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bit.ly/2TM5Rtf
2019年1月11日 星期五
為什麼割腕?之所以傷害自己,是為了抵擋內心痛苦 http://bit.ly/2TM5Rtf 莊博安(Wesley) 傷害自己的人,也許並不是真的想傷害自己,只是因為身體受的痛,能掩蓋內心的痛苦,他能感受到暫時放鬆的舒暢。 割腕是一件隱誨的事情,通常在非慣用手的前臂有著一道道傷疤,但也因為愧於見人,即便在大熱天都會穿著薄外套遮起來。 許多自我傷害的人,外觀上,看起來甚至有自信、受歡迎、笑容滿面,但內在的他常覺得自己是個局外人,很難真的相信這個世界,許多秘密從未說過。想法上,常覺得自己是無能的、比不上他人、生活沒有意義。情緒上,則在私下的崩潰與公開的快樂形成極大落差。 事實上,自我傷害是一種生命的求救。他不想死,但他失去了活著的感覺。他也不想用自我傷害的方法,只是當所有方法都失效時,就剩下傷害自己作為「舒緩的毒藥」,來解除崩潰或麻木的感受。 當內心的苦痛沒辦法以語言傳遞出來,只能轉而破壞自己的身體,確實感受到自己是痛苦的。當感受不到愛,只能透過傷害自己後、再撫慰自己的方式,在潛意識中也若似分離出另一個人格來照顧受傷的自己。 雖然得到的只是一種空虛的愛,即便如此,總比沒有的好。而孤立的時間愈久,所創造出來的防衛機制越強,也越容易成為一個人長期的習慣。 我曾經問過一位手臂上的傷疤比皮膚還多的朋友: 「選擇割腕的原因是什麼?」 「這是我唯一能使用的方法。」 「如果不使用這種方法呢?」 「我也許不會活到現在了⋯⋯」 這是她在父母相繼車禍過世後,讓自己不會難過到想從 20 樓跳下去的最大努力。 圖片|來源 為什麼選擇割腕? 他坐在床緣,手臂靠在電腦桌前,尖銳的刀片進入肌膚。他緊繃地踮起腳尖,全身上下豎起寒毛,用力的大口吸吐氣: 「我緩慢地劃下兩公分多的傷口。我認為這樣可以感受刀鋒上每一鋸齒咬入、並撕裂一小片皮膚的過程。我感覺到的並不是痛⋯⋯嗯,或許這不是真正的痛。當我割完兩公分多,血從手臂側面湧出,集流入一張摺疊過的紙巾。血流呈現暗紅色黏稠狀,我想要多看些,於是把手臂傾斜,血流因此分支成三道更細的血流,而這三道血流形成了一道溝渠,大約七公分寬,把前臂整個染紅了。我看夠了,害怕與恐懼不見了⋯⋯它就像是治療我內心恐懼的藥物。」 每一個鋸齒咬入的痛,都是感受自己存在的證明,從原本情緒麻木的狀態中甦醒。痛的感覺不是真正的痛,更準確來說,心理的痛苦被身體的疼痛掩蓋,他感受到的是暫時鬆懈的釋放感。因此,身體的疼痛變成緩解心痛的來源。 它是一種「掌控」,掌控心痛的程度、流出的血量,以及生命就在自己手上,而非虛無飄渺的慌張、絕望、或難堪的回憶。這對於只能在一種痛和另一種痛之間選擇的人來說,是一種很實在的方式。 「焦點就只在身體的這塊地方,什麼都沒有──腦子一片空白。我開始割,很痛。我割深一點,痛多了。我移開刀片,傷口更痛了,開始流血了。流血意味著我傷得嚴重到足以驅離其它的痛。」 當一個人感受到內在的痛苦逐漸侵襲,心智結構即將瓦解的前一剎那,他為了保護自己,急需一個強而有力的分心物,使所有的專注力集中到一件事情上,才能重新感受到自我的整合。(推薦閱讀:【胖女體攝影集】肥好:蟹足腫、肥胖紋、自殘傷痕,都是我的年輪) 若沒有這個強烈的刺激,自我將是支離破碎的。 自我傷害的瞬間,強烈的刺激將所有焦點擺到身體的疼痛,這時才明顯感受到自己是活生生的人。最後,全身的力氣都因著這個外力攻擊的抵抗後而疲憊,他也無力專注於內心的苦痛,腦子總算可以停擺,沉重地往後一躺,攤垮在床。 圖片|來源 「當自傷行為嚴重到個案本身都無法察覺時,它的功能就像膠水,強行將一個脆弱的人格組織結合在一起。」 這會成為一種習慣,讓他從行為中得到慰藉,而行為越激烈,越能夠逃離情緒困擾。因為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讓他再次感受到活著的能量感,腦內啡則產生愉悅感。同時,像是毒品成癮般,他會不停的追求更危險的方式,像是割更深、更靠近主血管,如此才能達到與先前同等程度的刺激/逃離效果。 你說他知不知道嚴重性?當然知道。但每當壓力一來,雖然是最極端與不堪的方式,卻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可以讓他繼續工作、休息、或只是像個人活著。 所以他內心嗔著:「唉呦,好痛,但是我需要這個痛。」 多麼令人心疼的一句獨白。 圖片|來源 自我傷害的心理意涵 若用光譜的形式來看待自我傷害,從不吃東西、刻意喝過多的酒精、用力扭捏大腿、想像被萬箭刺穿、到拿美工刀割裂前臂皮肉等,或許我們心中都曾想過、或真的實驗過某種方式,以逃避內在的鬱悶折磨。