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1日 星期日

生活英語|除了 sad,還能用這些英文單字表達傷心 https://ift.tt/2FLhYRB 希平方 給你的生活英文:在表達難過時,除了可以用 sad 以外,你還可以用多種方法與單字表達不同程度的悲傷! 雖然我們對憂鬱症時有所聞,但它與單純的心情不好究竟差別在哪裡呢?患者有什麼症狀才會被診斷出有憂鬱症?身邊的人又可以怎麼做呢?短短影片讓你更進一步認識憂鬱症。 有時候沒有特殊的原因,但就是心情不好,或是覺得沒有希望、非常難過,這些心情除了 sad 又有哪些說法可以表達不美麗的心情?繼續看下去就知道答案囉! sad 悲傷的 基本款的 sad 相信大家都會用了吧,例如: I felt sad because my best friend didn't ask me to be her bridesmaid. (我覺得很難過,因為我最好的朋友沒有請我當她的伴娘。) down 情緒低落的 Down 可以用來表示滿多情緒的,除了悶悶的感覺以外其實還可以表示任何不美麗的心情喔。(推薦閱讀:生活英語|一笑置之、哭笑不得,如何用英文表達?) She looks down lately. I wonder what happened to her. (她最近看起來情緒很低落。我想知道她發生了什麼事。) bleak 慘澹的、毫無希望的 通常這個字是不會用來形容人的,而是用來形容事物,像是: (X) Lily's bleak. Should we go and cheer her up? (O) There's a bleak look on Lily's face. Should we go and cheer her up? (Lily 臉上有一抹不抱希望的神情。我們應該過去鼓勵她一下嗎?) gloomy 陰鬱的、憂鬱的 Gloomy 也是來表示沒有什麼希望的時候,帶給人的一種陰鬱感覺,不過跟 bleak 不同的是這個字可以用在人事物上,沒有限制。(推薦閱讀:生活英語|如何用英文表示失眠、睡過頭?) Our neighbor is a gloomy guy. He barely smiles. (我們的鄰居是個很陰鬱的男子。他幾乎不笑。) choked 哽咽的、說不出話的 當有人難過到某個境界的時候,會連話都說不出來,這種狀況就可以用 choked 來描述喔。 The feeling was so overwhelming that I felt choked. (這種感覺如此強烈,以至於我說不出話來。) deflated 灰心的、氣餒的 動詞 deflate 是「洩掉⋯⋯的氣、放掉⋯⋯的氣」的意思,它的過去分詞形式 deflated 可以用來表示「灰心的」,就像我們也被放掉體內的氣一樣,無法打起精神。 Your words left me deflated and hurt. (你的話讓我很氣餒、又受傷。) 原文文章:〈除了 sad,你還可以用這五個英文單字表達傷心難過〉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英文學習APP】想用手機學好英文?這款APP做到了! April 01, 2019 at 02: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FLhYRB

【職場筆記】別被責任感綁架,reset 後再出發 https://ift.tt/2HQECM8 合作品牌天使 忙著工作、照顧家人,妳常常連好好吃頓飯的時間都沒有。對所有人都很有責任感的妳,是時候對愛護自己的情緒負責了。按下 reset 重整心情,才能走得更遠。 早上,妳起了個大早幫家人做早餐,一邊看著時鐘,一邊自己隨意咬了幾口三明治,匆忙抓了包包就趕著出門上班。早會開到一半,收到孩子忘記帶課本的簡訊,馬上在腦中順了一遍今天的行程,想著哪個空檔有機會幫他送過去;腦子又突然閃過,今天晚上是婆婆生日,要趕快把手邊的事情做完,準時下班準備慶生晚餐才行。 圖片提供:PIXTA 圖庫 在結婚之前,妳不是沒想過這種蠟燭多頭燒的可能,但實際經歷後,才發現有多麽難。明明很疲憊的妳,卻總是像超人一樣飛來飛去,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壓抑自己早已受到影響的心情。女人,可以兼顧家庭與事業嗎?妳多不甘心自己需要思考這個問題。 圖片提供:PIXTA 圖庫 不隨波逐流,只想做對的事 職場待久了,妳看見許多人對份內工作只想敷衍了事,隨意交差。妳深知他們有時也有自己的苦衷,生活不容易,工作也不是唯一,有時妳多麽羨慕那些能對工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同事,但妳卻不願意隨波逐流,努力保持著對自己的超高要求。 圖片提供:PIXTA 圖庫 只是,妳往往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受到傷害,情緒及壓力不停地堆疊上來,多少次在家人熟睡後,為自己倒了杯茶,卻是低聲哭泣,一口一口吞下所有的疲憊和辛苦,妳不是不願意累,也不是不願意為身邊的人付出,只是有時候希望有人能懂、能輕輕的擁著妳,跟妳說,辛苦了。 妳要的其實不多,在疲憊的時候,只要一個同理的陪伴,就能讓妳充滿力量。親愛的,是時候該把目光放回自己身上,看照妳的身體與心靈,把自己過好,比當一個為他人而活的無瑕超人更重要。 脆弱裡的勇敢:隨時 reset,生活更輕鬆 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莫泊桑《羊脂球》 從今天起,鬆開緊咬的牙關、釋放自己脆弱的一面,為生活帶來小小的改變與革命吧。心情不好、感到焦慮的時候,與其壓抑這種感受,不如先在當下為自己挪出十分鐘,靜下心來,關照情緒帶給妳的身心反應。思考為什麼這件事會影響我的情緒、我能夠怎麼去改善根本問題?別擔心,這十分鐘,不會造成世界毀滅,卻可以讓妳更快樂健康。 圖片提供:PIXTA 圖庫 妳會發現,與其庸庸碌碌填滿生活,隨時有意識地感知自己、建立正確的心態,就像擁有電腦系統 reset 的功能一樣,重新啟動之後,更能走得更久更遠。此時此刻,驅動妳前進的不再只有令人難受的責任,更多是正向的自我要求與成就感。 關關難過關關過,聰明的妳要懂得給自己空間,當生活失序,照顧自己就是首要之務。每天回家,洗個舒服的熱水澡,坐在鏡子前與碧麗妃 Douce 澄淨自然系列相處,揮別一天的疲累,重整出一個清新柔和的自己。因工作、家庭兩頭忙帶來的疲憊肌,就讓高滲透力的植萃精華替妳照顧,由內而外修護肌膚屏障、保濕潤澤,疲憊肌退散後,看著自己清爽透明的臉龐笑一個,那份笑容,就是妳愛自己的最佳證明。 當生活失序,照顧自己就是首要之務:碧麗妃 Douce 澄淨自然系列 April 01, 2019 at 12:06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QECM8

跳槽心理學:用馬斯洛心理需求判讀員工狀態 https://ift.tt/2I3OfWW 寶瓶文化 覺得自己已經盡了主管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下屬還是頻頻出走離職嗎?帶你從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解員工離職的原因,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辛苦了一整天,但工作讓你獲得了哪一種層次的滿足?這是看懂誰會跳槽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在春酒正酣的敬酒時間裡,資深的業務經理向平時在外奔走的南區業務同事們,介紹行銷處長所帶領前來敬酒的行銷處同仁。「各位!這些都是我們『行銷之神』的『奴隸』!」「乾杯!」 真不知是業務經理酒喝多了,口齒不清,把「徒弟」講成「奴隸」,還是酒後吐真言,但行銷處的同事們,都覺得業務經理說出了自己名為行銷之神「徒弟」,實為「奴隸」的心聲。 果然春酒後的一週內,「行銷之神」旗下的三位專案經理,都陸續遞出了辭呈。 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 閱人無數的「行銷之神」,當然知道員工離職的理由林林總總,但最真實的,其實只有兩條:「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只是處長想不透的是,自己掌管行銷處數十年,不僅經驗老到,他源源不絕的天才創意,還被業界公認為「行銷之神」。在他麾下的專案經理,縱然工作辛苦、委屈了點,但能受他親自指點、調教,這一點委屈的代價根本是物超所值。他的得意門生財務部副總,至今都還叫他「老師」,而且逢人就說當年是多麼幸運,能成為「行銷之神」的「學生」。 再說,行銷處每年的分紅,在公司裡都是數一數二。一領完年終獎金就離職、跳槽,這到底是時代變了,還是人心也變了? 因此,「行銷之神」在部門會議中,開始檢討現在的年輕人都是爛草莓,一遇到旺季就喊累,淡季的時候,又不積極,不肯做事。這次,一定要招募到「吃苦耐勞,肯拚肯做」的新任專案經理才行。 一週後的部門會議,「行銷之神」得意洋洋地告訴大家,這次新人招募,他想到了一個「妙招」。每位面試的新人,都要問他一個問題,「請問你人生中最累的一段日子是怎麼過的?」這樣的一句話,他相信就能篩選出「吃苦耐勞,肯拚肯做」的人才了。 散會後,同事們竊竊私語:「『行銷之神』的腦袋分明有洞。面試的時候,問人家最累的日子怎麼過,應徵者當然知道你在問什麼啊!難道會老老實實地跟你說,很累,當然會離職嗎?」「講求創意的行銷部門,怎麼和做工的一樣要求『吃苦耐勞,肯拚肯做』?」 其實,很多主管都想像「行銷之神」一樣,希望用一句話,就能看出誰會跳槽,而誰能吃苦耐勞地留下來。畢竟員工離職對公司的管理階層來說,是一件頗為為難之事。(推薦閱讀:高薪跳槽?轉職前你該問自己的三個核心問題) 圖片|pixta 圖庫 跳槽心理學 很多主管都想像「行銷之神」一樣,希望用一句話,就能看出誰會跳槽,而誰能吃苦耐勞地留下來。畢竟員工離職對公司的管理階層來說,是一件頗為為難之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就是一個簡單的跳槽機率程度對照表。從基本需求到高層次的滿足,五個層次正好可以用《西遊記》裡的人物形象來說明。 圖片|寶瓶文化提供 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就是豬八戒最愛的吃喝拉撒睡。第二層的「安全需求」,就如武功平平的沙悟淨,尚能保住自身安全。白龍馬雖然只是唐三藏的坐騎,但當所有人從妖怪手中被解救出來後,總是不會忘記白龍馬,因為他也是團隊中重要的一分子,擁有「愛與歸屬感的需求」。唐三藏是眾人景仰的得道高僧,他擁有的是許多人正在追求的「尊重的需求」。還沒被套上緊箍咒的孫悟空,七十二變讓他上天下海,隨心所欲,這是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 如果「錢,沒給到位」,那麼,哪來生理、安全這種基本的需求,而「心,委屈了」,就代表團隊的情誼與歸屬感出現嚴重的警訊。如果這些低層次的需求都無法被滿足,那麼,當領完年終獎金,放了年假,有時間好好思考時,怎麼可能會不想換工作。 如果你是領導高階人才的主管,諸葛亮的抉擇,絕對值得你仔細琢磨。諸葛亮當年其實有機會加入曹操或是孫權的陣營,特別是當他為赤壁之戰到東吳遊說時,孫權的謀士勸他留下來效力比劉備更強大的孫權,諸葛亮卻道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這句名言的意思是孫權是一位好老闆,但頂多能對諸葛亮禮遇、尊重(能賢亮),而不能委以重任,讓他大顯身手(不能盡亮)。許多高階人才跳槽的心理其實和諸葛亮一樣,如果像孫權領導的東吳大企業只能「賢亮」,滿足「尊重的需求」,那麼,必然會跳槽到劉備經營的蜀漢小公司「盡亮」,以達成「自我實現」。(推薦閱讀:離職的徵兆) 「幸福企業」是能夠滿足員工不斷成長、幸福需求的企業。你辛苦了一整天,但今天的工作讓你獲得了哪一種層次的滿足,這是看懂誰會跳槽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但也是職場中千年不變的真理。 本文摘自林煜軒的《職場冷暴力》。由寶瓶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職場冷暴力》 April 01, 2019 at 11: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I3OfWW

長肌肉不能只靠蛋白質,三種食物助你合成肌肉 https://ift.tt/2YGD78y 早安健康 增加身體肌肉量能讓體態看起來更緊實勻稱,獻給想增肌的你:其實不是光補蛋白質就可以喔!還有很多天然食物中保有的營養素也對合成肌肉很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想要長肌肉,不是光補蛋白質就可以,其實還有很多營養素對身體合成肌肉有幫助。 碳水化合物:提高肌肉合成效率 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相同,能夠提高肌蛋白的合成效率,還能防止肌蛋白的分解。同時可刺激胰島素分泌,加速胺基酸進入骨骼肌細胞,增長或修復肌肉組織。臺北市立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教授郭家驊表示,碳水化合物是運動必備的關鍵營養成分,若缺乏其刺激胰島素分泌,就算有原料(蛋白質),也無法製造產品(肌肉)。 因此,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互相搭配的增肌效果,會比單單攝取蛋白質來得更好。郭家驊教授指出,醣類與蛋白質的理想比例應是 4:1 至 3:1。(推薦閱讀:肌肉變少是疾病徵兆?醫師的三餐飲食法) 富含優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地瓜、糙米飯、豆類、蔬果。 圖片|pixta 圖庫 脂肪:促進肌肉生長激素分泌 很多人增肌減脂時,常常不吃油,脂肪甚至被妖魔化為肥胖的源頭。事實上,適度的脂肪對人體而言是必需營養素,我們要避免的應是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人工反式脂肪」,包括常見的精緻糕點、麵包、薯條、炸雞等,而非完全不吃油。 若完全沒有攝入脂肪,體內激素將不平衡,進而影響肌肉的生長、骨密度及脂肪的分布等等。因此,日常油品可以考慮使用「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油類,像是橄欖油、玄米油等。 富含好油的食物:酪梨、堅果、魚類等富含 omega-3 和 omega-6 的食物。 維生素 D:維持肌肉功能 維生素 D 為脂溶性維生素,其重要功能為調節鈣、磷的吸收及骨骼鈣化作用,維護骨骼與牙齒健康。也因其機轉與細胞核內 DNA 調控有關,近年許多研究指出,足量維生素 D 能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率 。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表示,近年來發現維生素 D 在維持肌肉功能、強度及身體功能表現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年長者血液中的維生素 D 若偏低,其肌肉質量、強度及生理功能表現通常也較差,且有較高風險發展為肌少症。(推薦閱讀:與橘皮分手:增加肌肉量比按摩更有效) 而維生素 D 雖然能從飲食攝取,但想獲得足夠的量還是得透過適當日曬。 POINT:一天 15 分鐘,避開正午太炎熱的陽光,選擇紫外線較溫和的時間點,露出雙手和臉去外面曬曬太陽,即可在體內生成充足的維生素 D。如果在室內窗邊,光線穿透玻璃則無法達到效果。 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鮭魚、鰻魚、牛奶、優格、雞蛋、蕈菇類、苜蓿芽。 圖片|pixta 圖庫 本文由《早安健康》授權,原文詳見《長肌肉不能只靠蛋白質!還有3種食物也必吃》,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把癌症當感冒…存活率不到10%,43歲CEO癌末重生之路 教你4招終結疲勞感!台大醫師不碰1食,2年狂甩15公斤 April 01, 2019 at 11: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YGD78y

習慣當好人?諮商專家:這不是美德,而是種心理病 https://ift.tt/2UllN9t 01女生 獻給無法輕易說不,總是被當成好人,不停收到好人卡的你:其實,別以為成全他人,便能得到「好人」的美喻,因為過度遷就的話,反而弄成反感,被人評為「偽善」和「假惺惺」,並且「做壞規矩」,將基本水平拉高,讓其他人看來望塵莫及。 「好」人不易當,不僅要表現開朗,個性也得善良,行為正直,懂得犧牲小我,不會拒絕任何請求,如對方邀請食飯,雖然你百般不願,想待在家中休息,但也不會說「不」,並接受他的邀約。這行為看來可笑,明明可以拒絕,何必要自討苦吃,但這正是不少人的慣性,看到對方真摰的眼神,心頭便軟下來,認為拒絕很殘忍,也會被旁人說三道四,因此只好答應對方。 眼中的好事,卻是他人的壞事 不過,別以為成全他人,便能得到「好人」的美喻,因為過度遷就的話,反而弄成反感,被人評為「偽善」和「假惺惺」,並且「做壞規矩」,將基本水平拉高,讓其他人看來望塵莫及。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教授 Craig Parks 便對此進行研究,發現大部分參加者,都不喜歡與無私的組員合作,因對方都會被視為「破壞常規者」,「像玩大富翁,他們會將錢贈予缺錢的人,使遊戲遲遲未能完結。」他亦指,好人都會被懷疑意圖不軌,因此信任度也會相對較低。(推薦閱讀:職場同理學:濫好人,解決不了別人的問題) 「好人」通常是被欺負對象? 不僅如此,有些人還會利用他們的好心,來幫助自己,如會請求對方幫忙提重物,自己則兩手空空,亦會趁對方去旅行,請求他幫忙代購佔據行李箱一半的物品。雖然這或有點過分,但對方通常都會欣然照辦,日本心理諮商研究所所長緒方俊雄,便在他的書《做人要好心,不是好欺負》中,形容這些行為「並不是美德,其實是種心理病」,並分析出好人在職場上的特徵,結果幾乎都是被欺負的角色: 1. 無法說「不」,日日加班。 圖片|《我要去工作了》劇照 2. 成上司的「出氣袋」,常被「輾壓」。 圖片|《我的大叔》劇照 3. 擔任同事情緒垃圾桶。 圖片|《舉重妖精金福珠》劇照 4. 被同事言語上出氣。 圖片|《Sky Castle》 劇照 5. 無法管束部下。 圖片|《追婚日記》劇照 6. 被下屬「交代」工作。 圖片|《金秘書為何那樣》劇照 不「做好人」,或是更好的做法 雖然幫人是好事,但也需為自己設想,不要先一口答應,給自己一點時間,考慮自己意願,並分析整體狀況,才作出決定吧!社會心理學家 Dolly Chugh 便曾表示,「我們會不斷做好人的行為,使自己看來更像個好人,當然這兩者不見得一樣」,即是你每周都會捐款買旗,亦不會代表是個真正的好人。因此,與其思考要不要做好人,不如先放下這個想法,「太努力去保護好人身分,會令自己缺少從錯誤中學習的空間」,偶爾叛逆一下,拒絕他人的要求,讓大家反思關係裡出現的問題,並一起尋找更好的相處方式,這樣才是件真正的「好事」。(推薦閱讀:學會拒絕,你才可能做出自由的選擇)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 女生」:【好人病】做好人反被討厭、欺負?學會拒絕才可做個更好的人 April 01, 2019 at 10: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UllN9t

緊握人生的方向盤,妳可以走得更寬廣! https://ift.tt/2JWb6qb 合作品牌天使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人類有了需要,因為渴望,所以追求,小的時候我們大聲哭喊,現在的我們將那股力量轉化,正面迎向每一次的生活冒險。 「我承認常規生活的社會價值,也看到了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裡充斥著一種渴望,渴望著一種更為狂放不羈的旅行,我的內心渴望著一種更為驚險的生活。」——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職場生活經過了六年,換過一次工作,但是總體來說,日復一日的步調,我似乎在這個社會機器底下,慢慢地消卻對生活的要求,對新事物的渴望。我用快速卻機械的步伐在城市裡奔走,忘記了那個曾經追求刺激的自己;甚至是五年前對體制框架忿忿不平的我。 圖片提供:PIXTA 圖庫 帶著渴望出發 其實那股動力從來沒有消失,相信我們都一樣,對於生活都有著夢想,急切地希望有一份好的工作,妳期待抓住一個滿分的伴侶,而我渴望建立自己的生活領地,然後用熱情去追逐那些一瞬迸發似永恆的花火。 「渴望」這股驅動力,會在某個時刻啟動想要奮不顧身的靈魂,但也容易被現實條件削弱,因為我們忘了將渴望想得透徹,知道渴望背後的需要的是什麼,了解表象下最真實的想法,當我們深刻理解之後,真正需要的其實是確立方向,然後駕馭自己前行。 駕馭自己的方向,讓渴望成為無盡的動能 圖片提供:PIXTA 圖庫 想像一下,生活就像是一條看不見終點的道路,因為渴望,妳加足馬力,想著向左,去探索森林裡的風景,這一刻你知道要去湖邊看一看倒影中的自己,下一秒,又朝著沙漠前行,因為這些年智慧的積累,讓妳不畏懼漫天黃沙的阻擋,方向就在心裡,游刃有餘地駕馭自己的靈魂,同時又燃起新的渴望。 回到都市叢林的妳,同樣帶著這股 Go UNIQUE 的精神,握緊手中的方向盤,讓 SUZUKI 全新都會戰略小車 IGNIS 伴隨新的渴望往前推進。它提供了一個沒有紛擾的方寸,車體扭力強,迴轉半徑小,充滿彈性與靈活,為女性朋友著想的貼心設計,讓每一天的旅程都是充滿驚喜卻又安全無虞。 妳是明白的,所謂的渴望並非只是一瞬的衝動,也不是像新生兒對於生理需求的放聲大哭,而是一股具有熱度、持續性的驅動力,因為我們深刻了解自己,所以產生勇氣並轉化為影響力,去突破那些無謂的框架,朝著心之所向前行,每一天都會比昨天更有智慧,更有能量去冒險。 April 01, 2019 at 09: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Wb6qb

放下手機、泡杯茶、自問自答,找回自信光彩的 3 個方法 https://ift.tt/2UjUwVc 挑剔軍團 大概就是倔強吧,為了證明自己可以,大學畢業後就離開家鄉到生活壓力巨大的台北工作。在大環境的洪流裡,也曾迷失自己,每天像個機器人般不停運轉。後來才發現,有時越是追求,就越貧窮。你是否也曾經對現在與未來感到焦慮或迷惘?現在的我學會用每天三個十分鐘,與自己好好相處,找回自信光彩。 北漂生活,其實也沒漂到哪。每天在六坪套房與辦公室窗邊之間來回,日復一日。偶然想起當初大學畢業之後,毅然決然從高雄來到台北工作的理由,其實當下只憑著一股勁,就是想透過有能力在壓力中「生存」來證明自己。 第一份工作,選擇在數位圈做企劃,為了給客戶最好的方案,必須不斷地吸收新知,不管願不願意,醒著的時間就是必須從過飽滿的資訊中,篩選重要資訊,整成策略規劃。只怕看得不夠多、跟得不夠快,就被快速變動的網路時代給拋下了。 起些年,坦白說,是汲汲營營了。吃飯的時候要配 Youtube 看現在流行哪類網紅、他們談論了什麼話題、怎麼談;搭車的時候要滑手機邊開社群網站看流行關鍵一邊做筆記;洗澡的時候腦袋不停思考該提什麼企劃才讓客戶買單。 再回頭時,才悟出一個道理:「有時候,我們越是追求,越是貧窮。」不由自主地帶著多重多焦的心,已經很難單純、直接感受真實的自我。 在那之後,我開始練習,在自己心上多裝一層濾鏡,開啟自我濾鏡時,焦點只在自己身上。從每天三個十分鐘開始,這時,只在屬於我的時區裡慢慢活出自己。 上班前的第一個十分鐘,我喜歡走路。從家裡到搭公車的地方,路程正好是十分鐘。以前的這十分鐘我可能總是低頭滑手機、回訊息、看 email,現在我會練習內觀,當下的感受是什麼?把注意力放在當下,不讓思緒又被各種社會訊息拉走。偶爾我會變換習慣的路徑,走不同的小巷子,還會意外發現好吃的早餐店! 上班中的第二個十分鐘,我會為自己弄一杯排毒水、或泡一壺茶。有時候是西柚檸檬、有時候是魯依伯斯草本茶或是紅棗枸杞。這個十分鐘我提醒自己,不能一埋頭就是盯著電腦好幾小時。 回家後的第三個十分鐘,我喜歡點上蠟燭,敷上面膜,擦上乳液,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的肌膚補充水分。特別喜歡柑橘草本類的香氣,這個十分鐘我會徹底放鬆在床上,問自己今天有哪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想感謝的事。 多年愛用的是森田藥粧 DR. JOU 系列面膜,最近常用其中一款「VC plus 亮光采激亮煥白雙效面膜」,裡頭有日本進口頂級玻尿酸、最佳比例的乙基維他命 C 與 α-熊果素,再搭配添加歐龍膽根、桑白皮這些複合植物的亮白萃取。很喜歡他淡淡清香跟薄薄貼合肌膚的感受,一片面膜等於一瓶高濃萃精華液,亮白、保濕一次滿足,讓我每吋疲倦、黯淡的肌膚,因為浸潤在高濃度的煥白精華液中,重新有了發光的力量。 (小撇步分享:內有滿滿的精華液,袋中、需撕下珍珠膜上用不完的精華液我會用小瓶子裝起來,沒有敷面膜的其他日常直接當精華液用。小提醒:敷完面膜記得用清水洗臉,再接後續擦乳液或乳霜鎖水保養哦!) 親愛的,在你的時區裡,一切都會準時。學會慢下來,你會擁有更多。一起為自己找到慢下來的理由,這三個十分鐘,只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全心全意的與自己相處。北漂的、獨身的我們,更要好好照顧自己,找回屬於你的、獨一無二的自信光采 :) #森田藥粧邀約文 撰文:女人迷挑剔軍團 Sabina 後記:我本身是混合偏油的肌膚,皮膚偏乾的人可以用森田藥 粧DR. JOU 系列面膜另一款「VC plus 亮光采激亮高潤雙效面膜」,萃取自植物的保濕配方——薏苡仁、黑大豆、絲瓜、水茄子、酒粕,揉合多種營養成分,能溫和的修復粗糙紋理,同時促進肌膚鎖水、保水,成就透、彈、潤的美麗肌膚,使失去活力與明亮度的肌膚,再度啟動明亮總開關,重拾透亮好光采。 更多產品介紹:https://drjou-tw.com/Products/Page?category=T9&othercodeid=PT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 April 01, 2019 at 09: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UjUwVc

曖昧為什麼不說清楚?心理學解釋「備胎關係」 https://ift.tt/2FJCiTp KnowYourself 「我有一個非常喜歡的人。我有時覺得他也喜歡我。但每當我想進一步明確我們的關係,他就會跑掉。但每當我快要死心,他又會給我一點希望。」備胎關係有什麽特點?為什麽人們甘願做備胎?為什麽有人會想存備胎?以及,如果發現自己是備胎,該怎麽辦?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前幾天,我們後台收到了一條留言,留言裡寫道:「我有一個非常喜歡的人。我有時覺得他也喜歡我。但每當我想進一步明確我們的關係,他就會跑掉。但每當我快要死心,他又會給我一點希望。我的朋友說,我可能被他當成了『備胎』。KY 小姐姐,為什麽人要養那麽多備胎?備胎有可能轉正嗎?」 經常上網的人們可能對「備胎」一詞並不陌生。在大量影視劇作品中,也存在著許多「備胎」角色,這類角色總是默默給予,任愛慕對象予取予求,癡心地等待愛慕對象能認識到自己的好。如果你覺得自己也處於一段類似的關係中,或是曾有過這樣的情感經歷,或許今天的文章會適合你。 我們將在今天的文章中談一談:備胎關係有什麽特點?為什麽人們甘願做備胎?為什麽有人會想存備胎?以及,如果發現自己是備胎,該怎麽辦。 什麽是備胎?備胎關係有哪些特點? 1. 什麽是備胎? 研究備胎現象的 JaysonDibble 教授在其研究中,將備胎(Backburner)定義為這樣的人:尚未得到對方的承諾,仍然維持一定程度上的交流,為了將來有可能保持或建立浪漫關係和/或性關係。比如,A 一直對喜歡的對象噓寒問暖,因為對方暗示 A:他們將來可能可以在一起,卻遲遲沒有接受 A 的求愛,此時 A 就可能是對方的備胎。(Dibble& Drouin, 2014) 按照定義,備胎關係中的關鍵是交流,即兩個人必須保持著交流。所以,如果你多年來喜歡一個人,卻從沒有告知對方、或是缺乏交流,那雙方就無法構成備胎關係。 是不是單身的人更愛囤備胎,而處於一段關係(戀愛或婚姻)的人更少存備胎呢?研究證明並非如此,通過統計 374 個本科生的自述,Jayson Dibble 教授驚訝地發現,就存有的備胎數量而言,單身者與非單身者之間並沒有顯著差別。其中,社交網絡起了很大作用。從前,非單身者尋找和維繫備胎的成本還會顯著高於單身者,但網絡改變了這一點。(推薦閱讀:【為你點歌】我們之間,好朋友式的曖昧) 2013 年,Adam Redd West 寫道,「網絡世界提供了評估和監視候選者的機會,不必與他人進行直接互動,」他通過研究發現,與備胎保持聯繫的最常用方式是通過短消息和社交網絡平台:45% 的參與者會發短信給備胎,37% 的參與者會在 Facebook 上與備胎聊天。社交網絡的相對私密性,使得和備胎維持最低程度的接觸變得更容易。這也符合一些人在感情中的投入方式:用最小化的付出換取最大化的利益——無需花費多大功夫就能大致了解一個人的身份,只需一點付出就能與潛在的浪漫對象保持可能性關係(Beck,2014)。 圖片|來源 2. 哪些跡象表明你可能是備胎? 如果出現下面的情況,你可能被當成了備胎: a. 對方不想承諾,也不想不承諾 如果你詢問對方能不能在一起,對方不會直接回答「能」或「不能」,而總是用開玩笑、調情等方式暗示你:你們將來有可能會成為一對,像是「如果十年後我們沒結婚,就在一起吧。」此外,當你向對方求愛時,對方可能會口頭上告訴你:你對他而言很重要,比如「你很特別」,但卻很少直截了當地說「愛」。 b. 你覺得你們似乎處在一段親密關係中 你們可能有許多親密的舉動,但是沒有實質性的關係確認。你可能與愛慕對象之間可能會有親密的交流,會談論很私密的事,一起看電影、牽手、吃飯等等,但對方卻從來不對外宣布你們是情侶,也不肯帶你去見自己的朋友或家人。你可能會很困惑「我們做了好多情侶才做的事,但為什麽我們不是情侶?」 c. 時間的主動權總是在對方手裡 你覺得兩人什麽時候相處,得遷就對方的時間。對方並不會每次都回覆你的消息,而是會不定時地聯繫你,並且一般是需要你幫忙時才會主動聯繫。你們很少做共同規劃。當你試圖計劃兩人的未來時,對方總是很不情願,或者最後會取消你們的計劃。 d. 你覺得對方更多向你索取而不是付出 在關係中,絕大多數時間裡你都是付出的一方,而對方回報給你的很少,可能僅限於甜言蜜語。而當你需要對方的幫助或是其他資源時,對方往往會拒絕。 為什麽人們會甘願做備胎? 成為備胎聽上去付出多而收獲少,那為什麽有些人會甘願成為備胎呢? 1. 不願意放棄沉沒成本 經濟學的投入模型中,存在一種「沉沒成本效應」:即當人們會在已投資、並明顯無效的人、事、物上繼續追加投入。備胎身上就存在類似的效應:即使察覺到自己可能沒有希望,備胎依然會持續地付出。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存在自我申辯傾向,即試圖合理化自己的付出、為自己的付出作辯解。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決策可能是錯誤的,並且認為一旦放棄付出,先前的投入也會損失得一乾二凈。因此,備胎會選擇繼續留在關係中,甚至進一步加大投入,希望更多的投入能換來愛慕對象的承諾。 2. 認為自己得到的已經「足夠好」 人們甘願成為備胎,可能因為認為來自對方的回應已經「足夠好」,並且他們害怕離開這段關係後,無法找到其他對他們好的人。這部分備胎者可能在原生家庭和成長過程中,很少感受到來自他人的肯定。因此,雖然他們的愛慕對象只是給予低限度的回應,也讓備胎感受到「被關愛」。這類的備胎者往往在經歷過他人真誠的付出和愛後,會認識到曾經的自己在備胎關係中並未得到足夠的愛。 3. 對喪失的恐懼 人們難以離開備胎關係,可能是因為已經習慣在一段關係中,害怕喪失關係後會發生的改變。對一些備胎而言,即使兩人之間沒有承諾,但愛慕對象的存在,能讓備胎的感情得到寄托,他們習慣同這個特定的人交流和付出。他們害怕一旦離開關係,生活和感情上的空缺會讓他們無所適從。 4. 喜歡自己「被需要」 有些備胎享受「不斷去付出」的感覺。在付出的過程中,備胎者感到自己「被需要」,而他們將個人價值與之掛鉤,越是付出,越意味著自己的「高尚」。如果有天愛慕對象離開、沒有人再向他們索取,反而使得備胎會因為找不到自我肯定的途徑而感到恐慌。 那麽,成為備胎會對一個人有什麽影響呢?一種情況是,備胎可能會在下一段親密關係中變得「不願付出」。他們沒有在備胎關係中感受到「公平感」,認為自己總是在付出而沒有回報。他們一方面對付出失去了信任,不相信付出就能得到回應;另一方面,他們希望能在下一段關係中得到補償,通過向他人索取,來彌補自己在備胎期間沒有得到的愛。 備胎經歷可能會打擊備胎者的自尊。這和歸因方式有關。如果備胎者認為「成為備胎」的責任都在自己身上,那麽備胎者會陷入自我懷疑:是不是我不夠好,所以才無法追求到對方?他們需要認識到,關係中責任是雙向的,他們的愛慕對象也可以喊停這段關係、或是拒絕備胎者的付出,但對象並沒有那麽做。 不過,做備胎的經歷也可能對人有積極的影響。備胎者可能在這段感情經歷中,認清了自己想要什麽樣的情感關係(比如想要雙方平等付出、一定得是有承諾的關係等等)。他們也學會了辨識對象,在以後的關係中,備胎者們更能分清哪些人是真心付出、哪些人只是把他們當備胎。(推薦閱讀:【丁菱娟專欄】你也是過渡期女友嗎?真的喜歡他,就讓他自己康復) 圖片|來源 為什麽有些人喜歡存備胎? (Beck, 2014; Weiss, 2016) 1. 享受被喜歡,但是不想要作出承諾 存備胎的人可能是享受被人追求、陪伴的感覺,喜歡親密帶來的好處,但是不想要承諾帶來的責任和約束。他們將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把備胎者作為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逃避去付出。(推薦閱讀:寫給有承諾恐懼症的現代人:擁有,不是失去的開始!) 2. 預期這段關係開始了就會失敗 有些存備胎者與備胎互相愛慕,但對兩人組成關係存在顧慮。存備胎者認為即使兩人在一起,也會因為一些問題而最終分開(常見的顧慮像是雙方異地、家境差距大、三觀不合等等)。存備胎者或是認為開始一段沒有結果的關係很沒必要,或是害怕將來的分離帶來的痛苦,而遲遲不敢與備胎成為伴侶,卻是又舍不得與備胎分開,結果雙方一起陷入了僵局。 3. 過分樂觀,覺得總歸有比備胎更好的選擇 存備胎可能與擇偶策略有關:有些人存備胎,可能是為了探尋所有可能的潛在配偶,確保找到最優選擇。為此,存備胎者可能會存不止一個備胎。如果他們遲遲不與備胎在一起,則說明備胎並不是他們心目中的最優選擇,並且他們樂觀地認為自己總能找到比備胎更好的伴侶。只是他們又擔心萬一自己找不到伴侶,所以他們會用少量投入來維繫住與備胎的聯繫,預備如果自己真的找不到合適的伴侶,可以有備胎作為保底選擇。 如果發現自己可能成為備胎,怎麽辦? 1. 客觀地評估關係 評估一下你們當前的情感狀態。注意分析的時候要註重事實,避免作出主觀的臆測。比如,「我認為他只要分手了就會和我在一起」只是一種期望,因為並沒有事實可以證明他一定會分手或是一定會和你在一起;而「這個星期他沒有主動約我出去」則是一個事實。客觀地評估和分析你們目前的關係狀態,能幫助你不要因為不切實際的期望,而留在一段會給你帶來傷害的關係中。 2. 問問自己什麽是你想要的愛情 反思一下你渴望的感情是什麽樣的,你希望有一個怎樣的愛人。是希望對方尊重你、關愛你,還只是把你當滿足需求的備選?是希望有一段穩定的關係,還是希望感情總是處在懸而未決的狀態?如果你覺得還是猶豫不定,不知道這段關係是不是該留下,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孩子或最好的朋友在同樣的一段關係裡,把他們在這段關係中的感受說給你聽,你會不會想建議他們離開? 3. 給自己設定一個底線(不要無止境地付出) 如果你擔心對方只是在觀望,覺得「也許再努力一點,對方就真的和我在一起」。那麽你可以給自己設立一條底線:「如果______(比如,「如果他再拒絕和我出去」、「如果他再拒絕和我在一起」),我就退出,及時止損。」一旦確定底線後,不要再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原則。 4. 想走又走不了時,分析一下不想離開的原因 如果人們堅持留在一段關係中,一定是關係中對他們有好處。如果最後你決定離開這段關係,卻又捨不得。可以問問自己這段關係滿足了你的什麽需求,讓你希望繼續做備胎。你可以記錄一下,當你想到要離開時,腦內閃過的想法,比如「離開後沒人陪不習慣」等等。這些理由可能是有根據的,也可能背後是錯誤的假設。你可以試著反駁這些理由,例如: 想法: 離開後就沒有人對我這麽好了 反駁: 1、過去我也有過其他戀人,以後也可能有其他人喜歡我; 2、他真的對我好嗎?上次告訴他我希望被陪伴,而他嘲笑了我,etc.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試著找到其他能滿足你需求的人和事。試著不要將所有的需求都讓這段關係解決,而既然你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替代、甚至是這段關係無法給予的好處,那這段關係的重要性就相應會下降。 今天的這篇文章並不是要強迫大家離開備胎關係。畢竟,曾經不顧一切地付出,也可以成為一段美好的記憶。 但是,如果你對自己的情感生活有不一樣的期待,我們想鼓勵你去找尋一段更符合你期望的感情。 備胎轉正不是沒有可能,對方可能在心智成熟以後,也會意識到你的珍貴。但備胎轉正的過程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充滿痛苦的。你能否接受在你無限付出後,對方和別人在一起?如果你無法接受這個可能,不如盡早停止你的付出。將你們的關係維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程度。同時,一定不要放棄尋找其他新的可能。 你值得一份對等的感情,付出的時間可能有先後,卻不能失衡地令你長時間持續地痛苦。你值得幸福,不必做別人的退路。以上。 參考資料: [1] Dibble, J., Drouin, M..(2014).Using moderntechnology to keep in touch with back burners: An investment model analysi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34,96–100. [2] Beck, J. (2014).The Psychology of'Backburner' Relationships. The Atlantic. [3] Weiss, S. (2016). In Praise of 'BackBurners,' the Lovers That Exist Mostly in Your Head. Broadly. March 31, 2019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FJCiTp

