭教育共同配合,必能產生具體成效,也讓學生們的基本禮儀與正向價值觀能在一點一滴中被樹立。 (同場加映:從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歧視言論,看消弭歧視的最佳解:對「同類」發出提醒!) 圖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除升學導向外,更須培養學生的國際觀與文化禮儀 雖然在現行的課綱中,已有相當程度的改變,讓教學方式呈現更為活潑,跳脫以往台灣為人詬病的填鴨式教育。但,不可諱言的,亞洲文化依舊在升學導向為主的教育場域中,會無形的忽略更多與國際接軌的多元文化認知及基本禮儀。 尤其,現在的時下文化,已漸漸由流行的短影音感官刺激,取代大量閱讀及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讓許多年輕一輩的學生們,只注重片段資訊,而更難具備耐心和傾聽他人的換位思考觀念。特別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在一踏入職場文化後,會感到萬分不適應,也是需要重新思考和改變的地方。 那麼我們該如何才能讓這樣的片段式思維昇華成長呢?除了著重在讀書考試的過程中,也可透過其他活動來建立: 1. 推廣閱讀習慣 重新建立與培養學生們在學期間,就能養成大量閱讀課外優良讀物的習慣,除了可增進文筆與正式文章的敘事能力外,大量閱讀更能增廣見聞,從中培育多元思考的能力。 圖片|Photo by Becca Tapert on Unsplash 2. 從課程活動中增加領導訓練 領導能力是需要被教育的,尤其在正式公開場合的談話、意見發表的適切性,都是可從活動的推廣,協助學生們逐步完善此能力的要素。例如:建立跨校合作的團康活動、國際姊妹校的參訪、課程中加入社會議題的辯論發想。訓練學生們除了課本內有限的知識外,還能與社會、國際接軌的能力。 3. 愛心關懷的實踐 學校必須與社會機構、企業合作,讓學生們避免在狹小的環境裡,逐漸讓思考窄化而不自知,甚至還引以為傲。學校可與社會福利機構、慈善基金會長期合作,讓愛心關懷社會的思維,落實在平日的教育內,避免孩子在社會化的過程中,被不正確的價值觀誤導,成為本位主義而無法利他的自私人格模式。 (猜你喜歡:台大經濟系學會選舉事件:言論自由很重要,但有前提和素養) 圖片|Photo by RUT MIIT on Unsplash 強化學生面對問題與真心道歉的能力 這次的爭議與風波,已讓幾位學生成為輿論謾罵的眾矢之的,也確實讓學校和教育單位為了學生們的不當行為,出面道歉,但,反過來思考的是,我們是否有從中建立孩子們學習面對問題並如何處理的經驗? 這些年僅十八歲的大孩子們未來人生都還很長,在人生成長經歷中,勢必還會遇到更多難題和挑戰,能否藉由這次的經驗,從中汲取教訓與學會為自己的錯,有肩膀的勇敢承擔,應該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畢竟,每個成長中的孩子,都會有犯錯的可能,但是在犯錯中懂得反省與真心為自己犯下的錯道歉,讓自己的思想更為成熟,才是我們所樂見的! 作者介紹|妮可媽媽,科技業 PM,斜槓經營報章雜誌副刊、電子媒體專欄、部落格。文章型態跨純文學、親子教育、兩性關係、專案管理等領域。致力於陪伴孩子們成長、鼓勵女性不斷自我成長,並為女性發聲。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養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學習之路。 May 24, 2023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pHnm31f

2023年5月23日 星期二

My People|專訪籃球員黃品蓁:謝謝有你們,讓我不再單打獨鬥 https://ift.tt/p5hjkxY Charming Brand Talks 迎接同婚合法 4 週年,Nike 始終支持平權力量,鼓勵人活出真實自我,更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緊密連結,會帶來無限的可能。在每個人追求自我的路上,背後一定會有一群隊友為你慶祝及喝采,為你落淚也為你驕傲,他可能是你的國小老師、鄰居、指導教練⋯⋯而這些社群的存在,就是你的「My People」,讓你無所畏懼,勇敢築夢。 訪談女子籃球運動員黃品蓁,聊聊他在籃球場之外,五位讓他不再單打獨鬥的神隊友。 籃球無疑是一場信任挑戰,對隊友的,對自己的。 