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IZZUbE
2019年3月4日 星期一
被拒絕怎麼辦?心理學解決約會焦慮症 https://ift.tt/2IZZUbE KnowYourself 誰都不想被拒絕,但就這樣不開口、不邀約,真的就是最好的選擇嗎?讓我們一起看看心理學如何談這份「約會焦慮症」吧。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收到這樣一則粉絲留言:「KY 君,我有一個有好感的對象。但平時工作特別忙,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了解他,剛認識的時候微信還能聊幾句,現在就變成了朋友圈裡的點讚之交。除了第一次相遇的朋友聚會,我們再也沒見過面了。然後,春節長假快要來了,我們倆是一個地方的,我在想要不要約他出來吃吃飯、聊聊天,但又總覺得很突兀。請問要怎麼樣自然地約他呢?」 看了這個問題,我們猛然意識到,並不是所有人的長假都是在宅中度過的。那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約會吧! 社交網路,已經讓「交友」和「約會」這件事情變得和從前大不相同了。一個人可以很方便的在手機應用程式上透過左右滑動照片,來選擇自己喜歡或不喜歡另一個人,or should we say,約或者不約另一個人。(看看更多:【故事交換】伴侶使用交友軟體讓我很擔心,怎麼辦?) 調查顯示,38% 的美國單身人士都在透過線上與他人進行約會(Adams, 2015)。但線上約會卻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因為儘管這一比例很高,我們還是可以看出,超過半數的人其實仍然在以傳統的方式交友和約會。相比於線上約會的快速便捷,在現實中真正約會某個人,似乎要隆重的多,也困難的多。我們習慣於在社交中表現得淡定自若,卻往往覺得猶豫、無法向心儀對象展開邀約。 這種由「約會」引起的緊張與不安,又被稱為「約會焦慮」。人們為什麼會因為「約會」而感到焦慮呢?現在正在為如何把心儀的人約出來而感到焦灼的人,應該怎麼辦呢?今天的文章,就將為你提供值得參考的約會指南。 圖片|《約會大作戰》劇照 約會為什麼讓人感到焦慮? 身邊沒有約會對象的時候,人們會感到焦慮,「為什麼世界那麼大,卻還是找不到適合我的人」;當有了合適的對象時,人們也會感到焦慮,「我該怎麼向他開口呢?他會不會不答應我呢?」;當好不容易邀約成功之後,人們還是會感到焦慮,「他會不會見了面之後不喜歡我?」 在約會情境中,人們所表現出來的這種,擔心對方會拒絕自己,擔心被對方審視,遭到對方的負面評價,擔心一些不好的事情會在約會時候發生,感到猶豫不決、坐立難安等等一些類似於「社交焦慮症」的行為反應,又被戲稱為「約會焦慮症」(DatingAnxiety)的症狀(Kolakowski, 2014)。 事實上,在美國精神障礙診斷統計手冊(DSM-5)中,並沒有「約會焦慮症」這一診斷。不過,如果當一個人不僅僅在約會時,也在很多社交場合都感到無法控制的焦慮,甚至影響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話,那麼他就有可能是受到了社交焦慮的困擾,需要到專業的機構尋求幫助。 1. 「找到一個自己感興趣且三觀契合的人太難了」 Hurlock(1982)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會更傾向於被那些與自己有類似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人所吸引。 成年之後,我們對於自己的興趣、需求與理想有了更清楚的認知,不再需要透過認識更多不同的人來拓展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另一方面也更想把時間花在與自己相似的人的交往之中,這讓我們感到舒適和安全。但往往因為工作的關係,人們很難再像學生時期一樣有很多的時間和機會認識到那些更有可能在價值觀上與自己相契合的人。 2. 「萬一被拒絕了呢?」 約會焦慮,另一大重要的原因,就是主動邀約別人讓我們感到不安,即使對方答應了自己的邀請,人們也會擔心這段關係下一步的進展(是不是反而會因為這次約會,破壞了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形象)。