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3日 星期一

我不愛了嗎?感情變淡怎麼辦?情侶修復「假性親密」互動的 4 大招! https://ift.tt/rOkn3mG 讀者創作 如何解決感情變淡的問題?分析自身感情是否陷入假性親密狀態,用以下的方法補足愛情三角中的親密缺角。 文|凱特聊聊 這些日子,小夏總在男友睡下之後睜開眼,她根本沒睡,就算已經失眠邁入第三個月,每天睡在旁邊的男友毫不知情,除了失眠之外,小夏也有很多事情是男友不清楚的。 男友不知道她最近因為主管想將她調職而焦慮不已,也不知道她母親最近不太舒服,正在等檢查報告出爐,這一切小夏不是不想告訴男友,只是她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畢竟他們平常「不太說自己的事」,她也擔心這些事情會讓男友感到煩躁,每當話到嘴邊就會又吞了回去。 她也不記得兩人之間是從甚麼時候開始變調的,從以前的無話不談,到現在的沉默以對,兩個人對坐著各自滑手機吃飯,時間到了就先後洗澡睡覺,兩人除了共同養的貓還可以引起話題之外,幾乎沒有交流與接觸,心靈與身體皆然。 「我們這樣還算情侶嗎?」小夏看著身旁男友的睡臉,感覺既熟悉又陌生,心中不禁泛起一絲酸楚。 圖片|Photo by Михаил Калегин on Unsplash 你也陷在這樣的感覺當中嗎?假性親密的關係會讓你感到: 1. 關係看似親密,卻缺乏實質連結: 人前是人人稱羨的伴侶,但其實一回到兩人空間就剩下沉默。日程安排也許與對方息息相關,但其實都是公式化的運作,兩人除了一起完成這些事項之外,沒有多餘的交流,像是夥伴般的關係。 2. 對於彼此的了解其實不深: 相戀多年的伴侶卻不知道彼此的童年經歷,就算到了論及婚嫁的年紀,也不太確定對方對於婚姻的態度。因為了解不深,無法猜測對方的想法,所以越來越多事情無法說出口,讓彼此關係更加疏遠。 3. 關係裡只剩下問題解決,沒有脆弱的展現與情感交流: 兩人之間只存在著柴米油鹽醬醋茶,除非出現危機與問題才會一起討論解決,除此之外沒有情感的分享與交流。脆弱的時刻寧願跟家人或是朋友說,不會與伴侶分享。 (同場加映:讀者創作|選擇障礙怎麼辦?7 道人生選擇題,愛與不愛,或許沒那麼難) 圖片|Photo by Михаил Калегин on Unsplash 4. 迴避關係中的衝突,而不是面對與處理衝突: 伴侶之間為了不要產生衝突,迴避著袒露真實想法與情緒,常常話到嘴邊就覺得:「算了⋯⋯」,雙方之間的問題一直被擱置,也會讓關係停留在表面,沒有隨著交往時間變長而深入。 假性親密並不限制於戀愛關係,在親子之間也常常會有父母滿足了孩子所有物質需求,但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他們參與和了解的部分很少;同事之間,碰面時可以一起嘻笑,互相吐苦水,但其實對於彼此的感受是很陌生的。 假性親密的最大無奈在於,他人表示羨慕你擁有很美好的伴侶、家庭或是人際關係,但這其中的苦楚與空虛,也只有自己知道。 身邊似乎圍繞著很多人,但卻還是感到無比寂寞,有些情緒與心思也不知道要向誰訴說,只能在他人對你投以微笑與關注時禮貌回應,其實在你的內心深處知道,這並不是你要的關係。 我們處在很容易擁有表面關係的時代,在網路上可以跟任何人熟絡地聊天,互相親暱地稱呼,但真的要談及有多熟識,似乎大家也都心虛了起來。 假性親密的核心就是這種空虛且表淺的感覺。 我們又為何會陷入這種狀態的關係中呢? 1. 迴避真實的親密關係: 真正的親密關係要透過兩個人真實的碰觸才能建立起來,而真實會帶有許多不完美與汙點,讓人下意識想要隱藏起來。 但隱藏自己真實的樣子,只留下美好的一面與他人交流,就會淪為假性親密,宛如表面的一層糖衣,關係一直無法深入,雙方都沒有了解彼此真正的需求與模樣。 2. 要的是「身分」而不是「關係」: 因為害怕自己淪為單身市場的剩男、剩女,所以遇到條件不錯的對象就確立關係,一方面確保自己跟上同年齡的腳步,一方面也讓自己有「有個人在身邊」的感覺。 在這種狀態之下所驅動的關係,很容易停留在物質、身分、社經地位的交換,心理上的靠近反而是其次了。 (猜你喜歡:《柔美的細胞小將》影評:再不捨,也勇敢承認「我不愛了」) 圖片|Photo by Jared Sluyter on Unsplash 3. 情緒創傷: 父母之間的關係會形塑我們長大之後處理關係的模式。如果父母關係就是假性親密的狀態,會讓孩子失去學習親密的方式,想要跟父母靠近卻無法做到,或是在長大之後的情感經驗受到創傷,讓人從此對於親密感到害怕,心裡有股很想接近他人卻一直邁不開步伐的感受。 