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從《異數》看成功:追求頂尖,不是人生最好的策略 https://ift.tt/2HN2FLU 迷人來稿 現代社會對於「成功」的追求與推崇,其熱衷程度似乎從來沒有冷卻過,我們對於那些沒有傲人家世、沒有貴人提攜,靠著自己的膽識和才華,並且終日努力不懈,最終揚名立萬的故事似乎有著某種特殊的吸引力,或許正是這樣的故事歷程以及更貼近普遍平民大眾的人物設定,會讓我們更願意相信只要我們始終不放棄,終究會有屬於我們的「成功」時刻。然而,所謂的「成功」,真的是只需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就可以達到的目的地嗎? 文|Vincent 現代社會對於「成功」的追求與推崇,其熱衷程度似乎從來沒有冷卻過,我們對於那些沒有傲人家世、沒有貴人提攜,靠著自己的膽識和才華,並且終日努力不懈,最終揚名立萬的故事似乎有著某種特殊的吸引力,或許正是這樣的故事歷程以及更貼近普遍平民大眾的人物設定,會讓我們更願意相信只要我們始終不放棄,終究會有屬於我們的「成功」時刻。 然而,所謂的「成功」,真的是只需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就可以達到的目的地嗎? 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透過《異數》解構只自古以來作為的「成功」人士以及其成功的秘密,包括各個領域的天才、企業家、搖滾明星和電腦軟體工程師等等,在本書的前言就直接告訴閱讀者:成功和你想的不一樣,我們對成功的概念,有些根本是錯誤的。(推薦閱讀:哈佛正向思考學:成功不會讓你幸福,只有幸福會讓你成功) 而對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在更瞭解這些被解構的「成功」後,提出一個我想很多人都很感興趣的問題: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該如何「成功」? (本書提到很多人物,但本篇只提出幾個知名度更高的作為例子) 「其實,成功不是那麼簡單,不是個人埋頭苦幹就能成就的。成功不是無中生有的,和家世背景,以及有沒有貴人相助大有關係。今天很多功成名就的人,表面看來,似乎是自己打拼來的;然而隱藏在他們背後的優勢、機會和文化遺產,也不可小覷。這就是他們為何努力學習、勤奮工作,為什麼擁有與眾不同的世界觀。我們成長的地方和年代,其實和我們的成敗大有關係。成功者的個人特質固然重要,還是不足以解釋一個人為何成功,我們還要問成功者的出身,才能解開成敗之謎。」 ——《異數》 沒有任何的「成功」是不需要努力的,這是無可否認事實。目前普遍被接受的「一萬個小時」定律,已經透過各種研究顯示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或專家,必須至少經過一萬個小時的錘鍊。以「神童」莫札特為例,當年大家對於他年輕時候的創作感到無比驚訝的時候(二十一歲就寫出經典之作「第九號鋼琴協奏曲」),卻忽視了他在那個時候就已經不斷創作協奏曲長達十年了,樂評家熊伯格甚至進一步論道,莫札特其實是「大器晚成」型的作曲家! 風靡全球的世紀搖滾樂團披頭四,在 1964 年初嘗成功滋味的時候,據估計在這之前已經累積超過一千兩百次現場演出,這是一個至今大多數樂團一輩子的表演生涯中都不見得能夠累積到的次數,你能想像這是一個多麼非比尋常的數字嗎?我們再來看另一個領域的例子,一個無人不曉的電腦界名人——比爾蓋茲。比爾蓋茲將微軟打造成電腦世界中的巨人,對於這個世界的影響之大無須贅言,然而鮮少有人瞭解的是,比爾蓋茲在建立微軟以前,已經連續不斷寫了七年的程式,寫程式的時間早已遠遠超過一萬個小時! 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像莫札特、披頭四、比爾蓋茲等人確實很有天賦,也都很努力,然而他們創造歷史的真正原因,實際上並非只是才能,而是機會。 披頭四成名以前曾經在漢堡演出,正是在那裡累積驚人的演出時數,而這一切在當時其實完全是無心插柳。比爾蓋茲亦承認自己是個非常幸運的人,當年 1968 年如果不是在湖濱中學就讀,或許就不會有今天的境遇了(在當時候電腦還不盛行的年代,是連大多數大學都不見得有電腦的,但湖濱中學卻弄了一個電腦社,還搞來了當時候最新型的電腦(當時候還是叫電傳打字機),並且能夠無限使用最先進的電腦分時系統,在當時全世界只有一個孩子有這樣的機會,就是比爾蓋茲)。 圖片|來源 努力與天賦才能只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還需要機會的出現以及把握機會的能力。而機會,往往與時代背景緊緊相連,作者透過將古往今來最富有的名人的生日進行分析,發現能否「成功」,其實還脫離不了出身年份的因素。統計中最富有的名人中,有十四個美國人,他們的出生年集中在十九世紀中葉,相差都不到十歲。 能不能「成功」居然還和出身年份有關係?是的,這份統計的結果顯示的是,因為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是美國經濟轉型最劇烈的時期,那時候傳統經濟式微,鐵路剛修築完成,工業蓬勃發展,華爾街也開始興起,上述十四位美國大亨正是「生逢其時」。