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我在前言寫不鼓勵休婚,我收回這句話 http://bit.ly/2VylTaq 采實文化 在我和先生的婚姻走到瓶頸時,我選擇「休婚」。我開始思考過去的生活,試圖找到問題的癥結點,為什麼我之前會認為離開先生的庇護後,就會墜入深淵呢?在結婚之前,我明明毫無畏懼地生活著,為何在經歷婚姻之後,反而變成膽小鬼呢?我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從人生的主角變成配角,感覺自己的存在和能力變得微弱了。 每次心靈需要慰藉的時候,我就會寫作。那些原本需要被掃除的殘渣,被文字掩埋起來,而沉重且低沉的字也就越來越多。如果沒有文字,我又該如何克服這些偶爾突襲的空虛感呢?但比起有寫作的日子,我沒有寫作的日子好像更多,我真的活得很失敗。 基本上,我們會把離婚稱為結婚的失敗。但是,離婚只是化解姻緣的方法而已。休婚也是如此,我在前言內這樣寫了:「這本書並非鼓勵休婚。」但休婚八個月之後,我想收回那句話。我推薦休婚。 為什麼我之前會認為離開先生的庇護後,就會墜入深淵呢?在結婚之前,我明明毫無畏懼地生活著,為何在經歷婚姻之後,反而變成膽小鬼呢?我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從人生的主角變成配角,感覺自己的存在和能力變得微弱了。 這裡說的能力並不是指學歷、外貌、經歷、已婚等社會標準,而是指人類能夠活下去與生俱來的生存能力。女性會越來越低估自己,反而把丈夫當成自己的保護者。這不是錯誤的事情,女性在養育兒女的同時,又要出去工作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於是,夫妻中往往都是女性轉回照顧家庭。剛開始,或許崇高的母性會覺得這樣做很有價值。 但日子久了,就會發現家務勞動被視為廉價的付出。如果做家事的人是男性的話,我們會怎樣想呢?大家一定認為妻子更有能力吧!我們無意識地認為賺錢的那一方是有能力的人,相對的「沒有能力」的人就是待在家裡。大部分待在家裡的人是女性,於是我們在人生中,還有家庭中也就變成了配角。 我並不是在貶低男性的辛苦。我一個人生活的時候,也只是還過得去而已,婚後男性則要負擔起兩個人的人生,他們不戰鬥不行。看看我就知道了,如果沒有公婆和先生的照顧,我的人生會非常辛苦。一個人的生存必須仰賴另一個人的辛勞付出,是多麼讓人傷心的事情,我會提出休婚也跟這個有關。當發現不再需要照顧兒女的時候,夫妻就會有意識地通過休婚來負責各自的人生。 我相信讓婚姻有個休假時間,不論是新婚、中年、初老,或是有危機的夫妻來說,都是需要且有益。分開之後,作為一個人獨立生活,即使會很辛苦,我還是建議作為一個工作者活著。休婚讓人思考和理解衝突。對方原本做的事情,我們可能認為跟自己無關,通過休婚可以產生不同的見解,對我來說,最具代表的就是一家之主以及單親爸媽的感受。 圖片|來源 雖然有點不好意思,在結婚前我從沒有準時繳過水電費。不知道為什麼對於這方面沒有概念,總是累積了很久之後,才一次繳清。一個人賺錢一個人生活時,這些都不會成為問題。結婚後,先生總是準時繳納水電費,我也理所當然把這些事情交給他。如今,我不得不像先生那樣準時繳月租、管理費等。因為我總算知道,如果這個月拖延了,可能會影響到下個月的生活開銷。 結婚後,兒子出生時,先生正好三十二歲。比現在的我還小的一家之主,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拚命工作。先生拿到薪水的當天,就全部作為支出分配了。三分之二的薪水一下子就沒有了,雖然感覺很空虛,也很無奈,但這些不得不繳的錢是絕對不能拖延的。現在也成為一家之主的我,好像到現在才能真正體會到先生的心情。先生應該是為了不讓自己對戶頭內的錢產生留戀,才那樣快速地把錢支付出去吧!家庭的錢並非自己的錢,真是令人感傷。 即使如此,我還是小心翼翼地認為出去工作比在家照顧小孩好。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工作和育兒的分界線是平日和週末,所以還能兼顧。不是有句話這樣說嗎?「男人在家下班,女生在家上班。」姑且不論是否有母愛,下班之後還要育兒真的相當辛苦。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想起先生下班後陪兒子玩耍,週末的時候從打掃到做飯都會主動做。不過這些只是先生在數十,數百個面貌中的一面而已。用文字表達出來的那一面,總是會讓人誤會那是那人的全部面貌。(延伸閱讀:「夫妻,也要有約會時間」維多莉亞與貝克漢愛情長跑的秘密) 幾天前,我看了日本電影《明天,我要跟昨天的妳約會》的時候,一直想到先生。先生只是追求平凡的幸福而已,但因為我越走越遠了,我忍不住淚流滿面。和朋友們的年末聚會時的寂寞感,還有先生按下我的「開關」的那天,我突然全部理解了。他一定也在朋友們中和我有相同感覺,我開始慢慢理解他了。 