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1t4uVk
2020年2月6日 星期四
家的心理學:合理地「恨一下」父母,你才能夠真正地長大 https://ift.tt/31t4uVk 哈理斯 │ Harris 社會一直歌頌媽媽對小孩應該存在「無私的愛」,但我們常常忘記,媽媽的生活因為孩子而被打亂,是不能存在的事實。因此媽媽其實會對小孩有一種「客觀的」、「合理而正常的」恨或厭惡。 人們常說「人越長大,越懷念過去的美好」,這是因為身邊的事物都隨年月變更?抑或者只是我們逐漸發現許多人事物以往不為所知、陌生、意外的一面?我傾向相信後者,尤其實是當最親愛的家人擁有著跟我們截然不同又無可改變的觀點與價值⋯⋯我們又能夠做點甚麼呢? 一定要小孩聽話,是為了保持自己的「好媽媽」形象 在社會一直歌頌媽媽對小孩無私的愛之下,我們常常忘記了生活被打亂,連睡一覺好的也無法的媽媽,其實會對小孩有一種「客觀的」、「合理而正常的」恨或厭惡。(推薦閱讀:「我養你長大,這是你欠我的」家庭內,到底是誰欠誰?) 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小孩只能依賴於她的照顧,在晚上無情地使喚她起床餵奶、哭了要抱抱、拉了屎要清潔、清潔完又把剛剛吃的吐出來、弄亂的要去整理⋯⋯母親完全是個免費奴工,她們在照顧小孩一事所受的苦,產生出一種「客觀、合理、正常的恨」。 理想上,媽媽們面對天真無邪的小孩,都能夠把這種客觀的恨處理掉,或不難想像的是,它會轉變成一種「當年我懷胎十月,給你飯吃,給你房子住,供書教學⋯⋯所以你要(怎樣怎樣)」的要求。 換言之,媽媽們為了克服客觀的恨,為自己沒日沒夜的付出找到合理回報的方式,便設想小孩未來得長成她心中的理想模樣(聽話、自立、會讀書、考上 T 大、給孝親費⋯⋯),而一旦小孩長得不像她的理想,潛意識裡就迸出「主觀的」、「也許不合理,但合情的」恨。因此相對地,「主觀的恨」是指那些對已經長大的小孩的各種抱怨,這些抱怨源於小孩不符合母親的理想下的投射,在某程度上,是忽略了小孩的個體性,卻把小孩視為自己的附屬品。 然而,即使是想要當「嚴母」或「虎媽」,幾乎每一位媽媽都希望小孩把自己視為「好媽媽」。 圖片|《媽媽我可以不做你女兒嗎》劇照 就像一位女性個案 Jesscia 在治療中說到 [1]:「在我懷孕之前,我常常想像自己能夠把該做的都做好。我會是一位好媽媽,比我自己的媽媽更好,甚至比所有媽媽朋友都做得更好。而且,生了小孩,我跟先生的關係也會更親。」不過這種「好媽媽」的想像,常常只是一種傷口的補償── Jesscia 的心理治療師 Grosz 回應她:「彷彿你希望藉由生個小孩,來解除自己不快樂的童年。」Jesscia 回應說:「我想我是想在小孩身上,找到一種我從未經驗過的愛,一種分享的溫暖與理解…只是我不知道原來一個小孩(吵著喝奶,或在公園的沙地上跟別的小孩爭吵)也會讓我這麼生氣。只要他一大嚎,就像是指責我是個可怕的壞媽媽,而我的確想要掐他抓住他。直到有了小孩之前,我都認為自己是個好人。」 由此案例中推演,其實很多媽媽們,都是在壓抑客觀的恨,並在童年傷口之上,努力撐起與維持一個「好媽媽」的自我(門面)認同。然而,由於潛意識已經把「客觀的恨」轉化為「主觀的恨」,或是說,她以為自己在恨小孩不成材,卻不知道自己其實在恨自己的壞、失敗與中心的父母。所以很多時候,媽媽們在保證自己是「好媽媽」時,就必須把「壞」投射到小孩子身上,以挑剔任何她看不順眼的地方,怒罵任何小孩反抗她的意志而有機會指責自己是「壞媽媽」的舉動。 直到發現跟父母的價值觀不同之前,我都認為他們是「好」人 接下來談小孩的部份。我們可以想像,絕對依賴、還分不清何謂愛恨的小孩,只會把父母當作心中的巨人,自己的世界。使便從小到大,小孩有過各種「恨」(媽媽怎麼不問過我就把我的小被被拿去洗、把同學送我的東西掉丟、幫我挑了很醜的衣服、強逼已經高中的我要晚上九點前回到家、對我們唸甚麼科目都要指指點點),但是,只要媽媽說一句「當年我懷胎十月,給你飯吃,給你房子住,供書教學⋯⋯你還有甚麼不滿意?