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5日 星期三

你聽過「服美役」一詞嗎?自然美很棒,透過行動變美也不是一件壞事! https://ift.tt/9j1NI4l MissK 你聽過「服美役」嗎?受社會框架影響,我們總在追求世俗的「美」,努力滿足社會的期待。愛美不該有所侷限,不論身份、年齡、性別,只要感到舒適、自信,就是你「最美」的模樣! 42 歲時,我下定決心開始矯正牙齒,歷經6年的時間才接近完成。矯正結果令我相當滿意,朋友們看到我的成果,也紛紛踏入了牙齒矯正的路程。 這期間,總是有人問我: 「妳的牙齒又不亂,為什麼要矯正牙齒?」 「矯正牙齒不是年輕小妹妹才做的嗎?都這年紀了,幹麻還矯正牙齒?」 「要花費這麼長時間又要每個月回診想到就很懶。」 「那麼愛美做什麼,牙齒能用就好了,還要花那麼多錢矯正,真是受罪。」 關於為什麼要「矯正牙齒」這問題,大家應該可以知道,不外乎就是為了漂亮,為了牙齒咬合跟健康,我也不例外。 圖片|Photo by Kim Carpenter on Unsplash 我不僅做了牙齒矯正,還做了牙齒美白,牙齒微笑曲線。 最近幾次與我的牙醫討論我的牙齒型狀時,醫生很仔細的詢問我的想法,然後告訴我:「妳真的很要求細節跟重視專業,我也是這樣的醫生,所以能符合妳的要求,我也很開心。」 (猜你喜歡:何謂閃耀理論?當你發光,也能吸引相似的人事物,為自己建立正能量的多元人際網) 妳對自己的重視,會換來他人的重視,這是一種正向的迴力鏢效應。 我花了這麼長的時間矯正牙齒,除了讓我自己開心,也讓他人開心。 當我更有自信開懷大笑,讓人感覺更親切,久沒見面的朋友,再見到我時,也都驚見於我的氣質維度提升,在人際關係與工作上,都有很顯著的效益。 如果自己都不捨得,或是懶得讓自己變得更好,又怎能期求別人正視自己的需求,與發現自己的美。 更實際的說,「美」如果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有效益,為什麼不變美? 圖片|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美」不能靠天生麗質,是要用行動實現 「美麗」不是形容詞,而是動詞。 就算是鑽石,也要經過發現、培育、雕飾,才會有它應有的光芒。 再美好的事物,沒有用心的維護,終究敵不過歲月的衝擊而黯淡,如同老屋與古物,一旦翻新整理,價值頓時翻倍。 人,當然更是如此,尤其是女人。 女人的生理構造與情感不同於男人,會有比男人婀娜的身姿、細緻的皮膚、溫柔的聲線、嬌小的骨架與母性的軟柔情感。 也因為這樣,女人負有育孕生命的天責,使得許多女人在成為母親後,把小孩、先生、家庭的需求擺在最前面,並且刻意不把自已當個女人,努力符合社會上所認知的「媽媽」的角色。 (延伸閱讀:「快樂的媽媽,才會有快樂的孩子」逗寶共同創辦人江瑋屏:別忘了母親的根本,還是女人) 圖片|Photo by Omar Lopez on Unsplash 在生活中,理所當然的挑起了照顧一家老小的責任。 穿著寬鬆方便,不上妝,不打扮,說是當了媽哪有這個時間打扮,於是身材、容貌漸漸走樣,不復當年。 「美麗」變得奢侈而麻煩,久了,「美麗」就跟著遠走不再回頭,並說服自己這也是一種付出的榮耀,沈醉在自我犠牲的快感中。 我也是個媽媽,有天,在唸小二的兒子跟我說:「媽媽,我同學都說妳漂亮哦。」 我好奇他聽到同學這樣的話會有什麼想法? 他說:「我覺得很高興,因為我的媽媽真的很漂亮,連老師也這麼說哦!」我看見他眼裏的那道光,有驕傲,有幸福。 我這才意識到,媽媽維持美麗,不僅自己開心,也會讓小孩感到驕傲。 (猜你喜歡:世上沒有理想母親!用最真實的自己與孩子連結,親子關係也能親密自在) 沒有規定女人得要這麼犠牲自己,很多時候,是自我的想像與從眾的心態。 