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7ZBlAe
2022年9月14日 星期三
DEI 多元共融|打破家庭工作二選一難題,女人迷遠距工作、彈性工時這樣實踐 https://ift.tt/37ZBlAe Merci Kuo 一個好的公司須具備多元共融的特性,不論何種性別、何種婚育生涯,都願意和公司攜手一起走,增進產值的同時也活出理想生活! 在 2022/8/28 大南方創新人才永續論壇,我代表女人迷擔任講者。在論壇分享的是 DEI 是什麼概念,因為分享時間有限,論壇結束之後,有些心得與女人迷的幕後故事還想跟大家延伸補充。 這一篇會我作為工作者的個人經驗視角,以及女人迷推動多元共融的組織經驗談。 促進多元 Diversity:讓少數現身,看見可能性 談多元共融,一定都是先從「多元 Diversity」這個字開始:組織/社群的人員組成是否多元?是否有差異性?這樣才有機會帶來不同的聲音。 圖片|大南方創新人才永續論壇 提供 這場論壇,主持人是百瀚智能教育執行長許哲豪,講者還有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游舒帆、凱鈿行動科技總經理林文瑋、Yourator 雇主品牌顧問/TYCIA 秘書長何則文,我們一起在台上,交流對人才永續議題的觀點。 很高興能夠代表女人迷擔任分享者,也是講者代表中的唯一生理女性,同時還是個挺著圓滾滾大肚子的孕婦。謝謝現場夥伴給我的關心,包含我的身形比較嬌小又有肚子,是否上得了高腳椅(笑)。 第二張照片,是我當天擔任講者分享的身影,也是我孕期八個月的姿態。 圖片|大南方創新人才永續論壇 提供 謝謝主辦單位的照片,擔任講者分享、同台交流的這些畫面,對我自己別具意義。 我想我的現身,就是一種多元的實踐,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人看見幾種可能性:在發聲的場域有不同性別代表;孕婦在安全健康的前提下,仍可以追求自己的選擇與實踐。 回看這些照片,其實過去的我沒有想像過,可以出現在這樣的畫面裡,代表女人迷跟大家分享多元、公平、共融。如果三年前的我在職涯上做了不同選擇,我不會在這裡。 這就回到女人迷做為一個企業組織,我們也持續推動實踐 DEI 在組織裡的一個幕後故事。 當組織無法提供多元共融的工作環境,將會面臨人才流失,我是差點流失的案例 3 年前,我其實曾經想過離開投入 5 年的女人迷,而且正式提出離職。 所有職場工作者,在穩定工作一段時間後,永遠會持續遇到職涯路徑的選擇題。 我要持續在這條路上深耕? 還是我要轉換跑道? 我要在同一間公司繼續打拼? 還是我要換一個地方看看? 我要轉換成自由工作者?或是其他可能? 當遇到職涯路徑的選擇,通常是因為自己遇到、或預知自己的目標與生活將有變化,在種種考量下,現在的工作狀態無法符合自己想像。 2020 年初的我,千萬掙扎之後,與主管瑋軒正式提出辭呈。 當時我的考量原因很多,除了我判斷當時自己對組織的貢獻價值有限,也包含我對於自己未來的想像,我認為當時的組織狀態,難以讓我邁向我對未來的想像。 我當時因為家庭因素,選擇搬到新北居住,公司辦公室在台北,還是全員實體辦公的狀態。一方面每日交通時間過長(大眾交通來回要三個小時),而我未來幾年內是有家庭計畫,想要孕育孩子,我自己當時觀察工作狀態,實在無法想像,當時的公司狀態,自己可以怎麼走過備孕、懷孕到生產的過程。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曾經在心裡焦慮:「在創業型態的公司,想生孩子大概是不可能的事吧?」,換掉「生孩子」成其他的,類似的還有:「在目前的公司,如果能夠盡情投入工作、同時能夠生養孩子又能做到好好教養,是不可能的事吧?」 我當時陷入的,便是工作與生活只能二選一的思考瓶頸。 (名家專欄:「工作與生活難平衡?」幸福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 圖片|unsplash 這些心裡考量,我都跟瑋軒全盤拖出。 很多人在決定離職時,不會說出關鍵的考量或是對企業的真實回饋,害怕留下不好的印象。而好的組織領導者,其實是會願意傾聽、辨認關鍵問題並著手改善的。我認識的瑋軒和女人迷總是願意持續迭代,所以我決定分享這些。 我們展開了幾次對話,談對公司的想像,其中一個重要的題目,便是對齊期望:「女人迷作為一個企業,要能夠使在這裡工作的夥伴,在與公司一同前進之餘,也都能活出自己的理想生活,不論是什麼年齡、什麼角色階段。」 這裡面,可能包含更彈性的工作模式、組織的政策調整等等,這也是瑋軒的承諾,以及邀請:「既然這就是我們都要去的遠方,我承諾公司會推動改變,你要不要再試試看?」 當我知道組織最高領導層的承諾,接下來就是行動與時間。而我也從過去的經驗明白,一個組織要改變工作習慣或基礎的體質,不是一朝一夕立刻就能脫胎換骨,因為要考量多重因素,包含改變要如何溝通、夥伴的適應程度、速度該如何拿捏,這些過程,需要時間與耐心。 