籃球場上每次傳接,運動員拋開所有懷疑,毫無保留的將球交付隊友,為每次成就喝采;在籃球場外,運動員也有一群神隊友,是家人,是朋友,是親密伴侶,是教練⋯⋯ 他們願意擁抱運動員成就背後的脆弱與狼狽,在運動員往後倒的那瞬間,毫不猶豫的將運動員接住,讓他再次返回運動場接受掌聲。 這群生命中的神隊友有多大能量,運動員黃品蓁最是知道。 在追尋自我的路上,喧囂是來自籃球場上的,來自社會的,來自社群媒體的,然而因為隊友的支持,他總是能專注在內心聲音,學會對他人坦承脆弱,學會擁抱每次成功與失敗,開始知道自己非無堅不摧,也非無所依靠。 於是,他能夠忠於自我,活出獨一無二的運動員黃品蓁。 Nike 一路以來,支持每位運動員也鼓勵所有人透過行動,創造更好的世界。這些改變世界的力量,每個人都能從自身做起,那就是——勇敢展現真實的自己,並且忠於每個選擇,同時去擁抱身旁每個支持你的社群。 這次,黃品蓁不談籃球場上的夥伴,而是談那些與他在生命場上五位不可或缺的神隊友,他們每一位就像黃品蓁的鏡子,在彼此一次次的互動中,照見了更多自我可能。 不為婚姻設下後路,他讓我接受未來一切挑戰:伴侶——美娜 「他創業的時候說他沒有後路,而我覺得婚姻對我來說,也沒有後路了。」 黃品蓁在 2021 年 11 月 6 號與伴侶美娜正式走進婚姻,那天也是他的生日。兩人曾經在 2022 年走上台灣同志遊行舞台,分享他們的真實故事,希望讓世界減少更多對同性伴侶的偏見。 在運動場上,黃品蓁一直都很做自己,生活中卻不盡然如此。然而美娜的出現,乃至後來與他走進婚姻,都讓品蓁有很大的改變:「我在美娜身上找到歸屬感,他讓我感覺到,我不用成為任何人,我只需要是我自己。」 於是兩個就像直進的開拓者,不斷地在彼此身上挖掘真實的一面,品蓁也開始願意在美娜面前呈現最赤裸、甚至有時有點醜陋的自己。儘管會有爭吵、有摩擦,不過兩人都是直來直往的性格,遇到問題就想辦法溝通,因為他們都不願為婚姻做任何退路,而是努力接受一切挑戰。 就像伴侶美娜不希望因為相處而改變黃品蓁,他同時也希望黃品蓁不要改變自己:「兩個人的生活就有很多事情需要重新溝通,許多不同觀念互相刺激,美娜不是一開始接受度就很高,我可能就要用其他像是撒嬌的方式,但這對我來說真的是婚姻當中的挑戰,我就把它當成運動員的導向:沒有後路了!」 因為姊姊,讓我學會放下焦慮:姊姊 龍龍 姊姊龍龍亦是黃品蓁生命中特別的存在。 從高雄來到台北打籃球,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品蓁無時無刻不上緊發條,總是對自己要求嚴格,當中不乏各種焦慮、自我懷疑。然而回到老家看見姊姊,就像是吃下定心丸,總是能讓他放鬆緊繃已久的情緒,學會放下對自己的懷疑: 「生活中即便是很小的事,從他口中說出來,就會讓人覺得很有趣。」在黃品蓁眼中,姊姊是個活得自在,毫無框架的人,也總是能坦承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害怕:「所以我看到他的時候就會覺得,為什麼我要這麼ㄍㄧㄥ? 我為什麼不能夠放鬆一點?他跟我的個性完全不一樣。」 黃品蓁笑說,從競爭激烈的環境回到家,看見他生活自在愜意,總是會忍不住想翻白眼,然而這樣的姊姊對他來說,就代表著安全、安心,代表著他能夠放下戒備已久的情緒,好好放鬆自己。 「我沒有特別希望哪些時刻他能在我身邊,我希望他一直都在。因為他在,我整個生活的氛圍都被改變了。」 他有多高壓,我就跳得有多高:教練 柯孟儀 回憶 HBL,初次登場,這個舞台對黃品蓁來說是陌生的,許多磕磕絆絆無可避免。柯孟儀教練就像黃品蓁的一面鏡子,所有好的壞的,都是直球對決,照見他的不足,也時刻提醒他哪些地方能更好。 回想起當時在柯教練的高壓指導下,他說:「現在覺得,當時的我就像彈簧一樣:被壓得愈用力,就跳得愈高,也覺得如果那個時期的我沒有遇到他,也不會有現在的我。」 柯教練之於他,就像戰場上統御的將軍,那股強大氣場,使人不自覺熱血沸騰,相信自己無所不能。 脫離籃球場上,柯教練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傾訴對象,講生活,講工作,講感情,同是天蠍座的兩人總是能很快掌握彼此想傳遞的訊息,他也總是能從柯教練身上得到中肯的建議。 亦師亦友,說的就是柯教練與黃品蓁之間的關係。 不論什麼狀態的我,他總是無條件的擁抱:媽媽 在黃品蓁的手上,有個特別的刺青,刺的是與已逝媽媽的合照。他說,兩人合照不多,留下的也都是特別時刻拍的: 「其實我們很少家族一起出去玩,能夠開始頻繁地出去玩,也是剛好在媽媽生病的時期。我們都知道他很喜歡到處走走,但因為他有多牽掛,而我也不在家, 所以少有家人團聚的時候。」 