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w6W7OKY
2022年9月13日 星期二
「拿到理想職位卻選擇放棄」只打安全牌的冒牌者症候群,六個方法找回安全感 https://ift.tt/w6W7OKY 讀者創作 不論在感情或職場上,老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本篇分享 6 個方法克服冒牌者心態,希望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文|Joyce。914。 第一次接觸到「冒牌者症候群」這個詞,是在 YouTube 上,看到哈佛大學教授暨社會心理學家 Amy Cuddy 發表的 TED Talks 演說:“Your body language may shape who you are”(姿勢決定你是誰)。 當下的感覺真的像是被打到一樣,針針見血,赤裸裸地把自己攤開在別人眼前。 Amy Cuddy 在演講中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 19 歲時因一場嚴重車禍傷及腦部影響智商, 當別人都告訴她應該休學培養其他專長時,她堅持完成學位,即便比別人多花了四年的時間。 大學畢業後,她進了普林斯頓大學修讀研究所課程,然而之前的車禍陰影卻一直讓她感覺自己不如人,不配成為該校的學生,是個冒牌貨。這樣的恐懼甚至使她曾在校內演講前想臨陣脫逃,在前一晚打給指導教授說:「我不幹了。」 演講裡還分享了許多,包含她如何克服內心的恐懼,以及在她成為教授後,從其學生身上,看到宛如當年自己縮影時的心情和反思。 圖片|Photo by Brad West on Unsplash 「冒名頂替症候群(英語:Impostor syndrome),又稱為冒名頂替現象(英語:impostor phenomenon)、騙子症候群(英語:fraud syndrome)。這個名稱是在 1978 年由臨床心理學家克蘭斯博士(英語:Pauline R. Clance)與因墨斯(英語:Suzanne A. Imes)所提出,用以指稱出現在成功人士身上的一種現象。」——維基百科 「他們堅信自己的成功,並非源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而是憑藉著運氣、良好的時機,或別人誤以為他們能力很強、很聰明,才導致他們的成功。有研究顯示,冒名頂替症候群在高成就女性當中較為常見;同時也有研究指出男性與女性的盛行率沒有差異。」——維基百科 我一直是個沒自信的人 從小到大我一直是個缺乏自信心的人,被誇獎時會覺得對方只是在說場面話,自己的表現其實很一般;考完試直到成績公布前一刻,我都會覺得自己考砸了; 認為出國唸書、參加各種活動和競賽,是聰明人在做的事,我們這種平凡人就安分守己,乖乖躲在角落不壞事就好; 面試時多數人習慣灌水膨風,爭取更好的機會,我卻是刪刪減減,覺得過往經歷都不值得一提。 這樣的心態不只表現在學業和工作上,在生活和人際關係上亦然,當同儕公認自己是個好聊有趣的人時,我心裡想的是,萬一哪天他們覺得我無聊了該怎麼辦? 展現在伴侶關係上,在交往初期我總會冒出這些心情:「我不懂你為什麼會喜歡我?」「你一定是搞錯了,我沒有你想的那麼好。」「我配不上你的喜歡。」進而害怕對方很快就會不愛了,時不時想要逃跑,不想確認關係,缺乏安全感。 圖片|Photo by muangsatun on PIXTA 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經過四個月的外商銀行實習後,經由小主管內部推薦,拿到了隔壁部門還不錯的缺。但當時的我一直覺得自己英文不夠好,又缺乏相關經驗,想去外面「磨一磨」,等足夠厲害了再回來。 和小主管聊了幾次,最終他當然還是尊重我的決定,但我永遠記得他語重心長的那句:「怎麼會有人考上了第一志願,卻因為擔心自己不夠厲害,跑去讀第二志願?」 對於失敗的恐懼 追根究底我才發現,這一切的根源都來自對於失敗的恐懼,和希望滿足眾人期待的心情。前述外商銀行的例子,我擔心自己的後續表現,無法像實習時期一樣好,會讓小主管失望,所以選擇了逃跑。 在我有選擇的情況之下,倘若我有 80 分的實力,我只願做 60 分的事,如此一來我才能確保自己的表現能超乎期待。 但這樣的性格,讓我和很多機會擦肩而過。例如出國唸書或工作,是我一直想做卻不敢做的事,而這個「不敢」,源於自認為實力不夠; 在做活動或專案時常常在初始階段就打安全牌,限縮了自己的格局,因為怕夢想太大會砸鍋; 在曖昧階段當鴕鳥把緣分推開,因為不想面對粉紅泡泡破碎後的現實,希望感情停留在眼冒愛心的高濃度時期。 (猜你想看:每天都像熱戀期!心理學教你保持愛情的三個方法) 與自己和解 改變其實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某天回頭才發現過去的自己存在這樣的問題,同時意識到現在的自己,在某種層面上已經脫離那樣極端的情緒。 當然個性這種東西很難全然改變的,在某些時刻,心裡的小惡魔還是會蠢蠢欲動。但在意識到自己有這種特質的情況下,現在的我會用力提醒自己,不要再次陷入那樣的心境。 回想起來,是前一份工作改變了我很多,合乎我當時的選擇邏輯,它不是一份很有挑戰性、很高壓、競爭很強的工作,但在周圍人多抱著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時,希望能把事情做好的我,因而得到了許多機會。 