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y6a6S
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你又不屬於這個家!」成為繼父繼母,如何與孩子相處? https://ift.tt/2Hy6a6S 時報文化 走入繼親家庭,我們需要面對什麼挑戰?一起聽聽真實的故事現場。 圖片|《山茶花開時》劇照 文|溫絲黛.馬汀 從有繼子女的女性觀點來看,她們很難無視於被八次、十次或一百次推到一旁。如果另一半又裝作什麼事都沒發生,久而久之,雖然她明白孩子的心情,她會心生恨意。 每一個離婚後找到伴侶的父親,他們很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去處理孩子的行為,無視孩子適應不良的問題,讓女方去承受一切。此時女方能做的事,同樣都不是什麼愉快的選項:她可以自立自強,孤軍奮戰;她可以和男方談孩子的行為,但男方可能覺得她在講孩子的壞話;此外,女方也可能選擇默默吞下一切。 「老實講,我常常生悶氣。」凱莉是這樣告訴我的。 凱莉嫁的男人有一個十歲大的女兒,「那孩子做的事讓我傷心或沒禮貌,但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要是說出來,感覺我這個人很小鼻子小眼睛,所以我都算了。」凱莉默默承受一切的結果,就是感到憤怒、受傷、孤獨。 和有孩子的男人認真談起戀愛的女人,不論手法高不高明,遲早都得推動家中的改變。就算她要求的事很合理,離婚的父親出了名地寵孩子,幾乎免不了鬧得雞飛狗跳。我和其他數百萬名繼母一樣,一個不小心就掉進這種陷阱。我和男友一訂婚後,時間全用在和他們父女相處,我得處理小孩睡覺時間、做功課時間、看電視時間、用電腦時間,全都沒立下規矩的問題。 未婚夫覺得這些事沒什麼,但我需要隱私與秩序,尤其是我需要睡眠。我開始推動訂定家裡的規矩,一開始輕輕地推,後來用力硬推。我沒試著自己執行新規矩——我知道小孩不會接受的——我要求未婚夫出面。 然而,未婚夫不習慣要求女兒做不喜歡的事,我們變成雙頭馬車。他不肯設定界線,我因此更加覺得他女兒是被寵壞的孩子。在我心中,自己只不過是在努力讓這個家有樣子,更像她媽媽打理的家,好讓所有人晚上都能好好睡個覺。 然而,雖然我認為自己嘗試推動的改變都很合理,卻在她和我、他和我之間引發軒然大波。我晚上出門前會催促未婚夫提醒孩子,「功課做完才能看電視,記得嗎?」孩子開始鬧脾氣,電視會關掉;但我事後發現,我前腳才出門,未婚夫立刻允許女兒再次開電視。 我告訴未婚夫:沒錯,孩子明天早上應該去上學;他卻告訴女兒,她想要的話可以待在家。 這種事一再發生,我不確定到底該不該採取強硬的態度。有時我會鐵了心要「贏」,即便我根本不確定怎樣叫「贏了」。我們永遠在爭吵,在堅持己見,在協商——和彼此,也和她。三個人衝突不斷,前青少年期的鬧脾氣與眼淚不時出現,整間房子成天吵吵鬧鬧。承包商也果然就是承包商,三催四請東拖西拖,早就請他們過來施工,但在我們開始形成家庭的前期,大多數時候牆壁依舊只是個概念,讓事情每況愈下。 「求求你告訴她該上床睡覺了。」我哀求。 某幾個晚上,我很焦躁,很崩潰,樓下一直傳來吵雜的電視聲。我沒辦法關門,牆還沒砌,沒地方裝門。男人會回答「你放輕鬆一點就沒事了。」這是在暗示我反應過度。然後就開始吵架。 繼母一下子成為家庭制度中的壞人。我們指出問題,所以我們變成問題。幾乎是在一夜間,我們的形象變成要是不順我們的意,我們就大吼大叫的老古板。與採取放任態度的父親比起來,我們是最掃興的討厭鬼。 我們為了另一半孩子的行為,與他們爭吵,被討厭我們的孩子惹惱(有可能是彼此憎恨),瞬間被家中所有人當成壞人,連我們都感到自己像壞人。我們是如此努力要做好,卻還是變成刻板印象中的邪惡繼母。看見自己居然變成這樣,有可能大大打擊到我們的自尊。大家提到自己成為繼母的早期歲月時,至少有十幾個人告訴我,「我覺得自己是個很糟糕的人。」 對孩子來講,新家規、新成員改變了平日的生活作息——一切的一切似乎很容易引發孩子的困擾、不安與敵意。改變讓孩子覺得有威脅感,孩子的反應自然是大聲宣布你才是外人,你是闖入者,他們才屬於這裡,爸爸是他們的。 專家指出,畢竟對男方的孩子來講,他們的人生有沒有繼母都沒差,也因此把怒氣發洩繼母身上,抱怨繼母造成改變,遠比和心愛的爸爸起衝突,意識到自己也在氣父親,還要容易許多。家中這種極端的對立,讓人感覺父親是可憐的被動受害者,兩面不是人,一邊是妻子,一邊是孩子。然而事實上,問題其實出在男人沒和孩子說清楚,繼母以後會一直留下來,他會和她結合。 繼親家庭形成期最初的紛紛擾擾,有很大一部分父親才是始作俑者。某些父親/丈夫還會不自覺地享受這種左右逢源,每個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每個人都要搶他。一位女性告訴我,每天晚上她下班回家,和未婚夫打招呼,走過去親他,未婚夫十歲的女兒就會衝過去坐在爸爸腿上。