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 星期四

親密關係與吵架:衝突,讓你有機會處理自己的不安全感 http://bit.ly/2QE5WNH 迷人來稿 有時候伴侶吵著吵著,也會陷入情緒之中,而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脫離原先爭吵的主題,開始檢討起對方的態度。遇到這種狀況該如何處理呢? 文|soidid 我跟 H 史上最大的吵架時光,吵到蝦子都蹦蹦跳。喝了啤酒的 H,吵架的時候氣的蹦蹦跳;酒精加上腎上腺素,整個人紅通通的,我心想:他好像一隻蝦子啊。 其實吵架的原因也蠻簡單的:我們計畫了一趟旅行,與另外兩個朋友一起。因為是公路旅行,一開始,我們樂觀地一致同意行程「保持開放」,去到了再感覺要待多久、下一站要去哪。 聽起來很棒,卻沒料到:到了之後,我們對「要待多久、下一站要去哪」有不同的想法。雪上加霜的是:原本預定第一天能碰面的賣家因故改期(是的,公路旅行順便運回要買的二手傢俱)、以及車子臨時出了狀況必須處理。 這兩個預料之外,讓我們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大幅縮短。而因為休假天數是早早說好的,旅行的總時間是固定的。這時候我們才發現:完了,四個人對這趟旅行實際上抱持著不同的期待。而我們原以為的「保持開放」,其實各自內心都有些「不想妥協」的旅行目標。 原本我們以為會有多出來的時間,那麼、這段時間可以「保持開放」;但我們沒有。最後時間是少到無法讓每個人都達成出發前的期待。我們對時間太過樂觀了。 原因之下的原因 我們大部分圍繞著「旅行的安排」而吵;但其實也不只是。 我發現,當爭吵掛勾到個人價值感的時候,就無敵難解 —— 我想要去 A,但時間上很困難,其實我心裡也知道最好的安排是「下次再說吧」。朋友這麼說其實也還好,畢竟朋友不是主揪、朋友在出發前也不清楚我對旅行的想法。 但 H 一這麼主張,我就忍不住覺得:「看吧!我不重要。在想法衝突的時候,你就想要犧牲我。」我覺得自己被犧牲、沒有價值,而十萬分委屈。 而 H 則是身為主揪,夾在三個人的不同期待間,溝通協調、動輒得咎。也是十萬分委屈。 再下一層,其實我們吵的是:平常遠距離,見面時的時間安排應該長什麼樣子?—— 其實我們還沒有答案。但吵到最後的結果就是理解:我們的衝突點在這裡。然後各自去想:自己的期待是什麼?對方的需要是什麼?該怎麼達到中間點?作為下次參考 —— 如果還有下次的話(笑)。 圖片|作者提供 在爭吵的當下,其實我有意識到我把「我的價值」和「H 的旅行取捨」掛勾在一起,也知道「如果我可以不要這麼連結就沒事了、我們就不用吵架了,但就是做不到。我也坦白地跟 H 講:我知道自己可以不要這樣掛勾,你也沒有這個意思,但我現在心裡這關就是過不去。 吵架:你來我往的照樣造句 H 不喜歡吵架,我想他覺得吵架傷感情。但問題是:我其實蠻喜歡跟 H 吵架的。我不是喜歡「沒事找事吵」,而是覺得「從來沒有吵的這麼過癮!」(好像越解釋越糟糕。) H 是我極少數遇到,能好好吵架的人:吵架的時候,覺得彼此能夠互相表達情緒、而不會失去溝通的意願。可能是運氣,我們對彼此的耐心剛好足夠。吵架的時候少不了很多泥巴爛仗,哭啊、大聲說話,但我在我們吵架時說的話,大概這輩子吵過的架中,最有建設性的了。 例如,我會說:「我知道你這樣做,是因為你對時間過度樂觀。可能你常常一個人旅行,所以沒有問題。因為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旅行,時間不夠,自己跟自己內心取捨一下就好了。但如果是跟其他人一起,就會有點麻煩。我知道你不是故意,但我會因此覺得自己好像不重要。如果我們事前有稍微討論過時間的細節,我能事先有心理準備的話,也許就會好得多。」 換作是以前,我大概會說:「反正什麼事情就是我最不重要!每次都這樣,朋友一說,你就說好。丟我一個人在這裡,很過分耶!」—— 過分誇張:明明是一次的事情,卻說「總是」、把責任全部丟給對方,完全無法以對方的角度思考,也不試圖提出解決方法。 為什麼我現在會這樣說呢? 我猜,可能是因為吵架像是照樣造句的雙人舞。雙方其實會「模仿」對方說話的方式、形式。如果一方說「你怎麼這麼自私!只想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另一方很容易就反射動作回去:「你才不負責!你全家都不負責!自己不做行程規劃,現在才要抱怨。」(推薦閱讀:五步驟人生自救指南:殺不死你的,使你堅強) 印象中,H 好像不太會貼我標籤:自私、不負責、愛批評⋯⋯;他會針對行為、行為造成的感受表述,也不會把自己感受的責任一股腦地丟給我。而我是因為模仿 H 開始以這種方式說話。 在對話中摸索彼此的感受 H 也會很奸詐聰明的利用我「平靜時的自我反省」來更新他的台詞:有時候我覺得你這樣一言不合就哭,是想要讓我有罪惡感。 「不是!我只是難過~難過不行嗎~~」我直覺的反駁,但同時內心悄悄浮起「咦?真的是這樣嗎?我是不是其實沒那麼難過,只是想要『贏』?」的分部合唱。 我覺得人吵架的當下,其實自己也一面在釐清「我到底是什麼感覺?我為什麼這樣感覺?」像內心有一個合唱團,往各種方向推測前因後果,找到一個能棲息停腳的地方。 