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RTnglq
2020年2月3日 星期一
還在「大事他管、小事我管?」這四種方式,讓你們成為彼此神隊友 https://ift.tt/2RTnglq 雞湯來了 教養、家事⋯⋯是許多家長心中甜蜜的負荷,該如何讓負荷減輕、甜蜜指數上升,關鍵就在於:當彼此的教養神隊友。想當神隊友的你,必須知道的「共親職」都為你收錄在這! 文|蕭子喬 誰不想當個教養神隊友?但究竟該怎麼做,才能事半功倍? 當孩子大哭大鬧,我想要趕緊抱一抱安撫孩子,他覺得這樣會寵壞孩子,要聽誰的? 家務這麼多,大家工作回家都很忙,怎麼分工?該聽誰的? 教養、家事⋯⋯是許多家長心中甜蜜的負荷,該如何讓負荷減輕、甜蜜指數上升,關鍵就在於:當彼此的教養神隊友! 而成為神隊友的最佳方法就是和你的教養夥伴「共親職」。以下將為你介紹共親職是什麼、有哪些好處、具體的實踐方法。 共親職是什麼?和教養夥伴同心協力的方式 「共親職」是家族治療師 Minuchin 於 1985 年提出的概念,呂翠夏教授於 2002 年開始進行台灣的相關研究,後續有許多相關研究與推廣活動,是研究證實有助於教養的方式,也是當今國內外都在推行的「好隊友」做法。 簡單來說,「共親職」其實代表在育兒生活中,夫妻雙方「同心協力」的過程。「同心」代表我們會和教養夥伴站在同一陣線,會支持對方,不抵制、批評對方;「協力」代表在家務分工、育兒照護等勞務事項共同努力。 許多人聽到「共親職」都提問「啊就兩個人想不一樣,是要怎麼勉強兩人變一樣?」但其實共親職並不是要逼迫兩人想得一模一樣,而是強調「同心」的意義,友好、支持的方式。 就像我們通常不會當著別人的面和好閨蜜/好哥們唱反調,有不同意見可以找時間討論找共識,或是在同心的前提下,依照兩人的擅長適度分工合作,達到協力共親職。(推薦閱讀:全家一起做家事,把「家務」變成每天幸福的事) 為什麼共親職很重要?對孩子好、也對另一半好 國內學者透過長期追蹤研究,證實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會互相影響,也就是婚姻關係好不好,和親子關係好不好,其實是雙向影響、形成循環的關係。在這個「婚姻、親子」互相影響的循環中,「共親職」正是影響正向循環或負向循環的關鍵推手。 先從「婚姻」角度來看,研究證實共親職程度越高的家長,婚姻滿意度越高,甚至有效緩和產後憂鬱等負向情緒。好的婚姻狀況會促進兩人用和樂的態度投入教養小孩,不僅能提升家長自身的快樂程度,更進而促進親子關係。(推薦閱讀:我從德國捎來一封信:家事裡的生活「慢」哲學) 若從「親子」角度來看,重要的是:孩子是看著家人背影長大的,許多研究都證實孩子會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習得大人處理事情的方式。如果處在和樂氛圍中,孩子會看見大人遇到意見不同懂得溝通、不惡言相向;如果常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教養不一致,孩子則會有無所適從的挫折困窘感,也較難習得良好的人際溝通互動方式。 共親職怎麼做?4個具體可行的方向 共親職的核心概念是「同心」,以下提供4個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的方向,分別是: 用行動支持另一半 例如:跟孩子說要聽媽咪的話喔,飯前先別吃甜點了。 與另一半討論教養信念 例如:究竟要送孩子去哪所國小?花一個晚上的時間,靜下來好好和另一半討論「對孩子有什麼期待、擔心什麼」,並一起分析、討論彼此重視的價值 參與家務分工合作 例如:依據彼此不同的忙碌高峰,安排誰洗碗、誰倒垃圾、誰買菜;依據彼此的不同擅長,安排誰看小孩的數學作業、英文作業、簽聯絡簿 一起做家庭決策 例如:盡量減少「大事他管小事我管」式的決策分工,長久下來可能會造成彼此徹底不了解對方到底在煩心什麼,進而造成一種「你都不懂啦」的心態,因而關係疏遠;建議可以在每晚/每周末睡前留個談心時間,聊聊彼此的心情,以及最近在煩惱什麼⋯⋯ 你我都是帶著愛孩子的心,希望有著開心美好的家庭生活,一起謹記共親職的核心概念「同心」,相信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出實踐的百百種方式,找到屬於自家的「神隊友」之道! 本文授權自雞湯來了,原文標題「如何當個教養神隊友?「共親職」就對了!」,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製圖|黃珮甄 原校稿|張芷晴、陳世芃 原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參考資料: Minuchin, P. (1985). Families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Provocations from the field of family therapy. Child development, 289-302. Feinberg, M. E. (2003).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context of coparenting: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Parenting: Science and Practice, 3(2), 95-131. 呂翠夏(2002)。學前幼兒家庭之共親職與其相關因素:婚姻關係與性別角色態度。台南師院學報,36,1-18。 陳富美、利翠珊(2004)。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4),1-28。 陳家鳳、林惠雅、蕭英玲(2016)。當第一個孩子來報到:新手父母的親職參與和婚姻滿意度。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7,91-111。 February 04, 2020 at 11:00A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