2019年3月30日 星期六

玫瑰金、奶油白!2019 七款春天髮色推薦 https://ift.tt/2HPzK9M Bella.tw儂儂 想要用新的造型迎接春天嗎?不妨先從改變髮色開始吧!玫瑰金、奶油白和布丁頭挑染都是不錯的選擇唷! 春暖花開想換個心情,就從髮色開始吧!如果不想要改變頭髮的長度,但想要給人不一樣的感覺,換髮色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再配上不同彩妝,整個人馬上煥然一新! 玫瑰金 圖片|Bella.tw儂儂提供 今年春天除了用一些比較輕盈的顏色之外,很酷的粉色和銅色調會讓你更有個性,像是玫瑰金融合了玫瑰粉色的溫柔,淡金色讓整體髮型看起來更輕盈,造型更百變。 奶油白金 圖片|Bella.tw儂儂提供 可能有些外國人天生就是奶油白金色,對於亞洲人來說,這髮色通常必須將原本髮色褪掉,白金色可能有些人覺得太駕馭或挑膚色,但因為是「奶油」白金,多了一點彩度,所以看起來不會這麼突兀,反而可以襯托肌膚。(推薦閱讀:蜂蜜茶色、亞麻金、經典巧克!三款秋色絕美染上髮梢) 木頭色 圖片|Bella.tw儂儂提供 像是木頭這種顏色,你可能覺得就是咖啡色,但其實它多了一點灰調,講白點就是霧面的冷棕色,非常適合亞洲人的肌膚,也非常適合各種場合。       珊瑚橘 圖片|Bella.tw儂儂提供 珊瑚橘大勢色從彩妝、服裝,延伸到頭髮,珊瑚橘的髮色讓整個人充滿溫暖活撥朝氣,搭配完整彩妝,看到你就好像看到春天。(推薦閱讀:【如果你想】用 Pantone 珊瑚橘色展開居家佈置,年節斷捨離的五個提案!) 布丁頭挑染 圖片|Bella.tw儂儂提供 有染髮的朋友之前一定會很擔心出現布丁頭,新生髮和染髮出現色差,但今年先不用去補染,因為它就是一個趨勢,每一根頭髮生長的速度不太一樣,就好像挑染那樣,還是很自然的那種。 褪色粉彩 圖片|Bella.tw儂儂提供 如果你之前染的繽紛顏色褪掉了,沒關係現在的你正走在流行趨勢上,春天將成為粉彩的季節,包括柔軟的珊瑚色,粉紅色和淡藍色。不像是單純的只一種顏色,而是可以透過補染馬上變出另一個色彩。 墨水黑 圖片|Bella.tw儂儂提供 當然,春天給人的感覺是非常美好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你一定要漂掉髮色,維持深色髮也是很迷人,2019 年墨水黑色上的豐富超乎你想像,帶有一絲藍色,它會讓你的頭髮反射更多光澤。 染髮後護色小祕訣 圖片|Bella.tw儂儂提供 1. 使用護色產品 不要覺得外面賣的護色產品都是騙人的,它真的有差!只是各品牌的護色核心技術不太一樣,可以多問問造型師,或者多上網查一些資料,根據自己髮色的冷暖調,去挑選洗髮精、護髮產品,讓顏色更持久。 2. 避免熱傷害 顏色只要遇到熱就會崩解,色素粒子原本附著在你的髮絲上面,但你的吹風機、平板夾、電棒等,都會反覆的讓頭髮上的毛鱗片開合,顏色也就會一次次的越來越淡,總不希望自己花了一大把時間和錢就這麼浪費掉,要使用這些熱工具時,可以先使用抗熱產品,保護頭髮。  3. 海邊游泳池先不要去 除了熱傷害之外,海水裡面的鹽分,游泳池裡的化學藥劑,都會加速顏色流失,所以這個時候能不去就不要去吧!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本文由Bella.tw儂儂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抗老保養沒有成果?皮膚科醫生建議5個小動作,最快1個月見效 前進巴黎時裝週,2019春夏髮型推薦!跟著理科太太學「耍帥」就對了! 用抗屑洗髮精依舊「髮如雪」?教你5個方法判斷頭皮問題對症下藥 March 31, 2019 at 02: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PzK9M

為什麼無法理解彼此?六種溝通失誤,其實都可以避免 https://ift.tt/2WBIEeF KnowYourself 為什麽誤解天天都在發生?有時候你可能意識不到,是錯誤的溝通方式對關係或者工作造成了阻礙。另外想知道你是不是溝通達人嗎,文末有測試! 我們每天都好像在和很多人溝通,但溝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有當訊息的發出者和接受者對所溝通訊息的理解是一致、準確、無誤的時候,才能稱作是一次成功的溝通。 但現實的溝通卻總是充滿誤解,你覺得自己明明說得很清楚,對方的理解卻南轅北轍;有時僅僅為了說清楚一件小事,你耗費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和精力;有時一對非常相愛的伴侶會因為溝通不暢讓彼此都受傷,消磨對對方的感情。 為什麽誤解天天都在發生?有時候你可能意識不到,是錯誤的溝通方式對關係或者工作造成了阻礙。今天來和大家聊聊,在溝通中經常會犯的錯誤有哪些,以及成功溝通需要具備哪些要素。以及,想知道你是不是溝通達人嗎,文末有測試! 六種不該犯卻經常出現的溝通錯誤 1. 不要用自己的猜測代替對方的真實想法 人們常犯的一個錯誤是,總是去猜想他人需要什麽,會同意或者不同意什麽,想要怎麽樣的溝通方式,而不是直接問他們。 永遠不要說出「我以為你是這麽想的」、「我以為你同意了」、「我以為你肯定不會願意」這樣的話來。你是不可能替他人思考和做決定的,即便你覺得自己再了解對方。 對於這一點的解決辦法是少一些想當然,多一些確認:哪怕你認為自己完全讀懂了對方的想法,明白了對方的意見,只要這些想法和意見不是由對方直接表達出來的,你就應該和對方進行確認。 無論是進行一場談話,做了一個發言,或者發出一個短信或郵件,只要你在傳達訊息,你就需要確認對方是否已經明確地知道了你所說的訊息,是否需要提出問題,他對你的意見是認同還是反對。即便你覺得你「十分顯然」地「聽出了對方的暗示」,你也應該再一次提出直接的問題,尋求一個確切的答案。只有這樣,才會是最小的概率讓你們雙方可能留有遺憾。 圖片|Pixta 2. 不要回避直接的談話和表達,特別是進行負面反饋的時候 學會清楚、堅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直截了當地「唱唱反調」,是一項必備的技能。在文化環境裡,我們常被教育要「溫和」、「圓融」,但在工作和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你需要直接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尤其是當你持有負面意見時,不要因為害怕衝突,而去維護虛假的「和平」。最直接的表達不僅能夠節省大量時間、提高溝通效率,更能避免可能的小的錯誤變成更大的錯誤。 有時候,你可能會覺得大局已定,表達出你的想法並不能改變事情的走向或者決定,但你依然需要這麽做,因為你需要讓對方明白你在想什麽,你的意見也同樣有可能影響今後的決策。 更糟糕的做法是,有的人在討論時沒有做出表態,但如果事情發生以後導致了不好的結果,便跳出來大肆發表言論,認為是誰犯下了錯誤,應該承擔譴責;還有的人,會將對某一個人的不滿告訴了所有人,唯獨沒有告訴他本人。這些溝通方式都可能給未來兩個人的關係埋下致命的隱患。 3. 但不要誤把「直接的」表達當做是「攻擊性的」表達,不要把你自己的情緒帶入討論 「直接」和「攻擊」是非常不同的兩種表達意見的方式。直接的表達,需要建立在你考慮了事情的各個方面、尊重並分析對方的想法後,明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再將它們清晰地說出來,它是具有建設性和洞察力的;而攻擊,則是不考慮客觀狀況、雙方想法和需求的情況下,一味地進行反對。它是帶有情緒的。 在工作和生活中溝通時,我們需要就事件本身進行討論,而不是用情緒裹挾自己和對方。越是針對重要的事情溝通時,越要確保你做出的是冷靜的回應(responding),而不是情緒化的反應(reacting)。不要因為自己生活中的沮喪情緒就對同事或下屬大吼大叫,也不要因為心情不好,就在沒有仔細看郵件或微信的情況下,進行迅速而敷衍的回覆。任何時候,你的表達和回應都應該是冷靜的,這是對對方和自己負責任的表現。 4. 就事論事,不人為擴大討論範圍 當你在給予反饋意見時,不要將這種表達轉化為對對方私人的攻擊,脫離了正在討論的事實,而去指責關於對方個人人品、行為上的問題。比如,你因為知道對方在私生活上有過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就說「你是個混蛋」、「你人品有問題,因此我不同意你」,這是非常嚴重的越界行為。 永遠記得,溝通只在於此時此地,當你在談論這件事時,就僅僅談論當下,這件事情本身。有時,一場溝通變成了爭執,都是因為這場討論早已經跳出了原本談論的範圍,擴散到了其他方面。 5. 不要過分地侵入私人領域——他的和你自己的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在涉及到他人的私人生活和訊息時,你都要十分注意邊界。有的人很愛分享與自己的親密關係和過往經歷,可以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和 ex 們的故事講給其他人聽,但這並不代表對方願意有同樣的暴露(也不代表對方就能很舒服地接受你的自我暴露)。 在溝通中,很多細節都是缺乏邊界意識的體現。有時候,你以為自己是「熱心腸」,但也許只是問一句「你有男朋友嗎?」,就已經構成了對他人的冒犯。當對方給你看手機裡的照片時,不自覺地滑動手指翻對方的相冊,也可能讓對方很不舒服。 在侵犯私人邊界上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隨意地談論關於他人的事情。你不應該用他人的八卦作為自己的談資,特別是在未經證實、未經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就向另外的人講述當事人私人的故事。 6. 不要總想著要在某一場討論中「勝出」 溝通並不是競賽或者考試,不存在「贏」或者「輸」。無論你們是同一個團隊的成員,還是合作夥伴,或者朋友和愛人,你們在溝通時的目標都是一致的——以效率最高的方式使對方明白自己的訊息,表達出各自的觀點。因此,即便你們在進行一場非常激烈的爭論,你所提出的每個意見都應該是基於討論本身的,而不是為了「贏得」這場辯論賽。 沒有人會是永遠正確的,何況他人的意見會給你非常大的幫助。當對方提出負面意見時,永遠記得不要急著糾正對方,不要誤以為你的目的只是說服對方,讓對方接受你的觀點。當你發現是自己錯了時,要勇於承認。承認錯誤不是示弱,不是說明你比別人差,相反,這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好的溝通應該具備的七個因素 人際溝通技巧的研究機構 Mind Tools 總結出,在日常的人際溝通中,無論是會面、電話、郵件、報告或是發言,你都需要做到七個 C」: 1. 清晰(Clear):無論是說話還是書寫,清晰傳達出你的訊息和目標是第一步,無論是從口頭語言上,還是身體語言上。在開口之前想清楚:你為什麽要和對方溝通?如果連你自己都不確定,對方就更難確定你的意圖了。 2. 簡潔(Concise):如果你想讓對方更明白你在說什麽,就去除不必要的訊息。不要繞來繞去,能用 3 個句子表達的,就不要用 6 個句子來表達。 3. 具體(Concrete):描述一些必要的細節和事實(少量、有重點),讓對方更能夠理解你所描述的事情。 4. 準確(Correct):這裡的準確,指的是能夠讓對方準確地理解。你所使用的詞彙、語言要確保準確無誤,你的描述要使對方在理解時不出現偏差。 5. 連貫(Coherent):你的表述需要具有內在的邏輯性。你所說的所有要點都要能夠連接起來,服務於你所闡述的主題。 6. 完備(Complete):如果你的表述是完整的,對方就不會漏掉你的訊息或是指令。比如,當你闡述了一件事情的背景後,還需要告訴對方去做什麽,以及他做這件事需要具備什麽條件、做什麽準備。 7. 謙恭(Courteous):禮貌而謙恭的溝通不僅僅在態度上是友好的,而且是開放、真誠的,不存在暗藏的否認和侮辱,也沒有被動型攻擊。當你對對方進行回應時,已經對他的意見進行了充分尊重和考慮。 測試:你的溝通能力怎麽樣? 最後附送一個小測試,請用你現在的狀態來回答以下問題,注意不要用你理想中的狀態來回答。測試共分兩個部分,計分方法不同。(不要猜測哪個是正向,哪個是反向啦) 第一部分 完全沒有:計 1 分 偶爾:計 2 分 有時:計 3 分 經常:計 4 分 非常頻繁:計 5 分 1. 在溝通中,我會盡量預想出有可能使對方困惑的原因,然後首先解決它們。 2. 當人們和我聊天的時候,我會試圖從他們的角度出發來看問題。 3. 和人聊天時,我很注意他們的肢體語言。 4. 我會用圖表和表格來幫助自己表達觀點。 5. 在溝通之前,我會考慮對方需要知道什麽,以及怎樣是傳遞訊息的最好方式。 6. 在我發出訊息之前,我會考慮是采用面對面,電話,郵件還是其他方式。 7. 我試圖幫助人們懂得我的話語背後隱含的意義,這會減少誤解,增進理解。 8. 當計劃溝通時,我會考慮到文化差異。 第二部分 完全沒有:計 5 分 偶爾:計 4 分 有時:計 3 分 經常:計 2 分 非常頻繁:計 1 分 9. 當我寫備忘錄、郵件或其他文件時,我會給出能給到的所有背景訊息和細節,確認我的訊息被理解了。 10. 如果我沒有能夠理解一件事,我傾向於將問題留給自己解決,用自己的努力慢慢弄清楚它。 11. 我很驚訝於人們有時會沒有聽懂我說的話。 12. 我會表達出我的想法,不會太在意別人對此有什麽樣的感覺。我認為這些事情可以之後再解決。 13. 在溝通覆雜的事項時,我會選擇用email,因為它快速且高效。 14. 當我們完成了一份報告、備忘或郵件時,我會很快地檢查有沒有錯別字,然後馬上發出去。 15. 當別人和我說話時,我會思考下一步要說什麽,以確保我能夠正確地傳達觀點。 測試結果 15-35分/溝通能力不及格:你需要再努力增進一下溝通技巧了。你很難清晰地表達自己,也可能不能準確接收他人的意見。 36-55分/溝通能力合格:你是一個基本及格的溝通者,但有時也會出現問題。 56-75分/溝通能力優秀:無論是在發出還是接受訊息上,你都是一個優秀的溝通者。 March 30, 2019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WBIEeF

你的選物,有你的個人態度!五個該下訂女性主義商品的理由 https://ift.tt/2HZaWM1 女人迷編輯 JT 奈及利亞作家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曾經說過:「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如果你相信平權,那麼你就是個女性主義者。 讓我們一起從日常行動做起,為一個更平等,更可愛的社會發聲。整理五個你該立刻下訂女性主義商品的理由,我們都能追求性別平等! 2014 年,艾瑪華森在聯合國會議上,說出震撼人心的一句:「我們要爭取的不是女權,而是性別的自由!」。(推薦閱讀:艾瑪華森震撼人心的聯合國演講全文:「不只爭取女權,而是性別都能自由!」) 身為一位女性主義者,可能曾經聽過有人說「女性主義者就是厭男」、「女性主義者就是想打倒男性」、「女性主義者就是女權自助餐」。但我們一直相信,女性主義者的爭取與追求,從不是女性至上,而是所有性別都能得到自由,並且能夠撕掉那些貼在男性與女性身上的標籤,因為無論是男性、女性或多元性別,都有權利得到相同且平等的機會。 奈及利亞作家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曾經說過:「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如果你相信平權,那麼你就是個女性主義者。(推薦閱讀:奈及利亞作家 Adichie:「我是女性主義者,因為我們值得一個更正義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從日常行動做起,為一個更平等,更可愛的社會發聲。整理五個你該立刻下訂女性主義商品的理由,我們都能追求性別平等! 好品質,肌膚感受得到 女性主義商品裡的環保袋,選用加厚棉帆布材質,耐用耐磨,想要裝進筆電、A4 筆記本都可以;女性主義 T-shirt 則是選用 MIT 精梳棉,沒有添加聚酯化學纖維,穿上去柔軟舒適,洗了不易變形,同時能吸濕排汗,穿一整天都好舒服。 購買傳送門:女性主義態度帆布袋 另外在女性主義手機殼的部分,我們知道親愛的你會擔心印刷不飽和,字樣用久了就脫落⋯⋯這些都別擔心!我們嚴選最高等級日本墨水,無毒、色彩飽和,不輕易脫落,可以陪你走很久。 購買傳送門:我就是我女力手機殼 在地品牌,感受來自土地的愛 女人迷支持在地品牌,無論是加工、製造、品管,都經過台灣團隊在台灣嚴格把關。MIT 台灣製造,身為一個女性主義者,我們也深愛著台灣這片土地!買來送伴侶、家人或者其他國家來的朋友都很適合唷。 購買傳送門:女性主義態度 T-SHIRT 購買傳送門:我就是我女力 T-SHIRT 簡約設計,怎麼搭都好好看 我們一直在想,女性主義應該存在於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而這樣一件女性主義商品,該是在任何場合出現都不突兀,甚至有力量的,因此我們選擇用簡單又有質感的黑白兩色,搭上強而有力的字句,休閒牛仔、正式西裝、甜美長裙,無論什麼場合,穿上女性主義 T-shirt、背上環保袋,你都能呈現個人風格。 暮然回首,原來你也是女性主義者 作為女性主義者,偶爾會感覺有些孤獨,但是親愛的,其實我們都在你身邊,我們都有相同的理念與期盼,一件女性主義 T-shirt、一個環保袋,一個手機殼,當我們帶著它們走在路上,能夠讓孤獨的彼此感覺被支持、被同理。 一回首,原來我們都在為這個世界努力:) 用你的消費,來創造你想要的世界 我們每個人都有力量,能為自己創造想要的世界——一個平等、自由、活出自我的世界。你不需要手握大權,也不需要賺進大把鈔票才能讓世界看見或改變。讓我們從最小的日常消費開始:一件簡單的 T-shirt、一個環保提袋,或者是一個小小的手機殼。其實身上的穿戴,也反映著你的價值觀與信念,在這個講求活出自我的世代,你的選物就代表了你是什麼人。親愛的,用女性主義商品展現自我吧! 走在女性主義者的路上,你不孤單,只要你願意相信,我們就能用消費改變世界。 March 30, 2019 at 03: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ZaWM1

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享受寧靜與專注!七家台北私藏 solo working 咖啡廳 https://ift.tt/2TKg8FI Bella.tw儂儂 七家台北咖啡廳就算坐一整天也不會膩!趕報告、工作、閱讀都超適合,快來這七間咖啡廳,品味安靜的時光吧。 圖片|Bella.tw儂儂 提供 待在家裡產能低,隨時都想要去冰箱挖點東西來吃,吃完就睏了,根本沒辦法進入認真狀況?咖啡口袋名單大公開!通過編自己的「環境超安靜」評鑑,iPhone 音樂開五格就可以隔絕外界,這七家台北咖啡廳就算坐一整天也不會膩!K 書、趕報告、工作都超適合,快來這七間咖啡廳,品味安靜的時光吧。 1.《Coffee & work》 這家《Coffee & work》咖啡店,一直在儂編咖啡排行榜裡很前面的位子,不喧鬧也不嘈雜,甚至可以用單調來形容這家咖啡店,但令人深愛的,正是這種「生活日常」的愜意感。 圖片|Bella.tw儂儂 提供 《coffee & work》的空間讓人喜歡,乍看之下這樣的平凡樸實有點像無印良品的咖啡店,大量用原木拼接的桌子、黑白椅子、實木椅,甚至是簡單的桌燈都讓人很著迷! 圖片|Bella.tw儂儂 提供 從早上十點營業到晚上十點的十二小時,假日低消是每人一杯飲品,限時三小時!佛心感動的是,如果想要再待久一點,再續點飲品就可以了,讀書工作最耗腦力,餓了,不妨就點個鹹派配咖啡。 【店家資訊】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四段55巷3弄14號 營業時間:上午10:00 - 下午10:00 2.《未央咖啡店》  在科技大樓站有間《未央咖啡店》 ,手寫Menu就在剛入門時的大黑板上,木頭桌邊擺著各樣展覽及演出的文宣等物件,室內流轉著翻書聲以及咖啡香氣,沙發、桌椅擺設營造出一種老家的感覺。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Ellen Liu(@ellen822)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8 年 4月 月 24 日 上午 6:55 張貼 隱身在住宅區內,沒有顯眼的招牌,僅憑一盞微光亮著,就像是深夜裡的燈塔,指引迷航的思緒到這裡,不管是夜貓子還是深夜小約會,這裡都是個好地方。 【店家資訊】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四維路 208 巷 10 號 營業時間:下午 1 點~凌晨 1 點 3.《Boven Cafe》 圖片|Bella.tw儂儂 提供 東區的《Boven Cafe》 ,其實就是全球首座雜誌圖書館《Boven 雜誌圖書館》,擁有二萬本來自世界各地,包括設計、藝術、時尚、生活、攝影等各類雜誌;在這個紙本逐漸蕭條的時代,這裡反其道讓你更重新愛上翻書的感覺。 《Boven Cafe》整片落地窗的門面光線非常透亮,寬敞通明讓人走進就感到放鬆,店內多面靠牆的雜誌書櫃使人駐足,想拿起一本雜誌翻翻,以木質的桌椅與沙發,營造安靜的閱讀空間。讓每個旅人透過閱讀和一杯咖啡的時間,停頓,再找到人生的答案。 【店家資訊】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 107 巷 5 弄18 號 電話:(02)2778-7526 營業時間:12:00 ~22:00 4.《苔毛咖啡》 《苔毛咖啡 》因為沒有招牌隱身在一片的住家裡,就算經過也很容易誤以為是住家,就錯過了,儂編常常在想會不會是因為這樣的不起眼,這裡擁有的安靜,比任何地方都多。入口處的綠植爬滿這片牆,不但好拍照也像綠隧道,走進這裡,隔絕了外界的紛雜。 洗手間外有一排的書架,擺上了滿滿的各式書籍。另外裝盛咖啡的古銅色杯盤組極具用心,看似銅件但其實是瓷器,從這樣的小細節,就能感受店家選物的質感跟優雅。 【店家資訊】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嘉興街 345 號(捷運六張犁站) 電話:02-8732 6261  營業時間:12:00~21:00,供餐時間 12:00~15:00、18:00~20:00 5.《咖啡黑潮》 圖片|Bella.tw儂儂 提供 《咖啡黑潮》坐落在師大古亭,儂編很愛的第一代文青聚集地,初看到「黑潮」這個字眼,儂編直覺聯想是太平洋流的一環,這洋流將熱帶的溫暖海水,帶往寒冷的北方,將海水暖成生命適宜生存的溫度。「黑潮」與「咖啡」同樣有著深色特質,但都為發寒的身心,帶來療癒與溫暖。 圖片|Bella.tw儂儂 提供 甜點控必訪的《咖啡黑潮》真的超用心,IG 臉書滿牆的甜點,可以看到每期推出不同的蛋糕,風味也不斷調整,但在店裡,可以看當天提供的甜點,總之吃完充飽了電,甜點永遠有另一個胃,還可以再來一小塊。 【店家資訊】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41巷9-1號 電話:02 2357 0018 營業時間:週二~週日 13:00–00:00 (週一公休) 6.《sugar man cafe》 圖片|Bella.tw儂儂 提供 深夜想要看書卻找不到一個靜心的好去處?那就來《sugar man cafe》吧!沒有錯!這家店的營業時間就是從下午兩點營業到凌晨四點。 沒有去處的白天或夜晚,這裡永遠點亮一盞燈,等你帶著一本書。 圖片|Bella.tw儂儂 提供 抹茶戚風整個很欠吃,那個紅豆瀑布太引人犯罪了!不過深夜想吃碗日式炒麵、水餃這裡也有提供,這簡直是為儂編這種愛在咖啡店吃飯的人設計的。 【店家資訊】 地址: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 87-1 號 電話:02 2396 9980 營業時間:下午 14:00~凌晨 04:00 7.《REBIRTH COFFEE》 來行天宮不只可以拜拜,還可以順便喝咖啡,隱藏在巷弄裡的《REBIRTH COFFEE》,最近才剛新開,絕不能讓老闆知道,儂編下午不在辦公室其實都偷偷躲在這間《REBIRTH COFFEE》咖啡廳啦~為什麼呢?因為離公司近,隨時可以抄短路回到辦公室,不怕臨時要開會。 圖片|Bella.tw儂儂 提供 至於這家咖啡廳,最大的看點就是那個美美的水族缸,喝著咖啡看著魚游來游去,盯著電腦打稿如果很心累,抬頭看著魚兒們覺得療癒,行天宮捷運 1 號出口步行兩分鐘就到。 圖片|Bella.tw儂儂 提供 老闆也曾參加過台灣咖啡賽,一絲不苟地態度,只為了提供給顧客一杯好咖啡。自家烘焙的咖啡,有義式咖啡與單品咖啡茶品及自製甜點,午後急須熱量與咖啡因的打稿人生,還好有這家咖啡廳! 【店家資訊】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二段115巷25弄20號 電話:02- 2563 3356 營業時間:週一~週日11:00 ~ 19:00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本文由Bella.tw儂儂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看完電影先喝杯咖啡再說!四家西門町隱藏版咖啡空間,讓妳慢活靈魂躲入靜謐 北門周邊一日遊好選擇!特搜5間連外國人都讚不絕口的咖啡廳 到永康街一日遊!台北東門市場6間必訪人氣美食推薦 March 30, 2019 at 0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TKg8FI

318 五週年!《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從這部片開始,理解對立者 https://ift.tt/2I26axs 迷人新鮮事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耗時 8 年的拍攝和剪輯,傅榆導演說:「前面發生很多事情,但我覺得這一切都不重要,自己最期待的,是大家看完電影後,有什麼樣的感覺,會產生什麼個人的想法。」盼觀眾都願意從這樣的角度,去理解那些立場和自己不相同、甚至對立的人。 318 學運五週年,《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於真善美戲院舉辦媒體試片會,邀請 《幸福定格》導演沈可尚、《十二夜 2》導演 Raye 及陳芳明老師⋯⋯等 100 多位媒體、影評人出席,傅榆導演也現身致感謝詞:「前面發生很多事情,但我覺得這一切都不重要,自己最期待的,是大家今天看完電影後,有什麼樣的感覺,會產生什麼個人的想法。」盼觀眾都願意從這樣的角度,去理解那些立場和自己不相同、甚至對立的人。(推薦閱讀:3/19 立法院服貿現場走訪:一堂真實上演的公民教育課) 318 五週年,許多台灣社運界名人,都在社群平台上發表感想。陳芳明老師也在 facebook 上表示,因為自己曾經在現場,見證歷史轉彎的力量,感受了台灣年輕人的理想與抱負,這部紀錄片正是反應了世代力量,也是台灣重要的歷史紀錄。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耗時 8 年的拍攝和剪輯,希望可以在榮獲 「台北電影獎」及「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後,湊到足夠的經費赴美參加奧斯卡決選,讓發生在台灣這片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因此,團隊決定用群眾集資的方式,讓台灣民眾參與整個計畫,希望台灣能因《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被國際關注。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首映 X 奧斯卡集資計畫即日起至 3/31 止,希望可以透過群眾力量, 將這部片送進奧斯卡入圍名單,讓「我們」的故事也可以被世界看到。 March 30, 2019 at 12: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I26axs

我在作文寫下「最喜歡的人」,老師卻說男生喜歡男生是狗 https://ift.tt/2JNXD3u 三采文化 但我知道,我讀中學的時候會偷看學校的男孩子,看到某些男孩子,我心跳會加快。每次發生這些事情時,我就會想起小學老師在作文後面的那句評語:「男生不可以喜歡男生,這樣不是人,會變成狗,你想變成狗嗎?」」 我不知道愛是什麼,於是我愈來愈排斥戀愛,戀愛讓我好痛苦,但為了不要變成狗,退伍後不久,我就結婚了。直到小孩離家讀大學的那晚,睡前妻子突然對我說:「我們離婚吧!」 我問她為什麼,她平靜地說:「你比我還清楚原因,我們不要多說,好嗎?」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他靜靜地談起從前: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老師出了一個作文題目「我最喜歡的人」。班上的同學都寫父親、母親、老師、兄弟姊妹或學校同學。只有我寫我喜歡鄰居家的一個男孩子。詳細的內容我已經忘了,我只記得自己寫我喜歡跟這個男孩一起走路上學,放學一起走路回家,他的眼睛很漂亮,我會偷偷親他,我很喜歡他。老師給了我這篇作文一個「丁」,而且在評語上寫:「男生不可以喜歡男生,這樣不是人,會變成狗,你想變成狗嗎?」 從那之後,老師經常刁難我。我從來不在課堂上說話,但有次她卻說我上課說話,拿改作業的紅筆在我臉上亂塗。她經常要我去走廊罰站,而我在走廊罰站時,老師會對班上同學說:「那位男同學喜歡男生喔,會變成狗喔,跟你們不一樣。」後來班上的同學都討厭我,他們會拉我的褲子,扯我的衣服,打我的頭。」 曾經有人在我下樓梯時大叫一聲「狗」,接著用力推我,我跌下樓梯後,痛得不能動,勉強站起來後卻不敢回教室上課,我躲在廁所裡痛哭,我忘記哭了多久,忘記怎麼走回教室的,忘記怎麼回家的。我忘記那天是怎麼結束的。我只記得我愈來愈很害怕在學校裡走動,我不敢去上廁所,我不敢在樓梯間逗留太久,我的綽號就叫「狗」,當被叫「狗」的時候,我不知道要哭還是笑,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狗,我不是狗。直到五年級時換了班導師,我的噩夢才慢慢結束。」 從此之後,我不敢與其他人不一樣,我不敢告訴任何人我喜歡誰,我不敢去想自己是喜歡男生還是喜歡女生。我曾經疑惑為什麼男生喜歡男生會變成狗?後來我連疑惑都不敢了,我盡可能讓自己變得跟其他人一樣,一模一樣。我上課、讀書、考試、升學、打球、泡妞,跟班上的男生同學混,講黃色笑話,看A書跟情色雜誌,拿男女之間的事情開玩笑。(推薦閱讀:紀錄片《家有同志兒》73 歲母親告訴同志兒:「孩子,你愛誰都可以」) 我的世界裡沒有人敢明講「同性戀」這三個字,如果有,那就一定是在開玩笑。 但我知道,我讀中學的時候會偷看學校的男孩子,看到某些男孩子,我心跳會加快。高中讀男校,體育課有男生脫光衣服打球,我看到時都得克制自己不要胡思亂想。有時候,我會躲在家裡廁所,幻想班上的男同學自慰,自慰完就很想殺死自己。我只好大量運動,克制性慾,努力讀書,上了大學之後,我開始聯誼,和女同學約會,看電影、吃飯、出遊,我也曾試著擁抱她們、親吻她們,但我始終不知道這是不是愛情。當中有些人我是喜歡她們的,但喜歡是愛嗎? 每次發生這些事情時,我就會想起小學老師在作文後面的那句評語:「男生不可以喜歡男生,這樣不是人,會變成狗,你想變成狗嗎?」」 我不知道愛是什麼,於是我愈來愈排斥戀愛,戀愛讓我好痛苦,但為了不要變成狗,退伍後不久,我就結婚了。我是單親家庭,母親一個人辛苦養大我,我不敢違背她的期待,聽從她的話,娶了相親認識的女孩子。我和妻子就像所有其他的夫妻一樣過日子,工作、賺錢、買房、生孩子、養孩子,我把自己完全投入在工作裡,不去想愛或不愛的問題。我以為全世界的夫妻都一樣,結了婚就都一樣了,我跟他們是一樣的,但事實上並沒有。 直到小孩離家讀大學的那晚,睡前妻子突然對我說:「我們離婚吧!」 我問她為什麼,她平靜地說:「你比我還清楚原因,我們不要多說,好嗎?」 我不敢反駁,沈默以對。辦完手續的那天,我自己搬離原本的家。
 圖片|來源 離婚後,我開始找「原因」。我不敢問任何人,只能從書本找答案。我讀了很多過去從來不敢讀的書,那些在我的世界裡只能拿來開玩笑的書。我讀到《逆女》裡,女主角丁天使中學時與班上女同學詹清清戀愛,被對方家人發現時,詹清清割腕自殺,留下一封遺書,她寫:「我們沒有傷害別人,為什麼他們要傷害我們?」時,我痛哭失聲,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為什麼哭?我覺得自己很像丁天使,很像詹清清,男生版的丁天使與詹清清,所以我真的是同性戀嗎?我真的是老師口中的「狗」?同性戀為什麼是「狗」?
 幾年前,我母親病倒了,當時我剛跳槽升職,工作很忙,蠟燭兩頭燒,分身乏術,前妻主動說要回來幫我,與我輪流照顧母親。有個晚上,我在醫院陪我母親,母親半夜做惡夢醒來,叫了我的名字,我握著她的手,她想說些什麼,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後她對我說:「兒子,對不起啊,對不起啊!」她不斷地說「對不起」,我問她怎麼了,她看著我,看了好久好久,像是在告訴我,她都知道,從小到大,關於我的事,她都知道。最後她說:「把你生成這樣,對不起啊!」我和她都哭了。 幾天後,她過世了。我到現在依然記得她在醫院說的「對不起」,但她到底對不起我什麼? 喪禮時,前妻也來幫忙。結束後,我開車送她回家。在車上,我鼓起勇氣問她:「妳當初為什麼想離婚?」她說:「因為從生了孩子之後,你就沒再碰過我了。」我不敢說話,她接著說:「其實結婚後不久,我就知道了。」我知道她說的是,我每次跟她做愛前都在廁所偷看雜誌上剪下來的男人裸照,看到勃起後才回房間。 送她到家,離開前,我問她:「妳為什麼十幾年後才決定離婚?」她先是沈默,然後說:「我原本以為自己是為了孩子,但後來發現,我是為了你。」
 「為了我?」 「對。」
 「為什麼?」
 「因為,」她沈默了許久,「因為,我愛你啊,」她邊哭邊對我說:「雖然我知道你不愛我,但這不是你的錯。」
 我在回程的車上痛哭,不斷地想著,我可以被愛嗎?像我這樣的一個人,值得被愛嗎?我母親對不起我什麼?我前妻說不是我的錯,但我真的沒有做錯什麼嗎?如果我沒做錯什麼,她們又做錯了什麼? 我現在還是經常做惡夢,夢到小時候,老師罵我是狗,同學脫我褲子,我被推下樓梯,滿頭滿臉的血,躲在廁所裡哭,夢裡的我不斷地問:「我到底做錯什麼?我到底做錯什麼?」驚醒後,我就會想起詹清清的那句:「我們沒有傷害別人,為什麼他們要傷害我們?」
 我自殺過好幾次,前妻帶我去看醫生,醫生對我說:「你沒有錯。」
 「我沒有錯」,那到底是誰錯了?如果我小時候,能夠有一個人告訴我,告訴那個叫我狗的老師,告訴那些霸凌我的同學,告訴我世界把同性戀當成玩笑的人:男生喜歡男生並沒有錯,同性戀並沒有錯,同性戀不是狗,我是不是就會好一點?我是不是就不會傷害我的前妻,而我的母親也不會悔恨終生,認為自己生下我是錯的?(推薦閱讀:牧村朝子專訪:我從沒計畫成為同志,我只計畫成為自己) 幾十年了,我要五十歲了,這幾十年來,有無數次,在夢裡面,我想告訴那個年幼時在廁所裡痛哭失聲的我自己,那個不斷問著「我到底做錯什麼」的自己,你沒有錯,你沒有錯,但我卻開不了口,因為這個世界仍然存在著像我小學老師那樣的人,存在像我小學同學那樣的人,而他們傷害我的同時也傷害我的母親,這個世界逼著像我這樣的人再去傷害更多人,像我傷害了我的妻子與我的孩子一樣,不斷地製造更多的悲劇。 這個世界為什麼要製造這麼多的傷害與悲劇? 我們沒有傷害這個世界,為什麼這個世界要傷害我們? 如果可以,我希望這個世界別再有這樣的傷害了,哪怕再多一個像我這樣的人都太多了。 本文摘自陳曉唯的《我們回家吧》。由三采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我們回家吧》 March 30, 2019 at 11: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NXD3u

