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 星期二

【女影影評】懷孕時,我只覺得大家把我當「生產容器」 https://ift.tt/2myY5Yy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為你精選 2019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影評《尋找乳房》,談我們最熟悉,也最害怕的身體。 文|沈佳穎 在《尋找乳房》紀錄片中,有幾個鏡頭拍攝著台灣的街道,街道上大大的廣告看板,當紅的女明星代言著各式商品,光鮮亮麗的女性形象嶄露無遺,這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日常一景。而導演陳芯宜所呈現的這一幕,卻讓我想到盧森堡行為藝術家 Deborah de Robertis,她在 2014 年到奧賽博物館,庫爾貝的《世界的起源》之前進行名為 ”Mirror of Origin” 的行為表演:她身著金色連衣裙,在眾目睽睽之下,就在名畫之前,坐下,並打開雙腿,以手撐開陰唇。我想,這兩者似乎都在訴說一件事,一種當代社會仍然根深蒂固的,「女性身為被觀看者」這樣一個原始設定。 圖片|作者提供 女性身體被拿來觀看、評論,確確實實還是存在的,各種廣告,傳播媒體,都不斷在宣揚,在一個父權社會結構下的觀看前提,我們的身體應該成為的樣子。《尋找乳房》片中的受訪者人數眾多,都是女性,不同的年齡、職業、身分,探索每一個人心中對於自己身體的認識與認同,從青年世代、剛生產完的母親,到月事已去的婆婆媽媽們,像是開啟潘朵拉的盒子一般,那些從來沒有搬上檯面的問題,看似私密的身體談話,在鏡頭之前,溫柔地被開啟。(延伸閱讀:專訪陳珊妮:花時間習慣自己的長相,你會成為自己的專家) 圖片|作者提供 身體,一個很自然,很單純的主體,卻是我們最不熟悉的。因為不熟悉,所以不認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母親的自白,她認為她在懷孕的過程中,外界看待她的樣子,僅僅是代表著「生產孩子的容器」。女性身體被社會賦予的價值,已大過最本質的樣貌,但在這樣的框架之下,這些受訪者,似乎也找到生存的最佳形狀。(延伸閱讀:專訪《祝我好好孕》陳育青、蘇鈺婷:溫柔生產,讓我們理解痛苦是有意義的) 圖片|作者提供 片中探討了許多話題,包含生病的身體、情慾、性、愛,最後還是回歸自我的身分認同。這也讓我想到不久前看完溝口健二的《赤線地帶》,片中是一群妓院中的女人,雖然在古早的年代,且妓女是人們眼中的下等職業,但是她們對於自己的身體是認同的,不論是維生的工具也好、商品也罷,她們並不是噤聲。在現代,談論自己的身體好像顯得陌生,但是每個人都應該學著更親近、更認識自己,跳脫觀者與被觀者,與身體對話。 導演陳芯宜曾說:「這些事情細微到我們不曉得怎麼去談,但仍一點一點的在影響著所有的事,這部片若要形容為是我的田調也可以,她們這些私密的分享,好像讓我們可以稍微面對這些隱而不談的事情。」《尋找乳房》看似是許多人的訪談集合,卻是代表著台灣現今社會的女性,我們內心最深處的、共同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聲音。 圖片|作者提供 October 01, 2019 at 07: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myY5Y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