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因為喜歡著你,所以想變成更好的人」暗戀是世界上最苦的糖? https://ift.tt/31636pE KnowYourself 暗戀或許是這世界上最苦的糖了——為什麼我們會選擇喜歡一個可能沒有結果的人?暗戀是不是一定很悲傷呢?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KY 作者|咯咯 編輯|KY主創們 我愛她,所以不跟她說話。我窺伺她,以便不與她相遇。 卡夫卡《斷想篇》 前幾天,辦公室偶然聊起「暗戀」這個話題,作為一個重度暗戀愛好者,我立刻加入了討論,也聽到了大家或甜或虐的暗戀故事。之後,我們也在粉絲群裡邀請大家講了講暗戀這件小事,有一位粉絲說,光是看到這兩個字,就足以勾起許多青澀的回憶。 暗戀可能是我最喜歡的一種戀愛形式了。對於我來說,暗戀是安全的,因為悄悄喜歡也意味著永遠不會被拒絕。還有人說,暗戀很自由,不用面對真實關係中的麻煩。當然,也有人完全不能忍受暗戀的煎熬,認為喜歡就一定要表達出來,不論結果如何。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暗戀。 暗戀,是一場甜蜜的折磨 維基百科上對暗戀的定義是,指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心存愛意或好感,但因為種種原因,這種愛意無法宣之於口或表達出來。被暗戀的一方可能沒有意識到對方對自己的愛戀,又或者沒有明確表達自己的態度。暗戀在英文中的常見表達是 unrequited love,或是 unreciprocated love,意為「沒有回報的愛」 就像它的英文名字所暗示的,暗戀常常是沒有回應、沒有結局的。但同時,在暗暗喜歡一個人的過程中,人們又能體會到各種各樣極其微妙的、矛盾的情緒。有學者稱,暗戀就是心情在抑鬱(depression)與狂喜(euphoria)之間來回盪鞦韆的過程。暗戀中情緒的複雜性和矛盾性,不比一段兩情相悅的關係更少。 臨床心理學家 Leon Seltzer 將暗戀比喻為一場甜蜜的折磨(Blissful Torture)。從大家的討論中,和我個人的經歷中,都讓人不禁感嘆這兩個詞是如此的貼切。 圖片|《去X的世界末日》劇照 人們為什麼選擇,悄悄喜歡一個沒有結果的人? 暗戀曾一度是很受心理學家們歡迎的研究方向,因為它作為一種愛戀的形式,具有一種動機悖論(motivational paradox)。過去的很多關於愛的動機的研究和理論裡,有一個普遍的設想是,人們之所以願意持續地對一個人投入愛,是基於得到回應的可能,與對方建立一段關係的可能,以及對方也會愛我們的可能(Reik, 1944; Kelley et al., 1983)。 但,沒有回報的、不表白的,且也有很大概率會悲劇結尾的暗戀,卻違反了這些「愛的動機」。(推薦閱讀:【大 A 專文】那個喜歡你,卻沒有準備好要在一起的人)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為什麼還會選擇去默默愛一個人呢?Aron, A., Aron(1998)的一項經典的研究發現,這種戀愛背後一般有三種類型的動機。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發現這三種動機是相互獨立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要滿足了其中一種動機(也有同時具備一種以上的可能),就可能會選擇暗戀。  1. 對方作為潛在的另一半有極高的價值(desirability)  當這個對像作為另一半,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極其的優秀時(比如才智過人,樣貌出眾,等等),那麼即使與他發展一段關係的可能性非常渺茫,人們還是願意對其默默傾注自己的愛意。簡而言之,就是他好到你可以不去計較自己是不是能和他在一起。 這樣的暗戀對象通常是閃閃發光的,是那些看起來離自己遙不可及的「男神」或「女神」;這種心情與粉絲對偶像的愛慕也有類似之處。我們 KY 粉絲群裡,就有人屬於這種動機的暗戀: 「我覺得對他的喜歡像是路人粉對偶像的喜歡。」(鹿嘟嘟) 「我感覺這很像現實版追星,因為對方在我心裡是很完美的。」(pll)  2. 對方回應自己的可能性較高(probability)  還有人願意默默地投入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愛意,是因為在自己的評估中,對方回應自己心意的可能性很高。但很多時候,這種評估其實是不准確且高於實際的。在這種情況裡,被暗戀的那一方的行為和言語通常會給人造成一些誤解。而他們可能只是簡單的出於「不想傷害對方」,或是自己神經大條。 這種情況裡,暗戀方一直覺得自己「有希望」並不願放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有時暗戀自帶部分強化(partial reinforcement)的性質。 部分強化作為行為強化程式(即通過訓練增加某種行為發生的頻率)的一種,指的是當個體做出某種行為時(例如主動示好的舉動),會不定時地、無規律地獲得「獎賞」(例如接受並回以關注或示好舉動)。 行為心理學指出,通過部分強化學習的行為,是最難消除的。