人們常常會在還沒提出邀請時,內心就已經上演了千百種對方可能拒絕自己的方式(Nicholson, 2011a)。 這一方面可能是由於個體對自我價值的懷疑與低自尊,認為自己不太可能得到他人的肯定甚至是回應;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人們覺得,與其預想得很美好、現實卻很慘淡,不如降低自己的期望(索性認為對方會一定會拒絕自己),才不會到頭來失望。(推薦你看:心靈牌卡|該如何成為更有自信的自己?) 久而久之,對「被拒絕」的恐懼成了一種條件反射——當自己準備要向他人提出請求時,這種恐懼就會油然而生,從而阻止一個人真正將邀請說出口。 不是沒有適合的人,而是主觀意願不夠強 Arthur Aron等人(1997)對影響人們能否與他人建立「親近感」(closeness)的因素進行研究。他們邀請一組受試者兩兩組成一對「夥伴」,他們隨機對一部分人按照他們在價值觀問卷、依戀類型上的測試進行更嚴格的配對。 之後,他們將組對後的被試隨機分入兩組,一組人在規定時間內閒聊(控制組),比如上次去動物園是什麼時候;另一組人則聊一些固定且逐漸深入的話題(實驗組),比如自己最珍貴的一段回憶,人生中最尷尬的時刻等等 36 個問題。聊天結束後,對每對被試彼此間的親密感進行測量。 他們發現,比起閒聊的人,聊一些更深入的話題的人之間更容易建立產生親近感。不僅如此,他們還發現,一對被試雙方價值觀是否契合、依戀類型是否匹配並不會對他們的親密感產生影響。 因此,Arthur Aron 等人(1997)認為,主觀上的意願才是影響一個人能否與他人建立關係、產生親近感的關鍵,而非人們口口聲聲強調的價值觀是否契合。 也就是說,當人們主觀上想要開始一段新的感情時,就會有可能找到那個能讓自己產生親近感的人。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聲稱找不到合適的約會對象,可能是我們主觀意願不夠強烈。 主觀意願不強,可能因為不想改變當下的生活狀態,也可能是因為沒有準備好進入一段新的關係(Firestone,2014)。當一個人還在上一段關係的痛苦中無法自拔,他通常會對約會一個「新」的人感到焦慮。 約會見面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Hald 與 Hogh-Olesen(2010)對人們面對不同類型邀約的接受程度進行了研究。他們請了一組「研究助理」(被眾人普遍評價為「具有一般吸引力的人」)到公開場合去接近異性(共 173 名男性、216 名女性),並向對方自我介紹和簡單交談: 「你好,我的名字是 XXX。不好意思打擾你了,我只想告訴你,我剛才一直在注意你,我覺得你真的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 並且,這些研究助理還會隨機向所接近的異性提出以下三種不同邀約中的一種: 「你今晚願意和我約會嗎?或者你周末有時間嗎?」 「你今晚願意到我住的地方來嗎?或者周末有空嗎?」 「你今晚願意和我睡嗎?或者周末呢?」 結果發現(除去那些目前有固定交往對象的人之外),在得到約會邀請的人中,68% 的男性與 43% 的女性都答應了該邀約;其次,40% 的男性與 21% 的女性都答應了到「住所」的邀約;最後,59% 的男性答應了「一起睡」的邀約。 可以看出,主動提出邀約的結果,並不像人們所預期的那麼糟糕。當你提出約會的請求時,還是會有近半數的人(68% 的男性與 43% 的女性)會赴約,然而,如果你唯一做的就是默默擔心對方會拒絕自己而不主動發出邀請的話,這一概率毫無疑問會是「0」。 圖片|《約會大作戰》劇照 所以說,「約會焦慮」很多時候源於我們給自己過多地設置了障礙。如果你真的想要與一個人建立關係,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彼此機會了解對方。以下是我們給大家的一些 tips: 1. 相信第一印象,別多想 找到這個人,比標準更重要的其實是感覺。這種感覺可能來源於第一印象(一見鍾情),也可能源於你對他的觀察與側面了解。既然是感覺,你應該去感受,而不是去思考「什麼是對的人」。有時候,過於理性的判斷,會讓你總是在錯過。 不過,Segal、Robinson 與 Boose(2016)認為,你不需要事先去想對方應該具備什麼,但卻是應該想好什麼是「一定不可以」的 deal breaker。 