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 星期四

關係心理學:成人以後最好的治癒方式,就是愛對一個人 https://ift.tt/2XBs2px KnowYourself 你在小時候,沒有受到妥善的對待,讓你無法好好掌控自己情緒嗎?在做足心理建設的狀況下,愛情可能是解方。 文|隋真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前段時間,一位粉絲給 KY 後台留言,與我們分享她被親密關係療癒的體驗:「我以前老是作,我也不想的,但有時就會忍不住⋯⋯我爸媽說我作,朋友也說我作,過去男友都被我作跑了,直到遇到現在的。他對我好,我發脾氣時他沒離開我,反而抱著我,問我是不是很難受⋯⋯我們已經在一起五年了,前幾天朋友聊起來,我才意識到我確實變了。朋友們都說我脾氣也更好了。KY,我這算不算是『被戀愛拯救了人生』?」 也有小夥伴在後台詢問過類似的問題:好的親密關係真的有治療性嗎?通過被一個人好好地愛,真的能讓自己變得更好嗎?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惑,今天的文章應該能幫你解答。 不過,在解釋為什麼關係能帶來療癒之前,我們想先來和大家談一談,為什麼面對爸媽/戀人/朋友,你總會忍不住「作」。 圖片|來源 總是忍不住「作」,你可能是缺乏涵容能力 所謂「作」,指的是任性地宣洩情緒,不顧他人的意願和狀態,要求對方滿足自己的情緒需求。 長此以往,他人往往覺得情緒負擔太大而離開。在他人看來,「作」的人情緒不穩定,並且以自我為中心、要求多。 儘管「作」經常被用來評價女性,但實際上,「作」是男女都會有的現象。只是由於社會文化的鼓勵和影響,男性的情緒化更多表現為沈默、疏離、暴力,不符合人們對情緒化的典型印象(吵鬧、哭泣)。只把矛頭對著女性,是很不公平的。 為什麼有些人會特別容易「作」呢?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理解,「作」的一個核心原因,是對於情緒的涵容(contain)能力不足。 一個人倘若有足夠的涵容能力,他 的內在就好像有一個穩固的、大容量的容器,能穩定地容納他自身的情緒。 涵容不是對情緒的壓抑,涵容能力好的人會表達和釋放情緒;一個人的涵容能力好,更不代表他沒有情緒波動,而是在大部分情況下,他會用更成熟的方式應對情緒,不被情緒牽著走。 「涵容」能力的發展和父母的養育方式相關。當嬰兒和孩童把自己無法承受的情緒釋放出來時,如果父母能涵容孩子的情緒,感知到這個情緒是什麼,不斷地思考孩子情緒的真實來源,而不是依照自己主觀做出判斷,孩子在長大後,也會更有能力容納和應對自己的情緒(Waddell, 2002)。 舉個例子,孩子被別人欺負後十分悲傷,但他無法理解自己的情緒,只覺得「特別難受」、「內心的痛苦感受龐大到要壓垮自己」,於是到父母面前大哭起來。(推薦閱讀:哭鬧、擺臭臉,就是不說怎麼了:慣性情緒勒索,能從童年開始改變) 如果父母在了解情況後,安慰孩子:「被欺負了一定很傷心,爸爸媽媽保護你。」,那麼,孩子就能夠從父母擔憂、難過的面容中感到自身的痛苦被理解;從父母話語中明白了這種難受的感覺叫「傷心」;從他們平靜的態度中意識到,原來在自己感受中滅頂的情緒,不是毀滅性的。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充當了孩子的情緒容器,接納了孩子無法理解和承受的情緒、消化,然後還給孩子,於是孩子一點點加深了對情緒的認識和容納能力,最終形成了良好的涵容能力。 相反,如果家長只是臆斷、忽視、怒斥甚至嘲笑孩子的情緒表達,那麼孩子學到的是「我的情緒不該存在」,為自己的情緒感到羞恥。在長大後,他也無法涵容自身的負面情緒,只會和小時候一樣,用宣洩(「作」)的方式,把自認有害的情緒釋放出去,交給他人承擔。 涵容能力欠缺的人,會向外尋找容器,例如愛人、朋友甚至自己的小孩。希望他人能成為自己未曾有過的、好的照顧者,來涵容自己的情緒,「治好」自己的情緒痛苦。 和他人建立關係後,他們一方面恐懼自己的情緒會不會對這段關係來說太危險、以至於導致自己被拋棄、被拒絕;另一方面,他們又總是隱隱抱有希望:我會被拯救、得到想要的支持(Colman, 1993)。 良好的關係,會讓涵容能力重新發展 一段良好的關係,既能夠提供足夠的靈活性(flexibility),同時也具有穩定性(stability),讓我們在成年之後,涵容能力重新得到發展(Colman, 1993)。 在關係中我們重新「長大」 在新的關係中,我們的恐懼、不安會重新浮現,因為它讓我們在過去關係中受到的創傷有了新的投射對象。 我們會把過去關係裡的問題,帶到新的關係裡,比如,把和父母的問題,帶到伴侶關係中。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獨處時心理狀態很穩、很獨立,但一旦進入關係,就「變得不認識自己了」。 關係將我們內在的沖突和痛苦外顯化(externalize)了。但我們也因此獲得了機會,去通過和朋友、伴侶、專業諮商師的溝通和互動,解決原本埋藏著的問題。 在這些互動中,我們會經歷和小時候相似的情境,但卻會有機會收獲與過去不同的、被接納的感覺,在被涵容的同時,慢慢學著涵容自己的情緒。 這個過程通常是艱難的。特別是,當我們和朋友、伴侶在一起時,即使過往被翻起,即使體驗到強烈的退行(變回小時候),我們自身仍要承擔關係中的責任。 (KY:這也是為什麼專業的諮商關係是特殊的、不能被生活中的關係完全替代的。