因為,個體不知道自己的行為什麼時候、什麼條件下能得到獎賞;但又因為先前的經驗,確信自己的行為有機會得到獎賞,就會不斷地去試探和嘗試,宛若「上癮」一般。人們被忽冷忽熱、若即若離的人吸引,感到痴迷,就是部分強化在起作用。 無間斷的強化(eg. 每一次行為都會得到獎賞)會讓人十分確信對方的心意,因此很大概率會選擇表白;完全沒有強化(eg. 從來沒有得到過獎賞)則讓人很快放棄,但隨機的、間斷的強化則是最讓人欲罷不能的。暗戀過程中的曖昧、友達以上,就接近於這種情況。粉絲中就有人說: 「有一次聽到他同桌說他喜歡隔壁班的一個女生,跑回宿舍大哭了一場,想要放棄了。結果一回教室,他就好像發現了不對勁,傳紙條問我怎麼了,紙條裡還有一顆糖。打開的那一瞬間,我就立刻把剛才要放棄的決心忘到九霄雲外了。又覺得我還可以再堅持一下,覺得他也許也有一點點喜歡我。」(匿名) 3.  愛上了默默愛一個人的感覺(desirability of the state ) 默默地、不求回報地愛著一個人這件事,本身也能給很多人帶來一種心理上的自我感動和快樂(Baumeister, Wotman & Stillwell, 1992 )。當人們沉浸在暗戀狀態時,周圍的人可能會將他們看成一個浪漫且帶有悲劇色彩的英雄,他們享受著這樣一種「默默付出」 、「愛而不得」 的人設。他們愛上了「愛一個人」的感覺。 Baumeister 和 Wotman 在他們關於暗戀的書中還說道,這種戀愛甚至可以說是接近於一場「冒險」;即使它得到了一個最不盡人意的結局,對於暗戀者而言,他們仍然能以一種積極的態度來回憶這段戀愛,並將其中的悲傷與風險都當作冒險的一部分。粉絲群裡也不乏這種「愛上愛的感覺」的人: 「我可能不是喜歡你,而是喜歡那個喜歡著你的自己;我可能不懷念你,但我懷念那個暗戀你時的自己」。(圈圈) 暗戀的本質,可能真的是一場自娛自樂的幻想 在精神分析的觀點中,暗戀是一種充斥著投射和理想化的情感。很多時候,我們的暗戀對象可能只是符合某一點我們內心對「完美情人」的想像,於是我們就把自己對「完美情人」的全部幻想投射在了對方身上。 換言之,人們喜歡的可能早就不是那個人本人了,而是一個添加了無數幻想和濾鏡的對象。而暗戀之中的距離感,也給人們提供了充分想像的空間。 有一些人表示,在他們暗戀一個人的期間裡,即使真的有機會和對方建立一段關係,他們可能也會選擇拒絕,繼續保持暗戀的狀態。 這正是因為,他們已經隱約意識到,自己喜歡的不過是一個自己幻想出來的人,而對方只是承載著這個幻想的客體罷了——此時,暗戀像是一種和「完美情人」建立的理想的戀愛關係。在這樣的情境中,走近現實、面對現實可能比求而不得的感覺還要痛苦。 這也意味著,如果沉溺於可以盡情幻想的暗戀狀態之中,的確可能讓人喪失走入和處理一段必然有「瑕疵」的、真實的親密關係的能力和勇氣。 「我朋友勸我去告白,但是我不想,因為我不想破壞他在我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即使我知道那可能只是他的其中一面。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掐準他的上下課時間,然後出現在附近假裝偶遇,只為看他一眼。我覺得我們之間,這樣的距離就足夠了。」(bibobibo) 圖片|《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劇照 哪些更容易暗戀別人? 非安全型依戀的人容易選擇暗戀。 除了暗戀的動機以外,Aron, A., Aron(1998 )還研究了暗戀與依戀類型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焦慮型依賴者是最容易陷入暗戀的,迴避型其次,而安全型則很少會選擇暗戀。焦慮型對於愛的期待很高,他們期望另一半是能滿足自己所有需求的,所以暗戀中最吸引他們的是「對方的潛在價值」這一因素。(推薦閱讀:三種影響愛情的依戀型態!用心理學找回感情安全感) 而迴避型依戀的人如果暗戀一個人,則更多是出於想要享受其中類似戀愛的感覺,和戀愛中的一些情緒,同時又不用真的進入一段關係。因為他們在關係中疏離和迴避的特質,所以他們並不想真的離另一個人很近。 且,正如我們所切身經歷的,暗戀的確更多發生在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之間。Hatfield 和 Rapson(1987)的調查數據指出,暗戀普遍出現在青少年中。英國心理學家的佛曼斯特長達五年的對暗戀的研究也顯示,14-18 歲是暗戀最容易發生的年齡段。 但在暗戀中,我們也能獲得自我成長 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人真的在默默喜歡另一個人的過程中,成為了更好的自己。這是因為,在暗戀中,往往存在著一種「比不上」的感覺。暗戀的對像似乎也總是閃閃發光的。 因此,只要還沒有放棄喜歡他,為了離他更近一些,為了能讓他看見自己,我們都想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一點。我們想要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看、更有趣、更聰明,也努力去了解和學習對方感興趣的事情,只是為了能和他有多一點點的共同語言。 