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vklwsO
2020年2月11日 星期二
「只要認識真正的我,他就會變心」為什麼有時你會害怕「被愛」? https://ift.tt/2vklwsO 遠流 一旦和別人開始交往,就開始擔心對方總有一天會離去?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吧,這樣也才能好好愛人。 文|朴珍英 不要害怕被愛 有些人只要變得幸福就會感到恐懼。「因為太幸福了,所以很害怕。」就像現在的幸福一樣,人們會感覺很快就要發生不好的事情;當這種不祥感日益嚴重的時候,就會認為自己不該幸福,這就是所謂的「快樂禁忌現象」(taboo on pleasure)。 同理可證,有些人雖然平常渴望得到愛情,但一旦感覺被某人所愛,就會心生恐懼。在過去曾因關係而產生不好的記憶,所以如果關係深化(像以前一樣),就認為將會出現痛苦的矛盾或感情破裂。特別是曾經處於虐待關係中的人,比起喜悅,更傾向於認為愛情是一種威脅。 或許是為了逃避原本不錯的關係遭到破壞的恐懼,他們寧可故意與愛情保持距離,這樣就不會停留在不好的關係中。 我也曾會在與他人的關係開始加深之際,感受到不亞於喜悅的偌大恐懼。我會認為:「那是因為對方還不了解我,所以才會喜歡我。一旦他認清我這個人,就會馬上變心。」一股腦地先去想像著這種關係可能變質,最後導致關係毫無進展,或只是試圖透過維持現狀來保護自己。(推薦閱讀:關係心理學:「為什麼都沒人愛我」其實,是你不願接受愛) 為了去預防可能不會發生的壞事,故意甩掉好的關係,最後雖然沒有發生不好的事情,但也不會出現好事。然而,當時我滿腦子都充斥著自己沒有資格被愛,而且人心說變就變的想法。 有些研究人員對於這種現象很感興趣。例如:英國德比大學(University of Derby)的心理學家保羅.吉爾伯特(Paul Gilbert)及其同事,就留意到那些害怕愛情的人,並且投入研究。他們針對一萬四千四百四十二名大學生和五十九名心理諮詢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些人回答,如果受到他人親切對待,會讓自己提起警戒心,並感到慌亂或不安,然後試圖與他人保持距離。調查結果也指出,這些人同時也會感到恐懼,當有人對自己表現出親密感,就擔心對方若是看到自己的真面目就會感到失望;或是認為對方沒有理由對自己好,一定是在打什麼鬼主意,因而產生不信任感。 圖片|來源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被別人所愛的恐懼,與被自己所愛的恐懼密切相關。換句話說,那些無法承受他人溫暖和親切的人,也很難對自己採取溫暖的態度,而且會出現自我批判的行為。 他們認為,對自己採取寬容及溫暖的態度,會加速自我的弱化;而且認為如果自己感到幸福,很快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所以無論是來自自己還是來自他人,他們對所有投注於自己的關心,都表現出拒絕的傾向。整體而言,他們表現出不允許自己幸福快樂的態度。 研究人員認為,無論來源為何,都會有能夠接受對自己溫暖的人和無法接受的人;而像這樣不允許自己變得幸福、不懂得自我寬容的人,可能也不太會接受別人的愛。唯有對自己寬容,才能夠好好地接受別人的愛。也就是說,無論這份愛是來自於別人還是自己,唯有允許對自己的關愛,才能體會到真正的愛。 因此,「如何對待自己」再次成為一個重要課題。事實上,那些懂得善待自己和自我寬容的人,相較於無法如此的人,更能締結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們通常情緒穩定,不太容易發脾氣,也不會過度執著於對方、試圖隨心所欲地掌控對方。 那些懂得自我寬容的人的伴侶,相較於其他人,會在關係維持上擁有更多情感交流,也會產生更多被愛和獲得支持的感覺。研究人員認為,由於他們較少有需要透過關係來彌補自身不足或填滿欲求的傾向,因此能建立優質的人際關係。(你會喜歡:姍姍來遲的他,走到哪了?想「被愛」的催眠心理學) 懂得接受愛,才能擁有愛。所以還從自己開始做起,給予自己無條件的愛吧!身為自己交往最久、最親密的朋友,感受一下自己對自己深切的關愛和憐憫。首先要告訴自己,這份愛既不虛偽,也無須害怕,而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本文摘自朴珍英的《這樣的我,也是不錯:即使人生不那麼閃閃發光,你也能好好愛自己》。由遠流出版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這樣的我,也是不錯:即使人生不那麼閃閃發光,你也能好好愛自己》 February 11, 2020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