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AlrFU9
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擁有一套只有你們懂的語言!幸福伴侶特質檢測 https://ift.tt/2AlrFU9 KnowYourself 該怎麼做,才能在關係中獲得長久穩定的幸福?為你整理 6 個維持感情的情況,從數據裡發現,幸福的秘密。 破壞一段親密關係有千萬種方法,維持一段好的關係卻很難。究竟是相似還是互補的性格會更幸福?「秀恩愛」真的分得快嗎?幸福的感情中,兩個人會完全真實地看見對方嗎? 今天我們整理和總結了一系列關於「什麼樣的伴侶容易獲得長期幸福」的研究。當伴侶之間存在以下 6 種情況時,比較容易獲得幸福。 1. 其中一方懂得適當地欺騙自己,「美化」對方。 當我們愛上一個人時,總是希望能夠瞭解到對方最真實的一面,知道「他是誰」,他擁有哪些優點和缺點。不過,2011 年的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想要更幸福,有時候你也需要一點「自欺欺人」的幻想,來將他定義為一個符合你期待的完美形象,即便這個形象與現實不符。 研究者對 200 對伴侶進行了三年的跟蹤調查。他們發現,有一部分人會「理想化」(idealize)自己的另一半。在他們的描述中,伴侶的人格特質幾乎完全符合自己心目中對完美伴侶的想象,即便自己真實的伴侶並不存在這些特質(連他們的伴侶自己都承認並不具備這些優點)。 而當研究者將他們「理想化」的程度和對關係的滿意度做比對時,發現二者成正比:越對另一半擁有「積極的幻想」的人,越容易在關係中感到快樂。 對伴侶的美化還會使幸福更持久。從下圖可以看到,儘管對伴侶「理想化」水平較高和較低的人,對關係的滿意度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逐漸下降,但那些「戴著玫瑰色的眼鏡」看待另一半的人,滿意度下降的速度明顯更慢。 但必須要提醒大家,這一條的意思並不是說為一些虐待性的關係尋找藉口、自欺欺人。前提是當你在一段堅實、健康的關係中時,適當麻痹自己,「欺騙自己」對方有多麼優秀,會讓你在這段感情中的幸福感真實提高。 2. 擁有一套只有你們才能聽懂的語言。 你和他之間,是否有一種「只有你們才能聽懂的語言」?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者發現,當伴侶之間擁有一套只屬於他們自己的、秘密的話語體系時,會更容易感到幸福。(推薦閱讀:韓國戀愛插畫集:不管你是哪一型,都是我最愛的那一型) John Gottman 的研究發現,很多幸福美滿的夫妻擁有一個共同點:他們能夠通過一些陌生人聽不懂的語言來交流,比如類似接頭暗號的詞語和表述方式,有時他們甚至不用言語交流,只憑借微妙的語調、語氣就能知道對方在說什麼。而那些關係緊張的伴侶則沒有這些和對方「心領神會」的時刻。 研究者認為,這些詞語、句子和表情往往包含了他們共同的經歷和情感,當他們在運用這套語言體系交流的時候,也會勾起他們對過去的美好回憶,同時感到和對方更親密。這會讓他們覺得「我們之間的關係是特別的」。 圖片|來源 3. 有相似的金錢觀,不為了錢吵架。 金錢永遠都是影響親密關係和婚姻的重要因素。不過,伴侶的幸福程度和你們有多少錢關係不大,但與你們對金錢的態度是否一致則有很大關係。 Jeffrey Dew 的研究表明,那些很少在金錢問題上產生分歧的夫妻,比起基本上每個星期都要在錢的問題上發生衝突的夫妻來,離婚的概率低 30%。 而且,對於那些在金錢觀上衝突較大的伴侶,矛盾往往會在關係的早期就顯現出來。他們可能在約會沒多久的時候,就因為飯錢該由誰來付而引起爭執;又或者在節日時,一方會因為另一方買了又便宜又難看的禮物而氣惱。 如果你們結了婚,在收入如何分配、有多少人用來投資和教育子女,如何應對財務危機等等方面,也總會遇到源源不斷的爭執。 而另一些伴侶不會為錢吵架,他們擁有更相近的金錢觀/消費觀,這既包括在大的方面,是傾向於存錢還是消費,買房還是享受,也包括在具體每筆花銷上該如何利用。他們共同制定與財務有關的計劃和守則。研究顯示,這樣的伴侶獲得了更滿意的關係。 4. 愛秀恩愛其實會讓關係更好,而不是更差。 研究又一次讓我們失望了:那些在社交網路上經常秀恩愛的情侶,竟然擁有更高的關係滿意度。(推薦閱讀:【如果你想】遠距離隔空放閃,推薦給你的六個方法)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者針對異性戀大學生情侶進行了一項新研究,結果表明,那些在 Facebook 上公開自己與另一半的戀情、更多地曬出和伴侶的親密照片、並在頁面上保持與伴侶密切互動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和伴侶的長期戀情也更加穩固。 