所以我的選擇,是再試試看,一走下來,轉眼間再走了三年。目前我懷了一個寶寶,快要開啟我的產假,也體驗著孕婦身體的變化,同時隨時跟夥伴與主管彈性調配著工作與生活作息。 (推薦閱讀:DEI FAQ|老闆不提供產假,引發英國 TikTok 離職潮:打造 DEI 多元共融,吸引人才的五個必知) 圖片|Photo by Ushico on PIXTA 接下來,跟你分享三年之間,女人迷有哪些變化,以及我的觀察: 提供時間與空間彈性的選擇與支援,讓人才發揮不受限制 多元共融有許多實踐方式,而公司是否就下列兩個面向,提供同仁友善的工作模式是可參考的方向之一: 時間選擇:彈性調配工時 空間選擇:實體或遠距工作 若有這樣的制度,讓人才可以不受時區、地域的限制,順利一展長才。 女人迷原本就邀請夥伴按照自己的能量狀態,自由調配自己的工作時間(我們相信每個人能發揮最高生產力的時間與狀態不同,有人就是適合早上衝刺,有人就是晚上有源源不絕的靈感,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而從空間選擇的推動過程,有成功有跌倒案例,我也在轉換到營運部門的脈絡下,參與在其中。 2020 第一個全遠距工作者現身:瑋軒引入了來自矽谷的工作夥伴,而且是高階領導者,幾乎所有人都會跟他協作互動到——讓團隊開始植入「所有會議一定要遠距友善、預設有人遠距參與」的意識、練習高效的線上會議模式,也讓團隊開始培養「非同步訊息」的溝通習慣,打開遠距協作的第一個想像。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加速團隊從實體工作轉換到全遠距的工作模式:許多人看見的是女人迷對於全員遠距的高效反應與工作效率,在疫情趨緩後,許多公司回歸辦公室運作,其實這個過程中,女人迷也有不適應遠距工作習慣的案例,而瑋軒作為決策者,仍堅持公司方向要推進「混成式工作模式」,持續蒐集並觀察夥伴的工作狀態需求,漸進式調整。 遠距最困難的是同仁之間的歸屬感,我們一直在路上,但我們每個月透過 womanyor day 和線下學習工作坊,讓團隊之間能更認識彼此、更有凝聚力。有同仁說過,真的沒想過全公司會議結束,都會這麼快樂! 2022 年一月,公司正式對同仁公布營運目標與配套政策:為了讓公司更輕盈敏捷,聚集更多元的人才、也提供夥伴全融式生活,公司提供混成式的工作模式。 除了某些職務本身工作需求限制(例如辦公室行政),真的需要實體辦公才能推進業務,所有人都可以選擇你想要什麼樣的工作模式——你可以選擇進辦工作、遠距工作,公司都會給予相應的教育訓練與資源。 在我們推動以來,的確收到許多夥伴的回饋,謝謝公司有這樣的選擇,讓自己的生活打開更多想像,也讓自己更好調配自己的能量狀態,讓自己更高效! 有人早上在家裡先做瑜珈、線上開會,下午再進辦與同仁討論工作推進等;有人選擇一段時間去不同縣市旅居,同時仍能當責交付自己的工作成果、進行高效的會議。 這樣的模式,也驗證在招聘過程中,成為吸引人才更願意加入的因素。 而我自己,目前以在家工作為主,需要時再進入辦公室、也可以避開尖峰交通時間通勤,少了冗長的交通時間,我有更多時間可以做不同的事。 現在的我也是一個孕婦,依據工作狀態,與家人與公司持續對話,調配我的工作狀態、擬定後續的家庭照顧計畫,一路延伸我後續將如何回歸職場、發展我的職涯。 (同場加映:「當年的生產經驗,20 年後都還記得」如何做孕婦的神隊友?) 導入多元共融,人人都很重要 上述的分享,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看見,多元共融的導入,不是表面的改變,而是體質的根本改變。 而影響與帶來的,便是女人迷的願景——「創造多元、公平、共融的世界,讓每一個人都能無所畏懼的活出真實的自己」,包含職場環境也是女人迷組織在自我實踐的:幫助每個人在工作與生活,都能活出自己、創造自己的理想生活。 這個遠方很挑戰,沒有速成特效藥,只有耐心與決策者以及所有參與者的決心與承諾,畢竟組織由「人」組成,除了高階領導者的推動,身在其中的每一個人,能否適應變化、讓自己也成為多元共融的實踐者,與夥伴高效協作,共同推進公司目標,也很重要。 圖片|大南方創新人才永續論壇 提供 回到大南方創新人才永續論壇的照片,再次謝謝則文的促成,在人才永續的議題中貢獻女人迷多元共融的視角,也在論壇中實踐多元,讓我有機會以一個孕婦的姿態,跟大眾推廣多元共融這個概念。 期望這樣的現身與經驗分享(包含組織與個人的經驗),能夠打開更多組織與人的想像,也期望越來越多組織能實踐多元共融,幫助每一個職場工作者,能夠活出自己。 一起發揮影響力| 女人迷的願景是創造一個多元共融(DEI)的世界,讓每一個人無所畏懼的成為真實的自己。邀請你跟我們一起,用行動響應多元共融: 更了解 DEI :下載女人迷 DEI 白皮書 如果你想導入 DEI 到組織:了解 DEI 多元共融加速器 捲起袖子加入女人迷:了解徵才職缺 September 14, 2022 at 08: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