而刺在手中的那張,是兩人少數能一起出遊的時刻:「我記得是我們兩個離開家,一起去某一個地方做些事,回程路上看到一個鏡子,就很可愛地一起拍一張照片。」 母親之於品蓁,就像一張安全的網,讓他能夠無條件的感覺被愛,無顧忌的往前衝刺,不管是關於籃球場上的輸贏,或是關於他與同性交往,母親總是支持他做的每個決定,也讓他知道,無論他受再重的傷,媽媽都會在後面接住他: 「如果我真的遇到困難,他會直接把最差的部分考慮進去,然後告訴我,其實我不用擔心最差的狀態,因為他會承擔。所以我覺得我是一直被保護著,很多事情就變得好像真的沒有這麼難。是他給我選擇權跟自由,沒有壓力地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感謝生命裡的神隊友,讓我成為真實的我 當談到第五位神隊友,黃品蓁說,那個人就是自己。從決定成為運動員、踏上籃球之路,他始終對自己要求嚴格。儘管偶有低潮與自我懷疑,卻也因為懷著對籃球的熱愛,再次站起來。 這個過程不容易,他也不斷在學習,去接受負面和脆弱的自己,偶爾讓放鬆,也盡可能活出最好的自己。 因為身邊有一群強大的隊友,他們無條件的愛與支持,讓黃品蓁能無所顧忌的展示最好也最壞的自己,也在與他們的互動中,看見自己的更多可能,於是能在籃球場上盡情發光,也透過社群分享自己與伴侶美娜的生命故事,鼓勵更多人追求成為真實的自己。 Nike 支持每個人活出自我,他們深信著,要在任何領域成為傳奇,背後都需要有 My People 的支持,透過運動的力量,能為你撐出空間,讓你能夠勇敢成為自己,不受任何框架侷限;而運動更為不同的人牽起連結,讓我們不分性別、年齡、身份⋯⋯團結一致,只為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把自己最坦誠、最真實的那一面表現出來,我們也不需要去迎合這世界的任何人,當每個人都能夠透過一些很簡單的行為,並且很有意識地去滿足自己,進而讓自己感覺到幸福快樂的時候,其實我們就不會用特別的眼光去關注別人。」 May 24, 2023 at 09: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p5hjkxY

(G)I-DLE 新歌〈Allergy〉歌詞唱出 MZ 時代哪些心聲?希望過別人的生活、容貌焦慮,如何擺脫迴圈? https://ift.tt/sOFAkWv 讀者創作 (G)I-DLE 是韓國女子偶像團體,每每回歸都在對抗刻板印象、傳達「愛自己」訊息的她們,這次也透過新歌〈Allergy〉諷刺社群時代的容貌焦慮! 文|比比安 (G)I-DLE 一向以強烈的主題和概念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體驗及感官上的享受,先前以反男性凝視、拒絕渣男等議題為主題打造歌曲和舞台,在各地都引發了不少迴響。而此次以容貌焦慮的概念填詞,充分表達出現代人在社群網絡的影響下,對於自己和他人比較中產生的無力、不自信感。 無時無刻瀏覽社群媒體,為什麼別人活得如此精彩? 容貌焦慮早已不是一個新穎的議題,自社群網路發展蓬勃,人們僅在社交平台上展現出光鮮亮麗的模樣。 回歸現實後,生活中的不如意與平時看到朋友發布的照片、動態形成鮮明的對比,因而開始認為自己不夠漂亮、生活沒有他人那麼豐富精彩,演變成焦慮、內耗,甚至如歌詞中說的,連看到自己的名字都討厭,為什麼我沒有活成別人呢?歌曲一開始就描述這種討厭 Instagram、討厭 Tiktok,在意自己的粉絲數,觀察他人的網路行為等等現代普遍常見的現象。 (同場加映:從社群頭貼看出你的人格特質:7 種類人,你是哪一種呢?) 我真的不如他人美麗、生活豐富嗎? 眾多社群平台、各大論壇,近年也都對容貌焦慮有許多討論及相關文章,發起反容貌焦慮活動,例如在鏡頭前卸妝、無濾鏡和修圖拍攝影片等等,呼籲在網路世界迷失自己的網友們停止容貌焦慮,鏡頭拍不到、不經修飾的模樣下,大家都是現實世界中的普通人。 而現實中的確也是這樣,容貌焦慮這個現象如此普遍,正是因為過度放大他人那些美好的模樣、自己的認為身上的缺點,而忽略了社交媒體呈現出的僅是片面這個事實。 然而,即使社會大眾有反容貌焦慮的意識,發生這個現象的人依然只增不減,光是揭露和討論呼籲並不足以影響社群媒體使用者,學習愛自己、解決缺乏自信同時保持網路使用的理智,才是真正解決精神內耗的源頭。 在 MV 中,每個人都羨慕著他人,同時也被他人羨慕著,他們都只專注在認為自己不足、感到不自信的地方,卻忽略了自己也有直得他人羨慕的長處,邊唱著討厭自己、否定自己一切的歌詞,和現在社會網路使用的造成的自卑現象如出一轍。 (猜你喜歡:社群媒體時代,該如何不讓「比較心」限制你與孩子?如何解除「比較型焦慮」) 怎麼擺脫無止盡的自卑迴圈? 