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4日 星期三

從台大學生歧視言論,看台灣教育出了什麼問題?3 個讓思維成長的方法:鼓勵學生面對錯誤! https://ift.tt/pHnm31f 讀者創作 台大學生的歧視言論延燒至今,筆者帶大家回頭思考,在責難學生之前,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文|妮可媽媽 近期台灣大學經濟系學生參選系學會的政見發表內容,引發社會一陣撻伐和圍剿的聲浪。 細看引起風波的政見內容,確實有諸多爭議之處,並且也讓多數人感到不可思議,為何一場看似嚴肅的競選政見內容,會出現如此輕浮不當的言論,究竟我們的教育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會讓一個已經十八歲成年的孩子,失去對他人應有的尊重和基本素養,或許在責難孩子或學校教育的同時,也可換個角度思考,不論是學校或家庭教育在培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是否除了重視課業成績和升學掛帥之外,忽略了哪些重要且須被重新重視的成長要素? 圖片|Photo by Cole Keiste on Unsplash 多元共融精神該融入校園教育內 不只性別平等,以及尊重他人的基本素養該從小建立。多元共融的精神,亦該加入課綱內,讓孩子們從小就能有多元的世界觀,並且學習尊重不同的聲音和種族文化,建立完整的文化素養及內涵。 1. 培養教師多元文化涵養 從師培教育開始,讓老師們對於年齡、身心障礙、種族或文化認同、性向、宗教信仰等面向,具備多元共融意識與精神,才能透過教學傳遞給學子們。 2. 推動多元文化與共融政策 在文化政策上,更加強多元共融精神的推廣,讓相關知能在生活中落實。 3. 將多元共融知識融入課綱內 讓廣大學生們不僅在國、英、數等重要科目上只著重成績的比拚,更必須將多元文化與共融精神的知識,融入在課綱內,例如:國文課文內加入具有多元共融意識的選讀文章、社會課添加多元文化涵養的知識、大學必修通識課程增加多元共融知能。讓學生們能在平日教育環境中,自然而然培養尊重多元文化與包容不同聲音的基本涵養。 4. 學校教育配合家庭教育協助 學校教育的主動推廣,讓課程在孩子們的學習過程中被有效建立,並且與家長們攜手,讓多元共融精神能落實在日常生活內,例如:舉辦校外講座邀請家長與孩子一同參加、推廣社區教育活動協助學校課程發展、鼓勵學生們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並給予獎勵。 學校教育若能與家庭教育共同配合,必能產生具體成效,也讓學生們的基本禮儀與正向價值觀能在一點一滴中被樹立。 (同場加映:從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歧視言論,看消弭歧視的最佳解:對「同類」發出提醒!) 圖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除升學導向外,更須培養學生的國際觀與文化禮儀 雖然在現行的課綱中,已有相當程度的改變,讓教學方式呈現更為活潑,跳脫以往台灣為人詬病的填鴨式教育。但,不可諱言的,亞洲文化依舊在升學導向為主的教育場域中,會無形的忽略更多與國際接軌的多元文化認知及基本禮儀。 尤其,現在的時下文化,已漸漸由流行的短影音感官刺激,取代大量閱讀及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讓許多年輕一輩的學生們,只注重片段資訊,而更難具備耐心和傾聽他人的換位思考觀念。特別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在一踏入職場文化後,會感到萬分不適應,也是需要重新思考和改變的地方。 那麼我們該如何才能讓這樣的片段式思維昇華成長呢?除了著重在讀書考試的過程中,也可透過其他活動來建立: 1. 推廣閱讀習慣 重新建立與培養學生們在學期間,就能養成大量閱讀課外優良讀物的習慣,除了可增進文筆與正式文章的敘事能力外,大量閱讀更能增廣見聞,從中培育多元思考的能力。 圖片|Photo by Becca Tapert on Unsplash 2. 從課程活動中增加領導訓練 領導能力是需要被教育的,尤其在正式公開場合的談話、意見發表的適切性,都是可從活動的推廣,協助學生們逐步完善此能力的要素。例如:建立跨校合作的團康活動、國際姊妹校的參訪、課程中加入社會議題的辯論發想。訓練學生們除了課本內有限的知識外,還能與社會、國際接軌的能力。 3. 愛心關懷的實踐 學校必須與社會機構、企業合作,讓學生們避免在狹小的環境裡,逐漸讓思考窄化而不自知,甚至還引以為傲。學校可與社會福利機構、慈善基金會長期合作,讓愛心關懷社會的思維,落實在平日的教育內,避免孩子在社會化的過程中,被不正確的價值觀誤導,成為本位主義而無法利他的自私人格模式。 (猜你喜歡:台大經濟系學會選舉事件:言論自由很重要,但有前提和素養) 圖片|Photo by RUT MIIT on Unsplash 強化學生面對問題與真心道歉的能力 這次的爭議與風波,已讓幾位學生成為輿論謾罵的眾矢之的,也確實讓學校和教育單位為了學生們的不當行為,出面道歉,但,反過來思考的是,我們是否有從中建立孩子們學習面對問題並如何處理的經驗? 這些年僅十八歲的大孩子們未來人生都還很長,在人生成長經歷中,勢必還會遇到更多難題和挑戰,能否藉由這次的經驗,從中汲取教訓與學會為自己的錯,有肩膀的勇敢承擔,應該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畢竟,每個成長中的孩子,都會有犯錯的可能,但是在犯錯中懂得反省與真心為自己犯下的錯道歉,讓自己的思想更為成熟,才是我們所樂見的! 作者介紹|妮可媽媽,科技業 PM,斜槓經營報章雜誌副刊、電子媒體專欄、部落格。文章型態跨純文學、親子教育、兩性關係、專案管理等領域。致力於陪伴孩子們成長、鼓勵女性不斷自我成長,並為女性發聲。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養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學習之路。 May 24, 2023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pHnm31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