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從科倫拜校園槍擊案到《我們與惡的距離》:學習聆聽,找答案 http://bit.ly/2XQOJVh 迷人來稿 我們不一定在人生中都會遇到像《我們與惡的距離》,或者是重大社會案件這樣的巨大悲傷。但在生活中,我們都是「被害者」與「加害者」,受困職場、家庭、朋友等社會關係中,我們偶爾會說錯話,或被他人有意無意的話中傷。這些歷練,都回歸到劇中中段最精彩的一句:「老天到底要我們學什麼?」 文|Iris 最近公視的社會反思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許多報導、文章簡稱此部劇為《與惡》,而我更喜歡,也覺得更貼切的是《距離》、或《我們》。談起劇名,英文《The World Between Us》似乎詮釋得更好。 劇裡談起加害者、受害者、加害者家屬、受害者家屬、媒體環境、社會環境、體制,每一集都讓人揪心。這些不同角色、情境,換成是「我」,我用什麼態度、視角處理,每次看完我都反覆思索這個問題。 多半時候,我得到「沒有答案」。 我沒有辦法精確的覺得自己能夠感受角色的悲傷、氣憤、糾結,那是極度複雜的情緒。那就像飛機遇到亂流,你感受到劇烈震動,但不知道這股亂流,會把你導往什麼方向。 這部劇引起的巨大反思,不斷發酵,幾乎每天都出現在朋友的討論話題中。我開心這種辯論會不時跳出來,每一次都腦力與心力鍛鍊。而很有趣的是,這些對話,總是會出現「沒看過這部,你真的不會有這種角度的想法」,以及「如果我是他/她,我可能會⋯⋯」 先感謝偉大的編劇、導演,及用盡全力詮釋每個情緒揣摩到位,那絲絲入扣的情感,激起全民的「自我修煉」。 這堂全民一起的修煉課 在第 7、8 集播畢的隔天,新聞上出現了一個曾經震撼台灣的殺人社會案件,那天剛好是調查出爐,加害者因事後畏罪自殺而不起訴,曾有幫忙加害者嫌疑的父母,因找不到具體事證,也不起訴。那天,被害者的家人,在新聞中哭得聲嘶力竭,不願意接受這個「沒有答案的公道」。 1999 年美國曾發生的震驚全國的科倫拜校園槍擊案,兩名學生持槍進入校園掃射,奪走了 13 條人命,更有 24 名傷者。其中一位殺人犯的母親,事發多年後寫下了《我的兒子是兇手:一個母親的自白》一書,書中說到,兒子成績優異、活潑開朗,她從沒想過自己會變成殺人犯的媽媽。事件之後,她不斷回想、與各方專家討論,才知兒子狄倫真正的念頭,是自殺。而表面開朗的兒子,抑鬱的跡象,在微小的生活細節中可能已經出現。但,她未察覺。 這本書讓人意識到,青少年情緒、反應轉變的重要性。然而,書的出刊也使這個案件,轉換成每個人的人生課題。 我們不一定在人生中都會遇到像《我們與惡的距離》,或者是重大社會案件這樣的巨大悲傷。但在生活中,我們都是「被害者」與「加害者」,受困職場、家庭、朋友等社會關係中,我們偶爾會說錯話,或被他人有意無意的話中傷。這些歷練,都回歸到劇中中段最精彩的一句:「老天到底要我們學什麼?」 圖片|《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照。公視提供 傾聽課 遇到困難,受到委屈,找個怪罪的對象,永遠是最快讓人舒坦的。但我們很快能夠發現,那一時的舒坦,不代表心裡已經過去了。 就像加害者李曉明的母親說:「沒有一個爸媽,會花 20 年去養一個殺人犯」。或者像科倫拜校園槍擊案,每件事都會有原因。生氣過後,給自己一點平靜與傾聽,我們都可以找到能學習的答案。 愛自己比公道更重要 尋找公理、正義固然重要,但在巨大事件中,追尋公理的心情,多半是生氣、憤怒的。這個過程,請在心中放上一個天秤,一邊放著「正義」、一邊放著「愛自己」,如果為了追求公道,讓自己連生活都不能好好過,每天烏煙瘴氣的,那是時候校正天秤,放下一點點追求正義的堅持,多愛自己一點。 每天多一句溫暖的好話 「因為你比較勇敢。」最後一集,當喬平對思聰說出這句話時,濕了許多人的臉頰。這一幕說著,如果每個人都多一點溫暖,我們可以少一點衝突。 最後,「哈、哈、哈」,笑容解決一切,這真的是最厲害的一個解藥。 April 26, 2019 at 02: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bit.ly/2XQOJV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