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bit.ly/2vMM4Q8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社群世代的消費�慾望:你是想要還是需要? http://bit.ly/2vMM4Q8 womany editor 女人迷編輯 加州大學 David Hirshleifer 和多倫多大學的 Bing Han 教授透過研究發現,人們之所以會越花越多,是因為我們總是只看到別人花了多少,看不到別人存了多少。仔細想想,你買下的東西,是自己真的需要,還是只是社群媒體讓你「想要買」? 文|小妮子 休閒、氣質、華麗、森林系,各色服飾映入眼簾,參觀一位友人的宿舍,打開衣櫃目不暇給,在我眼裡,她是一個開朗活潑的女孩,總是笑口常開,穿著多半樸實,牛仔褲、T-shirt,天氣好的時候,會換上一件氣質的雪紡紗長裙,增添溫柔的氣息。 一直認為她肯定是個相當簡樸的女孩,但當我瞥見房間角落堆滿著網購紙箱,塑膠包裝還留著拆下來的標牌,心理默默計算大概是幾張小朋友,不禁納悶起來,和拜金完全沾不上邊的形象卻也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究竟為何而買? 對於減肥的人來說,吃了一塊蛋糕罪惡感油然而生,想要存錢者,花了錢買東西卻時常覺得天經地義,無形之中資產又持續減少,有的時候,我們根本連天人交戰的情節都沒有上演就下手了。 但我們買的究竟是真的需要,還是其實是反映內心某些情緒或社會現象呢?了解購物背後真正內在動機,可以讓我們更加明智,為自己的金錢做出適當的決策。 圖片|來源 自我概念缺失 補償性購物影響花費 心理學家(Rucker,2009)曾研究指出,消費行為並非特定需求引發,而是為了彌補某種心理缺失或自我威脅。這樣的購物行為稱之為「補償性購物」。 早期心理學對「補償」研究大多關於成就動機,直到 80 年代漸漸延伸至消費領域,補償性消費 (compensatory consumption)的概念的確牽動著許多人的消費生活。 對於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有理想的形象,但事實上在自我認知中,自己其實是一個平凡普通的女孩,自己看待自己的本我,與別人看待自己的客我之間存在著落差,我們希望透過補償性的購物完成自我概念的符號建立。 有人汲汲營營追求成功,然而在知識與地位受限時,大多數時候我們會把「金錢」和「成功」兩者劃上等號,此時,透過補償性的消費物可以完成「成功」的自我概念,購買了品牌標誌顯眼、高昂的精品等等。 Lee 和 Shrum (2012)指出, 「被他人忽略的體驗會使個體對自我能力產生懷疑,為了證明自己選擇炫耀性消費,像是喜歡大的、醒目的品牌標識。」 以穿衣服、購衣行為來看,經常讓人陷入這樣的心理動機而不自知,買了我們想成為的樣子,試圖傳達一些訊息給他人,然而,這並非是真正適合自己的樣子,這些消費只是「想要」而不是「需要」。 我問友人在眾多風格的衣服裡她最喜歡哪一種,她說她依然最喜歡休閒的風格,棉質上衣、水洗牛仔褲,正如她身上所穿著的,一眼就知道是她的衣服,衣櫥的那些是她所渴望的變化與嘗試,希望帶給別人不同的感受,可是這樣的代價往往讓她到了月底必須省吃儉用,等待下一次發薪日的到來。 衣櫥永遠少一件衣服,但卻永遠有只穿過一次的衣服,非理性的購買,還有一項重要的影響——社群媒體造就的。(推薦閱讀:為什麼人們看到特價,就容易衝動購物?) 大家都在花錢?社群造成的認知偏誤 為什麼大家總是在消費、吃大餐、旅遊?Facebook、IG、YouTube 一橫掃,不難發現在社群平台,尤其是現時動態上,充斥著朋友各種消費行為,出國旅行、添購新的彩妝,甚至是喝上一杯精緻單品手沖咖啡。 近日,加州大學 David Hirshleifer 和多倫多大學的 Bing Han 教授透過研究發現,人們之所以會越花越多,是因為我們總是只看到別人花了多少,看不到別人存了多少,而社群媒體的確在加速這股趨勢。 「如果見到朋友,我可能會看到朋友喝的是便宜咖啡,穿的是平價衣服。但如果看社群平台上的他們,朋友發的可能是他去過的高級餐廳或讓人興奮的旅行。 「任何一種非面對面交流都會導致認知偏誤的加劇。」 研究指出,隨著網路縮短時空差距,大幅提高個體觀察他人消費的能力。對他人行為的了解增多不僅會增加消費,還會誘使人們對自己的財務狀況和理財規劃做出錯誤的判斷。這項可說是解開為什麼自 20 世紀 80 年代後在美國,人們儲蓄可支配收入急劇下降。 仔細想想,你的日常花費,是否也正被這些社群互動大量支配著?雖然一時片刻,要脫離社群平台就如同節食一般是艱鉅,讓人失衡的,但是我們必須有這些意識。 「勇敢做自己,不在乎他人眼光。」作為女性這的確是我們對自己最大的期許,但究竟寵愛自己與消費生活該如何拿捏,用什麼方式才能避免以上的誤區呢? 專注所愛 意識潛在代價 首先,只專注我們喜歡的事物,倡導極簡主義「精簡更寬裕」 (Be More with Less) 網站創辦人,蔻特妮‧卡佛(Courtney Carver) 重新審視個人與物質之間的關係,靠著「333 精簡穿搭計畫」(Project 333) 走紅,揮別長期的決策疲乏和亂花錢惡習的她說:「享受你喜歡的東西的最好方法是只擁有自己喜歡的東西。」 「雖然東西只是東西,但我寧願用我喜歡的筆在我最喜歡的日記中寫字,用我最喜歡的杯子裡最喜歡的茶。」卡佛讓自己從心變得簡單。(推薦閱讀:Netflix《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斷捨離,留下讓你心動之物) 再來,面對儲蓄、理財必須超越社群媒體,如果妳見到動態中,關於消費的行為時,可以試著忽略,或是去想想這則貼文的背後可能付出的代價與真實性,減少自己受到社群產生的認知偏誤,同時,增加現實生活中與人的交流,避免陷入更多虛假的意象中。 「意識到心理偏誤,就可以減少偏誤」Hirshleifer 在上述研究的最大目標之一就是讓人們對自己的支出有更多意識。 廣告、行銷手法的誘惑,隨著購買流程簡化,需要有更堅定的意志,建立自信充實內在,讓我們用更輕盈、簡單的心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吧! 參考資料: [1]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Lifestyles of the Powerless and Powerful: Compensatory and Non-Compensatory Consumption [2]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versus Charitable Behavior in Response to Social Exclusion: A Differential Needs Explanation(2012/10) [3] Visibility Bia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Consumption Norms and Undersaving(2016/1) May 08, 2019 at 06:0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