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1日 星期六

挫折也沒關係,丹麥生活態度「Pyt」放過自己 http://bit.ly/2VXNHcA 天下雜誌 你聽過丹麥樂活態度的「hygge」,那你聽過「pyt」嗎?pyt 是一種放過自己的態度,用在面對日常麻煩、挫折或錯誤之時。例如,如果你不小心打破杯子,可以聳聳肩,然後說「pyt」。 你可能聽過「hygge」,它已經是無數書籍、文章和廣告的主題,也常被誤譯為「愜意」,但它描述的其實是創造親密感的過程。另一個字「pyt」(發音有點像是用英文念「pid」),最近被丹麥人選為最受歡迎的字,擊敗了「dvæle」(徘徊)和「krænkelsesparat」(準備好受到冒犯)。(延伸閱讀:丹麥樂活單字 hygge,是台灣缺席的生活態度) Pyt 並沒有貼切的翻譯,它比較接近文化概念,代表培養健康想法以應對壓力。身為丹麥人和心理學家,我認為,支撐著這個字的概念,其實世界各地都適用。 一種放下的方式 Pyt 通常是在面對日常麻煩、挫折或錯誤之時,用來表達感嘆之意,比較接近的翻譯包括「別擔心了」、「這種事就是會發生」、「喔,好吧」。如果你在廚房打破了玻璃杯,你可以聳聳肩,然後說「pyt」。如果你看見汽車雨刷上夾了一張罰單,正當你怒火上升之時,你可以搖搖頭然後低聲說「pyt」。 它的核心在於接受並重置。它是種提醒,要我們退一步、重新聚焦,不要過度反應。它不是怪罪,而是種放下的方式。你可能會用 pyt 來回應你做的某件事:「Pyt,我真不該說那句蠢話。」它也可以用來支持另一個人──「Pyt,別因為同事不善體人意而煩心。」 Pyt 可以減輕壓力,因為它代表真誠地嘗試鼓勵自己和他人,不要受到小小日常挫折的影響。一位丹麥企業領導者曾表示,知道何時該在工作上說 pyt,有機會增加工作滿意程度。(推薦閱讀:瑞典人教我的事:別怕為小事崩潰,尊重你的負面情緒) 圖片|來源 克服怪罪的傾向 許多心理研究嘗試了解,我們如何解讀其他人的行動、如何針對其他人的行動做出反應。研究顯示,日常麻煩事比較少,會讓我們更快樂、活得更久。而在某些情況下,怎麼樣才算是麻煩事,與我們如何解讀周遭發生的事物有關。 Pty 有助避開怪罪他人的傾向。如果你已經遲到了,前面那台車又特別慢,這可能會讓人非常惱怒。但研究顯示,當我們以某人的無能、意圖或性格不佳來解釋某人的行為,會讓我們更生氣。 說出 pyt,代表你決定,讓某個人的行為(超出你的掌控範圍)煩擾自己,實在不划算。你也可以使用其他策略,例如思考情境上的限制(或許那位駕駛生病了),或思考兩小時、兩天或兩週之後,這是否還是個煩人問題。 犯下嚴重錯誤的時候,當然不該用 pyt 來回應。應當承擔責任之時,也不該用這個字。還有,這個字不能當成缺乏作為的藉口。教導正面心理學的丹麥人亦指出,在人生中太多面向使用 pyt,其實並不健康,如果與你的核心需求或價值有關,就更是如此。 按下 pyt 鈕 在太自然中散步、瑜珈、冥想、運動、寫日記、創作等活動,都可以幫助你放下。丹麥教師教導學生如何放下。教師發現,這可以幫助學生應對比較小的挫折,例如輸了比賽或找不到最喜歡的鉛筆等,亦有助教會他們,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完美無缺。 它們全都是值得學習的重要技能。研究顯示,完美主義與擔心和憂鬱有關。另一方面,自我憐惜和社交支持,有助避免完美主義導致這些負面結果。 本文授權轉載至天下雜誌,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以下內容將導至站外) 沒有老闆同事、不用說場面話 她如何找到世上「最快樂」的工作? 快樂的人用這9種方式開始一天 63歲比25歲時還快樂 比爾蓋茲:關鍵在做4件事 May 12, 2019 at 11:00A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bit.ly/2VXNHc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