在現代社會要減少社群媒體使用顯然是不現實的,在各種演算法的推播下,我們總是會瀏覽到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而自然而然地忽略許多訊息,如果總是專注在如何讓自己看起來、在網路上表現完美的那些內容,例如修圖、拍照技巧,和增加粉絲等,僅會造成惡性循環,會讓自己越來越在意表面上的事情,對心理狀態顯然沒有幫助。 倘若真的無法擺脫沒有自信的迴圈,不如就開始努力變成自己渴望的樣子,利用網路上龐大的資訊,讓自己接收到的資訊可以幫助自我成長,取代掉那些會使自己焦慮的內容,同時可以進步,從意識到後開始進行第一步的調整,屏蔽掉會影響到自己的內容吧! 再者,我們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人,自信和進步固然重要,但也必須接納自己不完美且難以改便的地方,成長是需要堅持並且漫長的過程,我們要專注在自己身上,看到自己變得越來越接近自己喜歡的樣子,自信感會油然而生。 不需要去羨慕他人的樣子,多看看自己一路走來的歷程,並適時的給予自己鼓勵和犒賞作為在進步的路上支持著自己的動力,在看見自己的進步或者受到稱讚時,放手去做想做的事吧,肯定自己的想法,在進步中反思,壯大心智,活出連自己也會羨慕的樣子。 (延伸閱讀:看 IG、限動非滑到底不可?心理醫師指出:小心「社群恐慌症」找上你!) 接受並喜愛自己的模樣! 聽完這首歌,也看到了在手機螢幕後所有人的縮影,作為一個普通人我也深知這些道理,難在於心態的轉變,很少人有辦法堅信這些擺在眼前的自己,總是會覺得自己不夠好,而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始愛自己。 即使是光鮮亮麗的偶像也會存自這些煩惱,他們本該是我們羨慕憧憬的對象,但事實是我們都一樣,都在消化著不安感,所以為什麼要讓自己陷入這樣的循環中呢?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沒有人應該懷疑自己的價值。   作者介紹|比比安,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在讀生,致力研究社群網路現象,同時也對眾多流行、影視文化頗有心得。大學生涯中,我試著努力生活、學習成長,也希望最終可以成為一個獨樹一幟,具有影響力的人,保持正向樂觀,繼續前進人生。 May 23, 2023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sOFAkWv

2023年5月22日 星期一

《人選之人—造浪者》王淨的 7 大身材管理秘訣!多喝水還不夠,少吃零食最重要 https://ift.tt/EwpHOmf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王淨在學生時期體重曾飆到 65 公斤,後來經過一番努力,才能有今日的成果,現在就來分享她的體態管理祕訣! 曾在美國求學的王淨當時體重 65 公斤,被同學譏笑身材肥胖,也因此讓她心中留下了很大的陰影,進而決定發憤圖強,展開了減肥瘦身的血汗之路,而在王淨的 IG 上也可看到她分享認真運動的畫面,到底是有多努力才能瘦到如今的纖細體態?今日就來分享她的管理身材秘訣。 1、避碳水,吃水煮菜 + 高蛋白肉類 坦言愛吃零食的王淨,一旦發覺自己變胖了,會很自律的避免吃零食,然後也會刻意減少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上會採少量攝取的方式,改以水煮青菜和優質蛋白的肉類來取代,讓自己在瘦身同時也有達到營養的均衡。 2、勤練空中瑜珈和瑜珈輪 空中瑜珈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之於一般的瑜珈是能夠讓身體肌肉獲得更深層的伸展與釋放,而且可以加速消水腫,這對於容易水腫的王淨來說太適合不過了!為什麼空中瑜珈能夠更快速的消水腫? 原因是在練習空中瑜珈時,是用掛布將身體或四肢暫時綁住騰空,藉此提升淋巴血液的循環,進而達到消水腫的效果。此外,她也會利用瑜珈輪來運動,瑜珈輪可以開胸開背,也可以訓練到核心肌群,並且按摩脊椎,對於塑型和人體健康都相當有幫助。 3、平板支撐練習 平板支撐 Plank 身受一般健身人的喜愛,原因是它可以有效的鍛鍊核心,核心肌群包括身體的下背肌、腰腹肌群、臀部肌群,是連接上半身跟下半身的紐帶,因此練習平板支撐能讓腹部更加緊實,為了不讓小腹影響身材,王淨平時也會練習平板支撐,瞧她奮力的模樣,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練出讓人羨慕的緊實曲線啦! 