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4日 星期一

為什麼朋友變熟後,反而不如剛認識時討人喜歡? http://bit.ly/2M9SKzg KnowYourself 你是否有過「對一個人產生依戀的同時,也對自己產生說不清楚的負面情緒」?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你始終無法對人打開心房的原因,在人際關係的五階段中檢視自己現在身處哪一階段吧! 大概在幾年前,我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喜歡太過親密的關係:每當我開始對一個人產生依戀之心,我很快就會同時產生很多似乎自己也說不清楚的負面情緒,憤怒的、失望的、厭惡的、煩躁的。這些感覺會很快讓我不再感受到來自依戀的快樂和甜蜜,而想要重新疏遠距離。相比,我更喜歡剛開始和人接近的時候,一切都顯得輕鬆愉悅。 這幾年來我開始問自己,你為什麼會在依戀發生之後,隨之產生那麼多衝突而激烈的負面情緒?這些情緒從何而來?為什麼你始終不願意真正走近一個人(無論是戀人還是摯友),而寧願和所有人都保持著淺嚐輒止的距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 人際關係的 5 階段模型 人際關係是一個動態的系統,我們對他人的看法和親密程度會隨著時間不斷變化。一段親密關係的歷程就像一個生物細胞一樣,有開始,也有結束。 心理學中對於人際關係有很多個解釋模型,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心理學家 George Levinger 提出的 5 階段模型(5-Stage Model)。他提出,一個關係的自然發展有著以下 5 個階段: 相識/吸引(acquaintance) 關係的建立(build-up) 加固/延續(continuation/consolidation) 惡化(deterioration) 終止(ending) 陌生人與我們的關係持續在第一階段發生之前。 處於第一階段的人被我們稱為熟人(acquaintance)。在熟人這個階段我們與他人之間的了解還僅限於表層(外貌,聲音等)。信任因為有限的信息還無法建立。在這個階段,我們對他人的看法通常只是侷限於他們對我們的吸引力。 而在下一個階段:關係的建立階段中,隨著在交往的加深,我們把開始在對方面前更多地暴露自己,我們對彼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這個時期兩方開始對關係的另一方依賴加深。(推薦閱讀:陳雪專欄|每段戀愛其實都是遠距離,我們學著靠近彼此) 我們的摯友,親人或愛人與我們的關係則處在第三階段。在加固/延續(continuation/consolidation)這個階段,依賴感和信賴逐漸加強,友情或愛情趨向於長期穩定。這一時期的到達還通常伴隨著雙方的約定,比如說婚姻前的宣誓等。隨著約定的產生,對方離我們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第四、第五個階段不一定在每段人際關係中都會出現。有時,因為關係中雙方付出和收益的不平衡,或者有過很多誤會,使得某方覺得無法再繼續,或者因為缺乏衝突後關係修復的能力等等,兩個人的關係可能​​會進入惡化階段。 而如果進入惡化階段的關係始終沒有得到有效的修復,一段關係就有可能進入最後一個階段也就是終結。 因此,從一段關係發展的角度來看,到達第三個階段後的關係,才有可能走到第四階段。那些處於第一、第二階段的人,彼此之間無論是聚在一起還是分開,都只會覺得很自然,甚至完全無法引起自己的注意力。 兩個人只有足夠親密過,才可能開始計算得失或者感到無力修復。雖然很多進入第三階段的關係並不會惡化和終結,而會長期停留在第三階段裡,但進入第三階段卻是主觀上感受到「惡化」的必要前提。 因此,對於那些沒有過「成功停留在第三階段」的經驗,並經歷過關係的惡化的人來說,一旦關係進入到第三階段,「有危險」的感受就已經被喚起了。第四階段「惡化期」,往往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混亂,對生活和穩定的心境都帶來負面的影響,那些討厭混亂,需要時刻感受到「控制感」的人,寧願不進入第三階段,以迴避生活中出現混亂的可能。 圖片|來源 得失心理(GAIN-LOSS EFFECT) 關於「得到後失去」的理論最初是在經濟學與營銷中被提出的。推銷員們發現,如果他們在推銷一個產品時先指出它們的不足,再點出產品的優勢,消費者會更願意買下這個產品。與之相反的是,如果再最開始指出優點,再說出產品的缺點,賣出的成功率就會變得最低。 這個理論於 1965 年由 ELLIOT ARONSON 和 DARWY LINDER 提出,為了把這個理論延伸到心理學的層面上,他們做了一個實驗。在這個實驗中有 4 種實驗條件: 肯定評價——被試者收到的評價都是對他們高度肯定的 否定評價——與第1種相對,被試者收到一系列的否定評價 獲得——最初幾次的評價為否定,接著評價逐漸趨向於肯定,最終轉變為肯定的評價 喪失——最初幾次的評價為肯定,接著評價降低,最終轉變為否定 這個實驗研究了人們對這四種不同類型的評價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反應。結果顯示,那些處於「獲得」環境下的被試者相較於「肯定」環境下,更喜愛研究者對他們做出的評價,與實驗者的關係也更加親密。