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8日 星期日

張德芬專文|對家人退讓和軟弱,正在危害你們的關係 https://ift.tt/2Z1F4Ab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在家人面前不能有意見,而你漸漸長大後也習慣了沈默嗎?如果你想改善關係,兩個步驟重新讓自己與他人的角色回正。 很多父母想要為自己的「小我」加分,同時對這個世界充滿恐懼,所以會將很多不切實際的想法和壓力加諸孩子身上。 還有一種父母不知道怎麼跟孩子相處。因為受到上一輩的壓力,有時他們會寵著孩子。我就看到很多父母跟小孩說話時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生怕一句話就得罪或惹怒了孩子。其實,這對孩子並不好,尤其是青春期的小孩。孩子要學會尊敬父母,對父母抱持感恩之情,這種做法會讓孩子把你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無法養成感恩的心。 在所有的關係裡,想要正本清源地解決問題,歸根究柢,關鍵永遠在我們自己身上。一個沒有底氣的媽媽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就是會被孩子的淘氣、霸道凌駕。面對老公、面對公婆也一樣,如果你自己沒有底氣,就會一直看別人的臉色。這可能跟小時候的成長背景有關,也許你的父母就是非常高壓的人,會用父母的權勢壓制你,你只能戰戰兢兢、唯唯諾諾地聽從他們的想法和指揮。長大以後,你還是生活在這種陰影下,沒有辦法找到自己的力量,所以即使面對那麼小的孩子,也會覺得理虧。 圖片|來源 如果你意識到這個問題,那麼解決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看到這種情形,看到你在孩子面前挺不起腰桿,沒有辦法擺出母親的尊嚴。 第二步就是修正它。如何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底氣、有內力的人?我一再地說,要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做好自己,不要害怕別人侵犯你的界線;若有人侵犯你的界線,就柔中帶剛地把他推回去。(延伸閱讀:張德芬專文|沒有父母的愛,我也可以過得很好嗎?) 比如我在臺北的時候,住在父母樓上,常常會去他們家吃飯,有時晚上回來晚了,我就不過去,會打個電話告訴他們:「我今天不回來吃飯了,你們吃完就休息吧。」我爸爸會說:「那你吃完飯回家坐坐吧。」我如果不累、有時間,就會回去;可是如果我跟朋友吃飯晚了、累了,就會說我不回去坐了。我爸爸會接著說:「那你要打電話給我,你回來了我才能睡覺。」我覺得這樣有點過了,你睡覺是你的事,為什麼一定要等我回家打電話給你,你才睡覺呢?如果我今天要在外面待到很晚,十一、二點才回家,你是不是就要來限制我的行動呢?於是我就跟爸爸說:「我不會打電話給你,你先睡吧,不用等我了。」 這是一個例子,讓你知道如何回到自己的中心,不要受到對方的要求影響而擾亂自己的行為。以前我可能會用很不耐煩的口氣跟爸爸說話,但現在我可以完全回到自己的中心,跟他說:「你不用等我,我也不會打電話,你就先睡吧。」 圖片|來源 其實面對所有的人,都應該維持這樣的態度,就是什麼話都好好說,歸於中心地跟對方說話。面對孩子也是一樣,其實孩子是最敏感的,如果你沒有辦法歸於中心跟他溝通,他知道你理虧和心虛,就會不斷地挑戰你的界線,甚至挑戰你做父母的權威。這個時候,真的要好好修練自己。你要知道,對孩子軟弱、讓步並不是最好的禮物;對孩子的人格、性格各方面來說,這樣做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延伸閱讀:親密關係課:另一半的不當行為,都來自你的暗示) 那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與親人、孩子互動時,維持清明的頭腦及歸於中心的能力呢?我想,還是需要學會安靜下來,跟自己待在一起。當你可以安靜下來,不受腦袋裡的思想控制時,才能真正地退到所有情緒、思考、想法之後,始終在那裡維持著觀察姿態,維持觀察者的地位。 就像做夢時,我們會知道自己在做夢。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清楚的覺知,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做什麼,可是,我們會被自己的行為、情緒、想法干擾,沒有辦法時時維持那個觀察者的臨在。所以,靜心、靜坐的習慣就非常重要。 本文摘自張德芬《張德芬的小時空修心課》。由方智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張德芬的小時空修心課》 August 18, 2019 at 09: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Z1F4A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