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OkzKCP
2019年7月25日 星期四
生活在繼親家庭:你們是不是,只愛親生弟弟? https://ift.tt/2OkzKCP 擲地有聲 離婚後,父母、孩子面對原本的家,我們能怎麼做?心理師以個案分享,給你最具體的溝通方針。 文|Yvonne 蔡宜芳心理師 小學六年級那一年,邦邦無意間聽到奶奶說現在的媽媽是繼母,在邦邦的追問之下才知道,親生媽媽在生下他不到一個月就把他丟下離開了,這件事情對邦邦打擊很大,他覺得自己是個被拋棄的孩子⋯⋯。 原本邦邦和繼母的衝突就多,因為這件事,邦邦開始覺得因為自己不是繼母生的,所以繼母才要處處針對自己。 在一次激烈的口角衝突中,邦邦離家出走找網友,用鐵絲在手上刺青、講髒話,原本成績前五名的邦邦,變成倒數五名,離家一個多月回家後,爸爸打了邦邦一頓,把邦邦送到了嚴格的住宿型天主教學校,一學期內邦邦就因為在校內喝酒、抽菸、打架、頂撞師長被記了三個大過,只好轉學回到父母身邊,來到了我們學校。 邦邦最常來輔導室說的是「我又和我媽吵架了!」,無奈卻又帶著苦笑。詢問之下發現總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 「昨天我回家先收衣服,但媽媽回家後只問我為什麼沒有洗碗,還說我沒有下來幫忙拿東西,我就在陽台收衣服沒有聽到啊!我爸念我沒關係,但是我媽為什麼要在旁邊搧風點火,她誤會我,我都忍下來了!吃飯的時候,她又說什麼痘痘太多不要吃太辣,我只是點小辣而已⋯⋯。」 「我覺得我做什麼都是錯的⋯⋯,我都沒有回嘴,我已經很努力給我媽面子了!」 「其實我很羨慕弟弟,他和爸媽才是真正的一家人,我是多餘的,我就算死了也沒關係,反正還有弟弟⋯⋯。」 「我跟你說的這些,不想讓我爸知道,因為我不想破壞他們的關係。我覺得我離開是最好的方法…」 我對邦邦說,「聽到你這樣說,老師還滿心疼的,你很貼心的替爸媽想,願意幫忙做家事,也很努力忍耐不回嘴,真的很不容易!」 「我曾經跟我爸說我媽的不是,結果我爸說,你親生媽媽沒養過你,是生的重要還是養的重要?之後,我就不會再說這些了⋯⋯。」 圖片|來源 近年來,除了單親家庭逐漸增加外,再婚率也隨之提升。繼親家庭指離婚的母親或父親帶著孩子與單身男性或女性結婚,或是曾經各自擁有家庭的兩方選擇將兩個家庭重組在一起生活,由於繼親家庭經歷了初婚、離婚、單親、再婚等歷程,繼親家庭的組織和成員遠比單親家庭還要來的複雜。[2] 那麼繼親家庭中,繼父母和孩子的相處上容易產生什麼困難呢?社會對於繼父母有刻板印象,像是白雪公主和灰姑娘的壞巫婆繼母,使得孩子容易對於繼父或繼母一開始就有防衛的心態,繼父或繼母也會怕被貼上虐待的標籤而疏於管教。社會中對於繼父的不利報導,像是繼父性侵繼女的新聞,也可能讓繼父選擇和繼女保持安全距離。[3] [4] 在繼親家庭中,繼父母的角色也確實難為,管太少怕別人說自己沒有照顧好孩子,管太多又怕別人說虐待。爸爸很苦惱,爸爸覺得雖然邦邦的親生媽媽離開,但繼母很努力的照顧邦邦,為什麼他還那麼在乎自己被媽媽拋棄?繼母也很傷心,覺得自己這麼用心的帶這個孩子,結果邦邦卻因為知道自己不是親生的之後,更覺得繼母只疼愛弟弟。 在繼親家庭心理適應的研究中發現,繼親家庭子女比一般家庭子女有較多的心理困擾。若兒童在繼親家庭中適應不良,則所經歷的失落經驗更易造成衝擊,兒童可能情緒不穩定、容易自卑、自我概念低落,較難與人建立穩定的關係。[5] 心理適應部分,繼親家庭的成員帶著原先的生活習慣到了新的家庭,但又必須重新適應新的家庭規則和文化,可能以前被允許玩手機到晚上十點,但是在新家庭中卻無法擁有自己的手機。另外,繼父母取代了生父母在家庭中原本的位子,繼親家庭的孩子可能認為自己要對親生父母忠誠,如果自己和繼父母好,就是背叛了生父母。[3] [4] 繼親家庭的孩子對於新出現的手足可能感到焦慮,擔心新的手足將取代自己在再婚父親或母親心中的地位。[6] 繼親子女可能會拒絕繼父或繼母的善意和管教,因為父母再婚之後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親與再婚的另一半感情越來越好,會覺得自己變成外人。研究中提到的這兩個狀況,也是邦邦遇到的困難。 某天一早,邦邦就雀躍的跑來和我說,「我拿到戶口名簿,上面有我媽的名字!我沒有看過她的照片,但我終於知道她叫什麼名字了⋯⋯。」我看見邦邦雀躍底下的落寞。 「其實我不敢跟我爸提到我的親生媽媽,我從來沒有見過她,我一直在想她到底長怎樣,是怎樣的人,現在過的好嗎,也一直在想有一天我要去找她,我只要講到這個我爸就會很生氣⋯⋯。他覺得我現在的媽媽對我不好嗎?為什麼要一直想這個!」 