4、騎腳踏車 除了各項運動的鍛鍊,王淨也喜歡戶外運動,尤其是騎腳踏車,但是台灣的氣候較濕熱,白天氣溫飆升,因此王淨會選擇夜騎,騎腳踏車是快速燃脂的運動,也可以增強肌耐力與體力,最重要的是還能預防心臟病的風險,對健康來說絕對是有益無害的好運動! 5、多喝水 喝水的好處真的太多,王淨表示自己也是個愛喝水的人,不但能養顏美容、更能提升身體代謝、排毒,所以不論是拍戲空檔或是在家時,她都會持續的喝水,讓自己保持在最佳狀態。 6、刮痧去腿部水腫 王淨本身是易水腫體質,除了勤練瑜珈外,她也會利用刮痧來消除腿部的水腫,一般來說,在進行腿部刮痧時,上下兩個方向都可以,但是,當然還是由下至上好,這可以讓疲憊了一天的腿部肌肉放鬆,血液循環也會有所改善,每個地方 3-5 分鐘即可;如果腿部有靜脈曲張的情況,建議還是要由下往上刮,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因為反方向刮痧只會讓水腫情況更嚴重。 7. 深蹲訓練 王淨除了上述的運動,她也會練習深蹲,因為深蹲對身體好處多多,尤其是女性,如果想改變臀型下垂、扁平、鬆弛現象,深蹲的提臀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只需要花上 1-2 個月練習就可發現下半身的力量提升,臀型上提了,下半身的曲線也變好看了!再來就是深蹲可以鍛鍊腰部肌肉、燃燒腹部脂肪,長期練習可使腰細臀翹,讓身型曲線更優美。 【同場加映】營養師趙涵穎親授 6 個健康消水腫秘訣: 1. 補充好的蛋白質: 選低脂少調味蛋白質,可以避免營養不良跟消水腫,還幫助皮膚頭髮的修復及滿滿體力! 2. 選擇色彩繽紛紅黃紫食材: 各種顏色含有抗氧化跟抗壓的植化素,現代人大部分處於高壓緊張的生活狀態,而當身體緊張的時候就會釋放一些發炎物質,會看起來比較腫。因此,隨時補充一些蔬果,可抗壓清除自由基,減少發炎腫脹,選紅黃紫色食物效果好! 如果真的很不喜歡蔬菜的味道,搭配一個拳頭大小份量的水果,打成蔬果汁,糖分不多不用擔心變胖,還有滿滿的鉀離子也可以幫助排出身體過多的鈉鹽,達到消水腫目的。 圖片|Photo by emy on Unsplash 3. 用吸管杯小口小口喝水: 有很多人以為水腫是因為喝太多水,其實是因為喝太快,再加上循環差,或是飲食吃太鹹,造成水分的滯留。建議還是要小口小口地喝水,2000 CC 的水分是剛好的,當然也不建議一次灌 5000 以上的水,站上去體重機馬上就多 5 公斤! 4. 完全減少甜食、油炸、太鹹重口味食物: 真的很想吃零食,可以用 90% 的黑巧克力跟無調味堅果替代,湯品就不要喝了,因為真的很容易太鹹,讓臉變腫。 圖片|Photo by Vienna Reyes on Unsplash 5. 按摩脖子跟臉上淋巴: 一早起來真的很容易水腫,尤其是睡眠不足會更腫,這時也可以搭配熱的玫瑰花茶、玉米鬚茶、熱咖啡、熱紅茶,幫助消水腫。偷偷告訴大家一個小秘笈,花草茶茶包泡完,溫溫的敷在眼皮 10 分鐘,對於眼周循環也是蠻好的! 6. 保持心情的愉悅: 來幾個大笑或是簡單跑步,這些都會促進腦內啡的分泌,也幫助循環好,水腫消除的更快唷。 【本文由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Netflix 人選之人造浪者、造后者政治寫實劇大車拚,網議 5 同 + 5 異! 《人選之人 - 造浪者》謝盈萱、王淨組最強幕僚團!戴立忍氣場超強 暌違 15 年現身台劇   May 22, 2023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EwpHOmf

台大經濟系學會選舉事件:言論自由很重要,但有前提和素養 https://ift.tt/Ui3hVpW 張瑋軒 面對台大經濟系學會政見的爭議,我們可以透過提醒自己 3 件事來讓這個世界更加多元共融,每個人都能無所畏懼。 看到台灣大學經濟系系學會會長選舉的「政見」,看看各方網友的各種討論,再拜讀各方專家意見領袖的評論之後,大家說的精闢處,我就不再說了。 總之,女人迷從開站的第一天,就不斷地在提倡性別意識與無意識偏見,其實非常開心這樣的事件,現在除了女人迷,還能有更多人共同發聲,真的讓我莫名感激,無比快樂。 除了很多人的精彩評論以外,我還有三件事情想要呼籲,如果你認同,邀請你選擇轉發,你的選擇和行動,能讓多一個人看到是看到。 第一件事:請大家更有意識地避免再一次的語言暴力和仇恨標籤。 懇請大家不要落入另一個無意識偏見的陷阱,不要仇恨標籤化男性、男校、台大、北部人,還有建中、成功,任何跟這兩個同學有關的背景。這兩位男同學,不能代表所有男校學生,也不能代表所有的直男。