女兒的動作是在宣示:爸爸是我的,你給我滾。這位女性的未婚夫從來沒出聲講過任何話,覺得未婚妻的感受是在「無事生非」,未婚妻的不滿因此日益加深。這位女性解釋,「有一股沉默的緊繃氣氛,但我連提都不能提。」 雖然事情很明顯,這是孩子在宣示,「爸爸是我的」、「這是我家,不是你家」,女性為了要適應新伴侶、適應男方的孩子,感到精疲力竭,尤其如果伴侶之間不曾把事情攤開來講,也不曾努力緩和這種氣氛。如果女方自己沒孩子,事情更不容易,很難不感覺到男方和孩子是一個家庭,自己是一個闖入者。此外,通常是無子女的女性搬進男方家,和前一段婚姻留下的孩子住在一起,女方在各方面都處於不熟悉的環境,情況因而變本加厲。 女性即便沒犯下我犯的錯、即便她很聰明,或是自制力強大到能夠壓抑,有辦法配合,有辦法忍耐一陣子,先照那個家的方法做事,接著才想出合理的戰略計劃,慢慢推動改變——在成為繼母的頭幾年,在紛紛擾擾之中,她依舊可能是被痛恨的對象。 繼母是現成的代罪羔羊,孩子為父親改變生活秩序而憤怒,但又不能氣父親,只能氣繼母。密蘇里大學的梅諾琳.柯曼教育博士(Marilyn Coleman)與羅倫斯.嘉諾博士(Lawrence Ganong)是著名的繼親家庭研究人員,他們和其他許多學者都提到,孩子的人生出現繼父繼母時(尤其是出現繼母),他們會感到被撕裂,不知道心該向著誰。 圖片|《春夜》劇照 柯曼與嘉諾解釋,「喜歡繼母會讓孩子感到高度焦躁,心中產生罪惡感,覺得對[親生母親]不忠。」萬一親生母親還有意無意間告訴孩子,父親再婚讓她很痛苦(也就是說繼母讓母親痛苦),孩子更是會罪惡感十足。如果繼母認為光是靠喜歡繼子女,對他們好,給他們一點時間回心轉意,就能克服這個難題,那就錯了。柯曼與嘉諾等專家都發現,孩子愈是覺得繼母人很好、很想向繼母靠近、好喜歡繼母,就會更不知所措,不曉得要選誰,反而更想推開繼母,出現違反直覺的現象:我們對孩子好,反而出現反作用。「我愈努力嘗試,他愈後退。」雷妮提到自己和九歲繼子泰迪的關係時嘆氣,「他如果和我玩得很開心,就會出現罪惡感。」孩子的心向著親生父母時,努力拉攏他們很辛苦,標準的做到流汗,嫌到流涎。 三十八歲的布蘭達談到她最初預料和先生兒子的關係將如何開展,「我朋友的孩子喜歡我。我年輕幽默,親和力十足,從事滑翔翼等孩子覺得很酷的活動。此外,我沒想要取代[繼子]的媽媽,只想當他的朋友,所以他會喜歡我,我也會喜歡他。」 然而,一起生活整整十年後,布蘭達的繼子依舊尚未敞開心扉,布蘭達已經厭倦被一次次推開。她認為背後的主因是,「繼子認為如果喜歡我,這樣對他媽媽不公平。此外,我的繼子正處於討厭所有長輩的年齡。我再也不試著與他建立任何關係。」布蘭達碰上的情形特別棘手,因為她面對的是青少年。 心理學家哈瑟林頓等專家指出,我們這些繼母進入繼子女的生活時,如果孩子正處於前青少年期或青春期,我們將碰上最棘手的情形,但不一定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探討繼親家庭的研究人員指出,青春期的重要發展任務,就是要有能力脫離父母;然而繼母與父親卻感到有必要整合一個家,也因此新家庭如果恰巧在孩子的這個人生階段成形,所謂的「左右為難」有了新意義。 「孩子在人生的這個階段,盡一切努力證明他們不需要父母。」 曼哈頓的精神分析師史蒂芬妮.紐曼博士(Stephanie Newman)告訴我,「連他們最愛的人都感到這時期的他們令人束手無策,你能想像他們又會怎麼對待繼父繼母?」這件事布蘭達最清楚。她一言以蔽之,「這輩子從來沒人用這麼惡劣的態度對待過我。」 即便繼子女並未處於青春期,依舊有另一個因素讓繼母與(未來的)繼子女處於對立的角色。繼母的幸福來自她的愛情,然而對於幻想爸媽會復合的孩子來講,繼母的愛情是喪鐘。專家告訴我們,孩子愛看迪士尼的《天生一對》(The Parent Trap)等電影是有原因的。 在那部電影裡,一對聰明機智的雙胞胎女兒趕走了即將嫁給爸爸的新女人,成功讓媽媽和爸爸復合。這種破鏡重圓的幻想不只存在於虛構的故事,而是深植於孩子心中(孩子本人可能也沒意識到),就算成年了還是可能抱有這種心願。英國的心理治療師莎拉.柯瑞(Sarah Corrie)平日治療有繼父母的成人,她表示自己的病患即便到了中年,如果太遲才面對父母永遠不可能複合的現實,有時仍會深受打擊。繼母的出現證實那場美夢不會成真了,而繼母通常是被怨恨的對象。如果父親是鰥夫,繼母出現證明了父親已經放下母親往前走。不管繼子女是小孩或已長大成人,明白這個事實依舊會帶來巨大的傷痛與埋怨。 本文出自溫絲黛.馬汀《變身後媽:打破壞皇后詛咒,改寫伴侶關係與母親形象的新劇本》,由時報文化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變身後媽:打破壞皇后詛咒,改寫伴侶關係與母親形象的新劇本》 February 17, 2020 at 07:0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