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6日 星期五

心理學給「囤積者」的 3 心法:捨不得丟,不是你的錯! https://ift.tt/2Y7cvRr 實習編輯 乙妤 Eyu 家裡東西總堆積如山,想整理卻又不知從何丟起?我們都懂「囤積者」的苦,心理學 3 建議讓你擁有「少,但是更好」的輕鬆生活。 理想的家,是生活與愛的展現。它可能很像這張照片,睜開眼,每個物品都在他們剛好要出現的位置,房間那一角還有餘裕讓植物進駐。 我們想擁有理想的家,但我們也都懂,理想總和現實,總有點差距。 圖片|來源 大多的時候,你面對的可能是一個「亂中有序」的家,書本橫塞、物品散亂、衣服爆滿⋯⋯。總有那麼一天,下定決心來一次大掃除,卻發現怎麼整理,東西都還是很多,更重要得是—「捨不得丟」。 當我們總有太多想要和捨不得,該怎麼辦? 圖片|來源 心理學:「囤積症」才是讓你捨不得的原因 想要讓家看起來乾淨整齊,與其找不同的居家整理術,不如追根究底,了解為什麼捨不得丟? 根據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大衛托林(David F. Tolin)研究,家裡各處堆積,收著用不到的物品,沒有地方放還繼續購買,這可能是一種「囤積症」。當人對物品擁有過度的佔有慾和保護慾,形成一種強迫行為,過度性地收購或收集物件,即使是不值錢、有危險性或不衛生的物品。 有的囤積者會以「收藏」、「紀念」之名,無法對物品斷捨離。在《囤積解密》一書中進一步分析,囤積者想囤積的不是物品本身,其實是「物品牽扯的感情故事」。 好比有時大掃除,我們會問:「這個東西很舊了,用不到又佔位子,要不要丟掉?」 得到的回答可能是:「這是你奶奶當年的織布機,樣子很復古,現在找不到了,想留著紀念。」接著在家裡找一個尷尬的角落擺放。 囤積者不是捨不得丟,而是不敢告別 「囤積」,是一種我們對過去情感的懷念,不自覺將假想投射在裡頭,好似物品沒有消失,記憶就能存在。 如果你覺得自己可能有囤積症,或者你發現身邊的人正在為此煩惱,我們可以透過以下 3 個方法,開始改善: 1. 了解自身囤積狀況 問題難以解決,有時是因為根本沒發現問題。因此,我們可以透過 International OCD Foundation 的量表,來檢視是否有囤積症的傾向: 丟東西是一件很難的事 堆積的物品散落在空間各處,甚至影響到生活品質或移動路線 在雜亂的物品中,找不到重要的物品 空間被各種物品佔滿,有壓迫感 留了許多傳單、收據、紙袋 長期不好客,因為覺得家裡太亂很丟臉 婉拒他人來家裡修東西 依此認識囤積症,簡易地判斷嚴重性與否,幫助我們再近一步找尋資料跟解方。若嚴重時,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2. 給予陪伴跟同理 對囤積者來說,要拿起垃圾袋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隊物品有所留戀,只是程度上有輕重之分。 因此,給予囤積者陪伴和同理,能夠幫助他們緩解整理時的焦慮,打開和人求助與溝通的心房。 3. 不強迫收拾,也不幫忙收拾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權利去選擇物品的去留,包括囤積者。如果強迫囤積者把東西丟掉,很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包括:失落感與自主權的剝奪感。 因此,讓囤積者產生動機,願意自主將不需使用的物品捨棄,是和囤積者相處重要的模式。可以透過坐下來聊聊,或者是一起檢視家中需求等漸進式、緩和的溝通,讓囤積者意識到需要改變。 少,但是更好 圖片|來源 近幾年,很流行的「極簡生活主義」或者是「每日一丟計畫」,也是幾種緩解現代人「囤積症」的方法之一。潮流中,我們也開始明白,家,其實是我們的心裡空間。 當我們想擁有、想保護的慾望多時,自然而然收藏、堆積的物品會增加,而理想的家和現實就會產生差距。反之,當我們有了起心動念去整理、去練習斷捨離,理想就開始被實現,我們的心靈同時被減重。 「少,但是更好」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帶著我們走出囤積的循環。如果你也想讓心騰出更多位置,推薦給你 懶人專屬|居家整理學,透過整理心法及方法,讓新的能量、新的可能性、新的風格走進我們的生命吧。 參考資料: [1] Hoarding Fact Sheet,International OCD Foundation [2] 囤積病,維基百科   July 26, 2019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Y7cvR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