它或許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但我們很少正視這些行為背後的意涵。 自我傷害是一種防衛機轉,用來抵擋內在的煎熬。它是一道逃生門,讓人在充滿壓力的精神狀態下釋放,不再那麼緊繃。 一個人陷入情感創傷後,就像平躺在床上,胸腔被四十公斤重的啞鈴壓著,鬱悶到難以呼吸。這種鬱悶讓人做不了事,提不起神,你會發現自己多了很多盯著辦公桌上的膠水或傳輸線放空的時候。回過神來,才發現忘了呼吸,趕緊深深吸一口氣,這叫解離。 電影《鬥陣俱樂部》中,成員用拳頭毆打彼此,藉由「痛」重新感受生命的活性。當有強烈的外在刺激時,才能點燃快要熄滅的生命燭火。也因為有這個俱樂部,每個人才得以忍受生活中的無聊與痛苦。 用精神分析的話來說,它隱喻著攻擊趨力在自身之內釋放,作為一種刺激性的防衛機轉,藉此提升心靈能量(libido)的量值,而背後的原因正是人類的本能作祟──趨樂避苦。 這也是最關鍵的問題:趨向什麼樂?避免什麼苦? 換言之,當一個人產生看似對自己不好的念頭,我們肯定要同時想到:「它換得什麼?」 這也是自我傷害的最終意圖,總結上方的論述,整理為以下兩點: 逃避內在無法承受之苦——轉移注意 重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跳出解離 圖片|來源 最親密卻也最痛苦的所在──家 作者史帝芬認為,親子關係是促成自傷行為的主要影響之一,他舉出家庭的經濟困難、慢性疾病、精神疾患、婚姻失和等因素,這些危險因子中,若父母沒有扮演起一個支持者/支撐者的角色,反而讓孩子變成家中的主要承受者/工作者,那麼從小沒有可依靠對象的情況下,長大後也很難相信他人,覺得心中永遠有個遺憾、有一份從沒得到的愛需要被彌補。 「一旦孩子開始感受到父母親的畏縮,可能造成孩子能力的提早擴充,父母親反而可能期盼從孩子那裏得到鼓勵、情緒支持,甚至肯定。當孩子意識到自己反而比父母親強而有力時,他陷入無安全感、無可依靠的危機。於是自行創出某些對自己有重要意義的行為,透過這些行為,他得以感受到依靠,為了保持情緒不至於爆炸,自我傷害成為他生命中一個可靠、不可或缺的部分。」 也就是說,自傷行為成為他在無所依靠時,還能依靠自我的重要行為。(推薦閱讀:該如何改掉自我攻擊的習慣?) 當家庭的痛苦超越了安適,孩子又只有從家庭才能得到慰藉,那麼,他會扭曲自己的信念、責怪自己或合理化父母的行為,只為了那少量的歸屬感;而長大後,他主動「創造那些帶領自己走過早年歲月的痛苦,因為這種痛苦代表的是家庭、安全與舒適。」 因此,每當感到孤寂時,他用受罪來憶起熟悉的溫存,透過疼痛讓自己與依附的對象重新連結。 傷我們最重的人,總是與我們最親近的人。反過來說,當我們無法感受到親近時,也有可能透過傷害自己,來重新感受到親密的感覺。因為當「痛苦」代表了「愛」,他就會自己製造痛苦,再撫慰自己。一方面感受到親密,另一方面感受到被照顧,雖然都源於自己,但他在幻想中能夠成為那個被疼愛與照顧的人。 簡言之,他傷害自己,也是為了感受到愛。 如何停止自傷與不再痛苦 自傷個案缺乏信賴的朋友的原因之一,是恐懼某些人深入了解自己後,將會過度害怕、厭惡鄙棄、或是嚴厲說教,這都是再把自己往外推的過程,再度感受到被拒絕、自己是不夠好的。或許也讓自己想起曾經被重要他人拋棄的經驗,無疑是精神層面的雙重創傷。 因此,為了避免這樣的災難,索性將所有人拒於門外,也不要讓自己再受到傷害。這也變成了自己製造自己身體的疼痛,自己支持自己,自己咬牙忍下來──從上述這麼多的「自己」能夠看出,他是多麼的孤獨。 作者史蒂芬在書中呼籲,治療中必須先形成強烈的互信關係,讓個案重新有人能夠倚靠,建立起一個健康的依附關係後,才有辦法複製回生活中。若你是身邊人,除了鼓勵尋求諮商外,同樣重要的是,讓他知道:「我在這裡,不會逃跑遠離,也不會靠你太近。我知道你心中很痛苦,如果你需要找人聊聊,我會在這裡陪你。」 當接受到的人際關係從原先愛/痛苦的混合體,轉變成有界限的關心/包容。隨著每次增加一些信任,減少一些疏離,也都再降低自我嫌棄,提升與人親近的信心,漸漸地,使用健康的方式取代自傷行為。 最終,期待療癒心裡的傷口,縫合身體的疤痕。 參考資料: 《割腕的誘惑:停止自我傷害》。心靈工坊。 更多文章,歡迎至臉書專頁:標註自由-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January 11, 2019 at 04:30PM 女人迷 womany.net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