研究者 Catalina Toma 認為原因可能在於,一方面,他們在社交網路上的親密互動和分享,本身就是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親密的表現和結果;另一方面,這樣的互動也會增進他們對彼此的信任——畢竟,這一代年輕人和社交媒體已經密不可分。 圖片|來源 5. 在關係中的每個重要階段都清醒地達成共識。 每一段親密關係都會有一些「關鍵事件」。上床,說「我愛你」,確認彼此是男/女朋友,同居,訂婚,生子——在你們進展的每一步,你們是否都就這些行為達成了一致意見,還是僅僅是順其自然? 2006 年,Scott M. Stanley 和 Galena Rhoades 對親密關係的風險因素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新的論點。他說,你可能會覺得「情到深處,無需確認」,但研究表明,在每個過渡性、轉折性的事件上,如果是在雙方進行充分的溝通、達成一致決定的情況下發生的,這樣的伴侶會擁有更長久、穩固的戀情。 而如果這些行為都是自然而然地發生,既沒有經過考慮,也沒有在事後進行確認,那麼無論是對於結了婚的還是沒結婚的伴侶,都會在今後長期的關係中顯現出負面影響。 因此,當你們正在做出對親密關係具有重大意義的行為時,不要覺得羞於啟齒,認真的處理方式是:確認在關係的每一步中,你們對彼此情感和關係的認識都在同一層面上,並且共同思考這樣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以及為此應該做的準備。 不要總覺得「我們都上了床,我們應該是男/女朋友了吧」,「他都帶我見了家長,肯定準備和我結婚了」,「既然懷孕了,那就生下來吧」,對方未必和你的想法一樣。 6. 在「衝動」程度上,雙方比較接近的伴侶比較幸福。 研究人員還單獨探討了我們人格中的「衝動」(impulsivity)特質。過去我們往往會認為「容易衝動」會給親密關係的滿意度帶來不好的影響。在常人的想象中,如果戀愛的雙方都比較衝動、易怒,可能兩個人會有更多的衝突、爭吵。但 2016 年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並非如此。 Jaye L. Derrick 的研究表明,兩個人都衝動的時候,會比只有一個人衝動更好。伴侶中,當只有一方容易衝動,另一方衝動水平較低的時候,會增大爭吵的幾率,降低關係的質量;然而,如果兩方的衝動水平相似(無論是都容易衝動,還是都不容易衝動),都反而會使他們的長期關係質量更好。 研究者認為原因可能在於,當伴侶的衝動水平都比較高時,盡管有可能會引發更多的衝突,容易對一些小事過度反應,但他們也會用相同的視角去看待和欣賞事物,擁有更相近的價值觀和目標,他們也會共同地「衝動」地享受生活,比如時不時心血來潮,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這些都會提升他們關係的幸福程度。 References: Derrick, J. L., Houston, R. J., Quigley, B. M., Testa, M., Kubiak, A., Levitt, A., ... & Leonard, K. E. (2016). (Dis) similarity in impulsivity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A comparison of volatility, compatibility, and incompatibility hypotheses.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61, 35-49. Murray, S. L., Griffin, D. W., Derrick, J. L., Harris, B., Aloni, M., & Leder, S. (2011). Tempting fate or inviting happiness? Unrealistic idealization prevents the decline of marital satisfaction.Psychological Science, 22(5), 619-626. Stanley, S. M., Rhoades, G. K., & Markman, H. J. (2006). Sliding versus deciding: Inertia and the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effect*. Family Relations,55(4), 499-509. November 25, 2018 at 09:00PM 女人迷 womany.net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