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5LAaXs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神奇筆記學:做好這一步,幫你節省大腦記憶容量 https://ift.tt/35LAaXs 天下雜誌出版 常常覺得要記的事情很多而陷入混亂嗎?其實,你不用勉強硬記!把筆記當作儲思盆,從事更有意義的事情吧! 運用筆記作為「第二個大腦」 經過他人的提醒,我才發現自己每天做筆記的份量是如此龐大。這個份量恐怕是其他人一個星期或者是一個月左右才會累積出來的程度,我卻在一天之內稀鬆平常地完成。 為什麼我會對做筆記如此瘋狂呢?有好幾個原因,首先最重要的是,在這時間有限的殘酷人生旅程中,「想要儘量把時間多分配在處理『重要的事物本質』上」。 重要的事物本質是什麼意思呢?它指的是創新、創造,而非複製、抄襲,是找不到可以替代的物品,而非輕易地可遭其他事物取代。換句話說,也就是指具創造力、能產生新智慧的思考,或是只有自己可以達成,沒有其他事物可取代的高創造力思考。會做筆記,是因為即使只多一秒鐘,也想儘量把有限的時間分配在這種有價值的重要思考上。 對個人時間運用上的管理,嚴格執行到這種程度是十分耗費心神的一件事。隨著 AI 人工智慧的進步發展,各種作業程序也隨之變得更有效率,人類在這樣的時代潮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改變。也就是說,各位都十分明白在未來世界裡需要創造力和獨創力的工作都會大幅增加。在這樣的大環境改變之下,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將珍貴的思考浪費在附加價值低落的事物上。因此,所有生活在未來世界的人們都應該重新檢視筆記的價值,並將其視為必須學習的基本讀寫能力之一。(延伸閱讀:對中年生活徬徨?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 圖片|來源 關於「想把時間多分配在處理『重要事物本質』上」,我再多舉一些具體的例子讓各位思考。「之前的會議上討論了什麼內容」、「之前誰坐在那個位子上,坐了幾個人」、「之前是什麼時候跟那個客戶見面」這類型的資訊本身絕對不屬於需要創造力的內容,單純只是一項「事實」而已。 在事前已經了解該項事實的前提之下,之後還可以有什麼樣的發展?然後可以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正因為可以再進一步深入思考,才能稱為創造力。簡單地說,為了不將時間浪費在「思考過去的事實」這種多餘的事情上,便要做筆記。 筆記本是增進人們記憶的「第二個大腦」,也就是所謂的「外接式硬碟」,為了之後方便搜尋檢索而記錄。不用說的是,「第一個大腦」就是自己能發揮創造力的腦袋。 因為仰賴第二個大腦的外接式硬碟,儲存須記憶事實的部分,自己大腦中便有充足的空間供需要創造力的思考來運作,這樣才能製造更多的附加價值。因為在第二個大腦中儲存的事實,也有可能成為第一個大腦產出新創意時的種子,所以一有任何發現就做筆記的習慣,是提升創造力的第一步。(你會喜歡:如何簡單管理時間?子彈筆記術六步驟讓你成為時間的主人!) 做筆記不是為了「記錄」,而是為了「產出智慧」 筆記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記錄用」筆記,也就是擷取資訊或事實的部分狀態,加以保存的筆記。「memo」這個單字源於拉丁文的「memini」,帶有「記憶」的意思。仔細觀察「memory」或「remember」這兩個單字,都帶有「mem」的組合。有關記憶方面的英文單字,大家應該也會發現有許多詞彙中都有「mem」這樣的字根、字首。一般大眾認為記錄、備忘錄這樣的東西,也就是防止遺忘的書寫,即是筆記。在學校或職場中常會提醒「要做筆記」,大家最先接觸的筆記應該是這一種。一般提到筆記時,應該會有許多人聯想到這所謂備忘錄。但本書所要強調的筆記,潛力則是大為不同。 這便是第二種筆記,也就是「產出智慧用」筆記。從這裡要開始說明筆記不僅是傳達資訊,正因為使用在智慧產出上,才終於發揮真正的本事。 圖片|來源 雖然說是「記錄用」筆記,但實際上在傳遞事實本身的同時,筆記也充分發揮了重要功能。舉例來說,當一個媽媽請小孩去買東西時,因為無法將口頭上說的牛奶、納豆、吐司等多種東西全都記在腦袋裡,所以記錄在紙上,近年則是儲存在智慧型手機中。說得極端一點,這種工作並不是人類應該要負責的作業,機器人也可以完成。記錄這種單純、沒有生命的資訊可以說是電腦最擅長的領域。(延伸閱讀:「走進房間結果忘記要幹嘛」健忘心理學:大腦突然短路的四個秘密) 不過,我們是人類。為了能夠集中力量在「只有人類才能做的事」身上,希望各位能善用筆記。不只是單純寫下發生的事情或所見所聞,也希望各位能強烈意識到,要以產出新的想法或產生附加價值為目的來做筆記,這樣一來,相信各位所見到的世界會截然不同。 本文摘自前田裕二的《筆記的魔力》。由天下雜誌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筆記的魔力》 October 18, 2019 at 10:30A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