掃除人生學:清理最汙穢的地方,就能找到自己 https://ift.tt/2YA4elC 一起來出版 打掃空間,也是清理內心憂鬱。第一步,要先針對「看不見的地方」,那些總是被拖延、忽視的角落,正是你的房間與內心阻礙所在。 「汙穢」正是自己軟弱的部分 本書掃除術的關鍵在於,把看不見的部分及隱密的地方當作重點。看不見的部分是,廁所的陰暗處、馬桶洞的深處、洗臉檯及浴室的排水口、廚房的換氣扇、道路排水口的積水處等。 若住在那裡的人或在那裡工作的人感情上有阻滯,看不見的部分就會堆積汙垢,藉由打掃,空間裡充滿美好的氣氛,在裡面的人也會朝氣蓬勃。然後,自己長久以來執著的事物、不安、憂慮等就會漸漸消失,「本來的真我」也開始散發光澤。 事實上,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部分之間的關係,和前文提到的顯在意識與潛在意識之間的關係是相同的。看得見的部分為顯在意識,看不見的部分為潛在意識。看見的地方容易清掃,相對地也比較清潔,看不見的部分總是不經意地拖拖拉拉,「之後再做吧」、「會有誰幫我做吧」,大多數時候連那裡存在著汙穢都完全沒發現。 然而,只清掃看得見的地方,就和不擦拭內在,僅僅穿上漂亮衣裳、化上俏麗彩妝來粉飾外在是一樣的。那樣的人,或許乍看之下美麗,相處之後卻發現沒有內涵、破綻百出。 另一方面,外在不經修飾但內在豐富精采的人,談話之中吐露深度,散發人格魅力。 換言之,內在精采的人,去除了心理障礙,清楚了解原本的自己,沒有修飾外在之必要,只是單純地存在,就顯現出自身之美。 因此,如果想要擦亮內在,就要先清掃看不見的部分。清掃看不見的部分,將生出各種各樣的「發現」,內在也必定變得豐富精采。內在精采的人本身也變得精采。 圖片|來源 正視自己不想看見的部分,本來的真我就會發出光澤 在打掃研討會上,參加的學員看到我徒手清掃馬桶、徒手伸入深處清除汙垢,通常都會發出驚叫聲。雖然本書開頭已經請各位體驗過,但實際上看到似乎衝擊力更加強大。 可以讓人感受到如此衝擊力的廁所打掃,實在很厲害吧(笑)。 為什麼廁所打掃會給人這麼大的震撼呢? 馬桶洞深處看不見的汙垢是自己視而不見、不想觸碰的內心疙瘩,大概就像是把這些一把捉住的感覺。 又或許是把不想被人看見的自己拉扯出來的感覺。 「汙穢」正是自己軟弱的部分。軟弱的部分、一直想著「算了吧」放任不管的部分,在自己存在的空間裡看不見的地方,堆積了汙垢。 雖然將自己軟弱的部分永遠放任不管也沒有什麼不好,但不得不面對它的時刻終究會來臨。如果有軟弱的部分,人際關係、工作等各個領域終會面臨瓶頸,跌倒受挫。 換言之,打掃看不見的地方,即是觸碰自己人生中掩蓋的感情。 我也經常在孩子們面前,徒手清掃馬桶,他們不但沒有發出驚叫聲,反而發出歡呼聲。「我也要試試看!」、「我也要!」帶著好奇心躍躍欲試。 孩子們還沒有心理障礙,也沒有感情的阻滯與疙瘩,所以完全沒有抗拒。孩子們看起來很快樂,是因為沒有心理障礙,保持真正的自我。 因此,對於徒手清掃廁所的抗拒感消失時,也就是心理障礙去除,將自己坦誠敞開的證據。我也有自己尚未發現的心理障礙,不過藉由打掃,已經能讓自己越來越坦蕩蕩。如今,每當看到別人弄髒的東西,就像看到寶物。 為什麼呢?因為那裡有去除自己「心理障礙」的鑰匙。 所以,我是這麼想的。 別人不想清掃的地方堆藏了寶物,越清掃那些地方,自己就越發光發亮,幸福快樂也會反饋回來。投出去的東西、自己發出去的東西,必定會回饋給自己,此乃宇宙法則。擦拭物品,自己也會被擦拭。聽起來很簡單,卻是毫無例外的宇宙法則。 本文摘自船越耕太《看不見的更重要》。由一起來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看不見的更重要》 March 30, 2019 at 10: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YA4elC

學習就是與失敗為伍,你要習慣它 https://ift.tt/2V5K8NG womany 女人迷精選 關於「失敗」這件事,我覺得失敗本身其實一點都沒錯,我自己也很多失敗之處,不過失敗與錯誤每天都發生,問題是我們如何看待失敗與錯誤。獻給曾經失敗過的你,失敗是開始「設限」自己的某種誘因,我覺得人性最可怕之處,就是「設限」,當你的心靈限制自由時,我們才真正的開始不自由。 文|KJ Tien 心裡認真覺得,2020 就是決定台灣人選擇是否將成為對岸的一部分,或是是否繼續選擇政權自主的那年。 長到現在也年紀不小了,其實看著大家心態的不穩定跟不堅決始終都令我擔憂,其實世界很大,咬緊牙根拼下去,始終都有些好的成果的,若心裡總想依靠關係與強權,長期看來,我們將一點進步都沒有。 所以我們學習跟讚揚的國家文化哪個不是辛苦過來的呢?就連對岸朋友也是呀,也是這樣拼起來的,若當時對方也是這種奴性依賴心態,早就什麼都沒有了。歷史上這麼多例子,為什麼有些人還覺得安定與繁榮是可以靠依附強權得到的呢? 幸福與成就和榮耀,最終都是靠自己爭取來的。 另一方面是關於「失敗」這件事,我覺得失敗本身其實一點都沒錯,我自己也很多失敗之處,不過失敗與錯誤每天都發生,問題是我們如何看待失敗與錯誤。 舉個例子來說,去年一位台東的女衝浪者,因為一次失誤,被捲進海裡深處,導致肺部積水,差點喪失年輕的生命,在那之後的幾個月,她跟我說過她常常夢到她溺水的畫面,也再也不敢下水衝浪。 但昨天她和我說,因為看了我前天在 IG 寫的關於我與海洋與已逝老友的對話,讓她想了一整晚,決定重新出發下水衝浪,還因此更加進步。 失敗是開始「設限」自己的某種誘因,我覺得人性最可怕之處,就是「設限」,有人深怕失敗而選擇什麼都不做,有人深怕受傷而不敢再愛,有人怕失敗就選擇旁觀,甚至有人因為失敗就結束了自己生命。 當你的心靈限制自由時,我們才真正的開始不自由。(推薦閱讀:【姐的狂語錄】人生無限公司:心不設限,才能超越極限) 而資本主義喜歡利用資本、媒體、社會價值的管道告訴你,賺錢才是成功的代表,買房買車是成功的象徵。 他們這樣說原因很簡單,他這樣告訴你,你才會真正為他(錢)更賣命,他(錢)才能更奴役你/妳。 真正的成功不限於錢這件事的,厲害的書法家、音樂家、歌手、藝術家、體育選手、甚至是身邊的好友,那些完成自己志業的人,都是成功的例子,他們都應該在達成目標時狂喜,他們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對象。(推薦閱讀:別設限自己的人生,你將有無限可能) 前南非總統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曼德拉說過: 「不要用我的成功來評價我,用我跌倒又爬起來的次數來評價我。」 Do not judge me by my successes, judge me by how many times I fell down and got back up again. 沒有失敗,哪來學習呢?學習本身就是站在無知與失敗狀態下的,而安於現狀本就將使社會失去熱情,這件事光在我這 35 歲的人身邊,就有很多例子了。 希望這些文字有讓些許人思考,或許我還能多做些什麼。 本文獲 KJ Tien 同意轉載,原文請見:連結 March 30, 2019 at 09: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V5K8NG

關係心理學|致剛分手的戀人:想著對方多差勁,不會讓你好起來 https://ift.tt/2JPa7rL womany editor 女人迷編輯 分手許久後,我遲遲放不下他,所以我開始嘗試恨他。批評他的當下,有一種紓壓的快感;可是,快感一旦過去,我只覺得精疲力盡。有次,我突然悲從中來,無法控制地大哭。我才發現,原來自己從沒真正好起來。 「我好像沒那麼喜歡妳了。」他是這麼提分手的,就這麼一句話。我知道我們之間出了一些問題,但沒想到這足以讓我們決定分開——不,不是我們一起決定的,是他單方面決定的。 「對於陷在愛情裡的戀人而言,分手就像是死亡,永遠都只是會發生在別人身上。」——《妳沒說再見》,橘子 那時候,我想起這段話。我沒有挽留,除了看到他眼神的肯定,也因為這不是他第一次提分手了。這次,我想替自己留一點點微薄的尊嚴,一點點就好。畢竟,前幾次爭執,也都是我低頭、退讓,只求他別離開。(推薦閱讀:【單身日記】這一天你決定比任何人都照顧自己) 圖片|來源 分手那天,和他說再見後,我轉過身就流下眼淚。之後的每個夜晚,我都抱著棉被痛哭,直到入睡,隔天再拖著疲憊上班。 至今,已經和他分手三個月了。刪掉 facebook 和 Instagram ,原以為不再看社群網站,就可以避免接觸他的消息,才發現自己錯了。他不只存在於我過去的生活,也不只存在於共同朋友圈,他存在於我生活中的每個縫隙。 早晨醒來,拿起床邊的手機,螢幕上是空蕩蕩的桌布,沒有他的早安問候,我才在朦朧之間,意識到他早已離開。下班後,走在回家路上,總是想起從前他每次送我回家的場景,我們手拉著手搖擺,看影子跟著一起晃動;現在,路燈只將我一個人影子拉得細長。 我放不下他,所以我開始嘗試恨他。我回想過去,他每一個讓我討厭的地方:他總是大男人主義、他總是不承認自己犯錯、他總是吹毛求疵⋯⋯他無視我的愛和付出,他和我提分手,他真的好差勁。我努力說服自己,他很糟糕,實在沒什麼好留戀的啊!和姊妹見面聊天時,她們也陪我一起說他的不是。 批評他的當下,有一種紓壓快感;可是,快感一旦過去,我只覺得精疲力盡,然後還是忍不住想念他。 有次,和姊妹一起談心時,我突然悲從中來,無法控制地大哭。那時,我才發現,原來自己從沒真正好起來。(同場加映:相信自己療傷的能力:大哭吧!但記得不要太久) 關係心理學:更有效的療傷,是轉移注意力 Suzanne Lachmann Psy.D. 指出,在療傷的過程裡,渴望曾深愛的前任,是相當正常且無可避免的。她建議,除了讓時間沖淡對另一半的情感,和前任保持距離,也有助於你在分手後的狀態愈來愈好。 在 “Down-Regulation of Love Feelings After a Romantic Break-Up”(2018) 研究中, Sandra J.E. Langeslag and Michelle E. Sanchez 測試如何減少受試者對前伴侶的感情。 他們將「愛情調節」 (love regulation) 定義為:利用行為或認知策略,來改變受試者對前伴侶「愛的感覺」。他們分別嘗試兩種方法,一是讓受試者對前伴侶做負面評價;二是讓受試者分心,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 根據實驗結果,他們發現: 對前伴侶做負面評價,雖然降低受試者對前伴侶「愛的感覺」,但卻讓受試者的心情更加不悅。 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不影響受試者對前伴侶「愛的感覺」,但受試者的心情變得愉快。 這個結果指出:分手後,「轉移注意力」對療傷和培養正面情緒,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當你不斷和自己說「我討厭他」、「我要放下」,其實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自己「他」的存在。 更好的方法,其實是讓自己移開目光。當你的目光不再聚焦前任,你的視野中,才可以容納世界的廣袤與風光。 承認吧!你們的愛,曾經存在 其實,你無須將前任指責或批評得一無是處。你終究喜歡過那樣的他,你們終究曾經彼此相愛。無論你們因為什麼緣故分手,無論你現在覺得他多壞,那段過去的愛,都真真切切存在著。 想念他?沒關係,就想念吧。不必逼自己把他從腦海中徹底擦去。記得用鉛筆寫錯字的時候嗎?你拿起橡皮擦,在紙上不停來回擦拭,但即使看似擦掉錯字,也還是留下一些淡淡的筆痕。 那段愛存在過,但他走了,你要繼續前進了。前進,不一定是蓄滿勇氣的乘風破浪,也可以是平波緩進,順著水流慢騰地推移。 「用十年時間/才把你的愛/忘記一些/曾經做我最愛的人/你是否覺得榮耀光彩/這是一場無論如何都會結束的愛情/你是那種無論如何都應該跟你愛一場的人」——〈十年〉,林婉瑜 你們在這段感情裡的溫度已然不同。分手時,他冷淡瞧妳最後一眼,對妳告別,就離開了。你的心還滾燙,卻無處安放,差點讓自己灼傷。 珍惜你仍持續跳動的心臟,有一天,它會為更值得的人沸騰。 他有他的嚮往,無所謂。你有你的燃點,你的熾熱,你的遠方。 文|內容議題實習生 Irene 參考| [1] Newly Single? Here is How to Beat the Post-Break Up Blues, Wendy L. Patrick, Ph.D , Psychology Today [2] After a Breakup, Who Says Your Feelings Have to Make Sense?, Suzanne Bachmann Psy.D , Psychology Today March 29, 2019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Pa7rL

現場直擊|2019 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你不用等到很厲害才開始,要開始才會很厲害 https://ift.tt/2HOmQc9 女人迷編輯 Shanni 2019 女人迷「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的第三屆,這一次,我們的主題「突破限制 開創新局」,邀請到十位來自亞洲不同領域的女性,分享她們在站上這個舞台以前,真實的生命故事。限制一直存在,有時是不可抗,大部分時候卻來自於我們自己。突破限制,是為了找到你最想要的樣子,進而可以開創人生的新局。透過文字直擊,想帶你一起重回充滿力量的現場,看見自己的限制,也找到更多的選擇與方法。 2019 年春天,女人迷「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走到了第三屆。從過去我們談撕下標籤成為自己、自我定義影響力,到這次則是聊女性如何能突破限制,進而開創新局。 我們邀請到第 51 屆與第 52 屆金鐘獎的戲劇節目新進演員獎得主:連俞涵及陳妤,擔任響應女力大使、女人迷讀者 Silvia 分享自己的女性生命故事,還有湘滋緹行銷暨人資總監曹卉妍、跨國企業高階主管黃珮婷,以及獲得富比士亞洲 30 歲以下具改變世界潛力的 30 名傑出人士(Forbes 30 Under 30 Asia 2018):社會企業得主食藝餐飲執行長 鄭惠如、生物科學得主 Havital HK Holdings 創辦人 游文霖、財經投資得主 Rookie Fund 執行總監 唐琦,共同對談分享。在真實故事交會的現場,感受相互啟發、引領「新」局面的女性力量。 在活動這一晚,我們延續了以手綁緞帶入場的形式,讓工作人員親自為每一位參與者繫上紅色緞帶。緞帶上頭印著「#突破限制開創新局」的字樣,透過這個綁繫的動作,溫柔交付每一份信念,連結彼此與延續更多的影響力。 此外,今年也新增了雙人票的販售,讓大家可以帶著自己的好友、家人或伴侶,共同參與共同討論,因為女性的限制與突破方法,是不分年齡、世代、性別都該共同關注的重要話題。 2019 女人迷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為什麼要談限制與突破? 在活動一開始,引言人女人迷共同創辦人暨數據長 陳怡蓁 Tanya 與大家分享了我們的年度女性影響力調查結果。當中提到,這個社會對女性仍有多重角色必須兼顧,以及既定外貌表現的期待。作為女兒,我們被要求要順從長輩;有了自己的家庭後,被要求負擔大多數家務與教養孩子的責任。另外,仍有接近五成的女性表示,這個社會曾告訴她「找個好的對象結婚才是最重要的事」。 這些都是現在社會真實存在的,對女性的要求與限制。因此這一屆我們談的主題是突破限制開創新局。我們可以想像,當越來越多女性具有影響力並能發揮力量時,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可以產生多大的改變。 女力大使連俞涵及陳妤:你只需要善用自己獨特的那一面 第三屆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我們邀請新世代演員連俞涵及陳妤到現場談談作為一個女演員的限制與突破方法。這也是我們難得可以這麼親近地聽到演員們的真實感受與女性經驗。 很有默契地,連俞涵及陳妤分別是第 51、52 屆金鐘戲劇節目新進演員獎的得獎者,在戲劇領域的突破與精湛表現,我們也想與她們聊聊這一路上感受到哪些「限制」? 陳妤在今年有正熱播的作品《我們與惡的距離》,以及四月即將上檔的《如果愛重來》,作為備受矚目的新銳演員,她談到自己曾經有一段演藝低潮,幾乎接不到戲,也開始懷疑自己。在當時,身邊有很多前輩會給予陳妤建議,但這些建議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成為一種限制。但陳妤說,她也沒想過要反抗這些阻礙,只是不卑不亢照著自己的步調走,「等到下一部戲時,妳就會看到自己有一點不一樣。」 「沒有人可以評斷你的能力,因為沒有人可以跟上你的速度。」-陳妤 每個人有自己的時區,你只要把自己不斷地往前推,你會發現別人都跟不上你,也沒有人可以真正地評斷你的價值。 連俞涵則提到,因為自己的氣質比較「怪」、比較特別,因此常常得面對大家對自己的眼光。譬如在接戲時,劇組常會不太確定自己是不是能夠完美詮釋這些角色。但她也說,這幾年她努力地去演好每一個角色,因為當妳努力地去克服框架,去找到不同頻道與大家溝通,總會在某個時間點,遇到對頻的人。 「你也許很怪,但真的沒有關係,你只要學會善用自己獨特的那一面。」-連俞涵 除了影視作品,俞涵在近幾年也陸續推出了個人的文字作品集。不管是用文字或螢幕角色,當你能掌握自己的特色、接納自己的優缺點,你總會找到那個溝通的頻道,進而能把自己的想法與感動傳遞出去。 接著我們談到這個社會對女演員的既定觀點與衍生的限制。俞涵首先提到年齡的限制,因為大眾對於女性年齡想像力的侷限,繼而讓女演員們容易陷入「我是不是快要沒有戲演了?」的焦慮。然而,其實每個年齡層的女人,成熟的年老的,每一個階段的女性故事與樣貌都應該被訴說、被看見。俞涵相信的是,觀眾的接受範圍是很大的,女人不要害怕年紀,因為這些都是必經的過程。 在她眼裡,女性有一種天生的柔軟與包容力,她們總可以容納很多的事物,進而產生溫柔的影響力。但她也提醒了,在包容外,妳應該快樂。 接著陳妤分享了大眾對女演員外表的限制。陳妤因為皮膚黑,常常被劇組提醒「女孩子別那麼愛運動、常常往外跑,平常在記得防曬」等等,燈光師也會在一旁拼命地幫她補光。在她沒有戲演的低潮期,也曾經真的聽進這些話,甚至報名了美白 spa 課程。但現在對她來說,覺得其實活出一個自己自在的樣子,就自然會散發出個人的風格與魅力。 最後,在現場觀眾問答時間時有人提到「怎麼讓自己在很沮喪的時候擁有力量?」 陳妤此時眼睛一亮,語氣極具說服力地說「我有一個很有用的方法!」讓我們都忍不住洗耳恭聽。「我會在這時候去推拿,或者針灸,那真的超級痛!」此時全場哄堂,感受到陳妤直爽可愛的個性。她提到,當你經歷這樣急遽的疼痛以後,會發現生命中再難的困境也不及於此。等待身體撐過去,心就也可以撐過去了。 俞涵也接著感性地說,「想像自己已經在谷底,也不會往下掉了。而既然現在你正在谷底,接著你只能往上走。」帶著這樣的心念,她打包行囊,準備去爬山,挑一座艱難的山。在過程中你感覺到沒有誰可以幫你走這些路,每一步你往上走,你會發現原來這麼辛苦,但也會在到達山頂、遠眺風景時感受到「就是要這麼辛苦,我才能到達這裏」的滿足感。她將身體肌耐力與心靈韌性的訓練交給大自然、交付予一座山;在身體強壯以後,你的心靈也會重新強壯起來。 「希望你也能找到那個從谷底回來的力量。」俞涵對那名發言的聽眾,也對現場所有的人說,希望所有的深谷,都是我們茁壯的開始。 迷粉 Silvia 生命故事分享:嘿,妳不一定等準備好了再出發 影響力論壇的傳統,是每一年每一次都讓我們的迷粉們走上台來進行分享。我們想搭建一個舞台,讓更多人可以訴說自己的生命故事。 今年,來自只有 5%女性的遊戲產業共同創辦人 Silvia,面對這些生活及工作產業上限制,她也分享屬於自己的哲學。 「被女人迷邀請來這裡分享,其實我心裡充滿五味雜陳。」有別於一般充滿活力的開場,Silvia 反而看上有些怯場、有點不確定感。她接著說,自己患有一點「冒牌貨症候群」,尤其是面對公眾演講。 以女性生命經歷解釋「冒牌貨症候群」,指的是很多女孩子常常會覺得自己無法符合別人的期望,當有人稱讚妳時,妳也會反過來想「我真的是這樣嗎?」也會害怕自己無法持續符合對方的期望。 Silvia 說到自己在國小那年,被老師指派參加演講比賽。她記得自己當時已經做足了準備,卻在站在台下的那一刻,她望見人山人海突然怯弱起來。她不可停止地大哭,最後當然也無法順利上台。這個回憶持續影響著 Silvia 的人生,即便她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已經長達四年時間,上台演講,仍是她的障礙。 於是,在今天以前長達兩週時間,她都是在焦慮中度過,反反覆覆地,有時候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了,但有時候又覺得還差得很多。但此時此刻,卻聽見 Silvia 堅定地說了:「反正我今天就站在這了,如果我可以帶給這裡任何一個人稍微一點點的動心起念,我覺得我挑戰自己站上這個舞台說話都是非常值得的。」聽完這段話,全場掌聲如雷,我們也可以感覺她的語調越來越平穩,也越來越自信。 「不用等到很厲害才開始,要開始才會很厲害。」—— Silvia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她希望自己可以走到小學的那個舞台前,牽起小時候的自己,帶著她一步一步走上這個台階,走到這個講台的中間。她會對她說,任何妳渴望做的事,妳只管放膽去做。 而踏出這一步有點像玩高空彈跳。整場遊戲,最可怕的瞬間是站在跳台的那一刻,你想著要跳下去有多困難,你正在集合自己的勇氣。然而,當你真的跳下去時,其實就只剩下很漂亮的風景,跟滿滿成就感。你會感受到被恐懼釋放的自由感,覺得原來這就是勇敢。 回到社會面的討論。Silvia 認為這些道理都是一樣的,很多時候大眾會先預告你你將在什麼場合、領域遇到哪些不平等。你感覺到自己很受限、很困難,但其實大多時候是我們先限制了自己。 「我想呼籲的是,當我們大聲疾呼『平等』的時候,我們同時也應該要提醒自己,所謂平權,不只是平別人怎麼對待你,更重要的事平自己怎麼看待自己。」當你想要突破限制、創新局的時候,你完全不需要等待,你只要有這個意念,你就可以去做。並且永遠要相信自己,給自己這份勇氣。 出發了,你會發現自己可以。 女人迷 CEO 張瑋軒:我們的使命是讓每個人成為自己 在迷粉女孩 Silvia 分享完後,我們也接續進入不同領域職場女性的分享與對談,從講者曹卉妍「敢於不同」的精彩演說,黃珮婷、廖怡雯的女力視野對話,到富比士 30 Under 30 Asia 得主鄭惠如、游文霖與唐琦的引領世代對談,她們各自分享了自己的職場或家庭故事,談論所謂限制,以及開創新局的意義和方法。更精彩的內容,我們也將在下篇直擊文中繼續帶給大家。 十位講者如同女力馬拉松,帶給現場聽眾滿滿的能量,我們偶爾感受到溫柔與感性,偶爾也會蹦出活潑愉快的笑聲。就像女人有各式各樣的面貌,我們在這裡展現自己,並且連結彼此。而當活動來到尾聲,我們也邀請到女人迷的大家長──女人迷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張瑋軒,和大家說說話。 瑋軒說到今年的主題定為「突破限制,開創新局」,有時候最重要的關鍵可能不是在於「新」,而是那個「局」。譬如她也好想入選富比士 30 Under 30 Asia,但創業時她已經超過 30 歲,她一輩子沒辦法。只是如果一直想著自己不能,是因為你只看見到那個「局」。 回顧自己創業的時候,瑋軒有個好朋友問她:「現在女生已經非常好了,都可以受教育、可以投票了,妳們還要幹嘛?」但這些年,我們確確實實地,還是不斷看到社會中的性別限制,或者我們自己給自己的。 「我們家有兩個女兒,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是一個兒子,我可以改變很多事情。我覺得我的母親在很久以前的婆媳關係不會那麼緊張,如果婆媳關係沒有那麼緊張,有很多東西就會不一樣。」 說到這,全場一片安靜,我們感受也聽見到瑋軒哽咽的聲音。「如果我是一個兒子」,那是多少女生一輩子多少都想過的事。 「但有一天我告訴自己,我就是沒辦法變成一個男生。我就是一個女生,我是女兒,是妹妹,我是一個可能不在任何人祝福底下生出的小孩。」但那又如何。這是我們的限制,但限制可以是機會,可以是禮物。只單看你怎麼去轉化它,去突破它。 女人迷連續三年舉辦女性影響力論壇,目的就是為了集合各種不同女性的真實經驗,讓我們可以聚集在這裡,相互感受、連結。我們不再只能仰望他者的人生與期待,而是可以在這一個個晚上,看見到成功的樣貌不是只有一種,女性影響力也不是只有一種;並且可以在這些樣貌裡頭,找到一些屬於個人的起心動念,找到自己想要的。 限制是真實存在的,但今天這些講者分享自己的實際經驗,以及積極尋找突破的過程。它一直都還沒結束,它始終是一條漫漫長路。然而透過這樣的場合,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原來自己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並且能再回到自己,看見自己的限制是什麼,可以有的方法是什麼。 「我們的使命就是要讓每個人成為自己。」—— 張瑋軒 為什麼要創辦女人迷,為什麼堅持這條路,因為我們從來只想做一件事,就是讓你可以知道,你就是你,你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樣子。而在今晚,女人迷也上架了籌備已久的「性別力」網站,推出更集中與關鍵的性別服務,希望未來不論是女人男人,或更多性別認同者,都能夠找到自己最自在的樣子。 第三屆女性影響力論壇,我們一年比一年更加突破,因為期待在這條路上,我們可以越走越好,給予彼此越來越多的支持與力量。散場以後,我們會各自再回到自己的位置。但不一樣的是,因為曾經在這一個晚上相聚,凝聚這 10 個女性故事,到更多女性影響力,希望每一個參與現場的你,都能因此擁有更多的力量與勇氣。   March 29, 2019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OmQc9

情侶擁抱可預防吵架?每天都抱一個吧 https://ift.tt/2FKx9vL 01女生 擁抱能否能令人䆁懷呢?不得而知,且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不過,除了主觀感想,「擁抱有益身心」其實有科學根據!美國 NBC 報導,一篇科學期刊指出:「一個擁抱的威力,可以維持一天,即使即將遇到衝突。」 擁抱還能「預防」吵架? 擁抱能減壓,不難想像,但根據美國廣播公司 NBC 的報導,一篇刊登在線上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的研究指出,一個擁抱的「威力」,可以維持一天,即使即將遇到衝突。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擁抱了的人,會較沒有的更不會被衝突或困難影響心情。擁抱對象不一定要是異性,也不一定要是伴侶,家人或朋友的也可有一定「威力」。作者 Michael Murphy,同時亦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心理學系的教授,指出因為觸碰可令大腦「關掉」對威脅或恐懼的反應,從而䆁放更少對應壓力的荷爾蒙,於是也減少了心血管的壓力。 他補充,這似是有關掉「戰爭或逃跑(fight or flight)」反應,令人對痛楚沒那麼敏感,也會對減低對「威脅」的反應,特別是社交上的。 擁抱能「預防」感冒? 擁抱對心理健康,也似是理所當然;但 Murphy 在卡內基梅隆大學同事也曾就壓力與別人的支持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參與研究的對象會暴露在一種十種十分常見的傷風病毒中,然後會接受隔離,再檢測他們的病況。研究發現,那些感受到被支持,又時時被擁抱的,病況較輕。 Murphy 解釋,受威脅與壓力的感覺都會令我們的免疫系統反應過於激烈,長時間這樣會損害身體系統,增加患病風險。而擁抱令人有安全感,從而防止免疫系統反應過度。(推薦閱讀:【影音】能不能給我一個擁抱?抱抱背後沒有偽裝的愛) 圖片|《大力女子都奉順》劇照 身邊總有人討厭擁抱,原因是⋯⋯ 雖然擁抱似是百利而無一害,不過,身邊也總有朋友討厭擁抱,甚至是稍稍觸碰,就已會「打冷顫」。北伊利諾大學輔導及心理學教授 Suzanne Degges-White 就解釋,享受擁抱或不,與童年有緊密關係。於 2012 年在醫學期刊《全面心理學》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兒時時時擁抱的,長大後也會是一樣;相反,則會傾向討厭和感到不安。 美國聖母大學心理學教授 Darcia Narvaez 就成長中的小孩極需要身體接觸,缺乏接觸會令人更難發展親密的關係,亦較難有同情心,日後更難與人有深厚的關係。不過,既是如此,相處也應當以尊重先行。要是對方不喜歡,就不應強行擁抱,不然只會是「me too」事件。(推薦閱讀:【為你讀詩】我們擁抱得很果決) 擁抱既是好處多多,但也不是唯一能帶來「神奇效用」的身體接觸,以下的你或許也忽視了: 圖片|來源 撫摸動物也可減壓,也少了顧慮。 圖片|來源 按摩不但可以減壓,也可減輕痛楚,令人鬆弛。 圖片|《浪漫醫生金師傅》劇照 根據醫學雜誌《Participatory Medicine》的文章,醫生友善的觸碰也可減輕病人的痛楚。 圖片|來源 健身教練的觸碰可以令學生更專注,也可以做得好。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 女生」:情侶可靠擁抱「預防」吵架有根據!討厭別人觸碰跟童年成長有關? March 29, 2019 at 08: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FKx9vL

