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QvILWj
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述情障礙:當我們終於失去了真摯表達的能力 https://ift.tt/2QvILWj KnowYourself 近年來倡導人們表達自我的聲音越來越多,表達自我真的有好處嗎?為什麽有些人特別難以自我表達? 我開始意識到,表達自我已經變成一種主流的價值觀,是從我媽媽開始轉發鼓勵追求真我、鼓勵表達心聲的雞湯文開始的。 我媽媽是思想很進步的一個人,她的想法,基本上代表了年輕人當下最關注的價值取向。比如長大的過程中她曾跟我說,要三思再三思而後結婚,或者不管是什麽樣的人、殘廢也好,都和我們一樣是人,不可以看不起別人。 而最近這幾年,她最關注的就是「人要活出自己,我當時就覺得,這大概是意味著,現在的年輕人真的開始流行起思考「自我表達」這件事了。 心理學家 Kurt Goldstein(1993)曾說,心理治療之所以「有可能是因為人具有一種表達和成為自身全部潛能(potentials)的天然傾向,這可以說是人的天性。 所謂的「活出自我」,就是表達出更多潛在的自己的過程。 我們今天就要來聊一聊「自我表達」這件事,近年來倡導人們表達自我的聲音越來越多,表達自我真的有好處嗎?為什麽有些人特別難以自我表達? 來看今天的文章。 被懲罰的自我表達,伴隨了中國一代年輕人的成長 (Kim, & Sherman, 2007) 在西方文化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偏好、感受,被看作是「自己」存在的表現,而自我表達的自由,則被看作是個體自由的重要標誌。 但在東方文明中,自我表達的意義是很不同的。舉一個小例子,西方家庭中,一個孩子說今天的食物不好吃,這句話只會被當作是屬於孩子的一個想法,很難會因為這句話本身引來什麽懲罰。但在中國家庭中,孩子說“今天的食物不好吃”,卻有更大的可能被解讀為是一種對關系的破壞——例如不懂感恩,等。這是為什麽呢?是因為中國的家長不講道理麽? 簡單說一句對錯很容易,理解背後的原因和意義卻是更重要的。 自我表達是什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我」這個概念是如何被人理解的。在個體主義的文化中,自我是割裂於他人的存在,強調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立於他人的「自我感」存在。所以,在這種文化中,自我表達是很容易被接受的,因為這只是「他」的想法,與「我」無關。 但在東亞的傳統文化中,集體主義比個體主義更加深入人心。在集體主義文化中成長起來的人,他們所認為的「自己」的概念,本來就是由「社會角色」、「社會關係」來定義出來的。集體主義的文化,並不那麽強調那個由「自己」內部發生的東西,無論是感受、願望、觀點、性格特質等等(軍訓、寄宿學校、中庸的處世法則等,都在試圖剪掉人的鮮明個性,讓人更關注集體、他人的願望,甚至放下自身的感受)。(推薦閱讀:走出壓抑的三個練習:壓抑不可恥,但長時間可能會傷害你) 因此在一個集體主義的文化中,自我表達,並不是一件總是被鼓勵的事,甚至曾經不被看成是「正面」的事。我們把那些總是說出大實話的人稱為「幼稚」。 自我表達,對於成長於集體主義文化中的一代來說,是一件陌生的事。所以我們的父輩,才會在我們表現出激烈的表達欲時,感到疑惑、甚至憤怒——他們感知不到我們所身處的文化,一如我們難以感受到他們的。 這一代的我們,接受了更多西方文化的影響,正在走向「表達性個體主義」的時代——早在 1985 年,美國社會就已經開始進入了這個時((Bellah, Madsen, Sullivan, Swidler, & Tipton, 1985)。表達性個體主義的時代,人們相信「自我的身份」是通過自我表達獲得的,是通過不斷發現自身最真實的欲望,和不斷釋放自身最真誠的自我而獲得。 表達自我有很多種方式,書寫、交談、做選擇、行動、審美傾向,等等,但「自我表達」,強調的不只是一個人存在狀態的呈現(比如父輩批評「自我表達」也是一種自身存在狀態的呈現),更是一種探索內心最真誠的感受的努力、以及對所探索到的結果不加阻礙地呈現。它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取向,也是一種持續的行動。 圖片|來源 自我表達為何重要? 2002 年的一項針對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研究發現,那些用寫作的方式,深入探究和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思考的病人,在短期和長期的研究觀察中,都被發現,表現出更少的身體症狀(更好的健康狀態),更少的急診預約,以及更高的生活質量和積極情緒(包括生活滿意度等)(Stanton et al., 2002)。此外還有多項心理學研究發現了類似的結果:自我表達與更好的身心健康狀態直接相關。 此外,自我表達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既是結果,也是改變結果的過程。研究者指出,人們是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情緒,然後表達出它們,從而更真切地感知到這些從自身主體發出的信息。在表達的過程中,人們思考這些信息的過程也會被激活——於是,通過表達,我們不斷更深地理解我們所觀察到的我們自身。而這些新的理解,又會構成新的表達的欲望和內容。我們是在這個過程中,更深度、更精確地理解了我們自身(Kim, & Sherman, 2007)。 此外,還有大量研究發現壓抑自我表達,與睡眠障礙、心理壓力感、精神疾病與一些生理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相關 (Friedman & Booth-Kewly, 1987; Gross & Levenson, 1993; Pennebaker & Beall, 1986)。近年來,中國的心理研究者開始討論集體主義對於個體心理的創傷作用,我覺得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與這種文化對個體自我表達的壓抑有關。 那些無法自我表達的人 (Frye-Cox, & Hesse, 2013) 然而,也有一些人,真的生來沒有自我表達的能力。他們無法辨識自己的感受,也無法表達情緒,他們是情感上的「色盲」,因此對自己的理解也不深。這群人的問題,叫做述情障礙(Alexithymia)。 