在諮商中,諮商師和來訪的關係如同照顧者與孩子,在來訪者體驗退行的時候,專業的諮商師會承擔所有的涵容責任。) 持續存在的關係提供穩定性 重新成長意味著會發生很多改變。我們會改變,和伴侶的相處方式也可能改變。而關係中持續的愛意和關係存在本身,提供了一種穩定感,保護我們免於對「發生過多改變」的焦慮,讓我們在改變中仍然能感到有不變的存在。 隨著我們重新發展出涵容能力,我們會逐漸發現:在關係中,我們的一些成長目標不可能實現。關係不會是完美的,我們也不可能在關係中解決所有問題。人們會經歷的幻滅,但涵容能力的提升,會幫助人們應對由此而來的失落和失望,擁抱對關係更現實的期待。 圖片|來源 和哪些人在一起,能夠讓我們發展出涵容的能力? 和哪些人在一起,更容易發展出具有涵容性的關係呢? 首先,自身涵容能力好的人,更能涵容他人的情緒。他們更穩定、更會調節自身情緒,對他人的情緒也更能理解。 當遇到他人情緒爆發時,涵容能力好的人會用成熟的方式回應,而不是攻擊和排斥。在涵容能力好的人身邊,我們更有可能感到被接納,也能夠學習他們對情緒的應對方法。(推薦閱讀:匱乏心理學:習慣衝動購物,是因為內心渴望被愛) 其次,真正愛你的人會對你保有好奇,想要了解真實的你,而對人的好奇是涵容的重要因素。 好奇意味著對方不會用固有觀念限制你。比如在你痛苦時,不會因為認為「朋友一定得是體貼的」,而斥責你有情緒;好奇可以讓他越過對你的理想化,去嘗試探索、理解你真實的情感,這為涵容留下了空間(Nyberg& Hertzmann, 2018)。 如何在關係中提升自己的涵容能力? 製作自己的情緒容器 我們可以自己在內心構建一個具象的「容器」,來盛放激烈的情緒。當我們感到負面情緒沸騰,但不得不先應付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時,可以先把情緒存放到容器裡。 這個容器可以是現實存在的容器(比如餅幹盒、一幅畫、自己做的掛墜等),也可以是我們腦海中的想像。 你可以試著按照下圖提及的方法創造一個容器。也可以將圖中的文字錄音,隨後閉上眼,放慢呼吸,跟著錄音的指示,在腦海中想像一個容器。 每個人的容器並不相同,按照你最舒服、最喜歡的方式創造你的容器即可。 做一個情緒容器 做一個深深的呼吸⋯⋯鼻子吸氣1-2-3-4,屏住呼吸1-2-3-4,呼氣1-2-3-4 現在我們要創造一個情緒容器,這個容器將足夠強大,以容納所有令你不安的東西——不適的情緒、身體感受、記憶、思緒⋯⋯等等 為了安全地存放你的痛苦,這個容器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是瓶子?保險箱?海盜寶藏箱?或者是一個巨大的集裝箱?) 請告訴我:它是什麼顏色的?它有多大?它看起來像什麼?它有哪些部分?是什麼保障了它安全可靠? 現在我們來把的情緒送入容器裡,關上容器⋯⋯還有什麼需要放進去的嗎?我們怎麼樣確保安全、嚴密地存放它?(有一個萬能鎖嗎?或者把容器發射到冥王星去?) 你現在感受如何?如果還有讓你不適的情緒殘留,我們再把它送進去、關好 好,現在我們把容器放在房間的角落裡。深呼吸⋯⋯現在我們開始手頭的工作 請求信任的人的幫助 可以將自己情緒上的困擾告訴伴侶和/或朋友(而他們很有可能已經發現了),表達想要改善的意願,並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做什麼。 要記得,他們有權拒絕,也有權改變主意;而如果他們選擇了同意,可以告訴他們,做以下的事,可能會有幫助: 分享一些他們調節情緒的方法 在你情緒波動的時候傾聽,指出你目前的情緒,並試著幫你串聯、分析情緒的由來,例如:「聽起來你現在很憤怒,可能是因為你剛才提到的,覺得被冒犯了」 在傾聽時不評判你的情緒(不說這樣的情緒「好/不好」、「應該/不應該」) 鼓勵你去尋求專業支持 傾聽看起來簡單,實際操作是很難的,因為在傾聽他人的過程中,我們會忍不住想評判,也自然地需要處理自己在傾聽過程中產生的情緒。所以,如果你遇到了一位好的傾聽者,記得感謝他。 References: Colman, W. (2018). Marriage as a psychological container. In Psychotherapy with couples (pp. 70-96). Routledge. Nyberg, V., & Hertzmann, L. (2018). Mentalization Based Therapy. In Balfour, A., Clulow, C., & Thompson, K. (Eds.). (2018). Engaging Couples: New Directions in Therapeutic Work with Families. London: Routledge. "Resolution of the Transference ."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Psychoanalysis. Retrieved April 23, 2020 from Encyclopedia.com. Waddell, M. (2002). Inside lives: Psychoanalysis and the growth of the personality. London: Karnac. May 28, 2020 at 06: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XBs2p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