世界把母親的角色形塑得過於偉大,什麼母性的光輝,什麼賢妻良母,什麼母親像月亮一樣照耀我家門窗,什麼溫良恭儉讓,我們從小就刻入心底傳頌的字句,讓我們害怕掉隊,害怕讓人失望。 甚至害怕,因為展現「美麗」引來非議。 剔除這些,女人的根本就只是女人,不是其它角色。 女人的美麗並非天生麗質難自棄,也不是一蹴即成,更不會是一刻就崩塌。 女人的美麗是在刻意中建成,在無意中流失,不可不慎。 圖片|Photo by Ignacio Campo on Unsplash 「美」不是父權社會的產物,而是自我察覺的體現 每個年代對於美的標準不同,來自於時代背景不同。 如唐代楊貴妃的豐腴美,反應出唐朝時期的經濟發達,當時人們生活安定,願意花更多的費用在飲食享樂,社會的開放,讓女人能外出進行喜歡的活動,加上胡漢文化交流,以致傾向豐腴健美的體態。 每個年代的審美觀,是當時代人自我察覺的體現。 回到我們所處的現在,全世界已成一張網路系統,資訊交流暢行無阻,隨著國與國的距離感變短,人跟人的臨界感也跟著細微。 科技與資訊的爆炸,讓以往不敢踰越的渴望全冒了出頭。 世界已不再用生理男、生理女來區分性別,而是透過自我的察覺,跨越生理性別、自成群體。不同的群體間,也有了更多的認知與理解,不再是瞎子摸象。 (延伸閱讀:從維多利亞、香奈兒到 Vogue World!時尚品牌的多元共融 DEI 進化歷程) 這是人類意識前所未有的跨越,也讓美麗的追求有了突破,「美」不再是女人的專利,男人對「美」的追求也不遑多讓。 男性化妝品、保養品、健身、髮型、整型等等,呈現出來的樣貌個個都讓女人們著迷,甚而自嘆不如。 「女為悅已者容」不再是單指女人為喜歡的人打扮,同時也是男人的打扮動機,更多的是,打扮是為了讓自己開心。 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多人,在不同的時代展現各自的美感。 除了跨越性別,美麗帶來的心理優越感,讓人們願意突破血統傳承的執念,不惜尋求跨越種族,結合優越基因,進行改良後代遺傳。 這些追求美的態度回到了「人本」的立場。 單純依循著「生而為人」對美的天生渴望,與自我察覺,那些瘋狂追逐「美」的舉動,也就能夠被理解。 在過去,愛美曾經被視為膚淺,是讓人無法專心、不夠端正、引發邪惡的萬惡之首。 從教育體制打壓對美的敏感度,在缺少正確觀念的引導之下,自我無法被接受與認可,就會變得扭曲及病態,呈現炫耀及自卑的心理,失控變成攻擊的工具。 圖片|Photo by kevin laminto on Unsplash 愛美沒有錯,我們需要的是對美的正確發現 「美」的背後涵蓋了對自我的接受,與期求別人肯定的需求。 十幾歲時,我們希望能證明自己長大了,所以用妝扮偽裝。 二十幾歲時,我們希望能儘快被職場認可,所以怎麼老練怎麼穿。 不論在任何年紀,只要自己的經濟許可,不管是醫美、妝扮,能尋得自我或他人的認可,精神和實質上獲得愉快,都是激發自已更好的方式。 有時,人們會以年紀來建議適合哪種妝扮,這更是多餘。 性別、種族都可以跨越了,年紀還會是問題嗎? (你會喜歡:專訪陳珊妮:花時間習慣自己的長相,你會成為自己的專家) 不論到幾歲都有追求美的權利,自己怎麼開心怎麼做,只要自己不覺得辛苦,他人沒有資格評判。 有人習慣簡樸打扮,有人喜歡透過裝扮展現氣勢,有人擅於出奇致勝,發揮創意。 只要清楚什麼是適合自己,什麼是尊重他人,自己的美就會成立。 說到底,對美的追求是人文素養的累積與修煉。當我們修煉夠了,會從瘋狂追求中冷靜下來,並發現,「美」是從內心發散而出的氣質。 外在的裝扮與精修都只是配角,得宜時是加分,不得宜時反而是扣分。 正應了那句——美從來就不缺乏,只是缺少發現! February 15, 2023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9j1NI4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