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0日 星期一

電話鈴響就焦慮?關係心理學:什麼時候開始「打電話」變成有門檻的社交行為 https://ift.tt/3JWMJUg KnowYourself 越來越習慣以短訊與表情貼圖來傳遞心情的現代人,似乎對於「打電話」越來越陌生,甚至聽到電話鈴響,就焦慮無比⋯⋯如果少掉講電話,我們會失去什麼嗎? 文|馬斯特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一家專門提供電話接聽服務的英國公司 Face for Business 調查發現,有 62% 的僱員在接電話前會經歷焦慮,而千禧一代(生於 1981-1996 年間的人)中有 76% 的人在聽到電話鈴響時會焦慮(2019)。 我們究竟為什麼變得害怕打電話了? 1. 電話溝通加重了人們的失控感 與發訊息等其他溝通方式相比,電話溝通有強制性和即時性的特點。 強制性在於,如果是重要或必要的來電,我們是不得不接的,且在通話過程中,幾乎是默認一定要對對方的話作出回應; 即時性在於,我們只有短短幾十秒的時間決定要不要接電話,這就讓我們有時會遇到下面這樣的情況: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並且在通話過程中,我們也需要立刻對對方的上一句話作出回應。而訊息、郵件這類溝通方式,給了人們更多緩衝的時間和空間,人們因此獲得了更多的掌控感。 而當一個人覺得環境與自身都在掌控之中時,他便會感覺到未來對自己而言是可以預知的,從而獲得一種安全感(Shapiro et al., 1996)。 這種由控制帶來的安全感,是我們對抗這個「不確定」的時代的重要武器之一。 2. 我們的表達變得更碎片化和符號化了 隨著網路語言和各種貼圖的普遍和流行,我們變得更喜歡用一個詞取代一段話,用戲謔的方式來代替大段的情感表達,用「貼圖大戰」來完成一次對話。 於是疏於正經表達的我們,在打電話這樣要求相對完整的表達的場景中,變得無所適從。 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但底下也是 圖片|KnowYourself 提供 3. 對「一對一」狀態感到恐懼和不滿足 電話對應的信息密度是很低的,而人們卻變得更「貪心」和著急了。 我們越來越難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實時的對話中。我們希望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信息,希望同時做盡量多的事情,和更多的人對話。我們對於信息量的閾值提高了,所以會在信息量不足時感到不適。 而在和一個人通話時,你們感到在這個時間段內,你們是一對一的。但我們已經無法滿足於一對一的交流了。 4. 電話中缺失的非語言信號 研究表明,人們解讀和判斷對方發出的信息時,對話內容和語調僅僅占了其中 45%,而剩下的 55% 都需要根據對方的手勢、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等非語言信息進行判斷(Mehrabian & Ferris, 1967)。 電話溝通卻缺失了這些非語言信息,我們也無法像訊息聊天一樣,借助貼圖來補充一部分信息。這使得我們無法準確地判斷對方的意思,也不能從語言以外的信息中得到對方對自己的反饋。這一特點再次加重了人們的恐懼和不安全感。 「我是你阿姨介紹來的,來加你的那個人,很高興認識你!」 「你好啊😂」 「你怎麼哭了?」 當然,非語言信息也有可能被誤讀。 (同場加映:為什麼每次想跟另一半溝通,他卻總是咄咄逼人?關係心理學:一個人如何溝通,取決於他的傾聽方式) 5. 打電話也是一項需要學習和練習的技能 打電話其實本來就是一件需要練習和學習的事情。 什麼樣的停頓和沉默在電話中是正常的,怎樣自然地過渡到下一個話題,哪些信號表明可以結束通話了⋯⋯這些電話對話中的「潛規則」,都是熟能生巧的,而不是自然而然就會知曉的。 因此,越來越少打電話的我們,可能熟知各種訊息潛規則和貼圖的使用方法,卻逐漸喪失了關於打電話的知識。 6. 隨著溝通渠道的增加和社交禮儀的改變,「打電話」本身成了一件有門檻的事 打電話曾經是一種很普遍、低門檻的聯絡方式。但隨著社交禮儀的改變,「提前預約」這種意識深入人心。 我們現在會擔心打電話會打擾到對方,轉而選擇不會過分打擾的訊息聊天。不過,就算是訊息聊天,也要注意社交禮儀哦! 圖片|Photo by Ushico on PIXTA 誰會更害怕打電話? 1. 長期的憂慮者 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擔心和焦慮。對他們而言,打電話這種不確定性很高的溝通方式正是他們想迴避的,文字這種在接收的同時就已經知道了內容的信息才是最可控、最確定的。 2. 有強烈自我意識的人 人們在沒有準備的即時通話中很容易說錯話,而這類人由於非常在意自己向外界展現的樣子,以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於是他們會盡可能避免電話這種無法控制的交流方式,轉而選擇其他溝通方式。 3. 有社交焦慮的人 社交焦慮者(也稱社交恐懼者)往往害怕與人接觸的社交場景,而電話恐懼便是其中的表現之一。不過,不是所有社交焦慮者都有電話恐懼,有電話恐懼也不意味著一定有社交焦慮症哦。 (同場加映:「一想到要與人對話,就開始緊張」克服社交焦慮的三個階段) 4. 迴避型依戀的人 相比於文字,即時語音給人的感覺更近,也更親密,而這種親密恰恰是迴避型依戀者想要躲開的。 