與此相對的,處在「喪失」條件下的被試者較處於「否定」評價下的人更加討厭這種評價。 親人與朋友們給我們的獎賞相對來說更加穩定與持久。我們從心底了解,不論我們對他們做了什麼事,最終這個持續的獎賞源也不會失去。這就像是前面實驗中那個穩定的「肯定」環境。 而相對不熟悉的人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則更接近「獲得」,他們一開始對我們毫無印象,我們好的表現給他們留下好印象,讓他們提高了對我們的評價。這也是為什麼,一個相對不熟悉的人會很容易因為小的舉動感動我們,親密的人對我們的付出則被視為理所當然。 而親密關係有潛力帶給我們比陌生人更大的傷害,也和這個理論有關。親密的人有能力製造出和之前實驗中的「喪失」相似的環境。在我們持續地得到讚賞與獎賞後,爭吵或者否定帶給我們心理上的破壞性也會越大。(推薦閱讀:【散文集】我們無比靠近,卻也無比接近失去) 因此,長期的戀人或親人實際上具有足夠的力量去傷害他(她)所愛的人,但提供重要獎賞的力量卻極為有限。生活中「喪失」體驗比較多,「獲得」體驗比較少的人,在兩個人開始變得親密之後,就會預期到「喪失」的發生。而對於「喪失」的預期,會在「喪失」真正發生之前就帶來許多負面情緒。 期待 我有一個好朋友,說自己 2016 年的 New Year's resolution 是「quit expectations」。但我想,他的這個新年雄心是沒有機會實現的。人會忍不住期待,而且人總是會忍不住期待更多。 這也許是人類進化的需要在我們的頭腦中預先設定下的東西。期待是生命力最旺盛的那種植物,即便經歷了多年的干旱,風一吹,又會開始成片成片地長起來。然而與想像中不同,期待給我們帶來的負面感受往往遠大於正面感受。 當兩個人的距離靠近,對方就會勾引出我們心裡的期望,我們期待對方的理解和付出,而不是每個人都足夠健康而能夠肯定、明確地向對方說出自己的期望。在沉默中小小地失望是很多人在親密關係中都有的感受。 另一方面,親人的話語,行為,或者是他們的要求,往往會讓我們感到更多的壓力。當我們明白他們對於某一件事的期待後,因為關心他們對於這件事的感受,經常會給自己施壓,使我們不辜負他們的期待。這也是壓力的一種積攢方式。 迴避與人接近的人,多少是迴避期待。既迴避自己對對方產生期望,也迴避別人對自己懷抱期望。一項研究顯示,童年時期有過比較多「迎合期待」、「害怕讓人失望」的經歷的人,更容易在成年後迴避期待的發生。 圖片|來源 羞恥(Shame) 在我們不願意和人接近,尤其是不願意發生真正深刻的親密聯結的時候,最隱秘、最不可說的部分來自於對自我的羞恥感。羞恥感,是一種「不願意被人看見」的感受,是懷著某種「罪惡」的感受。 但它和愧疚有很大的不同。愧疚是指向他人的,指向「渴望被人原諒」,所以愧疚是渴望被訴說的。而羞恥則是指向自身的,指向「我不可以被別人發現」,所以羞恥感是不被承認、不被言說的,是秘密的。 而一旦兩個人的關係走得過近,一個人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維持住某種面具的存在。這個面具不僅僅用來避免別人看到自己,也用來避免自己看到自己。 羞恥感是人類最為複雜的情感之一。「我為我自己的存在感到羞恥」 ,是我們想要和人保持距離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篇幅有限,未來我們將推出文章詳細討論「羞恥」這種感情(Affect)。 對於那些不願意和人太過接近,不願意自己的生活產生混亂的人,首先要評估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心境。潛意識的智慧有時候超出我們的想像。有時我們做出的本能反應,即便看起來有些「 不夠健康」 ,卻是在此時此地,我們能夠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如果你的生活中已經有一些方面是讓你充滿動盪感和不安全感的,如果你已經有很多在努力壓制的混亂,你對於親密關係的迴避可能就是你讓自己更加穩定的一個本能策略。它對你目前的狀態具有「 功能性」 。 然而有時,我們的本能反應卻是來自於記憶。人們容易活在自己創傷過的世界中,即便身邊的環境已經發生了確實的變化,也沒有辦法調整過去 「 適用 」 的行為/情緒反應模式。此時你需要意識到,你比你自己以為的更需要親密關係。 你是否時不時感受到微妙的空虛感,尤其是獨自一人時,你無法形容那種感受,它卻向獵人追趕獵物一樣長期對你窮追不捨。我們生來是群體的動物,就算取得了再大的成就,如果無人可以分享,我們還是會感到恐懼。這是因為,唯有深刻的鏈接才能讓我們感受到自己在這個世上的有意義的存在。 而改變這一點需要巨大的勇氣。因為與人真實地走近——尤其是對於那些沒有過成功體驗的孩子來說——注定是充滿痛楚的事,如此痛楚,讓你在任何一個時刻都可能隨時選擇放棄。有時也需要一點點運氣,如果你幸運遇到了某個人給了你一次成功的體驗,你後面的道路就會因此變得容易。 我們都曾經學過一句最簡單的英文諺語,“no pain, no gain.” 它的字面意思非常適合用作今天這篇文章的結尾,沒有疼痛就不會有收穫。只有當你準備好了承受疼痛的風險,你才有可能從現在困住你的地方走出去。 January 15, 2019 at 01:30PM 女人迷 womany.net


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bit.ly/2M9SKz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