我輪調了多個單位,嘗試了自己不曾想過的業務工作,到海外工作過一年,離職前透過內部徵才,調任眾人眼中的「明星職位」。雖然最後仍因某些因素選擇離開,但回顧這一切,對於前東家和前任主管們我是充滿感謝的。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自信心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一點一滴逐步建立的,事情往往沒有看起來那麼難,只要你開始動手下去做。工作給了我這樣的機會,硬著頭皮去嘗試沒做過的事,去習慣當新手時的笨手笨腳,去習慣偶爾犯錯,但失敗的經驗會成為成長的養分。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不想要如此安逸的生活,或許或許,我可以追求更多。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這句話的意思是叫人學會「假裝」,在變厲害之前,假裝自己已經很厲害,假裝自己和周圍能者們沒什麼不同,經過不斷不斷地努力和鍛鍊,總有一天會「弄假成真」。 對我來說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還有點困難,但我確實開始相信人的潛力有無限可能,端看你願不願意下功夫,願不願意經歷一番寒徹骨。 (領袖風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戰時駕車、加冕直播,她如何以堅毅與幽默領導 70 年) 六個方法克服冒牌者心態 而我自己會習慣用幾個小方法來保持正向,克服自己的冒牌者心態。 1. 逐步設立小目標,不求一步登天,但求持續前進 超出現狀一點點的小目標不會直接嚇死人,但能幫助我放開心胸去嘗試。 2. 學習新事物 重訓、烹飪、音樂、語言,任何無聊的小事情都可以,但前提是它必須是我目前未接觸過(或沒認真做過)的事,重要的是藉由學習新事物來刺激腦部,建立成就感。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3. 支持團體(Support group) 「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遠。」堅信獨立作業比較有效率的我,到很久以後才了解找到神隊友的重要性,不論實務層面或心靈層面的。和對的人一起做夢可以把夢畫的更大,實現的可能性也越高。 不論是親友、伴侶、職場上貴人,有一個懂你的人能在你陷入低潮時拉你一把,告訴你你有多重要,這件事對我來說是很受用的。 雖然我都笑稱自己社交恐懼,但新想法和火花往往都來自於和周圍人的對話和啟發,困在自己既定的想法和世界裡是不會解決問題的。 4. 學會享受過程非結果 小時候的我非常目標性導向,如果一件事情不會帶來立即性的效益我就不去做。但後來我發現很多東西是需要時間去發酵的,一些不經意的舉動、沒有目的性的挑戰和學習在未來都可能發展出無限可能。 而且我的身邊不乏因興趣進化成專業,進而創業或發展副業的朋友們。(推薦給你:博恩的 TED Talks 演說《興趣沒有目的地》) 或者或者,人生苦短,做些沒意義的事情讓自己快樂其實無傷大雅。適時來點多巴胺可以減輕壓力,增強動力。 (推薦閱讀:光明型人格是什麼?為何更易獲得幸福?戀愛工作都順利的 4 個方法) 5. 接受自己真實的樣子 刻板印象讓我們對自己的外表言行舉止有所期待,或者換到現代,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讓我們時常在羨慕別人的外貌、生活型態、成就,或所有我們缺乏的特質。 學生時期的我也曾陷入這樣的困境,不愛社交的我很羨慕那些交友廣闊、可以在團體裡呼風喚雨的人們,即便這樣我知道換作是我,這件事並不會讓我開心,我喜歡的只是那個呈現在眾人眼前的表象,酷小孩、社群領袖。 這幾年漸漸開始學會接受而且喜歡真實的自己,內向也很好,沒野心也沒關係,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長袖善舞、喜歡群體生活,不爭名奪利但能找到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養得活自己,這樣就好了。 與其想盡辦法改變原本的劣勢(除非它真的是個很大的問題,或你真的不喜歡這樣的自己),不如善用自己的優勢;與其羨慕那些自己沒有的,不如好好欣賞和發揮自己擁有的特質。 圖片|Photo by zaaak on PIXTA 6. 知道你並不孤單 拜科技進步資訊流通所賜,現在人有越來越多管道獲取知識、與人交流、聽到各種不一樣的意見和聲音。 對我來說,了解到原來很多人有類似的煩惱和掙扎,會讓我覺得安心很多,好像冥冥之中有一群人和自己一起在作戰。 當自己又想縮起來躲起來的時候,看一些雞湯文或勵志影片對我很受用。(推薦給你:Podcast《EP100 甘於平凡和我們為何如此恐懼平庸》) 最後的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好好了解自己並且愛自己! 作者介紹|Joyce。914。小時候最討厭自我介紹,覺得自己平淡無奇,所有的一切都不值得一提。長大後漸漸長出了個性,開始發覺我是誰,接納並喜歡真實的自己,不管燦爛或平凡,陽光或黑暗。人生是一段不斷尋找自我的旅行,想成為有故事的人,想蒐集大家的人生故事,也想將這些故事分享給你聽。 September 13, 2022 at 11:35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