5. 近期有與電話有關創傷的人 小到週末被老闆一個電話叫去加班、孩子上學被老師叫去請家長,大到通過電話得知了親人生病或離世的噩耗⋯⋯這些事情的發生都會使人在一段時間內對接打電話這件事變得格外敏感。 圖片|Photo by George Chandrinos on Unsplash 我就是不喜歡打電話,不行嗎? 當然可以。 如果令人緊張的外賣電話有人願意幫你接聽,工作夥伴願意通過郵件或訊息交流,身邊朋友能夠體諒你而不給你打電話⋯⋯在溝通方式如此多樣化的今天,只要能夠找到令溝通雙方都舒適的解決方式,不愛打電話不是一個「問題」。 但我們仍鼓勵大家保持一定頻率的電話溝通,特別是那些希望「所有類型的社交都停留在線上就好」的人。 2004 年在美國進行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認為自己「沒有人可以與自己討論重要的問題」的人的比例是 20 年前的三倍之多,並且調查者預測這個數字還會持續上升(General Social Survey)。 除去普通的、千層的聯結,我們更需要有深度的、能夠直達心靈的深度聯結。而深度溝通則是這樣的聯結達成的必經之路。 我們需要對話之中有細膩微妙的情緒流動,需要能夠在彼此面前坦然地暴露脆弱,需要真實甚至直接的自我表達,也需要完全的專注——擁有這些特點的對話,才能稱得上深度溝通。 而訊息、郵件等碎片化的交流,每一個字句都經過了精心編輯,展現出那個「完美的」、「我想給人看的」那一面,我們似乎失去了那種用交談來真正深刻地理解彼此的能力。 (你會喜歡:迷人共讀|如何才能有效溝通?關係心理學:傾聽與理解是關鍵!) 電話和視訊,是除線下面對面交流外,維繫與他人之間的聯結的最好方式。尤其是現在我們大都和親密的朋友、親人分隔兩地,無法隨時隨地見面,打電話對於情感的交流就有其獨特的優勢。 重點不是於是否享受打電話、打多少電話,而是知道身邊有哪些是我們依然可以不用顧慮冷場,不用害怕尷尬,不會考慮會不會打擾到對方,可以隨時隨地分享喜悅和悲傷,只要聽到彼此的聲音就已經感到安全的人。 因為這個人,我們不再身處人群卻依然感到孤獨;我們能從與對方的對話中不斷地認識、瞭解、和接納自我;我們能僅僅因為與這個人的對話而產生精神上的狂喜。 在社交媒體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習慣於新的溝通方式,但也不得不承認,我們仍然需要聲音與聲音的直接碰撞,需要一對一的交流,需要一個能夠讓我們安心將全部注意力和全部的自我都給對方的人。 希望我們的生活中都有那個可以立刻撥打電話的人,我們可以對對方說「我想你了,我只是想聽聽你的聲音」,而對方也會回我們一句,「我也是」。 參考資料| Baer,D. (2017). The type of people who are the best fit for non-monogamous relationships. Science of Us. FaceforBusines. (2021, July 29). Phone anxiety affects over half of UK office workers. Face For Business. Retrieved from https://ift.tt/3HKxKL0  GSS Data explorer: NORC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GSS Data Explorer | NORC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n.d.).  Kim, J. (2015). 3 Ways to Tackle Telephone Phobia. Psychology Today. Mehrabian, A., & Ferris, S. R. (1967). Inference of attitudes from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two channels.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31(3), 248. Romm, C. (2017). Psychologists Explain Your Phone Anxiety (and How to Get Over It). The Cut. Shapiro, D.H., Schwartz, C.E., & Astin,J.A. (1996). Controlling ourselves, controlling our world: Psychology’s role inunderstanding.  Tallis, F., Eysenck, M., & Mathews, A. (1991). Elevated evidence requirements and worr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2(1),21-27. Turkle, S. (2017). Alone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 Hachette UK. January 10, 2022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JWMJU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