吳淡如專文|獨自旅行孤單?我其實很能跟自己混 https://ift.tt/2HSlflZ 有方文化 常有人問我「我也很想自己去旅行, 但是我不敢一個人睡怎麼辦?」,而我的回答是「那麼,你就很不適合自己去旅行呀!」如果你害怕一件事,又得從事它。那應該就是一種難以解脫的因緣與此生必經的考驗,那麼對我而言,最佳策略是:我會讓自己喜歡它。不然,就要想辦法徹底的離開它。 可能是因為少小離家的關係,我是個很能跟自己混的人,就算跟著朋友去出差旅行,我也總是自己住一間房間,曾經遇過有人問我:「我也很想自己去旅行, 但是我不敢一個人睡怎麼辦?」  「那麼,你就很不適合自己去旅行呀!」這是我的回答。 我不知道如何解決別人想像中的困難。想像中的困難,很像唐吉訶德在對付風車,如果你會把風車想像成魔鬼,那麼你當然不可能單槍匹馬打敗他。如果你怕,就不要自己旅行。 我相信這世界上有人就是像蜜蜂,一定要在群體中才能愉快生存;有些人註定會變成荒野一匹狼。沒有優劣問題,只有個性問題。不是江湖兄弟,也不用硬上梁山泊。 如果你害怕一件事,又得從事它。那應該就是一種難以解脫的因緣與此生必經的考驗,那麼對我而言,最佳策略是:我會讓自己喜歡它。不然,就要想辦法徹底的離開它。 不要停留在「忍受」或「妥協」的狀態中。那種感覺太像凌遲—有人每天拿著刀子刮你一塊肉,卻又不痛快的捅一刀。而那個「有人」指的就是自己。這不是自找的殘忍嗎? 吳淡如 想做,就去做,預想許多困難,先招來許多恐懼,一點益處也沒有。我看到許多活到半百,甚至年近古稀的人,他們的人生在很早很早時,就住進了自己造設的鳥籠裡,自以為固化而安全,但鳥籠裡住的其實還是一個用極端惶恐的眼睛看著生命和未知的孩子,他們軀體老化,心也硬了,但未曾長大。 我自己一個人旅行時總是心情愉悅,因為,只需要搞定自己一個人的困難。遇到一些意外事件,只要不太要命的話,很容易找到解決的方法。因為,並不需要跟任何人開會,可以一人獨裁,所以練就了水來土掩,兵來將擋的生活態度。 旅行琢磨人生。 在活得悶的時候,我也嘗試著旅行。我也曾在非常沮喪和絕望的時候企圖用一個人旅行來調整生活,當然,那種走到哪裡都像 「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感覺並不怎麼舒服。憂傷的眼睛看什麼都悲涼。然而,回到原來生活的軌道中時,我會發現那些不可承擔之重,總能減輕一些。 對我來說,旅行很少定義為玩。我看世界,看別人的生活,也看自己。原來的自己,真實的自己,還有被放在不一樣的地方那個不同的自己。(推薦閱讀:獨處美學:學會自己一個人,才能享受複數的生活) 圖片|來源 地球對於一般人來說是恰恰好的大小,你不會有時間在一輩子裡把每一個角落都走完,也不會讓你感到巨大荒涼到無邊無際的地步。旅途中的我會換上另一種角度和自己對話。有時候一個人的時候,反而覺得心裡好。英倫才子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是這麼說的: 運行中的飛機、船或火車,最容易引發我們心靈內在的對話。外在景物的流動,反而使內省和反思容易留駐心頭,不會一下子就溜走了。 ──《旅行的藝術》(The Art of Travel) 我完全同意。我享受著旅行的過程,並不只有目的地。好多電影,都是我在飛機中看的,而坐在平穩的火車裡看書,更是我覺得最美好的享受之一。無所事事時,心無旁鶩的鑽進書堆裡,書中的字句更加甘甜可口。 我們人生中有各式各樣的恐懼。只有冒險能夠化解恐懼。我一直相信,人生中的困難總不是停在原地七嘴八舌討論就可以就地解決,為了看清楚自己的膠著,我,必須時時遠離。 單身了很多年,獨自旅行了很多年,近年來的旅行,最大的轉變是,偶爾會有個小旅伴加入。 我喜歡帶孩子出遊,每半年,我們就進行一次 「母女旅行」。大部分的選擇是飛機四個小時內可以飛到的地方。八歲暑假,我帶她到東歐。她喜歡人,所以我第一次跟著旅行團,幸好有她,跟全團人相處融洽。(呵呵,當然有些太太會說,怎麼這麼瘦?媽媽沒給她好東西吃嗎?裝沒聽見就沒事。強迫小孩絕非我的意願。還有,養小孩又不是在填鴨,胖有什麼好?胖基本上才需要擔心!其實,這種第一眼就在尋找孩子「缺點」的大人,在我看來是自己的人生其實出了很大的問題啊。) 如果她覺得太累,我們會選擇留在飯店,不跟大家一起活動,晚上,她陪我看世界杯足球賽,在房裡為進球歡呼。我們既融入團體,但又偶爾可以抽離,沒有妨害到眾人,就沒有什麼不可以。(推薦閱讀:《旅行,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旅行就像剝洋蔥,總有一片令人流淚) 在這世界上,我們得選擇用一種讓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旅行,她選擇的九歲目的地是威尼斯。她讓我想起,我很久以前看過一部純情電影「情定日落橋」,女主角當時也只有九歲吧。 我不清楚她從哪裡知道威尼斯,她也只是聳聳肩,用愉悅的眼神期待著。不過,和我的小情人一起穿梭古老的水巷,看著波光閃爍的古城倒影,一定是一件浪漫的事。 因為必須長大,必須離開,所以也使得家有更值得珍惜的意義,希望她必能懂得。 本文摘自吳淡如《人生雖已看破,仍要突破》。由有方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人生雖已看破,仍要突破》   March 29, 2019 at 07: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SlflZ

吸引力法則:適時自戀,你會更幸運 https://ift.tt/2YxGcrk 方言文化 你相不相信「幸運」是有方法的呢?帶你一起從兩個實驗觀察,我們有辦法能使自己的精神狀態更加正面。雖然這不能讓我們製造運氣,但這絕對可以說是運氣的基礎! 有些方法或許的確能使人變得更幸運,然而,這些流行方法是否也屬於有用的方法之一呢? 視覺化與自我肯定,培養運氣的基礎 我們要仔細檢視的第一個方法,是「視覺化與自我肯定」(Visualization And Affirmation)。 在視覺化之前,請大家要先釐清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以及希望獲得的事物,接著在腦中運用想像力創造出目標事物的景象。你可以想像任何類型的好運—無論是物理上、情緒上、心靈上、精神上的都不受限制。 舉例來說,你可以想像自己的體型變成了最理想的樣子、把你的荒原路華車停在你的豪宅車庫內,或是打開家門時看見理想的配偶與可愛的孩子前來迎接自己。另一種較廣為人知的方式是願景板,也就是在一張紙板上貼上你想達到的目標與想擁有的事物,讓自己能夠每天瀏覽。 視覺化的關鍵,就在於盡可能詳盡地「想像」出你所想達成、想擁有的事物。 接下來,是這個方法的第二個步驟:在腦海中想像自己想達成以及想擁有的事物,同時針對你的目標與渴望,複述自我肯定的話。也就是說,你要對自己複述你想要達成或擁有什麼事物。執行這個方法的人要時常複述自我肯定(通常會是在鏡子前),藉此來增強實現腦中想像畫面所需的正面能量。例如,你可能會每天早上看著鏡子複述十遍:「我要變有錢,我要買一棟大房子。」 聽起來好像沒什麼用?那是當然的,要是你所想像的畫面太過離奇又不真實,當然沒有任何正面能量有辦法使這種畫面成真。在合理的狀況下,真正的問題在於,視覺化與自我肯定是否能夠使與運氣有關的事件結果,更加趨近於我們的渴望?在談到增加自信、增加運氣以及得到想要的東西時,視覺化與自我肯定是非常知名的方法。乍看之下,你會覺得這個方法的基本概念是增強你對目標的警覺度與注意力。然而這種呆坐在沙發上就能完成的方法,是否真的有用呢? 澳洲心理學家艾倫.理查森(Allen Richardson)想要實際測量正向的心理視覺化所能造成的影響,於是做了以下實驗:他讓實驗受試者一開始先站在籃球場的罰球線往籃框投球,同時記錄下每位受試者的資料,再計算出每個人的基本投籃能力。接著,理查森把受試者分成三組: 甲組:連續二十天每天練習投籃。 乙組:只在實驗的第一天與最後一天投籃。 丙組:只在實驗的第一天與最後一天投籃,但在頭尾兩天之間的每一天都要花二十分鐘在想像中投籃。 理查森在第二十天把受試者再次集合起來,要求他們投籃。 甲組受試者連續練習了二十天,平均命中率上升了百分之二十五。乙組受試者的表現想當然耳與第一天相同,沒有任何進步。 至於丙組受試者則成為了這項實驗的新發現。這些受試者的平均命中率上升了百分之二十四,幾乎與甲組受試者相同。但甲組受試者連續花了二十天練習投籃,而丙組受試者在第一天之後就沒有碰過籃球了。(推薦閱讀:創造好運氣!七步驟搭配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 理查森總結認為,正向視覺化的確是助人通往成功的有力工具,至少在投籃這個例子中是如此。丙組的受試者想像籃球離開雙手、畫出一條完美的弧線、刷一聲穿越籃框,這讓他們在二十天內出現顯著進步。我們可以合理判斷,受試者的確透過正向視覺化有效增強了自己的能力。 或者我們也可以說,人們能藉由視覺化「想要的結果」而變得更加幸運。在腦中不斷演練可以讓你準備充分,變得更開明、更敏銳、更願意面對你原本可能不願面對的挑戰。將想要的結果視覺化,或許能讓你變得更好並獲得更多機會。我覺得這聽起來與好運相差無幾。 圖片|來源 另一方面,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則想要知道,自我肯定是否會對人的表現有正面影響。 研究人員找來了七十三名大學生,請他們依重視程度排列出十一項人格特質。接著,研究人員讓一半的受試者寫下他們為何重視名列前茅的幾項特質,也就是讓受試者進行自我肯定。另一半的受試者是控制組,他們只要寫下排列第九的特質為何即可。 為了測試自我肯定對受試者有何影響,研究人員請受試者在限時內解答數道習題,並刻意讓一位評鑑人員站在旁邊給予受試者壓力。實驗結果顯示,自我肯定組的表現較好,控制組則表現較差。 我們可以透過這項實驗得知,自我肯定是對人有益處的工具,能使人在壓力之下保持冷靜,靈活思考。在感受到壓力與焦慮時,我們的大腦通常無法像平常一樣順暢運作。壓力是我們在受到刺激時會產生的反應之一,但我們的大腦不喜歡壓力。這時候,善用正向自我肯定也許能夠對在工作或學校經歷巨大壓力的人有所幫助。自我肯定可能無法使你有較好的表現,但自我肯定能幫助你不要表現得太差,這也是很重要的。 或許這不是你第一次聽說正向的視覺化與自我肯定,不過現在你總算得知這個方法已被科學證實有效了。但主要問題仍然存在:視覺化與自我肯定法是否真的與運氣有關,且能夠合理地增加你的運氣?(推薦閱讀:幸福不是與生俱來的運氣,而是後天練習的實力) 是的,的確有點關係。 兩者間的關係是真實存在的。這兩項實驗的結果顯示,我們有辦法能使自己的精神狀態更加正面。雖然這不能讓我們製造運氣,但這絕對可以說是運氣的基礎。 更重要的是,這兩項實驗都闡明了「相信自我」的力量有多大—不是相信自己的運氣好,而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我們在合理運用這個方法時,就是在增強自己的內控信念,不再認為「運氣」對世界與個人能力有那麼大的影響力。看到這裡,我們又再度遇到這個問題:個人責任與運氣的概念兩者互斥。 本文摘自彼得.霍林斯的《幸運,你可以學會的能力》。由方言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幸運,你可以學會的能力》 March 29, 2019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YxGcrk

旅遊必知!孤獨星球評選 2019 十大最佳旅行國家 https://ift.tt/2UhqO2N Bella.tw儂儂 如果你也對逛街購物的旅遊行程及地點感到疲倦,與你分享由背包客們出國必備的旅遊指南「Lonely Planet 孤獨星球」評選的 2019 年全球最佳的旅行國度名單,收錄十個多元面向的旅遊景點,從豐富的自然探索再到深度人文氣息的文化風貌,讓人總是能從一趟旅行中感受到這個國家全新不同的樣貌!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每年都在韓國、日本滑雪賞櫻?來場不同的深度旅行吧!背包客們出國必備的旅遊指南「Lonely Planet 孤獨星球」2019 年的榜單出爐!每年都會評選出全球最佳的旅行國度,從豐富的自然探索再到深度人文氣息的文化風貌,讓人總是能從一趟旅行中感受到這個國家全新不同的樣貌!孤獨星球 2019 最佳旅行國家這 10 個妳最想去哪一個呢?快一起來看看吧。 斯里蘭卡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一說到斯里蘭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錫蘭紅茶吧!位於中部山區的 Nuwara Eliya 茶園,自然是綿延若山丘的茶田,茶香四溢清遠,自然一定要去!(推薦閱讀:五位女孩的旅行告白:做自己,沒有人比你更擅長這件事)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必去獅子岩(Sigiriya)、古都康堤(Kandy) 、以及到大象保護區觀賞大象在河邊洗澡,都是屬於斯里蘭卡這個地方的體驗與記憶,來趟素有「印度洋上的珍珠」美名的斯里蘭卡走走吧。 德國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這陣子儂編的朋友們要不就是去了德國遊學,要不就是趁著冬季來場歐洲的旅行順便到了柏林,看得儂編真的非常羨慕。德國還有許多亮點,例如南部的「羅曼蒂克大道」,到柏林的話也可以參觀歷史遺跡、設計風格博物館,而每年的年度盛事慕尼黑啤酒節盛會自是不可錯過。國王湖、擁有獨特海港風貌的漢堡、童話童趣感的布萊梅,通通都寫進今年的旅行計畫吧! 辛巴威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辛巴威,位處非洲南部的小國,雖然對於大部分的台灣人來說這還是個陌生的地方。而壯觀的維多利亞瀑布就位於這裏,此外佔地寬廣的國家公園,想要一覽非洲的遼闊風光來這裡就對了。膽子大一點可以跟當地的狩獵團來場野戰旅行,或者就在津巴布韋國家公園露營,再刺激一點可以參加高空跳傘!這樣玩就值回票價啦。 巴拿馬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來巴拿馬一定要穿得很辣,享受一下加勒比海迷人的海島風情,參加浮潛或者就直接在溫暖的陽光下曬曬日光浴,來個有趣的跳島旅行都很熱血。(推薦閱讀:帶爸爸去南極、智利、烏拉圭,我完成對自己也有意義的旅行) 吉爾吉斯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吉爾吉斯就位於中亞地區,在古絲綢之路上,來來往往深厚的文化歷史背景,更因高山環阻,讓這個地方更顯遺世獨立的美。著名的伊塞克湖來就在天山山脈的北側,天山積年流霜融雪,成就了全世界第二大的高山湖泊,而天山山脈隱然於嵐煙湖中的清澈倒影,更是最美的風景,喜好登山健行、滑雪不如就來趟吉爾吉斯吧! 約旦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如果你是個歷史控對於宗教也有很大興趣,想來趟跟歷史有關的旅行,約旦一定是個好去處!雖然是中東一帶新興的旅遊點,但富含人文歷史的約旦,真的很多必去拜訪的景點,除了佩特拉古城、粉紅色的奇岩峽谷、死海、還有安曼的博物館。不過對於女性來說,單獨前往中東地區,難免感到怕怕的,還是找個高大的男伴一起出發吧。 印度尼西亞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國土狹長的印尼,擁有眾多的島嶼與多元的生態環境,而其傳統的文化更讓印尼充滿華麗的色彩。別以為印尼只有峇里島好玩哦,印尼爪哇島中南部的日惹更是一座充滿歷史意義的古城,世界最大的佛教寺廟遺跡「婆羅浮屠」就位於日惹的山區,婆羅浮屠由許多佛像與浮雕裝飾而成,巨大的建築在翠綠的森林環繞下,顯得遺世獨立又淒美,你千萬別錯過了。 白俄羅斯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有著「萬湖之國」美譽的白俄羅斯,位於烏克蘭、波蘭與俄羅斯之間,以豐富的自然景觀受到旅客們的青睞。在首都明斯克近郊,名列世界遺產的米爾城堡,獨特的城牆與塔樓就在清澈的河畔邊矗立著;比亞沃維耶扎原始森林更是歐洲唯一現存的原始森林,生態保護區內棲息著許多珍貴的動物,等著你親身去造訪。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就只有孤獨星球能夠將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這個位於西非的小島評選出線,很多旅客應該聽都沒聽過這個國家。由於位處西非幾內亞灣,島上風光明媚且舒適宜人,茂密的叢林、貝殼海灘、藍湖等景點,再搭配上當地盛產的咖啡、可可,讓你的旅程充滿熱帶的風情。 貝里斯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貝里斯雖然是個佔地面積不大的國家,但是豐沛的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直讓人流連忘返。加勒比海岸在側,海內龐大的珊瑚礁群排名世界第2,而藍洞海洋保育公園更有著天堂般的景色,若這些還不能滿足你,卡拉科爾的馬雅文明遺址絕對能讓你好好探索。 TEXT/Bella.tw 儂儂 PHOTO/網路 【本文由 Bella.tw 儂儂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德國】柏林旅遊的十二個推薦理由,柏林圍牆、博物館島、德國啤酒、高級名車! 跟著各國文化慶典去旅行!12個月都有,一生必去一次的異國之旅! 女人30歲一定要來場說走就走的旅程!挑戰當背包客就去這6個地點! March 29, 2019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UhqO2N

寫在流產後:妳沒有做錯什麼,記得溫柔待己 https://ift.tt/2Ovdcfh 迷人來稿 「嘿,你還愛我嗎?」流產後的某一天,我聽見內心的自己發問了,簡簡單單的問句,依舊是高中的直率模樣,有著白衣黑裙的純粹,索要一個黑白分明的答案。嗯,我是該俐落地回應;然而,不可否認在那當下,這是難以辨明、無法回答的問題。親愛的,我想我騙不了人,你在流產後的反應讓我很錯愕,那不是我認識你的。我想,在這個時刻我不確定自己還愛不愛你。 文|Katie Liu 「嘿,你還愛我嗎?」流產後的某一天,我聽見內心的自己發問了,簡簡單單的問句,依舊是高中的直率模樣,有著白衣黑裙的純粹,索要一個黑白分明的答案。嗯,我是該俐落地回應;然而,不可否認在那當下,這是難以辨明、無法回答的問題。 親愛的,我想我騙不了人,你在流產後的反應讓我很錯愕,那不是我認識你的。我想,在這個時刻我不確定自己還愛不愛你。 我錯愕的,就像是你那天大哭了,你哭得我傻眼。我以為你對小孩沒有什麼愛的,流產又如何?我記得那時候你嚎啕的同時,喊著:「我把一個奇蹟搞丟了!」喔,所以對你來說這是一個奇蹟?我以為你很不愛的。你總是想著工作,想要兩人世界,你愛浪漫、喜歡獨處、熱愛自由;同時,你痛恨這個世界加在女人身上的標籤與枷鎖,特別是把女人當生育容器的眼神和話語,總令你憤怒。但是,你為了孩子大哭了,嗯,這讓我不解。 我把你過去對懷孕的想法覆述給你聽:「你不喜歡小孩、討厭混亂」、「這時代動盪混亂、前途黑暗,他還是別來受罪比較好」、「不就是胚胎,還沒成人形呢!就是比較大團的血罷了!」(推薦閱讀:一小時一死亡的流產真相:別讓流產女人成為孤單異類) 你不再大哭了,但還是啜泣,淚眼之間回答:「我不知道怎麼了,但我現在就是覺得我把奇蹟搞丟了!安全懷孕不流產怎麼就這麼難?」你究竟怎麼回事?你什麼時候變了?發現自己懷孕的時候,你不是依舊不十分肯定自己真的想當媽嗎?你不是害怕等在前面的痛苦嗎? 「我不知道!我就是難過!」你這個回答真的太賴皮,沒有一點理性,你從來不是這樣的。你是一個愛恨分明的人,又同時具備堅強的理性,你應該要知道你的感覺來自何方;不只這樣,你總能擁抱自己的見解、堅持自己的品味,你不該是說這話的人。誰知道你還有更爆表的情緒,將我的錯愕往上堆疊。 先說你唯一正常的地方吧。中醫建議要做個小月子,你知道自己不是壯如牛的身體,你照做了,我看見你的努力;不意外,你本來就是勤奮努力的人。五個禮拜,一個禮拜在娘家,中藥、雞精,外加躺著休息,你傻傻地以為這樣就能秒恢復身體本來的體力。第二個禮拜,每天都萬分沈重的眼皮表達身體的意見:「你別肖想」;又過一個禮拜,好像有好一點點;第四個禮拜,應該可以說好多了。第五個禮拜,你才在鏡子裡看見原有的紅潤臉色。 足足五個禮拜很「努力」照顧自己。對,照顧自己是要努力的,需要用盡全部力氣力持冷靜、耐心,努力吃對的、耐心等身體自然恢復。你做到了,我不意外。你每天自言自語,對著自己說:今天比昨天舒服囉,明天會更好呢!告訴娘家爸媽「別擔心,我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並在每個晚上微笑,告訴下班的丈夫「不必掛心,我可以」。你知道嗎?這個部分才像你,我一向愛你的這份貼心和堅強。 圖片|來源 但這無法消除我錯愕於你找沒人在家的空檔哭,還要你媽陪你、丈夫陪你,你平常這麼喜歡一個人待著,怎麼忽然不會一個人了?還有,你向來有耐心、有毅力,為什麼覺得五個禮拜度日如年?你看,這不是過了嗎?你又能工作了,又可以行動自如,一切都好好的。 還有,明明都好好的,那些身體的問題都過了;但你,竟然止不住想念。根據醫生的說法,胚胎不健康會自然流掉,這是自然淘汰的機制,是好的;你在白天的時候很正常,帶著理智笑笑的說:嗯,還好有這個機制,身體真是奇妙。然而,你一項引以為傲的理智,竟然控制不了夜裡好滿好滿的情緒——特別是在生理期的夜裡,同樣的小腹沉墜感、同樣的血的氣味、同樣的艷紅色,總讓你想到那個曾經有機會擁有的孩子,還有那些曾經為他編織過的、小小的、短暫的夢,又哭,再一次悼念你失去的、然而本來不屑的機會。 而那些始自青春期、再熟悉不過的經期現象——脹脹的下腹、血的味道、上廁所後的艷紅色——對你而言似乎不只延伸了想念,更塑成恐懼。模式大概是這樣:上完廁所廁紙入眼,第一時間驚慌,下一秒努力讓理智控局,你強迫自己大吸一口氣回過神來,在廁所自己拍拍自己:秀秀,乖,沒事,就是月經,別怕。哎,在朋友圈你以帥氣勇敢著稱,上個廁所也會被嚇到,親愛的,你到底怎麼了? 你說,隱約記得九歲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是大人,認為小孩很麻煩(例如:家中小妹);十九歲,看著自家爸媽,再看看自己,嗯,真心不懂他們到底生小孩幹嘛。二十五歲結婚,想要兩人世界怕死懷孕。活到二十九,你努力想過如何避孕,從沒預料人生遭遇流產。怎麼會有這種事呢?這是如何發生的呢?你又發問了。對不起,這題我還是不會答,我真的不知道,它就是發生了。(推薦閱讀:不只是失去一個寶寶:流產,我們都該溫柔理解的巨大傷痛。) 我看著你整個人又是淚,對人生滿頭問號;至於我,我對你滿頭問號。我沒想過對你的認識會是淺薄的,我不曾意識你的重大改變,我不曾感受你的滿滿情緒,我其實不認識你吧?回到最初那個愛不愛你的問題。過去我認為我愛你,至於現在,請給我一些時間,讓我重新認識你;然後,我想我會的,我會和你和好——我會再一次愛我自己。 March 29, 2019 at 05: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Ovdcfh

從《異數》看成功:追求頂尖,不是人生最好的策略 https://ift.tt/2HN2FLU 迷人來稿 現代社會對於「成功」的追求與推崇,其熱衷程度似乎從來沒有冷卻過,我們對於那些沒有傲人家世、沒有貴人提攜,靠著自己的膽識和才華,並且終日努力不懈,最終揚名立萬的故事似乎有著某種特殊的吸引力,或許正是這樣的故事歷程以及更貼近普遍平民大眾的人物設定,會讓我們更願意相信只要我們始終不放棄,終究會有屬於我們的「成功」時刻。然而,所謂的「成功」,真的是只需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就可以達到的目的地嗎? 文|Vincent 現代社會對於「成功」的追求與推崇,其熱衷程度似乎從來沒有冷卻過,我們對於那些沒有傲人家世、沒有貴人提攜,靠著自己的膽識和才華,並且終日努力不懈,最終揚名立萬的故事似乎有著某種特殊的吸引力,或許正是這樣的故事歷程以及更貼近普遍平民大眾的人物設定,會讓我們更願意相信只要我們始終不放棄,終究會有屬於我們的「成功」時刻。 然而,所謂的「成功」,真的是只需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就可以達到的目的地嗎? 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透過《異數》解構只自古以來作為的「成功」人士以及其成功的秘密,包括各個領域的天才、企業家、搖滾明星和電腦軟體工程師等等,在本書的前言就直接告訴閱讀者:成功和你想的不一樣,我們對成功的概念,有些根本是錯誤的。(推薦閱讀:哈佛正向思考學:成功不會讓你幸福,只有幸福會讓你成功) 而對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在更瞭解這些被解構的「成功」後,提出一個我想很多人都很感興趣的問題: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該如何「成功」? (本書提到很多人物,但本篇只提出幾個知名度更高的作為例子) 「其實,成功不是那麼簡單,不是個人埋頭苦幹就能成就的。成功不是無中生有的,和家世背景,以及有沒有貴人相助大有關係。今天很多功成名就的人,表面看來,似乎是自己打拼來的;然而隱藏在他們背後的優勢、機會和文化遺產,也不可小覷。這就是他們為何努力學習、勤奮工作,為什麼擁有與眾不同的世界觀。我們成長的地方和年代,其實和我們的成敗大有關係。成功者的個人特質固然重要,還是不足以解釋一個人為何成功,我們還要問成功者的出身,才能解開成敗之謎。」 ——《異數》 沒有任何的「成功」是不需要努力的,這是無可否認事實。目前普遍被接受的「一萬個小時」定律,已經透過各種研究顯示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或專家,必須至少經過一萬個小時的錘鍊。以「神童」莫札特為例,當年大家對於他年輕時候的創作感到無比驚訝的時候(二十一歲就寫出經典之作「第九號鋼琴協奏曲」),卻忽視了他在那個時候就已經不斷創作協奏曲長達十年了,樂評家熊伯格甚至進一步論道,莫札特其實是「大器晚成」型的作曲家! 風靡全球的世紀搖滾樂團披頭四,在 1964 年初嘗成功滋味的時候,據估計在這之前已經累積超過一千兩百次現場演出,這是一個至今大多數樂團一輩子的表演生涯中都不見得能夠累積到的次數,你能想像這是一個多麼非比尋常的數字嗎?我們再來看另一個領域的例子,一個無人不曉的電腦界名人——比爾蓋茲。比爾蓋茲將微軟打造成電腦世界中的巨人,對於這個世界的影響之大無須贅言,然而鮮少有人瞭解的是,比爾蓋茲在建立微軟以前,已經連續不斷寫了七年的程式,寫程式的時間早已遠遠超過一萬個小時! 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像莫札特、披頭四、比爾蓋茲等人確實很有天賦,也都很努力,然而他們創造歷史的真正原因,實際上並非只是才能,而是機會。 披頭四成名以前曾經在漢堡演出,正是在那裡累積驚人的演出時數,而這一切在當時其實完全是無心插柳。比爾蓋茲亦承認自己是個非常幸運的人,當年 1968 年如果不是在湖濱中學就讀,或許就不會有今天的境遇了(在當時候電腦還不盛行的年代,是連大多數大學都不見得有電腦的,但湖濱中學卻弄了一個電腦社,還搞來了當時候最新型的電腦(當時候還是叫電傳打字機),並且能夠無限使用最先進的電腦分時系統,在當時全世界只有一個孩子有這樣的機會,就是比爾蓋茲)。 圖片|來源 努力與天賦才能只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還需要機會的出現以及把握機會的能力。而機會,往往與時代背景緊緊相連,作者透過將古往今來最富有的名人的生日進行分析,發現能否「成功」,其實還脫離不了出身年份的因素。統計中最富有的名人中,有十四個美國人,他們的出生年集中在十九世紀中葉,相差都不到十歲。 能不能「成功」居然還和出身年份有關係?是的,這份統計的結果顯示的是,因為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是美國經濟轉型最劇烈的時期,那時候傳統經濟式微,鐵路剛修築完成,工業蓬勃發展,華爾街也開始興起,上述十四位美國大亨正是「生逢其時」。如果生得太早(二十年代),思想方式就還是內戰前的模式,生得太晚(四十年代末),就無法利用當時的機會。只有在生得剛好的時期(1831 到 1840 年之間),才可以嗅得到未來的契機,上面提到的十四位美國鉅富,每一位不但有眼光,而且很有才能,但很幸運的是,他們正好就是生在對的年代。 1975 年作為電腦發展史上最關鍵的時期(史上第一部桌上型個人電腦誕生),假如你在那個時候是已經畢業出社會很多年的老鳥,在買了房子娶了老婆還有孩子的情況下,很難放棄穩定的工作然後為了個人電腦灑熱血;要是那個時候年紀太小,哪怕是中學生了也無法搞出什麼名堂,最理想的年齡大概就是二十或二十一歲,也就是大概 1954 或 1955 年出生的人。比爾蓋茲正好是 1955 年 10 月 28 日出生,在當時候是 21 歲;微軟創辦人之一的保羅。艾倫,1953 年 1 月 21 日出生;微軟身價第三高的任務,2000 年開始擔任執行長也是軟體設計界教父級人物的史提夫。鮑默,1956 年 3 月 24 日出生。 哦對了還有一個和蓋茲一樣等級的人物,蘋果電腦的賈伯斯,1955 年 4 月 27 日。作者在書中也提到了很多大律師、數學天才或是商業大亨的例子,顯示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成功者」都是在特定的年份出生。 當然並不是說每個能夠在這些時代竄起的人物都是這幾年出生,就像美國商業大亨不是每一個都出生在 1830 年代。只是我們普遍認為成功完全是個人資質優異加上努力不懈的結果,卻往往忽略了一些簡單的事實。這個事實就是,這些人非常的努力,並且把握住了機緣,最後得到相當大的回饋,他們的成功不完全只是自己打造出來的,也是他們生長的時代造就的。甚至當我們回顧這些「成功」人士的家世背景,上述任何一個提到的人物倘若一開始就是出生在貧窮並且資源匱乏的時代或家庭環境中,還有多大的可能性可以擁有今時今日的境遇? 圖片|Youtube 截圖 「我們已知成功是種種優勢不斷累積的成果:你是什麼時候出生的、你的出生地、你父母是做什麼的、你的成長環境等等,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異數》 瞭解上述這些解構之後的例子,對這個年代的我們想要的「成功」真的有幫助嗎?我認為是有的,首先我們可以清楚知道不斷地完成個人能力的進化是必須的(一萬個小時的投入是最基本條件),然而在不斷提升與精進自我的過程中,我們同時也需要讓自己暴露在更多機會的環境中(或是說更容易被更多人看見的環境),這就需要當事人對於時代變遷有著敏銳的覺察能力(就像是最開始嗅出網絡這個「契機」的先行者,至今有不少都已經晉升「成功」一族),才能嗅得到真正的「機會」在何處,因為「機會」往往是時代帶來的! (所以學習歷史、關心世界、關心社會很重要!) 然而再多的機會也都需要具備能力才把握住,否則一切徒然,而把握機會不僅僅需要更好更強大的能力,還需要勇氣、膽識、毅力甚至是好的眼光,畢竟很多所謂的「機會」通常在一開始眾人的眼裡,往往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否則就不會只有少數特定人士能夠「成功」,不是嗎? (推薦閱讀:告別「成功」的標準定義,過一場心安理得的人生) 然而,我們還需要瞭解的是,作者採用的是較為世俗的成功定義,亦即以財富、名氣、影響力作為主要衡量標準,這也說明了世俗的成功所需要的條件太複雜了,而且還需要不少的運氣成分,或許也顯示了用一輩子的時間去追逐世俗的成功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因為可能你的環境就決定了你根本這輩子不會有機會(或是非常渺茫),況且世俗的成功定義也不見得就是我們想要的,因此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自身對成功的定義是什麼?追求一個我們真正想要並且有機會達成的「成功」,是否會是一個更合理的選擇? 因此我始終認為,追求成為「第一」或是某個領域「最頂尖」的那個,長期而言其實並不是一個好的人生策略。反之,追求把事情盡全力做到最好,即便不是「最好」的那個,也至少是「足夠好」的那位,這或許才是一個更合理的策略選擇。因為成為最頂尖的那個,不僅需要先天的天時地利人和,還需要後天的運氣加成,而這一切還是建立在天賦與努力一個都不能少的基礎上。然而將事情做到最好,卻不需要運氣,我稱之為追求「卓越」的態度。試著回頭想想,上述提到的「成功」人士,似乎都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會成為「最頂尖」的那個,往往都只是一開始就熱衷於當時擅長的事物,不正好是追求「卓越」的態度嗎?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該如何完成「成功」這件事?我會說,與其追求世俗「成功」,不如先定義自己的「成功」人生是什麼,並且致力於追求「卓越」的態度,如此一來才更有機會活出想要的樣子,掌控屬於自己的人生,不是嗎? March 29, 2019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N2FLU