但大部分的評論,其實也都正在進入另一種刻板印象,另一種暴力標籤。 例如「男校畢業就是噁男」、「男校這種自以為好笑的歧視滿多的」、「我遇過某部分的建中生真的超猴,覺得自己最屌」、「有些普信男真的嘴秋到不行,但大部分都孬啦不敢公開講」、「台大人不意外」。 我知道這樣再度標籤化的背後,或許有部分的實地觀察、長期忍耐和不吐不快。但如果我們的目標是一個更好的世界,更多元、公平、共融,我們每一個人每一次的表達和溝通,都是在塑造這個世界! 作為有能力辨識的人們,我們應該有機會更有意識地不以標籤化的方式落入另一種語言暴力的圈套。 我相信不是所有北部人、男校人、台大人、男人都像這兩個人,我也相信這兩個人完全不足以代表任何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相信公平與正義的我們。 (延伸閱讀: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不關心」同理心的四項練習:尊重始於你先尊重你自己) 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第二件事:言論自由很重要,但是言論自由有前提和素養。 (警告提示:以下言論都是網路、社會、所謂名人或 KOL 曾經說過的話,部分(括號內)內容可能讓人不適) 界線在於不激起仇視與傷害。(譬如不該說:越南母豬滾回去);不應該鼓勵暴力威脅(譬如不該說:A 罩杯的女生都該抓去槍斃,讓人抓抓奶就會變大);不違反公共秩序與社會安全(譬如不該說:我要拿槍掃射全捷運站的人); 不侵犯隱私(譬如不該把交往的對象的親密照片直接發在任何社群渠道上,或是說出對方的尺寸和私密部位特徵);不應該鼓動仇恨與歧視種族(譬如不該說:原住民就是愛說黃色笑話)、性別(譬如不該說:處男禁止參加,處女強制參加)、 性傾向(譬如不該說:LGBTQ 跟狗一樣)、身形(譬如不該說雞雞小於十公分就要上家政課)、年齡(譬如不該說十二歲的女生比較純)、病理(譬如不該說:只開無臂者玩笑、漸凍人會不會很冷)等等。 民主之可貴,在於言論與思想的自由。這個自由,是無數前輩流血拼命而成的土地意識。但是言論之自由的意義在於我們能直言政府的問題,我們能讓社會更進步更開放;言論之自由,在於我們能思辨我們作為一個人──我們能成就什麼,實現什麼。 言論自由,不是拿這些自由作為一種霸凌他人的武器。 馬丁路德金恩博士說過一句話:「只有人權被重視的時候,和平才會存在」。只有人權被重視的時候,自由才能夠彰顯自由的價值。我想像中的理想世界是這樣的──我們作為一個人,我們得以毫不恐懼地走在陽光之下和暗夜之中。 無論我是女生、是 Gay、是男生;我是處女還是不是處女、我是處男還是不是處男;無論我是沒有手臂的人、還是沒有雙腳的人;也無論我來自越南、還是來自泉州、我是來自歐洲、還是來自非洲。 無論種族、性別、身形、年齡、宗教,我們必須知道每個人都是人,每個人都值得也應該被尊重。所以,當有人在討論這其實只是這兩個同學的言論自由和不小心的玩笑開過了頭。 請先好好理解,什麼是言論自由?你可聽過一句話──「自由啊自由,天下古今多少罪惡,假你之名以行?」 (猜你想看:「誰」的言論自由?多元文化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迷思) 圖片|Photo by Mark Stebnicki on Pexels 第三件事:幽默是令人愉悅的,不是攻擊他人的。 這些「政見」絕對不幽默。幽默是什麼?直接查字典吧──幽默是一個人利用語言或動作讓人產生會心的愉悅,令人愉快的狀態。 目前我們所有的環境,那些在各方領域上握有「流量」、那些「紅」的人,多多少少都在透過傷害別人的話語製造出難以避免的生理性幽默,一種怎麼有這麼囧、這麼超乎常態想像的「荒謬好笑」。 這兩位同學的「幽默感」確實其來有自,他們就是這個文化底下養成的孩子。愈超乎常理,愈劍走偏鋒,就越有機會讓人看見。就算傷害到任何人,就算被炎上也是預期剛好而已。 畢竟這是一個只要人紅就有人追,就有錢賺的時代,一個月後直接拍影片道歉,再六個月後就被忘了,甚至只被記得「願意道歉的擔當」。 這個現象不用怪罪任何單位或任何名人,如果想要紅只有這種方法,這樣的人和單位只會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極端。這是時代現象,這是日常生活,坦白說,如果我們眾人毫無意識,這樣的例子只會層出不窮。 所以感謝這次事件,這麼多人願意關注,願意發聲。我希望這樣的事件,有機會促成社會本質上的改變。 不然這一次是經濟系,下一次可能是歷史系;這一次是系學會選舉,下一次可能是迎新宿營(你知道多少迎新宿營的標語讓人不忍目睹嗎?