不滿意去當別人家的小孩呀!」,小孩常常會因此壓抑情緒,並想到「客觀上」真的沒有甚麼可恨可抱怨了,而「主觀上」的都僅是「合情卻不合理的」投訴,再苦也只能自己承擔。 因此,從小時候跟媽媽就小事情而吵架的「媽媽總是對的!」,到長大以後有了自身的認同與主見,卻發現跟家人擁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與價值之際,小孩都會發生一種認知失調與錯愕:我能表達嗎?能夠或應該指責嗎?我能夠因為價值觀(如政見)不同,而承認討厭自己的父母嗎?也就是,小孩可能經歷著一種: 「直到發現(爸爸)媽媽的價值觀跟我如此不同之前,我都認為他們是個『好』人(因為壞的是我),或認為自己是個『順從』的小孩。」 如此一來,爭拗便開展了!父母頑固地堅守自己的價值觀,指責想法不同的子女「不孝」,而作為子女的,一般都不敢正面反駁,只得唯唯諾諾,面對每天在家族 LINE 群看到的資訊,也只能氣在心頭,才剛把寫好的訊息又刪掉,不敢發出去,因為一旦反駁,關係便會不和。 而讓小孩不解的是,為何父母如此頑固?又把抱持不同價值觀的自己視為仇人?按照前面說到「媽媽們為保證自己是『好』,就必須把『壞』投射到小孩子身上」──如果孩子的價值是壞的,那我所相信的便是好的,而我就是一位好父母──因此,即使面對家庭衝突,很多時候父母就是需要把壞、罪、錯都怪責到孩子身上(如同反送中事件裡,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母親論」),任何開放的聆聽與調整,都暗示著自己(潛意識中)在「好媽媽」認同背後的傷口、恨意、自責與「壞媽媽」身份。 圖片|《媽媽我可以不做你女兒嗎》劇照 面對不同,讓我們在忍受與表達之間學會客觀的恨 如果成長的過程中,學會「去愛」(to love)是那麼重要的事,那請記得「去恨」(to hate),尤其是能夠對我們的父母表達客觀、合理且正常的恨,亦是必須學習的課題 [2]。(推薦閱讀:我一定要喜歡回家嗎?離家作為希望,並不可恥) 我想起一位個案 Brian,他的童年有許多主觀及客觀的情感剝奪,或時至四十歲的今天,父母的一些反應仍然像利刃一樣刺透他的心,然而,當我提醒:「也許你心裡有很多說不出口的恨」,他卻以罪疚感痛苦地回應我說:「其實,我從來沒有用過『恨』這麼強烈的詞去形容我對父母的感覺,我只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而已。」 我想,在椅子上撕裂地哭著的四十歲的他,要開始成長了,終於要試著合理地「恨一下」他的父母。而在更深的意義上,亦象徵著一種家庭中未好好發展的合理恨意,從中,家庭能夠發現重新組織與重新安放的契機。而在契機把我們帶向成長之前,請記得,面對家庭中的價值不同與爭執: 我們要學習「忍受」家庭的不適,及同時學會「表達」自己,是重要的「客觀的恨」的成長課題。 而相信聰明的讀者已經明白,所謂「小孩對父母客觀的恨」,不過就是允許和正視自己內心產生的主觀的恨,試著不再用社會目光、罪疚感來自我攻擊,從而跟自己和解。 參考資料: [1] Grosz, S. (2014). The examined life: How we lose and find ourselves. Vintage. [2] Winnicott, D. W. (1994[1947]). Hate in the countertransference. The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Practice and Research, 3(4), 348-356. February 06, 2020 at 09:0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