所以你會被對方假設的「你的動機」影響。如果對方假設「你故意傷害我」或貼標籤、批評,我們很容易就會興起防衛之心,往「你才故意傷害我」的解釋前進,然後路越走越窄。但如果對方可以假設「你不是故意的,只是我們處事的方式有些不同,或溝通上有誤會。」彼此能選擇的路就會寬廣一些。 圖片|作者提供 吵架:go deeper or go broken 也許是 H 的耐心跟我的番度總是踩在一個還能平衡的點,通常吵過了就吵完了;我也在這之中一邊學習著表達自己的需求、對自己的感覺負責。所以,我不覺得吵架傷感情,反而覺得:吵架或許是關係中無可避免的橋段。每一次吵架,這段關係就會 either go deeper or go broken,端看你怎麼吵。 吵架有關係破裂的風險,但如果沒有坦率的面對兩人之間的衝突,卻也無法建立夠深刻的連結。大概就像「脆弱」吧 —— 不脆弱很「安全」,卻也麻木。回想我和 H 的吵架歷史,感覺其實挺過癮的:透過衝突,我才理解「原來我有這個地雷」「原來我這時候會有不安全感、沒價值」「原來我沒說,但心裡下意識期待著這些」。 衝突顯示了兩人的不一樣,但因為這不一樣,我才知道「原來自己是這個樣子」。衝突也是一個機會,讓我可以用新的方式面對自己的不安全感、沒價值感。 有時候我會突然想:好奇怪,我從來都不會喜歡「不喜歡我的人」,因為我並不認為自己必須委曲求全,那為什麼我現在突然很害怕「他其實沒那麼在乎我?」如果「他其實沒那麼在乎我」,不就只是釐清「這個人不值得我付出」嗎?那我到底是和這個人在拉扯?還是和我自己的不安全感在拉扯?(推薦閱讀:越吵越理解對方!如何用設計模型吵架?) 等等等等,我在說什麼? 雖然我自己覺得,比起之前,我現在吵架的方式已經有所進步了;但有時候吵著吵著,也會陷入情緒之中,而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H 不喜歡談錢,覺得談錢很容易吵架;但我覺得錢只是一個象徵,底下還藏著別的需求、感受,所以並不排斥。 在這次瘋狂系列吵之中,有一天,H 突然說「你之前說,因為你想看演唱會,想要晚點出發旅行,而且願意付多出來的(二手傢俱)物流保管費;不過沒關係,你不用付了。」然後我整個抓狂,以致於我忘記我說了什麼(記憶裂痕)。 看到我抓狂,H 也有要開始生氣的氣勢:「這本來就是去之前我們說好的,對吧?你說我沒有完成我的承諾,我也想提醒你你承諾過的事情。」 就在這時,我腦海裡突然出現一個念頭「等等等等,我在說什麼?我到底在氣什麼?我有說清楚嗎?」 生氣的時候,我好像一不小心就會開始「借題發揮」—— 用我覺得「夠有正當性」的理由發怒,而不是「真正使我生氣」的那個理由。 於是我稍微冷靜下來,想了一下,說:「抱歉,我剛剛說的不對。我那樣說你是錯的,我不應該牽扯不相關的事情。我不是因為覺得這筆錢太多而不願意支付,而是你提起這件事,讓我有不公平的感覺 —— 我會覺得你幾乎都得到你想要的了,傢俱、想去的地點,但我沒有,因此不情願為『這不是我承諾當時想像的旅行』支付。我知道我答應過,所以我願意付。你明白我在說什麼嗎?」 看我冷靜下來,H 也冷靜下來了:「嗯,我知道。但我也已經說了,你不用付沒關係。」 同樣是「不願意付錢」,但在各種「小氣、說話不算話」底下,可能是不同的感受:覺得沒有受到公平對待、覺得不受尊重、擔心自己的經濟狀況,感覺匱乏⋯⋯等等。比起舉出對方一樣「小氣、說話不算話」的時刻(憑什麼說我!),還是誠實說出「因為我覺得不公平」對情況比較有幫助。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盛怒的當下突然意識到:「等等等等,我到底在氣什麼?我在說什麼?我說的是我真的生氣的點嗎?」然後立刻修正自己,把話說清楚。出乎意外的,這是一種很棒的感覺。 爭吵時,如果對方要求你把話說清楚,不要「亂扯一些有的沒的」,任誰應該都會更加生氣。但是一樣的事情(把話說清楚),如果是自己主動想到、並且想要去做的,卻會令人感覺非常好。 「爭吵時,有意識的說話」看起來像是為別人做的,但獲得最大解脫的其實是自己:改正後的話語,更符合我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我說完後,當下就能感覺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了。 真正的表達,不會讓我想要防衛、也不會讓對方想要爭辯。 在意識到、並以一種新的方式說話時,我也從舊的制約反應解脫了。當我活在那個防禦性的自己時,我是多麽努力的維持那一切;但當我找到這個破口走出來後,我很清楚的知道:我比較喜歡這樣的自己、這樣的反應方式。 我覺得自己自由了,從被制約的那個我。而如果我們沒有吵架,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January 10, 2019 at 05:00PM 女人迷 womany.net


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bit.ly/2QE5WN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