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0日 星期五

職場倦怠、疫情障礙、經濟自由,女性職場人該如何面對這些課題? https://ift.tt/2RsIG8j 艾彼 如果把工作比喻成旅行,你會怎麼比喻?一條充滿荊棘碎石的拓荒?還是沿途風光引人入勝的壯遊? 好薪情來自好心情的第二場講座,在 3/19 晚間展開,這次講座上邀請的來賓有豐趣科技的創辦人裘以嘉,與財經 M 平方的創辦人陳佳茹。這次的主題是「以旅人的角度看職場,天天都是working holiday!」 第一位講者裘以嘉加本身很熱愛旅遊,非常享受自由行,以至於後來創業時也選擇了自由行作為創業項目。2014 年她們做的產品得到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能源智慧社區倡議(Energy Smart Community Initiatives;ESCI)的智慧運輸類金獎。 財經 M 平方的創辦人陳佳茹,創辦的投資資訊網站財經 M 平方,主要目的是協助投資個體戶找回投資的自主權,她認為投資也應該和人生一樣,人人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專業知識,聽自己內心的判斷。 圖片|作者提供 心理師:女人的生涯就是一個互相羨慕的過程,提前瞭解,做出符合自己的選擇。 講座上,主持人暨聽你說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艾彼直言不諱地說出「女人的生涯就是一個互相羨慕的過程」。OL 羨慕創業者可以做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並且把它變成賺錢的方式;媽媽們羨慕有薪酬的工作者,能夠有薪水得到經濟自由與生活自由;很多創業者也羨慕 OL 和媽媽,覺得她們身上不用背那麼多人的生計與壓力,羨慕媽媽們可以專心在孩子身邊陪伴他們成長,自己要工作和家庭兩頭燒。(同場加映:「不用上班真好」過年期間,家庭照顧者最不想聽到的六句話) 講座就是基於這樣的立場而開啟的,艾彼形容自己就像一座橋,身邊剛好有很多女性創業者,也有很多想要跨出現狀自行創業的女性。「如果女性的生涯那麼容易互相羨慕,為什麼不把她們聚集起來?讓大家一起聊聊互相了解呢?」 小編也在思考,如果彼此那麼容易相互羨慕,不也意味著無論何種選擇都各有好壞,那麼為什麼不學著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你每天生活的工作與職場呢? 圖片|作者提供 用旅行的視角看待職場,提升你對職場的職場想像力! 講座命名很有意思,旅人的視角永遠都是等待發現的。旅人並不會事先預期這個旅途上可以得到什麼,也不會覺得要有什麼目的才可以出發去旅行,他只是享受整個過程與在旅途上可以得到的。 果然,兩個講者在生涯規劃上都抱著一樣的心情,她們不曾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走上創業之路。在創業之前,裘以嘉曾在化妝品公司任職,學行銷的她因為結婚轉換到新竹工研院的工作。工研院裡,她必須從新學習產業的語言與知識。分享到這裡,她強調自己有的核心技能實際上是「知道如何取得關鍵知識」、「知道如何學習」。所以對她來說,這已經讓問題解決了一大半。 主持人艾彼比喻,這就像是旅行,旅行的途中你可能會意外看見有趣的事情,讓你想要停駐。也可能會遇到意外和困難,讓你必須要用新的知識和技能來解決。但我們面對自己的生涯,似乎容忍度就變得非常低,想像力也變得非常低。只有去留兩個選擇,並沒有這兩者之外的第三個選項。 陳佳茹則接續著回應「人不可能知道自己本來不知道的事」很多人做投資,不知道怎麼評斷入場時機,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欠缺了相關的理財知識。所以沒有能力評斷出自己到底會或是不會,懂或是不懂,瞭解又了解到什麼程度。她回憶創辦財經 M 平方之前,自己曾經擔任過分析師的角色,當時的工作非常忙碌,無法停下來。(推薦閱讀:要存多少錢,才是財務自由?這七個階段幫助你判斷) 但一次的旅行,讓她的生命有了大轉彎。旅行中,她拜訪的一位泰國高僧,用火炬燒死了飛著的蟲蠅。這個畫面讓她感覺震懾,一個被崇拜的高人,竟然做出這樣的事來?旅行中的啟示,帶給她新的視角,讓她想用自己本來就會的方式來幫助別人。 主持人艾彼立刻發揮了心理師固有的直覺,連結到陳佳茹創立公司,其實不是想把自己偶像化、神格化,單純只是在意能否教會大家相關的知識。 圖片|作者提供 女性創業者:職場倦怠幾乎不存在!但理由,很不同。 只要是工作者,幾乎都會有職場倦怠的情況。 艾彼提到,自己在員工協助服務中心(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Center)工作的時候,服務到 85% 以上的民眾都有工作倦怠的症狀。已經出現身心疾病,包括睡眠困擾、注意力不集中、心情欠佳流淚哭泣,或沒有原因的暴怒。只要出現這些症狀,都顯示了一個人的心理壓力正處於臨界點,快要讓他崩潰了。 既然如此,兩位創業者們有沒有也曾經經歷過這些事呢?(推薦閱讀:上班上到懷疑人生,工作倦怠是一種病嗎?) 裘以嘉回應,幾乎不曾存在過職場倦怠。如果有出現,她一定會立刻反求諸己,問問自己的內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會讓她如此不快樂?一旦找出原因,她就會立刻行動與轉變。絕對不會讓自己多停留在負面情緒裡面一秒!她觀察職場上很多人,不會思索改變只想一直抱怨,當天多個參與的聽眾都反應對裘以嘉這句話最有感:「如果你覺得自己在屎坑裡,別人拿屎丟你,為什麼你不選擇離開呢?」 和裘以嘉不同,陳佳茹則搖頭說,「職場倦怠感每天都有!」創業初期每天醒來都覺得好、累、啊!沒有一天覺得是輕鬆的,起床都覺得快得了憂鬱症。但是想一想,自己還想不想繼續做這件事?是不是還想為此堅持?想的話,就繼續!」 化焦慮為行動,化悲傷為行動,行動起來就不會覺得需要花很多時間在情緒裡面打轉。換句話說,要不產生職場倦怠,重點是保有心裡的餘裕,以行動保有選擇權! 圖片|作者提供 不被疫情控制,掌握情緒,蹲深跳高。 疫情雖然嚴峻,但兩位女創者都將疫情看成機會點,而不是一個阻礙。身處疫情第一線衝擊的旅遊產業豐趣科技執行長裘以嘉,認為疫情只是恐懼放大機,把人的恐懼放到最大,更容易被有心人士拿來操控。 愛丁堡大學流行病學教授——馬克伍爾豪斯先前就提出各國以戰備方式看待疫情,但也要擬定 Exit Strategy。意思就是,各國除了防疫以外,也要決定,何時要取消限制?何時要恢復正常? 科學家預估,疫苗研發還需要 12~18 個月,在此之前只有透過行為改變,才可能讓自己化危機為轉機。什麼樣的行為轉變?工作來講,大部分的公司已經採取在家工作措施,透過遠端連線工作。消費來講,過往外食文化興盛的台灣,這幾個月來民眾開始培養起在家煮飯的樂趣。 行為轉變,是這波疫情要帶給我們最重要的訊息!聽你說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艾彼也把講座調整成線上課程。4/23(四)19:30~21:00「醫療跨界科技,遠距醫療疫情新趨勢」,一起在疫情中準備自己!蹲深跳高! April 10, 2020 at 06: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RsIG8j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