雖然中文名為「障礙」,述情障礙卻並不是 DSM-5 手冊中列出的某種精神疾病。它是一種人格特質。當述情障礙這個概念在 1972 年被第一次提出的時候,它還被認為是僅僅無法用語言表達出情感,而非感受不到。當時的研究者猜想,這是因為大腦兩個半球之間的聯繫被打破了,導致主導言語和主導情感的區域失去了聯系。 後來,研究者才發現,這些人身體的感知能力沒有問題,能夠接收到外界的信號,產生感覺,並且可能也引發了情緒(emotion),但他們的大腦機制不能意識到這些情緒的存在,更不能處理和思考這些情緒,對這些情緒無法產生進一步的感覺(feeling)。沒有情緒可以傳達進入他們的大腦,情緒作為自我認知的基礎,對他們而言就是不存在的——因為他們根本無法表達他們自身。(推薦閱讀:壓抑檢測練習:為什麼我們難以說出真心話?) 目前的研究發現,述情障礙可能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如基因、神經系統、成長環境,等等。在人類大腦的中央神經系統中,有一些部位是負責情緒調節的,比如邊緣系統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位叫做「杏仁核」(amygdala),它負責處理情緒有關的刺激。研究表明,述情障礙與杏仁核活動的減少有關聯,它會影響人們辨別及表述情緒、情感。 此外,德國精神病學家 Sabine Aust 等人的研究表明,成長環境中對於情感的忽視,如果在程度上不至於引起精神疾病,卻足以影響情緒的流動和闡釋的話,就可能引發述情障礙。但她們同時強調,不是所有的述情障礙者都在兒時經歷過情感忽視。斯坦福大學的 Laura Kerr 認為,除了情感忽視,兒童成長中被要求過早獨立也可能會發展為述情障礙。 圖片|來源 述情障礙者是一群與情感的世界「失聯」的人,目前,對於述情障礙的研究還無法提供有顯著成效的解決方案。述情障礙的改變非常艱苦,他們有的就這樣終身沒有能夠表達出自己。而目前的研究顯示有效的調節機制,正是艱苦地勉強自己去做更多的表達:寫日記、讀小說、接觸表達類藝術(如繪畫、音樂、戲劇表演)等,來讓自己和內心世界多一些打交道的機會,並在過程中不斷嘗試向外表達自己所感受到的事物。 心靈與人格的保護傘:建設一個「自我表達」有好的環境 在多篇文獻中,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發現被屢次提及:一個觀點、或者願望,一旦被向外表達,即便它並非表達者的本意,表達者對於這個觀點、願望的投入度也會得到顯著的提升。特別是在那些,格外認同人有權自我表達,人們表達的應該是他們真實所想的文化中。 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獨特的作用:隨著自我表達的意識不斷覺醒,也隨著衣食無憂的這一代年輕人開始不斷反思「存在」的意義,越來越多人覺得,人有權活出自己,有權表達自己想真實表達的東西,他們甚至把這變成了一種道德標準——在他們的標準中,「世故圓滑」、說話不直接,甚至是不道德不正義的。正如同在父輩的標準中,直來直去、不給人留情面、不給自己留餘地,是不道德、不明智的一樣。道德永遠是被文化塑造,用來規訓人的心靈的手段。 而我們不難想像,在新的「表達性個體主義」崛起的時代裏,有一種簡單的方式可以保護我們下一代的人格和心靈:讓他們成長在一種鼓勵自我表達的文化中,同時引導他們的自我表達,讓他們表達更多正直、真摯的觀點和情感,而這必將影響他們的自我認知。 References: Friedman, H. S., & Booth-Kewley, S. (1987). Personality, Type A behavior,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role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3(4), 783. Frye-Cox, N. E., & Hesse, C. R. (2013). Alexithymia and marital quality: The mediating roles of loneliness and intimate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7(2), 203-211. Goldstein, quoted in Arnold H. Modell, The Private Self (Harvard 1993) p. 44 Gross, J. J., & Levenson, R. W. (1993). Emotional suppression: physiology, self-report, and expressive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6), 970. Kim, H. S., & Sherman, D. K. (2007). " Express yourself": culture and the effect of self-expression on choi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1), 1. Pennebaker, J. W., & Beall, S. K. (1986). Confronting a traumatic event: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hibition and disease.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5(3), 274. Stanton, A. L., Danoff-Burg, S., Sworowski, L. A., Collins, C. A., Branstetter, A. D., Rodriguez-Hanley, A., ... & Austenfeld, J. L. (2002).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written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benefit finding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0), 4160-4168. November 10, 2018 at 01:00PM 女人迷 womany.net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