看見丈夫的外遇簡訊,成為主婦二十年後,我第一次離家出走 https://ift.tt/2OxjTgD 皇冠出版 她是一位家庭主婦,丈夫說她總是太閒才會胡思亂想,而她每日的打掃、做飯、洗燙衣服這些家務,把時間排滿,她的確哪也不能去。直到那天,她發現到丈夫手機的外遇簡訊,這個家之於她的意義也終於傾頹......。 這天下午,她在後陽台晾衣服時,聽見消防車喔咿喔咿的聲音。 因為住在十八層的高樓,而且這幢大廈是附近最高的建築,所以她可以居高臨下地看著救火車一輛接一輛地在街巷之間駛過。至於它們的目的,很明顯地,是不遠處那幢正在冒著黑煙的公寓。 如此看著這一切的發生,彷彿有一種在雲端俯瞰人間的平靜,她一時有些恍然,不太確定自己該有什麼感覺。當然她希望災難可以趕快被撲滅,可是卻也覺得眼前這一幕與己無關,然後,她又為了自己竟然對他人的苦難不能夠感同身受而湧起一股帶著罪惡感的不安。 因為這樣的不安,她開始強迫自己去想像,如果失火的是自己的家…… 是啊,若是那樣該怎麼辦呢?這麼高的大樓,消防車的雲梯可以發揮作用嗎?雖然家裡天花板裝了灑水器,但畢竟從來沒用過,天曉得在關鍵時刻,它們真的有效嗎?她開始憂慮了起來。 今天的衣服晾得特別久,終於把丈夫的最後一只襪子掛上衣夾時,那幢公寓的黑煙也漸漸消散,警報解除。 然而直到做晚飯的時候,她的思緒還固執地圍繞著這件事。如果發生火災,她該帶哪些東西逃生?要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走下十八層樓梯?她該穿哪雙鞋子?天啊!如果那時她不巧正在洗澡怎麼辦?因為憂心忡忡的緣故,她一直心不在焉,就把魚給燒焦了。 但丈夫好像沒吃出那條魚有什麼地方不對勁。他像平常一樣在該下班回家的時候回到家來,像平常一樣換下西裝,換上寬鬆的便服,也像平常一樣一邊吃飯一邊滑手機,同時機械地把食物用筷子夾進嘴中。他的注意力都在手機螢幕裡,至於食物如何倒是無所謂,她隨便煮或是用心烹調,對他來說從來都沒差別。 「噯,我跟你說,今天這附近發生火災耶。」她試圖挑起話題。 「喔。」他連頭都沒抬,很明顯地只是在敷衍。 「所以我就在想,如果我們家也失火了怎麼辦?你不覺得很可怕嗎?一把火燒起來就什麼都沒了。」 「喔。」 「人生真的很無常……」 「喔。」 她覺得自己彷彿是在對著一堵牆發聲,說出去的話都被吸入石塊的隙縫之中,成為單音節的回音。 她和丈夫之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這樣的呢?像兩條失聯的電線,產生不了任何電流。一時之間,忽然一陣氣血上湧,她提高音量,激動地問: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真的發生火災,我們就這樣死了怎麼辦?」 這回丈夫終於有了反應,他抬起頭來,難得地正視了她,那眼神充滿打量,好像她是什麼怪奇生物。 「想太多了吧。是不是整天待在家裡太閒了妳?」 說完,他不再理會她,又繼續低頭關注他的手機了。短暫的交談戛然結束。 圖片|來源 晚飯過後,丈夫進入浴室準備盥洗,她則進入臥房為他準備更換的內衣褲,兩人之間沒有眼神與言語的交流,但生活竟也可以如常運行,像是鐘錶內部零件的自動運作。 然而,就在這個瞬間,彷彿某個彈簧無聲地斷裂,她忽然覺得自己無法再像平常那樣運作下去,她得離開這個屋子,離開她原來的生活軌道。現在。就是現在。 有如失火了一樣,她匆匆抓了一件外套,拎了錢包和手機,然後一刻也不能等地出了家門。大門在她身後關上的那時,浴室正響起嘩啦啦的水聲。 電梯往下,停在五樓,一個主婦模樣的女人提了一袋垃圾走進來,看樣子是要到地下室去丟垃圾。那女人平常和她在同一個市場買菜時遇見過幾次,偶爾也會聊上幾句,此刻見了她,很家常地招呼: 「這麼晚要出去啊?」 「是啊,去買包衛生紙。」她也很家常地隨口應答。 事實上,她根本沒有概念自己要去哪裡,她只知道自己無法再待在這裡。 走出大樓時,她發現下雨了,可是已經不可能再回家去拿傘,她沒有太多猶豫,冒著雨就往社區大門的方向走。幸好並不是太大的雨,用外套撐在頭上還是可以擋一擋。也幸好一出社區就來了一輛計程車。她坐上車,想也沒想就說: 「到台北車站。」   深夜時分,她住進宜蘭火車站附近的一間小旅館。她選了最便宜的房型,房內陳設單調簡陋,而且還彌漫著一股輕微的霉味,然而當她躺在那張一翻身就會嘎吱嘎吱作響的單人床上時,卻有一種久違的放鬆。 她沒想到自己竟然真的這麼做了!這是她結婚十二年以來,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在外面過夜。 剛結婚那兩三年,丈夫還曾經帶她到日本和東南亞去旅行過,後來兩人就再也不曾出門旅遊,連島內旅行都沒有。近十年的時間,她的生活動線像是被設定了一般,以捷運站為定點,圍繞著幾條固定的軌道,來來回回地運行,哪個市場可以買到最新鮮的魚,哪條巷子裡有修改衣服的阿姨,哪一間百貨公司正在打折出清……她的腦中內建了一張屬於自己的城市地圖,出了這個城市,就沒有其他連結。而大部分的時候,她哪兒也沒去,畢竟打掃、做飯、清理、洗燙衣服這些日復一日的家務就把主婦的時間都排滿了。 因此她的生活裡最大的出軌,不過是在下午三、四點間,還沒開始愁煩晚餐要煮些什麼之前,悄悄坐電梯到最高層,再爬一截樓梯到頂樓,站在那兒放空,吹風,看看遠方山頭的雲,如此而已。 而現在,她竟然一個人來到了宜蘭。 其實到哪裡都無妨,只要離開台北,哪裡都好,只因為在台北車站買票時,即將到站的那一班車正要前往宜蘭,因此出於一種命運當下的選擇,她就來到了這裡。 她側躺過身,看著窗外,一輪明月正好無所遮蔽地掛在那兒。她心中一凜,彷彿在瞬間照見多年前的自己。年輕時的她常常自己一個人旅行,蘭嶼、綠島、墾丁、台南……往往是想去哪裡,她背包一揹就出發,在那些夜晚,她總是往天上尋找月亮,然後心中就會感到難以言喻的平安。而現在,她竟然已經想不起來,自己有多久沒有好好看過月亮了?曾幾何時,婚姻把她變成了這樣一個閉塞的、無聊的、生活範圍狹窄的、缺乏想像力與感受能力的女人? 她的手機安靜無聲,丈夫還沒發現她不見了嗎?沒有電話,沒有 LINE,沒有任何尋找她的訊息出現。想來他洗完澡,換上她為他準備好的衣褲,就鑽入書房去了,壓根沒意識到她的消失。也許直到明天早上,他發現餐桌上沒有該有的早餐時,才會開始感到異常。 身為人妻,之於那個與她共同生活了十二年的男人,她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究竟是什麼啊? 當初是因為不慎懷孕,所以兩人匆匆成婚;她還辭去工作,專心在家待產,可是最後孩子沒能保住,而且造成了她永遠無法再懷孕的結果。這樣的傷痛很巨大,她心灰意冷,對於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也無意重返職場。丈夫說:沒關係,我養妳,妳就好好休息吧。因此她努力打起精神來做一個好主婦,很認真地盡好自己的本分,把兩人的家顧好,讓他可以好好工作,無後顧之憂。 然而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她和他漸漸無話可說,往往一大早他就出門上班,晚上他回到家來,兩人之間還是一片沉默。 沒有愛,沒有性,沒有言語,沒有擁抱,沒有身與身之間的親密,沒有心與心之間的交流,這樣也算是夫妻嗎? 狀況總是兩人共同造成的,她知道自己或許要負一半的責任,因為她曾經不想面對難以承受的傷痛,本能地關閉了自己的感覺,許多時候也把他擋在心門之外,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習慣。他對她也因此失去了耐性與興趣,以至於當她想要與他靠近時,他已反過來將她推開。 但她畢竟是個把家事打理得井井有條的妻子,他也畢竟是個每天晚上都回家吃飯的丈夫,兩人之間還是維持了表面的形式。只是,也許火災早就發生了,也許這場婚姻已經在沉默之中把所有的感情與情緒都燒毀,只徒有表面形式的骨架在撐著吧? 前幾天,她一如往常地在丈夫出門上班之後,進入他的書房打掃,卻不小心在移動電腦滑鼠時,讓沉睡的螢幕甦醒,因此她看到了在臉書 Messenger 裡,丈夫與某個女子之間一來一往火辣辣互相挑情的對話。她沒有細看那些私密對話,沒有追查那女子是誰,她只是平靜地把書房打掃完畢就出去了。當天晚上丈夫回來時,她也沒有詢問他那是怎麼回事。 因為她既不憤怒,也不嫉妒,她只是無感,只是木然,她連一絲絲好奇都沒有。 然而此刻,望著窗外的月亮,強烈的傷感忽然像潮水般一波波向她捲來。 在什麼時候,她把自己遺失在什麼地方了呢? 她想起二十歲那年,因為聽說太魯閣的布洛灣一帶能看見彼岸花,她就不顧一切地一個人到花蓮去,只為了尋找彼岸花的身影。 彼岸花,在古經裡被稱為曼珠沙華,傳說開在進入冥界之前的忘川河畔。 她一直以為這只是一種虛擬之花,所以當在某篇報導裡看見布洛灣就有彼岸花時,她整個心弦為之震動,非要親自去看看不可,否則她無法安心做任何事。 於是,雖然期中考在即,她還是尋花去了。 然而那次她看到杜鵑,看到百合,看到許多其他的花,卻沒看到彼岸花。後來上網一查,才發現彼岸花的花期是秋天,而那時是春天,當然尋不見想見的花了。 此刻,在這個秋天,她好想念那個尋花的女孩。以前那個易感、浪漫、愛好自由的她,現在究竟到哪裡去了呢? 圖片|來源 她醒來的時候,窗外的月光已經換成了陽光。她望著陌生的室內,一時之間有些疑惑,後來才想起,啊,對了,自己昨天晚上離家出走了。 就在這時,床頭櫃上的手機響了起來,她看著來電號碼,心想,丈夫終於發現她不在了吧?她按下通話鍵,那頭傳來丈夫接近怒吼的聲音: 「妳在哪裡?」 「宜蘭。」 「宜蘭?妳到宜蘭做什麼!妳怎麼這樣一聲不響就不見人影……」 接下來是一連串失控的責備。她默默聽著,並不辯解,只覺得訝異,原來丈夫也有這樣的情緒?看來平常他也有他的壓抑。 所以不只是她需要改變,他也一樣需要。無論這場婚姻是不是還要繼續下去,許多舊有的東西都必須捨棄。她還不知道自己會做怎樣的決定,她只知道不能再回到過去的自己。 「妳說話呀!妳什麼時候回來?」丈夫的聲音聽起來充滿憤怒,「妳旁邊有人對不對?妳還要回來嗎?」 她深深呼吸,平靜地回答:「我只有自己一個人。我總會回去的,回去解決該解決的問題,但我現在要先去一個地方。」 「哪個地方?」 「只有我自己才能找到的那個地方。」 「妳在講什麼?」 「抱歉,我得走了。先這樣吧,再見。」她切斷通話。 昨夜她對著窗外的月亮說了,她要再次前往布洛灣尋找彼岸花。她渴望找回過去的自己,也必須向昨日的自己告別。至於那些關於現在和未來,那些有待理清的改變與決定,她想,在尋花的過程裡,答案也會浮現的。 本文摘自船越耕太《再愛的人也是別人》。由一起來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再愛的人也是別人》 March 29, 2019 at 04: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OxjTgD

專訪何式凝:當女性開口,社會必須 take it seriously https://ift.tt/2TDaYLK 女人迷香港特派 Kayla 專訪香港大學教授何式凝下篇。上篇談 #MeToo 運動在香港,這次則切入香港政治的性別難題。她說:「我們需要生理性別是女性的人,參與政治,進入立法會、進入能夠制定社會政策的位置。我們也需要更多酷兒的代表。」 在上一篇,女人迷與何式凝談到香港的 #MeToo,拆解了受害人普遍遭到社會質疑和二次傷害的原因,而式凝更加解釋了為何 #MeToo 受害人普遍延遲求助。而在專訪的下篇,式凝將以權力關係(power-relation)、體制(system)的角度切入,形容香港的女力藍圖和面對的困難。 其實說起式凝,她無疑是個烈女,敢言之餘,又帶著豐富的學識底蘊,難怪她口中的 「老屎忽」會怕了她這樣的 「一條女」,她既能直言問題所在,亦能動員,對抗性別不公平的社會、體制和意識形態,這無疑在學院裏面是危險的。 阻礙女人「發圍」的,是「老屎忽」 式凝喜歡用生動的廣東話俚語去表達複雜的概念。除了喜歡說 「我作爲一條女……」來形容自己作爲一個單人匹馬的鬥士之外,她也愛用「發圍」和「老屎忽」兩個詞語。在她訪談的脈絡下,前者指「做點成績」、「突破一些障礙」、「奪得主導位置」,後者是指長期坐在辦公室掌握大權和話語權的男性,例如是學系中位高權重的男教授、學系主管,或是一個公司裏面的男性管理層、一個國家中的男性領導層,甚至可以延伸到媒體中經常有跨頁專欄的男作家。 「在一個把女人看作性物件的社會,不會尊重女性的成就和想法。」-何式凝 「在一個把女人看作性物件的社會,不會尊重女性的成就和想法。」她在 58 歲時,正式升為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其後,她向香港大學申請在 60 歲後留任 5 年(60 歲為法定退休年齡),好讓自己能夠充分地為教學生涯作出規劃。不過申請遲遲未獲回覆,她再向副校長投訴,可是結果只被批准留任 2 年,原因不詳。她曾經指出,校方是因為自己的政治立場鮮明(支持雨傘運動、同志平權等進步價值)而被排拒在「5 年留任期」之外。 她對於制度和權力機關的反抗,還有她直言不諱的性格,與勇敢、公開站出來的 #MeToo 受害人如黎明、呂麗瑤等,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她們不滿,她們表達不滿和不願順從,卻被視為「麻煩製造者」、「不好的女性」,「當女性說,那個牧師熊抱自己讓自己不舒服、那個團長這樣的行為有錯、那個上司這樣看自己的身體很不高興,然後去投訴,大家就覺得女性不但 take it too seriously ,而且還要為此跟進,工作量大增,之後備受批評的當然是女性,因為覺得她麻煩。」 簡單又俗套來說,要認真地 acknowledge 一個女性的感受,權力機關的老屎忽會嫌麻煩,而且會發現有利益衝突,自然將團體形象、權力者之間關係放在前頭來考慮,有些權力機關就會索性去想:「與其要冒風險,不如先處理掉麻煩的女性。」 如果權力機關確實地、認真地想要處理申訴和改善不公義,社會才會真的進步,女性才能發圍,社會才會意識到「原來女性的感受是這樣的,原來女性身體需要被尊重,當她說 NO,我們要 take it seriously。」不過,老屎忽之所以「老」,指的不只是年紀,還有年資、人脈、資金,這也是老屎忽穩坐其高位的真正麻煩原因。 式凝的兩種「抗爭空間」 作爲教授,學院是她第一種進行抗爭的空間,不過這個空間與其説是空間,倒不如說是夾縫,她一直在走空隙,在「走盞」,比如是在授課過程中,加入性別意識,「在學院,我用理論來抗爭 。大學裏面會有必修課、有 tutorial,學生會閲讀需要閲讀的文章,然後會發問、會與我討論。不過,還是需要以所謂的健康名義來教授,若題目牽涉到壞性(bad sex),一定不被允許,例如同性戀議題。」 「而在學院裏面,學術自由不斷收窄。」 學校對老師的評分制度漸漸變得嚴格,密密監管他們口中的「教學質素」。 同時,「試過有學生怕了跟我合作,寫完研究論文之後退出,因爲不想與這些題目有任何關聯。這些題目已經變成了敏感題目。」 在中國,同志平權議題被禁止討論(可見微博事件、律師被捕),而女權話題亦被禁。之所以有這樣的現象,其實不難理解,曾經有一位傘運分子友人打了個比喻,至今依然深刻:進步價值包含的除了是雨傘運動中提到的民主、我們常常談論的自由,還有同志婚姻、性別平等,進步價值是一籃子的東西,抽出籃子中其中一個水果出來禁止它出現,但不禁止剩下來的那幾顆,那就不是完整的禁止,那就是對進步價值的讓步。對於反對民主思想在社會萌芽的國家來説,需要同時禁止同志平權思想,那才叫完整的計劃。 在學院以外,作爲「一條女」,社會就是她第二種抗爭空間,這個空間沒有必須跟隨的課程指引,任何需要性別視角的活動,如映後座談、婦女節等,她就以「義工」方式參與,她也很樂意去分享自己擁有的。有時候,三個、四個或五個人聚集,她便出動去搞抗爭、組織,例如「性公會」,她笑言,「我經常叫自己的行動做四五行動,有四至五人就行動了,而且很想那些時裝 pop-up store,可能周末會擺出來,然後很快地移動、消失。」 我們,需要從制度中改革 我們需要生理性別是女性的人,參與政治,進入立法會、進入能夠制定社會政策的位置。我們需要更多酷兒的代表,當然,香港有陳志全,但還沒有女同志。-何式凝 式凝認爲,我們需要深入不平等的大樹的根部,即制度的上層,才能改善女性在社會的地位,減低女性的感受被忽略的情況和減少性別不公的事件,「我們需要生理性別是女性的人,參與政治,進入立法會、進入能夠制定社會政策的位置。我們需要更多酷兒的代表,當然,香港有陳志全,但還沒有女同志。」除了政治機關,還有大學的校董會。(延伸閱讀:從歐美看台灣!女人參政讓社會更好) 「在這個位置(教授)的我,與同樣在這個位置的老屎忽,待遇已經不同。」 她比喻對方坐直升機的時候,自己卻用腳走路,搞運動又被中傷和被邊緣化,「我覺得真的很不公平,我不認爲我比任何人差,但爲何我的路特別慢、特別多陰質的人爲障礙?」西蒙波娃的《第二性》寫在 1949 年。我們以爲女性在2019 年不會再只是「第二個性別」,我們以爲性別平等(例如職場待遇的平等、身體自主、女性的權益)會有進展。 後記:年輕一代的女性需要代表 People are used to talking about millennials as if we’re teenagers. We’re in our thirties now. We’re raising kids and getting married and having families, and we have mortgages and student-loan debt. It’s important that [Congress is] in touch. People tend to interpret this as me railing against older people and being ageist. But that’s not what this is about. It’s a problem of representation.  人們習慣形容Y世代的人為青少年,可是我們有些已經三十歲了。我們已經開始結婚和生小孩,我們有房貸和學債要還,議會需要與我們這一代有所聯繫。有些人認為我以此去排斥老年人,甚至說我是年齡歧視,但這並非屬實。我所強調的,是關於Y世代在社會和議會中,有沒有「被代表」。 -Alexandria Ocasio-Cortez, 第 116 屆美國眾議院議員 現時 29 歲的美國眾議院議員 Alexandria Ocasio-Cortez(人稱 AOC)為新一代的女性政治人物,曾經為 Bernie Sander 競選工程工作的她來自拉丁裔家庭,關注階級和種族議題之餘,亦是備受美國媒體關注的女權政治人物.她幽默又年輕的形象除了為政治一詞注入新鮮的氧氣,亦代表了同代美國年輕女性的聲音,相信會持續啟發年輕一代,並且讓女力發揚光大。(同場加映:美國史上最年輕眾議員是誰?歐加修-寇蒂茲 從政與跳舞姿態一樣瀟灑) 式凝在說起女性參政的可能性時,流露出一點擔憂的表情,她看著女人迷記者,說,「這個社會環境和變遷下,尤其你們這一代,會更加困難.以文字工作者為例,你們的工資和工作保障已經不理想,若要爭取更大環境的性別公義,年輕的女性政治代表,絕對是有必要的。」 為甚麼會強調香港裡頭年輕一代的女性?以 Y 世代(又叫千禧世代,一般指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出生的人)的女性為例,我們(包括記者在內)有些已經或者即將大學畢業,出來工作數年,然後還有學業貸款要償還到二十年後,幸運的話,勞動階層的年輕女性只需要面對財政和事業的壓力,不幸運的話,可能會遇上不公平的性騷擾事件或者職場上的性別歧視。 90 後的女性們已經不是小孩了,可是在香港,除了模特兒和藝人,甚少有能夠仰望和令人感同身受的同齡政治人物或知性代表。香港曾經有過史上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羅冠聰,他在 2016 年當選時,只有 23 歲,而政治立場為民主和進步價值,多次現身同志活動.香港在未來數年,又會否有相似的女性人物出現呢? 參考 Rolling Stone:https://www.rollingstone.com/politics/politics-features/alexandria-ocasio-cortez-congress-interview-797214/   March 29, 2019 at 03: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TDaYLK

2019年3月28日 星期四

專訪何式凝:#MeToo 無論事發多久,受害者都有資格說出痛 https://ift.tt/2FGTV6m 女人迷香港特派 Kayla 專訪香港大學教授何式凝,談 #MeToo 在香港。她說:「#MeToo 是面對過去,而面對過去已經是勇氣的表現。」言下之意,關鍵並非受害人是否及時舉報、是否法律追究,而在於他們如何鼓起勇氣,說出曾被侵犯經驗。 受害人的「資格」,毋須經過什麼驗證或允許,才能擁有。 在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的辦公室裡,我首次與式凝正式會面訪談。她身上一襲灰色的紗裙褲,剪裁獨特,「我很喜歡不對稱的剪裁」,與她有棱有角的做事風格異常地配合。 在這之前,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式凝早已到過我的學校——嶺南大學的一個文化研究課堂上作客席教授,還有在不獲港大續約事宜而做出的反擊、批評厭女作家陶傑、還有在突破機構爆出性騷擾事件之後,她與受害人黎明等人成立的「性公會」網上電臺。 這次,女人迷邀請式凝就香港的 #MeToo 進行訪問,旨在拆解受害人所面對的質疑,以及社會普遍存在的厭女情結如何讓 #MeToo 在香港未能遍地開花。 當受害人都被譴責「後知後覺」 我有想過在手上刺青,寫一個 「fuck you」,好讓我能無時無刻都對那些男人明示立場。 在 2019 年 3 月,風雨蘭公布一個研究報告結果,提到 16 歲以下的受害人平均延遲 13.2 年才求助,而 16 歲以上的受害人則平均延遲 1.2 年.研究報告帶出的,正正是所謂的後知後覺現象,但後知後覺,並非受害人的錯,風雨蘭就報告表示,延遲求助的情況嚴重,相信與受害人向身邊人透露事件之後,所得到的不信任和缺乏支持有關。 2017 年 12 月,因爲跨欄運動員呂麗瑤在臉書貼文公開自己被教練性侵,香港作家陶傑作出了一個極爲可怖的回應,他以開玩笑的方法,在臉書以 「兄弟姊妹站出來」爲題,内容指自己 「小時候被幼稚園老師摸過臉」,暗諷呂麗瑤小題大做,而且後知後覺,質疑爲何她沒有報警、即時舉報,更諷刺她有可能誤會了教練的原意、甚至冤枉好人。(延伸閱讀:「教練藉口按摩摸我私處」香港欄后呂麗瑤 #METOO 公開被性侵經驗) 或許有些人覺得陶傑幽默、行文辛辣,但對於有過同樣經驗、或是作爲女性的我來説,陶傑此舉進一步驗證了社會對於女性的普遍厭惡和對受害人的質疑,他的態度之無禮和自大,更是讓我非常憤怒。 我不知道陶傑所代表的是大多數還是少數,但是就此,式凝在港媒訪問中回應:「#MeToo 是面對過去,而面對過去已經是勇氣的表現。」言下之意,#MeToo 的關鍵不是受害人有沒有及時舉報、有沒有以法律途徑追究,而是在於受害人如何説出曾經被侵犯的勇氣,我們不需要報警、對薄公堂才有資格稱得上自己是 #MeToo 的一份子、受害人,#MeToo 受害人的「資格」,不需要通過甚麼允許或資格驗證。(延伸閱讀:專訪伊藤詩織:對於性侵事件,人們不該只有一種理解) 由意識到事件本質,到能夠將經驗與其他女性的經驗連結起來,到能夠說出來分享,到抗爭,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 「當我們在遇上性侵略者,我們可能會感到不舒服,可是我們需要情況去詮釋(interpret),然後才會下判斷(judgement),去判斷到底對方是不是在侵犯自己。」 這個過程,由詮釋到下判斷,需要時間,也會構成一種延遲(delay)。然而,這種延遲經常出現,「因爲不是每一個香港女生都有這樣的訓練(例如是性/別教育、對於性侵的了解、對於權力關係的意識)和經歷,去掌握一種判斷的方法、掌握那種勇氣的反擊語言。尤其是,連我讀了很多年書,我面對不公義,都是剛剛才開始反應到。莫說一些沒有得到支持、沒有相應語言的女性。」 究竟何謂交際禮儀,何謂性侵、非禮和性騷擾?當下遇上的不舒服對待,我們該如何判斷?或許,如果我們意識到當時的事件,確實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無論事隔多久,那種感覺和情緒,是牢固而真實的,我們的受害人資格,不需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而是要聆聽自己的心。 我們要知道,有 delay 是很 fine 的。 #MeToo 重點,在於女性被忽略的感受 #MeToo 讓曾經受過性騷擾、非禮和性侵的女性站起來,也讓沒有這些遭遇的女性身同感受、團結起來,當我們日復一日看到新聞裡又多了一則新聞—教廷裡面的修女、機構裡面的女職員、學校裡面的女教師,還有她們站起來之後所遇到的後續對待--被滅聲、被反罵,我們都感到憤怒、傷心和欲哭無淚。#MeToo 不只是關於「性」,#MeToo 還關於女性長年被忽視的感受,「我在參與跟 #MeToo 有關的社會行動時,是以自己過往在權力架構之中受過的屈辱來作為動力和參照。當我嘗試說出感受,然後遇到 backlash 或壓迫,那種傷害是持久的。」 女人迷問了一個問題:「你認爲香港社會中的 #MeToo 未有起色的原因是什麽?」 「一條女的感受,在外人眼中總被視為太情緒化、小題大做。女人被認為都喜歡誇張、喜歡說謊、喜歡獲得關注,這些都是社會對女性的 perception。無論是在非禮、言語性騷擾還是日常的貶低、嘲弄,女性若表達一絲受傷害的感覺,都是被認為不應該、臉皮太薄。這就是社會對待女性和女性感受的方法。」 而且,這種看法在女性身上內化(internalized),連女性也否定自己的感受、覺得自己卑微,「當女性說,那個牧師熊抱自己讓自己不舒服、那個團長這樣的行為有錯、那個上司這樣看自己的身體很不高興,然後去投訴,大家就覺得女性不但 take it too seriously ,而且還要為此跟進,工作量大增,之後備受批評的當然是女性,因為覺得她麻煩。」 她提到一部電影《說不出的遊戲》,電影講述一名女孩自小被父親朋友性侵,一直被告知並以為那是一種遊戲,直到她長大才意識到,那並非一場遊戲,「我們自小都被 dismissed,被 trivialized。」就像電影裡面很厲害的一幕,受害者控告性侵者之後,她的母親竟然說,「你還要因此煩我多久?只不過是幾根手指進入你的陰道,有什麼大不了?你令父親內疚,對方坐監,家無寧日⋯⋯」式凝總結,這幾乎是社會對 #MeToo 受害者看法的縮影。(延伸閱讀:香港的#MeToo 故事:客人毛手毛腳,老闆卻指責是我不檢點) 而式凝指出,「性騷擾和所謂的原意(intention)是無關的,可是很多人都用此來 justify 性騷擾行為,說自己不是想碰對方、自己的行為沒有性的意味,但性騷擾成立與否,是在於被騷擾的一方的感受,而不是施加騷擾者的原意是什麼。」 女性,不要否認疼痛感 在制度中遇到的暴力和傷害,對式凝來説是很大的,「一般人覺得,這些事情沒什麽大不了,認爲我都去到這個位置了,爲何不放手?」我們俗語中有很多勸退「滋事者」的講法,例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家和萬事興」、「家醜不出外傳」。 當大學合約期未能按申請延長至五年,而且不獲合理解釋,有人叫式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當《説不出的游戲》的主角對抗性侵自己的父親朋友,母親叫她「家和萬事興」。 當歷史悠久的機構裡面,例如教廷和教會組織,發生性侵和性騷擾,上層告訴受害人「家醜不出外傳」。 每一天,我們都在職場、學校、家庭或教會中,遇上要自己吞聲忍氣的人。即使未有任何事情發生,我們的想法總是被指指點點,我們的理智總被質疑,因爲我們是一條女,沒有財力、沒有一個好的名銜,或者沒有所謂的魅力,或者沒有學歷。 假如,女性的本質真的如性別二元堅持者所認爲的一樣,更加情緒豐富、更加細膩敏感,那麽我們不如先將感覺 「去污名化」,讓感覺(尤其是不好的感覺)被信任,而不是自己先行否認。相信自己的感覺、疼痛和傷口,並以此作爲爭取權利的根據和動力,好讓世界也知道,女性的疼痛是值得被尊重的。 March 29, 2019 at 0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FGTV6m

專訪陳瑋薇:女生的骨氣是,這個世界要求妳怎樣,妳只做妳自己 https://ift.tt/2TFylEy 合作品牌天使 專訪藝人陳瑋薇,她是兒童節目、外景節目主持人,同時也是在線電視劇演員。面對這麼多的身份轉換,還有台灣媒體對「女藝人」的種種期待,她如何找到自我理想定位? 瑋薇說,她也不是天生什麼都行,她也會怕,也會覺得痛苦;但她什麼沒有,就有作為一個女生的骨氣。 那天三月春分剛過,天氣應要陰雨難捨,台北卻突如其來地豔陽高照,一下子溜到夏天的時序裡。好熱情啊。我邊想邊走進約好的咖啡廳,看見瑋薇已經坐在角落對我用力揮手,又像今晨的那道金黃色的陽光,直直照進心裡。 我想著初次見面,要送點什麼給她,於是拿了幾本女人迷自家 play with time 金句筆記本讓她選。「我要這句,這句我很需要!」她眼明手快,一下子挑了其中一本。 我瞥了一眼,上面寫著:「如果你想要征服世界,你要先征服自己,征服自己的害怕。」如同她接下來要告訴我的,她作為一個女生,如何去包容所有出現在生命裡的刺。 我還沒準備好,我什麼沒有,我只有骨氣 陳瑋薇,在 2014 年閃耀耀地得了金鐘獎兒童節目主持人獎,除了兒童節目,她也是外景節目主持人;要當小朋友們的大姐姐,也要上山下海做一個「勇敢」女生,同時她還是在線電視劇演員,要隨時可以抽離自己,扮演另一個人的人生。 我們一起盤點她出道以後經歷過的各種身份,說得我有些頭暈眼花;每天生活中出現這麼多「角色」,要怎麼應付? 她談起 6 年多前,她試鏡大愛台兒童科學節目,當時對方很急著要一個主持人,從面試到上工只有短短一週,她就要變成可以上台對兒童科普侃侃而談的知性大姐姐。 後來她又接外景主持,要踏遍台灣各行各業。她記得某年夏天,她先是得在 40 度高溫下到台南白河赤腳踩進都是淤泥的荷花田採蓮;隔週她要挑戰在墾丁衝浪,在兩小時內從懵懂的初學者到可以駕馭浪板;再隔週,她被指派到萬巒挖龍紋石,涉拔溪水,他們說這個石頭珍貴,要小心挖掘。 「其實我根本沒想過要做這些。」瑋薇說著,她是戲劇科出身,出道是想演戲;心裡早設想過一個理想的人生樣子。 但峰迴路轉,一下子發現自己被帶到這裡。我可以想像,原本想著是要大展身手自己對演戲的熱愛,清醒的這一秒卻發現自己是個需要在外日曬雨淋的外景主持人,此刻正站在高樓大廈雲梯車上,今天的主題是體驗洗玻璃工人。 「那次真的很恐怖,我有懼高症啊。」瑋薇至今回想還是心有餘悸。她當時站在雲梯車上,看著鏡頭對著自己,眼淚一直流。「有必要做到這樣嗎?」她也問過自己,也恨過節目企劃恨得牙癢;面對隨時不知道會從哪裡冒出來的工作機會、各種角色扮演與挑戰,每一天,沒有人會過問她準備好了沒有。 「但我就是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做不到,有那種不服輸的個性。」瑋薇笑一笑,說自己就是天生樂觀啦,眼神很美。 進演藝圈,像是一腳跨進檻裡,她其實也會怕,也不確定做了這些努力,可以把自己帶往哪去。但她接著講起今年終於接到一檔份量比較重的戲,「之前外景節目要我體驗各行各業的人生,在這時候突然派上用場。」她每天要飾演另一個人,不是她,但又是某一個鑲在她腦海的資料庫。 她在此刻回頭看,發現在自己要去踩爛泥、採蜂蜜、搭雲梯車洗高樓玻璃......,在那個當下你會看不見事件的意義,你只看見痛苦。但也是在那個當下,她沒有放掉自己的勇氣,她去做了,沒有對那樣的人生放棄說我不能。於是,所有之於她再無理、再難受的經驗,都真真正正地嵌入她的生命,燒燙成痕。 她踩到好幾十層樓高的雲梯車上,腳下是懸空的城市,不確定有沒有誰能在下一秒承接自己。而那一刻,她選擇承接住自己的軟弱。 他們說女主持人收視率比較高 聊到這,我有點疑惑地問起,這樣性質的外景節目適合女生做嗎? 只見瑋薇用力地點頭,說捕魚的工人、洗高樓玻璃老闆都紛紛誇她勇氣十足,但她只顧得上自己正怕得要死。只是這一行走向如此,節目製作認為女主持收視率比較高;甚至在一開始,還會要求她要穿短一點、衣服緊一點上鏡。她繼續談到接兒童節目主持那年,她以為所謂「小朋友的大姐姐」就是要嗲聲嗲氣,用高分貝說話來展現親和力。 一下子是外向、勇敢的女漢子,一下子是知性親切的大姊姊;她曾經順應認知裡這個世界對女生、女藝人的期待,卻在那些扮演裡感到越來越困惑。 後來,她接到了男性雜誌 FHM 拍攝「性感照」的邀約。 「我當下很掙扎,我知道那是一個什麼樣性質的雜誌。」或許對瑋薇來說,關鍵不在於要赤裸裸地承接男性眼光,而是她開始思考自己想用什麼樣的姿態去呈現自己、面對大眾? 「台灣媒體對於女生什麼樣叫做『美』,有一定的迷思。」 此刻在我眼前的她,已經可以對此侃侃而談,可以很輕盈地看待這些眾多「標準」;但她也曾深陷其中。 原本做外景主持,對她來說最大的困難是要把一台冷冰冰的鏡頭當作親密好友,推薦她/他這個世界的好。到了科學兒童節目,則是要她惡補自己從來陌生的自然領域,變成能夠對科普侃侃而談的知識型姐姐。這些「不熟悉」讓她感到卻步,而想借助更多外在的包裝來支撐自我,想把自己打包成大眾設定好的「女主持人」樣子。 但在她每天在鏡頭前,持續嘗試與大眾互動,也因為先天不服輸的個性,不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女生就這樣不能、那樣不能:「有時候是我們自己先侷限自己,妳先不要拒絕,妳去做,做了以後才發現,原來我力氣這麼大。」 他們說什麼樣是美、什麼樣叫性感,但妳最終要回過頭來好好地面對自己。在鏡頭前,從假想只是單向地對觀眾說話,到慢慢看見鏡框上反射的自己。她一步步跨越性別藩籬,發現到自己不必作為一個怎麼樣的女生,而是要先自我定位,認為自己哪樣子好,然後用這樣的態度去與這個世界溝通,他們也自然會接收到妳的訊息。 「後來我每次都包得緊的跟什麼一樣。」不再需要用穿很少、很嗲氣的自己去討好誰;她在擁抱自我特質以後,也用自我本質去與這個世界建立關係。 她後來讓 FHM 團隊為自己拍下一系列充滿野性、健康的性感照。她看到成果覺得「哇,真的好漂亮」,那是她自己。 她想著,這個世界怎麼看我,但我有我喜歡的自己的樣子。而只要一直秉持著這樣的想法,你的心意會把你帶到更能彼此容受的生命。 女生為什麼一樣要被保護?比起副駕駛,我更喜歡正駕駛座 面對隨時需要拋頭露面的生活,瑋薇經常被冠上堅強、勇敢,樂觀等形容詞,一字排開一個閃閃亮的她。而在我面前的陳瑋薇,的確是隨時掛著笑,曬著自信。 「從小我就很獨立,常常出門三、四天都沒有回家。」但每一天,她在上路以前,她都知道這條路並不好走,知道前方危險、即將面臨危險。她並非不懂得卻步,她只是很努力。 直到去年年底,因為長時間要在外奔走,她決定為自己挑一部汽車。 「其實誰不想被載、坐副駕駛座很舒服?但我更享受自己開車,駕馭方向盤的感覺。」 想去哪就去哪,可以更自由地掌控工作、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也能隨時預留空間給自己。 「我和它其實是相互依賴的關係。」瑋薇幫黑銀配色 SUZUKI Swift 轎車取名「黑妞」,親密地,喊一聲就像家人。在四方包覆的車內空間,她感覺到世界很安靜,只有她自己配一首最愛的音樂。偶爾她想大聲唱歌、大聲尖叫,沒有人可以管;在這個堅硬外殼包覆的柔軟內裡,她是唯一的主人。她駕馭的黑妞從台灣南到北,黑妞也包容、乘載著她的情緒。 我問起瑋薇挑選車子時的考量,「首先安全氣囊要夠,然後外表要很帥,我特別挑了黑銀配色,很不陰柔的顏色。」她說,不想讓別人覺得這台車「是女生開的」、「很好惹」;內裝的部分她則非常要求安全性,要讓這個空間可以保護所有她在乎的人。 我想著瑋薇選車也和她自己很像,外剛內柔;她知道自己很不「女孩」,事事想和男孩較勁,想讓人覺得你可以的,我也可以。但其實她也有很多的弱點。譬如跟瑋薇約在咖啡廳這個下午,發現她其實很挑食:她不喝冰的,不吃生的、辣的、也不喜歡吃肉。「妳這樣居然可以當外景美食主持人!」我驚訝地附和,只見她一直笑,眼角柔柔的,又有些堅定。 就像她一直告訴我的,她不是天生什麼都行,也不是都很勇敢。但她就想著,她要打破這個世界很多的對女生的框架。她不是用力,但很執著。對我來說,這份執著就是她剛強的那一面,不是所謂的反女生、很陽剛、很 MAN;而是她作為一個女生,獨一無二的,去慢慢摸索、感受,然後找到自己的樣子。 於是這個她,就像這台車,可以很堅毅地帶著自己到任何想去的地方;但同時也裝載著自己的脆弱與渴望,守護自己每一天從迎戰世界到返家路上。 這個世界要求我怎樣,我只做我自己 從節目主持人驚險記,到怎麼當一個女藝人,到愛車黑妞,我們天南地北,又聊回瑋薇近期的生活。 「妳現在開始演戲,應該更需要隨時扮演不是妳的妳吧?」我好奇問起,只見瑋薇很熱切地說了:「沒錯,像我最近要詮釋的那個角色,是個從小到大都被保護得很好的公主,一輩子沒吃過什麼苦,那跟我現階段的人生完全相反啊。」 「但我演得起。」演得起,就像是音響要切換不同的模式一樣。 我用力點頭,知道可以演戲,是瑋薇盼了好幾年才終於盼得的,而她已經準備得很好:你要我扮演誰,我就可以做到,不是我很可以做別人,而是我很會做我自己。 我感應著她的氣場,對應著這天大太陽的日子,曬得我好滿好暖。我們一邊討論明天台北要變天了,「還好我有黑妞。」瑋薇笑說。而黑妞也是她自己的一部分,乘載滿滿的能量,可以支撐每個明天以後的挑戰。 又或者是因為有過這一整天的陽光,明天以後怎樣,沒能來得及準備好,但也不會怎麼樣。 專訪場地提供:Lazy Point Restaurant & Bar March 29, 2019 at 11:52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TFylEy