如果生得太早(二十年代),思想方式就還是內戰前的模式,生得太晚(四十年代末),就無法利用當時的機會。只有在生得剛好的時期(1831 到 1840 年之間),才可以嗅得到未來的契機,上面提到的十四位美國鉅富,每一位不但有眼光,而且很有才能,但很幸運的是,他們正好就是生在對的年代。 1975 年作為電腦發展史上最關鍵的時期(史上第一部桌上型個人電腦誕生),假如你在那個時候是已經畢業出社會很多年的老鳥,在買了房子娶了老婆還有孩子的情況下,很難放棄穩定的工作然後為了個人電腦灑熱血;要是那個時候年紀太小,哪怕是中學生了也無法搞出什麼名堂,最理想的年齡大概就是二十或二十一歲,也就是大概 1954 或 1955 年出生的人。比爾蓋茲正好是 1955 年 10 月 28 日出生,在當時候是 21 歲;微軟創辦人之一的保羅。艾倫,1953 年 1 月 21 日出生;微軟身價第三高的任務,2000 年開始擔任執行長也是軟體設計界教父級人物的史提夫。鮑默,1956 年 3 月 24 日出生。 哦對了還有一個和蓋茲一樣等級的人物,蘋果電腦的賈伯斯,1955 年 4 月 27 日。作者在書中也提到了很多大律師、數學天才或是商業大亨的例子,顯示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成功者」都是在特定的年份出生。 當然並不是說每個能夠在這些時代竄起的人物都是這幾年出生,就像美國商業大亨不是每一個都出生在 1830 年代。只是我們普遍認為成功完全是個人資質優異加上努力不懈的結果,卻往往忽略了一些簡單的事實。這個事實就是,這些人非常的努力,並且把握住了機緣,最後得到相當大的回饋,他們的成功不完全只是自己打造出來的,也是他們生長的時代造就的。甚至當我們回顧這些「成功」人士的家世背景,上述任何一個提到的人物倘若一開始就是出生在貧窮並且資源匱乏的時代或家庭環境中,還有多大的可能性可以擁有今時今日的境遇? 圖片|Youtube 截圖 「我們已知成功是種種優勢不斷累積的成果:你是什麼時候出生的、你的出生地、你父母是做什麼的、你的成長環境等等,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異數》 瞭解上述這些解構之後的例子,對這個年代的我們想要的「成功」真的有幫助嗎?我認為是有的,首先我們可以清楚知道不斷地完成個人能力的進化是必須的(一萬個小時的投入是最基本條件),然而在不斷提升與精進自我的過程中,我們同時也需要讓自己暴露在更多機會的環境中(或是說更容易被更多人看見的環境),這就需要當事人對於時代變遷有著敏銳的覺察能力(就像是最開始嗅出網絡這個「契機」的先行者,至今有不少都已經晉升「成功」一族),才能嗅得到真正的「機會」在何處,因為「機會」往往是時代帶來的! (所以學習歷史、關心世界、關心社會很重要!) 然而再多的機會也都需要具備能力才把握住,否則一切徒然,而把握機會不僅僅需要更好更強大的能力,還需要勇氣、膽識、毅力甚至是好的眼光,畢竟很多所謂的「機會」通常在一開始眾人的眼裡,往往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否則就不會只有少數特定人士能夠「成功」,不是嗎? (推薦閱讀:告別「成功」的標準定義,過一場心安理得的人生) 然而,我們還需要瞭解的是,作者採用的是較為世俗的成功定義,亦即以財富、名氣、影響力作為主要衡量標準,這也說明了世俗的成功所需要的條件太複雜了,而且還需要不少的運氣成分,或許也顯示了用一輩子的時間去追逐世俗的成功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因為可能你的環境就決定了你根本這輩子不會有機會(或是非常渺茫),況且世俗的成功定義也不見得就是我們想要的,因此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自身對成功的定義是什麼?追求一個我們真正想要並且有機會達成的「成功」,是否會是一個更合理的選擇? 因此我始終認為,追求成為「第一」或是某個領域「最頂尖」的那個,長期而言其實並不是一個好的人生策略。反之,追求把事情盡全力做到最好,即便不是「最好」的那個,也至少是「足夠好」的那位,這或許才是一個更合理的策略選擇。因為成為最頂尖的那個,不僅需要先天的天時地利人和,還需要後天的運氣加成,而這一切還是建立在天賦與努力一個都不能少的基礎上。然而將事情做到最好,卻不需要運氣,我稱之為追求「卓越」的態度。試著回頭想想,上述提到的「成功」人士,似乎都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會成為「最頂尖」的那個,往往都只是一開始就熱衷於當時擅長的事物,不正好是追求「卓越」的態度嗎?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該如何完成「成功」這件事?我會說,與其追求世俗「成功」,不如先定義自己的「成功」人生是什麼,並且致力於追求「卓越」的態度,如此一來才更有機會活出想要的樣子,掌控屬於自己的人生,不是嗎? March 29, 2019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N2FL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