此後,在約會發生前進一步了解對方的興趣愛好、背景經歷等,會讓你們在約會過程中有更多話題可聊,也能幫助你找到最適合對方的邀請方法(詳見下文提出邀約的部分)。 2. 建立初始關係 建立一些初始的聯結,會讓對方更容易答應你的邀約。這就是所謂的「本·富蘭克林」效應(BenFranklin Effect),即那些曾經為你提供幫助的人,通常也更願意再次幫忙。換言之,當一個人對一段關係已經有所投入之後,這個人也會更願意做出更多投入。 因此,你可以從一些小事開始建立彼此間的聯結,比如藉故向對方打聽附近的知名餐廳等等(想當年,誰沒有借過課堂筆記/書/飯卡⋯⋯)。 3. 提出邀約 可能對於很多人而言,提出邀請才是最困難的一步。不過,在 Jeremy Nicholson 博士看來,不論約朋友還是陌生人,異性之間還是同性之間,成功的關鍵有三,就是開口!開口!開口! (Ask! Ask! Ask!)。 Hald 與 Hogh-Olesen(2010)的研究發現,提出邀約的人的外在吸引力(外表還是無法迴避⋯⋯),以及提出邀約時是否讓對方感到安全、體貼(而不是讓對方感到猥瑣、魯莽或意有所圖的),會影響對方的接受度。 在正式提出邀請前,你還需要了解讓自己和對方都感到舒服的表達方式。例如,有些人更喜歡直接的邀約,在他們看來直截了當的表達是真誠的體現,也有些人喜歡間接的邀約,在他們看來婉轉的表達是給雙方留有餘地,體現彼此尊重。(延伸閱讀:【如果你想】擁有獨一無二的約會經驗!推薦你四個約會好去處) 4. 約會的過程 兩人約會時,除了一些常規的吃飯、看電影之外的活動,可以有意識地將對話拓展到對價值觀等更深層面的交流上,這會加快你們之間「鏈接感」的產生。 另外,還可以利用一些容易讓人心跳加速,腎上腺素飆升的活動,讓對方產生「我心跳是因為這個人」的認知歸因偏差。(當然,計劃的時候,也需要考慮到對方的承受能力和喜好)。心理學家 Dutton 與 Aron(1974)就發現了人類有這樣的本性,會把來自環境或其他原因的緊張興奮,錯誤理解為自己為對方心動。這被稱為「吊橋效應」。 他們在實驗中發現,那些走過危險吊橋的人比走過堅固石橋的人更有可能在實驗結束之後聯繫那個在實驗過程中給他們留下電話號碼的研究助理。研究者們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人們會無意識地將過危險吊橋時引起的興奮與緊張感「錯誤」地歸因到自己對這個研究助理的感覺上——過吊橋引起的心跳加速、腎上腺素飆升會讓人誤以為是自己對當時遇見的這個人產生了「心動」的感覺。 5. 約會的結束 如何結束一場約會與約會過程中那些開心的時刻同樣重要,這來自於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心理學家 Daniel Kahneman 所提出的「峰終定律」(Peak-End Rule)(Fredrickson & Kahneman , 1993) 他指出,由於人的認知習慣,人們通常對於一個事物的評價,取決於在體驗這個事物的過程中的最強烈的感受(peak)與結束體驗時的感受(end),這些感受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相對而言,過程中的總體感受或平均感受則對於最終印象與評價影響不大。 所以說,一場約會如何結束也至關重要。你可以嘗試在約會結束做一些暖心的舉動,來讓對方對今天的約會(還有你)有更積極和深刻的印象。 6. 當然,你的確也需要做好被拒絕的準備 任何人在提出一個邀請的時候,都有可能會另一個人被拒絕。你需要做的是,不要把拒絕當做是對自我價值的否定(Segal et al., 2016)。 對方拒絕你,很有可能是因為他覺得你們不合適,或者他還沒準備好進入一段關係(他可能不止拒絕了你,也拒絕其他人)等等,所以不要把拒絕當做是對自己這個人的否定(don't take it personal)。同時,反思自己從中獲得的經驗,例如應該更多尊重對方的時間、位置安排等等(如果你想和對方約會卻把地點選在自己家樓下,就太沒有誠意了)。(供你參考:告別無聊約會!14 種讓感情升溫的約會提案) 被拒絕的滋味當然不好受。你需要允許自己因為被拒絕而感到鬱悶、失望,甚至怨恨。但最重要的還是盡快從「被拒絕」的痛苦中走出來,準備下一次約會。多多邀約,成功率才會變高哦! March 04, 2019 at 06:30PM 女人迷 womany.net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