4. 逃避關係中真正的問題: 不是所有關係的初始都是假性親密的狀態,但隨著關係慢慢深化,在蜜月期之後,慢慢浮現出問題,而只要一方不願意或是不敢處理真正的問題,一方逃避,一方默許對方逃避,關係就無法隨著時間而更加緊密,反而愈發生疏,相處流於形式。 假性親密其實就是我們為自己設下的保護殼,讓自己站得離關係遠一點,少一點接觸,少一些感觸,總覺得這樣就會少一些傷害。 親密使人快樂滿足,卻也使人痛苦害怕。假性親密讓我們保護了自己,卻也孤立了自己。 美國心理學家史坦伯格(Sternberg, R. J)提出「愛情三角論」:愛是由親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諾(commitment)三大元素所構成,當關係的三個面相都滿足時,就可以稱為是完美之愛,而假性親密就是缺少了親密這一環,關係只剩下激情或是承諾。 不管是激情還是承諾都只能讓兩人在關係中膚淺地了解對方,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跟彼此相處,傷心、難過與脆弱等情緒因為無法敞開心胸,而轉化成冷漠、指責與憤怒。 (延伸閱讀:突然之間就不愛了?關係心理學:對伴侶產生「間歇性厭惡感」的 5 種原因) 圖片|Photo by Paola Chaaya on Unsplash 而我們要如何破除這僵局,補足愛情三角中的親密缺角呢? 1. 察覺自己對於親密感的恐懼: 追本溯源,我們的親密關係與原生家庭密不可分。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時,如果被父母否定,孩子也會認同這個否定,認為自己的情緒是不好的,沒有人會接受這些情緒。 「我如果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就會被拋棄」,這是很多陷在假性親密的人的感受。所以我們要先成為自己的後盾,療癒自己曾受到的否定,先接納自己真實的情緒,不要害怕它,才能進一步好好地表達出來。 2. 改寫對於關係的應對方式: 在關係中迴避親密的方式往往都是「過度討好」或是「過度疏遠」,這些都是保護自己真實感受的防衛機制。當你看到自己的防衛機制時可以試著問問自己,「我為什麼當下會這樣回應他?」「這是否讓我想到過往的哪種經驗?」當你越了解自己的防衛機制,就可以更加客觀的看到自己其實有其他選擇,當覺察出現,就可以切斷這持續複製的僵化模式。 (你會喜歡:「愛與不愛都不是人生的缺憾」不朽:你愛自己的方式教會別人怎麼愛你) 圖片|Photo by Paola Chaaya on Unsplash 3. 持續溝通,設立談心時刻: 要突破僵化且表淺的關係,就需要透過持續溝通。每天設立半小時或是一通電話的時間,好好分享今天的行程,聚焦在感覺與情緒,不要小看這件事,它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加彼此的親密感。陪伴,就是從日常瑣碎的小事累積而成。你也會從中發現另一半你不曾看過的樣貌,更貼近真實的彼此。 4. 適時打破與伴侶之間的既定模式: 當相處模式確立下來,很容易就會變成一種例行公事,過往擁有的親密與新鮮感也跟著流失。所以可以在關係中加入驚喜與期待。送個小禮物,或是一起規劃小旅行,也可以發展兩人之間的共同興趣。為關係注入活水,親密是可以重新累積的。 破除假性親密需要調整自己的覺察與在關係中冒險的勇氣。親密是從坦承與真實中累積出來的,如果雙方真的不適合,也請不要逃避、忽略,遲遲沒有面對,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問題。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關係與愛情,只有兩個人共同努力,持續溝通,才能越來越接近理想中的關係。 作者介紹|凱特聊聊,Hi 我是蕭婷文諮商心理師,我會在這邊跟大家聊聊心理學/電影/生活感觸。 「想要解答人生的疑惑,就要回過頭來認真凝視自己。」 參考資料: 馬克.伯格、葛蘭特.柏連納、丹尼爾.貝利《假性親密:修復失衡的互動,走進真實關係》 你也在假性親密關係中,逃避真正的親密感嗎? Why Some People Become Emotionally Distant February 13, 2023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rOkn3m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