很多父母離異的家庭中,不允許孩子提到離婚的另一半或是見面,不斷在對方面前抱怨另一半,甚至問孩子你比較愛誰,要求孩子選邊站⋯⋯等,其實這些對於孩子都是很大的困擾,他們感覺到自己夾在中間很痛苦,被迫要跟著父親或母親站在同一方。曾經有個孩子在父母離異後時常焦慮到過度換氣,在孩子不理解的情況下,覺得父母會離婚是因為自己不乖、不聽話才離開,而感到自責或愧疚。就算另一半犯了錯,但對於孩子而言,爸爸媽媽就是他最親近的人,就算離婚了,他也有權力得到父愛和母愛。(延伸閱讀:韓志旼、丁海寅最新韓劇《春夜》:單親爸爸,也要勇敢追愛) 圖片|來源 這幾年和孩子晤談的過程中,會問父母離異的孩子怎麼決定要跟爸爸還是跟媽媽,大多數的孩子跟我說不是他決定的,繼親家庭的孩子也是一樣,若沒有人問過孩子的意見、孩子是被告知或是被迫接受的,那麼他可能會對於原有生活的崩解感到更焦慮。 單親或是繼親家庭中,不管是孩子或大人都面對了日常生活和重要關係的重大改變,彼此都需要時間調適,適應新的生活和新的成員,因此,若離婚的雙方不在孩子面前攻擊對方,在家庭將要發生變化時,能開放的和孩子討論接下來的改變,給孩子一點時間準備,理解孩子的擔憂和焦慮,將傷害降到最低。若能妥善處理,對於孩子來說,不管父母離婚或是再婚,孩子都一樣能感受到父母滿滿的愛。(延伸閱讀:「我又沒有做錯,為什麼要離婚?」心理師談不愛也是分開的可能) 父母離婚 爸媽可以怎麼做: 開放的和孩子討論他的感受和想法:「唉,你也知道你媽那個個性⋯老爸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爸媽相處上遇到一些困難,決定不要再一起住了,家裡將會有一些變化,可能你會感到害怕、擔心,那都是正常的,我們一起面對。爸媽離婚不是你的錯,爸爸媽媽只是分開住,爸媽還是一樣愛你,也能在假日(或什麼時間)看到媽媽,你覺得如何?」 這些話,讓孩子知道離婚不是他的錯(降低罪惡感),而且父母對他的愛是不變的(安全感),孩子知道什麼時間能看到爸爸或媽媽(控制感) 允許孩子愛爸爸也愛媽媽 要讓孩子自在來回兩個家 要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爸爸和媽媽都愛他、關心他 爸媽不要做: 不要叫孩子選邊站或問孩子比較愛誰 不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 不要讓孩子當夾心餅乾,看到媽媽就只能說媽媽好,還要陪媽媽一起說爸爸壞話 不要要求孩子傳話,像是「去跟你爸要補習費」 不要要求孩子做間諜,像是孩子和爸爸見面,回來要跟媽媽報告爸爸說了什麼或做什麼事 父或母準備再婚 爸媽可以怎麼做: 「你會有一個新的爸爸和哥哥,你可以先叫他叔叔,一開始可能會不太習慣,會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如果在相處上遇到任何困難要說喔!媽媽有了新的家庭,但是媽媽和原本的爸爸還是一樣愛你。」 這些話,向孩子預告新生活會有什麼改變,讓孩子對於未來生活有心理準備(控制感),也讓孩子知道他所擁有的父母的愛是不會改變的(安全感) 若父或母再婚讓孩子有了新的手足,讓孩子知道爸媽同樣愛每個孩子 爸媽不要做: 不要禁止孩子想念生父或生母或禁止孩子和生父或生母見面,孩子除了有爸爸媽媽,父或母再婚讓孩子還多了一個人愛他 不強迫孩子很快就要接受繼父或繼母,尊重孩子的速度 不要去比較生父母和繼父母的好壞 參考文獻: [1] 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楊旻鑫、彭瑞祥(譯)(2010)。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第八版) (原作者:G. Corey)。台北:雙葉。(原著出版年:2009) [2] 林怡光(2008)。談繼親家庭的親子問題。諮商與輔導,265,22-24。 [3] 王鐘和(2002)。繼親家庭子女生活適應及親子關係的探討。學生輔導,36,34-45。 [4] 席榮維(2006)。面對繼親家庭學生學校的應有作為,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0,255-265。 [5] 柯文生(2002)。繼親家庭兒童的適應困擾與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196,17-21。 [6] 張玉佩(2002)。繼親家庭也有春天。師友月刊,420,53- 55。 July 26, 2019 at 01:0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