每個週末,我就成為又當爸又當媽的單親家庭的一家之主。如果有同學會等各種聚會時,便不得不帶著兒子出席,這並不是簡單的事情。雖說硬要參加聚會也是我自找的苦,但總不能讓我完全只照顧孩子吧!居然推薦休婚?獨立生活之後,耳邊好像不時傳來「體驗吧!這就是人生的現實!」雖然只是猜想,但我可能已經淪落到貧困層了,因為我正在充分體驗,這個做不好,那個也做不好的窘境。 或許不久的未來,童謠也會有不一樣的唱法。想想唱「爸爸熊,媽媽熊,孩子熊」的時候,孩子問:「媽媽,我們家沒有爸爸熊,對吧?」那會多傷心、多慌張、多抱歉呢?「爸爸參觀課」、「媽媽參觀課」也會消失,應該會出現「監護人參觀課」等更適合的詞彙吧!我慢慢看到休婚前不曾想過的正常生活以外的世界。 我二次搬家後,不再對孩子說這是「媽媽的辦公室」,而是告訴他這是「媽媽的家」。先生看到我新搬入的公寓之後,說:「太像家了……」表達了奇怪的擔心。不再說「這是媽媽的辦公室」是因為我覺得先生「不想讓孩子意識到爸爸媽媽是分開居住」的想法反而對孩子更危險。媽媽、爸爸分開住這事情「被隱藏起來」,是擔心孩子無法接受。但我們夫妻倆這麼做,並不是錯誤的事情,也不應該是被隱藏起來的事情。是很自然發生,是本來就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我想很自然地告訴孩子。而且在這段時間,孩子好像也成長了很多。每次他都是很開心地過來,很開心地離開。只是我就算在週末時常聽到孩子說喜歡我或親親我,但還是感覺不夠。 有一次,我在玄關發現一隻小蜘蛛,瞬間雞皮疙瘩起來,大叫了一聲。聽到媽媽的喊叫聲,孩子快速地從房內跑了出來。我壓抑著緊張不已的心情,拿面紙給孩子。「小花鹿,你快點抓住它。抓得住嗎?」孩子拿著面紙呆呆望著我。這時候,我突然好想念先生。雖然全身都起了雞皮疙瘩,但還是不得不親手抓住蜘蛛,丟進馬桶沖水後,身體依然直發抖。以前垃圾分類是先生負責的,如今我也開始要自己處理。每次都是先生清潔吸塵器的過濾器,如今我也學著清洗。看來我太晚學習生活了。 圖片|來源 Y 去歐洲旅行兩週了。Y 在二十幾歲的時候,曾在某家大公司的土耳其分公司工作過,常常聽她說懷念當年土耳其的風景。於是這回的旅行,她特意先經過土耳其,再去西班牙。我們交代朋友要代替我們好好享受二十幾歲的土耳其、年輕的土耳其、記憶中的土耳其後,才送她出國。兩週後,我們在仁川機場問回國的 Y 旅行的感想。 「其實⋯⋯實際到了那裡,反而沒有了當初的懷念。原本很害怕一個人旅行,沒想到也沒什麼大不了,期待和害怕好像都是虛像。」 休婚跟旅行很像。原本以為是讓我世界變大的機會,理所當然會獲得更多權利,但其實也並非如此。不過我很感謝自己生活在這個社會的能力並沒有退化,但卻學會了用跟之前不同的態度來面對人生。是的,休婚讓生命變得截然不同。或許休婚是讓自己從配角變成主角,甚至讓自己變成了異鄉人。即使如此,我還是推薦休婚。有一天,或許你休婚的旅行會緩緩來到,所謂的旅行不正是為了回來才離開的嗎? 最近,我們的休婚慢慢變成我想像的型態。我跟公婆相處的時間變長了,也從他們那裡收到各式小菜或泡菜。我會在「先生的家」簡單吃個飯。春節的時候,我帶孩子回娘家時,先生傳簡訊叫我一路小心的文字後面多了個「愛心」。不知道他是喝醉了,還是不小心按錯。實在太過尷尬,我不小心笑出聲來,然後回傳了一個害羞的表情。 我們以前常常去的地方,在休婚八個月後「三個人」一起去了。先生透過朋友得知這本書出版的消息後,邊笑邊說自己又沒有領到版稅,為什麼老是出現。彼此分享最近聽到的音樂、實現了先生說想去旅行的話,我們還一起喝了六瓶燒酒,痛快的玩樂。兩天一夜旅行後,我回到自己的家洗衣服,不久之後,先生傳來了簡訊:「一模一樣耶!」是我跟孩子相同睡姿的照片。噗,我笑了,我們兩週後又一起去旅行了。(延伸閱讀:專訪那對夫妻:我們想做的很單純,就是分享快樂) 五月的某個週日,天空出現許久未見的晴空,我和孩子一起去公園。我們在草地上鋪了墊子,悠閒享受著日光浴。直到下午六點後,我們才離開。回到家我發現,先生傳了簡訊過來,我看著那通簡訊,不,是透過簡訊凝視了先生好一陣子。 我第一次看到妳的時候,就把妳拉進了我的人生。 我好像忘記了, 妳也有妳自己的人生…… 對不起,還有謝謝妳。 我們的休婚,從迷霧中的剪影,朦朦朧朧地看出些輪廓了。但由於我已經對工作產生了野心,短時間之內依然想維持目前的生活。只是,週末的話,不是待在「我的家」而是「我們的家」的話就好了,這對於孩子來說應該是更好的生活方式。不管怎樣,我希望自己在休婚旅程上,能夠走得更加悠哉,更加緩慢⋯⋯。 本文摘自朴是炫《休婚》。由采實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休婚》 May 17, 2019 at 07: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bit.ly/2VylTaq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