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8日 星期五

家暴為何不離婚?當社會歧視單親家庭,誰敢下決定 https://ift.tt/2EKhCdN 迷人來稿 聽到離婚,你想到什麼?那個大家心底隱而不說的評語,就是很多人遭受家暴卻不敢離開的原因:「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對孩子才好啊。」「單親家庭的孩子都⋯⋯。」結婚這個決定在這個情境中,看來已經是個錯誤了,現在處於這麼混亂的家庭結構裡面,沒有一個思考判斷的衡量標準,你敢不敢再輕易做決定? 文|Sandy 姊姊 身為一個資深的家庭暴力見證者,或許,可以試著說點什麼。我是一個受到家庭暴力影響深遠的孩子,也曾經因為受到家庭暴力,也因此決定離婚,我的孩子,也受到了家庭暴力的對待。  家庭暴力會停止嗎?  以我這麼資深的經驗來看,很遺憾,不會。不管你針對施加暴力的人來處理,如:殺光了所有施加暴力的人、還是把他們通通關起來,還是你針對施加暴力的工具手段來處理,如:銷毀所有能施暴的藤條、鋼管,所有引起暴力的電玩、電影、書籍⋯⋯等等,都不會讓家庭暴力(或者是暴力)停止的。 為什麼? 為什麼有家庭暴力? 看到很多文章,試著以資產、年齡、性格來找到一個合理的答案,然後去解決那一類型的人。但,依照我這麼長期、資深的經驗來看,施加暴力的那個人,通常只有一個特徵,「情緒壓抑」、或者「只有一種表達情緒的方式」。他們的情緒沒有出口,只能悶在心裡,他們從小學會,不管喜怒哀樂,表達方式只有一種:生氣、用暴力解決,就對了。 是什麼樣的家庭背景、社會文化、學校教育在他們這麼漫長的人生中,只教會他們做這樣的單一行為?  一樣的暴力對待。(推薦閱讀:怎麼處理衝突、怎麼分手?家暴防治,從情感教育開始) 他們從小受到一樣的對待,沒有任何人,包括親戚、鄰居、老師,沒有任何人幫忙他們逃離一樣的暴力對待,只能用弱小的軀體承受這一切,終於在每一個拳打腳踢底下接受:這個世界沒有愛、不值得信任、我不配愛⋯⋯等等。 終於我們一起習得無助,一起屈服。  為什麼不離婚? 想想你聽到離婚,你想到什麼?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理由,在一般社交場合,你聽到離婚,你心裡浮起什麼評語?那個大家心底隱而不說的評語,就是很多人遭受很可怕的對待,仍然不敢離開的原因。 「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對孩子才好啊。」 「單親家庭的孩子都⋯⋯。」 「離婚喔,就是一個破碎的家庭,感覺是一個 loser。」 每一個給建議評語的人,都是親朋好友,看來都值得信任。每一個評語,說的都是我們未來往後 20-50 年的人生,影響的又是一輩子,結婚這個決定在這個情境中,看來已經是個錯誤了,現在處於這麼混亂的家庭結構裡面,沒有一個思考判斷的衡量標準,你敢不敢再輕易做決定? 不要輕易評斷任何做了決定,或者不做決定的人,裡面有他自己人生的脈絡、婚姻家庭的脈絡,糾纏成一個綿密的網絡,或許他正在動彈不得。陪伴和支持,往往是鬆開的第一步。 為什麼離婚? 因為看到了那個情緒表達方式,也會日積月累的影響孩子,因為發現再無可調整的空間,因為終於發現自己值得被愛,因為發現離婚之後的代價,或許是自己可以承接的,因為終於忍無可忍。這個中間的過程和理解,大概又是另外一本書的字數。有機會再書寫。  重點是離婚之後,離開了沒有暴力的環境,終於可以深呼吸,才發現自己身上的傷痕累累、孩子身上的傷痕累累,身體的傷口很快復原,但心裡的傷口卻沒有。 包括,再也不能信任、恐懼獨處、莫名的不安、當周遭有人提起「揍你噢」⋯⋯等等可能玩笑性質的語句,還是沒來由的害怕、當有人大聲的時候,會沒來由的害怕、因為太害怕,可能開始有暴力行為保護自己、無法相信世上的美好和自己有關係⋯⋯等等。(推薦閱讀:給家暴陰影的戲劇課:我希望,你和我一起活著) 再來是面對現實環境,現在是一個大人要撫養孩子,有沒有足夠的社會資源支持?有沒有撫育的資源,如父母兄姐可以幫忙照顧孩子,好支持大人去工作賺錢?大人本身的謀生能力、大人本身的工作會不會影響孩子的作息⋯⋯等等。 然後,通常會打官司,然後可能親朋好友這時候都會出來有各式各樣的意見。 然後,通常都是在接受到暴力行為之後,以上的所有事情,會一起排山倒海的出現在那個大人身上,那個自己本身被毆打、看到孩子被毆打、決定要提出離婚的大人身上。他要同時承受自己的心理、身體復原、孩子的、還要想好謀生方式、然後要面對官司的準備,爭取自己和孩子的權益。 沒有穩定安全的系統支持他,那個大人很容易心力交瘁的。 我們,都準備好支持這樣的朋友了嗎? 身為旁觀者,我們能做的,除了是看到任何不合理的打罵發生的時候,挺身而出。還有一個,其實更重要,就是不要再使用「打罵」的方式,也不要支持、也不鼓勵你的朋友們這麼做。 我聽過很多說法,關於「我也這樣被打大的,還不是沒事」⋯⋯等等。我想說的是,是的,你沒事情,因為你遇到的長輩情緒沒有失控、沒有很多次,加上你的性格也在那樣的環境中,讓你可以承受。你很幸運,沒有在這樣的環境下受害。 可是,當你也支持,也會影響更多這樣做的人,每一個被影響的人,真的都會一樣控制力道?計算次數?聽聽那些施暴的人,他們不都說:大家都這樣,所以我也這樣做。 那個活在無形的「大家」,造成了我們現在的社會風氣,又巧妙地讓我們都覺得,我們不是那個「大家」。 從每一個「我自己」開始,不讓暴力有機會滋長,才是治標治本的方式。 補充: [1] 文字中,試著隱去慣有的性別,因為施加暴力者,無論男女、貧賤、知識程度高低,真的,只關於我們怎麼表達情緒、是不是也遭受過一樣的暴力對待。 [2] 文字中,也嘗試隱去關於施暴者是哪位,因為不是特定人士,因為他們是一個現象中特定的角色(吧?) March 09, 2019 at 02:00PM 女人迷 womany.net


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EKhCd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