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0日 星期四

不只吃飯!交友 APP 用一頓飯拓展人脈 http://bit.ly/2Wcwltr 食力foodNEXT 「欸,週末一起吃個飯啊!」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比起看電影、踏青,人們的聚會形式會以吃飯居多呢?一張桌子,一些料理,就是我們社交人脈的原點。還沒想好週末要做什麼的你,不如現在就立刻約朋友吃頓飯吧! 珍.奧斯汀筆下喬治時期的「晚宴」(dinner party),可說是時下趨勢「社交餐會」(social dining)的經典前身:《艾瑪》利用晚宴牽紅線;《傲慢與偏見》的上流社會透過珍饈百味贏得敬佩讚賞;《勸導》中的海軍軍官齊聚餐桌前暢談英勇事蹟。現在數位世代所追求的,基本上也是這 3 種類型的社交:單身配對、大秀廚藝、結識同好;只不過,網站與 APP 使這種餐會更容易舉行——即使不是上流社會的艾瑪也能寄出邀請函,而且還能跨越國界、品嚐世界料理。 國際版「一起吃飯吧」 如果你認同「飯桌是社交人脈的原點」,應該會支持巴黎人 Camille Rumani 於 2014 年 7 月創立的 VizEat,這個平台以產業顛覆者之姿迅速席捲歐洲,服務尋找道地用餐與文化體驗的旅人,場所就在熱愛下廚的當地人家裡。第1年的會員數就突破 35,000 人,3 年內登記的「 hosts 東道主」從 50 成長至 25,000,橫跨 130 國。 這股勢力促成 2017 年 9 月併購美國前輩 EatWith,並以此作為全球的統一品牌;2018 年 1 月又併購英國的 Grub Club——與 500 名廚師和 1000 家餐飲店合作,從此成為世界最大的社交餐會平台。目前 APP 有英法德義西中等語言版本,在共享經濟體中被稱為是「飲食界的 Airbnb 」。 其他小規模的 APP 則著重在發展自己的特色上,例如以色列的 Delicious Israel 推出「美食旅遊+用餐」組合,Betzavta 則以共同興趣、職業或飲食取向等進行事前篩選,為主人與食客配對,達到賓客盡歡的結果;美國的 Feastly 主推「審查通過的廚師」,從地下廚房到米其林大廚都會需要通過事前的檢視與查核,甚至含 100 萬美金的責任意外險。 現在的旅人又多了一項活動可計劃,就是走進在地人家作客,透過家常菜體驗「入境隨俗」。(延伸閱讀:一定要知道的15個餐廳社交禮儀) 圖片|來源 用飯局打開事業人脈 倫敦的 TableCrowd 專門舉辦商業餐會,活動地點在餐廳,餐後還有專題演講與問答時間。主辦者有二,一是 TableCrowd 彙整會員的意見所設計的,二是由會員自己制定主題公開邀請的,全部以「與某某人共餐」作為開頭。 目前公布的產業餐會包括科技、時裝、環保、健身與健康、房地產、籌資等。出席過的演講人包括臉書的旅行部門全球總監 Lee McCabe、Airbnb 北歐總經理 James McClure、《旗幟晚報》美食版編輯 Victoria Stewart、以及其他創業家。TableCrowd 並非創新服務,優點在於規模小、有座位大風吹和自我介紹,可滿足參加者近距離取經,有充分時間認識潛在的人脈;缺點是尚未有 APP。(延伸閱讀:進入 MBA 的第一步!同儕不會告訴你的五個職場社交秘密) WeFiFo 業餘廚師・美食俱樂部・料理教室三合一 總部設在英國薩塞克斯郡的 WeFindFood,提供食客與在地的業餘家廚、專業主廚、美食俱樂部、以及教授特別廚技的人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主辦者不需要是《頂級廚師》的參賽者,提供的形式也沒有制式規定——舉辦公園烤肉或在游泳池邊供應檸檬塔都行。 主辦者在網站上登錄並開設專有頁面,包括刊登菜單、料理與居家環境的照片,食客買一個座位,當中 WeFiFo 收取 10%~20% 佣金。每位主辦人都會得到反饋與評分,而食客則藉由積極的互動獲得「餅乾代幣」——譬如寫 1 則評語可獲得 2 塊餅乾,100 塊餅乾可抵 10 英鎊餐費。這個平台還延伸至教學,有的活動甚至是烹飪學校的半日課程。愛吃與愛煮的人都有機會在這裡找到各種趣味及滿足自己的胃。 餐點品質有保障的 Social Table 如果與陌生人一起吃飯的主要目的是認識新朋友,那麼最不需要擔心的部分應該是食物。澳洲的 Social Table 是與餐廳合作的社交餐會平台,以舉辦地點的特色作為號召——例如 DIY 義大利麵&品嚐套餐、品酒會、或者設計「流氓與淑女變裝晚會」等主題,然後在網站上提供座位的購票。這種形式的最大優點是能解除某些人對安全問題的顧慮。 當英國節目《誰來晚餐》或韓國節目《大家廚房》逐漸變成現實生活裡的一幕,其實還是有許多細節仍然模糊,從食物衛生、個資隱私、課稅、到安全問題,目前都是屬於無政府管制的「灰色地帶」。更不用提,有的餐廳抗議這些平台在搶生意,情況就像 Uber 與計程車的關係。 社交餐會也漸漸吸引年輕廚師與食品創業者的頻繁利用,他們把這裡當作經營潛在客群、市場試水溫、商品試吃以及累積餐飲經驗的園地,有的甚至已成功轉成副業。市場是一個鐘擺,而我們處在一個吵雜的時代,未來應該能看到服務喜歡安靜用餐的「獨飲男女」或「孤獨美食家」的平台出現吧? 原文刊載自《食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科技大躍進!人工智慧結帳各顯神通 食客們快來瞧瞧,最新2019年餐飲八大用餐趨勢出爐! May 31, 2019 at 02: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bit.ly/2Wcwlt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