現金 3% 回饋,不只消費還能理財!蘋果 Apple Card 九大特點 https://ift.tt/2FEQZYe 女人迷編輯 JT Apple 在台灣時間 3 月 26 號凌晨一點,舉辦了春季發表會,宣布推出虛擬信用卡「Apple Card」,除了簡單輕鬆的申辦方式,Apple Card 還有哪九大特點呢? Apple 在台灣時間 3 月 26 號凌晨一點,舉辦了春季發表會。此次發表會最引起注目的,就是蘋果與高盛、萬事達合作推出的虛擬信用卡「Apple Card」。執行長庫克表示:「從零售、運輸到網路購物,至今 Apple Pay 能以更方便、安全的方式進行消費,它逐漸能夠支付所有東西,」他說:「但是我們要將 Apple Pay 的體驗領到更遠的地方!」 Apple Card 延展了 Apple Pay 的體驗,結合帳務管理功能,簡化申辦手續流程,讓消費及理財變得更簡單、輕鬆。 圖片|March Event 2019 — Apple 從這次的 Apple 春季發表會,為你整理出 Apple Card 的九大特點: 1. 不需要等待,即刻申請 Apple 簡化了一般申辦信用卡的流程,只要你擁有 iPhone,就能在 Wallet 上申請,只要能夠使用 Apple Pay 的地方,就能使用 Apple Card。 圖片|March Event 2019 — Apple 圖片|March Event 2019 — Apple 2. 尋求幫助很簡單 如果對 Apple Card 有疑問,可以直接使用 Messages 詢問。 圖片|March Event 2019 — Apple 3. 結合定位,顯示你的每筆消費 在收到信用卡帳單時,我們常常記不起來自己當初有過哪些消費。Apple Card 透過機器學習與地圖定位,直接顯示你購買的商品名稱及購物地點,你可以直接看見自己做過哪些消費。 圖片|March Event 2019 — Apple 圖片|March Event 2019 — Apple 4. 不只消費,更是你的理財 app Apple Card 能把每一筆消費分類為食物、交通、購物、娛樂,而你可以透過長條圖看見自己一週的消費比例,進而管理支出。 圖片|March Event 2019 — Apple 圖片|March Event 2019 — Apple 5. 每筆消費直接回饋現金(Daily Cash) Apple Card 採用每日現金回饋機制,亦即你每天的每筆消費,都能夠直接在 Wallet 裡得到現金回饋,並且無上限。在商店購物能夠獲得 2% 回饋,Apple 線上線下通路購物,則能獲得 3% 回饋。 圖片|March Event 2019 — Apple 6. 更直覺管理自己的帳務情況 在 Wallet 裡,除了可以看見自己的花費,還能夠協助計算出最低還款利息的還款選項,幫助你直覺管理債務,還能決定更密集的還款期。 圖片|March Event 2019 — Apple 7. 沒有年費、沒有手續費 Apple Card 與過往的信用卡不同,不需要繳年費、跨國手續費、超額費、逾期費。 8. 你的消費行為不會被追蹤 Apple 點出了一般人最擔心的隱私問題,這張 Apple Card 所記錄的消費行為,一切只會保留在手機上,而不會傳到 Apple 服務端,更保證「高盛絕對不會將個人資料分享到第三方做任何商業行為」。 9. 不能用 Apple pay 的地方,可以用實體卡 Apple Card 針對無法使用 Apple Pay 的問題,推出實體卡,採用了鈦合金,上面將會有個人姓名及晶片,但不會有卡號、CVV 認證碼或到期日,簡約有質感。 看完這九個特點,你對 Apple Card 心動了嗎?Apple Card 將會在美國發行,還不確定何時會登台。不過可想而知,Apple 推出的 Apple Card,顛覆了大眾對傳統信用卡的想像,並且改變人們看待錢與使用錢的角度。我們減少更多外界的干擾,不用計較手續費、煩惱複雜的操作流程,將心力專注放在如何花費自己的每一分錢財,有意識的管理財務。Apple Card 的推出,將可能創造新的支付趨勢。 March 28, 2019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FEQZYe

跨性別超模 Nathan Westling:成為自己,我花了十年 https://ift.tt/2CF45no Bella.tw儂儂 從「她」變成「他」,精靈般的超模 Nathan Westling 走了十年。他說:「從小至今我都帶著一張面具,摘下這張面具後,我不用穿著不屬於自己的外衣,再也不用扮演一個不屬於自己的角色。」 一頭棕紅色長髮,帶著 178 公分高挑的身高,讓 Natalie Westling 在 2013 年首登 Marc Jacobs 身展台上時就受到眾人的注目,他精靈般的臉孔,帶點英氣不過於甜美的氣息,配上識別度極高的髮色,讓他在往後的幾年迅速成為許多品牌項項大片的主角,沉寂一但時間的她,正是從 Natalie Westling 變成 Nathan Westling,以後的訪問撰稿,也得從 “她” 變成 “他”。     圖片|Pinterest 曾經擔任 Dior、Chanel、Saint Laurent 等形象大片的 Natalie Westling,展開笑容時的甜美,讓她宛如天使的樣貌令人印象深刻,而收起微笑後的酷感,又可以讓他撐起一套套難以駕馭的華服,幾年前受過《i-D》的訪問,當時17歲的她,帶著低沈的中性嗓音受訪,高反差的形象加上影片中對於滑板操縱的游刃有餘,與伸展台上有帶有個性甚至有點撩人的形象呈現了兩種靈魂的樣貌,在近日 Natalie Westling 決定勇於做自己,從昔日的女孩成為你現在看到的男孩。 圖片|Inatagram@nathanwestling 現年 22 歲改名為 Nathan Westling 的他,在日前於社交媒體上公開了一張與 CNN 專訪的照片,他正式公佈他成為一位跨性別模特兒,拿掉了女性的性徵,剪短了過肩的長髮,隨性拿著滑板的他,眼神一季透露著過去的靈性,在鏡頭上絲毫不減他的魅力。 「從小在幼稚園與女孩子交談時完全不對盤,無法適應那樣的肢體及說話模式,但我與男生對話時,話題較能打中我,這個現象過了青春期後越來越明顯。」 在幼稚園時期,他無法與童年的女孩交談,聊天的過程中 Nathan Westling 始終覺得自己無法融入他們的世界,但與男同學玩樂聊得的過程,他卻能感受到一種對到頻率的感覺,這個過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越來越明顯,直到青春期後,他更認定自己其實身體裡住的是一個真正的男孩。 「很多人會好奇,這樣個改變對我的模特兒生涯是一種傷害嗎?但對我來說模特兒做造型上,就一直在扮演不一樣的角色,融入不裝妝髮造型的過程中,我更意識到應該走自己的路,成為該有的樣子。」 圖片|CNN 高挑纖細的身材,讓他在 16 歲時就被推上 Marc Jacobs 的伸展台,一夕間成為時尚圈寵兒,很多人會好奇他不擔心這樣的變化,會造成他職涯的改變嗎?「對於這一切我並不擔心,我想看看自己的故事能如何影像時尚。」對 Nathan Westling 來說,模特兒一直是一種透過造型而不斷變化身份的職業,也因如此在模特兒生涯過程中他更知道,自己應該找回自己原有的樣貌。   圖片|CNN 「從小至今我都帶著一張面具,摘下這張面具後,我不用穿著不屬於自己的外衣,再也不用扮演一個不屬於自己的角色。」服用了六個月睪酮素的他,坦言過程中沒有想像的輕鬆,聲音變得更低沉了,體重也增加了不少,即便過程艱辛,但他依然享受其中,脫掉不屬於他的外衣,揮別過去對他來說的黑暗時期,從幼稚園至今花了十年,才能真正地做自己。 圖片|NowFashion 圖片|Document Journal 男女合秀,已經不是時尚圈的新鮮事,而無性別也成了當今設計的潮流,從 Gucci 秀上的中性設計,到前 Saint Laurent 設計師 Stefano Pilati 的自創品牌 Random Identities,皆打破性別,設計出多種中性款的服飾,性別的界線,在新世代的眼裡早已不這麼重要。 圖片|Popsugar 圖片|Pinterest 跨性別模特兒除了 Nathan Westling 之外,來自澳洲的 Andrej Pejic 也在幾年前選擇成為女性的身份,帥出新高度的 Rain Dove 更是貨真價實的女兒身!我們都身處於一個多元的世界裡,人種、國籍、性向等這些基本人權早已不用放入認同的領域,未來也讓人期待 Nathan Westling 會帶了什麼新作品。 本文由Bella.tw儂儂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在電影《一個巨星的誕生》裡全素顏且自卑?走進女神卡卡這3個最真實的內心時刻! 總糾結小事、追求完美?Melody告訴妳「最好的自己不是一百分」 離婚3年首吐感情觀!Selina被狠狠傷過依舊淚喊:「相信愛情」 March 28, 2019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CF45no

不只是「媽媽的福音」:Dentsu 爸爸哺乳器,讓夫妻變成親密戰友 https://ift.tt/2uxr1Ax 女人迷編輯 Shanni 哺乳只能是媽媽的責任?日本新科技產品「爸爸哺乳器」讓父親也能親餵寶寶!這個發明不會只是「媽媽的福音」,而是讓爸爸可以加入家庭育兒「戰場」,和孩子有更多的親密接觸。 家庭裡就要增添一名小小嬰孩,兩人一開始帶著有點生疏又欣喜期待的心情迎接,但也漸漸發現,嬰兒會不分早晚地嚎哭、肚餓或只是需要人關注的時刻。這種時候,母親因分泌乳汁,像是理應擔起哺乳的工作;從家延伸到公眾場合,我們大多也只在女廁看到育嬰室。 不過,哺乳只能是媽媽的責任嗎?日本團隊 Dentsu 研發的一款科技新產品「爸爸哺乳器」(FATHER'S NURSING ASSISTANT),將改變這個既定規則。 圖片|來源 Dentsu 爸爸哺乳器,減輕家庭育兒負擔! 這款人工哺乳器外型如同一對真正的乳房,內部裝有可導流牛奶的管子,簡易的穿戴設計也讓爸爸們可以很快就上手。 圖片|來源 特別的是,它並非冷冰冰的塑膠乳房,而是模擬人體皮膚觸感、擁有類比母親身體體溫、哺乳時輕微震動的裝置。在參考兒科醫生和專業保母的建議下,指出嬰兒在吸吮乳汁時也習慣用手觸摸乳房,更有柔軟度及溫度的設計能讓寶寶感到更加舒適與安心,也能誘導好眠。 除此之外,產品可以連動手機 App,隨時追蹤寶寶的牛奶需求量、感知他的睡眠時間、狀態與相對應適合的餵乳頻率。在智慧科技的幫助下,連帶可以讓父母擁有更好的睡眠,也減緩家庭育兒壓力。 圖片|來源 爸爸,我感覺得到你 其實,上述功能大多是在可以想像的科技發揮範圍內,而我們能更進一步討論的是,這項發明可以如何改善一般家庭的成員間關係? 過去我們普遍認知母親應是主要哺乳者,嬰兒從在母親子宮內擁有彼此臍帶相連關係,到出生後持續需求如子宮包覆的安全感,包含溫度、肌膚接觸等。此時,母親泌乳與哺乳,與嬰兒間持續更加緊密的情感交流。 於是,從孕育到照養,父親因無法參與這一階段的「家庭交流」,而容易成為一個相對尷尬的旁觀者。 但我們看到這項產品強調的體溫模擬、安全感傳達到智慧掌控情緒與生理需求等功能,都能讓父親從而更真實地與寶寶產生互動、感受到自我與初生嬰兒的親密關係。連帶的,或許也會是未來父子關係的增益。 親愛的,讓我們變成親密戰友 Dentsu 團隊在產品發表時說到:“The belief that it is possible to change the future.”,相信改變未來是可能的。他們先是看見母職的重擔及家庭育兒困難,而渴望透過智慧科技幫助釋放壓力。 ​​​​​​​圖片|來源 不過,爸爸哺乳器的出現,不會只是「媽媽的福音」。它應是一個讓爸爸加入「戰場」的媒介,在打破生理構造外,也藉此體現更多家庭情感交流;未來被期待建立的,會是一個更加積極的家庭支援系統。 畢竟成家路上,除了哺乳外,也還有更多需要組隊並肩作戰的時刻。讓我們一起變成最給力的親密戰友吧!   March 28, 2019 at 05: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uxr1Ax

塔羅占卜|覺得生活總卡卡的?抽牌看如何突破限制 https://ift.tt/2Ug3i6m 迷人來稿 未來哪一方面會有新的開始或改變呢?憑第一直覺從 A~D 的選項選出一張牌吧! 文|玫笛琳 天王星在三月初正式進入金牛,也展開了新的七年趨勢變動,環境已經悄然推動了變化,開始有一些截然不同的變動或許是在所難免的。 去年天王星短暫半年進入金牛又逆回牡羊的時間是預習,而今年的轉變都是全新的旅程,如果改變能讓自己更好,其實並不需要去抗拒,甚至可以順勢而為,不妨就勇敢地去嘗試所有的可能性! 究竟未來哪一方面會有新的開始或改變呢?憑第一直覺從 A~D 的選項選出一張牌吧! A.  塔羅指示:聖杯 ACE,未來的你在感情上會有一些轉變。 有交往對象 感情很有可能出現微妙的變化,若有美好的契機請把握可以進一步發展的機會,若是相處上有一些問題,也請藉此讓兩人好好的溝通,或許這會是戀情的轉捩點哦! 沒交往對象 對於感情在心境上出現轉變,有一番新的體悟,很有可能是過去從未體認到的,抑或是有新的桃花出現,不妨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認識新對象,說不定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B. 塔羅指示:權杖 ACE,未來的你在工作上會有一些轉變。 若有計畫要轉換領域或是換公司,非常恭喜你!現在正是適合嘗試的好時機,請展現無比的企圖心,傾聽內心想改變的聲音,勇敢的下定決心去做吧!若工作上是穩定的,未來工作內容會有一些變動或是調整,像是有新的任務指派或是轉換職務,有規模的公司也可能換部門,努力的表現能力甚至會有升職的機會哦! C. 塔羅指示:金幣 ACE,未來的你在金錢上會有一些轉變。 理財方面可嘗試一些以往未曾使用過的方式,像是原本只有買儲蓄險,可開始研究基金或其他不同的模式,或是尋求不同管道的資源並善用,打開資訊的閘門,讓獲得錢財的機會增加,至於是不是好的變化,就在一念之間,這段期間穩固保本是原則,若是快速獲利的投機方式,就必須要好好的規劃並且謹慎思考可行性了! D. 塔羅指示:寶劍 ACE,未來的你在學習上會有一些轉變。 若對於自己有一些新的期許,希望可以更上一層樓,這時就相當適合去進修,會大幅度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是想嘗試學習新的技能,很神奇的是對自己的要求越高就越是容易上手,抑或是容易在不經意間有新的想法,對於人生有一番不一樣的感悟,在思想上甚至有一些革新,總之,這段期間求新求變會帶來意想不到的人事物哦! March 28, 2019 at 04: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Ug3i6m

垃圾藝術攝影集:夢想有一天,地球能擺脫塑膠製品 https://ift.tt/2YxdBCf 一物 Objecta 日本藝術家 Sho Shibuya 為了呼籲環保,搜羅各款塑膠袋推出《Plastic Paper》攝影集,從當中探索設計文化,同時鼓勵我們關愛地球。 現今的塑膠袋棄置量越來越高,地球亦開始窒息,而日本藝術家 Sho Shibuya 為了呼籲環保,竟搜羅各款塑膠袋推出《Plastic Paper》攝影集,從當中探索設計文化,同時鼓勵我們關愛地球。 日本藝術家推出《Plastic Paper》攝影集。圖片|Sho Shibuya《Plastic Paper》 日本藝術家 Sho Shibuya。圖片|Sho Shibuya《Plastic Paper》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塑膠袋設計是因應短暫的使用模式,可以說是稍縱即逝,但殘酷的事實將告訴你,塑膠袋的壽命大概比我們的生命還要長久。而 Sho Shibuya 從亂世中,試圖調和設計文化與塑膠袋帶來的危害,不再只迷戀於字體設計之上。2011 年,當 Shibuya 搬到紐約生活後,看見街道上的人亂扔垃圾,並留意到人們使用塑膠袋的數量何其多,慢慢開始對塑膠袋設計感到著迷,並經常留意當中出現的圖案。(推薦閱讀:【如果你想】三年不用塑膠袋,三個把生活過得更簡單的零浪費方法) 日本藝術家推出《Plastic Paper》攝影集。圖片|Sho Shibuya《Plastic Paper》 圖片|Sho Shibuya《Plastic Paper》 圖片|Sho Shibuya《Plastic Paper》 圖片|Sho Shibuya《Plastic Paper》 圖片|Sho Shibuya《Plastic Paper》 圖片|Sho Shibuya《Plastic Paper》 塑膠袋已成為一系列匿名者表達設計的畫板。 Sho Shibuya 在新書《Plastic Paper》中,他與團體合力搜羅不同類型的塑膠袋,長達 144 頁的攝影圖集裡,讓我們看見無數的塑膠袋設計,有些設計是匿名,有些卻非常容易識辨,同時這些塑膠袋更被譽為城市漂浮物,實際上亦不知道它們的具體來源,它們不屬於任何人,卻是屬於整個城市。這本書不是要提倡浪費,它正好相反,盼望透過塑膠袋設計,呼籲人們關注每天使用的物品,提高環保意識,減少浪費機會。 《Plastic Paper》 x PANGAIA。圖片|Facebook@thepangaia PANGAIA 向來設計簡約,亦是可持續發展的先鋒。圖片|Facebook@thepangaia 為了積極減低對地球造成破壞,該書籍更有延伸項目,就是與 PANGAIA 合作,製造一件由海藻纖維編織而成的限量版 T 恤,PANGAIA 向來設計簡約,亦是可持續發展的先鋒,將理念置於產品的最前線,創造出一款具環保意識的T恤,由於採用薄荷油處理,使衣服在整個生命週期內,亦持續發揮環保作用,而所有收益更用於 Parley For The Oceans,來幫助他們實踐塑膠污染計劃。他們更表示,喜歡《Plastic Paper》的想法,將一種看似堅不可摧,含有毒的日常物品,以探索設計為陳述。 夢想有一天,盼望地球能擺脫塑膠製品。 ——PANGAIA 《Plastic Paper》不僅可反映歷代平面設計,亦可從中思考塑膠袋正在破壞着我們的環境,貪方便的習慣,讓我們依賴成癮。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一物」:【環保】日本藝術家膠袋攝影集:膠袋已成匿名者表達設計的畫板 March 28, 2019 at 03: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YxdBCf

2019年3月27日 星期三

就是討厭三色豆?冷凍蔬菜比你想得更營養 https://ift.tt/2HSM0Wu 食力foodNEXT 許多人認為,經過處理後的冷凍蔬菜感覺好像比較不營養!但這是真的嗎? 圖片|食力提供 隨著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加速,慢慢地我們開始得從「營養健康」與「方便快速」之間做選擇。即使偶爾忙裡偷閒能夠到市場採買,等到真的想起來要下廚,這些原本新鮮的蔬果可能早就都發黃軟爛。為了因應烹飪的方便性與蔬果保存問題的「冷凍蔬菜」就這樣問世了!但可能有人認為,經過處理後的冷凍蔬菜感覺好像比較不營養!但這是真的嗎?(推薦閱讀:冷凍食物比不新鮮的食物營養高) 冷凍蔬菜 營養價值可能更高 一般市售冷凍蔬菜,在蔬果採收進廠後便會經過選別、清洗等加工處理,而其中最為關鍵的加工技術便是「殺菁」。 蔬果本身存在天然的酵素,例如:多酚氧化酶(使蔬果氧化褐變)、果膠酶(使蔬果組織軟化)等,這些酵素在蔬果冷凍或冷藏的過程中仍然會持續作用,進而導致蔬果中營養流失與色澤質地的改變。而「殺菁」的原理便是透過加熱的方式破壞酵素的活性,以達到保存的效果。在殺菁完成後配合「急速冷凍」,更能使得蔬果中營養成分能被有效保留下來。 然而,相較部分市售蔬果可能因為儲運時間較長或賣相等因素考量,會在蔬果未完全成熟前就提前採收,雖然蔬果在採摘後仍會繼續熟成,但還是很難達到在枝幹上完整成熟的營養價值。更不用説從市場採買回家冷藏到軟腐的不新鮮蔬果,與急速冷凍的成熟蔬果相比,其營養價值可能還不如冷凍的更好。 二段式「殺菁」技術 讓口感更升級! 殺菁與急速冷凍技術的結合解決了營養流失的問題,但在傳統的殺菁技術中常以「一段式」的熱處理方式來避免蔬果營養流失,卻也同時容易使得蔬果組織軟化,影響口感。 為了解決同時要保留營養又不犧牲口感的問題,因此後來又衍生了「二段式殺菁」的技術,顧名思義就是「分段式的殺菁」,先以中溫(50~70℃)預煮,使蔬果中的「果膠酯酶(果膠酶的一種)」活化並分解蔬果的果膠分子,使被分解的果膠分子與鈣離子重新結合形成穩定的組織結構,讓蔬果的質地先變得脆硬,再利用高溫(90℃ 以上)溫度進行烹煮,破壞蔬果中酵素,使蔬果的營養成分可以不被破壞而有效保留下來,搭配均勻的急速冷凍後,讓冷凍蔬菜在保有營養的同時,口感也更為升級!(推薦閱讀:菜不是吃越多越好!十個超實用的蔬菜清單) 不是所有蔬菜都適合冷凍處理 但目前市售的冷凍蔬菜種類並不多,最常見的就是常用在濃湯或炒飯的三色蔬菜(豌豆、玉米、紅蘿蔔),無法迎合所有消費者口味喜好,主要原因是因為並非所有的蔬菜都適合用來做冷凍蔬菜。一般以口感質地較為堅硬、不易水分流失,且需要長時間烹煮才能熟透的蔬菜為主要加工對象。 故可以知道若想透過殺菁的方式來保存蔬菜,選擇適合的蔬菜也是重要的關鍵! 在家也能輕鬆做冷凍蔬菜 隨著加工技術的進展,讓這些冷凍蔬菜能在保有食材口感質地的同時,也將應有的營養價值有效的保留下來。但在家中又要如何簡單的加工保存這些蔬菜呢? 其實一般透過滾水川燙或簡單清炒的方式便可以輕鬆達到「殺菁」的基本效果,但要注意的是在密封冷凍前要盡可能瀝乾水份,因為殘留過多的水份在冷凍時候會產生冰晶,而冰晶就會破壞蔬菜的組織,進而導致這些蔬菜在退冰烹飪的時候口感不良或是變得軟爛。 不過即使學會了簡易的殺菁技術來保存蔬菜,還是要提醒各位這並不會讓蔬菜的賞味期限變成「永遠」,都將蔬菜冷凍處理也不會讓你冰箱裡的蔬菜消失,儘早趁新鮮吃掉它才會! 【原文刊載自《食力》。原標題為:冷凍蔬菜比較沒營養?事實可能超乎你想像!】 延伸閱讀 冷凍蔬菜營養又安全? 冷凍食品如何保持風味?秘密在冷凍速度! March 28, 2019 at 0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SM0Wu

吳淡如專文|三十歲的茫然,我在印度學會放下 https://ift.tt/2JKJZhs 有方文化 吳淡如專文,30 歲看似精彩的生活,只有自己知道靈魂有多脆弱。她說我們的能量必須是一口井,那個掘出源源湧泉的人,始終是勤於自救自足的妳。 剛跨過三十歲的那幾年,應該算是我感覺自己最老、最茫然的時候。單身,收入頗豐,忙碌,有過幾段不太如意的感情,也有固定男友。看來生活精彩,但是只有我自己明白,我的靈魂多麼虛弱。 那幾年,大過年假期長,我一結束工作就飛往印度的某社區靈修,糊里糊塗上了一堂「薩滿的大地能量課程」,課前甚至連薩滿是什麼都沒搞清楚。一上課才知道,老師是一位新時代的印地安女巫。(推薦閱讀:在印度心理諮商:你要的愛與陪伴,都要先在自己身上找到) 有一堂課,她要我們閉著眼睛想像自己是某種動物,又吼又叫;隨著音樂群魔亂舞,圍著一個想像中的火爐,從外往內,每一步,都要想到不愉快的事,不管大小,不論是誰,狠狠把那個討厭的事或人,丟到火裡燒掉,獸吼一聲!燒了什麼只有你自己知道。 圖片|吳淡如臉書粉絲專頁 「不管廚房裡的小強、童年陰影、父母、負心男友!別怕,都燒掉!」 祭典音樂響起。我本來以為我從來不記恨,沒想到我能丟進火裡燒掉的東西,還真是源源不絕!音樂乍停時還沒燒完。閉眼的我聽見身邊不太熟悉的各國同學,有人聲聲啜泣。 換成了非常溫柔的音樂。「把你燒掉的東西,一一撿起來放心裡,每往外走一步,撿起一個,往後一步。」 無聲的淚水流下來。我明白放進來的東西已經和我燒掉的東西不一樣。從小最讓我糾結的,其實是不管我怎麼做,從來沒讓母親滿意過⋯⋯這當然也是每年過年時我竟不願回家面對團聚的原因。我的逃亡性格一直濃烈。(推薦閱讀:鏡中母女:我的一切努力,是為了不像母親) 當下這個領悟不可能驟然改善關係,但它幫助我面對了原本想要隱藏的某些愛恨痛憂。我慢慢的了解,母親也並不是故意要讓我不舒服,她內在或許也有某些能量在衝撞著,焦慮的在尋求某種出口。她不自覺自己幸福,所以並不知道自己變化如浪的情緒與不規則的控制欲會讓愛她的人難過。 多年觀察,不管擁有多少,只有一種女人能夠真正幸福,那就是:誠懇面對一切困擾,能解決的解決,不能解決的就不憂惱,自己活得不欠缺,自覺幸福。 不管別人說什麼,她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能自我對話:「嘿,現在我能為妳做什麼?」 那是真正有價值的理性與感性。 最不幸的,就是一味覺得自己孤苦,一直向外求憐,把願望及控訴都掛放在他人身上。 要讓女人活得好的能力,始終應是自發性的。惡水不時會來,若不想溺水,妳得學會游。妳要活,就要讓自己身體愉快,精神也健康。 身體愉快─—有時隨興放開跑個五公里,比在原地焦慮的想著問題好。 精神健康—─做妳喜歡的事,比如閱讀遠比聊八卦或追劇讓我不空虛。 我們的能量必須是一口井,那個掘出源源湧泉的人,始終是勤於自救自足的妳。 本文摘自吳淡如《人生雖已看破,仍要突破》。由有方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人生雖已看破,仍要突破》 March 28, 2019 at 02: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KJZhs

《祝我好好孕》最真實生產紀錄片:生孩子,不是浪漫的事 https://ift.tt/2HUNnUE 迷人新鮮事 生小孩和生紀錄片,哪一個比較難?花費五年的時間,紀錄片《祝我好好孕》紀錄「助產師」這個幾乎被台灣人遺忘的職業,如何透過順勢、自然的技巧協助婦女生產,用攝影機拍下誕生的美好。 希望影片能呈現真實的過程,電影不刻意迴避裸露鏡頭,卻因此第一次分級審查被分為「輔十二」級,導演無法接受評審對生產的誤解、對女性身體裸露的負面觀點,於是透過一再溝通,不僅扭轉分級審議結果為「保護級」,也促成文化部全面檢討分級審議的制度。 生小孩和生紀錄片,哪一個比較難?由蘇鈺婷和陳育青共同創作的《祝我好好孕》,用五年的時間生一部作品,加上導演自己的孩子,共有十幾個寶寶在拍攝過程中蹦出來! 她們紀錄「助產師」這個幾乎被台灣人遺忘的職業,如何透過順勢、自然的技巧協助婦女生產,用攝影機拍下誕生的美好,也紀錄現代人對生命的期待、不安、恐懼⋯⋯。兩位導演帶著孩子一路走過獨立製片艱辛的過程,深感生小孩和生紀錄片都很有挑戰性、也很有成就感。 蘇鈺婷和陳育青選擇用雙導演的方式合作,互相支持、充分利用育兒夾縫時間工作。拍攝生產的時程總是很難預期,陳育青先把孩子哄睡了、背在身上工作,等到孩子快醒了,就急 Call 蘇鈺婷上場繼續。遇到正在拍攝重要畫面、孩子卻醒了,媽媽要火速塞奶「消音」。細心的觀眾可在看片時聽到一些咿咿呀呀的「畫外音」,就是導演小孩的外星語!前作《祝我好孕》後製時,蘇鈺婷也在懷孕後期,到五樓公寓的剪接家一趟要停下來休息三次,才能抵達;短版首映當天,來了好幾位助產師捧場,她挺著足月的肚子出席,對主持人說,等下就可以直接在戲院生了! 《祝我好孕》一連得到新北市紀錄片獎、女性影展銀獎、香港華語紀錄片冠軍肯定,鼓勵兩位導演繼續生下一部長片。新片名一直喬不定,蘇鈺婷還讓女兒抓周選片名,非常逗趣。從《祝我好孕》到《祝我好好孕》,多了「好」字,生女又生子,她們號稱「包生製片組」,全然感受不到少子荒!每一次放映結束,觀眾總會好奇導演如何選擇拍攝對象?為何經歷那麼曲折?主角琬婷在舞台劇演出時大喊「我不要剖腹產」,現實生活中,她卻懷有胎位不正的寶寶,攝影機跟隨她出入不同醫院、用各種療法尋找自然產的可能,一直到生產前一刻都沒有人知道她能否如願?另一位主角詩薇,產後數月孩子遺憾病逝,讓拍攝團隊震驚又悲傷,幾乎無法繼續拍攝。 蘇鈺婷和陳育青認為紀錄片並不是夢幻唯美的廣告,她們希望影片能呈現真實的過程,並不刻意迴避或裁切裸露的鏡頭,第一次分級審查被分為「輔十二」級,評語寫道:「內容涉有孕婦生產過程⋯⋯對未滿 12 歲兒童之行為或心理有不良影響」。導演無法接受評審對生產的誤解、對女性身體裸露的負面觀點,於是透過記者會、公聽會、陳情,一再和相關單位溝通,不僅扭轉分級審議結果為「保護級」,也促成文化部全面檢討分級審議的制度。導演說:「生產是全家人的事,我們希望社會以正面、正常、正確的態度來看待」。 《祝我好好孕》入圍 2018 釜山影展競賽單元,在世界級的影廳讓韓國粉絲感動落淚,映後一位男性觀眾大喊:「何時在韓國上映?」但導演想讓台灣觀眾搶先一步,決定發起「台灣囡仔順產計畫」,要集合眾人之力將《祝我好好孕》推上院線。 募資計畫已於 3 月 8 日起跑,設定三階段目標,預定 6 月 6 日在戲院上映,並提前於五月舉行全台四地六場的募資首映,最終希望結合 NGO 推動公益巡迴放映,落實生產教育和生命教育。 《祝我好好孕》院線上映&公益巡迴:台灣囡仔順產計畫 March 28, 2019 at 10:3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UNnUE

30 歲後的重訓指南:醫師說這樣訓練肌肉 CP 值最高 https://ift.tt/2U2IoIO 早安健康 醫師指出,人體下半身的肌群佔了全身肌肉質量的 2/3 以上,非常關鍵。如果只練二頭、三頭、胸肌等上半身肌肉,而忽略臀腿,等於只練全身上下大概 20% 的肌肉,那就只會得到 20% 的好處。 來看看該如何在家練下半身吧! 圖片|Pixta 減脂同時也要顧肌肉  想要瘦得健康美麗,關鍵在於體脂與肌肉的多寡,但在過程中可能連肌肉都一起流失。無論是想增肌或減脂,史考特醫師說其實實踐的是同一套方法,差別只在飲食與重訓的比例分配。  「減脂的過程中,其實很多人減去的不單只是脂肪,連肌肉都可能一併流失。」史考特醫師說,即使目標是減脂的人,雖然飲食調整是關鍵,但也該培養重訓習慣,目的是為了盡量保留肌肉量,讓基礎代謝率不要下降,體能也不會因此減弱。  減脂:八分吃、兩分練  想要甩掉脂肪的人,首要之務是「控制飲食」。史考特醫師建議,飲食以優質蛋白質及纖維質等天然食物為主,並少吃加工食品。  增肌:八分練、兩分吃  增肌則與減脂相反,史考特醫師指出,若是認真鍛鍊,就算飲食沒有特別大的改變,大概也能得到 80 分的效果。「當然若是瘋狂鍛鍊,飲食卻也吃得少導致營養不足,對肌肉的生長也是有限。」  鍛鍊下半身肌肉 CP 值最高  史考特醫師指出,人體下半身的肌群佔了全身肌肉質量的 2/3 以上,所以非常關鍵。如果我們只練二頭、三頭、胸肌等上半身肌肉,而忽略臀腿,等於只練全身上下大概 20% 的肌肉,那就只會得到 20% 的好處。  對於年長者更是如此,史考特醫師進一步提及,「肌少症」患者常常是下半身肌肉萎縮,導致走路速度減慢、無法爬樓梯,甚至沒辦法從椅子上站起來。年長者鍛鍊肌肉最主要的目的是能行動自如、不會坐輪椅或臥床等等,所以維持下半身肌力對他們而言顯得更重要。  30、40 歲推薦訓練動作:後弓箭步  史考特醫師說明,後弓箭步是將全身重量分布在一隻腳上,就能提升訓練強度。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挺胸收腹並往後跨一大步,後腳的膝蓋往地面彎下,前腳的小腿盡可能保持與地面垂直。   當後腳膝蓋輕微碰地後,大腿與臀部發力將自己撐起,回到原先站姿。 小提醒:下蹲時動作放慢,避免讓後腳膝蓋大力撞擊地面,造成受傷。  50、60 歲推薦訓練動作:椅子深蹲  史考特醫師指出,由於有椅子的保護,安全性比較高。即使肌力、平衡感衰退,或膝蓋有些不舒服的人,也很適合在家鍛鍊。  站在椅子前方,距離椅子大約半隻腳的距離。 如同坐椅子般,臀部先向後推,膝蓋慢慢微彎下蹲。 當臀部碰到椅子時,再以臀部的力量讓自己站起。 本文由《早安健康》授權,原文詳見《醫:人人都應該重量訓練!醫師親身示範CP值最高運動法》,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把癌症當感冒…存活率不到10%,43歲CEO癌末重生之路 教你4招終結疲勞感!台大醫師不碰1食,2年狂甩15公斤 March 28, 2019 at 10: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U2IoIO

