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3日 星期五

怕黑、怕鬼、開燈睡?心理師教你讓孩子三步驟不怕黑 https://ift.tt/2ZdvNVB 鋅鋰師拔麻 「媽媽,可以陪我嗎?」面對怕黑又怕鬼的孩子,心理師分享,你可以做這三件事,讓孩子安心。 圖片|來源 近日同事憂心忡忡的詢問:「我兒子已經快邁入青春期了,但他還是很怕黑,晚上睡覺一定要開燈睡。」、「有時候半夜醒來,明明哥哥也在同個房間的下鋪睡著,但他還是害怕的硬要來父母房間一起睡⋯⋯」 我想起了從小就相當怕黑、怕鬼的自己⋯⋯。 從恐懼到創傷 小時候家裡住在桃園鄉下的透天厝,屋子後方是一大片空曠的農地,漆黑的夜晚靠近屋後陽台總可以聽到猖狂的風恣意呼嘯著。好死不死,那是個「玫瑰之夜-鬼話連篇」相當流行的年代,愛看又沒膽的我,總是在看完後,好幾天不敢獨自一人摸黑去二樓洗澡,每天最痛苦掙扎的就是洗澡時間⋯⋯某天,照慣例,我又為了洗澡一事跟媽媽討價還價,希望能拗個人陪我一起上二樓,在門外等我洗完。於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姊姊就成了被指派保護妹妹的「犧牲者」。澡洗到一半,突然,我發現門外姐姐的聲音沒了,無論再怎麼呼喊,回應我的只剩下令人恐懼的颯颯風聲。 「姐姐沒義氣的落跑了!只剩下我一個人⋯⋯」 這時分不清是憤怒、委屈還是恐懼,我一股腦兒的將所有認識的髒話全部吼出來,一方面是宣洩被拋棄的不滿、另一方面也替自己的恐懼壯膽。幾分鐘後,浴室門突然被猛地一開,只見老媽滿腔怒火手裡拿著衣架,二話不說直接往我赤裸的身體猛抽。(延伸閱讀:梅根X蜜雪兒歐巴馬的教養哲學:當媽媽,是一次次學習「放手」) 原來,她見到姊姊中途落跑回到客廳,便上樓陪我,還沒到浴室門口已經聽到各種難不堪入耳的髒話,她氣得直接去浴室後方陽台拿「工具」好好修理我⋯⋯這段現在可以輕鬆談笑的回憶,對當時的我來說卻是相當創傷的,不論身體與心理⋯⋯。(延伸閱讀:教養小補帖:「讚美」他,並不總是有好處) 有時想想自己何其有幸,成為臨床心理師的歷程,能重新與自己的「內在小孩」相遇、對話,讓此刻的自己試著去溫柔地理解過往的恐懼、羞愧與挫敗。 克服怕黑三撇步 面對怕黑恐懼的孩子,把拔馬麻們可以試試這麼做: 正視孩子害怕的感覺:面對孩子的恐懼,別這麼對孩子說:「怕什麼怕,有什麼好怕的?!」、「男孩子怎麼可以怕黑呢?要勇敢!」請認真對待孩子真實的恐懼,恐懼無分性別,許多孩子就算年紀稍長,也會怕黑怕鬼,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不忽視、不評價孩子的害怕反應,只需要認真聆聽,接納孩子的感受。可以試著提問,更具體了解孩子恐懼的內容與過往經驗,如:「你擔心黑暗裡面看到什麼嗎?」、「以前在黑暗中有過讓你不舒服的經驗嗎?」。 檢視孩子接受訊息的管道並適當調整:回想自己好長一段怕黑的童年歲月,除了飽受當時電視節目「鬼話連篇」的影響外,也深受兒歌「虎姑婆」的荼毒:「在好深好深的夜裡會有虎姑婆,愛哭的孩子不要哭他會咬你的小耳朵;不睡的孩子趕快睡他會咬你的小指頭⋯⋯」(這首歌絕對是全世界最恐怖的兒歌!)此外,父母語帶威脅的管教方式,都可能加重孩子對黑夜的莫名恐懼,如:「不乖我把你關廁所喔!」、「不聽話虎姑婆來抓你囉!」、「不睡覺我把你丟到外面去喔!」。過多的鬼怪情節、父母的不當管教,只會讓孩子不斷將黑暗與鬼怪、危險連結而放大恐懼。除了試著改變教養的語言外,應該為孩子過濾適合的媒體資訊,落實媒體分級制。 試著讓黑夜變有趣:除了陪伴孩子、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外,試試與孩子在黑暗中進行遊戲,如:室內可以玩手影或觸覺遊戲,黑暗中說真心話(親密的親子溝通)、室外可以帶著孩子觀星、露營⋯⋯等,讓孩子體驗原來黑暗中也可以這麼有趣好玩,自然就會減少過多的恐懼。 圖片|來源 童年的恐懼彷彿是一道難以擺脫的影子,跟著我好長、好長一段時間,我一直是父母口中「最沒膽」的孩子。直到某一天,發現自己已無所畏懼時,竟因感到童年的離去而悵然若失 父母的理解、接納以及耐心等候,是孩子成長的必要養分,更是孩子鍛鍊勇敢的利基。 August 23, 2019 at 09: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ZdvNV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