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日 星期五

《兩條線裡的青春》:成為小媽媽,不該被污名化 http://bit.ly/2LlOAHP 迷人新鮮事 「小孩生小孩,你們能對生命負責嗎?」當青少年面臨「非預期懷孕」,不論最終如何決定,似乎都會受到社會污名與質疑,甚至冠上「不懂得性節制」的羞辱。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學生製作「兩條線裡的青春」專案,性別力也將連載其中內容,帶領讀者理解不同情境下,小爸爸小媽媽的困境。 新聞上常看見有小孩生小孩、養育與教育不當等社會事件,在「性」這件事越來越開放的時代,台灣教育多著墨於避孕及性別關係等內容,較少涉及「非預期懷孕」後的知識,許多青少年族群在面臨「非預期懷孕」時感到不知所措。(延伸閱讀:禁慾式的性教育:當我們對性的第一個想像,是恐懼) 圖片|來源 著眼於這個社會問題,來自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的 4 位學生,無網頁遊戲製作背景,從零開始,花了一年時間打造「兩條線裡的青春」整合行銷專案,專案中包含動畫、第一次製作的網頁遊戲及社群行銷推廣,全部由4個大學生包辦,期望青少男女可以獲得需要的資訊與協助,社會大眾能更加理解「非預期懷孕」。 開啟「兩條線裡的青春」的網頁,映入眼簾的是站在選擇交叉口的女孩,以及上方清楚的資訊欄——想要了解議題的一般大眾,或是需要協助的青少年都可以在「懷孕怎麼辦」中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訊息。課本上沒有教過的「出養」、「寄養」以及各種法律、醫療甚至協助的資訊都以簡單明瞭又精美的資訊圖表呈現於網頁中。 另外,透過社群經營,該團隊蒐集許多真實案例改寫成故事,在臉書及 Dcard 引發許多共鳴,在 IG 經營上也善用 IG Story 製作你問我答的知識影片遊戲與關注議題的粉絲互動。團隊也根據這些故事製作網頁遊戲「青春裡的抉擇」,讓玩家替故事中 17 歲就面臨懷孕的高中生女主角做抉擇,理解非預期懷孕會面臨的過程與煎熬,在團隊的社群粉專引發熱烈的討論,不僅是遊戲本身的體驗,還有關於非預期懷孕的議題思考,這也是這項畢業製作所期盼帶給大眾的影響,讓更多人理解「非預期懷孕」,化解社會對其的污名化。(延伸閱讀:如果學校、家裡都避談性別教育,孩子該從哪裡學?) 「兩條線裡的青春」將於五月十號至十二號在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行靜態展覽,於五月十一號下午兩點進行發表會,屆時會邀請圖文不符共同創辦人張志祺擔任專案評委,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May 03, 2019 at 03: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bit.ly/2LlOAH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