為照顧父母而中斷夢想,我以後會後悔嗎? https://ift.tt/2FxOKG1 皇冠出版 那年,她舊金山學校都申請好了,但母親一夜之間中風倒下。她是家裡唯一孩子、父母唯一依靠,她別無選擇。整整七年的時光,她的世界只有家和醫院,她還沒有老,卻覺得自己已經艱難地活了一輩子。 這個冬天的傍晚十分濕冷,窗外飄著綿綿細雨,她看著外面灰沉沉的天空,再看看空蕩蕩的屋內,心想今天應該是不會有人來了,還是提早打烊吧。 但打烊後其實也沒什麼事好做,還不是一樣關在這個屋子裡,看書整書,洗碗洗衣,走來走去,一如每一天的日常。她的生活不過就是開門關門的差別,度日如年,過一年也像一天。 她環視室內,看著眼前一排排的書架,其中多的是五年仍沒有賣出去的書,就像她的人生,停滯不前。 她沒情沒緒,正準備關門,卻見一個年輕女子走進門來。這女子留著及肩的頭髮,穿了一身白衣黑裙,簡單的剪裁卻襯出非凡的質感,腕上那只價格不菲的提包更呈現了某種低調的時尚品味,另一手則提著一籃包裝精美的蘋果。這女子與她的視線接觸的那一瞬間,臉上閃過不確定的、驚異的、遲疑的表情,但猶豫半晌之後,仍向她走來。 「請問,是方老師嗎?」 她訝異地看著對方。「妳是……」 「我是江曉月,老師還記得我嗎?」 大學畢業之後,她曾經在一個女子高中教了三年的美術,眼前的這個女子想必就是她當年的學生之一。但那是太久以前的事了,此刻她的腦海中毫無印象。一時之間,她吶吶地不知該有什麼反應,對方卻把那一籃蘋果放在桌上,然後熱情地執起她的手。 「方老師,好久不見!您都好嗎?」 她好嗎?在人跡冷清的城市邊陲開著一間生意冷清的二手書店,過著人際冷清的單身女子中年生活,沒婚姻,沒子女,沒家人,也沒感情,這實在不太好。空氣裡總是有輕微的霉味,她總是覺得自己彷彿就要在孤單無聊中悄悄蒸發。她好嗎?她在心底冷哼。這不是她想要的人生,可是也這樣過了十年。 她輕咳一聲,當作模稜兩可的回答。江曉月又說起先前如何從某個同學那兒聽說方老師開了一間二手書店,自己如何在繁忙的事務中空出時間,好不容易才找到這兒。並道歉說因為不知道這裡的電話,無法事先打電話來告知,但願如此臨時的行徑沒有打擾了老師。 「只能說我太想念老師了。」江曉月依然執著她的手。「我這次回台灣,目的之一就是要來看方老師。現在看到老師身體健康,我就放心了。」 「喔,妳不住在台灣?」她隨口問著:「那是住哪兒呢?」 「我住在舊金山,但我父母家還在台北,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回來陪陪他們。」 舊金山。她的心瞬間下沉。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她不能聽見這個地名,否則心裡就要翻騰著幾乎令她無法承受的情緒。經過這些年,再聽到這個地名,她的心裡還是難以釋懷。 那裡本來是她的夢想之地。當年她學校都申請好了,出國手續也辦好了,甚至房子都越洋租妥了,未料母親在一夜之間中風倒下,推翻了她全部的計畫。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在那個當口,她也是父母唯一能依靠的對象。除了留下來照顧母親,陪伴父親,她別無選擇。 當初說好要一起出去的男朋友並沒有等她,逕自出國了,她不能怪他,畢竟那是他的人生,她也不願意他為了她而耽誤自己。但她心裡很清楚,這一別,恐怕就成了陌路。果然,相隔半個地球的距離,黑夜白天的顛倒,使得彼此彷彿失聯,於是這段感情很快地無疾而終,先前的相愛好似幻夢一場。多年後,聽說他已在美國落地生根,成為一名心理醫師,娶了一個日裔美籍的妻子,她心裡惘惘的,覺得有如在聽別人的故事。事實上也真的已經是別人的故事了。 至於她自己,人生彷彿一艘擱淺在暗礁上的船,整個停擺了。 圖片|來源 整整七年的時光,從二十八歲到三十五歲,她的世界只有家裡和醫院,先是母親,然後是父親,她看著自己父母的病痛,看著醫院裡數不盡的生老病死,她的心境很難不蒼涼。縱使曾有夢想,也遠如天邊雲煙。好好地活著與好好地死去都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她還沒有老,卻覺得自己已經艱難地活了一輩子。 先後處理了父母的後事之後,她又花了三年的時間整理那些堆滿回憶的遺物,有太多丟不掉又留不下的東西,牽牽絆絆,拉拉扯扯,每天整理了一批下決心捨棄,第二天又全部揀回來。那像是她人生的隱喻,某種徒勞無功,某種原地打轉。最後的結果是她大病一場,一個人在屋子裡躺了七天,她心想若這樣走了就算了,若病好了,她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屋子。 好轉之後,她找來回收業者,把一屋子的東西全部運走。然後她賣了老宅,從城東邊緣搬到城西邊緣,開了一間二手書店,自己就住在書店的樓上。她的屋子像是修女所在的修道院,只維持著最簡單的生活所需。她的日子也像修女,無人可交遊,大半的時間靜默無語。如此一眨眼,五年又過了。 現在她四十三歲,是鄰居眼中那個古怪孤僻的女人,只有一屋子賣不出去的舊書作伴。 「……我在舊金山藝術大學拿到學位之後,曾經留在學校工作。我和我先生當年是一起出國的,但他學的是心理,和我讀的是不同的學校。留學生的日子其實很辛苦,還好我們熬過來了。現在我有自己的畫廊……」 她以為這是另一個平行時空的她在說話,好半晌才發現說話的是江曉月。她看著江曉月光采煥發的臉顏,心裡有著奇怪的感覺,怎麼會這樣?那應該是她的人生啊,為什麼卻由另一個人的嘴裡說出來?她的人生什麼時候被盜走了?現在這個舊書店的女店主又是誰?難道自己一輩子就只是這樣了嗎? 她從江曉月的手中抽回自己的手,但自己也覺得這樣的動作有些唐突,於是掩飾著說:「喝茶吧,我給妳泡杯茶。」 「不用不用,老師別客氣。」江曉月說:「我今天來,只是想來跟老師說聲謝謝。因為在當年,我一直很迷惘,不知道自己未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但老師給了我一個榜樣。那時,您好漂亮,我還記得您總是穿著白上衣和黑裙子,一頭及肩的長髮,一雙平底鞋,走起路來好輕快,好活潑,您的臉上永遠帶著笑容。您說,年輕的時候就是要出去看世界,不要把自己關在一扇門後面,要像鳥一樣去飛,不要像青蛙一樣把自己局限在池塘……」 有嗎?她曾經有過那樣神采飛揚的時光?她怔怔地看著江曉月,忽然想起來了,當年確實有個女孩總是以仰慕的眼神望著自己。那個女孩並不是班上最有天分的學生,可是卻最認真,把她說的每句話都抄在筆記上。她請那女孩當美術小老師,每次女孩收了全班的美術作業到辦公室來拿給她的時候,都會附上一張小卡片與自製的手工花朵,上面寫著對她的傾慕與喜愛。 她想起剛才,久別重逢的江曉月乍見她的那一瞬間,臉上閃過的驚異與遲疑,那樣的眼神令她刺心,但又能如何?她早已不是當年的她了。江曉月是她教過的最後一屆學生,就是在那年,當她辦好手續準備赴美時,她的母親忽然中風,一夜之間改寫了全局,她的人生從此再也回不去。 再也回不去了嗎?她心底的疲憊瞬間泉湧,覺得自己彷彿一幢崩塌的樓房。或許是因為看見她的臉色不佳,江曉月體貼地說:「老師,您看起來累了,我也該告辭了。請好好休息,我下回再來看您。」 她並沒有挽留,但還是送到了門口,江曉月離去時擁抱了她一下,她猝不及防,只好接受了。那是個柔軟、溫暖又芳香的擁抱,那是人的溫度,她很久很久沒有感受到的溫度。不知為什麼,她的眼中瞬間蒙上淚的薄霧。 關上書店的門後,她提著那籃蘋果走上二樓,想起以前,她也曾經買過一籃蘋果,帶到那個女子高中去,讓她的學生學習素描。下課後,她把蘋果當成獎勵,分給了幾個畫得特別好的學生,其中應該就有江曉月吧?她的臉上不自覺地泛起笑意,那是很可愛的回憶。 而自己有多久沒畫畫了呢?現在還畫得出來嗎?她早已把所有的畫筆與畫作都毀棄焚燒了。找回收業者來清運的那次,她還丟掉了全部曾經得過的美術比賽獎杯。 是的,人生是回不去了,但是,過去也過去了,雖然她曾經為了照顧父母而中斷了自己的夢想,可是現在的她是自由的,雖然她沒有成為以前的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可是未來還長,她還是可以把一些感覺、一些喜愛、一些讓她覺得美好的事物,慢慢地找回來。 至少至少,她可以讓自己快樂起來。 於是她隨手拿起一枝筆,一張紙,對著那籃蘋果,開始了久違的素描。 本文摘自船越耕太《再愛的人也是別人》。由一起來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再愛的人也是別人》 March 27, 2019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FxOKG1

空靈是一種氣場!小美林映唯,自成一格的美 https://ift.tt/2Os1ZvW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新生代模特兒小美 林映唯,也許你曾在 Instagram 上看過他的模特兒生活、女性特質與中性氣質結合得恰到好處的穿搭,與你分享散發仙氣底下的他,其實是個為了理想,努力把握每一次機會的勇敢女人。 她空靈纖細,氣質出眾,模特兒出身的林映唯,一舉手一投足都帶著濃厚仙氣,挾帶著網路超人氣的她,要用演技來收服你心。 圖片|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 林映唯或許真的很適合叫做小美,她不笑時看起來特別冷艷,笑起來時卻結合了性感和清純,如果美麗是種標準,那麼她當之無愧地可以做為一種範本,但這個熱情的女孩子不只有美而已,更多的是與生俱來的好品味。 很多人一開始認識她是在雜誌、廣告和 MV 裡,世新廣電畢業後成為全職模特兒,對著鎂光燈拍著拍著,她開始對表演產生興趣,近年著眼戲劇,在公視新創電影《濁流》裡亮眼登場受到關注後,電影《有一種喜歡》、最近的古裝電視電影《疑霧公堂》、或是改編自肆一小說的《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都能看到小美的身影。(推薦閱讀:入選富比世!專訪藝術家江宥儀:我有點怪,有點壞) 圖片|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 從模特兒轉型成演員,對她而言有很大的不同嗎?她笑說:「陣痛期一定有,剛開始大家覺得你只是模特兒,外界不知道你的能力,我對自己當然也有懷疑,但我把握住每次機會,不管怎樣的角色都會努力嘗試,從每次的經驗多認識自己一點,學習到一些東西。人不就是這樣嗎,甚麼事都有第一次,嘗試了才知道自己的可能性。」 除了更瞭解自己,小美更樂於透過個人影響力讓大家關注社會議題。「開始拍戲之後感受到一種使命感,比如說前兩年拍的《濁流》讓我知道雲林六輕的污染問題,這部戲對我影響很大的原因是,我之前太專注在自己身上,沒有去關心周圍和身處的大環境。拍完戲之後我有很深的體悟,在這塊土地上有很多事情值得被看到、被關注,而且我希望自己可以帶給別人好的影響。」 乾乾淨淨的文藝仙女 如同小美的外型,仔細觀察她帶來的所有物件和衣服,每一件都是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她的時尚風格也是這般,簡單低調中帶有質感的單品是她最喜愛的,不需要名牌或 Logo,因為她自己的氣場已經足夠強大。「十年之後我還是會喜歡現在的穿著,因為這也是我慢慢摸索到適合自己的樣子,自己覺得自在舒服是最重要的,不要一味地跟隨當下流行。」 以簡單質感為基礎,在這之上小美會疊進各種風格,休閒或正式時不時輪番出現,但對她而言最主要的元素就是中性。「我喜歡在女性特質的服裝中帶出中性的感覺,比如說運動風和球鞋的穿搭,我就會用比較有女人味的針織窄裙來搭配。寬褲如果搭配貼身上衣太性感的話,就會配一件男友風的襯衫。」 注重生活品味的她,認為時尚不僅僅關乎服裝,而是各方面的品味養成,也因此從各種生活風格中找尋靈感。「我常在 IG 上面看的不一定是穿搭,反而是建築或美學比較多,一幅很漂亮的家居客廳照片,或是喜歡的一幅畫,都能引發我對時尚配色的靈感。」在自己的 IG 上,他也愈來愈愛分享自己熱愛的事物。「以前比較多彩妝、穿搭,現在更想要分享私底下的樣子,像我其實平時就是諧星,所以想 Po 搞笑的東西,或是有共鳴的一句話,分享多一些有意義的事。」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林映唯 小美(@patricia_meimei)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9 年 2月 月 1 日 上午 5:02 張貼 水作的女人 很多人看見小美的樣子,會直觀地覺得她高冷淡漠,甚至會幻想她是否高傲而難以親近,但真實的她絕對不是這樣,在朋友的眼中,她好玩又幽默,更時常不計美女形象搞笑。「我覺得我是好玩的、多面向的、百變的、趣味的,我是彈性很大的人,就像水一樣可以裝在任何容器,可以變化成任何形狀。」 個性隨遇而安的小美,面對愈來愈多的戲劇邀約,忙碌之餘依舊堅持自己的步調,她說:「難過的時候就難過,唱情歌、直接大哭發洩都好,不必立刻要吸取正能量。不用把每個人生階段都填的很滿,適當的留白是很重要的,跟朋友聚會當然很好,但留一點時間認識自己對我而言蠻重要,可能是看場電影、聽音樂、看書或是整理家裡,獨處是我很重要的時光,也是充實自己的最好方式。」 ​​​​​​​圖片|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 烏克麗麗、筆記本、粉絲的卡片 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拿起烏克麗麗自彈自唱,能讓我忘卻眼前的煩惱。這個樂器是自學的,在摸索的過程中尋找樂趣也是一個很棒的體驗。我是一個非常念舊的人,從小到大,人家寫給我的所有卡片我都一定會留著,我也會經常回顧。 今天帶來的都是粉絲給的,還有一些粉絲很有才華會繪畫創作,每次收到這樣的禮物我都非常開心。在這個時代裡帶這麼大的筆記本已經不常見,但對我而言很重要。裡面不只記重要的事,任何我想要寫的、在思考的事情都會寫下來。所有天馬行空的想法都在筆記本,連琴譜都寫在裡面。(推薦閱讀:告別模特兒的美麗框架!Natalie:這是我的人生,何必滿足所有人?) ​​​​​​​​​​​​​​圖片|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 陶瓷和《解答之書》 我喜歡蒐集容器,這兩只陶器是我在鶯歌做的,只是其中兩個,還有其他比較大的沒帶來。我覺得陶藝除了能夠陶冶心性、讓心平靜,還能訓練自己的專注力。很多時候我的朋友們有感情、生活或工作上的疑惑困境,都會來尋求我的建議或單純地抒發。當某個關卡過不去的時候,我會拿出這本書,大多時候它只是撫慰心靈的作用,但我就是希望自己能給朋友這樣的力量。 Text /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Photo /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本文由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The Future Is】自家設計自己挺!台灣的國際之光,這5個台灣設計師品牌你必須要知道! 地表最魔饒舌怪才,Leo王 理科太太:「你應該打從心底愛自己,只有當接納自己的時候,全世界才會愛你。」 March 27, 2019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Os1ZvW

長大以後,還有純粹的愛情嗎? https://ift.tt/2JIloKs KnowYourself 成年以後的愛情,為什麼相較起學生時期的愛戀複雜?成年人有可能談一場純粹的戀愛嗎?為你收錄五個社會人士的戀愛經驗,一起從故事裡找到重新認識愛、相信愛的力量!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上週,辦公室裡聊起了「成年人的愛情」這個話題,有些單身的抱怨,工作後認識新的人太難了,有些已經有家屬的人也表示,其實工作之後的戀愛,談了也跟沒談一樣,因為太忙了,根本沒有時間見面。   我們將「成年人戀愛」定義為: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後的戀愛,並在粉絲群以「成年人還有愛情嗎?」為題,先做了一番小調查。在總共收集到的 788 份有效問卷,單身人群佔 70%,已有伴侶的人佔 30%。   在非單身的粉絲們中,有 26% 是通過交友軟體認識的另一半,而對於單身人士來說,社交圈侷限,沒有渠道認識新的人成為他們單身的主要障礙。  對於大家最關心的話題,「成年人是不是比較難僅僅因為喜歡而在一起?」總共有 68%(數量 536 人)的人選擇了「是」,同樣有 60% 的人認為,成年人的愛情即便口頭上說了在一起,也很難再找到戀愛的感覺。 為什麼看起來,離開校園後,進入工作狀態的愛情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成年人還有愛情嗎?我對此產生了好奇,並訪談了幾位對成年人的愛情有很多感觸的人,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年輕時,愛情是不計回報,但現在最重要的是游刃有餘 麋鹿小姐,28 歲,外企管理層  我現在的感情狀態可能是「成年人的愛情」當中比較典型的。如果把一週的時間折合成 100%,不算上睡覺,我跟現任相處的時間包括面對面約會、發短信的時間,可能只有 15%-20%。我很享受這樣的狀態,我們可以有很多自由時間可以支配。    年輕時,我可能對待感情的態度是不加考慮的投入與付出,但現在這個階段我們都認為感情最重要的是,能讓彼此都游刃有餘,放鬆的做自己。    比如,現在談戀愛,並不是每條信息都會回复。而是在你需要對方的時候,他能夠及時給到溫暖,給到足夠的、實際的支持和幫助。在戀愛初期,我和他對於感情的表達方式很不一樣。我是一個每天都要說小話和情話的人,而且這個狀態是不遺餘力的。比如,我會時常跟他說我想你了,想要用力抱著你;我在路上看到了一隻可愛的小狗,也會迫不及待地分享給他。  但我發現他不會給你同樣的回應。像是可愛的小狗這樣「無意義」的消息發過去,他常常都不會回覆。可是如果我跟他說:「我在路上流鼻血了」,他就立馬秒回。 游刃有餘的狀態也要求你不能「太任性」。一方面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慾望,另一方面也需要你學會在人際關係中做減法。這可能跟我的年齡和工作久了有關,我現在覺得,自己的工作社交、私人朋友都需要花時間維護,一段穩定並且持久的愛情可能在這個過程中,花費我的精力是最少的,我只需要在跟他見面時,能夠做到心理層面上真正的放鬆就夠了。 這段感情中我最大的體驗是不會再去燃燒自己。在這段感情之前,我有段長達 4 年,非常炙熱的愛情。當時覺得那個人就是我的「the one」,我們無時無刻都非常想要見到對方,說著情話,但現在感情中的炙熱我只想 put aside,兩個人在一起這把火有沒有燒起來,有什麼緊要的呢?  圖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劇 每天都被生活折磨的成年人,連性生活都有心無力了 大大大太陽,26 歲,正在考公務員 我跟他的愛情,成也性生活,敗也性生活。剛開始在一起的時候,性生活就像一日三餐一樣是必需品,但當我們工作之後開始同居了,反而性生活的頻率直線下降。從住在一起到現在,最久的一次是兩個人同睡在一張床上,3 個月沒有一次性生活,簡直太詭異了。  在我的感情觀中,性是感情中最大的儀式感,你從中體驗到的愉悅感是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的。年輕的時候,我們還在學校裡面,一周至少會去外面開一次房,最多的時候一周能有個 3、4 次,那個時候性能解決我們一切問題,包括吵架,我們彼此都覺得在「性」上,對方是不可替代的。 但我們住在一起後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很難有「性」趣的時候。有時候我也會暗示他,說我們已經同居在一起,已經三個月過著無性生活了。他的反應很疲憊,認為我在無理取鬧,白天工作已經夠累了,哪裡還有其他力氣?(推薦閱讀:信任比相愛還難?提升伴侶親密與信任感的五個方法) 還有對「性」的探索和新奇的幻想也明顯沒有了。年輕的時候我們會在賓館裡製造很多情趣,當時的「性」是迫不及待的探索對方的身體,但現在只有流水線式的「性」,是一種疲於應付,也是一種所謂對彼此還有感覺的交代。畢竟 life 已經 fucks us everyday了。 現在我已經不奢求像過往那樣的性生活了,我跟他調整了策略,「保質不保量」,就算一個月只有一次性愛,但那一次性愛的質量一定要讓對方能獲得滿足感。沒辦法,成年人愛情的消逝,就是伴隨著性生活的逐漸減少,性可能成了維繫這段感情最後一根稻草。  成年人的愛情,是個逐漸失去夢幻感的過程 肖美好是真的美好,28 歲,事業單位 曾經我真的非常鄙視相親,覺得把自己當成物品一樣,跟對方等價交換婚姻,是一件非常噁心的事情。但當我開始進入事業單位工作,才發現當初我討厭的,已經成為我需要經常面對的事情,現在相親對我來說很家常便飯。  我是工作了兩年之後才發現,事業單位有事業單位的特殊性,在這裡,XXX 人的妻子會無形中成為單位裡人們談論的閒資,她的小孩在哪裡上學,穿什麼衣服,節假日去哪裡度假成為一種生活標竿一樣,供單位裡面的人羨慕和模仿。  我發現如果想在單位立足,或者工作仕途比較順利的話,相親脫單、結婚是一件相對靠譜的事情。因為只有在相親的場合中,你可以光明正大的說出自己的條件、擇偶標準。   我第一次相親時,還保留一絲所謂的浪漫化、有趣的幻想,也許在相親的過程中,會聊的很開心呢?不是也有那種相親遇到真愛的故事嗎?但,當我跟他們見面時,這個幻想完全破碎了。這的確是一種等價交換。我也摸清了,原來我在婚戀市場上,是這個價位。  經歷了這次相親後,我開始琢磨我以後要怎麼辦,戀愛、婚姻這條路怎麼走。我突然意識到,進入到工作狀態中,你必須得讓自己從成年人的角度思考,自己現在適合什麼樣的人?自己對於另一半有什麼實際的要求。   在校園時期,包括我在沒工作之前,一直嚮往的是一種特別夢幻的感情,就像顧城寫給他老婆《夢幻的魚群》裡描述的那種狀態:你在我旁邊沒有睡,我們是怎麼開始談話的,我已經記不得,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就給你念起詩來,又說起電影說起遙遠的小時候的事。  當時不知道具體的愛是什麼,只明白這是我想要的狀態,但在經歷了幾段浪漫化的感情之後,發現沒有經過認真思考和規劃的感情,剛開始在一起是一種甜蜜、浪漫,但後面真正開始落到實處,落到生活的細節中,真的很悲慘。   成年人的愛情其實是一種去浪漫化的過程,我也是在一次次相親之後,才開始明確自己的定位和擇偶觀。我不再想要之前追求的完美精神伴侶,我只想未來的另一半能夠滿足我物質的需求多過精神,兩個人在一起互相依賴,然後有一定的私人空間就行了。   圖片|《春嬌救志明》劇照 成年人的愛情最要緊的是拿捏分寸,來維持一種平衡 儒米圓子,31 歲,律師 年輕的時候我跟前任更容易被那種「失控感」的激情所吸引。因為我的職業是律師,平時下班會很晚,都要在 10 點左右,而且還一定要職業正裝。但那次他要來,我 6 點就提前結束工作溜了。當天下著大雨,交通堵塞,我在路上穿著正裝就跑回了家裡,滿身濕透,我當時還覺得這種經歷也非常有意思。  但現在會覺得,如果要長久的經營親密關係,這種失控的刺激感,還不如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舒適感來的重要。  在上一段感情以失敗結束後,我仔細反思當中存在的問題。我發現我當時追求的所謂「失控感」,往往建立在不確定對方是否足夠愛自己的基礎上,我需要製造驚喜和所謂的激情,來反覆考驗對方。(推薦閱讀:致我所愛之人:死後,我眼睜睜看丈夫和別人戀愛) 而在現在的關係中,我已經有了足夠的安全感,不會刻意的戰戰兢兢的去討好對方,即便我確實是有著急的事情冷落了他,現任也能夠理解。當然,我也不會因為他的理解就恃寵而驕,我還是希望能夠滿足對方的需求。  進入成年人的戀愛模式,最緊要的是拿捏好分寸,這樣在無形之間會讓我們保持彼此愉悅、舒適的狀態。他往前邁一步,我就往前走,他如果停留在原地,那我也按捺不動,等到相對合適的時機再說。  這種分寸感拿捏好了,我們兩個基本上沒有出現過非常激烈的爭吵,就算吵架了也最好能夠在當天晚上把問題好好溝通,力求不吵「隔夜架」。對於隔夜架,我跟對方都有很大的共識:吵架千萬不能吵隔夜架,之後翻的舊賬都是當時沒有解決好的坑。  現在最快的一次從吵架到和解,時間大概不超過1個小時吧。成年人的吵架,對現階段的我們來說,不計較輸贏,而重視結果。問題有沒有解決?同不同意?現在可以休息了嗎?如果這些問題都達成一致了,那就沒必要去計較誰對誰錯。  都說成年人的感情很複雜,我反而更能追求純粹的感情 insomniamoon,31 歲,戲劇出品人  在認識我丈夫之前,我一直以為我的人生就應該這樣過下去。當時我自己正面臨自身事業上的一個節點,是自己出來單幹,還是繼續為別人工作?我的職業身份是戲劇出品人,正好在拍戲的時候認識了他。  我在跟他合作的過程中,我們倆的相處就像好朋友那樣,聊電影、文學。當時我感覺他跟我之前所有的前任和朋友介紹相親認識的人都不一樣。他在藝術上有造詣和自己的追求,在情感是非常細膩、豐富有責任的人。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我多年以來感情中可遇不可求的狀態。  學生時代的我,當時不知道想要什麼,以為有激情就是愛情,不考慮任何「長久在一起」所需要的因素。我會覺得,那時覺得戀愛「單純」、「美好」,反而是因為那時的愛情不用承擔任何實質上的責任,也不需要考慮一些實際的問題。如果用進入社會後愛情會遇到的各種各樣的,現實卻又無可奈何的問題去考驗年輕時的我們,我們真的能夠挺住考驗嗎? 反觀現在這段在成熟後遇到的感情,長久的經營和堅持下來,反而讓我回歸到特別本真、甜蜜的那一面。他是我最好的丈夫,是我的男朋友,也是我最親的朋友。  現在我們已經結婚 4 年了,我們仍然有戀愛的感覺。有時候我三天都沒有戀愛的感覺,我就說:「我不想跟你談戀愛了,我好像這幾天感受不到你的愛。」結婚後的戀愛就跟工作一樣,仍然會保持一種緊迫感,我們會時時刻刻提醒對方,不能有惰性。 作為最親的朋友,他一直幫助我、鼓勵我做自己想做的電影,也激發我很多的創意。現在我在自己想做的電影上有一定的成績,他在自己的領域上也開始小有名氣,我們從來沒有為所謂的現實或者世俗妥協過。   很多人都把世故、油滑,還有對現實妥協當成了成年人愛情的現實寫照,但在我看來,成年人的愛情更加沉靜,能夠讓你從生命層面感受到互相呼應。    對於「成年人的愛情」,我最理想的畫面是《慾望都市》中,Carrie 拿著一本「大師情書」問 Big:「你為什麼從來沒有給我寫過情書? 」Big 說:「是嗎,可能怪我的秘書不心弄丟了。」  然後 Carrie 讀了貝多芬的情書: 要沉靜,因為只有沉靜地思索我們的存在,我們才能完成我們共同的生活目標;要繼續愛我,永遠不要錯判你愛人最忠誠的心 「Be calm my life, my all. Only be calm consideration of our existence can we achieve our purpose to live together. Oh continue to love me, never misjudge the most faithful heart of your beloved.」) 信的最後一句是:ever thine,ever mine, ever ours. 永遠你的,永遠我的,永遠我們的。  在訪談過程中,大家都反覆提到,現在的時間過的太快了,我們彼此都太忙了,我想就像貝多芬這封情書裡寫的,要學會沉靜地思索我們的存在。  March 27, 2019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IloKs

Handsome Lady|柔性領導、伴侶制度,紐西蘭總理阿爾登與她的女性領導 https://ift.tt/2WkGtfk 女人迷性別編輯 佳琦 「如果我們要為紐西蘭定義新的價值,我會說『仁慈』。」 去年,紐西蘭總理阿爾登在聯合國致詞說道。 今年 3 月,基督城槍擊案事發至今,她證明了自己的政治理念。 我們也從她的領導態度、伴侶關係理解到,女性領導者,原來也可以是這個模樣。 賈辛達·阿爾登:紐西蘭的價值,是仁慈 「如果我們要為紐西蘭定義一個新的價值,那我會說:仁慈(kindness)。」 圖片|來源 在過去,談到紐西蘭,我們會想到什麼?想起電影《魔戒》拍攝場景、想起畜牧業與田野風光。但現在,紐西蘭有了一個新的代名詞──38 歲的女性總理賈辛達·阿爾登(Jacinda Ardern),以及她的柔性領導風格。 3 月 15 日,紐西蘭基督城發生一起由白人至上主義者(white supremacist)進行的攻擊事件,兇手利用 Facebook 直播槍擊犯行,意圖「揚名國際」。事件中共有 50 人罹難,29 人受傷。身為國家領導人,阿爾登將其定調為一宗「恐怖攻擊」事件,並表示拒絕透露兇手名字: 時代雜誌報導,阿爾登說:「我們應該要說出失去生命的罹難者姓名,而非這個取走性命的人。當兇手尋求惡名,但我們紐西蘭絕對不會讓他如願,我們連名字都不會提。」 BBC 整理,她也在事發六天內表態,指出紐西蘭應管制半自動槍枝(military-style semi-automatic guns)與突擊步槍(assault rifles),最快將在四月的第一週於國會進行臨時立法。(延伸閱讀:紐西蘭總理處理恐攻,人民自願上繳槍枝)。 「我們可以沒有半自動槍械,但我們不可以因為這些(槍擊案)而令人失去生命。」她說。 她的柔性訴求獲得民間響應。根據衛報 20 日發布的報導,紐西蘭警方表示已收到人民自動上繳的 37 枝槍。也讓人們體認到,所謂的領導力,並不只有剛強一種類型。同樣地,當慰問基督城時,阿爾登也頭戴穆斯林頭巾,以穆斯林的問候語「As-Salaam Alaikum」,表達當我們面臨傷害,並非只有仇恨一種路徑,受傷過後,我們能夠選擇仁慈與團結。 圖片|來源 不一樣的女性領導風格 去年 9 月 27 日,衛報整理了一段訪談影片,比較兩位著名政治人物的領導風格。一位就是阿爾登、另一位則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藉由對照,可以發現兩人在聯合國的發言談話,說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領導風範,以及世界兩種不同的未來。 當川普說:「美國是由美國人所統治的國家。我們會拒絕一種名為『全球主義(globalism)』的意識形態。並且,我們會擁抱愛國主義。(中略)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給予者(giver),我們援助了非常多國家,但別的國家卻很少給我們回報。」而來自南半球小國紐西蘭的總理阿爾登,所言則是: 「如果我們要為紐西蘭定義一個新的價值,那我會說:仁慈(kindness)。(中略)在所有孤立主義、保護主義、種族主義之後,如果我們想要能夠看得更遠,那麼『仁慈』和『集體主義』,會是必要的。」 當紐西蘭基督城槍擊案發生後,我們意識到,她所言不虛。 過去,她曾擔任英國首相布萊爾的國策顧問。在 2017 年 8 月,她回到紐西蘭接任工黨黨魁,同年 10 月,她成為紐西蘭 161 年歷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理。 「紐西蘭承諾,我們會負起自己的責任,打造並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全,致力於促進並捍衛公開、包容性、以及法治的普世價值,希望能達成務實、同理、強壯且仁慈。」 曾有種說法是,女性在職場上為與男性並駕齊驅,時常必須強調自己「男性的一面」。態度剛強、作風強硬、私生活低調。於是在歷史上,我們看見被譽為「鐵娘子」的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以及私生活低調的德國總理梅克爾。但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女性政治人物,也能夠有其他模樣?阿爾登讓我們發現,原來作為領導者,妳能夠以柔性的領導能力(soft managment)著稱。 妳可以務實、同理,強壯的同時,仍然保持仁慈。 女總理可以有親密關係嗎?當然可以,還能帶進聯合國 此外,阿爾登的不一樣,還體現在她的親密關係實踐。 圖片|來源 我不是第一個一心多用的女性,我也不是第一個在職場上生育的女性,世界上還有很多女性在我之前就做到了。(“I am not the first woman to multi-task. I am not the first woman to work and have a baby — there are many women who have done this before.”)她說。 2018 年,她成為史上第二位在任期內懷孕的國家領導人。這個數字,或許你很難相信。但事實上,除了 1990 年巴基斯坦總理碧娜芝布托(Benazir Bhutto)曾於任內生產以外,現代國家還未有第二位女性領導者經歷過同樣的處境。(延伸閱讀:史上第二位任期內懷孕國家領導人!紐西蘭總理:「女性可兼顧一切,但不該獨自承擔」) 她做到了。當然,她也並非全憑一己之力,而是還有一位願意相扶相持的親密伴侶克拉克蓋福德(Clarke Gayford),在背後支持著她。(延伸閱讀:紐西蘭總理與第一伴侶:當妳站上聯合國,我照顧我們的寶寶)她與伴侶蓋福德常在社群網站上「放閃」。他們沒有結婚,蓋福德作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也時常陪同阿爾登出席國際會議。他自稱自己是「附加的一位(A plus 1)」,而他在聯合國照顧襁褓嬰孩的照片,也傳遍社群網路。 圖片|來源 阿爾登讓我們看見,女性領導者並非只有一種樣子 阿爾登當然並非完人,甚至她也不需要是個完人。她讓我們看見,作為領導者,妳可以仁慈,可以溫柔,同樣也會是一個好的領袖。作為女性,妳可以不結婚,可以在最忙碌的時候懷孕,也可以透過討論,讓伴侶帶孩子,畢竟正如她所言:「家本來就是一個團隊。」 從阿爾登身上,我們看到,社會需要的不只是更多單一的女性楷模,而是像她一樣自在,活出自己樣貌的女性主義領導者(feminist leader)。我們同樣期待,在未來,政治領導者不論男女、不論性傾向與性別特質,都能有更多模樣。 圖片|來源 March 27, 2019 at 07: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WkGtfk

「給我雙高跟鞋,我能撐起世界」五原則教你挑第一雙高跟鞋 https://ift.tt/2YtDMtK Bella.tw儂儂 獻給想嘗試高跟鞋,又不知道從何挑起的你,謹記這五個步驟,挑到一雙適合自己,展現個性的專屬高跟鞋!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每個少女小時後總會羨慕媽媽鞋櫃裡的那雙高跟鞋,幻想著自己也能有穿上它的那天。到了自己真的能穿起心中那雙「高跟鞋」的時候,總是又會變的彆扭反而不會走路了!到底怎樣才能像伸展台上的模特兒,踩著 10 吋高的超高高跟鞋就算小跑步也不是問題,原來關鍵出在「第一雙」高跟鞋上! 細跟不要買!粗跟也時尚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第一雙高跟鞋選對了,穿得舒適自然你也會愛上高跟鞋的美麗曲線!之後再穿多高、多細都不是問題。細跟高跟鞋能夠修飾腿型,讓腿看起來更修長美麗,但第一次穿高跟鞋的女孩,切勿一開始就選擇細跟的高跟鞋,走路容易不穩隨時都有踉蹌的危機。可以選擇粗跟的高跟鞋,先習慣惦腳走路才好。(推薦閱讀:不再咬腳!駕馭高跟鞋的五個自信關鍵) 要低不要高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大家一定很常在路上看到各種女生穿高跟鞋,走路卻像鴕鳥一樣彎曲著,OMG!看起來一點都不好看,這真的超尷尬還不如不要穿!初學者真的要小心變成「鴕鳥腳」,一開始不要心急就買火辣的超高高跟鞋,建議可先從低跟的 3 公分買起,之後習慣後再慢慢往上加高度上去,穿得順腳就不會彎曲了。 一字帶也是神隊員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有些女生高跟鞋買過大或者穿久鬆掉,走路時高跟鞋都會掉一下掉一下,甚至直接摔得狗吃屎,最後只好把高跟鞋拖地走。擔心會有這種情況的你可以選擇近幾年也非常紅的「一字帶」!不管是一字帶涼鞋或者一字帶尖頭鞋都非常好看,搭配衣服也很好搭,完完整整地抓住你的腳踝,如果正在考慮要買哪雙高跟鞋的,可以先從一字帶購入!(推薦閱讀:身為女人,你該學會挑對高跟鞋!) 一定要試穿!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很多女生會在網購買鞋子,但什麼鞋都可以在網路買,第一雙高跟鞋千萬別啊!每個人的腳形不一樣,有些人有拇趾外翻、有些人腳趾長度也不太一樣,因此必須些好好了解你的腳到底「適合」什麼高跟鞋,只要有一點不舒服就不要硬買啊!尺寸也要挑選合腳的別買到偏小版型,也許剛開始沒什麼,但一天下來腳絕對會爆炸啊! 這些法寶必收! 圖片|Bella.tw 儂儂提供 「康是美腳後跟貼片」注意!注意!別牌的很快就會掉了,康是美的超不會掉,會緊緊的抓住鞋子,走起路來有很軟舒適!保護腳後跟人人有責啊!「FootGloss」防磨腳蠟這個是塗在肉上的,千萬別塗在鞋子上啊!腳後跟磨腳塗腳後跟、拇指外翻磨腳就塗那,保證不磨腳~「3M 透氣膠帶」這是儂編私心最愛的,可以用 N 次也不會用完!大家要看清楚是有一格一格紋路的喔,不要買到一般醫療用的了! 儂編自己本人就超愛穿高跟鞋的,不論是什麼跟幾乎都有,畢竟像我們這種腿不好看的女孩,就是要靠高跟鞋來襯托啊!不過穿了這麼久下來唯一煩惱就是,上班遲到跑不快,一定要提早出門啊!(淚奔~) TEXT/Bella.tw 儂儂 PHOTO/網路 【本文由 Bella.tw 儂儂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學蔡依林帥氣+甜美的混搭!這10款「春夏撞色」單品不可錯過 愛紗也不穿高跟鞋結婚!舒淇、范范,她們都用運動鞋混搭婚紗 竟有穿高跟鞋一整天也不會痛的秘訣?想達成只要掌握這5件事 March 27, 2019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YtDMtK

