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bit.ly/2Eb1dj9
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享受不等於快樂!真正的快樂是,每天重複做也仍感覺開心 http://bit.ly/2Eb1dj9 女人迷編輯 Phoebe 快樂是這樣一個詞:從我們識字以來就認識,但卻可能從未真正理解。你覺得自己對快樂有足夠的了解嗎?快樂可以被定義或捕捉嗎?有沒有辦法靠著努力得到呢?作家葉揚在女人迷我愛我快樂生活節現場,與你分享關於快樂,你不知道、不熟悉的三件事。 你相信「快樂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嗎? 經典樂團披頭四主唱約翰藍儂,曾經為快樂下了這樣的註解: 五歲的時候,媽媽告訴我快樂是人生的關鍵。上學以後,他們問我長大後的志願夢想是什麼?我寫下「快樂」。他們說我沒搞清楚題目,我告訴他們是他們沒搞清楚人生。 每年五月,邀請讀者響應「愛自己」議題的「女人迷我愛我節」活動,已正式邁入第六年,愛自己是練習,而這一次我們談快樂與超能力。關於快樂的第一堂課,我們得先知道,快樂必然伴隨著不快樂,要了解什麼是快樂,我們得先從「不快樂」開始理解。 2019 年初夏,天氣剛要開始熱,作家葉揚推出了新書《我所受的傷》,從個人懷孕後流產的經驗出發,談她作為一個母親是如何受傷的、談她如何與傷口面對面、談她對傷害的看法。(推薦閱讀:寫給受傷的人 專訪葉揚:悲劇是場雨,你在這裡,證明你大過那場雨) 作為 2019 我愛我快樂生活節的首場沙龍活動講者,葉揚劈頭就說,在我們談快樂以前,先談談悲傷吧。 「悲傷的人不是弱者」 「人總是喜歡慶祝,也喜歡光鮮亮麗的事物,我們會對著喜事大肆慶祝,卻不允許自己難過太久。」葉揚不理解這樣的詭異,認為不願意接受與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是讓我們不快樂的主要原因。(推薦閱讀:你的快樂「壞掉」了嗎?假裝快樂,不如面向痛苦) 接受自己的所有情緒,包括好壞,包括高低潮,那都是我們的一部分。「我最近看了一本書,裡頭提到『痛苦』是人類專有的感受,動物能感覺『痛』,但感受不到『苦』,只有人類會覺得苦。」關於痛苦,葉揚有一套自己的理解方式,並強調「苦」是人類對於「痛」的理解與詮釋。與其深陷痛苦之中,不妨轉念將痛苦視為只有人類可以體會的事、是自己專屬的情緒,專注感受當下。 「而且,悲傷的人不是弱者,如果你覺得悲傷的人是弱者,那是一種歧視。」如同每個人都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一樣,我們也都曾感到悲傷,承認自己的悲傷並不丟臉,也不脆弱,反正是豁達、全盤了解自己的展現。 葉揚對悲傷有著獨到見解,對快樂也是。她認為快樂的核心在於「每天重複做,也仍然感覺開心的事。」並舉例,像吃大餐、按摩等,這些事雖然讓人享受與放鬆,但每天重蹈覆徹地做,我們的開心感可能會隨之下降,逐漸感到了無生趣。這不是真正的快樂,只是享受。「享受和快樂是不一樣的。」 「還有阿,永遠不要花費力氣讓自己快樂。」因為唯有在自己處於自在的情況下,才能與快樂更接近,她的眼睛掃過台下每一個人,很認真的說。 關於快樂的真相 根據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一系列研究顯示, 過度強調「快樂」感受的人恰好是生活滿意度得分最低的人。意味著當我們越想盡方法得到快樂,越可能不快樂。葉揚也對快樂提出了「三不」想法,從個人出發,再從社會觀感看回自己,利用這三不讓自己距離快樂更接近。(推薦閱讀:快樂心理學:快樂的人都在做事情,而不是想事情) 第一,不要在意別人眼光。當我們決定要快樂時,就應該不去理會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因為很有可能,他的眼光裡根本沒有你。倘若我們因為在意他人「不存在」的眼光而放棄追逐自己的快樂,失去的將不僅僅是快樂,還有自己。 第二,不要為快樂擬定計畫。就像加州大學的研究結果一樣,越希望獲得快樂、越積極追尋的人越無法如願,葉揚更表示「快樂是無法被計畫的」,快樂注定無法像工作目標那樣被訂定,也註定無法透過任何刻意行為來達成。 第三,不要覺得他人的快樂適用在自己身上。葉揚提起了自己的丈夫彼得,非常熱衷研究 NBA 球員的身體組成結構,對彼得來說,這是讓他感到快樂的事,但對葉揚而言就全然不是。因此永遠不要覺得他人的快樂適用於自己,倘若你就是喜歡窩在家裡,也不要硬說服自己「出門玩比較開心」。 除了三不以外,還有一個看似能夠代表快樂的「陷阱題」容易讓我們落入圈套,以為這麼做就能獲得快樂——就是「越被稱為喜事的事情,背後的壓力反而更大」葉揚立刻以生活經驗舉例說著:「你看『結婚』或『生子』,你可能以為那就是快樂、就是幸福,但結婚後的家庭如何經營?生下孩子後的教育該怎麼準備?這些都是表面上看不到的事。所以不要以為『喜事』代表『快樂』」。 快樂就像來得突然的愛情,無法預習、無法規劃、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自己。 到底,要如何獲得快樂? 葉揚像認識好久的老朋友,一語點出許多明擺在眼前但我們沒有發現的事實,就在我們還在為剛得知的真相震懾與吸收之時,葉揚悠悠地、緩慢地從自己的經驗裡,淬煉並提出了能距離快樂更接近一步的具體作法。就像老朋友總在說完:「你看,我就跟你說吧。」之後,馬上幫你想辦法解決問題。 「你得要認真、充分地了解自己,不要去複製別人的快樂,這大概是我目前想到最接近快樂的方法。」葉揚接著分享自己觀察彼得研究 NBA 的投入程度,歸納出一個屬於自己尋找快樂的技巧:你可以去「複製」別人的方向,而非方法與喜好。 「就像彼得喜歡研究身體構造,我喜歡研究行為背後的成因,所以我去廣泛地看 NBA 的球員資料,然後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貧民窟長大的球員,當投球投進的時候,不會出現很大動作的開心表情——相較起正常家庭長大的球員。」 「我能夠從球員的行為中,感受到他過去的生活背景、他的成長經歷,因為他在貧民窟成長,所以他可能相對壓抑自己的情緒等,這件事讓我感覺快樂,理解別人原來是這樣長大的。」 而葉揚之所以感到快樂,是因為她理解自己喜歡研究行為背後的因素,她喜歡從歷史的蛛絲馬跡裡拼湊出人的樣貌——這完全是專屬葉揚的快樂,別人想拿也拿不走。 「你得要認真、充分地了解自己,不要去複製別人的快樂。」葉揚的這句話,被我寫進筆記本裡,我用力地寫下,彷彿這樣就能一直烙印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追尋屬於自己的快樂。 你呢?你理解自己自己的快樂之處嗎?如果你還不清楚,不妨透過 2019 我愛我快樂生活節的整月份活動,從中探尋自己的熱情與快樂所在吧,點擊下方頁面通往快樂的大門! 參考資料: [1] 【渴望快樂的人可能最不快樂】心理學:真正的「幸福」屬於擁有 2 種特質的人/生活報橘/2018/8/8 May 10, 2019 at 10:30A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