紀德在《窄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經常感到,愛情是我保存在心中最美好的情感,我的其他所有品質都掛靠在上面;愛情使我超越自己,可是沒有你,我就要跌回到極平常天性的極平庸的境地。正因為抱著與你相會的希望,我才總認為崎嶇的路是最好的路。」 那個我們默默喜歡的人,既是我們的目標,也成為了我們的動力。而我們為了自己喜歡的人努力的身影,其實也在發著光。就像粉絲們說的: 「有時候暗戀也是一個機會,讓自己朝著對方默默變更好。比如對方喜歡優秀的人自己就努力變得更優秀。想等自己變好有能力和對方並肩/成為同樣發光的人,再出現在對方面前。即使沒有來得及,或者最後還是沒有在一起,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變成了更好的自己,也收穫了一段簡單又美好的時光。」(慶芬) 「雖然當時最後我們也沒在一起,但快十年過去了,現在想起來心裡那份悸動猶在,覺得青春里有這樣一個人的存在,哪怕只是存在著,也讓你一直有向上的力量,真好。」(畢婆羅) 暗戀帶給人的另一種成長,聽起來可能有些悲傷,但卻很重要:它讓我們明白了人生不是有求必得的。也增加了我們應對人生不可控的能力和經驗。我的一個有一段很長的暗戀經歷的朋友告訴我,對一些從小順風順水的孩子來說,暗戀可能是人生中第一個「求而不得」。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第一次意識到,非常殘酷的,有的時候不是我們努力了就會有結果。這其中甚至像是一個哀慟(grief)的過程。一開始是拒絕(deny)——「他怎麼可能不喜歡我」 ;然後是生氣——「你憑什麼不喜歡我,是我很差嗎?」 ;接著到了內心的「討價還價(bargain)」——「是不是我變得比現在好,你就會喜歡我?」 。 再然後,我們會陷入一種深深的失落和抑鬱——「看來是我不夠好,所以他不喜歡我」 。但最後,我們開始學著接受:不是我不夠好,只是付出就是不一定會有回報,我喜歡的人可能就是剛好不喜歡我。你還沒有得到就失去了,但你學會了接受這種失去。 即使從未開始,也一樣會有遺憾。這個過程無疑是酸楚的,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或許是長大必經的一課。 圖片|《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劇照 在完成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不斷想起自己十幾歲時暗戀的人。就像粉絲「大荒誕」 說的,「 那個時候覺得作業本能和對方放在一起就很幸福,座位都靠的很近就很幸福,名字能被老師連著點起就很幸福。」 現在的我已經學會勇敢地表白自己的心意,但我也由衷地想念當年那個暗戀中的少女。 你還記得你暗戀的人嗎?來留言區跟我們講一個你的故事吧。 以上。 參考資料: [1] Aron, A., Aron, E. N., & Allen, J. (1998). Motivations for unreciprocated lov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4(8), 787-796. [2] Baumeister, R. F., & Wotman, S. R. (1994). Breaking hearts: The two sides of unrequited love. Guilford Press. [3] Baumeister, R. F., Wotman, S. R., & Stillwell, A. M. (1993). Unrequited love: On heartbreak, anger, guilt, scriptlessness, and humili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3), 377. [4] Hatfield, E., & Rapson, R. L. (1987). Passionate love/sexual desire: Can the same paradigm explain both?.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16(3), 259-278. [5] Kelley, H. H., Berscheid, E., Christensen, A., Harvey, J. H., Huston, T. L., Levinger, G., ... & Peterson, D. R. (1983). Analyzing close relationships. Close relationships, 20, 67. [6] Reik, T. (1944). A psychologist looks at love. New Yors: Farrar & Rinehart. [7] Seltzer, L. (2015). The Blissful Torture of Unrequited Love. Psychology Today. October 10, 2019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1636p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