給 30 歲的自己:妳的自在獨特,就是最美的樣子 https://ift.tt/2WqnzDM 合作品牌天使 回首來時的每一段旅程,我們都一直在尋找自己的樣子,從別人的眼光裡,在社會的價值裡,終於,我們發現自己最美好的模樣,就是自在坦然的時候。 「我們的生命,不是因為討別人喜歡而存在的,我們是自在之物,我們不必討任何人的喜歡,就可以歡天喜地地背負大地,面朝青天。只要你認定了這一點,枷鎖就被打開,你就可以自由地呼吸了。」——淑敏 Hello 親愛的妳, 今天是妳 30 歲的生日,妳好嗎?這幾年,我們踏入社會,面對各式各樣的人生情境:戀愛、職場、家庭,妳總是把他人的想法擺第一,小心翼翼,深怕任何一個舉動會麻煩別人。那些焦躁與掙扎都是為了現在,妳知道只有活得自在,為自己活,每一刻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每一刻的自在,都是獨有的美好 圖片提供:PIXTA 圖庫 其實過去的每一段旅程和體驗,妳都不曾後悔,因為那些點滴,使妳更了解自己,由於那些困境,妳知道如何讓自己重拾信心,如何適時地溫暖的放手或瀟灑地轉身。 在工作壓力滿溢的時候,妳會為自己沖一杯咖啡;加班的夜晚,泡澡時的天竺葵讓妳重新找回平靜與放鬆;週末穿上舒服的裝扮,與好友約在風格咖啡廳,或者去看一場期待已久的演出,這些時刻的笑容是最美的。 GO UNIQUE!妳比任何人都懂未來在何方 圖片提供:PIXTA 圖庫 這些年來,我們努力在社會的框架裡找到自己的位置,追逐那些不是真正需要的眼光肯定,用標準的笑容回應虛無的讚美,有的時候,妳不是真的快樂。 剛剛妳說妳下定決心了,斷捨離不只是用在收拾屋子,而是要實踐在人生裡。 我為妳感到高興,因為只有拋開束縛,簡單地回應自己每一個需求,才能夠真的愛自己,並且無所畏懼地忠於自己,決定要出發的方向。 在城市裡生活的 10 年,妳總是用雙腳探索生活,期待著有一天能夠掌握人生的方向盤,這麼多年累積的存款,終於可以擁有一部專屬的小車,讓每一天都變成獨特的冒險。 SUZUKI 的全新小車 IGNIS 是都會冒險的最佳夥伴,在這個只有自己的寬敞空間裡,女人需要的是安全感。獨自展開的旅途上,IGNIS 貼心地提供良好的照明系統,同時,駕駛座貼心的高乘座位設計,能享受良好的視野,日本原裝的安心保證,無論是什麼樣的旅行,都能夠相伴而行。 30 歲的開始,妳將擁有全新的展開與影響力,前方的路是因為你想向前而出發,每一哩路也都不害怕,後照鏡映出的來時路,不會讓我們裹足不前,因為我們會一起努力活出每一刻最美好的模樣,成為別人的光亮。 March 27, 2019 at 06: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WqnzDM

每週手寫|渺渺:在被自卑壓垮前,謝謝你接著我 https://ift.tt/2CFMYlg womany editor 女人迷編輯 Instagram 擁有近七萬粉絲的文字 KOL 渺渺,為你挑選五篇關係日記,寫下你的所有共鳴與情感:世上沒有理想愛情,只有屬於自己的親密關係。 渺渺,一位 90 後擅長書寫感性文字的 IG KOL,最近出版了一本散文作品《你已走遠,我還在練習道別》。 或許你也曾在深夜裡被她的溫暖手寫字接住過,也在書店裡翻過渺渺的文字作品,我們邀請渺渺為讀者挑選五篇屬於你的關係日記,世上沒有理想愛情,只有屬於自己的親密關係。(推薦閱讀:每週手寫|生命不等我,我何必拿生命等你) 一起來讀讀渺渺為你選了什麼: 圖片|渺渺提供 選文:【關係日記】《後來的我們》我是負了你,但我終究不負自己 原因: 《後來的我們》是我和他一起看的第一部電影,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當時 mod 恰好上映,晚餐時間,我們煮了一桌菜,碰巧選的、預言般的電影。 故事細節我已經忘了大部分,只記得那是一個不斷錯過的故事。 所謂錯過,就是相遇要承擔的風險。 偶爾會想,如果當時我沒有愛上你的詩,我們便不會一起去看海,連說再見的機會都沒有,何來錯過。 要是沒遇見你就好了。 圖片|渺渺提供 選文:【關係日記】有一種愛情,叫陳綺貞與鍾成虎 原因: 想信自己是多麼重要的事,可我從未做到過,這樣的道謝也許來得有些遲了,但我想體貼的你是不會介意的。 這一本書被複製了幾千冊,在亞洲書市流通著,每一個人看著裡頭的字,都會想起一個特別的人,像我寫著的時候想著你。是你在我最壞的時候告訴我,我有好的可能,在我被自卑壓垮之前,用溫柔撐住我,謝謝你相信我多過我相信自己,謝謝你願意把我放進你的眼睛。 謝謝你,如果這是愛情。 圖片|渺渺提供 選文:【關係日記】小王子與玫瑰,我們為彼此花的時間,使我們特別 原因: 我有沒有和你說過,我想成為你的玫瑰? 你不用花太多力氣灌溉,只要一撮土和一點陽光,我就能陪你跨越夜的黑。 我願意剪去葉子割人的齒緣,讓風帶著砂磨去我的尖刺,只為不讓你受傷。 如果你喜歡紅色,我便用血讓花瓣更紅一點。 你要不要讓我做你的玫瑰。 圖片|渺渺提供 選文:【關係日記】陳粒與祝星:這是場愛的風雨,我願陪你淋一場甘之如飴 原因: 站上舞台,世界稱讚我華麗的包裝,為我捏造能獲得喝采的漂亮,唯有你見過糖衣底下,我夢囈、剔牙、剛睡醒翹往右邊的頭髮和穿著破襪子的醜樣子,還有,聽你又說了一個不好笑的笑話卻笑得合不攏嘴的,連我自己都沒見過的樣子。(推薦閱讀:每週手寫|靈魂有傷口的人,很美很真) 女人迷寫字募集中 寫下你最喜歡的女人迷文字,在照片中或貼文下方 #女人迷寫字 並 tag @womany_handwriting ,就有機會在女人迷手寫 IG 曝光! 快來追蹤女人迷手寫 IG:@womany_handwriting 文字整理|女人迷編輯 Yuting March 27, 2019 at 06: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CFMYlg

環境影響思緒!想不通時,不如打掃你的房間 https://ift.tt/2UXeIcx 一起來出版 打掃專家傳授清理空間秘訣,比起入口,你更應該注意房內的「出口」。出口藏有汙穢、阻塞不通,也將連帶影響整體住屋的能量。 比起入口,要更注意出口,內心相貌會如實呈現在其中 我打掃的時候,比起入口更注意出口。所謂出口,是指廚房及廁所的換氣扇、馬桶中積水的部分、浴缸及洗臉檯、廚房等的水槽排水口等等,即家中的東西向外流出的部分。 遇到與家人關係、工作、人際關係相關的問題,或為了生意不佳而苦惱,大多數的情況,是因為房子的「出口」藏有汙穢,阻塞不通。 比起入口,我之所以對出口更加敏感,與在「和樂」的成長環境有很大關係。民宿和樂佇立在能夠眺望雲海的山頂上,所有使用過的水都從山上往山下流。從民宿和樂排出的水,會通往在山下種田種菜的居民住ㄓ處。 因此,和樂盡可能不排出汙水,為了讓最後排出的水潔淨得連金魚都能棲息,我們設置淨化槽、使用天然安全成分的洗潔劑;為了不造成山下住民的麻煩,我們無微不至地謹慎注意。 圖片|來源 如果只要能夠賺錢就好,以唯利是圖的態度經營,大概會使用便宜的合成洗潔劑、不安裝淨水槽、任意讓汙水流出吧。然而,這樣只是讓恣意妄為的生活方式暴露無遺。 父母經常教育我們兄妹:「要注意出口。我們的生活不能給山下的居民帶來麻煩。給大自然添麻煩的生活方式太自私自利。」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我很自然地覺得,對萬事萬物心懷感恩生活的人,理所當然會注意出口。 反之,感恩心不足的人,亦即心中帶有疙瘩的時候,出口則會汙穢。彷彿內心相貌如實呈現,出口阻塞,空氣變得沉重。 所以每次有人向我尋求諮詢,「不知為何感覺不舒適」、「每天很痛苦」等等,我首先會檢查那間房子上上下下所有出口,發現大多數都藏汙納垢,藉由打掃清除,空間開始呼吸,人也心曠神怡。 被某些問題困擾、窒礙難行的時候,不妨把家中出口的汙穢逐一清掃乾淨,如果能留意這些部分,家中的空氣將會煥然一新,有如天壤之別,轉變為舒適的家。   本文摘自船越耕太《看不見的更重要》。由一起來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看不見的更重要》   March 27, 2019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UXeIcx

《驚奇隊長》:愛情可以來來去去,但閨蜜該有一個 https://ift.tt/2HWzTYC Madeleine (Maddy) 電影《驚奇隊長》講述漫威史上第一個具有領導地位的女性英雄人物故事,電影一出便引來各界漫威愛好者的不同聲浪。在關注女主角的同時,也想與你分享片中的女性友誼刻畫:或許我們這輩子會遇到多次來來去去的愛情,但女人之間的真友情,不會忌妒,也不會爭寵,默契度只會越來越好,如果妳有一位好閨密,不要猶豫,現在就打電話約吃飯,給她一個大擁抱吧! 女生愛女生,女閨密的擁抱比愛人的臂彎還珍貴,只有女人才懂「女性式」的安慰。為什麼女生在職場中一定要惺惺相惜,因為身為現代女性的難處男性無法體會,女生也無法體會男生在職場與家庭平衡的難處。 最近很多朋友反應,看完《驚奇超人》的劇情裡幾乎沒有講到女英雄本身的愛情故事與對愛情的期待。現在的女強人都不需要愛情嗎? 我過去的文章中也常提到,女人在職場闖,幸福感與成就感是分開的,有專業領域或社經地位較高的女性其實在尋找心理「門當戶對」的伴侶是相對辛苦的。 我在許多文章提及,創業之後感情一直沒有心靈上的寄託,當多次跌入谷底時,沒有愛情的支撐,都是女性朋友扶了我一把,開導了我。 剛開始以熙國際要在大陸融資時,我在北京的融資場合被非常苛刻的對待,投資人直接攻擊我的外表,感覺不論是哪個台灣團隊過去都會落得被攻擊的下場。強國在經濟迅速起飛時候,連出租車師傅講話都有底氣,反觀台灣的創業團隊,常只因一句不接地氣的話語,接下來幾回合的 Q&A 就會連續被攻擊。 事實上,我認為融資過程很 painful,是我們在追求企業成長過程自己應該要消化的,但我從小在成長的過程中被保護得較好,加上西方國家的溝通模式不會如此割喉,所以那幾天還是忍不住情緒潰堤。 當職場女性想哭時候應該要找誰聊?根據我自己的經驗,雖然更多男性了解資本生態,但男性不習慣用女人的方式安慰人,或是拿捏不好也可能讓對方有機可乘,怎麼想都不對。後來在隔天的一個商業聚會,有一位女性前輩看我氣色不太好,主動關心,我沒講兩句眼淚就流下來了。(推薦閱讀:與其要個男人,我更想找個好閨蜜) 我心裡埋怨其他同年齡的女孩在煩惱要嫁給誰,明天要去哪裡吃下午茶?這些主題對我來說太遙遠,我明明可以過那樣奢侈的生活,卻選擇辛苦的道路。 圖片|《驚奇隊長》劇照 後來她和我分享自己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首先,她給我一個溫暖地大擁抱、很多讚美與肯定,認為我已經很棒了,再來就是理性客觀的分析,這條路是我自己的選擇,所以本來就要比別人承擔得更多,我應該更相信自己,愛自己所選,選擇我所愛,並且享受過程,而走這條路的過程本來就會很顛簸,但年輕時能享受失誤上的痛,長大後就能從容成熟的體會別人的難處。 這位美麗的前輩,在很年輕時就進入了婚姻,她與「高富帥」的前夫生了三位血統優良的孩子,但王子終究是王子,太太在追求職場歷練時,這位前夫天天跟她吵架,導致她在剛被升官的同時,第四胎流產了⋯⋯她為了維繫家庭的和諧放棄了自己的職涯發展,後來因為心情一直低落,身體狀態每況愈下,得了子宮頸癌,化療期間長達一年半,她回想起當時的婚姻狀態「我前夫就站在那裡,沒有照顧我,也沒有不照顧我,他不是一個壞人,但我也講不出他哪裡好」。 最後,她做完化療選擇離婚,重回職場,在遇到第二任老公前,感情空窗了 7 年,這十多年中,除了孩子外,幾位女性閨密一直是她最重要的精神支柱,能給她「女性式的慰藉」。其實女性式的安慰相較於男性再更複雜一點,因為女生會產生負面情緒,通常並不是單一原因,在情緒潰堤時候,說不清楚真正的觸發點,這讓男性聽了更混淆,這時只有女生聽得懂其中的「弦外之音」。跟這一位前輩聊完之後,我開始擁有更多正面的能量,很多時候,在情緒低潮點,我們要的不是客觀分析,而是更多的疼愛與支持,相較於男性,女性閨密能同時客觀與分析與給予溫柔的肯定。 在《驚奇隊長》裡面,在女主角猶豫不決時,她的閨密臨門一腳點醒她: “You are Carol Danvers. You were the woman on that black box risking her life to do the right thing. My best friend. Who supported me as a mother and a pilot when no one else did. You were smart, and funny, and a huge pain in the ass. And you were the most powerful person I knew, way before you could shoot fire through your fists.” 你是 Carol Danvers. 你是上了那台小飛機冒著生命危險做對的事情的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在支持我這單親媽媽成為飛行員的人。妳聰明、幽默又難搞,但妳是我認識人中最有力量的人,在我知道你拳頭可以射出火花之前。(推薦閱讀:男人是一陣子,姐妹是一輩子《閨蜜》) 或許我們這輩子會遇到多次來來去去的愛情,甚至很 Juicy 的愛情有一天會昇華成親情,但女人之間的真友情,不會忌妒,也不會爭寵,默契度只會越來越好,如果妳在職涯發展中有一位好閨密,不要猶豫,現在就打電話約吃飯,給她一個大擁抱吧! 我是以熙國際 Madeleine,歡迎和我預約時間,用更好的語言和觀點表達自己。 March 27, 2019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WzTYC

「吃巧克力長痘痘」是謠言還是事實?讓皮膚科醫師告訴你 https://ift.tt/2uuVA9Z 食力foodNEXT 在美國有不少孩子吃完巧克力後臉上逐漸冒出痘痘,因此愈來愈多民眾相信食用巧克力會容易長痘痘這個說法,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帶你從科學家的多項研究中尋找導致痘痘生成的主要原因! 來源|食力提供 在美國不少孩子吃完巧克力糖後臉上逐漸冒出痘痘,因此愈來愈多民眾相信食用巧克力會容易長痘痘這個說法,事實上,會導致孩子臉上的痘痘增多,除了飲食習慣外,還有其他如:生活環境、生理健康、情緒等因素,一直以來都有研究在探討不同種巧克力與痘痘之間的關聯。 是巧克力棒使痘痘惡化?還是因為含乳糖的牛奶巧克力? 在美國皮膚科學術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簡稱 JAAD)2016 年所作的一則研究中,讓臉上冒有痘痘的參與者隨機分配吃下一根巧克力棒或 25 顆雷根糖,結果發現攝取此兩種食物有相同的「升糖負荷」表現。 升糖負荷:衡量某種食物對血中葡萄糖濃度影響的指標。 然而該研究發現,食用雷根糖對痘痘的情形並無任何影響,但吃巧克力棒的人,臉上的痘痘卻明顯增加,推論巧克力可能使痘痘的情況惡化,但事實上,此試驗中使用的巧克力棒為含有乳糖成分的牛奶巧克力,故牛奶也可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但實際的證據仍不明確。(推薦閱讀:荷蘭人一大早就吃巧克力屑?偷窺外國人最愛的早餐) 黑巧克力對皮膚究竟是有好處還是更容易長痘痘? 2016 年國際皮膚科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中另一項研究同樣探討了巧克力與痘痘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透過 25 位受試者調查每天食用一盎司(30 公克)可可濃度達 99% 的黑巧克力(未添加糖或牛奶),了解黑巧克力是否會導致痘痘患者的情形惡化。 實驗 4 週後,研究人員發現,受試者的皮膚與還沒有實驗前相比,粉刺有顯著增加,但作者也並未得出巧克力會長痘痘的結論,因為粉刺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雖然已有研究顯示可可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對皮膚是有益處的,但黑巧克力也同時含有可可脂,而可可脂是由稱為油酸和硬脂酸的脂肪組成,而油酸已被證明會造成動物毛孔堵塞。因此,只能說黑巧克力有可能會使痘痘惡化,但無法證實也會讓原本沒長痘痘的人因為吃了黑巧克力而長痘痘。 女性經常被排除在痤瘡研究之外 研究難以客觀判斷巧克力是否惡化痘痘 還有同為出自 JAAD 期刊 2011 年巧克力與痘痘間的關聯研究,由邁阿密醫學大學皮膚專科學系團隊所作,與先前兩個研究不同的是,此試驗是以雙盲試驗(受試者跟研究人員雙方在事前皆不知道自己是實驗組或對照組)方式進行,讓曾經長過痘痘的年輕男性食用可可濃度 100% 的巧克力膠囊(不含糖或牛奶),透過此研究發現食用巧克力後痘痘惡化的受試者較未食用巧克力更多。但可惜的是,此研究只有 14 名參與者,樣本數太少,須有更多的受試者參與,尤其是女性,但因為女性月經週期會使試驗的影響因素變得更加複雜,因而經常被排除在痤瘡研究之外。 痘痘真正的罪魁禍首,是各種垃圾食物 皮膚科醫生兼美國皮膚病學會會員 Patricia Farris 博士表示,富含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如:含糖飲料、麵包、零食、冰淇淋等)對天生容易長痘痘的人有害,因為攝取這些食物易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增加胰島素的分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和雄激素等賀爾蒙因而受刺激,造成更多皮脂分泌。 皮脂是一種由皮脂腺分泌的油性物質,適量皮脂可以維持皮膚濕潤,然而當腺體產生過多皮脂時,會與皮膚的老舊細胞結合,因而堵塞毛孔,並進一步導致黑頭、白頭粉刺,而細菌也可能會在皮脂中增殖,引發毛囊周圍的發炎症狀。 孩子一天可能攝取不同的零食,所吃到的巧克力裡面含有的天然巧克力成分可能極少,大多都是吃進糖分或巧克力醬,因此吃巧克力會冒痘痘的影響遠小於他們吃其他垃圾食物所帶來的影響。(推薦閱讀:給女人的肌膚手冊:兩招一定要學會的神奇痘痘急救法) 並非吃巧克力就會長痘痘 保持均衡營養的飲食就好 每個人的身體都有引起長痘痘、發生過敏等發炎反應的刺激接受器,痘痘的產生機制其實很複雜,不只是單一原因就會長痘痘,但營養飲食仍扮演重要角色,若發現自己只是適量地吃黑巧克力就會長痘痘,那就避免食用巧克力,畢竟任何食物吃適量就好,維持均衡飲食、正常作息和規律運動是維持健康的首要基礎。 原文刊載自《食力》,原標題為:吃巧克力會長痘痘?答案其實很複雜!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為什麼有些巧克力在手中不會融化? 你吃的巧克力從何而來?看酸澀可可豆如何大變身! March 27, 2019 at 03: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uuVA9Z

2019年3月26日 星期二

心靈牌卡|對生活麻痺,該如何改變 https://ift.tt/2Wk8Jia 迷人來稿 如果你對現在的生活感到麻痺、疲倦、無力,也許可以透過心靈牌卡的力量,釐清下一步的方向。為解開迷惘,現在就抽一張牌吧! 文|凡 我們都曾對生命有不同的期待,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已漸漸了解生命的有限性,好像人生就只是如此,會不會在某個夜晚,朋友的聚會使你厭倦,追劇也只是認清那僅是一場戲,上班下班吃飯睡覺,到處玩樂。但驚奇從沒有進入心中。當我們踏出校門,也許隨著生活歷練,很多感受慢慢變質。(推薦閱讀:525 我愛我有勇氣節|海苔熊:如何告別空虛與無力的感受) 好的,這不是悲傷的主題,對生活的麻痺感,我想每個人都曾經歷過,我們如何在這些過程看見自己的力量?什麼方式適合滋養自己呢?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是來人間玩樂的。如果這一切是夢,而夢中的規則需要扮演一個角色,角色性格並不是本質上的你,而是角色設定,以設定的個角度去面對所遇到的事件。也許嘗試做不同的選擇,能夠更加了解自己的狀態並且滋養自己。讓生命充滿喜悅吧! 請先閉眼緩慢的鼻吸口吐深呼吸三次,並在心中默念:我適合什麼方式滋養自己呢? 張開眼時,請選擇下面四張,請最有感覺的一張牌。 圖片|作者提供 請感謝自己,請如此相信著,當你願意面對的時候,所有的資源皆會來到身邊。 圖片|作者提供 A:【溫柔】-讓自己充滿喜悅 抽到這張牌的朋友,最近常在焦慮緊張的情緒之中,在工作上是較有壓力的、急躁的,而且無法放鬆。平時工作繁忙,需要一直動腦解決,以致於你已經很久沒有放鬆了,可以緩慢腳步,讓自己感覺自在悠閒,曬曬太陽,溫柔的善待自己,就是做你自己。 天使牌讓我看見異國風景,有一男一女,女生指著遠方高山的城堡,沉浸在美麗之中,彼此分享著感受異國的空氣,珍惜彼此愛的流動,男人象徵是理性,女人是感性,建議可以透過旅遊讓自己放鬆,對自己好一點,去做那些因為工作想做卻一直延宕沒做的事,整合自己。也許可以為自己煮一餐,也許是參加一場演唱會,建議可以安排大自然旅遊,也許是其他事你知道做什麼可以讓自己感覺愉快的。讓自己微笑,讓整個喜悅豐盈你的內在。另外最近天氣變化大,去感受自然的變化,也許找到自身的所困擾的問題,與朋友分享愛的感受。 圖片|作者提供 B:【轉換職業】-你得往前走囉! 嘿,親愛的,開燈好嗎?現在已是你等待的時刻!因為過去的事件,你刻意讓自己在黑暗之中,並且習慣,想要了解黑暗的層次,心裡隱微的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一直在等待一個轉捩點、一個人的帶領,親愛的,長久的黑暗低潮,只會讓你無法看見光明,我知道你期待那個靈光一閃的治癒,但天使要告訴你,現在是改變的時機了!你得看向自己擁有的,並鼓勵自己往前走,閃亮(滋養)才有機會發生。他就快發生了,但是你得往前走囉!(推薦閱讀:對生活感到無力怎麼辦?首先停止情緒勒索自己) 不要害怕,你的耐心將得到回報的。如果您想要寒冷的感受,天使建議可以去登山,這將開啟您的視野,認識新朋友。如果想在疼痛中領悟,我想高山的寒冷,刺鼻的空氣令人頭疼,緩走幾步就能讓您氣喘如牛,這能讓您在極限之中感受生命力,也能被光照耀,我覺得大自然都是上帝的恩賜呢!走出房間,走出黑暗,當你願意滋養自己時,就是最好的契機。你的世界將會被展開,大自然的四季變化,月亮盈缺,你會更了解生命中各種高低起伏,開燈開窗戶囉!登山請結伴與有經驗的人同行。 圖片|作者提供 C:【慈悲】-停止對自己過度完美的要求 抽到這張牌的你,因生活環境與工作性質的關係,對自己有比較高的要求,在工作上過於用力,進而影響整個生活的品質,對於感情、生活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執著的情緒使生活變得煩躁易怒,建議放下標準與對錯。抽到這張牌的你,已經是生活美麗獎了!生活多彩多姿且自由,你追求變化與新奇,但也非常了解自己的喜好,知道如何讓心情好轉,或是轉移注意力,只是有些習慣和麻痺,所以快樂也總是忽閃即逝。透過紙筆照片記錄,將生活腳步放慢,細膩的感受,讓它能放在心裡好好收藏,就能有被愛的感覺喔! 心的流動,沉澱感受,或找朋友來場午茶聚會,會有被愛包圍的感受,是自然產生的,不需要刻意的關注,或者是判斷快樂的程度,不會因為少做什麼而遺漏的,因為屬於你的不管如何都會再度出現。放下,把自己的心安放,做自己。已經很棒了,停止對自己過度完美的要求,祝福。這個改變會使你的心情好轉,享受當下。 圖片|作者提供 D:【鍾愛的人】-勇氣 你常在在人群之中,也是同儕間的開心果,以前很喜歡人群中的喧鬧,每一種類型都讓你覺得很有趣。但你現在並不快樂,發現自己和朋友們的較值觀不太相同,這是很棒的發現阿!但你覺得相聚的時間像是帶著面具笑,你不喜歡這樣,但也希望可以和朋友們搭上話,你非常在意這段關係。因為不知道怎麼表達,也開始習慣獨處,因為不知怎麼辦,所以乾脆躲起來,朋友對此也覺得很疑惑,並向你詢問,你拒絕回答,但這樣其他人是不會有機會了解你的唷! 天使說,關係不是非黑即白,不要擔心說出自己的感受朋友會如何去看你,而是要嘗試說出自己的想法,你們是可以支持彼此的!也許覺得現在已漸行漸遠,但還是可以保持聯絡,關心彼此,大家都是非常愛你的!這段獨處的時間,你也可以發展自己,沉澱一陣子,相信你會有答案,拿出勇氣做自己,也可以慢慢調整思考要如何說出自己的想法,較為恰當呢?經思考後說出的想法,我想比較不會誤傷朋友,不要害怕說出實話,學習鼓勵自己。多和朋友多相處,也許和預設的不同。 作者粉絲專頁:連結 March 27, 2019 at 02: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Wk8Jia

D&I 策略間|你也無意識偏見了嗎?真正的平等,不是包容而是共融 https://ift.tt/2WnzthG 女人迷編輯 JT 你聽過「無意識偏見」嗎?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言語或行為,或多或少都落入無意識的偏見裡,儘管我們並沒有惡意。但想要達到真正的平等,我們第一步是先覺察這些「歧視」。 期待未來當社會談到多元,不再是「互相容忍」、「互相接受」,或者是我去「包容」你,而是彼此有自己的位置,在世界共融共生。 上週台北市長柯文哲的言論在社群掀起討論,起因於他在美國與青年創業者進行座談會的發言,談到去年同婚公投,他表示:「你要知道,這次公投的題目在台北沒過,而且是六十幾比三十幾,所以是二比一,可是我雖然投票的時候投反對你,可是我允許 12 萬 5000 人上街遊行,而且其中還有五千人是從國外來,你想想看,所以台北是一個很高度容忍的城市」。 部分人認為「允許」、「容忍」措辭有失妥當,也不性別友善,事後柯文哲在社群上澄清,「我的原意,不是指我個人針對公投議題投下反對票,也不是指我有權利「允許」集會遊行。而是表達:『雖然公投結果,大部分的民眾對此議題不贊成,但是也不會去干擾另一部分的人舉辦遊行或活動。』台北市政府在 2016 年開始擴大舉辦開齋節,以及每一年的同志大遊行,就是台北市作爲東亞最自由的城市的一個例證。」 這樣的情況,我們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有類似情景發生,無論是用詞、行為,有時候我們可能沒有惡意,卻隱含了偏見,不小心陷入「無意識偏見」裡。過去麥當勞也曾經因為「我接受你喜歡男生」一句廣告台詞,被認為這亦有歧視意味:為什麼同志需要被「接受」?(推薦閱讀:【性別觀察】我們該「接受」麥當勞同志廣告裡的父親嗎?)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那些隱藏在生活裡的無意識偏見(unconscious bias),以及我們可以如何改變。 若想要真正的平等,就從覺察無意識偏見開始 根據牛津線上參考資料庫裡的定義,無意識偏見(uncouncious bias)指的是「觀察者及報導者沒有意識到的扭曲的經驗」(Any distortion of experience by an observer or reporter of which they are not themselves aware),而無意識偏見涉及到一個人的表現、回憶、解釋、感知,熟悉的文化框架使人將偏見透明化。 關於無意識偏見,最常見的例子,就像認為亞裔學生的數學不可能不及格(假定亞裔學生的數學很好)、對非裔或拉丁裔的學生問:「你覺得你準備好上大學了嗎?」(假定非裔及拉丁裔族群的成功是不合理的)、覺得女性領導者責罰下屬的舉動很「情緒化」(假定女性領導者的一切性為都不理智),或是當職場女性生產後,就被主管分配較輕鬆的工作,甚至詢問是否需要調職(假設女性需要擔起家庭責任)。 紐時曾在文章中提到一個腦筋急轉彎:一位父親與兒子出車禍,父親當場死亡,兒子則重傷。兒子送到醫院後,外科醫生說:「我沒有辦法幫他開刀,因為這是我兒子。」 有許多人仍無法立即聯想到男孩的母親是位外科醫生(也或者這是個同性家庭),這結果反映了我們如何受無意識偏見影響。即便我們知道醫界有許多優秀的女性模範,但當我們提到「外科醫生」,腦中還是會直覺跳出男性的畫面。 日常中有很多人無法意識到自己如何被社會框架形塑價值觀,進而產生偏見,但即便我們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生活許久,不代表這就是「理所當然」、「正常」的。 我們若想要真正的平等,就必須先從覺察無意識偏見開始。 你必須說出自己的偏見 目前國外有許多企業,為了促進職場多元共融,已經開始為員工開設消除無意識偏見的課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亦可以進行一些小練習,而察覺偏見,進而消除偏見的方法,就是不斷拓寬你的視野。(推薦閱讀:D&I 策略間|D&I 僅白人女性主管受惠?臉書坦承:招募非裔員工有困難) 在這裡想引用一位氣象學家 J. Marshall Shepherd 的 Ted Talk,他從科學的角度出發,談偏見如何形塑人類的世界觀。影片最後他提到三個拓展個人眼界的方法: 盤點自己的偏見:檢視自己的偏見從何而來,他可能與養育過程有關,可能與你接觸的教育、政治觀點、信仰有關。去一一細數那些可能造成自己偏見的因素。 評估你的資訊來源:你的資訊從何而來?去檢視自己日常閱讀、視聽的來源。 說出來:J. Marshall Shepherd 說這是最重要的一步。盤點完來源後,試著去評估這些消息來源以及造成偏見的因素。 承認自己有偏見不是件錯事,承認的下一步,是你可以用不同方法,去接觸更多族群,去理解跟自己不同的族群,建立共融的思維與價值觀,而非包容的心態。我們也期待當社會談到多元,不再是「互相容忍」、「互相接受」,或者是我去「包容」你,而是彼此有自己的位置,在世界共融共生。 March 27, 2019 at 01: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WnzthG

女性與男性薪資差異 從 30 年前 33% 降到 14% https://ift.tt/2WpPWC2 UDN 還記得德國男女薪資比例差異 21% ,讓柏林地鐵車票於同工同酬日打七九折的新聞嗎?而台灣又是多少呢? 事實上,行政院性別平等處指出,我國女性與男性的薪資差異,目前為 14% 左右。 3 月 8 日國際婦女節,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向所有在家庭、職場等各領域中默默付出的女性表達感謝之意,並預祝全國女性同胞婦女節快樂。行政院性別平等處則指出,我國政府推動婦女權益及性別平等相關措施已有具體成果,例如在縮小男女薪資性別落差部分,我國女性與男性的薪資差異,從 30 年前的 33% 下降到目前的 14%。(延伸閱讀:性別觀察|柏林地鐵宣布:當男性多賺21%,女性車票當然要打七九折) 行政院今晚發出新聞稿表示,蘇貞昌院長對台灣社會有極大貢獻的女性表達感謝之意,感謝大家在辛苦付出的同時仍保有對生活的熱情及努力,溫暖灌溉著家庭及社會,充分展現了生命的韌性及無限可能性,使社會得以蓬勃發展,也成為台灣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蘇貞昌並提醒大家記得向身邊的女性表達心中最誠摯的謝意。 蘇貞昌指出,這幾年積極落實推動「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在促進女性權益及性別平等方面已有亮眼成績,但在推動性別平等的道路上,期許政府可以作得更多,也還需要大家一起繼續努力,讓台灣成為每個人都能發揮潛能與實現自我,不因性別而受到侷限的美好社會。(延伸閱讀:勞動結構中的女性困境:地下經濟的性別包袱) 圖片|來源 行政院性別平等處指出,我國參考「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發表的性別不平等指數(Gender Inequality Index, GII)編製方式,推算出 2017 年 GII 評比結果我國為全球第 8 名,居亞洲第 1,顯現出我國政府推動婦女權益及性別平等相關措施的具體成果。隨著我國推動「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與「性別平等政策綱領」,保障女性在各領域的權利,我國女性在各領域的發展也逐漸嶄露頭角,撐起國家經濟半邊天,例如在政府機關、學校、事業機構擔任主管的女性占比從 15 年前的不到三成,成長至目前的四成以上(延伸閱讀:D&I 策略間|如何達到職場性別平等?企業可立即執行的五條 D&I 策略);在縮小男女薪資性別落差部分,我國女性與男性的薪資差異,也從 30 年前的 33% 下降到目前的 14%。 性平處表示,在傳統性別分工觀念中,照顧家人及整理家務總被認為是女性的責任,使得台灣社會中的職業婦女經常面臨工作與家庭蠟燭兩頭燒的困境及壓力,行政院將積極推動去除性別刻板印象與偏見、強化公共化托育、提升女性經濟力及決策參與,減輕女性負擔,讓女性在各領域都能充分揮灑才能。 March 27, 2019 at 12: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WpPW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