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假防疫之名的性別歧視:照護能力、薪水多寡、居家必要 https://ift.tt/3ehOziB Yuton Lee 據統計,全世界大約有 15 億的學齡孩童因為此波疫情,無法去學校上課。許多職業婦女大多因為是「賺得比較少」「比較知道孩子的狀況」或者單純因為「在家陪孩子是媽媽的事」,所以成為待在家的那位家長⋯⋯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際,所有人都在告誡我們:不要亂跑!切記保持社交距離!畢竟這傳染力超強的新冠病毒可不管你的年紀、性別、種族。不過,這號稱「無差別攻擊」的病毒對所有人造成的衝擊,真的是一樣的嗎? 聯合國婦女署(UN Women)、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公室(OHCHR)都紛紛呼籲各國政府,正視此波疫情造成的性別歧視性衝擊,而亦有學術文章指出,「武漢肺炎疫情會對女性及她們的就業機會形成不公平的負面影響」。 他們所指的,到底是什麼呢? Photo by kevin liang on Unsplash 面臨學校紛紛停課,在家陪伴孩子的是爸爸還是媽媽? 「我已經陪我的孩子在家超過三週了⋯⋯我其實很想回去辦公室工作,因為在家真的沒辦法專注」宋秀英(Sung So-young)無奈地說道。 宋秀英來自南韓,是一位記者,同時也是兩位孩子的母親。她是我們眼中「超人般的職業婦女」,在家庭和事業之間,小心翼翼地維持平衡。然而,為了防止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散,許多學校紛紛宣布停課,改採遠距線上教學或乾脆請學生在家自學,使得許多家庭必須決定「由誰在家照顧孩子」。此時,即便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忙,宋秀英卻深知,先生是家裡的「經濟支柱」,不可能請假在家陪小孩。 宋秀英並不是唯一一個如此無奈的職業婦女。據統計,全世界大約有 15 億的學齡孩童因為此波疫情,無法去學校上課。宋秀英的處境,是許許多多職業婦女的處境,她們大多因為是「賺得比較少」、「比較知道孩子的狀況」,或者單純因為「在家陪孩子是媽媽的事」,所以成為待在家的那位家長。 生育是女性的天賦,但照顧則是文化禁錮 歷史學家 Yuval Noah Harari 在其著作《人類大歷史》中提出了「天賦自由,文化禁錮」的概念。他說:「在生物學上,先天的可能性幾乎無限寬廣;然而,後天的文化卻壓縮在某些可能性,或禁絕了其他可能性。」就好比女性擁有子宮,讓女性擁有生育的天賦,但將「生育」與「擔負照顧的責任」綁在一起,則是文化,畢竟子宮本身可沒限縮女性在外闖蕩的可能,或要求女性就必須承擔更多照顧孩子的責任。 事實上,媽媽們並沒有比較有能力知道孩子的狀況,那是我們的文化加諸在她們身上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媽媽確實承擔了較重的責任。美國有項調查顯示,在多數美國家庭中,媽媽是全家人醫療健康的管理者,有四分之三的媽媽表示,她們擔負確保孩子健康的責任,包含選擇家庭醫生、帶孩子赴門診約及確保孩子依照醫囑服藥等等,不過,只有五分之一的爸爸表示這些事是由他們負責。當孩子因身體不適而必須在家休養時,請假在家陪伴的媽媽們佔了 40%,爸爸卻只有 4%。所有的數字都告訴我們,媽媽往往比較會照顧孩子,但這都是社會現象,而不是生物學研究。 當女性被迫離開職場,男女間「同工不同酬」情形只會每況愈下 撇開文化層面,很多人也許會問「賺得比較少的人待在家」總是合理的吧?答案是「是,也不是」。所謂「是」,是考量每個家長一定都希望能給予孩子最舒適的生活,所以毫無疑問地,當然是賺得多的繼續上班;所謂「不是」,則是考量男女間「同工不同酬」這個普遍存在的事實。很多時候,女性賺得少並非因為能力不足或工時較短,而是源自社會的結構性歧視。 「世界經濟論壇」的《2020 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指出,全球男性的平均年所得為女性的兩倍;在美國,平均一位男性賺得 1 美元時,女性只賺得 0.82 美元;在台灣,平均一位男性賺得新台幣 1 元時,女性只賺得新台幣 0.83 美元。血淋淋的數字告訴我們,當男性與女性花費同樣的心力在工作上,賺得就是不一樣多。而當女性已在不公平的起跑點上與男性競爭,再去剝奪她在職場證明自己的機會,只會讓「性別薪資落差」越來越大。 這份報告還說「我們沒有人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性別平等,我們大多數人的孩子也是,因為要看到性別平等,最快也要再等 99.5 年。」也就是說,「同工同酬」要出現,最快也要一個世紀。那如果我們再以「同工不同酬」下的結果作為標準,剝奪女性留在職場奮鬥、表現的機會,平等的那天還要再等幾個世紀? 女性只能在「放棄工作」和「過勞加班」中選擇嗎? 武漢肺炎疫情對職業婦女帶來的傷害,並不是單一的。比起宋秀英的雙薪家庭,許多獨自撐起一個家的女性,面臨的可能是更棘手的困境,特別是從事醫療照護的第一線人員,以及遠赴海外擔任幫傭的工作者。聯合國婦女署指出,全球第一線醫護及清潔人員中,女性就佔了 70%,她們是最容易、也最頻繁暴露於病毒當中的工作者,而在疫情肆虐之際,工作壓力及工時更是大幅增加。此外,全球約有 850 萬名女性外籍幫傭,她們通常沒有完善的雇用契約,收入也沒有保障,面對的是健康與經濟的雙重壓力。 住在香港的印尼移工 Eka Septi Susanti 説:「不是每位雇主都會提供口罩,有時候我們必須自己花錢買,但口罩很貴,所以有些人乾脆一個禮拜都戴同一副口罩。」她們的工作內容不僅是待在家打理而已,還必須外出採買、接送小孩、陪同長者散步,倘若沒有適當的防護,對心理及身體都是一種威脅。 此外,香港政府建議外籍勞工在每週一日的休息日不要外出,或許是出於「降低接觸病毒的風險」的善意,然而,這樣的改變不僅加重了外籍勞工的挫折感,也衍生出強制加班、過勞、經濟剝削等問題。這些移工無法在一週密集的工作後,獲得適當的休息,例如與自己的朋友、家人好好通話、見面,排解壓力,而是面臨無償煮飯、洗衣。她們身心俱疲,卻又不得不繼續工作,因為她們是家裡的經濟支柱,要保住工作,才能持續撐起遠在母國的家。 武漢肺炎疫情的蔓延,確實令人焦躁,而許多從沒遇過的防疫措施,更是令人措手不及。然而,我們相信,儘管在非常時期,女性的機會不該被平白奪取、責任不該被無理增加、權益也不該被無辜犧牲。 April 13, 2020 at 06: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ehOzi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