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日 星期三

胎記故事|曾為胎記自卑,直到這場倫敦攝影展改變我的觀點 https://ift.tt/FkRdBny 讀者創作 你是不是曾想穿上短袖短褲,卻擔心自己的身體、皮膚不夠完美,而遮遮掩掩?Emma 也曾為身上的胎記感到自卑,直到倫敦的這場攝影展,改變了她⋯⋯ 文|Emma 若要說偏好的季節,比起夏天,我更喜歡冬天。 冬天,通常是自我解放的時候,任何皮膚的問題都可以合理的隱藏,各種體毛任其生長,明明己經過了青春期還是不斷冒出的背部痘痘,也不會跟它太計較。 可每到夏天,卻得不斷和自己肌膚抗爭。一切的不安全感在脫離了層層包圍的布料後,開始慢慢地顯露出來。 特別是胎記。曾經,它是那印在身上的自卑和缺陷,我無法不去在意。 圖片|Photo by Emma 我試著告訴自己這沒什麼,卻無法喜歡所看到的一切 在我的腰間一直到臀部上,有塊叫做貝克氏母斑 [1] 的胎記,印象中是小學時才長出來的。 自從開始意識到別人的眼光後,每次蹲下必把褲頭往上拉,彎腰必把衣服往下拉,為的就是不被別人看到。後來甚至自己在房間,只要腰間感覺涼涼的,就會下意識想把它蓋住。 每到夏天,我總羨慕可以穿短版或比基尼的人,我卻覺得因為我的皮膚「不正常」,所以我「不能穿」。 不過它長在平常看不太到的地方,不太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可也就因為平常看不到,因此我更是覺得它不應該被看到。 圖片|Photo by Emma 一場展覽的洗禮,原來可以用那麼自然的方式去看待自己 隨著親密伴侶的出現,我必須去面對藏在衣服下那胎記的存在,卻慌張得不知該如何是好。 當時看到倫敦正好有場 CMN [2](先天性黑色素痣)的攝影展,我毅然搭上火車直奔倫敦。 展場裡面掛著 30 幅有 CMN [2] 的人像獨照,每一位身上的胎記都比我的還要更深、更明顯,在臉上、整隻手臂大塊面積遍佈身體。 圖片|Caring Matters Now 可是他們好美,真的好美。 攝影作品中的素人模特兒,自信地擁抱自己的與眾不同,我的內心深處,像是被什麼深深的震懾。 我和一位現場的志工阿姨聊天,我告訴她:”No one ever told me, just embrace yourself and be true to who you are.” 我從來不知道原來可以用那麼自然、正面的方式去看待自己的身體。 講著講著,突然眼淚流了下來,哭到連話都講不好。我向她道歉,她卻和我說:“There’s no need to be sorry, just take your time. That’s why we’re here.” 那一瞬間像是得到被理解的感覺,在墜落時被溫柔地接住了。 結果哭到後來腫著眼睛跟攝影師見面時,他還開玩笑說,這展有那麼糟嗎? 圖片|Caring Matters Now 停止製造內心小劇場,也是學會放下的一種 自此以後,我開始意識到何謂 body positivity,並以更健康的心態去面對及擁抱身體的不同。 當然,被困住的關卡是不可能一瞬間就 180 度改變。 在我開始上瑜珈師資培訓時,在意自己身體、皮膚的內心小劇場又浮現。一個前彎、一個扭轉,都讓我感到不自在,想遮掩,還擔心老師來調整姿勢時看到我的胎記,會不敢觸碰。 然而,在一次正念冥想練習結束後,我決定和全班分享自己對於身上印記的不安與自卑。 我用微微顫抖的聲音揭露自己那脆弱不堪的一部分時,身旁的同學轉過身來,眼神滿是柔和的對我說:「我覺得很美。」 那一刻,我又被溫柔的接住了。 圖片|Photo by Emma 試著擁抱身上的印記,他將不再是瑕疵、缺陷,而是屬於我們的人生故事 在社群媒體的影響下,我們對於身體形象更是敏感,習慣將身上的東西一一放大檢視,再製造出需多焦慮的內在小劇場。 事實上,我們在想像中受的苦比在現實中還多。 We suffer more often in imagination than in reality. Lucius Annaeus Seneca 這幾年,我也不斷在學習如何放下、不再陷入「特定的審美標準」(例如再熟悉不過的:小腹要平坦、有胸有屁股、皮膚白皙還要滑溜),意識到這些框架到底是自己的想法?還是錯把「別人認為該怎麼樣」當作自己的想法? 這樣遮掩了十幾年,也夠了。 很多事情終究是自己限制了自己,是一坨心理障礙的「不敢」,而不是「不能」的問題。 圖片|Matthias Cooper@Pexels 最後,就像展覽攝影師說的:”If you keep thinking about it, it’s gonna be a burden.“ ”And when you hold on to it for too long, it will hurt yourself. So you need to try not to think about it.“ ”You are beautiful just the way you are.” 讓我們試著不再批評身上任何地方,好好的謝謝自己。 本篇靈感來自:「留在肌膚的痕跡,都是勇敢的記憶」沒有這些過去,如何成就現在的自己? 作者資訊|Emma,正在找尋「這一世能為之熱情的事」的旅程上,尚未能被任何名詞定義。目前關注議題包含瑜珈修行、body positivity、女權主義、性別平等、靈性成長等。希望透過一點書寫,提供更多多元思考的可能,讓我們的社會更能尊重個體的不同。 [1] 貝克氏母斑:通常在青少年時期出現,隨著年紀增長,可能出現在臉上、身體上的淺色或深咖啡色斑塊,斑塊增厚甚至長出毛髮。貝克氏母斑治療難度較高,因為除了皮膚異常之外,還有毛髮增生的問題,使用皮秒雷射治療多次可改善,但根治的難度極高。 [2] 先天性黑色素痣(CMN|Congenital Melanocytic Nevi):是在胚胎形成過程中的神經外胚層細胞突變,在妊娠6-24週間,形成一群良性的黑色素細胞,皮脂腺、毛囊、血管、角質細胞還有神經纖維都是從神經外胚層演化出來,因此每個巨型黑色素痣的顏色、形狀和毛髮情況都不一樣。   June 01, 2022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FkRdBn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