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YrnhB1
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找個伴侶不如養隻寵物」你不信任人,可能和童年經驗有關 https://ift.tt/2YrnhB1 哈理斯 │ Harris 為什麼有些人拒絕與他人交流,卻喜歡和寵物相處?用心理學帶你一起看,那些不信任人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身處在人群中,你會否有一種莫名的厭惡感或畏懼感?與其跟人見面聊天,更多時候你選擇跟自己,或者跟寵物相處,覺得這種狀態最為理想?而問題在於,那種即便在渴望,卻無法跟他人好好親近的異化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發展心理學家會解釋說,有些人屬於低社交性(sociability),他們不願投入跟他人的互動,從中尋求關注與認同。用人格心理學家的角度,有些人天生的特質是低外向性(extraversion),不熱衷於社交與交談,對他人的親切度不高。甚至是分析心理學家榮格,指出心理能量的流向分為外/內傾,而屬於內傾(introversion)者,會比較人際退縮、容易害羞與在群體中感到不適。 上述都是對「逃離/厭惡/畏懼人類」現象,所作出一些分類性質的描述,卻未回應除了遺傳的性格因素以外,這現象在成長過程中的可能根源為何。(推薦閱讀:「越來越難輕易相信別人」六個跡象,判斷他可能不值得信任) 最早的安全感:沒有它,我便不信任世界 讓我們從生命誕生開始談。記得小嬰兒是對父母絕對依賴的 [1],於這種無助的處境中,他的生命、安全與情感,完全依賴於照顧者。不給予食物,他就無法生存,不給予撫摸,他就感受不到愛。因此,在生命之初,嬰兒與照顧者的關係,便是他與「世界、環境、所有除他以外的人類」的(社會性)關係基礎。這就是精神分析師 Erikson 指出「嬰兒藉著嘴巴來生存與愛」的意思 [2]。 要是父母或照顧者能夠適當回應嬰兒的生理與情感需求,也就是帶來「世界的安全感」,他便會發展出「信任」的感覺,他能夠去信任別人的好也是一致、持續與相同的,不會突然充滿敵意與背叛。 也可以想像,如果一個嬰兒的早年照顧是被拒絕、忽略或不穩定的,好比母親一時很溫柔,一時很抽離,在情感的供給上視她喜惡而定,那麼,小嬰兒便傾向發展出對世界的不信任,他多疑、害怕與焦慮,甚至像我從好幾位個案口中聽過的,覺得世人與社會都是噁心的。 有一位 K 女士個案,自小時候因為父母在城市忙於工作,便不定時的將她送到鄉下,讓外公長時間照顧,然而當她跟外公的關係建立以後,又突然被帶回城市,轉而交給個案眼中那些陌生的叔叔阿姨們託管。這些從小根植的不安全與不信任感,在日後只要遭逢挫折或生活上的危機時,便於 K 女士心中引爆:她需要以一直吃東西,來緩解各種焦慮不安(也就是佛洛伊德說的口腔期的意義),或是,即便她做了再多防範措施,卻仍然覺得無力於控制災難的降臨。 無法相信自己?因為魔法失效了 接下來我們可以追問,為何人們除了不信任世界,卻同時不信任自己?在各種心理學的研究上,我們知道嬰兒大約在出生後半年,才真正意識到一個完整的他人存在,並與之建立起具特定情感意義的依附關係(attachment)。 那麼,在意識到他人真實存在之前呢?嬰兒其實活在一種尤關生命需求的依賴狀態(dependence)之中,他並不覺察到外界真實的存在,亦不會覺得母親是獨立而與他有分別的個體。用一個生動的比喻:嬰兒以為食物是自己創造的,「我餓,它就來了」[3],是嬰兒有全能的魔法般餵養了自己。 但是在不適當的早年照顧中,魔法就會失效!嬰兒可能是因為飢餓、生病、壞心情而一直哭,卻沒有得到照顧者的回應與照顧。因此,他會持續感到世界在傷害自己、環境變成壞的、他人是不可信任的,但與此同時,魔法失效的自我弱小、無能、也是不值得信賴的。 如此,我們便進一步體會到 K 女士的問題是怎樣形成的,即她不只不相信他人──就像內建又刪不掉的原廠手機的的爛軟體一樣──也不信任自己能保護自己: 由於依賴/依附關係出了狀況,人們無法發展出對自己、世界與世人的原初信任,我們才一再對他人與人群,感到害怕、難以忍受、厭惡,並選擇從中退縮。 而臨床上常見的現象是,他們也常常進入了一種高度依賴,但往往充滿痛苦的關係中。換言之,因為內心對自我與世界的不信任,才使得依附、或戀愛一事變得痛苦難堪。 寵物的潛意識意義 幸運的是,潛意識知識因應這種痛苦的解決方案:寵物,牠發揮了一種依賴/依附關係的彌補作用。就像 K 女士總是說:「毛小孩永遠都對著你笑,不管你打牠罵牠,牠還是會回來你的身邊」。 圖片|來源 正是這種帶有情感回應,不離不棄,總是能讓人類信任(或反過來,寵物總是相信主人,象徵著一種個案無法對別人做到的信任)的關係特性,使得寵物常常成為人們重要的感情對象,發揮其潛意識意義。 我曾聽過一位個案,他從小就在父親外遇、母親生病早逝的破碎家庭中長大,被雙親打罵是家常便飯,他無法感受到人們的愛意,同樣,他也無法真心去信賴他人,但是,他有一條陪伴了十多年的小狗,牠的存在與去世,在他的生命中,是極少數充滿了真實情感的回憶! 在與寵物的相處中,人們能夠扮演年幼時得不到、很少得到、不穩定的母愛給予者,去照顧毛孩;或是被寵物磨蹭時,人們扮演起嬰兒的自己,把寵物想像成具情感回應的照顧者,讓自己享受被愛的愉悅。 結語:讓我們鼓起信任的勇氣 對世事萬物的不信任感受,可能因著早年不當的教養,根植於我們的人格之中。不過,在日後的生命中遇上值得投入與可信賴的朋友或長輩,常常是改變的契機。(推薦閱讀:「只要認識真正的我,他就會變心」為什麼有時你會害怕「被愛」?) 不過我們還可以反問,在這個契機來到之際,我們又會否被心中的不信任感壓倒,而不願意作出嘗試與投入的勇氣呢? 當然,對學習諮商心理學的哈理斯我而言,當然會鼓勵人們去找一位心理師,從長期治療(如精神分析取向)的關係層面,慢慢重拾對世界的信任。 ※下一篇,我將會繼續這個主題,繼續從成長的角度,談「不信任」以後可能發展出來的「控制與強迫」問題※ 參考資料: [1] Winnicott, D. W. (2002[1963]). From dependence towards independ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In The 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pp. 83-92). Karnac. [2] Erikson, E. H. (1959).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Selected paper. Psychological Issues, 1. [3] Winnicott, D. W. (2005[1971]). Playing and reality. Routledge. April 29, 2020 at 01:0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