譬如奶子超過 C 才能住大房間,或是雞雞三十公分阿魯巴勇者挑戰),這還只是學校一景。 你知道還有多少公司組織、政府單位,每個層級裡夾層著多少這樣沈默的忍耐?有多少次的假裝沒關係,有多少次的想說忍耐一下下就沒事了? 當我看到有不少評論(確實不少)寫著:「女性主義者都很極端,完全不懂男生的幽默。」、「都已經有警示了啊,還要怎麼樣?」、「他也有說男生要大雞雞啊,又不是只有說女生跟 gay」。 我們能做的只有透過一次一次地發聲再發聲,透過一次又一次地行動選擇,明確又清晰地說──這不是幽默,這不只是玩笑,這傷害到別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能替這個世界做的非暴力改變 。 (同場加映:楊翠專文|「妳看起來不像女性主義者啊?」公開說自己是女性主義者,為何總被當平衡破壞者) 圖片|Photo by William Fortunato on Pexels 想和那些評論者和那兩位同學說的一些話 真的有很多男生非常地有素養,幽默的男生是非常非常非常有魅力的。 幽默的定義,請先去查個字典,再好好自我修煉。 有些女性主義者確實極端,那是個人選擇,只要沒傷害到人就是該被尊重的自由,然後,沒事不要用「都」,中文好好學。 女性主義者如我,自成一派,我通常以幽默挖苦自己,不然這世道,有時候真的很難讓一個女人好好活下去。所以,當我開始挖苦自己「是我自己太嚴肅啦」,然後當你開始笑的時候,不要忘記,這個笑的背後是好多女孩曾經晚上自己在房間裡抱著枕頭的哭。 男生的雞雞大不大真的跟任何「幸」福沒什麼關係,grow up my little boy(s)。如果你被說 little 會有點傷心,請記得,就別這樣對待別人。 最後再說一句:創造一個多元共融的世界,讓所有的人無所畏懼地成為真實的自己,這是我和女人迷的使命。但這個意思不是可以無限上綱成為一個暴力、無理、嘲弄、歧視、欺凌的人,而是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也能真正地尊重他人。 這個使命是──每個人都有自由,能夠無所畏懼的生活。 這需要我們杜絕任何形式的暴力,包括言語。 May 22, 2023 at 02: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Ui3hVpW

2023年5月19日 星期五

女人迷時事報題|傑尼斯社長為創辦人性侵致歉、台大言論自由月布條爭議 https://ift.tt/dDlTPCg 女人迷原創製作所 女人迷時事報題,本週帶你看傑尼斯社長終為創辦人性侵致歉、台大言論自由月布條引熱議等國內外重點時事! 女人迷時事報題|每週精選全球時事、熱門話題  傑尼斯社長為創辦人性侵致歉 傑尼斯創辦人喜多川爆性侵醜聞,不僅英國《BBC》曾揭露,前傑尼斯練習生岡本 Kauan 也出面指控。現任社長藤島茱莉景子終於出面致歉。 圖片|達志影像(圖為前傑尼斯練習生岡本 Kauan 與舞者) 中國文化圈燃起 #MeToo 運動 中國文化出版界燃起 #MeToo 運動,其中知名編劇史航被控性騷。雖難預測史航事件發展,但 #Metoo 運動提升了中國青年世代對性騷、性侵議題的認知。 (推薦閱讀:日本 MeToo 運動伊藤詩織訴訟落幕:因約會強姦藥物,反需賠償 55 萬日圓) 圖片|Photo by Lum3n on Pexels TikTok 涉追蹤用戶性取向 TikTok 前員工投訴在 2020 到 2021 年間,官方曾將常看 LGBTQ+的用戶歸類為 LGBTQ+類別,引發披露用戶性取向與個資外洩爭議。 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碧昂斯世界巡演採性別友善廁所 碧昂斯宣布「文藝復興」世界巡演中將使用性別友善廁所,以表達對 LGBTQ+的支持。此舉促進包容性與相關盟友的關係,也深獲粉絲支持。 (同場加映:「性別友善廁所」真的性別友善嗎?從廁所看性別意識的跨時代演進) 圖片|RENAISSANCE Updates @ Twitter 台大言論自由月布條爭議 台大日前舉辦言論自由月活動,因校內懸掛的布條內容涉及歧視原住民、汙名化同性性行為引發爭議,也重新促使大眾關注性別盲與種族盲議題。 圖片|台大學生會 長榮航空遭控性別不平等待遇 長榮航空被控對懷孕空服員不公平,且違反勞基法。超過 40 位曾懷孕的空服員擬提民事訴訟,她們表示不只孕期被減薪,回歸職場也難有升遷。 圖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 FB 民團籲學籍與性別應脫鉤 根據調查,跨性別學生在校遭遇許多不便,伴侶盟與學生團體表示學校應讓學籍性別與法定性別脫鉤,同時也應注意友善廁所和宿舍的數量。 (猜你想看:為你選書|跨性別是變性人嗎?那些容易被遺忘的「非二元」性別權益) 圖片|Photo by Brett Sayles on Pexels 七成勞工認職場嚴重以貌取人 依人力銀行調查,七成上班族認為職場嚴重以貌取人,且女性相較男性更為擔憂。有企業坦言曾以長相篩選人才,但也有企業願意嘗試以能力與責任為重的「盲聘」。       圖片|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May 20, 2023 at 01: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dDlTPCg

如何走出失戀的傷?療癒繪本《Hello Grief》:不用急著好起來,用自己的節奏悲傷 https://ift.tt/j78tfom 迷誠品 戀愛時有多投入,失戀就多痛,深陷悲傷情緒的你,也許可以試著相信悲傷是有力量的,不疾不徐的用自己的節奏享受悲傷⋯⋯ 文|迷誠品 如果人生是數學,那或許是永遠除不盡的悲傷所積累而成,小小的、你可能毫無知覺,直到它一點一滴形成龐大的形體,才驚覺它的存在。 其實它的到來一點也不忽然,打從出生就存在於自己的體內,就像器官一般,與自己共存。多數時被我們忽略、又或是像是為了脫離「悲傷」這個情緒循環,被自己草草掩埋,讓心靈逐漸變得軟弱,與它再相遇時毫無防備。 面對悲傷時,我們都想回到過去(How to go back in time.) 暢銷書《I Used to Have a Plan》作家 Alessandra Olanow 遭逢母親癌症去世,她試圖與悲傷共處、與失落感抗戰,用文字與畫筆描繪那些低潮與難以向他人傾訴的不確定感,每幅畫都是你我曾經歷過的日常,是一本獻給自己、和所有正經歷失去重要之人的治癒繪本。 悲傷有時會帶來新的東西(Grief unfolds, every turned page reveals something new.) 除了紅腫的雙眼、刺痛的鼻翼,有時它還會帶著一些新的東西,像是「時間帶不走悲傷」假裝沒事並沒有用,它其實一直都在。 又或是「能有更好的姿態面對它」躺在沙發上吃餅乾,感受柔軟的毯子、溫暖的熱可可,這些感受都能讓我明白自己正在活著。只是體重計數字上的變化也會延續悲傷的時間。 (同場加映:【真實手札】覺察悲傷與焦慮:溫柔照顧共生的情緒們,記錄生活的幸福感) 可以假裝遺忘,但我還是會想你(But when i miss seeing you, I close my eyes.) 曾經聽別人說過,真正放下一個人並不是將他從聯絡人中刪掉或靜音,而是你再也不會偷偷打開他的 IG,偷看他的限動、也不會從共同好友的談話中似有若無地探聽他的消息,又或是在訊息框中打下一大串話,猶豫很久後又按下刪除鍵。 而是你知道他曾出現在生命中,有時也會因為一首歌、一句話、一道菜想起他。 不要因為痛而停止想念(Sometimes there is beauty in a pain that never goes away.) 因為愛而感到幸福、因為愛而受過痛楚,愛與失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當我們去愛,就會經歷失去,如今回想起這一切,嘴角就能是上揚的。不需要任何的藉口、任何的安慰,讓傷痛成為自己的一部分,便是療癒的開始。 (猜你想看:如何走過前任帶來的傷害?關係心理學:允許自己為失去的部分自我感到悲傷) 別忘了,以自己的節奏來悲傷(Remember, We all grieve at our own pace.) 好不起來也沒關係,每個人都是帶著纍纍傷痕的軀殼生活,如果現在不想觸碰傷口,那就放著吧。 既然愛不需要被解決、那悲傷亦然;我們不必跟人比快慢,也不必急著讓自己離開悲傷的階段,一切順其自然也沒什麼不好。 我們只是還在尋找與悲傷共存的方式⋯⋯ 轉載迷誠品網站:不用急著好起來也沒關係,繪本《Hello Grief》允許自己與悲傷共存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比起振作,我更需要接受現狀。繪本《I Used to Have a Plan》帶我從低潮中復原  《時間》究竟是不是解藥?需要透過很多次獨處才能知道。練習與焦慮共處,真正的自我和解  不夠完美也沒關係;繪本《有些日子,我等待成為自己》讓我接受討厭自己的時刻 May 19,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j78tf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